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喝粥

七夕喝粥

發布時間: 2022-01-14 03:03:56

『壹』 七夕節有哪些食物

七夕節物古代七夕節期婦女、兒童所吃的和玩的物品。

宋代時,有油炸的果實(後世稱為巧果)、雕有圖案的花瓜、水蜜木瓜、雙頭蓮花、泥孩兒「磨喝樂」(也寫作「摩喉羅」)、筆硯、針線、蠟制裊雁水禽、田舍人家模型「谷板」及「五生盆」等。

「磨喝樂」一般為泥娃娃,宮廷中也有用象牙、香木製造的,受到婦女的喜愛,大約與向神乞求生子有關。

筆硯、針線,則為男女幼童乞巧之物。

當時,街市上均有出售,以供居民度節。

北宋時的東京(開封)、南宋時的臨安(杭州),由於經濟的繁榮,人民的文化生活發達,在七夕期間,均極一時之盛。

明、清時之節物,大體承襲宋代。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七夕》:「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婦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爾,悉以雕木彩裝欄座,或用紅紗碧籠,或飾以金珠牙翠,有一對值數千者。

禁中及貴家與士庶為時物追陪。

又以黃蠟鑄為裊雁、鴛鴦、龜魚之類,彩畫金鏤,謂之『水上浮』。

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種栗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態,謂之『谷板』。

又以瓜雕刻成花樣,謂之『花瓜』……皆於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

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

羅綺滿街,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做雙頭蓮,取玩一時,提攜而歸,路人往往嗟愛。

又小兒須買新荷葉執之,蓋效顰磨喝樂。

兒童輩特地新妝,競誇鮮麗。」宋周密《武林舊事·乞巧》:「七夕節物,多尚果食、茜雞。

及泥孩兒號摩喉羅,有極精巧,飾以金珠者,其直不貲。

並以蠟印裊雁水禽之類,浮之水上……七夕前,修內司例進摩喉羅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鏤,或用龍涎佛手香製造,悉用鏤金珠翠。

衣帽、金錢、釵鐲、佩環、真珠、頭須及手中所執戲具,皆七寶為之,各護以五色蔞金紗櫥。」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六「磨喝樂,南人目為巧兒。

今行在中瓦子後市街眾安橋,賣磨喝樂最為旺盛,惟蘇州極巧,為天下第一。」據鄧之誠《東京夢華錄注》引《阿彌陀經疏》一磨喝樂(摩喉羅)當作羅喉羅,為佛所生子,佛出家六歲,羅喉羅乃生。

宋代民間七夕所制磨喝樂,乃受佛經故事的影響而創造的形象。

『貳』 七夕節吃什麼啊

喝七喜!!!!

『叄』 中國的節日為什麼那麼多

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例。諸如中國的傳統節日,上半年有寒食節、清明節、上巳節、端午節;後半年為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元旦、除夕、春節。

首先,傳統節日中的數字文化,「一」,一般為大數,諸如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諸如春節;九九歸一;「二」是偶數,對稱,有對稱美,諸如二月二龍抬頭;「三」是多數,三生萬物;「四」,此數字與「死」諧音,不吉利;「五」是個至尊之數,易經中乾卦有「九五爻」,爻辭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所謂「九五至尊」,可見五是個陽魁之數,諸如「五月五,端午節」;「六」為大順;「七」為長生數,萬物化生,諸如「七月初七七夕節」;「八」在現代看來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意為發一發,其實在古代八乃陰數,有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之說,一般古代殺人,也在八月以後,所謂秋殺,要順應天意;「九」為陽數,是至尊數,諸如故宮的殿為9999間,送玫瑰為9朵,99朵,999朵,等等,諸如「九月九,重陽節」;「十」雖然有十全十美的美意,但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道理,不能滿。一般節日中沒有帶十的。

其次,傳統節日主要集中在後半年,因為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為主的國家,春播,夏長,秋收,冬藏,要符合四時節氣的變化,因此在農忙季節一般節日較少,因此節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農閑之時。加之,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以糧食為主,有春荒之說,除夕、春節、正月十五之後可吃的東西比較少,還要留種,保證來年的豐收。

再次,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經過千百年來文化的傳承和積淀,一個一個形成的,一直傳承至今。諸如,寒食節與介子推有關系,五月端午與屈原有關系,七月七與神話故事有關系,等等、總之,中國的節日之多,以傳統的居多,建國後,與世界接軌,加入了一些世界性的節日,諸如「五一國際勞動節」,還有一些國家紀念意義的節日,諸如「國慶節」「建軍節」,還有對教師的重視的節日,還有對護士重視的節日,還有對國家安全的節日,還有對環境安全的節日,等等。

節日的出現是對某些人,某些事件,某些大事,或者提請大家注意的,等等。它是一個從古至今的量的積累,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所謂古今中外,因此中國的節日之多也就不足為怪了。

『肆』 觀音橋喝粥的

北城天街四樓,普記燕窩粥。一個粥的價位在十幾到六十幾(好像哈),你還可以點幾樣小菜。環境也比較小資,也比較適合七夕的氛圍。喝完粥到UME看場最近的大片。想想都幸福~~~~~

『伍』 七夕了,就想做一碗粥送給一直暗戀8年的她,是不是有點太幼稚我在天津她在北京,該怎麼送不想見面~

一點也不幼稚,很佩服你的堅持也隱忍,支持你。

如果想送她禮物,一碗粥,不方便送,也許她吃完了也就忘了。

可以自己動手做個小模型,粥的模型,就像這樣的

有新意,也有心意。

本來粥就是能夠讓人溫暖的食物,相信你的這份禮物一定會讓她覺得很窩心,能感受到來自朋友的關心與關懷。

『陸』 七夕節的傳統活動和飲食習俗

一、七夕節的傳統活動:

1、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版又叫「 賀牛權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2、七夕節的習俗八: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

二、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柒』 七夕節通常吃什麼

1、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
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
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
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扞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
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2、花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
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
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
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葯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葯材
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
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葯。比較實用的葯方有曬槐汁
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
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麵粉製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里煎炸
後稱「巧果」。晚上還會在打掃干凈的庭院里,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
一起。

3、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
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五子的葯用價值很高。桂圓有開胃益氣、養血健脾、補心安神、補虛長智之功效;紅棗味甘、性
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榛子有「堅果之王」的美稱,《開寶本草》說它「主益氣力,寬腸
胃,令人不飢,健行」;花生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瓜子據
《本草綱目》及各大中葯辭典記載,具有清肺化痰、潤腸通便等功效。

『捌』 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餃子、面條、油果子、餛飩與瓜果等為此節日的食物。

1、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3、雲面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4、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5、巧酥

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8)七夕喝粥擴展閱讀:

「乞巧節」又稱「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玖』 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各地不同的食俗

你好,七夕首選是「巧果」

  • 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扞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花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葯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葯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葯。比較實用的葯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麵粉製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里煎炸後稱「巧果」。晚上還會在打掃干凈的庭院里,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一起。

  • 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五子的葯用價值很高。桂圓有開胃益氣、養血健脾、補心安神、補虛長智之功效;紅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榛子有「堅果之王」的美稱,《開寶本草》說它「主益氣力,寬腸胃,令人不飢,健行」;花生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瓜子據《本草綱目》及各大中葯辭典記載,具有清肺化痰、潤腸通便等功效。

  • 吃面條

另外這一天有吃面的習俗,這一天往往跟中國的24節氣以外的三個雜節氣,一個雜節氣就是三伏,還有一個是暑九,還有一個南方的雷雨。大家都知道頭伏餃子,二伏面。而且吃面意味著挑壽,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長壽。還有為織女擺貢。

面條可以做,抻面最好,它象徵著巧,而且象徵你以後的性格能屈能伸,特別是能男孩子抻面或者給丈夫抻面,而且具有韌性,說明你出去做人也要有韌性,你的事業才能夠成功。丈夫的夫本來就是天字出頭叫夫,丈夫為天,妻子為地,面抻出頭上,天就為夫,就可以闖出一番事業。另外闖盪出來,還要祝福婆婆公公健康長壽。

過去有的地方包餃子放錢,或放針,挺危險的。放針,就是乞巧。所以吃餃子從上邊的花邊咬起,吃的還要比較仔細,到後面針往往在面最底層。今後也不主張這樣,終究還是有危險。

《太平御覽》卷31引《日緯書》:「牽牛星,荊州呼為河鼓,主關梁;織女星主瓜果。與此同時,蜜在我國象徵著夫妻甜蜜的生活,而蜜蜂建造的六邊形蜂窩屬於巧奪天工的設計。此外,還可以用松針象徵綉花針,煮松針湯喝;松針可入葯,具有預防流腦,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夜盲症、神經衰弱、營養不良性水腫等葯效。或者用五彩面象徵綉花線,用藕象徵情意綿綿(藕與偶同音),用石榴象徵團結,用紅高粱與黃小米雙色飯象徵炎帝族與黃帝族的融合,等等。

熱點內容
居家盆栽植物 發布:2025-07-08 08:07:44 瀏覽:859
蘭花木炭土 發布:2025-07-08 08:05:14 瀏覽:959
網路荷花賞句 發布:2025-07-08 07:59:20 瀏覽:124
情人節酒店奇葩廣告語 發布:2025-07-08 07:50:45 瀏覽:653
水芙蓉花的花語 發布:2025-07-08 07:50:07 瀏覽:6
青島玫瑰苑 發布:2025-07-08 07:48:26 瀏覽:980
蘭花岩蘭園 發布:2025-07-08 07:48:25 瀏覽:835
老屋荷花 發布:2025-07-08 07:46:00 瀏覽:565
教堂插花圖片 發布:2025-07-08 07:37:00 瀏覽:837
情人節老番茄 發布:2025-07-08 07:36:05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