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花卉原作圖
Ⅰ 後印象派畫家梵高畫過11幅向日葵,他畫筆下的向日葵有什麼特點
這些簡單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展現出令人興奮的光彩。梵高用重畫的筆觸作畫,像雕塑一樣,在浮雕上取一塊黏土。黃色和泥土色調的色彩和技法都展現了一個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好世界。然而,在畫這幅作品的同時,畫家拚命想要把握的世界卻慢慢卻無情地溜走了。也許這幅畫的表面反映了他悲慘短暫的生命走向盡頭的心理狀態。
其實在這幅畫中,不僅色彩、線條、透視、比例都面目全非,而且完全改頭換面,以滿足畫家隨意表現自己的需求。特點:在這幅作品中,我們再也看不到自畫像中的短筆觸。梵高的筆觸堅定有力,將向日葵燦爛的光澤和飽滿的輪廓刻畫得惟妙惟肖。這件作品只由華麗的黃色組成。花瓣充滿張力,桀驁不馴的線條,豪放恣意、扎實有力的筆觸,在明亮燦爛的底色上構成不同的色調和氣勢,讓向日葵展露心弦。從構圖色彩上看,色彩飽滿,有沖擊力但不混亂,從形象上表達了向日葵的樣子。有點抽象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向日葵。寫實和抽象之間有很好的平衡,構圖也很好,比例彼此和諧。
Ⅱ 梵高(花瓶里的花)
van gogh梵谷油畫作品,花瓶里的鳶尾花
Van gogh Van Gogh oil painting, iris flower in vase
《�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1888文森特·梵高
"Three Sunflowers in a Vase", 1888 Vincent Van Gogh
梵高油畫花瓶靜物寫生
Van Gogh oil painting vase still life
向日葵-梵高
Sunflower - Van Gogh
梵谷1890布面油畫《花瓶與玫瑰》
Van Gogh 1890 oil painting "Japan? Vase? and Rose"
�
梵高作品.巴黎時期.靜物瓶花.
Van Gogh works. Paris period. Still life bottle flowers.
分享內容僅為學習交流,作品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謝謝!
The content of the sharing i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right of the works is own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Thank you!
Ⅲ 臨摹梵高《瓶中的鳶尾花》
除了畫了多幅向日葵,梵高還畫了好幾幅鳶尾花作品,其中一幅《鳶尾花》還創造了他所有畫作中的高價。這次選了這幅黃色背景的《瓶中的鳶尾花》來臨摹。
step1:畫線稿
step2:鋪上面積較大的背景和花瓶的顏色
step 3:給葉子上顏色,同時大致畫一下花瓶的細節
step 4:接下來的工程比較浩大,開始畫細節繁雜的花朵,千萬別急,一急畫出來穗滑的花就不好看了,一朵一朵畫就好了。畫不完,先放著,歇一會兒或者干點別的事,然後再接著畫。基本上每張花了一個多小時(繪畫真是個體力活!)。
昨晚上畫到這個程度已經11點多了,先睡覺了。
第二早上起來,接著畫。
休息、喝水。
休息、上洗手間。
完成了!
掛起來的效果還不錯!
下面這幅是梵高的原作,現收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悄橋物館。
另一幅橫幅的《鳶尾花啟族猛》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Ⅳ 這幅油畫是那位大師的傑作;畫名是什麼
梵高《鳶尾花》,但你的這幅貌似是網友自己臨摹的,不是原作,原作如下
《鳶尾花》,荷蘭,梵高,1889年,畫布油畫,71x93cm,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藏
作品簡介
《鳶尾花》是梵高到聖雷米精神病院之後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畫中色彩豐富,線條細致而多變,左邊的白花與最右方的淺藍花相呼應。畫家細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導觀者視線。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1988年11月11日,《鳶尾花》以5300萬美元的天價賣出,震驚了世界也引起了一些爭論,有人在報上呼籲:「文化和商業要保持道義上的距離」。 《鳶尾花》是梵高於1889年5月完成的一幅作品,鳶尾花很平凡,同向日葵一樣。梵高畫她,是在期許生命的粲然。用心向花敘述衷腸,把血給予了花的根,把眼睛給了花的掰,把自己也期許了花。如同詩人林莆筆下的「梅妻」。《鳶尾花》,是梵高靈魂的天堂鳥。
1892年,唐基(梵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價格,將這幅畫賣給了評論家奧克塔夫·米爾博。他是梵高作品最早的賞識者之一,這幅畫像和許多其他的梵高的畫一樣,在他死後不斷地買賣,1988年在拍賣會上,有人叫出了530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價值」的認識及衡量。梵高就是梵高,他的畫,也對經濟規律的現象作了詮釋。
創作思路
《鳶尾花》,插在花瓶里,但見她孤單的綻放。充滿古怪般灼眼的熱情,透出很是奪人眼目的精巧,還有那誘惑人心搶眼色彩,這就是梵高自己。一遍、二遍 …… 遠遠近近、上上下下 …… 盡管我們只看見花的局部,也許梵高所要表現的思想,就是要她沉埋在水底,不見真灼、不見水。 …… 像人?像心靈?像生命?被藏在瓶子里的是粗壯的根,被藏在歲月里的是叵測的人心?梵高要在畫面下藏住什麼?
《鳶尾花》,畫面上的花依稀是模樣怪異狀,但細細品味中,鼻間處飄過那濃烈的氣味,淡淡地、陣陣地、傳說中的「味」,好似刻在你的畫盤上、你的心上,繼而翩躚飛舞著。宛如我們心靈,不語的期盼和那藍紫色的淺淺的回憶。也極像我們將要綻放的青春一樣,飛揚與燃燒在火紅的歲月,盡管也要殆盡。但那美麗、那光芒、那生機,就在你注視瞬間的鮮活中像火山樣噴薄。是炫耀與歡樂,是宣洩與任性,那樣的記憶,那樣的刻骨銘心。也許人們在歷史的回放片段中,在生物進化鏈上,似乎早已遺忘了過去那寂寞的衣角、陰郁的閣樓、深邃的世界。而只用贊嘆的目光,感受梵高,感受他寂寞、孤獨與死亡。只憑這一紙畫作的定格,拋棄梵高藍紫色的憂郁和灰褐色的悲傷,也拋棄了人們對自己心痛的靈魂與愧疚,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永永遠遠。
作品賞析
《鳶尾花>為草本植物,五月開花,法國人視它為國花,認定它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徵。圖中的油畫《鳶尾花》價值5390萬美元,被視為全世界最昂貴的十幅畫之一,作者文森特·梵谷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畫家,而當他在世的37年間,窮困潦倒,一共只賣出過1幅畫。
但「藝術的價值與金錢毫不相干」,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梵谷似乎也如同喜歡向日葵一樣喜歡畫這種植物,畫面中燦爛的藍紫色鳶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作者巧妙地將它那鬱郁蔥蔥的粉綠色葉子作了低調的處理與遠處的花草一同襯托出了鳶尾花的生動與靈性;再有地上紅赤泥土的陪襯打破了畫面冷色的調子,使得色彩對比強烈且和諧,並富有律動,色調也極其明亮,這正好體現出他「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的口號,整幅畫面富有活力,洋溢著清新的氣息。
鳶尾花本是一種很平凡的植物,但梵谷賦予它精彩的形象與色彩以及永恆的生命力,這是一生浸在痛苦與無奈中度過的畫家對大自然的贊美,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畫的鳶尾花是那麼的可愛,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比真正的花還美,還真實。
作品評價
梵谷的《鳶尾花》這幅畫,整個空間幾乎都被鳶尾花所覆蓋,只有左下角的一小部分可以看到棕紅色的土地;而整個畫面上的鳶尾花大部分是藍色的,其吸引人的視點又著重在鳶尾花的葉子上,似乎這些大量的葉子是主角,而這些葉子的顏色是藍色的,如大海一樣普遍普通的藍色,是否象徵著那些平凡的百姓,葉子的顏色在光的作用下,有點蒼白,是否預示著他們生活的艱難;他們所烘托出的美麗,又是那麼的驕傲,這種驕傲騎在他們頭上,把他們的痛苦,都明朗地畫在哪裡,確實是值得人們深思的。而她們彷彿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由此,而這些葉子們的身體都開始扭曲著,但不失其本來的一股劍氣。而畫的左上角是紅色的鳶尾花星星點點的比較多,其底色稍為暗些,是否預示著高處也有暗淡的地方,正如與畫的左下角的土地的顏色可以形成上下呼應的構圖。同時,這幾種顏色的運用,又使整個畫面在色彩上層次很分明。而畫的靈魂之處,就在於光的運用,使整幅畫的生命充滿了蓬勃的生機。梵谷在畫中還畫了一朵白色的鳶尾花,在整幅畫中顯得高貴而十分突兀,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再加上由於將鳶尾花的葉子畫得很柔軟開來。
這是一種用波動的方法去畫的結果,就是突出強調了色彩所賦予的動感,給人以眼目一新的感受。但是,其本質性格的特徵又是劍拔弩張的,這種變態的形象,是不是象徵著某種美好的東西,要破土而出並且在人間長出精神之美來,是要歷經千辛萬苦之曲折的?不過,這幅畫好象世上的一個世界,這世界中的美是自然的。
Ⅳ 世界上最出名的油畫花卉是那副
《向日葵》是荷蘭畫家梵高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梵高用簡練的筆法表現出植物形貌,充滿了律動感及生命力。
一藏於英國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另一幅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Ⅵ 梵高的畫-《向日葵》,能賣到多少錢
1987年在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主持的拍賣會上,以相當於39,921,750美元的價格獲得《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開創了梵高作品價格的記錄,使得連那些對美術沒有興趣的人都認識《向日葵》系列。
《向日葵》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所繪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是跳動的火焰,顏色鮮艷奪目,明亮的黃色飽和度極高,可以被稱為「黃色的交響曲」。梵高喜歡用純色點畫的繪畫技術。它去掉了輪廓線,把每個形狀都分解成彩色小點構成的區域,不僅使色彩化整為零,而且傳達了他追求光線和色彩的情緒。
(6)梵高花卉原作圖擴展閱讀
梵高創作和再創作《向日葵》時顯示出的自我批評精神,很讓人受啟發,沒有已完成的藝術,只有被拋棄的藝術。
梵高通過向日葵向後人傳遞著這么一個信息:懷著感激之心對待家人,懷著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懷著坦誠之心對待朋友,懷著赤誠之心對待工作,懷著感恩之心對待生活,懷著一顆欣賞之心享受藝術,宛若眼前那燦若花開的向日葵。
從某種程度上講,《向日葵》是對時代變幻莫測的禮贊,它充滿活力的色彩孑然一改17世紀以來荷蘭花卉繪畫的悠久傳統。
Ⅶ 油畫大師們筆下的花花世界,哪一幅驚艷到了你
梵高筆下的花
梵高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在早期的時候他的畫風以灰暗色系為主,後在二十七歲到達巴黎後,他的畫風逐漸融入了鮮艷的色彩。他一生創造了多幅關於花朵的畫作,除去被世人熟知的向日葵外,他筆下還曾出現過多種其他花朵,如在1889年五月的時候,他在聖雷米精神病院畫了大量院內的紫色鳶尾,在這幅畫中不僅看到花朵的鮮麗,更能讓作為讀者的我們感受到那隱藏在背後的憂傷與孤獨,可見在某種程度上這幅畫是梵高當時的內心寫照。現在這幅畫被收藏於洛杉磯蓋茲美術館,無論是線條還是局部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
Ⅷ 世界著名油畫玫瑰花的資料
《玫瑰花》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的一幅油畫。
這幅《玫瑰》中流動的綠色更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的主旋律。梵高用急促的畫筆在畫布上奏出了一個個快速流暢的音符,將他樸素頑強的生命激情傾瀉在這色彩交織成的音符之中。也許梵高用畫筆表達的是自己的生命狀態——「孤獨地張揚生命力的倔強,冷笑一切凡間的艷俗。」
(8)梵高花卉原作圖擴展閱讀:
玫瑰花的意境:
梵高繪畫追求的是一種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獷的筆觸帶來的是一種直率而又單純的表現方式,帶有一定的力量和強度,他們強調的是「神」的傳遞,而非「形」的表現,這與古典主義所追求的「忠實地表現自然」的繪畫理念有很大的差異。
仔細看來,梵高畫面中的形象在造型上都帶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的,有強烈的狂野性、粗放性,好似畫家在激情的支配之卜隨意揮灑而得來。受眾在欣賞畫面的時候也會被這種激情所浸染、震驚,會深切地感受到畫家內心的吶喊。
這種狂野的造型風格同畫家所生活的時代、環境及人物性格有著很大的聯系。因為梵高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教育,在造型方面完全以自己的內心情感作為主要標准。
此外,梵高一生都生活在貧窮、困苦和疾病的纏繞之中,這對他的心理也產生了深深的影響,所以他畫作中的形象造型都帶有一種扭曲變形、狂野粗放,也正是這些因素讓梵高產生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認知。
Ⅸ 梵高的《向日葵》有什麼獨特的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
1、從構圖色彩上,色彩飽滿,有沖擊力但是不亂,從形象上表達出了向日葵的樣子,有些抽象但是一眼能看出來它是個向日葵,在寫實和抽象間有比較好的平衡,構圖也很好,比例協調有張有馳。
2、梵高通過向日葵向後人傳遞著這么一個信息:懷著感激之心對待家人,懷著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懷著坦誠之心對待朋友,懷著赤誠之心對待工作,懷著感恩之心對待生活,懷著一顆欣賞之心享受藝術,宛若眼前那燦若花開的向日葵。
3、從某種程度上講,《向日葵》是對時代變幻莫測的禮贊,它充滿活力的色彩孑然一改17世紀以來荷蘭花卉繪畫的悠久傳統。
(9)梵高花卉原作圖擴展閱讀:
梵高通過該系列作品向世人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並且展示出了他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向日葵》創作背景、過程:
1888年8月,梵高畫了第一幅《向日葵》。他原本想畫12幅向日葵來裝點他在阿爾租住的小屋,以迎接高更的到來,但剛畫完4幅高更就來了,並給梵高帶來了新顏料和一種黃麻質則游喚材的畫布。高更對梵高的這種金黃色的組合十分喜愛,對已掛在小屋的《向日葵》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高更的鼓動下,1888年10月,梵高用高更帶來的黃麻又畫了第5幅向日葵。但是不久,兩位藝術家因藝術理念上的差異發生了劇烈的沖突,情緒過激的梵高,揮舞著菜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高更在驚恐中離開了阿爾,離開了梵高。他在這里只住了兩個月,這個時間孫凱,對一心盼著他到來的梵高來說,是短暫的。
1889年1月,梵高在對高更的思念中,畫了第6幅向日葵,這一次,他在花瓶里插了15朵向日葵,調整了自己的風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帶來現實主義聯想的細節,以迎合高更的藝術趣向。
因為磨告他要把這一幅送給高更。一向固執的梵高為了挽回高更的友情,他願意在畫風上做出妥協。然而,一切都是徒勞得,高更走後再也沒與梵高見過面。這第6幅《向日葵》也就成了他與高更的友誼祭禮。
Ⅹ 梵高十大名畫
梵高的十大名畫有《向日葵》《加歇醫生》《星月夜》《吃馬鈴薯的人》《羅納河上的星夜》《鳶尾花》《盛開的杏花》《前往塔拉斯孔路上的自畫像》《有柏樹的麥田》《夜晚露天咖啡座》。
1、《向日葵》
《向日葵》是梵高的象徵,他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這時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