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青州七夕

青州七夕

發布時間: 2021-02-19 20:34:22

❶ 李清照在和趙明誠退居青州的十年裡寫過哪些詞

一對描金彩繪龍鳳喜燭,插在修長的美人型燭奴上,它的光焰歡快地跳躍著。兩盞垂著金色流蘇的八角薄紗大紅宮燈,懸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緋紅。新人靜地坐在妝台前,綉紅的大紅蓋頭把她和周圍的一切隔開了,眼前只是一片紅色的神秘的朦朧。新娘名叫李清照,是宋徽宗時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女兒。就要為人之婦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靜的閨閣生活,一晃眼就過去了。還是攀坐在父親膝頭的年齡,上百首古詩就已能琅琅上口,到了少女時期,執筆屬文,展卷吟詩,更是錦心綉口,吐屬風流。她一天天長大,在婷婷玉立的風姿之外,更多了一層至誠淳樸的書卷氣。她以王獻之的字帖學書,寫得一手秀麗的小楷,鐵劃銀鉤;她對前朝李思訓、王維的金碧、水墨兩大畫派都十分酷愛,也常常研朱揮毫,作幾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兒時就已學會撫琴;她父親常對她母親感嘆:「我的清兒若是個須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現在她就要成為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媳,青年大學生趙明誠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正是冬天,一個丫環特地送來一枝梅花,拜過天地,喝過交杯酒,她和趙明誠入了洞房。

趙明誠酷好金石,在攻讀經史之餘,對於彝器、書帖、字畫,每每刻意搜求。晃眼婚後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清照對於金石學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幫助丈夫考證、鑒別。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愈來愈深,趙明誠在大學讀書,每月朔、望才能請假回來,盡管同在一個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覺得如隔迢迢雲漢,半月一次的相逢,也當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這天是上元佳節,正好也是趙明誠回家的日子,趙明誠剛在書房中坐定,丫環來報,有一位大學來的青年公子求見。當那公子走進書房,但見他頭戴綉花儒巾,身著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緞靴,眉清目秀,風度翩翩。趙明誠連忙起坐,動問尊姓大名。那書生舉止瀟灑,還了一揖,答道:「小生與兄素有同窗之誼。半月不見,吾兄為何如此健忘?」趙明誠醒過神來,不覺哈哈大笑,一把扯過女扮男裝的妻子。吃過午飯後,男裝的李清照帶著丫環,隨著趙明誠穿街過巷,來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國寺。游過了大相國寺,蜇進一家外灶內堂的小吃鋪里,趙明誠專揀那市井之人慣吃而李清照見也沒有見過的小吃,讓李清照都嘗一點,然後又在流浪藝人的擔子上買了些小泥人之類的玩物。大家閨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頭,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歲月就這樣無憂無慮地過去了。

不料,趙挺之與李格非都因得罪權臣蔡京而罷官,趙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爭中死去,趙家父死家敗,心寒已極,趙明誠與李清照離開汴京,回到趙明誠的故鄉青州。趙明誠性情淡泊,屏居鄉里後,更加潛心於金石書畫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幾乎全用於搜求書畫古器。前幾年趙明誠剛出仕時,就對李清照說過:「寧願飯蔬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這種愛好,比作杜預的「左傳」癖和王維的「書畫」癖,李清照千方百計宿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見的古書、名畫或彝鼎金石,夫婦二人便共同校勘、鑒賞、整集簽題,指摘暇疵,其樂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聞強記,甚至超過趙明誠,令趙明誠贊嘆不已,歡喜不已。

有時夫妻倆也談論詩文。一天,趙明誠說道:「我就喜歡你那些『驚起一灘鷗鴛』,『夾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猶謝恐難禁』一類句子,彷彿不經意為之,可是我苦苦尋思,卻總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說道:「我幼年弄筆之初,常聽父親說:『文不可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憐《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古人雲:言為心聲。樂府詩詞並著,講究詞隨意發,情景交融。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動情隨。若刻意雕琢,工求纖麗,就味同嚼蠟了。」

接著兩人又討論起本朝的詞家柳永、蘇軾、王安石。李清照認為柳永詞的缺點是:多寫風塵浪子,詞語塵下。蘇軾的詞是:只可稱為句讀不茸之詩,卻不可稱之為詞,是念得唱不得的。王安石、曾鞏的詞則更是讀也讀不得。

光陰荏苒,在一個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趙明誠得到友人劉跋的書信,約他到泰山訪古,李清照無法隨他一起去泰山,就幫丈豐打點行囊,備下菜食,為丈夫餞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錦帕上寫下了為趙明誠送別的一闋《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讀了此詞,就把登泰山、訪古碑的心思,減去一半;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愈來愈近,身還未到泰山,心卻早已在計算歸期了。

趙明誠與李清照結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政局一直處在急劇的變化和動盪之中。宋徽宗是一個有藝術才華的皇帝,除了篤信道教外,還擅長書、畫、樂、舞,喜歡醇酒、美人。精神上的奢靡,必須有物質上的奢靡作後盾,於是蔡京專門派人到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佳樹、珍玩運到京都,供他觀賞。運送這些花石樹木的車船,便稱為「花石綱」。「花石綱」所經之處,民夫蝟集,錢谷一空。徽宗又在都城內興建祭祀用的「明堂」,安放九鼎用的「九成宮」和供游賞的,「延福宮」,窮極奢麗,激起各地起義,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趙構成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定國號「建炎」。

已是建炎三年,趙明誠被朝廷罷去江寧太守的職務,夫妻兩人乘船決定到洪州暫住,一路行來,兩人談論的都是國家興亡。李清照說道:「皇皇華夏,自古不乏英雄豪傑。就說我們大宋吧,這幾年,出了多少忠肝義膽之士!李綱李樞相以文臣而兼武事,受命於危難之際;宗澤宗留守以孤軍扼守危城、彌留之際高呼渡河;就拿那位年輕的太學生陳東來說,以書生而赴國難,幾次伏闕上書,終至被朝廷斬首。丹心碧血,浩氣長存。」趙明誠續道:「古代蜀國望帝禪位出奔,還日夜思念故國,化為啼血的子規。如今,二帝蒙塵,神州板盪,又有誰思念我們這風雨飄搖的故國呢?」

船隊已進入和州境內,李清照指著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對趙明誠說:「那就是霸王自刎的烏江啊!你剛才說得好,望帝懷念故國,化作子規,啼血哀嗚,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鵑,也變作了他的滿腔碧血!楚霸王逐鹿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這比起那棄天下百姓於不顧,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氣節的多!」言罷,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職的趙明誠死在剛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李清照趕到建康,為趙明誠營葬,終於支持不住,猝然病倒。趙明誠死了,李清照的愛情與希望跟著死去,她多麼渴望在九泉之下追到趙明誠,然而她還必須活著。她把哀怨而失神的目光投射在床頭一卷卷書冊上,一個意念愈來愈鮮明地在心頭升起,為趙明誠整理他所寫的有關為金石彝器考證文章,因為這些金石彝器是夫婦兩人二十九年來共同歡樂的源泉。

又是五年過去了,李清照帶著他們夫婦殘存的書畫、金石、碑帖和趙明誠的一些手稿,流徒東西各地,先後到了越州、台州、溫州、衢州,最後到了杭州。

又是兩年過去了,再過一天就是上元佳節,隔壁鄰家的院子里傳來陣陣的笛聲,夾雜著江南水鄉的蓮歌漁唱,李清照掀簾走進屋內,只見條幾上的古瓶里,斜插著幾枝梅花,地上的火盆里炭火正旺。這些使李清照豁然想到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炭火,也是清香的梅花。鄰家的笛聲停了,傳來幾個少女的說笑,李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三四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插著滿頭珠飾兒,戴著鋪翠小冠兒,紅妝艷裹,立在殘雪的院子里,准備去看上元的花燈。三十多年前,中州盛日,汴京街頭,在她們這樣年齡,她也曾換了男裝,和丈夫一道去觀燈夜遊的,李清照想得呆了。李清照轉過身來,默默地從書架上取了趙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戀戀地撫摸著那經自己補充謄錄的趙明誠手稿,閉上眼睛,流下兩行清淚。城中遠處,隱隱傳來鞭炮的僻啪聲和孩子的歡笑聲,夜已深沉,李清照取出一幅素箋,反復沉思吟詠,寫出:《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翠,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
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
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❷ 請問李清照在青州生活了多少年,在此期間主要成就是什麼

李清照在青州生活了10年
一對描金彩繪龍鳳喜燭,插在修長的美人型燭奴上,它的光焰歡快地跳躍著。兩盞垂著金色流蘇的八角薄紗大紅宮燈,懸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緋紅。新人靜地坐在妝台前,綉紅的大紅蓋頭把她和周圍的一切隔開了,眼前只是一片紅色的神秘的朦朧。新娘名叫李清照,是宋徽宗時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女兒。就要為人之婦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靜的閨閣生活,一晃眼就過去了。還是攀坐在父親膝頭的年齡,上百首古詩就已能琅琅上口,到了少女時期,執筆屬文,展卷吟詩,更是錦心綉口,吐屬風流。她一天天長大,在婷婷玉立的風姿之外,更多了一層至誠淳樸的書卷氣。她以王獻之的字帖學書,寫得一手秀麗的小楷,鐵劃銀鉤;她對前朝李思訓、王維的金碧、水墨兩大畫派都十分酷愛,也常常研朱揮毫,作幾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兒時就已學會撫琴;她父親常對她母親感嘆:「我的清兒若是個須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現在她就要成為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媳,青年大學生趙明誠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正是冬天,一個丫環特地送來一枝梅花,拜過天地,喝過交杯酒,她和趙明誠入了洞房。

趙明誠酷好金石,在攻讀經史之餘,對於彝器、書帖、字畫,每每刻意搜求。晃眼婚後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清照對於金石學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幫助丈夫考證、鑒別。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愈來愈深,趙明誠在大學讀書,每月朔、望才能請假回來,盡管同在一個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覺得如隔迢迢雲漢,半月一次的相逢,也當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這天是上元佳節,正好也是趙明誠回家的日子,趙明誠剛在書房中坐定,丫環來報,有一位大學來的青年公子求見。當那公子走進書房,但見他頭戴綉花儒巾,身著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緞靴,眉清目秀,風度翩翩。趙明誠連忙起坐,動問尊姓大名。那書生舉止瀟灑,還了一揖,答道:「小生與兄素有同窗之誼。半月不見,吾兄為何如此健忘?」趙明誠醒過神來,不覺哈哈大笑,一把扯過女扮男裝的妻子。吃過午飯後,男裝的李清照帶著丫環,隨著趙明誠穿街過巷,來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國寺。游過了大相國寺,蜇進一家外灶內堂的小吃鋪里,趙明誠專揀那市井之人慣吃而李清照見也沒有見過的小吃,讓李清照都嘗一點,然後又在流浪藝人的擔子上買了些小泥人之類的玩物。大家閨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頭,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歲月就這樣無憂無慮地過去了。

不料,趙挺之與李格非都因得罪權臣蔡京而罷官,趙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爭中死去,趙家父死家敗,心寒已極,趙明誠與李清照離開汴京,回到趙明誠的故鄉青州。趙明誠性情淡泊,屏居鄉里後,更加潛心於金石書畫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幾乎全用於搜求書畫古器。前幾年趙明誠剛出仕時,就對李清照說過:「寧願飯蔬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這種愛好,比作杜預的「左傳」癖和王維的「書畫」癖,李清照千方百計宿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見的古書、名畫或彝鼎金石,夫婦二人便共同校勘、鑒賞、整集簽題,指摘暇疵,其樂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聞強記,甚至超過趙明誠,令趙明誠贊嘆不已,歡喜不已。

有時夫妻倆也談論詩文。一天,趙明誠說道:「我就喜歡你那些『驚起一灘鷗鴛』,『夾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猶謝恐難禁』一類句子,彷彿不經意為之,可是我苦苦尋思,卻總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說道:「我幼年弄筆之初,常聽父親說:『文不可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憐《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古人雲:言為心聲。樂府詩詞並著,講究詞隨意發,情景交融。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動情隨。若刻意雕琢,工求纖麗,就味同嚼蠟了。」

接著兩人又討論起本朝的詞家柳永、蘇軾、王安石。李清照認為柳永詞的缺點是:多寫風塵浪子,詞語塵下。蘇軾的詞是:只可稱為句讀不茸之詩,卻不可稱之為詞,是念得唱不得的。王安石、曾鞏的詞則更是讀也讀不得。

光陰荏苒,在一個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趙明誠得到友人劉跋的書信,約他到泰山訪古,李清照無法隨他一起去泰山,就幫丈豐打點行囊,備下菜食,為丈夫餞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錦帕上寫下了為趙明誠送別的一闋《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讀了此詞,就把登泰山、訪古碑的心思,減去一半;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愈來愈近,身還未到泰山,心卻早已在計算歸期了。

趙明誠與李清照結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政局一直處在急劇的變化和動盪之中。宋徽宗是一個有藝術才華的皇帝,除了篤信道教外,還擅長書、畫、樂、舞,喜歡醇酒、美人。精神上的奢靡,必須有物質上的奢靡作後盾,於是蔡京專門派人到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佳樹、珍玩運到京都,供他觀賞。運送這些花石樹木的車船,便稱為「花石綱」。「花石綱」所經之處,民夫蝟集,錢谷一空。徽宗又在都城內興建祭祀用的「明堂」,安放九鼎用的「九成宮」和供游賞的,「延福宮」,窮極奢麗,激起各地起義,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趙構成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定國號「建炎」。

已是建炎三年,趙明誠被朝廷罷去江寧太守的職務,夫妻兩人乘船決定到洪州暫住,一路行來,兩人談論的都是國家興亡。李清照說道:「皇皇華夏,自古不乏英雄豪傑。就說我們大宋吧,這幾年,出了多少忠肝義膽之士!李綱李樞相以文臣而兼武事,受命於危難之際;宗澤宗留守以孤軍扼守危城、彌留之際高呼渡河;就拿那位年輕的太學生陳東來說,以書生而赴國難,幾次伏闕上書,終至被朝廷斬首。丹心碧血,浩氣長存。」趙明誠續道:「古代蜀國望帝禪位出奔,還日夜思念故國,化為啼血的子規。如今,二帝蒙塵,神州板盪,又有誰思念我們這風雨飄搖的故國呢?」

船隊已進入和州境內,李清照指著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對趙明誠說:「那就是霸王自刎的烏江啊!你剛才說得好,望帝懷念故國,化作子規,啼血哀嗚,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鵑,也變作了他的滿腔碧血!楚霸王逐鹿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這比起那棄天下百姓於不顧,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氣節的多!」言罷,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職的趙明誠死在剛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李清照趕到建康,為趙明誠營葬,終於支持不住,猝然病倒。趙明誠死了,李清照的愛情與希望跟著死去,她多麼渴望在九泉之下追到趙明誠,然而她還必須活著。她把哀怨而失神的目光投射在床頭一卷卷書冊上,一個意念愈來愈鮮明地在心頭升起,為趙明誠整理他所寫的有關為金石彝器考證文章,因為這些金石彝器是夫婦兩人二十九年來共同歡樂的源泉。

又是五年過去了,李清照帶著他們夫婦殘存的書畫、金石、碑帖和趙明誠的一些手稿,流徒東西各地,先後到了越州、台州、溫州、衢州,最後到了杭州。

又是兩年過去了,再過一天就是上元佳節,隔壁鄰家的院子里傳來陣陣的笛聲,夾雜著江南水鄉的蓮歌漁唱,李清照掀簾走進屋內,只見條幾上的古瓶里,斜插著幾枝梅花,地上的火盆里炭火正旺。這些使李清照豁然想到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炭火,也是清香的梅花。鄰家的笛聲停了,傳來幾個少女的說笑,李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三四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插著滿頭珠飾兒,戴著鋪翠小冠兒,紅妝艷裹,立在殘雪的院子里,准備去看上元的花燈。三十多年前,中州盛日,汴京街頭,在她們這樣年齡,她也曾換了男裝,和丈夫一道去觀燈夜遊的,李清照想得呆了。李清照轉過身來,默默地從書架上取了趙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戀戀地撫摸著那經自己補充謄錄的趙明誠手稿,閉上眼睛,流下兩行清淚。城中遠處,隱隱傳來鞭炮的僻啪聲和孩子的歡笑聲,夜已深沉,李清照取出一幅素箋,反復沉思吟詠,寫出:《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翠,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
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
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❸ QQ三國七夕炫裝

浪漫驚喜1:情比金堅
游戲內3級以上的情侶組隊,在「七巧」處領取任務「情比金堅」,玩家在活動期間獲得4種道具每樣20個,即可完成任務。任務獎勵為精美浪漫的情侶披風哦!活動時間:8月1日~8月7日全天 活動規則:
游戲內3級以上的情侶組隊,在「七巧」處領取任務「情比金堅」。玩家需要證明情意比金堅其實很簡單,人生中重要的是同一個人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現在只要收集到「酸」「甜」「苦」「辣」各20個就可以證明你們的情意了。玩家在主城附近打怪將分時間段獲得這些道具: 道具種類: 酸角:每日00:01~06:00 掉落
蜜糖:每日06:01~12:00 掉落
黃連:每日12:01~18:00 掉落
小米辣:每日18:01~23:59 掉落 怪物分布:
魏:洛陽東 青州大斧兵
青州橫斧兵
青州寬刀兵
蜀:成都南 益州狼牙兵
益州鏈錘兵
吳:建業東 山越長老
山越連弩手
山越統領
任務完成後就可以得到七巧天長地久的祝福哦,可以獲得七巧贈送的禮包,可能開出情侶披風和情侶煙花哦,點亮你們真情的夜空! 浪漫驚喜2:玫瑰花雨 活動時間:8月1日~8月7日全天 玩家們在打怪過程中,也可以收集到漂亮的玫瑰花瓣哦,用玫瑰花瓣就可以在「七巧」處兌換到無比浪漫的玫瑰花雨哦! 讓真情的情侶們一起在玫瑰花雨里感受這永恆的時刻吧! 浪漫驚喜3:煙花禮包 活動時間:8月1日起 商城在這個浪漫的時刻也為情侶為上架了新的道具哦,含有「我愛你」「天若有情」「心有所屬」「水晶玫瑰」四種唯美煙花各10個哦!

❹ 1.QQ三國七夕情人節有活動嗎具體點!情人要幾級才能參加!

大聲說出你的誓言,和你心愛的人一起穿上限量版的炫裝,共渡一個甜蜜的「7夕情人節」。 為了迎接「7夕情人節」,QQ三國的GM們給大家帶來了豐厚的禮物,原25日和28日的擺攤許願活動,將調整為七夕特別活動。在當天的「擺攤許願」活動中,只要被「活動主持」選中的幸運玩家,除了可以獲得限量版炫裝的同時,游戲中的「另一半」也可以免費獲得對應的套裝哦。不過一定要注意本次的活動規則和擺攤格式哦,祝每對QQ三國的情侶每天都是情人節! 活動名稱:"歡樂下午時光"線上主題活動 活動內容:問答猜謎、擺攤許願 活動時間:8月25日和28日下午14:00-16:00(問答猜謎); 16:00-17:00(擺攤許願七夕特別活動) 周二活動伺服器如下: 問鼎-長坂坡 山東-轅門射戟、六齣祁山 深圳-樂不思蜀 江西-張飛醉酒 西南-青梅煮酒 上海-計安天下、一統天下 西北-望梅止渴 華東-千里單騎 湖北-水淹七軍、火燒新野 華北-決勝烏巢、青龍寶刀、三足鼎立、孟德妒才 廣東-一代梟雄 四川-七擒孟獲、撫琴退敵、 江蘇-火燒連營、三分天下、三顧茅廬 福建-刮目相看、單刀赴會、空城妙計 浙江-白馬之戰 周五活動伺服器如下: 湖南-得隴望蜀、蔣干盜書 浙江-才高八斗、古城相會、東吳招親 上海-士別三日、桃園結義、顧曲周郎 東北-銅雀高台、對酒當歌、草船借箭、子龍出山 河北-官渡之戰、小喬待嫁 逐鹿-群雄割據、走馬薦諸葛 廣西-智取三城 江蘇-九伐中原 廣東-孟德獻刀、華容小道、舌戰群儒、智取陳倉、丈八蛇矛、巧借東風、杜康解憂、暗渡陳倉 Part 1 ★問答猜謎★ 活動(14:00-16:00)直接用密語回復「活動主持」提出的問題,就能得到「元神升階石」哦~~!活動參加辦法(伺服器1線): 活動指南: 1、只有第一個回答正確的才能獲得獎勵,而且答案不要有錯別字哦! 2、看到「活動主持」喇叭之後,直接使用密語回復答案即可~~ Part 2 ★擺攤許願★活動(16:00-17:00)活動參加方法: 1.16:00開始在1線江陵擺攤:並將攤位名稱寫為"/67,XXX炫裝一套"(「/67」為愛心圖案代碼,後面的需安裝名稱為您想要得到的炫裝),攤位名稱中請標注(男)或(女)。 2.放上「愛的活力」:愛的活力數量不限、價格自定(「活動主持」不會購買您的道具)。 3.保持活動時段在線:等待「活動主持」的隨機抽取(每期活動「活動主持」將在江陵隨機選取9名攤主,實現他們的願望)。所寫的炫裝! 活動指南: 1、活動16點開始,16點到17點,「活動主持」將連續選出9個攤位實現攤主的願望。 2、好的擺攤位置是成功的前提哦。同時大家也不必集中在一個地方擺攤。 3、大聲的喊出你的誓言,如果感動了「活動主持」,有可能會優先選你哦。4、送出的套裝為玩家擺攤標題上寫出的套裝,套裝時限為15天。 炫裝僅限以下4套,其中男女各兩套: 溫馨提示: 1、本次活動參與的主持人角色名中,都有「活動主持」四個簡體中文字,最後三位數字是編號,如:活動主持010。請玩家注意識別虛假信息! 2、「活動主持」等級均為71級,「活動主持」穿著特殊裝扮; 3、「活動主持」不會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玩家索要任何物品或錢財(包括游戲幣),也不會詢問玩家帳號的密碼; 4、活動意見和建議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新聞

❺ 有沒有寓意不太悲涼的 關於中秋的詩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白話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遺憾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❻ 李清照 一剪梅

一剪梅
北宋 李清照

紅耦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注釋 出處】【注釋】 ①玉簟:光華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相傳雁能傳書。 【評解】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重在寫別後的相思之情。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全詞輕柔自然,歇拍三句尤為行家稱賞。 【集評】 伊士珍《琅嬛記》: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王灼《碧雞漫志》:易安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
李清照(1084~約1155)

中國宋代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為當時齊、魯一帶知名學者。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金石考據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金兵入據中原,清照舉家南逃。後明誠病故,戰亂中書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獨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極其悲苦。據傳清照曾改嫁,後世學者對此頗有爭議。其晚年生活情況缺乏資料記載,僅知她曾作《打馬圖經》及自序,還曾攜米芾墨跡訪米友仁求題跋。

李清照工詩,能文,更擅長詞。其創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北宋時期,李清照在為數不多的詩文中表現出比封建社會一般女子寬闊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領域,如《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兩首長詩,弔古諷今,主張汲取唐王朝天寶之亂的歷史教訓。另外,早年她還寫過《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認為詞分五音、五聲、六律,又分清濁輕重,是宋代重要的詞論。其詩文談史論世,兼及文藝,題材較為廣泛。
李清照前期的詞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如[如夢令]二首,活潑清新,語意雋秀。[鳳凰台上憶吹簫]、[一剪梅]、[醉花陰]等詞,描繪了孤寂的生活,抒發了對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轉,清俊疏朗,表現出作者熱愛大自然,憧憬美好的愛情生活,沖破了以往花間閨怨詞的樊籬,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南宋時,李清照的作品與前期相比變化較大,表現出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主義精神,表達了自己堅持民族氣節的決心。如《詠史》、《上樞密韓公詩》、《夏日絕句》等,詩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南渡後的詞也與前期風格迥異,變清麗明快為凄涼沉痛,抒發了傷時念舊、懷鄉悼亡的情感。如[菩薩蠻]、[蝶戀花]以及慢詞[永遇樂]等,寄託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她在詞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如[武陵春]、[聲聲慢]、[清平樂]等,將亡國之痛與個人孤苦凄慘的生活晚景融為一體,悲傷愁緒渲染極致,可以說這是時代的苦難與個人不幸命運的藝術概括。
李清照詞的藝術成就很高,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詞具有濃厚的抒情性,能運用巧妙的構思,選取一些生活片斷寫入詞中,具體細致地展現作者的內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她又善於用白描手法摹寫具體事物,「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實自然。清照詞風以婉約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被稱為「渾成大雅,無一毫釵粉氣」。清照詞的語言優美精巧,獨具特色,如她筆下的花樹是「綠肥紅瘦」,天氣是「濃煙暗雨」、「風柔日薄」。她還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語入詞,如「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信手拈來,自然清新。她的詞富有音樂美,還講究舌、齒音的交錯和疊字連用,最典型的是〔聲聲慢〕開頭連用14個疊字,其獨創性為人稱道。清照詞被稱為易安體,廣為流傳。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今僅存四印齋本《漱玉詞》1卷,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本,黃墨谷有《重輯李清照集》,齊魯書社版。

❼ 李清照詩詞

1、《釣台》:

原文:巨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白話文:大船隻是因為謀利才去,小舟也是為了沽名而來。先生的品德使往來的人慚愧,他們特地趁黑夜悄悄過釣台。

2、《烏江》:

原文: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白話文:生時應當作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東。

3、《瑞鷓鴣·雙銀杏》:

原文: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白話文:風度韻致,儀態雍容,看起來並不十分奢侈華麗,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還是顯得遜色幾分。玉潔的肌膚,冰清的風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居士擘開連理果,情真意切,兩人分享,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4、《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原文: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白話文:天上星河轉移,人間夜幕低垂。秋涼從枕間透出來,眼淚浸濕了席子。起身解開羅衣,心下估量深沉的夜已近清晨。

用翠線縫在羅衣上的蓮蓬小了,用金線縫成的蓮葉也稀疏了。天氣如舊時,羅衣如舊時,只有人的心情不似舊時了!

5、《行香子·天與秋光》:

原文: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酒醒時、往事愁腸。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白話文:秋天的天空無雲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陽節快到了。每一陣秋風,一場秋雨,帶來習習秋涼。酒醒過後往事浮現出來使愁腸更愁。聽著遠處的搗衣聲,蟋蟀的叫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得太慢了。

❽ 雲門山本地人七夕節要票嗎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門票價格:
旺季門票80元 (3月1日-11月30日)
淡季門票60元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1、取票方式:大明衡王城內遊客接待中心
(青州市駝山路南首,大明衡王城內雲駝管委會遊客接待中心前台。大明衡王城東華門進入較近)
2、門票說明:
①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1.4米之間購兒童票
②老年人70歲以上免票,60-69歲購老年票
③大學生憑有效學生證購票40
青州雲門山景區開放時間:8:00-17:30
3、周邊景觀:駝山滑雪場、青州駝山風景區、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交通指南: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地址:山東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自駕車路線:

濟青高速—青州出口下高速—沿227省道南行約18公里至青州市—繼續南行約2.5公里即可到達景區,下高速後大約需要30分鍾車程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乘車路線:

附近無公交車,有青州至雲門山的旅遊專線車,每30分鍾一班車。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簡介:
雲門山位於青州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以它美麗、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環境獨具風貌。在夏秋季節,雲門山南側的「雲窟」開閘放雲,即時白雲騰空而出,經雲門洞冉冉升天,雲門山因此得名。置身山巔,望雲海時隱時現,雲門仙境,名不虛傳;天氣晴朗時,綠地伴青山,層山疊巒,北國風光更使您陶醉,令您留連忘返。雲門山早在隋、唐、宋時期就深受佛、道兩家的青睞。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處,石佛二百七十二尊,歷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題刻、碑碣,遍布雲門山摩崖。

雲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雲門拱壁」。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在主峰雲門洞南西側有一天然石罅,口如井狀,深不可測,當夏秋季節氣壓低時,常有雲霧從窟中泛出,故稱「雲窟」。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李道人獨步雲門」一篇,說的就是發生在這個「雲窟」的故事。

雲門獻壽
在雲門山巔之陰,有一海內罕見的巨大摩崖石刻「壽」字,人稱為「雲門獻壽」。明嘉靖年間為衡王朱戴圭祝壽,衡王府內掌司冀陽周全,以「壽比南山」之意,在山陰處摩崖上鐫刻了國內外罕見的大「壽」字以討好衡王。大「壽」字,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寬
3.7米,僅「壽」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達2.23米。所以當地人有「人無寸高」、「壽比南山」之說。近年來,眾多的中外遊客都把能到雲門山參拜大壽字作為來青州旅遊的首選,以表達對自己和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❾ 有關春節,清明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的詩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專換舊符
屬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熱點內容
花卉屬於草本 發布:2025-05-25 16:12:12 瀏覽:8
七夕賀牛 發布:2025-05-25 16:06:06 瀏覽:729
可樂中插花 發布:2025-05-25 16:05:08 瀏覽:528
七夕攻略大全 發布:2025-05-25 15:45:15 瀏覽:942
植物醫生櫻花精華液 發布:2025-05-25 15:44:27 瀏覽:657
牡丹主題酒店 發布:2025-05-25 15:43:53 瀏覽:412
小櫻花宮走 發布:2025-05-25 15:36:52 瀏覽:6
牡丹江至煙台飛機 發布:2025-05-25 15:25:47 瀏覽:641
百合插花水 發布:2025-05-25 15:06:21 瀏覽:768
處鄉茶花村 發布:2025-05-25 15:04:46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