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吟中好字的作用
⑴ 隋唐五代的插花具有哪些特點
隋唐五代—插花藝術的黃金時期
五代是兵馬倥傯,篡位爭權的時代,政治萎縮,民生疾苦,再度陷入如六朝般的混亂局面;操持政治的文人意圖避難,社會靈魂的高士亟企隱居,天下淪於鉤心斗角爭權奪利的野心人們手中。
在此狀況下,顯然的「唐代燦爛之藝術已如秋風之掃落葉」,代之而起的是與新思想互為表裡的新興藝術逐漸滋長,無形中卻成為這些人思想意志的表白與宣洩工具。於是不拘形式,暢所欲為,形形色色,紛列雜陳,從而織成了各式各樣美麗的花朵。
在當時愛花者不乏像蜀後主昶那樣崇尚奢侈,終日暢戲花間,或游百花潭,或賞梔子花,但一般言,插花已成為發洩胸中「逸氣」的工具,尤其是那些不能提筆繪畫的墨客騷人,乃至流離失所的達官顯要們,每將自己隨意所插成功的花視若天地間偉大的創作,孤芳自賞,日夜對吟,藉助澆愁,寵辱以忘。因此,所採用的素材也就雜花野草,枝葉參陳,就地取材,不拘形式,至於用的花器更突破了盤與瓶的限制,趨於竹筒、黑漆器之類作更自由、無拘束的表現,縱使隨意拈來,無不是處,是乃插花藝術的一種解放,也是插花藝術達於自由賓士成熟境地的一種現象。此即「自由花」時代的誕生。
五代時期插花的重要人與事
李後主(李煜)與錦洞天
李後主其人
李煜,字重光,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史稱後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與宋時的徽宗同是史上有名的藝術皇帝。
何謂錦洞天?
《清異錄》記載「李後主每春盛時,梁棟窗壁、柱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此為史上最早的插花定期展覽會。
從史料可得到以下結論:
當時已後掛花或吊花之發明(梁棟用吊,窗壁用掛)。
吊花,明宣宗作
發明「隔筒」當花器。「隔」通膈,指竹節中的橫膈,隔間「開光」以膈盛水插花,是為「筒花」。
利用天然場所設置花台,善於就地取材,將環境與花器融為一體
花材選擇極為自由而廣泛,雜花野草均有網路之內,內容極為豐富。
此正是我國史上記錄最早(距今千餘年)且最盛大的插花藝術「定期公開」展覽會。
因為花命本難久留,但插完花還加以榜書,為的是招攬觀眾,開放欣賞,何況規模宏大,加上每於春盛時節(約二月十五日花朝前後)按年舉行一次,總是不全是他一人之作品,也可想見當時華在宮廷中受重視的情形。
張翊與《花經》
張翊其人
蜀漢人,其原祖為南唐人,後遷於晉,好學多思致,著有《花經》一卷。
《花經》里寫了什麼?
卷中將自然界中可用以插花的花卉七十一種按其品質高下仿照官秩等分為「九品九命」如下:
一品九命:蘭花、牡丹、蟲葛(蟲葛同蠟)梅、酴醾、紫風流(睡香異名);
二品八命:瓊花、蕙花、岩桂、茉莉、含笑;
三品七命:芍葯、蓮花、檐葡、丁香、碧桃、垂絲海棠、千葉桃;
四品六命:菊花、杏花、辛夷、豆寇、後庭、忘憂、櫻桃、林禽、梅花;
五品五命:楊花、月紅、梨花、千葉李、桃花、石榴;
六品四命:聚八仙、金沙、寶相、紫薇、凌霄、海棠;
七品三命:散花、真珠、粉團、郁李、薔薇、米囊、木瓜、山茶、迎春、玟瑰、金燈、木筆、金鳳、夜合、
躑躅、金錢、錦帶、石蟬;
八品二命:杜鵑、大清、滴露、刺桐、木蘭、雞冠、錦被堆;
九品一命:芙蓉、牽牛、木槿、葵花、胡葵、鼓子、石竹、金蓮。
【註解】〈蟲葛〉[là]:同蠟。
古代品評人才高下以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為准,俗稱「九品」,一品味上上之材。
至於九命為周代官爵升降之法,一品相當於九命,依此類推。
張翊以品命分封花卉的位置,其區分之標准並未說明,但大體不離形色、香味、光彩、質重、神氣、性格等等。品花人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智慧。此種品鑒花卉優劣的觀賞法,實開後代「花品」及「花譜」風氣之先,也為昂是插花配材取材點處明燈。
韓熙載及其「五宜說」
韓熙載其人
南唐北海人,庄宗同光年間進士,文章書畫名震一時,歷事李升、李璟、李煜三主,官至中書侍郎,為人放盪不羈,納妾四十餘人,日夜笙歌,為人所詬病,但其懂得生活情趣,則為常人所不逮。
「五宜說」
南唐韓熙載的香賞「五宜說」將花與燃香的藝術打成一片,他認為:對花焚香,有風味相和,其妙不可言。對於插花他認為
「對花焚香,有風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樨宜龍腦,酴醾宜沉水,蘭宜四絕,含笑宜麝,薝蔔宜檀香。」
龍腦,為龍腦樹干中的天然白色結晶。配以木樨(桂花)之淡郁。
沉水,即沉香,味甚古雅,配酴醾(薔薇的一種)之沈老味別具風雅。
四絕,合香之一種,或稱「四棄」;《清稗類鈔》稱「四棄香,輕微淡遠,回殊常品,蓋以梨及蘋婆等四種果皮曬干製成者」。配以蘭當有一番風味。
麝香,麝之腹部香腺之分泌物,味烈而辛,有鎮定功效,配以含笑之甜香頗為契合。
檀香,常綠喬木之檀香,有濃香,配以薝蔔(梵語Campaka音譯。又譯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義譯為鬱金花。也有人說是梔子花。)的乳清香令人神清。
如此這般,將香味的境界帶入品花的性格之中,按不同的花材的香味與形色配燃不同的香料,超過耳目的所謂高級感官而訴之於嗅覺之美的,稱之為「香賞」也可。插花藝術的精神與考究至此又被推倒另一境界。
郭江洲及其「占景盤」
占景盤出現之前,用盤插花容量比較大,但是花枝長了很不好固定,盤花的花枝只能躺置,無法挺立。五代時為了發揮盤花的藝術效果,當時的巧匠郭江洲發明了占景盤。
五代末的《清異錄》載:「郭江州有巧思,多創物,見遺占景盤,銅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許,底上出細筒殆數十,每用時,滿添清水,擇繁花插筒中。」
占是「站」的別寫,「占景」意為樹立花草景物,其特點是:
銅鑄,盆呈花唇平底,美觀穩當。
細筒甚多,其作用與劍山近似,花枝可插置其中,不致倒塌。滿添清水時,筒銅在水面下,別有瀲灧之美,枝腳清幽增加盤花賞水的可能性。
繁花數枝一束,分開插置,可增長花命;不必眾花成捆,否則易生腐質,損及花命。
花枝分束插置,前後高低各循需要,可以增加插花者藝術發揮得潛在力與空間感。
無疑的,這是插花技術上一大進步。它的發明使寫景花的表現更為容易,正由於使用方便,可以看出類花盤所發揮的特點,因此不久也應用到花瓶上來,比如後來宋代六孔瓷器花插的出現,宋代十九孔花插,明代七孔琺琅花插。
五代插花的唐代遺風與新風格之自由花
唐代遺風
唐代遺風的正統隆盛之「院體插花」主要盛行於較安定而重文教的南唐和西蜀等。花器多用盤,花材種類較多,規模較大,枝葉繁茂,與其說重形式補入說是重色彩,花色如張翊《花經》所列,取材甚廣。
自由花
而一般文人雅士及僧侶則反而以自由花為主。自由花最大特色是不重排場,講求生活情趣與花草天趣。花器以銅制瓶壺乃至竹筒、吊籃、掛筒之類品質質朴花器為主,花形與其說是注重枝葉機能,不如說是重形意;取材受《花經》觀念影響,以格高素樸之花為上。
自由花色彩樸素,花色只一兩種,其作風求其如承露之招展,生意盎然,時配以香爐等物,藉之體會插在文弱陽光下大自然所呈現出來的「生命」趣味。
⑵ 頭上插花用什麼詞
頭上插花用:
1.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出自宋代邵雍《插花吟》
2.手拈茉莉腥紅朵,欲插逢人問可宜。
出自明代唐寅《佳人插花圖》
3.兩鬢馨香齊插了,賽蘭花間木犀花。
出自明代陳獻章《插花》
4.手拄藤枝鬢插花,夜收沆瀣曉餐霞。
出自明代陳獻章《麥秀夫於城南小渚中累土結茅居之容一之馬伯干取酒共醉桃花下各賦詩為樂秀夫謁余同作附其韻》
⑶ 關於描寫花的古詩。
紅樓夢詩詞
詠白海棠-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 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 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詠黃昏。
詠白海棠-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詠白海棠-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沼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詠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詠白海棠-史湘雲(兩首)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情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價通蘿薛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寶釵: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遲。
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
寶玉: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 酒杯葯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 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 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 休負今朝掛枝頭。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湘雲: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
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太多了 放不下了 去紅樓里看吧 呵呵
黛玉: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寶釵: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探春: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實在太多了 紅樓里的就寫不下了 還有其他的呢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驛路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毛澤東 <卜運算元 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有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哭 我真的還想再寫 好多呢
⑷ 插花吟 邵雍帶拼音
【年代】:宋
【作者】:邵雍
【題目】:插花吟
【內容】: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⑸ 關於吟的詩句古詩
1. 關於吟的詩句
關於吟的詩句 1.求帶有「吟」字的古詩詩句
玉壺吟 李白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 忽然高詠涕泗漣。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朝天數換飛龍馬, 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 無奈宮中妒殺人。 梁園吟 李白 我浮黃雲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 訪古始及平台間。平台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洪波浩盪迷舊國, 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 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荒城虛照碧山月, 古木盡入蒼梧雲。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 黃金買醉未能歸。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出山吟 白居易 朝詠遊仙詩,暮歌採薇曲。 卧雲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隨出洞水,回別緣岩竹。 早晚重來游,心期瑤草綠。
晏坐閑吟 白居易 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氣銷磨群動里,形骸變化百年中。
霜侵殘鬢無多黑,酒伴衰顏只暫紅。 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閑吟 白居易 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 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
對鏡吟 白居易 閑看明鏡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 誰論情性乖時事,自想形骸非貴人。
三殿失恩宜放棄,九宮推命合漂淪。 如今所得須甘分,腰佩銀龜朱兩輪。
代夢得吟 白居易 後來變化三分貴,同背凋零太半無。 世上爭先從盡汝,人間斗在不如吾。
竿頭已到應難久,局勢雖遲未必輸。 不見山苗與林葉,迎春先綠亦先枯。
偶吟 白居易 里巷多通水,林園盡不扃。 松身為外戶,池面是中庭。
元氏詩三帙,陳家酒一瓶。 醉來狂發詠,鄰女映籬聽。
醉吟 白居易 醉來忘渴復忘飢,冠帶形骸杳若遺。 耳底齋鍾初過後,心頭卯酒未消時。
臨風朗詠從人聽,看雪閑行任馬遲。 應被眾疑公事慢,承前府尹不吟詩。
閑吟 白居易 貧窮汲汲求衣食,富貴營營役心力。 人生不富即貧窮,光陰易過閑難得。
我今幸在窮富間,雖在朝廷不入山。 看雪尋花玩風月,洛陽城裡七年閑。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夜坐吟 李賀 踏踏馬蹄誰見過? 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風羅幕生翠波, 鉛華笑妾顰青蛾。
為君起唱長相思, 簾外嚴霜皆倒飛。 明星爛爛東方陲, 紅霞梢出東南涯, 陸郎去矣乘班騅。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蠶婦吟 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滄浪靜吟 蘇舜欽 獨繞虛亭步石矼,靜中情味世無雙。
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盤青入破窗。 二子逢時猶死餓,三閭遭逐便沉江。
我今飽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滿缸。 吟劍詩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掃地網,收殘姦宄落天羅。 東西南北敦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平樂如何。 插花吟 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梁甫吟 漢無名氏 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
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聽張立本女吟 高適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白頭吟 李白 錦水東北流,波盪雙鴛鴦。
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
此時阿嬌正嬌妒, 獨坐長門愁日暮。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一朝將聘茂陵女, 文君因贈白頭吟。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傾倒。
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龍須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
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 去難重回。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台。
江上吟 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詩句含吟字的古詩
奉上4900首。
/search.asp?RR=1&TT=%D2%F7&scommand=%CB%D1%CB%F7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新春 陸游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陰。
疏籬枯蔓綴,壞壁綠苔侵。
憂國孤臣淚,平胡壯士心。
吾非兒女輩,肯賦白頭吟?
吟劍詩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掃地網,收殘姦宄落天羅。
東西南北敦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平樂如何。
早春 白玉蟾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無題 魯迅
大野多鉤棘,長天列戰雲。
幾家春裊裊,萬籟靜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輟越吟。
風波一浩盪,花樹已蕭森。
3.帶「吟」的詩歌
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山中有客帝王師,日日吟詩坐釣磯。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吾非兒女輩,肯賦白頭吟?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平樂如何。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
下土惟秦醉,中流輟越吟。
請為遊子吟,泠泠一何悲。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4.題目帶吟字的古詩
辛苦吟 於濆
壠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投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母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鶗鴂吟 劉禹錫
朝陽有鳴鳳,不聞千萬祀。
鶗鴂催眾芳,晨間先入耳。
秋風白露晞,從是爾啼時。
如何上春日,唧唧滿庭飛。
邊城吟 孟郊
西城近日天,俗稟氣候偏。行子獨自渴,主人仍賣泉。
燒烽碧雲外,牧馬青坡巔。何處鶻突夢,歸思寄仰眠。
吟 佚名
餌柏身輕疊嶂間,是非無意到塵寰。
冠裳暫備論浮世,一餉雲游碧落間。
誰知古是與今非,閑躡青霞與翠微。
簫管秦樓應寂寂,彩雲空惹薜蘿衣。
出山吟 白居易
朝詠遊仙詩,暮歌採薇曲。
卧雲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隨出洞水,回別緣岩竹。
早晚重來游,心期瑤草綠。
對鏡吟 白居易
白頭老人照鏡時,掩鏡沉吟吟舊詩。二十年前一莖白,
如今變作滿頭絲。吟罷回頭索杯酒,醉來屈指數親知。
老於我者多窮賤,設使身存寒且飢。少於我者半為土,
墓樹已抽三五枝。我今幸得見頭白,祿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無苦,只合歡娛不合悲。
偶吟 白居易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里查
好官病免曾三度,散地歸休已七年。
老自退閑非世棄,貧蒙強健是天憐。
韋荊南去留春服,王侍中來乞酒錢。
便得一年生計足,與君美食復甘眠。
晉門再吟 周曇
君人為理在安民,論道求賢德自新。
經國遠圖無所問,何曾言指一何神。
上冢吟 文天祥
余昔從君時,上堂拜姑嫜。
相攜上祖冢,歲時持酒漿。
姑嫜相繼沒,馬鬣不在鄉。
共君甌盂飯,清涕流襦裳。
君貧初赴官,有家不得將。
妾無應書兒,松梵檟自成行。
君別不復歸,歲月何茫茫。
長安擁朱綬,執雁事侯王。
豈無一紙書,道路阻且長。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傷。
君家舊巾櫛,至今襲且藏。
諒君霜露心,白首遙相望。
長吟 杜甫
江渚翻鷗戲,官橋帶柳陰。江飛競渡日,草見蹋春心。
已撥形骸累,真為爛漫深。賦詩歌句穩,不免自長吟。
……夠不?
5.吟詠月亮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卻下水精簾,
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0.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6.題目帶中帶 吟 的古詩四首
寶劍吟 朝代:南宋 作者:陸游 幽人枕寶劍,殷殷夜有聲。
人言劍化龍,直恐興風霆;不然憤狂虜,慨然思遐征。取酒起酹劍:至寶當潛形,豈無知君者,時來自施行。
一匣有餘地,胡為鳴不平? 邊城吟 朝代:唐 作者:孟郊 體裁:樂府 西城近日天,俗稟氣候偏。行子獨自渴,主人仍賣泉。
燒烽碧雲外,牧馬青坡巔。何處鶻突夢,歸思寄仰眠。
長吟 朝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江渚翻鷗戲,官橋帶柳陰。夠嗎 江飛競渡日,草見蹋春心。
已撥形骸累,真為爛漫深。賦詩歌句穩,不免自長吟。
出山吟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朝詠遊仙詩,暮歌採薇曲。卧雲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隨出洞水,回別緣岩竹。早晚重來游,心期瑤草綠。
楚吟 朝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絕 山上離宮宮上樓,樓前宮畔暮江流。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
寒女吟 朝代:唐 作者:李白 昔君布衣時,與妾同辛苦。一拜五官郎,便索邯鄲女。
妾欲辭君去,君心便相許。妾讀蘼蕪書,悲歌淚如雨。
憶昔嫁君時,曾無一夜樂。不是妾無堪,君家婦難作。
起來強歌舞,縱好君嫌惡。下堂辭君去,去後悔遮莫。
龍夜吟 朝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七古 鬈發胡兒眼晴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一聲似向天上來,月下美人望鄉哭。
直排七點星藏指,暗合清風調宮徵。蜀道秋深雲滿林,湘江半夜龍驚起。
玉堂美人邊塞情,碧窗皓月愁中聽。寒砧能搗百尺練,粉淚凝珠滴紅線。
胡兒莫作隴頭吟,隔窗暗結愁人心。 珊瑚吟 朝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南方有珍禽,鳴聲天下奇。
毛羽黑如漆,兩臉凝璚脂。燕趙佳公子,籠檻以自隨。
童子重丁寧,飲食必以時。將獻上林苑,來巢萬年枝。
待之豈少恩,不免加縶維。珊瑚真珊瑚,碎琢良自悲。
中原寒氣深,風土非所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朝代:南宋 作者:辛棄疾 體裁:詞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苦吟 於濆 壠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投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母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鶗鴂吟 劉禹錫 朝陽有鳴鳳,不聞千萬祀。鶗鴂催眾芳,晨間先入耳。
秋風白露晞,從是爾啼時。如何上春日,唧唧滿庭飛。
邊城吟 孟郊 西城近日天,俗稟氣候偏。行子獨自渴,主人仍賣泉。
燒烽碧雲外,牧馬青坡巔。何處鶻突夢,歸思寄仰眠。
吟 佚名 餌柏身輕疊嶂間,是非無意到塵寰。冠裳暫備論浮世,一餉雲游碧落間。
誰知古是與今非,閑躡青霞與翠微。簫管秦樓應寂寂,彩雲空惹薜蘿衣。
出山吟 白居易 朝詠遊仙詩,暮歌採薇曲。卧雲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隨出洞水,回別緣岩竹。早晚重來游,心期瑤草綠。
對鏡吟 白居易 白頭老人照鏡時,掩鏡沉吟吟舊詩。二十年前一莖白, 如今變作滿頭絲。
吟罷回頭索杯酒,醉來屈指數親知。 老於我者多窮賤,設使身存寒且飢。
少於我者半為土, 墓樹已抽三五枝。我今幸得見頭白,祿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無苦,只合歡娛不合悲。偶吟 白居易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里查 好官病免曾三度,散地歸休已七年。
老自退閑非世棄,貧蒙強健是天憐。韋荊南去留春服,王侍中來乞酒錢。
便得一年生計足,與君美食復甘眠。晉門再吟 周曇 君人為理在安民,論道求賢德自新。
經國遠圖無所問,何曾言指一何神。上冢吟 文天祥 余昔從君時,上堂拜姑嫜。
相攜上祖冢,歲時持酒漿。姑嫜相繼沒,馬鬣不在鄉。
共君甌盂飯,清涕流襦裳。君貧初赴官,有家不得將。
妾無應書兒,松梵檟自成行。君別不復歸,歲月何茫茫。
長安擁朱綬,執雁事侯王。豈無一紙書,道路阻且長。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傷。君家舊巾櫛,至今襲且藏。
諒君霜露心,白首遙相望。長吟 杜甫 江渚翻鷗戲,官橋帶柳陰。
江飛競渡日,草見蹋春心。已撥形骸累,真為爛漫深。
賦詩歌句穩,不免自長吟。
7.描寫月夜的詩句大全
1、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別》
2、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唐·李商隱《霜月》
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10、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唐·薛濤《月》
11、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王維《山居秋暝》
1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4、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韓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唐·劉方平《月夜》
19、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蘇軾《中秋月》
22、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2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2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26、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唐·曹鄴《故人寄茶》
27、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賈至《別裴九弟》
2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30、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嘏《江樓有感》
3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32、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3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34、夜深靜卧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韓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唐·杜甫《漫興》
36、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7、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38、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月》
42、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宋·蘇軾《前赤壁賦》
4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⑹ 描寫插花的詩詞有哪些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2、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蒙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豐樂亭游春三首
宋代:歐陽修
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譯文
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雲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遊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5、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