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希寧花卉
A. 有誰認識於希寧是個畫家
不認識.只是知道他是畫國畫的.網路里有他的資料 .他筆下的白梅,鐵骨冰魄,奇逸縱橫,雪蕊吐芳,格調清奇,如同他剛挺高潔的品格; 他筆下的紅梅,高古雄奇,冷艷出塵,氣韻豐沛,灼灼如火,儼然他一顆痴情熾熱的藝術之心。 面對於希寧先生姿態各異的梅花圖,撲面而來的是「歲寒三友」中梅的浩然正氣,也是中國傳統的君子氣質和磅礴精神!作為我國重要的花鳥畫代表人物,於希寧把傳統的君子文化賦予了梅花,將人文情愫傾注於花鳥草蟲,他把花鳥畫的人文境界,拓寬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近日,記者采訪了於希寧,走近於老的藝術世界,領略了國畫大師的個人風采。 晚年生活抱朴守真 齊魯大地,鍾靈毓秀。博大深厚的齊魯文化孕育出來的文化藝術名人可謂燦若星辰,早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美譽。 於希寧不但堪稱國畫大師,同時也是美術教育家,是具有詩、書、畫、印和美術史論全面藝術修養的大家。 今年94歲高齡的於老先生,近期正在醫院靜養,由於年事已高,現在已經動筆很少,除了一些重大活動外,也很少出頭露面,除了和家人老友接觸外,多數時間在家中靜養,鮮與外界接觸,所以一般人心目中,藝術家的生活有些神秘色彩。其實走近於老的身邊,就會了解,他的生活非常簡朴淡泊、返璞歸真。 他說:「我不喜歡熱鬧,就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寫點畫點,澆澆花,翻翻過去的作品,也自有一番樂趣。我已經養成習慣了……不斷閱讀過去的作品,總結經驗和教訓,總能產生新的感悟與新的想法,這也是一種學習。」 由此可見,於老深居簡出固然與年齡身體狀況有關,但更多的是緣自於個人的天性,他不習慣於外界的喧囂,而更喜歡一個人沉浸於自己的藝術世界。 於老的作品在市場上售價不菲,在拍賣會上也屢屢拍出高價,普通人的想像中於老的生活可能應該有很高的檔次,完全有資格生活得奢侈一點。但事實上恰恰相反。生活上於老力求簡朴,煙酒從來不沾,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嗜好,他用的床和椅子還是上世紀40年代的物品,飲食上以素為主。家人告知,於老的牙不好,所以只要求把菜做爛一些,至於做什麼他從不作要求,做什麼就吃什麼。 生活中的於老非常單純、風趣,生活和創作中都有不少趣事。去年秋天,石榴剛下來的時候,家人送了一個大石榴給他,一下子引起了他的畫思,畫完後在旁邊題字的時候,習慣性地寫下了「朱竹素梅,共奏清芬」的題款,當他醒悟過來以後,自己笑了,於是又揮筆用小字寫下「石榴笑了,我也笑了」。情景交融,妙趣橫生。 於老93歲大壽的時候,孩子們送給了他一個玩具,是一個會彈吉他會跳舞的小人,他非常喜歡,經常擺弄,只要家裡來人,不管人家年齡多大,他都要拿出來,擺弄給人家看,惹得一片笑聲,其赤子童心可見一斑。 畫梅愛梅,三魂一心 梅花作為傳統人文的「君子形象」,歷來是畫家喜愛的素材,歷代畫梅花的高手不少,大多把梅花畫得離塵隔世,孤傲清高,以此來寄託文人的出世情懷。 在於希寧家裡,掛著一條字幅:「才德勤修養,三魂共一心。」這是他為自己寫下的自勉詩句,於老自稱,「是一生的座右銘」。 於希寧提出梅花的精神氣質為骨氣、生氣、清氣的「三氣」說,在他創作題材中畫梅佔有很大的比重。不僅畫梅,還為梅創作了大量的詩文,「我念梅花梅念我」,梅已成為他藝術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於老講,他從20世紀30年代就多次到江南訪梅,後來因為政治原因和梅花相隔了40年,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10餘年時間里,他又七次到江南梅鄉探梅訪梅,自謂「相思未了有奇緣」。 在早些年,於老就說過:「梅花是我們的國花,它不同於一般的花草,梅的精神氣質玉潔冰清,鐵骨其本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把梅花畫得頹廢是不可能的。我覺得梅花的氣質尊嚴和我們的民族精神一脈相通,我要畫出這種精神!」他將梅魂與人魂、國魂交融,達到了「三魂共一心」的境界。這也是一個藝術家人品與畫品融合的最高境界。 於希寧對梅的「痴」還有不少小故事,比如他曾為杭州超山一株宋梅被伐而傷心欲絕,從此不再踏入超山一步;當年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當喬石同志問他「有什麼困難」時,他回答:「我自己沒有什麼困難,我只擔心天台山兩株隋代梅樹的命運,請求領導責成地方部門保護好。」「梅痴」之名可謂名副其實。
B. 曲阜孔子書畫院怎麼樣
孔子中國畫院是一所集中國傳統文化的考察研究、書畫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畫院。它座落在舉世聞名的儒學聖城曲阜。在孔廟、孔府東側,緊靠雄偉壯觀的鼓樓門,與所屬曲阜金龍閣藝術品有限公司合署辦公。
孔子中國畫院聘任了孔子後裔孔德懋、孔維克及著名書畫家王學仲、和芝圃、陳大章、宋滌、劉國松、何海霞、董壽平、陳大羽、於志學、邵華澤等為名譽院長、高級藝術顧問,聘任了百餘名享有盛名的實力派中青年書畫家為畫院畫師、高級畫師、理事等。
為凈化文物書畫市場,經文物管理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北京博古緣文物鑒定中心曲阜分部。聘任了中國著名鑒定大師徐邦達、史樹青、章津才、單國強、葉佩蘭、李學勤、米景揚、趙榆、何其耀、杜乃松、孫機、俞偉超、易蘇昊等二十多位鑒定中國書畫、歷代陶瓷、銅器、玉器、文物藝術品的權威專家。其宗旨是:「全方位服務於社會各屆文物藝術品愛好者、收藏家和有志於對藝術品市場投資開發的企事業單位。
孔子中國畫院經20餘年的收藏,現已具規模,名人書畫主要有:張大千《山水》、《人物》、《花卉》;齊白石《貴壽》、《人物》、《九魚》、《花鳥》;徐悲鴻《人物》、《駿馬》;陸儼少《山水》、《書法》;吳湖帆《人物》、《青綠山水》;劉海粟《九上黃山山水》;黃賓虹《山水》;吳作人《大漠圖》;陳少梅《高士圖》;婁師白《花鳥》、《群蝦戲荷》;黃胄《運糧圖》、《少女春牧圖》;陳大羽《年年有餘》;李苦禪《雄鷹圖》;董壽平《墨竹》、《山水》;張仃《山水》;趙朴初、啟功、劉炳森、武中奇、黑伯龍、於希寧等30餘位現代書畫大師作品真跡。
古代書畫真跡主要有:明代著名花鳥大家王楷《花鳥》;清代宮廷畫師蔣廷錫《桃柳飛燕圖》;方士庶《水閣文會圖》;揚州八怪、李禪《荷花雙鴨》;黃慎《東坡賞硯圖》;慈禧皇太後御筆《牡丹》;顧洛手卷《昭君出塞》等36位書畫大家力作,以上作品都經書畫鑒定大師嚴格鑒定,並出具國家級鑒定證書。並藏有劉寶純、孔維克等近百位中青年書畫家的精作佳品。
每年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連續承了山東省十位山水畫家作品展、十位花鳥畫家、十位人物畫家作品展和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王澤喜作品展」,受到了各屆人士的好評。
我們畫院聯合北京博古緣、濟南大成公司在濟南南郊賓館舉辦了中國古代、近現代大師名家名人書畫展銷,展銷作品經中國權威書畫專家嚴格鑒定認可,部分作品附真跡鑒定證書。其中明代著名人物畫家王偕《花鳥》;清代揚州八怪黃慎《人物》;近現代的有齊白石《九如圖》、張大千《山水》、李苦禪、啟功等大師名家大作200餘幅。畫展期間,受到了當地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親臨現場觀看。並吸引了周邊地區的書畫愛好者,人來人往,場面宏大。畫展取得了圓滿成功。這種藝術交流,多多益善,有利於拓寬企業發展的路子。讓孔子中國畫院成為全省知名的藝術殿堂奠定了基礎。
中韓兩國,隔海相望,中韓文化交流,歷史悠久,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畫院成功的承辦了韓國安東美術作品展,此次展覽共展出韓國9位美術家的100幅精品力作,展覽佳作紛呈,古雅含蓄,展現了另一番民國風情,這次展覽不僅是文化藝術大薈萃,而且營造了自然與文化相生的良好人文景觀,通過交流,增進了中韓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了中韓藝術家之間的友好往來,創造了一個互相提高、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藝術平台,且安東市市長親臨現場,為兩地的文化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後又連續承辦了由中共曲阜市委統戰部、大眾報業集團山東新聞書畫院、山東濟南李苦禪紀念館組織的李杭、張寶珠、張連坡、尹秀波四位書畫家作品展。四位書畫家分別來自濟南、曲阜兩地的專業團體,政府機關和新聞單位。都有著多年的從藝經歷和扎實的專業修養,他們成果豐厚,頗具影響,展出的作品豐富多彩,自然生動,意境高遠,傳統與現代並舉,有國畫、花鳥、書法都是他們近年來精心創作的佳品,給文化節增添了一道藝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