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插花
㈠ 插花的人生感悟
插花的人生感悟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不一樣的人,經歷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悟,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那麼,感悟文章到底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插花的人生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插花的人生感悟 篇1
教授插花課很多年了,有同學問,學習插花與人生有什麼關系呢?其實在學習插花過程中能悟出很多人生的哲理,人生就像插花一樣。
人生處處有遺憾
日本插花中所用的花材數量為單數。日本老師說,一三五七九是單數,插出來的花叫做「生花」是有希望的花,由於不圓滿,才有希望。雙數插出來的花是「死花」,因為太圓滿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的缺陷本身就是一種完美。每每創作一個作品,總覺得不盡人意。正如我們的人生,處處都有遺憾。相逢又別離、相愛又各奔東西。不必太過追求人生的十全十美,有一點理想不能完成,留有遺憾的人生,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寧靜是人生之美
寧靜的大地孕育了金秋的收獲,寧靜的冬天奉獻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插花也講究寧靜之美,作者以一顆寧靜的心,拋開一切煩惱、憂愁、雜念才能創造出真正完美的作品。正所謂精神所至,金石為開。
你看作品中的幾花幾枝,無喧無鬧,靜靜相守,給賞花人帶來了寧靜與美好。
人生如花兒一樣短暫
人的一生如同花兒一樣,絢麗而多彩,美麗又短暫。在日本有櫻花七日之說,一朵櫻花從盛開到凋謝不過七日。但它在落地的一刻仍然是那樣的鮮活燦爛,日本人說活著的時候就像櫻花般絢麗,死去的時候也要凋凌在美麗的瞬間。
幸福的人生各不相同
窗外的綠葉,沒有一片是相同的。兩個插花作品最多大相徑庭,同樹之葉尚且如此,何況這我們人類。每個人對幸福有不同的感覺。幸福可以是藏在心底的一絲感動、一個午覺、一個熱吻、一頓美餐。幸福不在於富有還是貧困,不在於我們擁有多少,而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插花是根據一定的藝術構思來選擇花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把植物素材插製成一個美麗,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品。而不是隨意亂插。人生就像插花一樣,沒有規劃,就會呈現出無序狀態,一個美好的人生,就在於怎樣科學地規劃與細心呵護。
人生在於如何取捨
最初學習插花,看著一朵朵漂亮的花,一片片鮮嫩的`葉,往往捨不得剪掉,這樣插出來的作品往往主次不分,層次不明。插花與人生一樣,要敢於放棄。捨得捨得,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對愛情、對婚姻、對錢財、甚至我們對生活的觀念。捨得間讓我們的人生痛苦並快樂著。
插花的人生感悟 篇2
為期一周的插花培訓課結束了。我在這期培訓課中不僅學習到許多插花的技術,而且還結識到了許多朋友,插花培訓既讓我獲得了知識和技能,又讓我懂得了花的美。
插花的美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錯落有致。
插花首先要有立體感,就是要有一定的寬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還要有一定的高度。 寬度要對稱,又要有變化,(指的是勻稱),深度要從前到後逐步提高,高度要疏密錯落。
現在世界上的插花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東方式插花,另一種是西方式插花。東方式插花則講究的是意境。選用花材簡練,以姿為美,善於利用花材的自然形態和所表達的意境美,並注重季節的感受,以線條的造型為主,多為平衡式構圖,以姿態的奇特、優美而取勝,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西方的插花講究幾何圖形,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
東方式插花 典型的就是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
中國花藝從先秦直至當代。 特質就是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中國式插花編輯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
日本式插花要旨是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展現其充沛的精神。日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一貫來往密切,自隋唐時代,隨佛教一起傳人佛前供花後,插花即在,在日本生根、發芽,逐漸成長,但自隋唐時代,吸收了隨佛教一起傳人佛前供花,則繼續逐漸發展。直到20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後,走向西方,風靡世界。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風格和形式都留有佛教插花藝術的影跡。這除了由於地理和民族血統相近的自然因素外,還與其國策有關。日本曾於17世紀(163年)頒布一項「鎖國令」,既禁止本國人出海,也禁止西方人到日本貿易、傳教。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選材簡潔為主流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歷史較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傳統,是中日文化的混合體,其發源地據說為聖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聖德太子在飛鳥時代(自公元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擔任推攝政,指導政治及文化。
實際是中國現在的插花藝術已經將西方的幾何圖形和東方的意境美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了。
插花的人生感悟 篇3
1、缺撼美:人生不必平衡
插花講究孤獨,它有一種意境在這兒,人生不必十全十美。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李昱凄慘、岳王壯麗,淚中花、斷腸詩都是殘缺之美。
2、沉默美:有些事不必開口
插花講究寧靜。兩枝三枝,無喧無鬧。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人生不必解釋,不必討好、不必點頭、不必奉承。
3、雅緻美:生活需要精緻
一山一石、一盆一草,一機一案、一色一香,插花無不精緻。
或飲或食、或住或行,人生當頗費心思,享受精緻。
4、短暫美:生命本來短暫
越美的插花,生命越覺短暫。美人感悟青春之易逝,壯士感慨事業之艱險。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5、樸素美:人生不必太華麗
插花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如果你既能在欣賞插畫的魅力的同時還能提悟出人生的哲理,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㈡ 禪意插花
禪的來源
禪在古印度語中言為「禪」,譯為思維修養或「靜慮」。佛陀在世講法四十九年,一日登座、拈花一朵、展示眾人。眾人不明所以,只有大迦葉微笑了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並囑咐摩柯迦葉,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從此有了禪宗。在我國南朝梁武帝時期,由二十八代禪祖達摩傳入,這是禪的歷史。要了解禪意插花和「禪」的關系,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禪。禪是一種境界、一種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禪的感悟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禪宗
禪宗講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說心裡不打妄想,不起一念分別執著,沒有言語(不是叫你不說話),佛告訴我們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這個真實的境界不是能言語的。不是沒有言語,那是因為,我們把佛的語言拿過來,當作自己的話在講,不具備佛性,也就是你的境界不能夠度人,大家聽經不能開悟,其實就是著了相,要離相聽經。說了這么多,那麼和我們禪意插花有什麼關系?
傳統插花的分類
1、 理念花(盛行於宋明兩代)
2、 心象花(起於唐而盛於明末清初)
3、 造型花(流行於清代)
4、 寫景花(起於唐而盛於明末清初)
其中心象花的創作理念是「借物明志」和禪的修行方式很接近,因為境界也是有層次的,同樣創作的作品就是作者當下的心境、層次的一種表達。所以,在長期的插花演變過程中就又衍生了一種新型的花藝——禪意插花。
禪意插花是一種其獨有的自身感悟自然、感悟天地(宇宙)規則秩序皆因萬物有靈性。寄心於花草,求待身心解脫,我們看到禪意插花多以枯枝,敗葉或有生命的枝條,插作而成的作品。蒼勁有力的枝條恰如修者的心,老而彌堅,枝條的曲折又如修者為證得般若而幾多沉浮,終是曲折向上貨下俯九淵,窮於盡處。曉知生命的意義。真是因為自然中樹木、花草有此「根性」所以常被用來表達作者的心境。這里借用六祖慧能所說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禪意插花是一種其獨有的自身感悟自然、感悟天地(宇宙)規則秩序皆因萬物有靈性。寄心於花草,求待身心解脫,我們看到禪意插花多以枯枝,敗葉或有生命的枝條,插作而成的作品。蒼勁有力的枝條恰如修者的心,老而彌堅,枝條的曲折又如修者為證得般若而幾多沉浮,終是曲折向上貨下俯九淵,窮於盡處。曉知生命的意義。真是因為自然中樹木、花草有此「根性」所以常被用來表達作者的心境。這里借用六祖慧能所說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版權說明:文章僅為交流和學習之用,資料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若有異議請聯系我,我們將以最快的時間予以處理。
㈢ 其實我是來插花的是什麼意思
插花就是花藝的一種呀
㈣ 插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圖片
插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如下:
插花最早是佛堂的供頌伏養物之一,其後慢慢發展,演變成了與掛畫,點茶,焚香一起的四藝,成為了古時候文人必須具備的文化素養。插花在古時候是男人的專利,演變到現在,女子學習插花的越來越多,已經變成了女子洞櫻沒提高文化素養的必備課程之一了。
3、合適的花瓶
插花的花瓶,主要是要古樸,大方,典雅,潔凈的,比較有韻味的花瓶,能和花材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才合適。如果花瓶的材質較輕,可以在花瓶里灌上一些石子之類的加重,防止頭重腳輕。
4、注意水質
插花使用的水,最好是雨水,養魚的水和湖水等天然水,如果是自來水,需要使用靜置過幾天的水。
5、特殊處理
可以根據花卉不同的習性來進行特殊的處理工作,這些都是一些常識,比如說,像牡丹,芍葯,在插瓶之前,把花材的底部燒焦了,鮮花的花期能延長好幾日。像玫瑰花,如果在糖水中養殖,能保持10天左右的花期。
梔子花的花語是--「喜悅」,就如生機盎然的夏天充滿了未知的希望和喜悅內。
也有解釋說梔子花的花語容是--「永恆的愛與約定」。很美的寄託。大意是因為,此花從冬季開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會綻放,含苞期愈長,清芬愈久遠;梔子樹的葉,也是經年在風霜雪雨中翠綠不凋。於是,雖然看似不經意的綻放,也是經歷了長久的努力與堅持。或許梔子花這樣的生長習性更符合這一花語。不僅是愛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溫馨、脫俗的外表下,蘊涵的,是美麗、堅韌、醇厚的生命本質。
㈥ 曬自己插花的朋友圈說說有哪些
如下:
1、真的很美,但好想保留最美的瞬間啊!這次教大家一個折紙教程,自己動手製作幾枝小清新的紙折插花吧,擺在桌上超好看。
2、插花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呀,尤其是自己動手嘗試呢,讓我想起來一啵王炸,花藝師的快樂,你不懂。
3、自己也要給自己儀式感,買兩束花回來自己動手插花同時一個人也去吃了飽飽的狗糧,該洗洗睡了,畢竟是為了過節才回來的。
4、節日禮物提前3天就買了,還需要我自己動手剪枝插花還是很開心哦。
5、自己動手插花,成就感滿滿,自己動手插花,有層次感,效果還不錯。順便祝自己二十八歲生快!
㈦ 百合花插花方法
伴隨著人們對花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情,插花花藝已經開始漸漸的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百合花插花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請大家記住這樣一句話,百合一枝戲一台,百合宜少不宜多
尤其我們在家裡用百合插花時,選擇一朵百合花就可以了。我記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說過,一朵比一百朵更重要。
2.色彩搭配
百合花與太多的花色搭配都會適得其反,反而踐踏了百合的純潔。
3.插花前別忘了先去掉花蕊
因為百合花的花粉容易落到花瓣上污染了花瓣,而且很難去除。
4.做焦點花
由於百合花花比較大,花型整齊漂亮,在東方插花中一般當作焦點花。
百合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原產我國、日本、朝鮮等,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相關閱讀:百合花的養殖方法
栽種:北方宜選擇向陽避風處,南方可栽種在略有遮蔭的地方。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種前一個月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栽種一般深度為鱗莖直徑的3-4倍,以利根莖吸收養分。北方如栽種太淺,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須和小鱗莖的生長。生長期間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損傷根莖。若有條件,可在種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蓋。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濕度,以利鱗莖發育。
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百合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百合花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鉀肥,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