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花卉
1. 畫速寫的技巧和注意的地方
畫速寫的技巧和注意的地方如下:
速寫同素描一樣,不但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速寫的技巧方法,望對藝考的考生們有所幫助。
一、由簡到繁
初畫速寫,可先從較簡單的描繪對象入手。如一個小木凳,一雙隨便擺放的雨靴,一件掛在牆上的衣服。作畫時先畫對象外形輪廓的大關系,用直線畫出基本形,注意線條的長度比例及各線條的傾斜度。在此之後,再充實些細節。
二、由靜到動
初畫速寫,應先從靜止的對象畫起,稍熟練之後,再描寫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物象。靜止的物體或處於不動狀態下的人,有利於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能從容地觀察對象,反復比較所描繪對象的各種結構關系,使初學速寫者能在認真研究描繪對象各種結構關系的基礎上下筆。
五、臨摹與速寫相結合
學畫速寫的過程,應該是臨摹優秀速寫范畫與對著對象寫生相交替進行訓練的過程。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的技法,如對形象的概括、取捨、交待結構以及一些用筆用線的技巧等等,盡可能在臨摹中獲得體會。
2. 西安最大的花卉市場在哪兒
西安秦嶺花世界
地址:長安區子午大道中段東側。坐公交322路、游9路,下北良村下車。
3. 美術藝考如何訓練色彩靜物默寫能力
一、領會試題
色彩靜物畫是由靜物的形體、色彩、明暗、材質、空間等諸元素在技巧運用下的綜合體現。因此,色彩靜物默寫就是在這些元素上做「文章」.因此,在拿到試卷後,不要急於動筆,要仔細審題,看清要求,先打打腹稿,在頭腦中構畫出幾張畫面,然後加以比較,有意識地取捨,最終留下自己設想的滿意畫面。
二、立意構圖
1.S字形:比斜線平行構圖法更具強力的動態構圖。
2.斜線平行構圖法:具有強烈動態感,對初學者而言比較有難度。
3.垂直平行線構圖法:畫面呈現穩重感,且具有幽靜典雅之美。
4.三角形構圖法:最常用的構圖形式之一,畫面具有安全感與崇高的氣氛。
5.倒置三角形構圖法:畫面有不安定感,為開朗、奔放的構圖形式。
6.十字形構圖法:由垂直線與平行線交叉構成,是極為平衡的構圖形式。
7.橢圓形構圖法:考試中比較實用的構圖形式,但畫面過於集中而顯得單調。
8.對角線構圖法:在西方繪畫上應用最廣,具有動態感。
9.菱形構圖法:予人以堅強的印象,具有安定感。
10.X字形構圖法:由兩條斜線交叉而成,有集中於畫面焦點的特色。
色彩靜物畫構圖的靜物主要有水果、蔬菜、花卉、器皿、襯布等幾大類。因此,考生在考試前就應對這些靜物的形狀、色彩、質感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並通過臨摹、寫生、默寫等一系列訓練,做到默記於心。
三、確定色調
構圖之後,可根據題意和靜物先確定畫面的幾個大的色塊,以便能否確定出整幅畫面的色彩基調。接下來應著重組織好亮部與暗部、靜物與背景之間的關系,畫時可採取快速薄畫平塗式,使畫面色調能較快的得到體現。
四、深入刻畫
深入刻畫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用色彩充分塑造對象的形體結構、質感和空間。此時,應採取厚薄相結合的畫法,且注意運用筆觸對靜物的塑造和一些肌理效果的使用,一增強畫面的效果。塑造靜物時要從大局出發,突出主體,切勿面面俱到。畫局部時要不斷地把所描繪的局部和其他部位進行比較,使一切細節服從於整體。
五、調整
調整主要是讓畫面更加突出、響亮,使自己的畫面能在眾多試卷中「跳」出來。因此。調整中,要加強靜物的形體結構,空間層次和畫面上靜物色彩的空間對比。調整時通常要將後面的靜物與前面的靜物多作比較,增強層次感與空間感,後面物體的塑造要概括些,色彩也稍灰些,前面的物體塑造要結實些,色彩純度稍高些,主要物體要深入。
六、注意事項
1.各步驟要協調統一,合理統籌好作畫時間。
2.考試時要鎮靜,切勿急躁,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有條理的完成畫面。
3.盡力避免作畫時易出現的粉、灰、臟、火、碎、花等問題。
4.要見好就收,不能大面積地修改與重來,以致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局面。
色彩寫生的「條件三固定」是指一幅色彩靜物寫生必須在光源固定、靜物固定、環境固定這三個基本前提下才能進行,否則畫面的色彩關系將是雜亂無章的。
4. 藝考最先在哪個朝代出現,藝考的來歷
早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宋徽宗趙佶就開創了「藝考」的先河。
宋徽宗在歷史上不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但不可否認的是,宋徽宗在琴棋書畫上有著巨大成就,尤其是書畫上,他的造詣很高,堪稱書畫巨匠。在歷代帝王中,就藝術成就而言,除南唐後主李煜能與其相提並論外,幾乎無人能與宋徽宗比肩。元代脫脫編撰《宋史》,在寫宋徽宗本紀時,不由擲筆嘆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把繪畫列入科舉制度和學校制度,首創藝術考試,是宋徽宗的一大創舉。1104年,宋徽宗設立畫學,即現在的美術專業學校,正式將繪畫納入「高考」科目,以招攬天下畫家。宋徽宗設立的美術考試在京城汴梁舉行。他將美術考試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徽宗親自主持當時的美術考試,並以文人詩句來命題,要求考生畫出這些詩句的意境,看看誰的構思巧妙,不落俗套。如「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亂山藏古寺」、 「踏花歸來馬蹄香」、「六月杖藜來石路,午陰多處聽潺授」、「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等題目。一次,宋徽宗以「嫩綠枝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為題,舉行美術考試。大多數考生著意於在花卉上裝點春色,畫得萬紫千紅,春意盎然,盡管畫得惟妙惟肖,但是徽宗看後均搖頭不滿意。獨有一人構思巧妙,畫遠處綠蔭掩映的樓亭,一個紅衣美女憑欄而立,准確地體現了閨中少婦因春色撩人,按捺不住思春的心情。畫中用紅妝一點,渲染出詩句描繪的色彩,用人點題,將色彩和人的感情糅合在一起,更加接近詩中豐富的含意。宋徽宗看後大為贊賞,中為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