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干貨線上活動運營執行手冊.docx
文章適合入門0-3年的運營人閱讀,本文共計1.9萬余字,請詳細閱讀。一篇文章學會活動運營首先梳理的是活動運營版塊的內容。什麼是活動運營呢?我理解的活動運營就是通過活動的形式快速實現運營目標的運營手段,而從事活動運營的人也可以叫做活動運營。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一場活動,應該從哪幾個緯度進行拆解呢?接觸過許多從事活動運營的朋友,一做活動就拍腦門:不知道為什麼做、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做的怎麼樣。在多次調整課程框架後,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活動運營的培訓講解包含:關鍵因素、活動分類、活動日歷和活動流程四個版塊。下面我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逐一分析,希望對新從事活動運營的朋友們有所幫助。一、關鍵因素一場活動也要想成功,肯定有他成功的原因和關鍵因素;在拆解分析了上百場營銷活動後,我認為活動成功的關鍵因素包含:滿足需求、抓住人性、盤點資源、優化流程和掌握杠桿五個方面。1.1滿足需求運營的核心底層邏輯就是要滿足用戶需求、開發用戶需求。一場活動要想成功必須滿足用戶某個層面的需求。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分成了五個層次,從運營的角度可以將用戶的需求分成產品、事件和自我三個層面。1.2抓住人性滿足了用戶需求,在設計活動時我們還需要抓住人性。關於需求和人性,我曾經寫過一篇《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里已經提到過,想詳細了解可以點擊鏈接閱讀。1.3盤點資源盤點活動中需要投入的人、財、物,盤點自己有什麼、可以置換什麼,對於線上活動來講,流量是最大的資源。1.4優化流程活動流程一定要足夠的清晰,用戶參與才能順暢;除了清晰的活動流程,還要有活動規則、操作路徑和用戶指令;在活動執行版塊,還會詳細介紹。1.5掌握杠桿這里的杠桿實際上就是投入產出比;做活動追求的肯定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報。杠桿的大小與獎品的大小、活動形式和創意等有很大的關系,在活動策劃版塊也會展開介紹。二、活動分類活動分類就是要了解我們可以做什麼類型的活動,確定了活動分類也就基本上確定了活動的目的和活動形式。這里給大家介紹兩個活動分類的標准,一個是按照用戶的長大路徑和生命周期進行分類,一個是按照品牌推廣進行分類。根據用戶的長大路徑和生命周期分類,可以將活動分成AARRR五類,AARRR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這個五個單詞的縮寫,分別對應用戶生命周期中的5個重要環節。有的平台將這個五個環節理解成推廣獲客、成交轉化、用戶留存、復購增購和分享裂變;也有平台將這個五個環節理解成拉新、激活、留存、轉化和推薦。這里有兩點差別,一個是成交轉化對激活,一個是復購增購對轉化,其實這是電商平台和互聯網應用平台的差別。這里我將採用拉新、激活、留存、轉化和推薦的互聯網應用平台的標准進行拆解,同時也將電商平台常用的營銷玩法根據AARRR的分類整理成了一張圖表,供大家參考。2.1拉新活動針對用戶量不夠或新增用戶量缺乏的情況,幫助產品注入新用戶血液的活動類型,大多在產品初期階段和用戶增長率下降的時候。(1)注冊類:注冊有禮、首單立減、免費試用、新用戶專享等;(2)關注類:關注有禮,關注送積分、優惠券或小禮品,以小程序、公眾號和電商店鋪為主;(3)秒殺類:以電商平台為主,活動的目的不在於成單,在於宣傳和拉新;通常是低價限時限量,活動成敗在於前期宣傳。(4)創意類:通過創意活動,讓用戶覺得有趣而關注,一般以H5的形式展現,常用的包括測試、配對等。(5)徵集類:招募或徵集核心用戶,一般要求擁有一技之長。(6)充值類:充值送好禮,既可以拉新也可以提升交易額。2.2激活活動針對已經在產品或者平台內用戶進行用戶活躍度的提升,變成多次打開平台/產品的用戶,提昇平台的DAU(日活)。
(1)任務類:新手任務、每日任務,完成任務領取積分或者紅包(電商玩法分類)(2)簽到類:每日打卡、連續簽到,領積分、獎品,提升活躍度。(3)限時類:限時搶購、限時抽獎、翻翻看等活動,增加用戶的興趣度和參與感。2.3留存活動針對曾經活躍的用戶,進一步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提昇平台留存率的活動。我們都知道留住一個老客戶的成本比拓展一個新用戶的成本要低得多,留存活動的部分工作屬於用戶運營的范疇,在用戶運營的版塊我們還會展開分析。(1)積分類:構建積分體系,搭建積分商城,用戶完成任務或消費可以獲得積分,並可以在積分商城兌換。(2)養成類:開發一些養成類小游戲,留住用戶,類似螞蟻森林、多多果園。(3)會員類:構建會員體系是用戶留存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一般的會員體系會包含:等級體系和勛章體系,並對應相應的權益以及物質和精神獎勵。會員體系也是用戶運營里最重要的版塊,在分析用戶運營時再展開介紹。(4)儲值類:儲值除了可以用來拉新,也是用戶留存和用戶復購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用戶在平台有了儲值賬戶,就相當於提前鎖定了用戶在店內的消費。同樣的商品,會優先選擇自己有儲值卡的商家進行消費。2.4轉化活動轉化活動是平台為了營收而設計的活動,目的是為了促進成交。(1)滿減/送活動:滿減/送是線上銷售常用的優惠方式,一般是用戶單次消費滿N元減/送N元的形式,可以設計成一檔也可以設計為多檔;活動力度設計時,需要根據平台以往的交易數據,綜合用戶的客單價、購物喜好、消費頻次等綜合設計。(2)限時折扣:用戶在指定時間購買指定的商品可以獲得特定的折扣。(3)優惠券:用戶領取平台優惠券後再購買指定類型/金額的產品後可以獲得相應金額的抵扣。優惠券也是線上平台常用的活動方式之一,從優惠券的領取方式、優惠券的類型都有很多的門道。例如優惠券有滿減、折扣、裂變等多種形式,究竟什麼時候該用滿減券,什麼時候該用折扣券,背後隱藏著哪些消費者的行為偏差,這里就不展開分析了,後續再另起篇章專門介紹。(4)抽獎活動:利用用戶的風險偏好心理,用戶購買指定金額/類型的產品後,可以獲得抽獎機會刺激用戶消費。(5)砍價活動:用戶好友幫忙助力砍價,用戶自主傳播,傳播轉化同步進行,因為涉及誘導分享,需要注意風控。(6)拼團活動:拼團是線上常用的活動形式,有兩種利用場景,一種是裂變拓客,一種是清庫存;用作轉化活動時利用的就是清庫存的邏輯。(7)專享活動:針對特定用戶的特權活動。特定用戶需要在用戶運營的時候通過打標簽進行圈定,可以是購買過某類產品的用戶,也可以是某個級別的會員。(8)直播活動:直播活動往往搭配著優惠券、抽獎、折扣、秒殺等活動形式聯合開展;直播活動可以看做是活動的一種呈現形式。2.5推薦活動推薦活動是AARRR流量閉環的最後一環,以精神或物質獎勵為誘餌,利用用戶的社交網路來實現平台用戶的增長。(1)裂變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積分寶、任務寶、建群寶、多級分銷(微信生態現在最多允許兩級)和老帶新拼團等。(2)轉發有禮:微博、小程序和APP推廣時常用的玩法,要求用戶轉發頁面或者文章,用戶轉發後會得到積分、優惠券、實物獎品等獎勵。微博一般會結合抽獎活動進行,並要求用戶@N個好友。(3)集贊活動:微信生態比較常普遍的玩法,常用的有兩種,一是朋友圈集贊,一是公眾號留言集贊。品牌推廣活動主要是為了增加品牌或者產品的曝光,提升品牌的口碑和影響力。常見的品牌推廣活動方式有傳播活動、互動活動、異業活動等。2.6傳播活動為品牌或者產品宣傳造勢的活動,常見活動形式有新品發布會、蹭熱點(可參考江小白和杜蕾斯)等。2.7互動活動為了增強與用戶的互動交流,提升品牌影響力設計的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新品試用、趣味活動和測試活動等。2.8異業活動品牌調性相同或者用戶畫像相似的企業進行的聯合推廣、跨界合作的活動,例如:洗衣機和洗衣液的聯合推廣。三、活動日歷活動運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確定活動主題,活動主題定了才能確定活動的其他環節。那麼怎樣確定活動主題呢?這里就需要用到活動日歷,根據活動日歷再發散就能策劃出一個驚艷的活動主題了。所謂的活動日歷就是根據民俗節慶、時令節點和電商節日等角度,按照年、月、周、日等時間緯度進行的活動排期。一般每年年終就要制定出第二年的活動排期,我們只要找一個萬年歷,結合著行業特性進行選擇填充即可。活動日歷確定後,我們還要確定策劃活動主題、活動形式等一系列的工作,這些就會分配到全年的工作計劃中,也是活動運營人員的日常工作。一般的工作計劃的時間顆粒度計劃到時間周期的下兩級即可:年度計劃規劃到月、季度計劃規劃到周、月度計劃規劃到日。運營最有效的動作其實是重復,我們可以把一年中某些特定的活動固定下來,讓用戶形成習慣、充滿期待。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不就是通過不斷地重復形成了一個節日甚至文化的嗎?有了活動日歷,從1月到12月每個月都有活動可做。但是這些活動哪些投入的資源多一些,哪些活動的周期長一些,哪些活動的力度大一些,這就需要一個活動量級來進行區分。一般我們將活動的量級分成S、A、B、C四級,下面簡單給大家列一下各個級別的主要活動。S級別的活動:年貨節(1月)、618(6月)、1111(11月)、1212(12月)。A級別的活動:38婦女節(3月)、818年中大促(8月)、開學季(9月)、國慶黃金周(10月)、中秋節(9月、10月)、店慶。B級別的活動:情人節(2月)、元宵節(2月)、踏青季(4月)、517吃貨節(5月)、母親節(5月)、清爽季(7月)、老人節(重陽節)。當然不同的行業對於活動量級的分類以及對應的活動也不盡相同,在具體的實操時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行業屬性進行調整。比如:鮮花行業S級的活動可能是2.14情人節和七夕,嬰童類的就是6.1兒童節了。對於電商和零售企業來講,七月份是個比較尷尬的月份,因為七月份基本沒有節日,我建議大家可以把店慶放到七月,連續三周。一般S級別的活動應該分去全年營收目標的40%以上,這樣全年的營收任務才能完成。四、活動流程說到活動流程一般會有三種理解:一是活動從策劃到結束再到復盤的整個執行過程;二是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三是站在用戶的視角上,用戶參與整個活動的流程。我們這里說的活動流程是指第一個理解,也就是活動從策劃到執行再到復盤的整個流程。為了便於區分,我們將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的流程我們稱為執行流程;用戶參與活動的流程我們稱為用戶行動地圖。一場活動從策劃到執行再到總結復盤,是怎樣一步一步開展的呢?我們活動運營的指導思想和實施步驟兩個緯度展開分析。4.1指導思想在之前寫過的《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中,我提到過閉環思維,舉的例子是PDCA的閉環模型。我們策劃執行一場活動,要遵循的指導思想就是PDCA的閉環思維。PDCA是英文單詞Plan、Do、Check、Act首字母縮寫,分別代表項目進行中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四個階段。P:計劃准備我們一直在講「有計劃不亂,有預算不窮」,這個階段主要解決的就是發現現階段的問題、制定措施並列出投入的預算。D:設計執行根據計劃階段確定的措施和預算,設計出具體的執行方案並按照方案執行。在設計方案時除了要設計好主活動方案,還要准備一個預備方案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做好數據的採集和記錄。C:檢查修正在活動執行的過程中要實時監控活動是否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並實時調整修正確保活動按照既定的方向發展。A:處理復盤這個階段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做好活動的復盤,分析活動中未解決和新出現的問題,一個是根據新出現的問題,制定新的解決方案和目標,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4.2實施步驟PDCA是一個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維模型,流程顆粒度較大,具體執行過程中還要結合自己的行業進行細化。具體到活動運營,結合PDCA模型可以將整個活動流程分為:籌劃准備、策劃設計、上線跟進和復盤後宣四個大的版塊,每個版塊還要拆分出數個子版塊,讓執行的顆粒度更小,更具有可以操作性。1、籌劃准備階段前面講過運營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發現問題,所以籌劃准備階段的工作就是發現問題的關鍵因素,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圍繞著這個核心任務我們將籌劃准備階段的工作劃分為確定活動目標、盤點活動資源、明確活動形式和協調活動需求四項。(1)確定活動目標所謂活動目標就是本次活動要達到的效果預期。要想確定活動目標,首先要找到現階段的問題,根據問題確定活動目標,具體的解決路徑可以分成:分析現狀找出問題、拆解要素明確主因和確定目標制定措施三步。①分析現狀找出問題:通過分析現階段的平台數據,找到現階段的主要問題。以電商平台為例,我們可以將平台各個緯度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從平台銷額、用戶活躍數、動銷商品數等緯度查看平台的數據,根據環比和同比找出有現階段下降或者增長緩慢的數據,這個數據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要想分析平台數據,就要用的數據分析的知識,這也是運營技能裡面很基礎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涉及的內容太多這里就展開了,後期我們在數據運營部分再詳細講解。②拆解要素明確主因:通過對平台數據的分析,我們找到了現階段的主要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有包含著多個決定性因素,我們還要通過分析找到影響這個問題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想找到影響主要問題的主要因素,就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論,這里我給大家介紹兩個我常用的方法:公式法和流程法。所謂公式法,就是將影響問題的各個因素通過數學公式的形式進行表達,以確定各個因素與問題間的關系。在電商行業最基本的成交公式就是:成交額=客單價x瀏覽量x轉換率,假如成交額較低,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公式進行問題排查,逐一的檢查客單價、瀏覽量和轉化率的數據,從而找到影響成交額的關鍵因素。所謂流程法,就是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將整個過程分解成幾個關鍵步驟,再通過分析每個步驟的情況確定影響事件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樣以電商的成交流程為例,我們將用戶從接觸到平台推送的信息到支付貨款的過程可以拆解為:觸達、瀏覽(點擊)、加購、下單、支付六步,每一步到下一步都會有用戶流失,我們考核的標准就是跳失率。如果其中某一步的跳失率較高,遠高於行業的平均標准,那麼這個環節就是我們需要重點解決問題。當然利用同樣的方法還能拆解出更細的因素來。比如從觸達到瀏覽,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標題,而標題可能又與選品、活動等相關。③確定目標制定措施:在明確了主要問題的主要原因後,我們就正式的進入了解決問題的階段。這就需要我們提出一個明確的目標,並針對這個目標制定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活動的目標有且只有一個。常見的活動指標有PV、UV、GMV、DAU、客單價、留存率等等。比如:我們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近期我們的客單價偏低,我們近期活動的目標就是提升客單價。但是這樣還不夠具體,我們還要有明確的指標,或者說是活動的KPI,也就是說提升的數值要明確,比如將客單價從80元提升到90元。在具體的活動方案里,我們需要寫得還要更詳細,將解決的措施也要寫上,當然這些需要在盤點了活動資源以後。(2)盤點活動資源活動資源就是此次活動中可以調動的人、財、物等資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只有確定了活動中可以調動的資源才能量米下鍋。當然很多公司的職級較多,受所處級別的限制,不同級別的員工擁有可調動資源的許可權也不相同,這就需要我們提前做好活動方案,審批協調。我們在盤點活動資源時,可以按照兩個標准進行盤點:一是資源類型、二是是否收費。根據資源的類型,活動資源可以分為人、財、物三類。人:活動中可以調動的人力資源,包括但不限於文案、美工、開發、地推等;財:活動中可以投入的用來采購禮品、流量、插件等的預算;物:活動中用來打折促銷的商品、發放的禮品、投放廣告的資源位等。根據收費與否,可以將活動資源分為免費資源和收費資源。在活動策劃時應該考慮優先使用免費資源,再考慮使用收費資源。在使用收費資源時,還要考慮是否可以通過免費資源來置換收費資源。比如,可以用平台的廣告資源位置換活動禮品。說到活動資源有個不得不重點分析的話題就是活動預算。活動資源和活動預算是什麼關系呢?簡單的說,活動資源就是我有什麼,預算就是我需要什麼,有的資源不一定全部用得上,需要的現有的資源也未必全部能滿足。如果用圖示表示的話,活動資源和活動預算就是兩個相交卻不完全重合的圓。活動預算中沒有的必須就需要打報告申請。常規活活動資源動可支活動預算配資源(活動資源與活動預算)究竟是應該根據活動目標申請預算,還是根據預算調整活動目標呢?或者說是要根據活動的資源來調整活動的量級呢,還是要根據活動的量級來匹配資源呢?這個需要根據營銷戰略的不同進行具體分析。比如:某個品牌的某款產品,需要拿下「雙十一」期間,該產品所在品類訂單量的第一名,為以後的營銷活動增加宣傳點。那麼為了保證這個目的,所有的資源都會向這個目標傾斜,預算再高也在所不惜。如果是某款臨期產品出現了庫存積壓,那麼這場活動就是根據資源確定活動形式。奧卡姆剃刀原來講「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活動運營也遵循一樣的原則,最小的投入實現最大的活動效果。綜合來講,在日常的活動運營過程中知道了活動可以調配的資源,也就基本上確定了活動的量級;對於大型活動或者已經明確了是S級的活動,則需要根據平台的營銷戰略申請匹配資源。(3)明確活動形式於多數的活動運營而言,活動策劃就像是一篇命題作文。在匹配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結合著活動日歷設定的活動主題,策劃一場活動來解決現階段的主要問題,實現預設的活動目標。資源不夠,智商來湊,策劃活動形式和玩法是一個燒腦的工作。在籌劃准備階段,我們只需要根據活動目的在活動分類里確定一種活動的形式即可,至於詳細的玩法和規則需要放到策劃設計階段,經過幾輪的策劃創意會解決。這個階段准備一個雛形,方便在部門協調會時提案。(4)協調活動需求活動執行需要多個部分的通力配合,在活動的策劃設計階段開始之前需要進行跨部門溝通,將活動的背景、目的、形式等基本信息進行同步,同時提出活動策劃設計以及執行階段需要的各種需求,尤其是人員需求,包含文案、美工、商品采購、技術開發等。確定了配合人員以後,可以組建一個以本次活動為中心的項目小組,在溝通協商後制定出每個參與成員的工作進度排期表(甘特圖)。因為是臨時組成的團隊,在溝通協調工作進度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和開發人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突或者工期延遲。一般在協調工期時,不要直接把工期給對方規定死,否則容易招致對方的反感。最好的方式是讓對方給一個完成時間,只要這個時間不是特別離譜我們就行。通常情況下,人們不願意打破自己給出的承諾。有些企業使用的是第三方提供的現成的系統,企業沒有開發部門。如果需要單獨的插件時,也需要提前提出采購需求,便於安排采購和流程測試。聯想集團有個管理的九字真言: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在組成了項目小組,確定了策劃設計階段的人員安排以後,籌劃准備階段的工作就告一段落,即將進入策劃設計階段的工作了。需要注意的是,活動發起的主體不同,活動的籌備過程也會有相應的變動;活動的類型和量級不同,活動籌備流程也不盡相同。比如:在策劃年中大促活動時,活動的形式基本上已經定了就是折扣、促銷,只要選擇參與活動的商品、活動折扣就行了,就不需要再去投入過多的精力去分析活動目的了。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大促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別的玩法,比如抽獎、積分、滿贈等,讓活動更有趣更精彩。籌劃准備階段的工作,我們可以用一個思維模型總結一下,這樣可以更系統、更有利於實際操作,這個思維模型就是八何分析法(6W2H)。所謂八何分析法在之前的《運營思維模型》里也介紹過,就是英文中6個以W開頭和2個以H開頭的疑問句。在活動運營的籌劃准備階段,我們只要回答好這8個問題就夠了。Which-查找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Why-分析原因: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什麼;What-明確目標: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Who-明確主體:項目由誰負責;Where-尋找抓手:由何處開始著手;When-時間節點:什麼時間完成;How-實施方案:怎樣達成目標;Howmuch-費用預算:投入產出多少。只要認真回答了這個八個問題,籌劃准備階段的工作就會非常清晰明了了。同時在給大家一個濃縮的八何分析法,在日常開會沒有結果時非常好用。只有三何,整理成一句話就是:Whodowhatbywhen。2、策劃設計階段策劃設計階段要完成活動開始前的全部工作,歸納起來可以分成策劃方案輸出、執行手冊撰寫、開發設計落地和活動流程測試四個版塊。執行標准可以概括為「四化」:方案書面化、操作流程化、物料清單化、職責精細化。(1)策劃方案輸出經過籌劃准備階段的分析拆解,已經明確了活動的目的、類型等基礎信息,策劃方案輸出階段的工作就是將活動的背景描述信息以及活動玩法等內容細化並形成書面方案。一般在完善過程中需要項目小組進行多輪的頭腦風暴和跨部門協調才能形成方案的終稿。(八何分析法)活動策劃方案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必備要素,不同類型的活動也有一定的差異。這里將活動策劃方案里經常用到的元素進行分析,③目標用戶:活動是針對那部分用戶開展的。用戶是活動開展的主要對象,用戶越精準轉化率越高。我們可以根據身份特徵、行為特徵、消費特徵、渠道來源等緯度來對目標用戶進行畫像,讓活動的目標用戶更精準。④活動主題:活動主題就是活動的核心思想,也是吸引用戶的關鍵因素。做活動講究師出有名,活動的主題就是在給活動「正名」,給活動找一個噱頭,不要讓用戶感覺是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主題的策劃也比較燒腦,常規的活動只要結合著活動日歷和活動目的進行創意組合就行了。如果想策劃出一款爆款的刷屏活動,在活動的主題上就要下一番功夫了。一個好的活動主題要滿足四個原則:對象明確、易於理解、富有趣味和產生共鳴。⑤活動目標:活動的目標就是活動的KPI。活動目的和活動目標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活動目的是定性,活動目標是定量,可以說在活動目的上添加具體的數據就是活動目標。比如:通過活動實現多少的瀏覽量,多少新增用戶,下單量多少,客單價多少,成交額多少等。⑥活動預算:活動需要投入的人、財、物等資源。活動預算與活動目標的組合構成了活動的投入產出比,投入產出比越高活動的效果越好。在費用預算的申請中,費用的總金額以及費用的使用情況分門別類的列出清單,更利於費用的審批通過。⑦推廣渠道:為了最大化的實現活動的效果,需要進行多渠道的宣傳推廣。推廣渠道根據性質可以分為三類:自有、付費和贏得。自有渠道是指平台的站內資源和自媒體矩陣等,包括PUSH、開屏廣告位、首頁廣告位、雙微一抖等;付費渠道是指平台需要付費或者使用其他資源置換的渠道,包括SEM、樓宇電視、簡訊等,電商類的還有鑽展、直通車、聚劃算,線下還有DM單地推等;贏得的渠道是指平台通過巧妙活動主題的設置或有效的分享機制帶來的媒體或者用戶免費的分享渠道。⑧活動時間:活動時間包含兩個緯度;周期和節奏。活動周期即我們通常理解的活動時間,也就是活動上線到結束的時間。活動節奏則是在一個更長的時間周期里,增加了進度掌握的緯度,一般只有在S級的大型活動中才需要將活動節奏列入到活動方案中。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台每年雙十一活動前都會出一套作戰地圖(京東是618),指導商家策劃活動。作戰地圖將活動節奏拆成了籌備期、蓄力期、預熱期、引爆期和收尾期5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工作安排、注意事項,這就不展開了,需要了解的可以聯系我索要電子版。日常活動中也要主要把握活動的節奏,只是不用這么細,什麼時間秒殺、什麼時間放券、什麼時間返場把握好即可。⑨活動形式:活動形式也就是活動開展的方式,需要根據活動主題展開策劃。不同類型活動的活動形式在策劃方案中呈現的方式也不同,這里從玩法、規則、流程、政策四個方面對活動形式進行一下拆解。同樣未必所有的活動都要湊全這四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a、玩法:玩法就是用戶參加活動的方式,活動進行時用戶需要做什麼。集五福、免單抽獎、集贊送好禮、好友領紅包等都是社交裂變常用的玩法。活動玩法的創意與活動主題一樣,也是一個燒腦的時刻,創意的好壞決定了杠桿的大小和活動的效果。如何產生新的創意呢?大家可以記住這個六字訣:【舊元素新組合】。元素可以從營銷工具、使用場景、內容生產、時下熱點等角度尋找。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可以關注同行業TOP10的對手,搜集對方的活動玩法並進行拆解,拆解到最小的活動元素,分門別類後放到自己的活動素材庫里方便工作時調用。組合的方式有四種,分別是替換、疊加、
Ⅱ 端午節的習俗是圍繞什麼主題
本文將從端午元素為起點,主要用聯想法和反轉法找出活動的切入點,分為3個方向和19個小點。
端午節創意的3個思考方向
首先,提到端午節,你能想到什麼?
別總想著什麼甜咸之爭,那是老黃歷了,從端午節出發,標志性元素是粽子,其次這是個節日,是節日就會有民俗。
但是,自打有狗那年基本就有端午節了,粽子和端午民俗都被玩壞了,怎麼創新呢?所以,我又聯想了一下端午節相近的熱點,用熱點+熱點,可能效果更好一點。

不查不知道啊,高考啊!不管有沒有孩子,都是全民關注的大事。高考能聯想到什麼?鼓勵祝福,實用干貨,考前沖刺,考前放鬆……等等。如果是賣粽子的商家,最好來一款金榜題名粽,多吉利。
除了高考,還有兒童節,五六月份也是結婚的高峰,再嘩啦嘩啦影視劇熱點和行業熱點。這里因為共同的熱點並不多,所以只給了幾個方向,供您想像。
寫到這里,關於端午節發散創意的19個點就講完了,有木有被欺騙的感覺?(具體的19個點詳細看腦圖)但是只要記住了聯想法、反轉法和分解法這3個方法的使用就算沒浪費生命。
但是你以為寫到這就完了么?呵呵,厲害了,後面要講講怎麼落到具體活動並帶動轉發了。
端午節活動帶動轉發的形式和思路
在這里主要說線上活動,線下活動的玩法太多了,看完上面民俗的分解,不至於端午節還只是包粽子了吧。
線上活動主要分為品牌宣傳、拉新促活、轉化銷售這三個目的,海報宣傳、H5互動、熱點文章、福利活動是幾種常見的活動形式,不管什麼目的和形式,老闆用一句話就能堵住你想邀功的嘴:「刷屏了么?十萬+了么?」
特么的。
不提刷屏,端午節活動想要帶動轉發,我覺得可以有這幾種形式和方法:
個性化定製。to C電商或實體店可以在端午節營銷周內為用戶定製節日禮品,結合目標用戶的特點,美妝產品送香囊,家居用品送艾草,要注意的是送禮品不是為了促進成單,而是在滿足用戶既得利益的基礎上製造驚喜。
引起用戶共鳴。無論是營銷文案還是互聯網活動,扎心的文案越來越容易被轉發。端午節大小也是個節日,加班族誰來救贖?外鄉人誰來溫暖?
H5活動。現在距離端午節還有二十多天,結合用戶屬性做一個H5互動活動也還來得及,H5活動可以是像《穿越故宮來看你》這樣的搞笑類動畫,讓屈原從江里跳出來吐槽粽子不和口味也是個挺有意思的事,也可以弄一些性格測試與粽子口味結合起來。
傳播知識。端午節不只有屈原,還有伍子胥,不只吃粽子,還可以配香囊,悄悄告訴你,端午節和情人節也有點關系。另外像養生保健之類的知識也很容易被轉發,只要滿足用戶獵奇、有用、有趣的需求。
以上活動經驗通過活動行平台上的活動推廣整理出來的。
活動行聚集了3000萬+的城市精英,50多種活動類型,包含創業、互聯網、科技、投融資路演、行業峰會、設計、分享會、沙龍、親子、戶外、TEDx、公益、音樂演出、時尚、公開課等,是城市人提升職場技能、開拓視野、拓展人脈、聚會交友及豐富業餘生活的首選平台。
更多活動推廣經驗和活動發布,可戳:網頁鏈接
Ⅲ 精選!20個七夕情人節創意H5案例來了!
情人節·創意H5
創意H5案例精選,帶你領略情人節的無限創意與趣味。從抖音的鈔票告白到網易新聞的微電影式體驗,從搜狗與大悅城的戀愛化身測試到中青報的七夕黑科技,每一個案例都別出心裁,旨在為你的情人節增添更多互動與驚喜。以下精選20個創意H5案例,快來一探究竟:
1. 抖音·七夕·鈔票的告白
抖音七夕策劃,以鈔票為載體,巧妙地將「談戀愛」與「鈔票」結合,帶來獨特的告白體驗。參與互動,惡搞紙幣上人物肖像,挑選順眼的鈔票,人物便會出現在抖音畫面中「抖」動,享受抖音神曲的氛圍。
2. 網易新聞·致·七夕
網易新聞的微電影式H5,通過手繪再現經典愛情橋段,採用一鏡到底的展示形式,讓觀眾沉浸其中,配音還原度高,觸動情感。跟隨劇情,回憶經典,感受愛的溫度。
3. 搜狗·大悅城·2018七夕戀愛化身測試
測試類H5,通過趣味測試揭示戀愛中的角色,增加用戶參與感。測試後,了解你的戀愛化身,解析角色,增添互動樂趣。
4. 中青報·七夕黑科技
中青報利用定位技術,揭秘命中註定的TA,滿足好奇心,測試結果清晰,定位精準,體驗黑科技帶來的驚喜。
5. 大眾點評·單身狗的七夕破壞之旅
聯合四大品牌,為單身狗打造的破壞之旅,趣味營銷,將優惠嵌入活動頁面,結合場景,為單身群體帶來專屬體驗。
6. 天貓·一起揭秘天貓情話工場
以情話為主題,展現不同情境下的愛情故事,天貓的品質與技術,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體驗獨特的情感世界。
7. 賓士·鵲橋會,愛更多
雙向互動設計,需要兩人同時參與,共同觀看完整畫面,體驗愛情的甜蜜與獨特。
8. 費列羅·心意解碼
捕捉未說破的情話,層層揭開內心的真實意思,與費列羅巧克力的產品特點相契合,帶來甜蜜的驚喜。
9. 杜蕾斯·杜杜的七夕情人節
以幽默與洞察力,揭示秀恩愛的苦與樂,利用社交基因,多次傳播,吸引關注與討論。
10. 力士·有些放縱,悄悄做就好
簡單直入,推銷適合七夕使用的女士用品,H5畫面與展示方式符合產品特性,提升用戶參與感。
……
每個案例都蘊含著獨特的創意與趣味,不僅為情人節增添了更多互動與驚喜,也展現了品牌在營銷上的創新與洞察。希望這些精選案例能夠為你的創意大腦加餐,帶給你更多靈感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