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麗菊
㈠ 誰知道到大麗菊的資料
詳細資料:
大麗菊
大麗菊英文名:Dahlia pinnata
大麗菊別名:大麗花、大理菊,為菊科,大麗菊屬,多年生草本花卉。
大麗菊概況
大麗菊又名大理花,為菊科大麗菊屬植物。大麗菊品種繁多,花型多變,色彩豐富,花期頗長,原產墨西哥高原地區。品種繁多,花形多變,色彩豐富,花期頗長,盛開的大麗菊,優稚而又尊貴。
大麗菊自1519年由墨西哥人從野生變為家栽以來,發展很快。19世紀初德國己培育出100多個單瓣大麗菊品種,緊接著在德國又選育出重瓣大麗菊品種。英國栽培大麗菊始於1789年,19世紀70年代以後,先後培育出仙人掌型、矮生型和牡丹型等重瓣品種,為盆栽大麗菊提供了條件。20世紀30年代以來,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在大麗菊的育種方面成績顯著。其中美國的泛美種子公司和英國的湯普森•摩根公司在大麗菊的育種和生產上尤為突出。近年來,荷蘭的菲德斯公司在盆栽大麗菊的育種和生產方面領先於世界。
我國栽培大麗菊始於19世紀末,先在上海栽培,以後在東北、華北等栽培較盛。至今,遼寧、吉林、河北、天津、北京、山東和甘肅等地栽培的獨本大麗菊,更顯華麗高貴,具有濃厚的傳統色彩。同時,在大城市矮生盆栽大麗菊已步入規模化生產。
大麗菊屬菊科大麗花屬,品種繁多,花色豐富,花型多樣,國內多用於花壇、花境布置和盆栽觀賞。由於目前國內鮮切花的興起,大麗花也逐漸用作切花生產。它在花型、花色、花姿上並不遜於菊花,而在花期上又與菊花互補,其切花較菊花更受人們喜愛。現在,國內外已育成許多適於切花的品種。
大麗菊形態特徵與品種
大麗菊為多年生草本。地下具肉質塊根,紡錘形,簇生。莖直立,光滑,具分枝,中空。葉對生,羽狀深裂,裂片卵形。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色彩多變而艷麗,管狀花常為黃色。常見品種有單瓣類型的
花花公子(Dandy),株高60厘米,花單瓣,花徑9厘米,以雙色種著名,其中舌狀花紫色,管狀花白色者更為美麗。
丑角(Harlequin),株高31厘米,花單瓣,花徑6厘米,其中舌狀花深紅色、管狀花白色的和舌狀花黃色、管狀花白色的尤為名貴。
銀八瓣(MignonSilver),株高30~35厘米,花單瓣,瓣寬、白色,舌狀花僅8枚。
皮克科洛(Piccolor)系列,株高20~25厘米,花單瓣,花徑6~7厘米,花色有白、黃、深紅、粉、橙紅和雙色等。半重瓣和重瓣類型的嬰孩(Bambino),株高30~35厘米,花亞重瓣、小,屬迷你型。
菲加羅(Figaro)系列,株高20厘米,花半重瓣、重瓣,花徑6~8厘米,花色有黃、橙、紅、橙紅、深紅、紫、白、粉等。
里戈萊托(Rigoleto)系列,株高30厘米,花重瓣,花徑6~7厘米,花色有黃、紅、橙、粉、白等,屬早花種。
黃太陽雜種(SunnyHybridYellow),株高30~35厘米,花半重瓣、重瓣,花徑6~7厘米,花黃色。
葉古銅色類型有惡魔(Diablo)系列,株高35~40厘米,花重瓣,花徑8厘米,花色有深紅、橙、粉等,葉古銅色,屬早花種。紅皮(Redskin),株高45厘米,花重瓣、半重瓣,花徑7~8厘米,花多色,葉古銅色。
常見品種有絨球型的「深黃」、「利波馬」、「內斯喬」,托桂型的「心牌」、睡蓮型的「好地球」、「巴赫」,仙人掌型的「巴克赫斯」、「奇弗里奧」和矮生型的「紅皮」、「太陽爆炸」等。
大麗菊生物學特性
大麗菊原產墨西哥高原地帶。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畏酷暑,在夏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生長開花好。生長期對水分要求嚴格,不耐乾旱又忌積水,喜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喜陽光充足,夏季強光時略加遮陰。
大麗菊的生長適溫為10~25℃,夏季以涼爽、晝夜溫差在10℃以上的地區,生長開花更為理想。夏季溫度高於30℃,則生長不正常,開花少。冬季溫度低於0℃,易發生凍害。塊莖貯藏以3~5℃為宜。
大麗菊對水分比較敏感。不耐乾旱又怕積水,適合於年降雨量在500~800毫米的地區栽培。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因梅雨季降水量大,對室外盆栽大麗菊生長極為不利,往往受澇枯萎死亡。西北和華北地區只需水分充足,對盆栽大麗菊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
盆栽大麗菊喜充足陽光。莖葉生長健壯,開花多而色彩鮮艷。但怕強光長時間直射,需適當遮蔭,可延長觀花期。
土壤以排水好和保水性能強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和培養土的混合土壤為好。盆栽土壤不宜重復應用,否則塊根易退化和感染病蟲害。
大麗菊生態習性和花期調節:
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為25℃,夜間15℃左右。當氣溫高於30℃時,生長發育受到阻礙;夜溫降至10℃以下時,生長也會衰退,5℃~7℃時,生長停滯。地下塊根也不耐低溫,長期處於低溫下,會導致塊根腐爛。生長期適宜的日照時間為13小時~14小時。日照13小時左右,可促進花芽分化;日照縮短到12小時,地上部分生長停滯,促進地下塊根膨大;光照時間再短時,植株便進入休眠。因而,5月~6月及9月~12月為其生長和開花的適期,而7月~8月因氣溫過高,花的數量少,質量差。 通過冬季催芽和溫室栽植而促進開花的促成栽培,主要是打破球根的休眠。用0℃低溫處理30天~40天即可打破休眠。若在自然條件下,則要到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才能打破休眠。即將打破休眠的球根,用夜溫15℃、晝溫20℃左右進行催芽;發芽後栽植,日照控制14小時左右,夜溫10℃以上,即可在冬季和早春產出花大色艷的切花。
大麗菊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和播種繁殖。
大麗菊分塊根繁殖:
為了便於分割,一般先催芽,當芽長出後再分割,在春季3月,將秋季儲存的根塊取出,進行切塊,每塊必須保留3個以上的芽眼,才能保證成活率高,為快捷,可將根塊直接植於盆中或苗床。由於塊根著生的頸部有再生芽,因此,分塊根時,必須帶頸部,才能長成小植株。每株至少留1個芽。根莖部必須帶發芽點,否則形成不了新植株。扦插,初夏進行.插穗長15厘米,插後15天生根。播種,春季盆播,播後12—15天發芽,實生苗1—2年開花。
大麗菊分株繁殖:
在3~4月進行。於發芽前將貯藏塊根進行分割,由於大麗菊的塊根由莖基節上的不定根肥大而成,分割時要注意帶根頸部老莖上的發芽點,不帶發芽點的塊根不能形成新植株。分株時每個塊根需帶芽點1~2個,操作時勿傷幼芽。
大麗菊扦插繁殖:
從早春至夏秋均可進行,以3~4月在溫室內扦插成活率最高。將塊根栽在腐葉土中,頂芽露出土面,室溫在15~22℃,待頂芽長至8~9厘米時,留基部1對葉,剪取插穗,轉插於沙床中,約15~20天可生根,30天後盆栽,當年可開花。也可在莖葉生長期,剪取帶腋芽的莖節,插入沙床,插後15~25天生根,成活率高。扦插基質常用珍珠岩與泥炭等量混合為好。用3厘米~5厘米長的芽作插穗,在20℃以下2周即可發根。若溫度過高(30℃以上),發芽力差;溫度較低(13℃左右)時,發根遲緩。日照長度10小時~14小時為佳,10小時以下,不利於發根。一般扦插在4月~5月和9月~10月進行。扦插苗經過一段時間生長後,當年即可開花;扦插早者,能於6月~7月開花。9月~10月秋插者,成活率低於春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春插:在第一個葉片展開後,將芽的基部留1節—2節剪下作為插穗,插入沙床,當年秋季即可開花。
大麗菊播種繁殖:
常採用室內盆播,每克種子在100粒左右,發芽適溫為20~22℃,播後10~14天發芽,發芽率在80%~85%。如果採取白天溫度27℃,夜間溫度18℃,播後5~7天可發芽。盆栽大麗菊從播種至開花約在80~100天。一般收取秋季成熟的種子,翌年進行春播,秋天就可開花,其生長勢較扦插和分株的為好。播種方法一般園藝栽培不採用此方法,主要用於新品種的研究和試種。
大麗菊露地栽培
4—5月栽植,苗高15厘米肘摘心,孕蕾時抹去側芽留頂芽,花謝後及時摘去,每旬施肥1次。霜前留10厘米根莖,剪去枝葉,掘起塊根,放室內沙藏。
大麗菊組織培養:由於病毒的危害,大麗菊的花徑縮小而退化,可取莖頂和萌動芽分離培養0.5毫米~1毫米大小的生長點。
大麗菊栽培管理
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為6.5~7.0。每0.1公頃施入堆肥3噸,使其與土壤充分拌和,並經過冬季的堆置;在定植前2周,每0.1公頃施入化學鉀肥、氮肥各15千克,然後整地。定植前先行催芽。催芽方法:使塊根的頂部向上,排齊,覆土約2厘米厚,充分灌水,外搭小拱棚或在溫室中保溫,催芽溫度保持15℃以上,白天注意換氣,當植株展2葉時不定植適期。露地定植,需到4月初才可進行。定植密度,大輪品種1500株/0.1公頃,中輪品種2700株/0.1公頃,小輪品種3000株/0.1公頃。定植深度以葉子露出地面為宜,定植後宜充分灌水,地溫保持在10℃以上。定植後應整枝、搭架網,並加強管理。
整枝:常見有兩種整枝法:一是留單芽或單株,使其早開花,花後留1節~2節短截,長出的新芽可繼續開花。二是對分枝性差的品種,在幼期進行摘心,一般在3節~4節處摘心,促使其發枝,7月中旬至8月上旬植株進行短截,9月~10月產出高質量的切花。
搭架網:一般在株高20厘米~25厘米時置架,網孔以15厘米×15厘米。
播種苗在發芽後18天移栽,在5厘米口徑的育苗盤內,溫度控制在16℃左右。30~35天後定植於12~15厘米盆。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專用肥。在定植後10天使用0.05%~0.1%矮壯素噴灑葉面1~2次,來控制大麗菊的植株高度。也可待苗高15厘米時摘心1次,增加分枝,使多開花。花凋謝後需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避免殘花霉爛影響莖葉生長。又可促使新花枝形成,延長觀花時間。生長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澆水,防止莖葉徒長,又能促使莖粗、花朵大。夏季高溫時,葉面應多噴水,有利於莖葉生長,但盆土不能過濕。霜前植株稍枯萎時,剪去莖葉,放半陰處,數天後挖起塊根,室內沙藏。
1.上盆定植:當播種或扦插苗高15厘米—20厘米時,進行分栽上盆,成活後及時進行摘心,促進分枝和控制株高。
2.換盆:在5月—7月份。為控制株高,保苗養傷,後期花大要控制植株徒長,這段時間要進行2次—3次換盆或套盆。
3.水肥:大麗菊喜水肥,在7月—8月攻蕾階段要施以磷、鉀肥,後期每3天施一次水肥,水肥結合澆灌,並在營土中拌一定的磷肥。
4.折斷開花枝,促進花開二度:在定蕾花朵開完並凋謝後,應將其枝乾折斷(上午折斷但不要剪斷,只讓枝幹下垂,使其不再生長,令枝幹下部垂發新枝。9月—10月可再次著花。
大麗菊地栽
早春進行,生長期設支柱,以防風害。苗期打頂,促進分枝,植株矮壯多開花。夏季要及時澆水,每旬追肥1次,花期及時摘去凋萎的花朵,有利促使新花枝形成。秋冬剪去枝葉,掘起塊根,室內沙藏越冬。盆栽,選矮生品種,幼苗期加強肥水管理,孕蕾時抹去側芽留頂芽,可莖粗花大。
大麗菊病蟲害防治
常見白粉病和褐斑病危害,除注意通風外,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夏季常發生蚜蟲和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
大麗菊應用范圍廣,矮生、單瓣品種適合盆栽、花壇和花境布置。花朵豐滿的品種適用於切花觀賞。盆栽大麗菊春季以三四成綻開時,夏季以兩成綻開時包裝運輸或上市。塊根貯藏用木屑填裝,溫度控制在4~7℃。
大麗菊切花的采切與保鮮:
春季以三四成綻開時、夏季以兩成綻開時為採花適期。春季第1批花留2節切取,第2批留1節切取。由於大麗菊吸水性差,宜選擇在早晨或傍晚時采切,收後立即插入水中。塊根收後放於乾燥處貯藏,亦可用木屑裝填貯藏於4.5℃~7.4℃的溫度環境下。 大麗菊的催花和瓶插保鮮液由葡萄糖、硝酸銀、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混合組成。
大麗菊應用
大麗菊應用范圍廣,花果豐滿的品種用於切花。若以兩朵橙色大麗菊為主花,配以黃月季、蒲草、絲石竹、鵝掌柴、蓬萊松、柳枝、蘭葉、顯出扶疏俊美、披垂飄逸之感。一束美麗的大麗菊就有「永遠屬於你」之意。
㈡ 大麗菊的菊是什麼意思
大麗花 [dà lì huā]
菊目菊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展開
大麗花(Dahlia pinnata Cav.),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地瓜花,菊科、大麗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莖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壯。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均有栽植,選育新品種時有問世,據統計,大麗花品種已超過3萬個,是世界上花卉品種最多的物種之一。大麗花花色花形譽名繁多,豐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另可活血散瘀,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中文學名
大麗花
拉丁學名
Dahlia pinnata Cav.
別稱
大理花、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細粉蓮、地瓜花
二名法
Dahlia pinnata
界
植物界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莖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壯。葉1-3回羽狀全裂,上部葉有時不分裂,裂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下麵灰綠色,兩面無毛。
大麗花
頭狀花序大,有長花序梗,常下垂,寬6-12厘米。總苞片外層約5個,卵狀橢圓形,葉質,內層膜質,橢圓狀披針形。舌狀花1層,白色,紅色,或紫色,常卵形,頂端有不明顯的3齒,或全緣;管狀花黃色,有時在栽培種全部為舌狀花。
瘦果長圓形,長9-12毫米,寬3-4毫米,黑色,扁平,有2個不明顯的齒。花期6月-12月,果期9月-10月。[1]
生長習性
對光照條件的要求
大麗花喜半陰,陽光過強影響開花,光照時間一般10~12小時,培育幼苗時要避免陽光直射。[2]
大麗花
對溫度條件的要求
大麗花喜歡涼爽的氣候,9月下旬開花最大、最艷、最盛,但不耐霜,霜後莖葉立刻枯萎。生長期內對溫度要求不嚴,8~35℃均能生長,15~25℃為宜。[2]
對水分的要求
大麗花不耐乾旱,不耐澇,一般盆栽見土干則澆透水,做到見濕見干;多雨天可倒盆排水(地栽不必經常澆水)。[2]
對土壤的要求
大麗花適宜栽培於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土壤中。[2]
分布情況
原產墨西哥,是全世界栽培最廣的觀賞植物,20世紀初引入中國,現在多個省區均有栽培。[1][3]
主要品類
從花形看,大麗花有菊形、蓮形、芍葯形、蟹爪形等,花朵的直徑小的似酒盅口大小,大的達30多厘米。它們的顏色,不僅有紅、黃、橙、紫、淡紅和白色等單色,還有多種更為絢麗的色彩。[4]
大麗花的花朵,花瓣排列得十分整齊,不像牡丹花那樣大小錯綜,自然奔放而富有浪漫色彩。但是,大麗花也有花瓣捲曲多變的,如一種叫「仙人掌」的,就是這樣。[4]
大麗花栽培品種繁多,全世界約3萬種。按花朵的大小劃分為:大型花(花徑20.3厘米以上)、中型花(花徑10.1~20.3厘米)、小型花(花徑10.1厘米以下)等三種類型。按花朵形狀劃分為:葵花型、蘭花型、裝飾型、圓球型、怒放型、銀蓮花型、雙色花型、芍葯花型、仙人掌花型、波褶型、雙重瓣花型、重瓣波斯菊花型、蓮座花型和其他花型等11種花型。[4][5]
其主要栽培品種有:
壽光:花色鮮粉,花瓣末端白色,花朵艷麗,花徑12厘米,株高110厘米。為夏、秋季切花品種。[5]
朝影:花鮮黃色,花瓣先端白色,重疊圓厚,不露花心,花徑12厘米。株高120厘米。易栽培。[5]
麗人:花紫紅色,花瓣先端白色,花徑10厘米。株高100厘米,直立性強。為小型切花品種。[5]
華紫:花純紫色,花徑12厘米。紫色系中最佳品種。[5]
瑞寶:花橙紅色,不露心,呈睡蓮形狀開放,花徑12厘米。極早花品種。宜大棚栽培。[5]
品種
福壽:花鮮紅色,花瓣先端有白色斑痕。[5]
珠寶:夏、秋季朱紅色,10月後花橙紅色,花徑12厘米。[5]
新晃:花鮮黃色,花瓣先端白色,花多。株高90厘米。[5]
紅妃:花深紅色,葉直立,枝多,容易栽培。[5]
新泉:花鮮紅色,花瓣邊白色,花形美,極早花品種。[5]
紅簪:花粉色,花瓣渾圓,玫瑰形,花徑12厘米。植株緊湊協調,非常美麗。[5]
㈢ 大麗花有什麼用途
大麗復花是菊科大麗花屬多年生或制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有地瓜花、天竺牡丹、西番蓮、大理花、大麗菊等。大麗花是世界名花,各國廣泛栽培。大麗花許多品種體型高大豐滿,華麗典雅,花朵大,最大的花直徑30厘米左右。花姿優美,花型多變,色彩艷麗,花期長,從初夏到霜前開花不斷。是花壇、花境、盆栽的重要花卉,還可作切花,是花籃、花束的理想材料。人們用大麗花的諧音取「大吉大利」之意,作慶典開業的花卉,廣泛用於各種喜慶場合。人們用大麗花、常春藤等祝福其前程似錦,事業成功。
㈣ 大麗菊是什麼花
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均有栽植,選育品種時有問世,具統計,大麗花品種以超過3萬個,是世界花卉品種最多的物種之一。花色花形譽名繁多,甚為復雜,邏列不清。詳細資料: 大麗菊 大麗菊英文名:Dahlia pinnata 大麗菊別名:大麗花、大理菊,為菊科,大麗菊屬,多年生草本花卉。 大麗菊概況 大麗菊又名大理花,為菊科大麗菊屬植物。大麗菊品種繁多,花型多變,色彩豐富,花期頗長,原產墨西哥高原地區。品種繁多,花形多變,色彩豐富,花期頗長,盛開的大麗菊,優稚而又尊貴。 大麗菊自1519年由墨西哥人從野生變為家栽以來,發展很快。19世紀初德國己培育出100多個單瓣大麗菊品種,緊接著在德國又選育出重瓣大麗菊品種。英國栽培大麗菊始於1789年,19世紀70年代以後,先後培育出仙人掌型、矮生型和牡丹型等重瓣品種,為盆栽大麗菊提供了條件。20世紀30年代以來,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在大麗菊的育種方面成績顯著。其中美國的泛美種子公司和英國的湯普森•摩根公司在大麗菊的育種和生產上尤為突出。近年來,荷蘭的菲德斯公司在盆栽大麗菊的育種和生產方面領先於世界。 我國栽培大麗菊始於19世紀末,先在上海栽培,以後在東北、華北等栽培較盛。至今,遼寧、吉林、河北、天津、北京、山東和甘肅等地栽培的獨本大麗菊,更顯華麗高貴,具有濃厚的傳統色彩。同時,在大城市矮生盆栽大麗菊已步入規模化生產。 大麗菊屬菊科大麗花屬,品種繁多,花色豐富,花型多樣,國內多用於花壇、花境布置和盆栽觀賞。由於目前國內鮮切花的興起,大麗花也逐漸用作切花生產。它在花型、花色、花姿上並不遜於菊花,而在花期上又與菊花互補,其切花較菊花更受人們喜愛。現在,國內外已育成許多適於切花的品種。 拉丁名:Dahlia pinnata Cav. 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 東洋菊 英文名:Dahlia,Garden Dahlia 科屬:菊科 Compositae 大麗花屬 (屬拼音名) dalihuashu 產地:大麗花多年生草木,原產墨西哥高原,我國引種始於400多年前。 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均有栽植,選育品種時有問世,據統計,大麗花品種已超過3萬個,是世界花卉品種最多的物種之一。花色花形譽名繁多,甚為復雜,羅列不清。 形態特徵: 大麗花的顏色絢麗多彩,有紅、黃、橙、紫、白等色,十分誘人。 重瓣大麗花有白花瓣里鑲帶紅條紋的千瓣花 ,如白玉石中嵌著一枚枚紅瑪瑙,妖嬈非凡。 植株高約1.5米,葉對生,是羽狀復葉。它的頭狀花序中央有無數黃色的管狀小花,邊緣是長而捲曲的舌狀花,有各種絢麗的色彩,花的嬌艷就是通過它顯示出來的。 大麗花有膨大的塊根,其中貯藏著大量的養料,可作自身無性繁殖。園藝家把塊根從根頸處切分,一一分植,可以得到許多新植株。大麗花已有7千多個品種,幾乎任何色彩都有 。它已成為世界著名花卉,遍布於各地的庭園中。大麗花還以抗污染植物著名。 生長習性: 大麗花適應全國不同氣候及土質,病蟲害少,易管理,最好繁殖。
㈤ 有誰知道 大麗菊(地瓜花)的葯性
詳細資料:
大麗菊
大麗菊英文名:Dahlia pinnata
大麗菊別名:大麗花、大理菊,為菊科,大麗菊屬,多年生草本花卉。
大麗菊概況
大麗菊又名大理花,為菊科大麗菊屬植物。大麗菊品種繁多,花型多變,色彩豐富,花期頗長,原產墨西哥高原地區。品種繁多,花形多變,色彩豐富,花期頗長,盛開的大麗菊,優稚而又尊貴。
大麗菊自1519年由墨西哥人從野生變為家栽以來,發展很快。19世紀初德國己培育出100多個單瓣大麗菊品種,緊接著在德國又選育出重瓣大麗菊品種。英國栽培大麗菊始於1789年,19世紀70年代以後,先後培育出仙人掌型、矮生型和牡丹型等重瓣品種,為盆栽大麗菊提供了條件。20世紀30年代以來,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在大麗菊的育種方面成績顯著。其中美國的泛美種子公司和英國的湯普森•摩根公司在大麗菊的育種和生產上尤為突出。近年來,荷蘭的菲德斯公司在盆栽大麗菊的育種和生產方面領先於世界。
我國栽培大麗菊始於19世紀末,先在上海栽培,以後在東北、華北等栽培較盛。至今,遼寧、吉林、河北、天津、北京、山東和甘肅等地栽培的獨本大麗菊,更顯華麗高貴,具有濃厚的傳統色彩。同時,在大城市矮生盆栽大麗菊已步入規模化生產。
大麗菊屬菊科大麗花屬,品種繁多,花色豐富,花型多樣,國內多用於花壇、花境布置和盆栽觀賞。由於目前國內鮮切花的興起,大麗花也逐漸用作切花生產。它在花型、花色、花姿上並不遜於菊花,而在花期上又與菊花互補,其切花較菊花更受人們喜愛。現在,國內外已育成許多適於切花的品種。
大麗菊形態特徵與品種
大麗菊為多年生草本。地下具肉質塊根,紡錘形,簇生。莖直立,光滑,具分枝,中空。葉對生,羽狀深裂,裂片卵形。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色彩多變而艷麗,管狀花常為黃色。常見品種有單瓣類型的
花花公子(Dandy),株高60厘米,花單瓣,花徑9厘米,以雙色種著名,其中舌狀花紫色,管狀花白色者更為美麗。
丑角(Harlequin),株高31厘米,花單瓣,花徑6厘米,其中舌狀花深紅色、管狀花白色的和舌狀花黃色、管狀花白色的尤為名貴。
銀八瓣(MignonSilver),株高30~35厘米,花單瓣,瓣寬、白色,舌狀花僅8枚。
皮克科洛(Piccolor)系列,株高20~25厘米,花單瓣,花徑6~7厘米,花色有白、黃、深紅、粉、橙紅和雙色等。半重瓣和重瓣類型的嬰孩(Bambino),株高30~35厘米,花亞重瓣、小,屬迷你型。
菲加羅(Figaro)系列,株高20厘米,花半重瓣、重瓣,花徑6~8厘米,花色有黃、橙、紅、橙紅、深紅、紫、白、粉等。
里戈萊托(Rigoleto)系列,株高30厘米,花重瓣,花徑6~7厘米,花色有黃、紅、橙、粉、白等,屬早花種。
黃太陽雜種(SunnyHybridYellow),株高30~35厘米,花半重瓣、重瓣,花徑6~7厘米,花黃色。
葉古銅色類型有惡魔(Diablo)系列,株高35~40厘米,花重瓣,花徑8厘米,花色有深紅、橙、粉等,葉古銅色,屬早花種。紅皮(Redskin),株高45厘米,花重瓣、半重瓣,花徑7~8厘米,花多色,葉古銅色。
常見品種有絨球型的「深黃」、「利波馬」、「內斯喬」,托桂型的「心牌」、睡蓮型的「好地球」、「巴赫」,仙人掌型的「巴克赫斯」、「奇弗里奧」和矮生型的「紅皮」、「太陽爆炸」等。
大麗菊生物學特性
大麗菊原產墨西哥高原地帶。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畏酷暑,在夏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生長開花好。生長期對水分要求嚴格,不耐乾旱又忌積水,喜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喜陽光充足,夏季強光時略加遮陰。
大麗菊的生長適溫為10~25℃,夏季以涼爽、晝夜溫差在10℃以上的地區,生長開花更為理想。夏季溫度高於30℃,則生長不正常,開花少。冬季溫度低於0℃,易發生凍害。塊莖貯藏以3~5℃為宜。
大麗菊對水分比較敏感。不耐乾旱又怕積水,適合於年降雨量在500~800毫米的地區栽培。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因梅雨季降水量大,對室外盆栽大麗菊生長極為不利,往往受澇枯萎死亡。西北和華北地區只需水分充足,對盆栽大麗菊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
盆栽大麗菊喜充足陽光。莖葉生長健壯,開花多而色彩鮮艷。但怕強光長時間直射,需適當遮蔭,可延長觀花期。
土壤以排水好和保水性能強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和培養土的混合土壤為好。盆栽土壤不宜重復應用,否則塊根易退化和感染病蟲害。
大麗菊生態習性和花期調節:
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為25℃,夜間15℃左右。當氣溫高於30℃時,生長發育受到阻礙;夜溫降至10℃以下時,生長也會衰退,5℃~7℃時,生長停滯。地下塊根也不耐低溫,長期處於低溫下,會導致塊根腐爛。生長期適宜的日照時間為13小時~14小時。日照13小時左右,可促進花芽分化;日照縮短到12小時,地上部分生長停滯,促進地下塊根膨大;光照時間再短時,植株便進入休眠。因而,5月~6月及9月~12月為其生長和開花的適期,而7月~8月因氣溫過高,花的數量少,質量差。 通過冬季催芽和溫室栽植而促進開花的促成栽培,主要是打破球根的休眠。用0℃低溫處理30天~40天即可打破休眠。若在自然條件下,則要到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才能打破休眠。即將打破休眠的球根,用夜溫15℃、晝溫20℃左右進行催芽;發芽後栽植,日照控制14小時左右,夜溫10℃以上,即可在冬季和早春產出花大色艷的切花。
大麗菊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和播種繁殖。
大麗菊分塊根繁殖:
為了便於分割,一般先催芽,當芽長出後再分割,在春季3月,將秋季儲存的根塊取出,進行切塊,每塊必須保留3個以上的芽眼,才能保證成活率高,為快捷,可將根塊直接植於盆中或苗床。由於塊根著生的頸部有再生芽,因此,分塊根時,必須帶頸部,才能長成小植株。每株至少留1個芽。根莖部必須帶發芽點,否則形成不了新植株。扦插,初夏進行.插穗長15厘米,插後15天生根。播種,春季盆播,播後12—15天發芽,實生苗1—2年開花。
大麗菊分株繁殖:
在3~4月進行。於發芽前將貯藏塊根進行分割,由於大麗菊的塊根由莖基節上的不定根肥大而成,分割時要注意帶根頸部老莖上的發芽點,不帶發芽點的塊根不能形成新植株。分株時每個塊根需帶芽點1~2個,操作時勿傷幼芽。
大麗菊扦插繁殖:
從早春至夏秋均可進行,以3~4月在溫室內扦插成活率最高。將塊根栽在腐葉土中,頂芽露出土面,室溫在15~22℃,待頂芽長至8~9厘米時,留基部1對葉,剪取插穗,轉插於沙床中,約15~20天可生根,30天後盆栽,當年可開花。也可在莖葉生長期,剪取帶腋芽的莖節,插入沙床,插後15~25天生根,成活率高。扦插基質常用珍珠岩與泥炭等量混合為好。用3厘米~5厘米長的芽作插穗,在20℃以下2周即可發根。若溫度過高(30℃以上),發芽力差;溫度較低(13℃左右)時,發根遲緩。日照長度10小時~14小時為佳,10小時以下,不利於發根。一般扦插在4月~5月和9月~10月進行。扦插苗經過一段時間生長後,當年即可開花;扦插早者,能於6月~7月開花。9月~10月秋插者,成活率低於春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春插:在第一個葉片展開後,將芽的基部留1節—2節剪下作為插穗,插入沙床,當年秋季即可開花。
大麗菊播種繁殖:
常採用室內盆播,每克種子在100粒左右,發芽適溫為20~22℃,播後10~14天發芽,發芽率在80%~85%。如果採取白天溫度27℃,夜間溫度18℃,播後5~7天可發芽。盆栽大麗菊從播種至開花約在80~100天。一般收取秋季成熟的種子,翌年進行春播,秋天就可開花,其生長勢較扦插和分株的為好。播種方法一般園藝栽培不採用此方法,主要用於新品種的研究和試種。
大麗菊露地栽培
4—5月栽植,苗高15厘米肘摘心,孕蕾時抹去側芽留頂芽,花謝後及時摘去,每旬施肥1次。霜前留10厘米根莖,剪去枝葉,掘起塊根,放室內沙藏。
大麗菊組織培養:由於病毒的危害,大麗菊的花徑縮小而退化,可取莖頂和萌動芽分離培養0.5毫米~1毫米大小的生長點。
大麗菊栽培管理
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為6.5~7.0。每0.1公頃施入堆肥3噸,使其與土壤充分拌和,並經過冬季的堆置;在定植前2周,每0.1公頃施入化學鉀肥、氮肥各15千克,然後整地。定植前先行催芽。催芽方法:使塊根的頂部向上,排齊,覆土約2厘米厚,充分灌水,外搭小拱棚或在溫室中保溫,催芽溫度保持15℃以上,白天注意換氣,當植株展2葉時不定植適期。露地定植,需到4月初才可進行。定植密度,大輪品種1500株/0.1公頃,中輪品種2700株/0.1公頃,小輪品種3000株/0.1公頃。定植深度以葉子露出地面為宜,定植後宜充分灌水,地溫保持在10℃以上。定植後應整枝、搭架網,並加強管理。
整枝:常見有兩種整枝法:一是留單芽或單株,使其早開花,花後留1節~2節短截,長出的新芽可繼續開花。二是對分枝性差的品種,在幼期進行摘心,一般在3節~4節處摘心,促使其發枝,7月中旬至8月上旬植株進行短截,9月~10月產出高質量的切花。
搭架網:一般在株高20厘米~25厘米時置架,網孔以15厘米×15厘米。
播種苗在發芽後18天移栽,在5厘米口徑的育苗盤內,溫度控制在16℃左右。30~35天後定植於12~15厘米盆。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專用肥。在定植後10天使用0.05%~0.1%矮壯素噴灑葉面1~2次,來控制大麗菊的植株高度。也可待苗高15厘米時摘心1次,增加分枝,使多開花。花凋謝後需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避免殘花霉爛影響莖葉生長。又可促使新花枝形成,延長觀花時間。生長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澆水,防止莖葉徒長,又能促使莖粗、花朵大。夏季高溫時,葉面應多噴水,有利於莖葉生長,但盆土不能過濕。霜前植株稍枯萎時,剪去莖葉,放半陰處,數天後挖起塊根,室內沙藏。
1.上盆定植:當播種或扦插苗高15厘米—20厘米時,進行分栽上盆,成活後及時進行摘心,促進分枝和控制株高。
2.換盆:在5月—7月份。為控制株高,保苗養傷,後期花大要控制植株徒長,這段時間要進行2次—3次換盆或套盆。
3.水肥:大麗菊喜水肥,在7月—8月攻蕾階段要施以磷、鉀肥,後期每3天施一次水肥,水肥結合澆灌,並在營土中拌一定的磷肥。
4.折斷開花枝,促進花開二度:在定蕾花朵開完並凋謝後,應將其枝乾折斷(上午折斷但不要剪斷,只讓枝幹下垂,使其不再生長,令枝幹下部垂發新枝。9月—10月可再次著花。
大麗菊地栽
早春進行,生長期設支柱,以防風害。苗期打頂,促進分枝,植株矮壯多開花。夏季要及時澆水,每旬追肥1次,花期及時摘去凋萎的花朵,有利促使新花枝形成。秋冬剪去枝葉,掘起塊根,室內沙藏越冬。盆栽,選矮生品種,幼苗期加強肥水管理,孕蕾時抹去側芽留頂芽,可莖粗花大。
大麗菊病蟲害防治
常見白粉病和褐斑病危害,除注意通風外,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夏季常發生蚜蟲和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
大麗菊應用范圍廣,矮生、單瓣品種適合盆栽、花壇和花境布置。花朵豐滿的品種適用於切花觀賞。盆栽大麗菊春季以三四成綻開時,夏季以兩成綻開時包裝運輸或上市。塊根貯藏用木屑填裝,溫度控制在4~7℃。
大麗菊切花的采切與保鮮:
春季以三四成綻開時、夏季以兩成綻開時為採花適期。春季第1批花留2節切取,第2批留1節切取。由於大麗菊吸水性差,宜選擇在早晨或傍晚時采切,收後立即插入水中。塊根收後放於乾燥處貯藏,亦可用木屑裝填貯藏於4.5℃~7.4℃的溫度環境下。 大麗菊的催花和瓶插保鮮液由葡萄糖、硝酸銀、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混合組成。
大麗菊應用
大麗菊應用范圍廣,花果豐滿的品種用於切花。若以兩朵橙色大麗菊為主花,配以黃月季、蒲草、絲石竹、鵝掌柴、蓬萊松、柳枝、蘭葉、顯出扶疏俊美、披垂飄逸之感。一束美麗的大麗菊就有「永遠屬於你」之意。
㈥ 球根類花卉大麗花(大麗菊、西番蓮)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球根類草本植物,可長成亞灌木狀。地下具肥胖的紡錘形塊根,多數聚生在根頸部位,塊根外被革質外皮,內心呈海綿狀,能貯存大量水分,在乾燥的土中經久不會乾枯。須根著生在塊根末端,不定芽著生在根頸部位,萌發後長成地上植株。
株高因品種不同而不同,約40~120厘米不等。葉對生,羽狀分裂,具鈍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頭外圍為多輪的舌狀花,中央為筒狀花。花色極為豐富,有白、黃、紫、紅、粉、雪青、墨紫、天藍等色,多為復色品種。瘦果黑色,長橢圓形。花期因品種不同有早有晚,一般都在夏末到秋末開花。
2.變種和品種
(1)按照花型可分為單輪型、領飾型、托桂型、芍葯型、蟹爪型、蜂窩型、球型、睡蓮型等。
(2)按植株高度可分為高秧型(株高2米左右)、中秧型(株高100~150厘米)、矮秧型(60~80厘米)。
(3)小麗花:株高僅20~40厘米,分枝多,花頭也多,但花型小,多為單瓣,花色豐富。
3.習性原產於墨西哥海拔1500米白勺高原上。不耐寒,冬季落葉休眠後地下塊根不能露地越冬,當氣溫降到0℃時會受凍枯萎。又怕暑熱,更怕水澇,否則塊根容易腐爛而導致全株死亡。華北地區雖能正常開花,但如遇到過於炎熱的年份,一旦通風不良,下部葉片常焦邊乾枯。
大麗花喜陽光,要求疏鬆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盆栽時必須排水良好,通氣流暢;在粘土中無法生長。
4.繁殖方法大麗花主要靠分栽塊根來進行繁殖。每年早春清明前後,把冬取的塊根取出,用修枝剪把整墩塊根分割開來,每個塊根的上端必須帶有自身的那段根頸,否則不能萌發。然後用舊盆土把塊根栽入花盆,讓根頸部位和土面相齊,待萌生腳芽後,選留1枚健壯腳芽,將多餘的掰掉,讓這枚腳芽長成新的植株。掰下來的腳芽可插入素沙,生根後也能長出塊根並成株。
大量繁殖時可將整墩塊根用面沙或舊盆土埋入大盆,澆上水讓它們萌生腳芽;待腳芽長到6厘米時,用小刀深入盆土基部把腳芽切割下來進行扦插。這樣做不但產苗量大,還能使根系得到徹底更新,防止退化。
栽培小麗花時應進行播種育芽,先把舊盆土或不加肥的培養土裝入大口面的淺盆中,上水後均勻點播,覆上一層薄土,再蓋上白紙和玻璃,放在20℃左右的室內,1周後可萌芽出土。真葉長出後間一次苗,然後分苗栽入小盆;待根系布滿全盆後再脫盆定植,或用加肥培養土栽入25厘米口徑的花盆中。
5.栽培和養護大麗花的地下塊根能貯存水分,因此相當耐旱,但是塊根的呼吸作用也相當旺盛,因此特怕水濕,如果盆土過濕或通氣不良,特別是到了雨季,盆內一旦積水塊根就會窒息而腐爛。
要想養好大麗花,首先要選用口面大、盆體較淺的花盆來栽種;盆底的排水孔鑿得越大越好,多墊一些碎瓦片。培養土不要過篩,越粗越好;也可單純用面沙上盆,通過追肥來補充營養。
在培養獨本大麗花時,要想把花頭直徑養到20~30厘米,葉片完好而不脫落,從春到秋應換盆4次,逐漸向大盆中翻換,不要一開始就用大盆栽種。
立秋以後花蕾逐漸形成,這時秋雨較多,應當用磚把花盆墊襯起來,以防排水孔被泥堵塞而不能排水。養護時應干透澆透,不要向植株上灑水。從6月下旬開始,每隔10天追施一次液肥;及時抹掉莖稈上的側芽並剝掉副蕾。如欲培養三本大麗花,應在花苗長出3片真葉時摘心,促使腋芽萌發並抽生三根莖稈。花蕾展開後插設葦稈進行裱扎,以防花枝倒伏;向盆土中插葦稈時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塊根插爛。
秋末枝葉枯姜後,自土面向上6~8厘米處將莖稈剪掉,停止澆水。地栽的應將塊根挖掘出來,盡量多帶土團,集中平堆入木箱;盆栽植株不要脫盆,將盆土晾乾後連盆移入不結凍的冷室或樓道干藏越冬,切勿澆水。如果氣溫下降,應當用舊棉被覆蓋,以防根塊受凍。
㈦ 大麗花象徵的意義
大麗花又叫大麗菊、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蓮和洋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
詳細:
大麗花
學名:Dahlia pinnata Cav.
英文名:Dahlia,Garden Dahlia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莖通常高可達1.5米,直立,光滑,多分枝。葉2回羽狀分裂,或上部葉1回羽狀分裂,裂片卵圓形,邊緣有粗齒,表面深綠色,背麵灰綠色。頭狀花序生於枝端,直徑通常6—12厘米;舌狀花有白、紅、紫等色,通常8朵,但栽培品種常增多,頂端有不明顯的3齒或全緣。花期7—9月。
生境分布:喜光和高燥涼爽氣候,宜生長於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原產於墨西哥、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國,現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用途:廣泛用於庭園栽培觀賞花卉,花朵是上品切花,塊根含有「菊糖」,在醫學上與葡萄糖相似。根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之效。
大麗花又叫大麗菊、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蓮和洋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菊花傲霜怒放,而大麗菊卻不同,春夏間陸續開花,越夏後再度開花,霜降時凋謝。它的花形同那國色天香的牡丹相似,色彩瑰麗多彩,惹人喜愛。
大麗花的故鄉是墨西哥高原地區海拔1500米的地方,它既不耐寒,又畏酷暑,那裡氣候溫涼,有一段低溫時期進行休眠。大麗花在我國遼寧、吉林等地氣候適宜,生長良好。
大麗花具有粗大錘狀肉質塊根,株高因品種不同而有高低,葉對生,1-3回羽狀分裂,裂片卵形,鋸齒粗鈍。花長於梗頂。大麗花以長長的花期受人歡迎,從夏到秋,連續發花,每朵花可延續1個月,花期持續半年。
從花形看,大麗花有菊形、蓮形、芍葯形、蟹爪形等,花朵的直徑小的似酒盅口大小,大的達30多厘米。它們的顏色,不僅有紅、黃、橙、紫、淡紅和白色等單色,還有多種更為絢麗的色彩。
大麗花花瓣有重瓣和單瓣。重瓣的大麗花,有種千瓣花,白花瓣里鑲著紅條紋,宛如瑪瑙,妖艷非凡;而單瓣的品種「紅世紀」,花瓣雖少,卻顯得簡單樸素,別有一種情趣。
重瓣的大麗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堪同牡丹媲美。但是花兒的構造畢竟同牡丹不同。牡丹花的花心裡有大簇的花蕊,而大麗花的花,不能稱為「朵」,只能叫它「花籃」、「花盤」。因為它是由無數朵小花排列而成的。這些小花就是大花中的「花瓣」,而且它們會隨著開放的先後陸續結實。這同它的近親菊花完全一樣,是菊科植物的主要特徵。
大麗花的花朵,花瓣排列得十分整齊,不像牡丹花那樣大小錯綜,自然奔放而富有浪漫色彩。但是,大麗花也有花瓣捲曲多變的,如一種叫「仙人掌」的,就是這樣。
大麗花是墨西哥的國花,絢麗多姿的大麗花象徵大方、富麗。今天,它的足跡已遍布到世界各國,成為庭園中的常客,世界著名的觀賞花卉。
㈧ 大麗菊簡介
大麗菊,別名大理花,大麗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回莖直立,答多分枝,高1.5-2米,粗壯。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大麗花品種已超過3萬個,是世界上花卉品種最多的物種之一。大麗花花色花形譽名繁多,豐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
(8)花卉大麗菊擴展閱讀:
大麗菊原產墨西哥高原地區。不耐寒,畏酷暑,在夏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生長開花好。生長期對水分要求嚴格,不耐乾旱又忌積水,喜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喜陽光充足,夏季強光時略加遮陰。
常用分根、扦插和播種繁殖。分根繁殖,要注意帶根頸部老莖上的發芽點。扦插繁殖,以3-4月扦插成活率最高。播種繁殖,春季盆播,實生苗當年就能開花。
㈨ 菊花花語是大麗菊
大麗花花語:大方、富麗、感激、新鮮、新穎、新意!
大麗花簡介
大麗花,專別名大理花、屬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地瓜花,菊科、大麗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莖直立,多分枝,粗壯。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均有栽植,選育新品種時有問世,據統計,大麗花品種已超過3萬個,是世界上花卉品種最多的物種之一。大麗花花色花形譽名繁多,豐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另可活血散瘀,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大麗花的花型有很多,可分為葵花型、蘭花型、菊花型、圓球型、芍葯型、仙人掌花型、蓮座花型等等。大麗花多重瓣,花色有紅、黃、橙、紫、白等,各種顏色都絢爛多彩,令人陶醉。其中較為有特色的當屬白花瓣中鑲帶紅條紋的千瓣花了,它猶如白玉石中嵌著一顆顆紅瑪瑙,妖嬈非凡,攝人眼球。
㈩ 大麗花屬都有什麼植物
簡單
大麗花又叫大麗菊、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蓮和洋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
詳細:
大麗花
學名:dahlia
pinnata
cav.
英文名:dahlia,garden
dahlia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莖通常高可達1.5米,直立,光滑,多分枝。葉2回羽狀分裂,或上部葉1回羽狀分裂,裂片卵圓形,邊緣有粗齒,表面深綠色,背麵灰綠色。頭狀花序生於枝端,直徑通常6—12厘米;舌狀花有白、紅、紫等色,通常8朵,但栽培品種常增多,頂端有不明顯的3齒或全緣。花期7—9月。
生境分布:喜光和高燥涼爽氣候,宜生長於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原產於墨西哥、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國,現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用途:廣泛用於庭園栽培觀賞花卉,花朵是上品切花,塊根含有「菊糖」,在醫學上與葡萄糖相似。根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之效。
大麗花又叫大麗菊、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蓮和洋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菊花傲霜怒放,而大麗菊卻不同,春夏間陸續開花,越夏後再度開花,霜降時凋謝。它的花形同那國色天香的牡丹相似,色彩瑰麗多彩,惹人喜愛。
大麗花的故鄉是墨西哥高原地區海拔1500米的地方,它既不耐寒,又畏酷暑,那裡氣候溫涼,有一段低溫時期進行休眠。大麗花在我國遼寧、吉林等地氣候適宜,生長良好。
大麗花具有粗大錘狀肉質塊根,株高因品種不同而有高低,葉對生,1-3回羽狀分裂,裂片卵形,鋸齒粗鈍。花長於梗頂。大麗花以長長的花期受人歡迎,從夏到秋,連續發花,每朵花可延續1個月,花期持續半年。
從花形看,大麗花有菊形、蓮形、芍葯形、蟹爪形等,花朵的直徑小的似酒盅口大小,大的達30多厘米。它們的顏色,不僅有紅、黃、橙、紫、淡紅和白色等單色,還有多種更為絢麗的色彩。
大麗花花瓣有重瓣和單瓣。重瓣的大麗花,有種千瓣花,白花瓣里鑲著紅條紋,宛如瑪瑙,妖艷非凡;而單瓣的品種「紅世紀」,花瓣雖少,卻顯得簡單樸素,別有一種情趣。
重瓣的大麗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堪同牡丹媲美。但是花兒的構造畢竟同牡丹不同。牡丹花的花心裡有大簇的花蕊,而大麗花的花,不能稱為「朵」,只能叫它「花籃」、「花盤」。因為它是由無數朵小花排列而成的。這些小花就是大花中的「花瓣」,而且它們會隨著開放的先後陸續結實。這同它的近親菊花完全一樣,是菊科植物的主要特徵。
大麗花的花朵,花瓣排列得十分整齊,不像牡丹花那樣大小錯綜,自然奔放而富有浪漫色彩。但是,大麗花也有花瓣捲曲多變的,如一種叫「仙人掌」的,就是這樣。
大麗花是墨西哥的國花,絢麗多姿的大麗花象徵大方、富麗。今天,它的足跡已遍布到世界各國,成為庭園中的常客,世界著名的觀賞花卉。
大麗花容易繁殖,播種、扦插和分根都可,性喜陽光和疏鬆肥沃、排水好的土壤。在剛萌芽時嫁接,可以育出多彩的大理花、大麗菊。
大麗花適宜花壇、花徑或庭前叢植,矮生品種可作盆栽。花朵用於製作切花、花籃、花環等。塊根含有菊糖,醫葯上同葡萄糖相似。全株可入葯,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我國各地庭園中普遍栽培觀賞,通常用塊根繁殖或扦宙,也可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