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家庭花卉繁殖的方法

家庭花卉繁殖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3-04-27 15:23:01

1. 花卉播種繁殖的方法是什麼

為了促進種子迅速萌發,可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常用的有下述幾種方法:

第一,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水膨脹後播種。

第二,對種皮堅硬的種子,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或超聲波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鋼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便可破裂,很快發芽。

第三,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沙藏)的方法處理。沙藏種子的具體作法:入冬前將河沙用水拌濕,再將需處理的種子均勻地拌在潮濕的河沙中,或一層河沙、一層種子用花盆或其他容器裝好放在冷室內,次年春季天暖後取出播種。

第四,播種期。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播種。但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如瓜葉菊、荷包花、仙客來、香雪蘭、秋海棠等,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播種期可根據用花的時間推算出來,如矮生雜種瓜葉菊的生育期大約120~150天,若元旦至春節用花,則可在8月中下旬播種,若五一用花,則在12月初播種。

第五,播種、移苗和盆栽。室內花卉一般用高10厘米、直徑30厘米的「淺子」盆。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播種用土,盆中裝上8分滿,刮平壓實並浸水濕透待用。

細小的種子,如秋海棠類、荷包花、大岩桐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播撒均勻,小粒種子一般不覆土,若蓋土也只能是極薄的一層,以看不到種子為度。覆土要把土放入細篩中,用手輕拍篩子邊沿,細土即可均勻在盆土表面蓋上薄薄的一層。播種後,盆口蓋上一層玻璃,以保持水分,防止土面乾燥。若發現盆土變干,不可從上面澆水或噴水,只能浸入水中,使水從盆孔滲入土中。

種子萌發後,逐步將盆上蓋的玻璃去掉,並逐漸增加陽光的照曬。

較大粒的種子盆播覆土深度約為種子直徑的2~3倍,不用覆蓋玻璃片,當盆土乾燥時澆水。

小粒種子出苗後,通常在兩片子葉完全展開或有一片真葉時進行。分苗時先將播種盆的土用水浸透,用竹簽或鑷子尖將小苗連帶根部的少量盆土輕輕移至預備好的盆中。並應按一定距離栽苗,間距2~3厘米。分苗早恢復快,越晚恢復越慢。分苗用的盆土應加有機肥。移苗後2~3天,小苗可恢復生長。以後每2~3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和澆水同時施用。待其新生葉片能接到一起時,改用最小的盆(牛眼盆)栽植。盆栽用土需加施基肥。以後每當葉子長至盆沿時,就應換入大一號的盆,直至定植。

2. 花卉的播種繁殖有哪些方法

露地花卉播種繁殖:多數露地花卉均先在露地苗床或室內淺盆中播種育苗,經分苗培養後版再定植,此法便於幼苗權期間的養護管理。一般的露地播種方法如下:第一步:播種床應選富含腐殖質、輕松而肥沃的沙質壤土,在日光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的地方。

第二步:整地及施肥:播種床的土壤應翻耕30厘米深,細碎土塊、清除雜物後,上層覆蓋約12厘米厚的土壤,最好用1.5厘米孔徑的土篩篩過,同時施以腐熟而細碎的堆肥或廄肥做基肥,再將床面耙平耙細。播種時,最好施些過磷酸鈣,促進根系強大、幼苗健壯。其他種類的磷肥,效果不如過磷酸鈣。對生命周期短的花卉施過磷酸鈣效果更好。此外還可施以氮肥或細碎的糞干,但應於播種前一個月施入床內。播種床整平後應進行鎮壓,然後整平床面。

第三步:覆土深度取決於種子的大小,通常大粒種子覆土深度為種子厚度的三倍左右;小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最好用0.3厘米孔徑的篩子篩過。

第四步:覆土完畢後,在床面均勻地覆蓋一層稻草,然後用細孔噴壺充分噴水。乾旱季節,可在播種前充分灌水,待水分滲入土中再播種覆土,這樣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濕潤狀態。雨季應有防雨設施。種子發芽出土時,應撤去覆蓋物,以防幼苗徒長。

3. 花卉有哪些繁殖的方法

一、壓枝法,將花枝上面壓土,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被壓的枝條生出新生根,剪斷連根枝條,移栽到花盆裡或新地方,即單獨成一株花。例如石榴、月季花、茉莉花,都可以用游盯這種繁殖法。 二、插穗法 首先挑選當年生的新枝條作為插穗,以花開過之後的結蕾期為宜,一般保留 2~3 層葉為好,多年生木本傷面不易癒合和生根。方法是,把插穗剪好,用清水浸族磨宴泡3~5 天,再插到花盆裡或地里,在土裡埋兆銀兩層葉,地上保留一對葉。如果在花盆或地里直接插穗,以砂質土壤為宜,一天澆2~3 次水,保持濕潤,蓋上大口瓶子或塑料薄膜。有條件的話可在頂部搭起涼棚,防止曝曬。這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生出新根,45 天後即可移栽。 三、分株法 將一墩叢生的花卉,分成幾墩。玫瑰花最適宜夏季分墩,成活率達 95 %以上。

4. 花卉繁殖方法有哪些


茶花

四、播種繁殖

適用於單瓣或半重瓣品種。種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種。以淺播為好,用蛭石作基質,覆蓋6毫米,室溫21℃,每晚照光10小時,能促進種子萌發,播後15天開始萌發,30天內苗高達到8厘米,幼苗具2~3片葉時移栽。

五、組培繁殖

外植體常用實生苗,經常規消毒後切成1厘米長接種在添加激動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經4周培養只形成愈傷組織,而不形成芽。再轉移到新的培養基後,開始形成4厘米的單個枝條,然後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鍾,再轉移到1/2MS培養基上,4周後長根。在長根培養基上生長8周後將苗移栽到裝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以攔消上是山茶花的五種繁殖方法,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繁殖的,只要操作方法對、管理好培養基以及控制好環境溫度,那麼山茶花一定可以繁殖成功的。

5. 花卉繁殖方法種子採收時間和方法

一、花卉繁殖方法有哪些 花卉繁殖方法介紹
1、分株繁殖:分株繁殖,這種方法大多用於叢生性強的花卉,是將植物帶根的株叢分割成多株的繁殖方法。如菊花、白鶴芋、蘭花、芍葯,玉簪屬等多年生宿根花卉,和臘梅、牡丹等木本花卉均可以採用分株繁殖。 根據萌發枝來源,可以將分株繁殖分成三類。一是分短匍匐莖,這種方法適用於百合科、芭蕉科、棕櫚科等植株。二是分根櫱,根櫱是根上的萌生枝,像鳳梨、紅杉等植株適合這種方法來進行繁殖。三是分根莖,荷蘭菊、八仙花、玉簪等草本植物和櫻桃、夾竹桃、棣棠這些木本植物等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進行繁殖。 此外,還有分珠芽法和分走莖法,卷丹、百合等可以使用分珠芽法。虎耳草、吊蘭、*牛草等可以使用分走莖法。

2、分球繁殖:分球繁殖是利用具有儲藏功能的地下變態器官或者特化器官進行繁殖的一種方法。地下變態器官的種類有很多,根據變異來源和性狀的不同,可以分為鱗莖、球莖,塊莖和根莖等。因此,綠友們要注意不同植物採用不同的繁殖繁殖方式。

二、適合分株繁殖的花卉有哪些?
多年生宿根花卉如鳶尾、萱草,多年生球根花卉如百合、美人蕉,具有匍匐莖的花卉如虎耳草、吊蘭。

三、花卉的繁殖有哪些?
花卉繁殖的種類

花卉的種類繁多,生長特性不同,故其繁殖方法也多種多樣,大體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類。

1.有性繁殖

又叫播種繁殖、種子繁殖或實生繁殖,主要是指用種子繁殖花卉植物。優點是植株根系強大,生命力旺盛,適應性較強,壽命也較長,並能在短期內得到大量植株。缺點是很多花卉易失去母體的優良特性,出現不同程度的變異或退化,且開花結實較遲。

2.無性繁殖

又叫營養繁殖。它是利用花卉的根、莖、葉、芽等營養體的一部分來進行繁殖,從而獲得新的個體的方法。包括分株、扦插、壓條、嫁接等方法。優點是能保持母體的優良特性,可以提前開花和結果。缺點是壽命常不如種子繁殖得長,繁殖方法也不如種子繁殖簡便。

3.組織培養

它也是無性繁殖的一種,是近年來在花卉生產上採用的一種新的繁殖方法,是一項先進技術,它用少量繁殖材料,如胚芽、莖尖、花托等部位的分生組織細胞,通過培養基配製、消毒滅菌、接種、培養等操作技術,可繁殖大量的植株,並保持轎李品種的優良特性。

播種繁殖

(一)優良種子培育、採收、保存

要培育出優良的花卉幼苗,種子品質的好壞是關鍵。定向培育優良花卉新品種時,需要進行人工雜交輔助授粉。

采種時要選擇健壯閉笑遲植株,並注意適時採收其優良性狀的種子。對於大多數花卉種子,必須等到籽粒充分成熟後才能採收;對少數容易爆裂飛散的種子,如鳳仙花、三色堇、香豌豆等,或容易被水流沖走的睡蓮種子,可在即將成熟時套上紗袋,待種子成熟升純後落入袋內。在同一植株上,以生在主幹或主枝上的種子為好,盛花期後的晚開花朵,以及柔弱側枝上花朵所結的種子,一般不宜留作種子用。對於君子蘭、五針松、壽星桃、臘梅等名貴花卉的種子,最好成熟一個,摘取一個。

不同花卉的種子貯存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草花種子採收後及時進行脫粒、清除雜物進行風干,然後選出籽粒飽滿、粒形整齊、生命力強、無病蟲害,並且固有特徵的種子,放通風、乾燥、陰暗、低溫(2~3℃)的地方貯存,以備來年播種用。但應切記,不能將種子裝入塑料袋內越冬,因為塑料袋不透氣,種子易因缺氧而窒息,同時也會由於袋內濕度過大,引起種子發霉,失去發芽力。原產熱帶或亞熱帶的花卉一般隨采隨播,如非洲菊等。有些花卉的種子,如牡丹、芍葯、五針松、壽星桃、臘梅、玉蘭、含笑及其他種皮較厚的種子,採收後將種子用潮濕沙土埋好,進行層積沙藏。

四、怎樣繁殖花卉?
花卉通常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和嫁接等方法進行繁殖。

一、播種繁殖

1.選擇良種:可選用繁殖母株和優良父本進行人工授粉繁殖種子或購用商品良種。

2.適時播種:播種時間應有利於花卉的成活和生長,如君子蘭授粉後8~10個月種子成熟,即可採收播種;文竹在3~5月播種;一串紅在2~3月播種;仙客來在9~10月播種為最好。

播種時一般用花盆、淺盆或木箱裝沙或細沙土和腐殖土,種子放在沙土表面,上面覆沙,覆沙厚度視種子大小而定,約在0.1~1.5厘米之間,盆上蓋上玻璃片或塑料薄膜。

3.澆水保溫:保持沙土水分和適當的溫度,一般經過10~50天可發芽出苗,出苗後即可適時裝盆。

二、扦插繁殖

1.插枝的選擇:如杜鵑在6~7月間插枝,應選基部木質化節間短的當年生枝條,每段5~10厘米,頂端留3~4片小葉,其餘葉片摘除;菊花是第二年春采宿根萌發芽作插條,還可在菊花苗高10~15厘米時,下留三個壯芽,當壯芽萌發長到10~15厘米時(6月下旬)再同樣剪裁,剪掉部分可留作插條。

2.扦插方法:扦插在花盆、木箱或溫床中,插土為素沙、凈沙或腐殖土和細沙土,深度以插條長度的1/3~1/2為宜。

3.管理:插後噴透水,用塑料膜或用玻璃罐罩上插條,放在遮蔭處,每天澆水,陰雨天酌減,長出根後適當遮蔭,逐漸見光。

三、壓條繁殖

米蘭的壓條最好在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夏季,方法是選擇木質化枝條,環狀剝皮2~5厘米,剝皮位置一般在距枝杈6~9厘米處,環剝後塗一圈壤土,外縛塑料布壓緊,上下紮好。溫度保持在20℃以上,4~6個月即可生根。然後將生根的枝條剪下帶土放上盆。上盆時盆土用一般沙壤土,不要肥沃腐殖土。澆透水,放背陰處。經常保持高溫高濕,經40天左右逐漸見光。

四、分株繁殖

分株法是利用肉質莖或根芽與母株分開的方法,如美人蕉可利用肉質莖分株,秋季霜降前挖出球根,剪除上部,先放通風處晾曬7~10天,然後移至室內或溫室內地下沙培,溫度保持在5℃~6℃,防止受潮。於第二年4月在溫室內作床沙培,保持20℃~25℃的溫度,適當噴水,4月末或5月初即可分株上盆出苗。

五、嫁接繁殖

花卉多用根接。如牡丹和芍葯在9月中下旬以牡丹或芍葯的枝條為砧木,取直徑2~3厘米粗的芍葯根,剪成5~15厘米砧段,先陰2~3天;接穗選當年生牡丹枝條(基部的萌櫱更好),每穗要有1~2個芽,用切接或劈接方法進行嫁接。接後在苗床中栽培,栽時介面深於地表8~10厘米。接芽成活後靠砧木根系供應營養物質生長發育,三年方能產生自生根,移植時切除砧木根系。

6. 怎樣繁殖花卉

花卉通常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和嫁接等方法進行繁殖。

一、播種繁殖

1.選擇良種:可選用繁殖母株和優良父本進行人工授粉繁殖種子或購用商品良種。

2.適時播種:播種時間應有利於花卉的成活和生長,如君子蘭授粉後8~10個月種子成熟,即可採收播種;文竹在3~5月播種;一串紅在2~3月播種;仙客來在9~10月播種為最好。

播種時一般用花盆、淺盆或木箱裝沙或細沙土和腐殖土,種子放在沙土表面,上面覆沙,覆沙厚度視種子大小而定,約在0.1~1.5厘米之間,盆上蓋上玻璃片或塑料薄膜。

3.澆水保溫:保持沙土水分和適當的溫度,一般經過10~50天可發芽出苗,出苗後即可適時裝盆。

二、扦插繁殖

1.插枝的選擇:如杜鵑在6~7月間插枝,應選基部木質化節間短的當年生枝條,每段5~10厘米,頂端留3~4片小葉,其餘葉片摘除;菊花是第二年春采宿根萌發芽作插條,還可在菊花苗高10~15厘米時,下留三個壯芽,當壯芽萌發長到10~15厘米時(6月下旬)再同樣剪裁,剪掉部分可留作插條。

2.扦插方法:扦插在花盆、木箱或溫床中,插土為素沙、凈沙或腐殖土和細沙土,深度以插條長度的1/3~1/2為宜。

3.管理:插後噴透水,用塑料膜或用玻璃罐罩上插條,放在遮蔭處,每天澆水,陰雨天酌減,長出根後適當遮蔭,逐漸見光。

三、壓條繁殖

米蘭的壓條最好在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夏季,方法是選擇木質化枝條,環狀剝皮2~5厘米,剝皮位置一般在距枝杈6~9厘米處,環剝後塗一圈壤土,外縛塑料布壓緊,上下紮好。溫度保持在20℃以上,4~6個月即可生根。然後將生根的枝條剪下帶土放上盆。上盆時盆土用一般沙壤土,不要肥沃腐殖土。澆透水,放背陰處。經常保持高溫高濕,經40天左右逐漸見光。

四、分株繁殖

分株法是利用肉質莖或根芽與母株分開的方法,如美人蕉可利用肉質莖分株,秋季霜降前挖出球根,剪除上部,先放通風處晾曬7~10天,然後移至室內或溫室內地下沙培,溫度保持在5℃~6℃,防止受潮。於第二年4月在溫室內作床沙培,保持20℃~25℃的溫度,適當噴水,4月末或5月初即可分株上盆出苗。

五、嫁接繁殖

花卉多用根接。如牡丹和芍葯在9月中下旬以牡丹或芍葯的枝條為砧木,取直徑2~3厘米粗的芍葯根,剪成5~15厘米砧段,先陰2~3天;接穗選當年生牡丹枝條(基部的萌櫱更好),每穗要有1~2個芽,用切接或劈接方法進行嫁接。接後在苗床中栽培,栽時介面深於地表8~10厘米。接芽成活後靠砧木根系供應營養物質生長發育,三年方能產生自生根,移植時切除砧木根系。

7. 花卉常用繁殖方法是什麼

1、花卉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種子播種繁殖後代。無性繁殖又叫營養繁殖,用植物的營養器官的一部分,培養成新的植株,方法有扦插、分株、嫁接和壓條等方法。
2、播種時間大致為春秋兩季,通常春播時間在2―4月,秋播時間在8―10月。播種繁殖適用於絕大部分花卉,一般有露天地播種和盆播種兩種。
3、露天播種應選擇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應在晴天和土壤較乾燥時作床。土地要深耕細整,並進行土壤消毒和施入底肥。
4、家庭栽培受地理條件限制,沒有大的苗床,均採用盆播,如有樓下庭院,也可採用露地撒播、條播。最經濟的做法是盆播,出苗後移植。盆播在播種前將盆洗刷干凈,盆孔填上瓦片,在盆內鋪上粗砂或其他粗質介質作排水層,爾後再填入篩過的細砂壤土,將盆土壓實刮平,即可進行播種。
5、播種前,要選准品種,並且是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種子。
6、一些大粒種子如鳳仙,可以一粒粒的均勻點播,然後壓緊再覆一層細土。小粒種子如雞冠,只有採取撒播,均勻播於盆中,然後輕輕壓緊盆土,再薄薄覆蓋一層細土。並用細眼噴壺噴水,或用浸水法將播種盆坐入水池中,下面墊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滲透,直浸至整個土面濕潤為止,使種子充分吸收分水和養分。

8. 花卉繁殖的方法

花卉繁殖是繁衍花卉後代、保存種質資源的手段,只有將種質資源保存下來,繁殖一定的數專量屬,才能用於生產和園林綠化,並為花卉選種、育種提供條件。不同種或品種的花卉,各有其不同的繁殖方法和時期。對不同種花卉適時地應用正確的繁殖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繁殖系數,而且可使幼苗生長健壯。花卉繁殖方法很多,可分為如下幾類。

(1)有性繁殖也稱種子繁殖,是花卉植物在營養生長後期轉為生殖期,進行花芽分化和花芽發育而開花,最後形成種子。用種子進行繁殖的過程就稱為有性繁殖。

(2)無性繁殖也稱營養繁殖,是利用花卉植物營養體(根、莖、葉、芽)的一部分進行繁殖而獲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又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

(3)孢子繁殖孢子是由蕨類植物孢子體直接產生的,它不經過兩性結合,因此與種子的形成有本質的區別。蕨類植物除採用分株繁殖外,可採用孢子繁殖法。

(4)組織培養是把植物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在無菌的條件下接種到一定培養基上,從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組織培養又稱為微體繁殖。

9. 花卉的主要繁殖方法是什麼

種和繁殖適用於大多數花卉。露地播種和盆栽播種。播種前,選擇正確的品種,是粒徑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種子。室外播種應選擇地勢乾燥平坦、背風向陽、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應在晴天和土壤乾燥時鋪築墊層。土地應深耕細作,土壤應消毒並施用基肥。盆栽播種時,應使用碎瓦覆蓋播種盆內的排水孔。然後將先制備好的干培養土過篩,將粗粒放在盆底,再將細培養土放在盆底。

切花繁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花卉繁殖方法。切割時,你需要選擇合適的樹枝、葉子或根莖,從植物上切割下來,然後准備適合它們生長的花盆和土壤。將需要切割的部分插入土壤中,然後根據切割條件適當澆水。當根長得更好時,插條、葉子或根莖可以移植到合適的盆栽土壤中進行維護。

10. 花卉怎樣進行分株繁殖

繁殖時期

分株繁來殖要避開低溫源與高溫期,通常在春、秋季結合植株換盆進行。在南方氣候條件下,一般3~5月或9~10月較適宜。

分株方法

將母株從盆內倒出,抖去部分舊的培養土,露出伸展方向的新芽和根櫱根系,用利刀將植株分割為若干小叢種植。切割時順著根系的走向,避免傷根。然後,分別進行種植。鳳梨、吊蘭等觀葉植物,在植株基部或走莖萌生基芽、子芽,分株時也將其分切,直接上盆,生根後即可形成新的植株。白鶴芋、花葉芋、鬱金香等花卉,多用分栽子球或分切帶芽的新塊莖進行繁殖。

栽植管理

植株分切後立即上盆,澆足水,並置於半陰、濕潤環境養護一段時間,待其根系恢復正常後,按常規栽培方法進行管理。分株時溫度一般不低於20℃。否則,易引起損傷,且植株生長衰弱。

分株法操作簡單,是室內觀葉植物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叢生的室內觀葉植物經過一定生長期後,其地下根莖會成為叢生群體。繁殖時可將植株分切為若干帶根部分,然後單獨栽植成為新株。

鳥巢蕨分株繁殖

熱點內容
七夕針穿紅線 發布:2025-09-14 13:43:43 瀏覽:237
用扇子插花 發布:2025-09-14 13:23:26 瀏覽:754
梅花魂的斷句 發布:2025-09-14 13:21:18 瀏覽:539
梅花小篆字體 發布:2025-09-14 13:15:33 瀏覽:609
失戀33天白百合追車 發布:2025-09-14 12:32:43 瀏覽:879
巨紫荊盆景 發布:2025-09-14 12:32:24 瀏覽:602
武漢的荷花燈 發布:2025-09-14 12:22:52 瀏覽:631
永嘉縣蘭花 發布:2025-09-14 12:21:21 瀏覽:10
中葯山櫻花 發布:2025-09-14 12:13:15 瀏覽:157
蘭花德國 發布:2025-09-14 12:05:47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