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顏花語
⑴ 日本語里那些動聽的花名
第一次知道紫陽花、露草,是因為買到兩瓶以之命名的彩色墨水,顏色如名字一般美好。後來才知道,這么美的名字和顏色,取自更美的花。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花的名字到了日語里竟是比現在的中文更貼切、更優雅,更多添了一份韻味。當然有很多與中國傳統文化脫不了干係,也有些大概是我的心理作用作祟吧。
中文:綉球花
詩人白樂天(就是白居易啦)曾到某寺廟中,住持曾以該寺不知名的花朵詢問他,而他命名此花為"紫陽"。 「何年植向仙壇上,早晚移栽到梵家。雖在人間人不識,與君名作紫陽花。」 這個名字傳到日本後,日本就以之命名綉球花。
在紫陽花短短的一個月花期中,顏色會有多般變化。不是單純的紅轉藍、藍轉青,而是前一天夜裡還是純白的花瓣,可能第二天就變成紅綠混合。也許是如此努力而善變的性格,渡邊淳一才會用《紫陽花日記》來命名這本寫夫妻間痛苦博弈的小說。
中文:鴨跖草
經常出現在日本的繪畫、服飾、陶瓷裝飾花紋中,常見藍色、白色、粉紅色。日語中,經常用各種花來表達顏色,比如「露草いろの夜明けかな」的意思是「露草色的黎明」,大概就是淡淡、清爽的藍色的黎明吧。
白色的露草,花語是靜心。粉色的露草,花語是喜悅。
中文:紫珠
紫式部是日本古典文學最高峰《源氏物語》的作者,她在日本文學上的地位,也就如紫珠在家庭庭院中的地位一樣。到了冬天,脫去葉子的紫式部的枝條上掛著一串串華麗而長鮮的紫色珠子,異常華麗而高貴。據說紫色在平安時代代表高貴,並且是女官專用沖敬的顏色,所以稱呼它為紫式部。
中文:牽牛花(日本古時的「朝顏」,還指桔梗、木槿。)
日本人則因其清晨盛開,而稱為朝顏。而中國人則是因為有人因服用牽牛花種子治好痼疾,就牽著水牛去向此花謝恩,稱之為牽牛花。日本人最重視的是其朝開午謝的絢麗短促,大概也和日本人的物哀之心有關吧,就如《賢者之愛》中有一句台詞:「消失也是一種美。」
日本人極為喜愛朝顏,當應季的時候,各處店鋪所見的、鋪天蓋地花樣繁多的文具、紙品與紀念品中,都可以看到朝顏。朝顏也是花道中的常用花,石山皆男編的《陸拾柒目——畫花·話花道》,第三目就是朝顏:一藍一黃兩朵牽牛花,自在地盛放出楚楚風致,溫柔的盡情盡性;幾絲輕俏的藤葉,是若即若離的痴纏、曲折轉回的憐愛;再加上一個白瓷水盤、一塊竹製花台,就成了一份嫻靜、清新、低調的歡悅,令人生情生意(引自沈勝衣《東瀛的朝顏夕顏》)散辯慎。
中文:葫蘆花(或月光花)
與朝顏相對的,是暮開朝萎的夕顏。
紫式灶巧部《源氏物語》第四回「夕顏」,講了一個美麗哀婉的故事。源氏公子夏日客居某地,看到隔壁陋屋門前,青青蔓草中「開著許多白花,孤芳自賞地露出笑顏」。隨從稟告說這是夕顏,源氏公子便嘆息道:「可憐啊,這是薄命花。給我摘一朵來吧。」隨從就去摘了,卻不想那隔壁人家出來一個侍女,以枝條軟弱為由,拿著一把白紙扇讓隨從把花放在扇子上呈上去。那隨花而來的扇子上,寫著兩句詩:「夕顏凝露容光艷,料是伊人駐馬來。」原來,隔壁女主人就叫夕顏,題詩傾心相贈。源氏公子回贈了詩句「夕顏帶露開顏笑,只為當時邂逅緣。」從此便牽惹了心目,時時思之。
後來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夕顏成了源氏公子風流艷史中的一段真摯深情,兩人隱居郊野,賞花木、聽秋蟲、觀星月,雙宿雙棲。卻不知這樣的美好時光如此短暫,夕顏暴病猝死,源氏公子悲痛不已,常常哭泣冥想,悵嘆「那天傍晚,只為一朵夕顏花的因緣,對那人一見傾心,結了不解之緣,現在想來,這正是恩愛不能久長之兆,多麼可悲!」對夕顏無可替代的思念貫穿了源氏公子的一生。
《源氏物語》中為很多角色以花為名,也暗合了她們如花品性和命運。
與朝顏、夕顏相似的,因為特殊的盛開時間而得名的,還有晝顏和夜顏,晝顏為日本打碗花,夜顏是月光花。
中文:波斯菊、格桑花
山口百惠有一首經典歌曲《秋櫻》,這首傳唱三十多年的歌曲入選了「二十世紀日本100首經典曲目」。這是一首唱給母親的歌曲,表達的是女兒出嫁前留戀母親的心情,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山口百惠,自然唱起這首歌會格外動情。
據說,歐洲的少女們,常常在情書中附上一朵秋櫻。一朵花,負載了多少情竇初開的少女心思,羞澀中帶著期望,喜悅中藏著不安,以及數不盡「他愛不愛我」的問號。秋櫻也是被選來獻給牛津的一位尼僧院院長聖菲利迪斯衛德,他對牛津這個地區及牛津大學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學問的守護神。藏族有個傳說:不管是誰,只要找到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因此,它的花語是少女的純情、學術,或者是永遠快樂。
中文:棣棠花
由於山吹盛開之時亦是春光明媚之時,所以山吹在日本文化中逐漸成為春季的代表,被作為春的「季語」。在《萬葉集》中,寫山吹的俳句就有17首之多,而其中最有名的是江戶時代詩人松尾芭蕉的——「山吹凋零,悄悄地沒有聲息,飛舞著,瀧之音」。
日本有許多與山吹相關的典故,也由於「山吹」在日本文化中的影響,「山吹」也被日本人廣泛地作為地名,以及人名姓氏來使用。山吹花色艷黃亮麗,這種花色也被稱為「山吹色」。
日語據說是群訪調查中最好聽的語言第一名,日語對事物的表達里有種美感,大概這就是日本文化中與生俱來的審美。
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漢語里也有很多美得不可方物的花名,慢慢再來寫吧。
圖片源自網路和華間集插花教室
day131、133
⑵ 暮顏花的花語是什麼
晝顏花的花語是朋友的緣,危險的幸福以及人妻的白晝情事。
晝顏花是一種旋花科的植物,的花兒呈淡粉紅色,形狀很像喇叭,非常好看,通常在6-7月份的時候開花,如果環境適宜,可以一直開到8月份。
喜歡夕顏花的人懷有一顆童心,但喜歡模範大人的精明干練,看上去非常有趣。很有異性緣,喜歡追求大人們成順的愛情,但入世未深很難體驗成年人的世界。自然一點,或許用戶會更加輕松。
(2)晝顏花語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基質選擇:夕顏花適宜生長在肥力大、疏鬆、透氣性能較強的土壤中,配置土壤的時候可以使用園土和腐葉土混合的方法,這樣的土壤很適合生長。
2、溫度管理:夕顏花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比較怕寒冷,一年生植物,春生冬死。夏季最高溫不宜超過35℃,19℃到29℃為最佳生長溫度。
3、水分管理:播種前需要熱水浸泡種子,促進萌發。播種後要保持土壤處於濕潤的狀態,在移栽之前建議每隔一天噴灑一次水。移栽後需要立即澆水,之後每隔三天澆一次,夏季天氣炎熱時可視情況澆水。
⑶ 晝顏講了什麼故事
故事講的是相約不再聯系已經三年了,紗和離婚後孤身一人生活在臨海的陌生小鎮上,在餐廳里打工度日。但命運之輪依然眷顧他們,一次偶然中,北野來到沙和的小鎮做螢火蟲的演講,沙和再三猶豫之後還是來到了會場。
北野看到了人群中的沙和,在他們四目相對的那一瞬間被埋葬的火種被重新點燃。按照約定他們不能和對方講話沒有觸碰也沒有對方聯系方式,但是這樣的相處讓兩人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見面之後,北野的反常引起了妻子乃里子的疑心。再次見面時,北野對沙和說出,還是不要聯系了。沙和失望地上了公交車,北野馬上跟了上去,坐到了沙和的身邊,相顧無言直到站尾。悵然若失的他們一前一後地下車,作為最後的道別。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怒火中燒的乃里子。
相關介紹:
電影版《晝顏》是電視劇版續集,2014年7月在日本播出,原名叫《工作日下午3點的戀人們》是,很多人不知道」晝顏「其實是一種花,學名叫做鼓子花。白天開放,晚上凋零,花語有」危險的幸福「一說。
在日本社會中有平日晝顏妻的一說,意思是白天工作日送丈夫出門後的妻子並沒有在家工作而是與其他男人約會戀愛。日本一經播放,引起反響。該日劇打破了人們對日本女性的傳統的認識,表達了日本主婦對婚姻枷鎖束縛的反抗。
再經由日劇特有的純愛唯美加工之後,變成了人們青年人追崇的日劇形式。劇版其實是在討論婚外情的基礎上表達了故事人物的復雜性以及呈現出了女性對,經濟和人生自由的追求。
⑷ 晝顏是什麼意思
《晝顏》是由西谷弘執導,上戶彩、吉瀨美智子等主演的日本電視劇。
該劇講述的是深入現代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的終極戀愛故事。主要講述了平時送丈夫去公司後認真做完家務,卻在平日白天和其他男性墜入愛河的主婦的故事。
《晝顏》的靈感源自利佳子在劇中提到的1967年由凱瑟琳·德納芙主演的法國電影《白日美人》,但又將目光投射於當下的日本。
(4)晝顏花語擴展閱讀
該劇講述的是難以啟齒的出軌,製作團隊卻把它拍得像個純愛片,運用了大量暖色調的鏡頭,白雲和樹木、街道和木頭小橋,將男女主角情愫交流的場景裝飾得溫情脈脈。兩個人不像是在出軌,倒像是初戀,小清新風格淡化了道德糾結,更強調人性的美好。
劇集有著亞洲女性的思維情感,更像是身邊的閨蜜娓娓道來,講述著她們的情感經歷。該劇給社會一劑針,刺激社會來關注家庭主婦長期來被忽略的精神情感世界,壓抑已久的家庭主婦也在此劇中找到了共鳴。
⑸ 平日下午三點的戀人
「親愛的,愛情是絢爛悄態的
我們不過是窺探了一下天國」
——平日下午三點的戀人
《平日下午三點的戀人》這是我前不久看到的一部外國的劇,劇名聽上去很美,封面男女主戀人的海報看上去也很唯美,這部劇也是我開始對「婚姻」「出軌」「愛情」有了另一種看法的開始
男女主並不是一對戀人,他們各自都有家庭,但是他們選擇了在一起選擇了「出軌」,女主家庭不說多糟糕但算的上和睦,只是丈夫關心鳥勝過關心自己的妻子,女主希望丈夫可以多關心她一下,或許只是生病了一句「是不是很痛」那樣簡單,但是丈夫沒有問,女主在家裡對丈夫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大概就是對不起,我在想怎麼婚姻變彎仿得這么卑微,既然無法挽回的婚姻就應該早點好聚好散才是
女主說過自己不是為了窺探一剎那的天國,搭上通往地獄的火車的傻女人,但是打臉來的太快,男主超乎丈夫那樣的關心體貼溫柔讓他深深陷入了愛情,是愛情,因為和男主在一起的每一幀畫面女主都是開心的笑著,發自內心的笑著,男女主開始漸漸約著見面,慢慢的就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地步,不敢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只能偷偷的感受這份互相傾慕的喜歡
紙終究包不住火,最後男女主出軌還是被發現了,終於被發現了,雙方家庭的奔潰,或許離婚是最好的結局,但是編劇怎麼可以輕易放過出軌的人,雙方都沒能輕易的離婚,兩個人的愛情四個人的煎熬,誰都得不到幸福
看劇一路下來我的心靈路程大概是平淡、憤怒、歡喜、擔心、折磨、煎熬、回歸平淡,劇中的男女主最後還是走到了一起,是一個好的結局,所有人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算是皆大歡喜,但這畢竟是電視劇,不是現實。
開始我覺得導演和編劇把婚外戀描述的太過美好了,是在教人怎麼出軌嗎?不是的,我大概說說我的觀點
1、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但是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應該是愛情的升華,一旦選擇開始就要像愛自己愛家人一樣愛自己的另一半,婚姻應該彼此了解信任、忠誠,應該有溝通,不是結婚了就完事了,婚姻也需要運營
2、不要出軌,可能出軌當時的感覺很美好,但是出軌帶來的代價太大了,輿論壓力還有身心的煎熬等等,不是所有的出軌都能像劇中的結局那樣的美好,畢竟生活中的導演是自己,不是喊咔就可以重來,別再多去傷害一個人
3、對於愛情永遠都是神聖的,應該堂堂正正的追求,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不是出軌偷情帶來的短暫的愉悅,愛情應是長久的成長和成熟,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耍,對待愛情請理智
4、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都不應該失去自我,追求是我們的權利,可以放棄但是沒有人能破壞它,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就是你自己,你的生命是你的,你的一切都是你的,不是自私是權利
劇中出現的一種花叫「晝顏」我小時候見過,家鄉那邊都叫打碗花,大人不讓採摘說不吉利,我以為采了會在吃飯的時候把碗打碎,所以花開的再美我都不敢摘,這次我還特意查了查它的花語,因為晝顏的藤一拉就斷,一斷即再生,所以它的花語一個是「朋友的緣」還有一個是「危險的幸福,人妻的白晝情事」而劇中的男主對女主說晝顏的花語是「漸漸向深處蔓延」大概也是這番話讓女主心動了
我一直記得那天手機突然推送的文章馬伊琍離婚的消息,我竟然沒有驚訝第一反應是倆人終究選擇了彼此放過,我一直記的文章曾說過「我這輩子最牛的事,我的女人叫馬伊琍」我都記得他怎麼就忘了,出軌後馬伊琍也是選擇了原諒「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現在離婚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人都是思維動物,對於出軌能真正原諒的太少了,有人是為了孩子為了父母為了家庭,有人為了尊嚴......出軌無論對任何一方都是傷害,背叛戀人在我看來是可恥的,即使不幸福可以選擇先離婚再去追求幸福,這是對愛情對婚姻對另一半還有對現在愛慕的人都是一種尊重,出軌是對婚姻最大的背叛
「我是自己填補著不足生活的女人
有夫之婦在大白天和其他男生見面嗎?
還是孩子媽媽大白天見了年輕男人呢?
兩個都不覺得羞愧
我只是再過我自己的生活而已,為了變得幸福
我通常會在平日下午三點到五點去跟男人約會
因埋運纖為沒必要付出真心所以兩小時就夠了
更沒必要是同一個男人
除去感情直接身體跟身體的接觸而已
一天兩小時,為了疲憊的身心恢復身體健康
是屬於我的治癒法而已」
——平日下午三點的戀人
「我信與你繼續亂纏
難再有發展
但我想跟你亂纏
驚天動地只可惜天地亦無情
不敢有風不敢有聲
這愛情無人證
飛天遁地貪一刻的樂極忘形
好想說謊不眨眼睛
似進入無人境」
——陳奕迅《無人之境》
我不支持出軌,但是我尊重愛情,願大家都能有長久的愛情,美滿的婚姻
⑹ 電影版《晝顏》評價怎麼樣與劇版相比呢
日本電影《晝顏》作為同名日劇的續作,影版多了對老套故事的追逐與對道德訓誡的妥協,未能延續劇版口碑。電影版《晝顏》的故事便顯得過於簡單。
它講述了紗和獨自離開東京後來到海濱小城生活,但是兩個做了永不再聯系承諾的兩個人,紗和北野裕一郎在這個海濱小城偶然再相遇,要感情復燃,一起看螢火蟲,一起坐公交車。
整個故事就這樣又回到了「善惡到頭終有報」的老套故事裡,回到了關於婚姻忠誠的恐嚇式道德訓誡里。在脫離現實的浪漫愛情橋段、刻板陳舊的戲劇沖突與機械降神式的死亡懲戒中,電視劇版所呈現的復雜的社會問題與倫理困境全部被遮蔽,歸於保守和平淡。
(6)晝顏花語擴展閱讀
主演齋藤工、上戶彩、吉瀨美智子也憑借這部戲在國內圈粉無數。而除了吸引眼球和創造收視奇跡。
這部戲的成功之處在於,在東亞文化語境內,第一次將主婦在乏味婚姻中渴望沖破枷鎖的慾望訴求表達出來,這無疑是對主流價值觀的挑戰,但因為這部日劇細膩的拍攝手法呈現出愛情的純真唯美。
兩位女主人公人格的豐富和人性的復雜,以及片中女性對經濟獨立和人身自由的追求,也迎合了東亞文化圈女權主義的覺醒潮流。所以劇中所刻畫的被社會道德所鄙夷的不倫戀能得到大眾的同情,尤其是女性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