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瓶詩
A. 贊串珠花瓶的古詩詞
水晶串珠做成的花瓶外觀高雅,十分美麗。漂亮的串珠花瓶,插上美麗的鮮花,肯定讓你的居室增色很多。
工具/原料
魚線
4mm珠子120粒4mm珠子120粒
兩斤2cm珠子
剪刀
方法/步驟
1
先從底部做起,剪一段魚線,穿6粒珠子在線的當中,左手抓緊線,右手抓住線從左手線後面繞到前面(方向從右至左),繞過來之後,再穿回原右手邊的最後一顆珠子(方向從右至左),穿出後左右兩手再用力拉緊。一個6珠圓的小花就做好了。
2
做一個5珠圈,即左邊線不穿,右邊穿4顆。
3
左邊借(指從原有的那個珠子穿過)1顆,右邊穿3顆.重復前面的步驟3次.接著左邊借2顆,右邊穿2顆,底部就做好了。
4
右邊穿3顆,做好一個花。
5
左邊借1顆,右邊穿2顆.重復前面的步驟9次.接著左邊借2顆,右邊穿1顆。
6
左邊線不穿,右邊穿4顆。
7
左邊借1顆,右邊穿3顆.重復前面的步驟9次.接著左邊借2顆,右邊穿2顆。
左邊線借1顆,右邊穿4顆。
左邊借2顆,右邊穿3顆.重復前面的步驟9次.接著左邊借3顆,右邊穿2顆。
左邊線借1顆,右邊穿4顆,左邊借2顆,右邊穿2顆,再左邊借2顆,右邊穿3顆. 重復前面的步驟4次.接著左邊借3顆,右邊穿1顆。
左邊借1顆,右邊借1顆穿4顆。
左邊借3顆,右邊穿3顆, 重復前面的步驟3次, 接著左邊借4顆,右邊穿2顆。
左邊借1顆,右邊穿3顆,然後左邊借2顆,右邊穿2顆, 重復前面的步驟3次, 接著左邊借3顆,右邊穿1顆。
左邊線不穿,右邊穿3顆。然後左邊借1顆,右邊穿2顆.重復前面的步驟3次.接著左邊借2顆,右邊穿1顆。
按14步的做法做三層。
左邊線不穿,右邊穿4顆,然後左邊借1顆,右邊穿3顆.重復前面的步驟3次.接著左邊借2顆,右邊穿2顆。
左邊線不穿,右邊穿5顆,然後左邊借1顆,右邊穿4顆.重復前面的步驟9次.接著左邊借2顆,右邊穿3顆。
END
注意事項
魚線太短,接頭就多;魚線長,接頭少,速度慢。
B. 關於青花瓷詩句 散文等
高陽台 青花瓷
C. 關於花瓶的古詩
【1】清·弘歷(乾隆皇帝)
白玉金邊素瓷胎, 雕龍描鳳巧安排;
玲瓏剔透萬般好, 靜中見回動青山來。答
【2】楊萬里【宋】
窗底梅花瓶底老,瓶邊破硯梅邊好。
詩人忽然詩興來,如何見硯不見梅。
急磨玄圭染霜紙,撼落花須浮硯水。
詩成字字梅樣香,卻把春風寄誰子。
【3】
《山中即景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趙友直
谷風吹我戶,襟抱豁然開。雪向梅邊盡,春從柳上來。
花瓶長綠草,茶碗泛香醅。逸興難拘縛,尋詩屐破苔。
D. 臘梅 詩詞\文章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
果然,你喜歡那幾株臘梅了,我的來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欽羨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書桌上,停留在那幾株剛剛開始吐苞的臘梅上。你在驚異:那些看上去瘦削乾枯的枝頭,何以竟結滿密匝匝的花骨朵兒?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嬌弱無力的淡黃色小花,何以競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靜止的,它無聲無息地在飛,在飄,在流動,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詩人,正幽幽地吟哦著一首無形無韻然而無比優美的詩。臘梅的清香彌漫在屋子裡,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滿了春的氣息,盡管窗外還是寒風呼嘯、滴水成冰。我們都深深地陶醉在臘梅的風韻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視著臘梅,突然撲哧一聲笑起來。
假如下一輩子要變成一種植物的話,我想做一株臘梅。你呢?
你說著笑著就走了,卻留給我一陣好想。假如,你真的變成一株臘梅,那會怎麼樣呢?我默默地凝視著書桌上那幾株臘梅,它們彷彿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動的清香是它們的語言的話,那它們也許是在回答我了。
好,讓我試著來翻譯它們的語言,你聽著——
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假如你樂意成為我們家屬中的一員,那麼你必須堅忍,必須頑強,必須敢於用赤裸裸的軀體去抗衡暴風雪。你能么?
當北風在空曠寂寥的大地上呼嘯肆虐,冰雪冷酷無情地封凍了一切紮根於泥土的植物,當無數生命用消極的冬眠躲避嚴寒的時候,你卻應該清醒著,應該毫無畏懼地伸展出光禿禿的枝幹,並且要把畢生的心血都凝聚在這些光禿禿的枝幹上,凝結成無數個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風把它們搖撼,一任嚴霜把它們包裹,一任飛雪把它們覆蓋……沒有一星半瓣綠葉為你遮擋風寒!你能忍受這種煎熬么?也許,任何歡樂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經歷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這個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你必須具備犧牲精神,必須毫無怨言地奉獻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結晶。你能么?
當你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迎著風雪開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無比珍惜這些美麗的生命之花。然而災禍常常因此而來。為了在萬物肅殺時你的一枝獨秀的花朵,為了你的預報春天信息的清香,人們的刀斧和鋼剪將會無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這種犧牲么?也許,當你帶著刀剪的創痕進入人類的廳堂,在一隻雪白的瓷瓶或者一隻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後樂章時,你會生出無窮的哀怨,盡管有許多人微笑著欣賞你,發出一聲又一聲由衷的贊嘆。如果人們告訴你:奉獻和給予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你必須忍受寂寞,必須習慣於長久地被人們淡忘冷落。你能么?
請記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結蕾開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兒盛開之時,你也是孤零零的,沒有別的什麼花卉願意和你一起開放,甚至沒有一簇綠葉陪伴你。好花須得綠葉扶,這樣的格言與你毫不相干。當冰雪消融,當溫暖的春風吹綠了世界,當萬紫千紅的花朵被水靈靈的綠葉扶襯著競相開放,你的花兒早已謝落殆盡。這時候,人們便忘記了你,春之圓舞曲是不會為你奏響的。
假如你問我:那麼,你們何必要開花呢?
我要這樣回答你:我們開花,決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獻媚,只是為了向世界展現我們的風骨和氣節,展現我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當然,我們的傲骨里也蘊藏著溫柔的謙遜,我們的沉默中也飽含著濃烈的熱情。這一切,人們未必理解。你呢?
我把做一株臘梅的幸與不幸、歡樂與痛苦都告訴你了。現在,請你告訴我,你,還想不想做一株臘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臘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寫在這里了。當你在和煦的暖風里讀著它們,不知道你還會不會以留戀的心情,想起我書桌上那兒株臘梅。此刻,北風正在敲打著我的窗戶,而我的那幾株臘梅,依然在那裡默默地綻蕾,默默地吐著清幽的芬芳……
.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每當我讀到這首詞時,便不禁想起我家門前的那棵臘梅樹。
臘梅樹主幹彎曲,枝杈稍長,渾身上下長滿了針一般的小刺,枝杈上生長著橢圓型淡綠色的葉子。每當初春,枝杈上便全都綻開著許許多多粉紅色的小花,每朵小花由密桃型的花瓣組成,中間伸出幾根細細的黃色花蕊,每根花蕊的頂端都被花粉包裹著,湊上去聞一聞,一股香氣就會沁人肺腑。
如果論摸樣,臘梅花並不出眾,它既沒有蘭草那樣清秀的枝葉,也沒有玫瑰那樣艷麗,但它卻以那迎風傲雪的精神,給人們以奮發向上的力量。
每逢春夏白花盛開之時,臘梅從不與其爭艷,它總是默默無聞;而當隆冬季節,大地被冰雪覆蓋,百花蹤跡難覓,臘梅卻迎著凜冽的寒風越開越多,越開越旺,越開越艷,它混身充滿生機,昂首怒放。我望著這意志堅強的梅花,不由得陷入的沉思:臘梅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百折不撓,頑強奮斗精神的象徵嗎?
我愛臘梅,愛它的外表,更愛它傲雪獨放的精神。
2.冬天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不到5點天色就暗了下來。厚重的雲層在遠方緩慢移動。夜晚,清冷的月光灑落陽台一角。站在這里,一個人品味孤獨和寂寞。這片冬日裡凄涼的色彩正好襯和著傷感的心情。
這個城市的冬天並不寒冷,一陣涼風襲來,我卻禁不住打了一個寒顫。也許是沒有了色彩的死氣沉沉,原本水泥囚籠的城市變得更加荒寒。視線被幢幢高樓阻隔,除了到處燈光的閃爍,我不見任何生命的律動。
正想失落地進屋入睡,用漫長的睡眠來間斷無盡的思索。絲絲的微風帶來一種久違又熟悉的香氣。突然,打開記憶的閘門,洶涌而來的潮水,沖破時間的枷鎖,在記憶深處飄來股迷人的芬芳,那是臘梅花香……
我尋味而去,視線垂直向下,透過昏黃的路燈光照,我看見了一棵臘梅樹。它居住在一樓鄰居家的院角。冬日裡的風使它開花了,隱約可見黃金的點綴於各枝枝頭。夜使它悄然睡去,但阻不了陣陣花香隨風而飄。我突然覺得它好像5是於冬日裡燃起的一把火,傲視它的寒流而拚命地放肆著燃起生命狂熱的激情。其實它並沒有如此泛爛它傲雪而開的花朵。此時,它是靜的,婉若一位睡著了的仙子,那麼靜默與嫣然。只因這個地方的冬太死沉,才使我感到它充滿活力,甚至安靜的夜也無法掩蓋這種為盛開而迸發的慾望之火。
我被這臘梅帶走了思索,它是那麼充滿生機地綻放在記憶深處,望著它,猶如那棵曾經相識的臘梅的靈魂在夜裡悄悄尋回我的夢中。
我懷念那棵已不在世間的臘梅,如同懷念我永遠逝去的童年般,如此深刻。是它,在我那段孤獨的歲月里,為我帶來了人生的第一陣花香。它曾靜靜地生長在農村姑姑的種植場內。童年的我如它一般安靜。我總一個人默然地坐在田埂邊,看水溝里的魚蝦游泳,水草邊的青蛙跳躍。來到這遠離城市的農村,我唯有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漫步於油綠的田野。我是多麼渴望能在這里度過一個充實著新奇和樂趣的假期,我渴望有些什麼能使我的心得到放飛的自由……
某一天的清晨,臘梅開放清香的花朵。平靜的種植廠內多了些熱鬧。有好多素未相識的少年紛紛來到了這里。他們折了幾枝臘梅,然後帶回家中。聽說,把臘梅插入花瓶,置於屋內,那淡淡的香氣能為人們帶來美好的祝福。就這樣,與一群活潑健康,熱情大方的朋友相識。在以後的幾天里,我的生活變得多彩。他們帶我在田野里奔跑,追蹤飛舞的雪蝶。在柔軟的泥土中,尋找睡眠的小生命。在小小的竹林里,編織著幸福的夢。
不久,我離開了。帶著幾個男孩爬上樹的最高處折的幾枝臘梅和幾個女孩精心製作的臘梅乾花,又回到了這個冰冷的城市。臘梅花散發著無比甜美的香味,那陣花香送來了一段珍貴的友誼,拌我在那原本孤獨的歲月里,度過了幾個最美好的日子。因此,我的心才不再孤單。
幾年時光,匆匆而過。時間帶走了我的童年,這無可比擬般聖潔的夢。象徵著那些日子的臘梅樹也隨著土地的變遷,變成木,流落到塵土與灰燼之中,再也沒有了芬芳。
此時的我,面臨這似曾相識的臘梅,彷彿神諭的雪在這個多年未曾下雪的城市中飄落,我被溶化於漫天的迷霧中。它是空靈的音符,多麼清澈的花魂,隱隱約約,千網路輪回在萬木之內,我在回憶里迷醉。
E. 賞析下面的一首詩。
簡而言之,詩人借奴隸詩人與戰士詩人不同的表現,並對此加以評價。意指要奮斗而不屈服。
1
F. 花瓶終於插上花的詩詞
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晝夜二十五日始雪》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夜來聞祭灶,猶賣膠牙餳內。雪欲為南瑞,容風才作北聲。今年全不冷,此月未嘗晴。造化難窺測,神奇易變更。淫霖過夏澇,槁樹迸春英。熱熱如三伏,飛飛忽六霙。花瓶梅盡落,虀瓮菜尤平。欲掘餛飩薺,嫌泥懶出城。
《至日見梅》
年代: 宋 作者: 舒邦佐
插向書窗小小瓶,看來看去眼增明。花瓶莟子能多少,占卻人間無限情。
G. 描寫插花的詩詞有哪些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2、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蒙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豐樂亭游春三首
宋代:歐陽修
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譯文
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雲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遊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5、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H. 描寫插花的詩詞
1、插花臨水為誰制容
宋
朱熹
《九曲棹歌》
2、醉里插花花莫笑
宋
李清照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3、插花還起舞
宋
張元干
《菩薩蠻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4、插花走馬醉千鍾
宋
辛棄疾
《定風波 暮春漫興》
5、插花勸酒鹽橋館
宋
張先
《木蘭花/玉樓春》
6、插花歸
宋
黃裳
《驀山溪·春前信息》
7、千騎插花秋色暮
宋
黃庭堅
《定風波·自斷此生休問天》
8、莫笑插花和事老
宋
黃庭堅
《南鄉子·未報賈船回》
9、雲鬢插花新
宋
晁端禮
《菩薩蠻·遠山眉映橫波臉》
10、插花歸去莫匆匆
宋
趙令畤
《鷓鴣天·麝發雕爐小袖籠》
11、沈醉插花
宋
晁補之
《江神子/江城子》
12、插花走馬
宋
毛滂
《驀山溪·梅花初謝》
13、插花人好手纖纖
宋
葛勝仲
《浣溪沙》
14、應有海棠、猶記插花人
宋
葉夢得
《虞美人·平波漲綠春堤滿》
15、不管插花歸去
宋
朱敦儒
《水調歌頭·當年五陵下》
I. 含有花瓶的詩詞
《金粉抄淚》
年代:現代作者襲:陳獨秀
嫌疑反動日驚心,拱默公卿致太平。幹事委員資笑謔,女權不重重花瓶。
《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晝夜二十五日始雪》
年代:宋作者:方回
夜來聞祭灶,猶賣膠牙餳。雪欲為南瑞,風才作北聲。
今年全不冷,此月未嘗晴。造化難窺測,神奇易變更。
淫霖過夏澇,槁樹迸春英。熱熱如三伏,飛飛忽六霙。
花瓶梅盡落,虀瓮菜尤平。欲掘餛飩薺,嫌泥懶出城。
《至日見梅》
年代:宋作者:舒邦佐
插向書窗小小瓶,看來看去眼增明。花瓶莟子能多少,占卻人間無限情。
《亭坐》
年代:宋作者:蕭泰來
公餘終日坐疎亭,看得梅開梅葉青。可是近來疎酒盞,酒瓶今已作花瓶。
《春興》
年代:宋作者:楊萬里
窗底梅花瓶底老,瓶邊破硯梅邊好。詩人忽然詩興來,如何見硯不見梅。
急磨玄圭染霜紙,撼落花須浮硯水。詩成字字梅樣香,卻把春風寄誰子。
《山中即景四首》
年代:宋作者:趙友直
谷風吹我戶,襟抱豁然開。雪向梅邊盡,春從柳上來。
花瓶長綠草,茶碗泛香醅。逸興難拘縛,尋詩屐破苔。
J. 一首古詩~講的是兩片花瓣,一個掉花盆裡,一個掉小溪里(要麼糞坑),表達對命運的不公!
樓主,您說的詩我沒找到,你看看是不是這一段話(選自《梁書》):
「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入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
這一段話可翻譯為:「人生如同樹上的花同時開放,隨風飄落,有的花瓣由於風拂簾帷而飄落在廳屋內,留在茵席上;有的花瓣則因籬笆的遮擋而掉進糞坑中。殿下就猶如留在茵席上的花瓣,下官就是落於糞坑中的花瓣。貴賤雖然不同,但哪有什麼因果報應呢?」
這一段話是南朝齊梁之際傑出的思想家范縝說的。
齊司徒竟陵王蕭子良在京都雞籠山西邸官舍廣延賓客,范縝也預其中。蕭子良以佞佛聞名,邸內除聚集了信佛的文人學士外,還招致名僧,講論佛法。范縝在西邸卻盛稱無佛,否認佛教的靈魂不滅、輪回轉世、因果報應之說,因而發生爭辯。蕭子良問范縝:「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貧賤?」回答說:「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入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認為人生的富貴貧賤只是偶然的際遇。既而草撰《神滅論》。蕭子良召集僧侶與其辯淪,但都不能屈服他。崇信佛教的士人也著文攻擊范縝。王琰譏諷他說:「嗚乎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靈所在。」范縝針鋒相對地回答:「嗚乎王子!知其先祖神靈所在,而不能殺身以從之。」蕭子良又想用中書郎官位來拉攏他。范縝大笑說:「使范縝賣論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書郎邪!」齊明帝建武中,出任宜都太守,所轄的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內有許多神廟,范縝下令禁毀,不許奉祀,後西邸舊友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東向,范縝迎投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