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創新中心
① 世界花卉起源中心分區的意義是什麼
世界花卉起源中心分區的意義如下:
研究花卉的起源中心對花卉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世界花卉起源中心在不同國
家有不同的發展歷史,隨著時代而轉移,先在各國奠定了獨特的花卉栽培和品種培育基礎。,
之後使花卉業在各國逐漸發展達到黃金時代。(促進花卉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花藝:就是廣義的插花。更確切地講,就是用前切下來的各種花材和其他裝飾性材料進行藝
術造型的創新活動,也可稱為切花藝術造型。
因此,它與插花藝術的創作原理和藝術表現手
法基本相同。通過一定技術手法,將花材排列組合或者搭配使其變得更加的賞心悅目,表現
一種意境或宏觀場面,體現自然與人以及環境的完美結合,形成花的獨特語言,讓觀賞者解
讀與感悟。
②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機構簡介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10月,作為全國最早的省級花卉專業研究機構,專注於花卉、園林植物的資源、新品種選育、生物技術與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以及花卉種子種苗的生產和示範銷售、園林綠化工程設計與施工。
研究所以蘭花為重點,致力於自主品種創新,注重應用基礎和應用開發研究,強調原始創新與引進消化創新並重。立足華南,服務全國。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50項,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蘭花品種12個,獲得廣東省科技技術獎等科技成果獎勵16項,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出版編著30多部。累計引進、選育推廣200多個花卉新品種的種苗3000多萬株,為廣東乃至全國的花卉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研究所擁有一支強大的研發、生產示範和營銷隊伍,現有職工80多人,其中博士學位4人、碩士6人。研究員3人、副研究員6人、助理研究員等中級職稱人員6人。聘請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張啟翔教授擔任學術顧問。
研究所建有多項科技創新平台,包括「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蘭花研發與推廣中心」、「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合作研發基地蘭花育種及高效生產技術研發中心」、「廣東省名優花卉重點科研基地」 和省市聯動共建的 「廣東花卉種質資源庫」。收集蘭花品種資源約1200份,擁有1500m2實驗大樓,1500 m2的組培研發中試車間及成套設備。在廣東(廣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廣東省十大農業現代化示範基地—廣東省農科集團白雲基地內建設有國家發改委立項的「廣東現代花卉示範基地」,基地面積10公頃,投入1200多萬元,建設有50000m2的高檔連棟大棚,其中水簾降溫大棚10000m2,移動式栽培架20000m2。在從化市和廣寧縣分別建有「高山花卉度夏基地」,有8000m2的連棟大棚,並配套有移動式栽培架。
研究所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是多家行業協會的依託單位,負責日常具體工作。多名成員在國內相關學術或行業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其中包括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花卉協會理事、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蘭科植物保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花卉協會盆栽分會副會長等。
③ 中國三大花卉生產基地
中國三大花卉生產基地是雲南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場、廣東廣州的芳村、江蘇常州夏溪的花木生場。雲南的斗南花卉市場主要出產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滿天星等十幾種花卉。廣東廣州的芳村主要產出菊花、劍蘭、切葉、玫瑰等品種。
1、雲南昆明
雲南昆明有斗南花卉市場和國際花卉拍賣中心,這兩大鮮花生產基地。主要出產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滿天星、情人草、勿忘我等幾十種品種的鮮花,它們能夠銷售到全國各地,特別是在春節的時候最為火爆。
2、廣東廣州芳村
廣東廣州的芳村素有千年花鄉的稱號,花卉種植的面積達到600公頃,主要產出菊花、劍蘭、切葉、玫瑰等,已經形成了觀葉植物、綠化苗木、盆景、盆花、鮮切花、蘭圃等花卉產業,屬於我國農業創新實踐的先行區。
3、江蘇常州夏溪
江蘇常州夏溪的花木市場,建立於1994年,屬於我國花卉生存基地時間最長的地方。養殖的花卉品種多達1800多種,養殖總面積達到2000畝,創建了綜合型一站式交易平台,屬於我國農業產業化重點的龍頭企業。
4、天津濱海
天津濱海國際花卉科技園,屬於農業產業化的新興企業,生產的花卉主要用於園林建設、公園綠化、以及景區美化。它的種植面積達到3400畝,培養的花卉品種有百合、鬱金香、牡丹、杜鵑、吊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