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地衣花卉
㈠ 地衣和苔蘚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請附圖回答。
主要區別如下: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種真菌和1種藻組合的復合有機體。
苔蘚植物門(Bryophyta)屬於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
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Hepaticae)、蘚綱(Musci)和角苔綱(Anthocerotae)。苔綱包含至少 330 屬,約 8000 種苔類植物;蘚綱包含近 700 屬,約 15000 種蘚類植物;角苔綱有 4 屬,近 100 種角苔類植物。
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適生於陰濕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只有數十厘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1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只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的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在植物界的演化進程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類型。
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形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苔蘚植物分布范圍極廣,可以生存在熱帶、溫帶和寒冷的地區(如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成片的苔蘚植物稱為苔原,苔原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局部出現在樹木線以上的高山地區。
苔蘚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細胞組成的。苔蘚植物的受精必須藉助於水。精子與卵結合後形成合子,分裂形成胚(embryo)。胚在頸卵器內發育成為孢子體。孢子在適宜的生活環境中萌發成絲狀體,形如絲狀綠藻類,稱原絲體 (protonema),原絲體生長一個時期後,在原絲體上再生成配子體。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苔蘚植物一般生長密集,有較強的吸水性,因此能夠抓緊泥土,有助於保持水土。可作為鳥雀及哺乳動物的食物有助於形成土壤苔蘚植物可以積累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來腐蝕岩石,促進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
作為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由於苔蘚植物的葉為單層細胞結構,容易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中的污染物較為敏感。
用作肥料及燃料
泥炭蘚(Peat mosses)可以用作肥料有可以增加沙土的吸水性,還也可以曬干作為燃料,用來發電。
用於園藝栽培
它還可用來包紮花卉、樹苗等,既通風又保濕。
作為葯材
有些種類的泥炭蘚還可做草葯,能清熱消腫,泥炭酚可治皮膚病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種真菌和1種藻組合的復合有機體。因為兩種植物長期緊密地聯合在一起,無論在形態上、構造上、生理上和遺傳上都形成1個單獨的固定有機體,是歷史上發展的結果,因此,把地衣當作1個獨立的門看待。本門植物全世界有500餘屬,25000餘種。
構成地衣體的真菌,絕大部分屬於子囊菌亞門的盤菌綱(Discomycetes)和核菌綱(Pyrenomycetes)少數為擔子菌亞門的傘菌目和非褶菌目(多孔菌目)的某幾屬。還有極少數屬於半知菌亞門。此外,在中歐發現l種Cystocoleus racodium,是屬於藻狀菌的。
地衣體中的藻類為綠藻和藍綠藻的20幾個屬。綠藻中的共球藻屬(Tyebouxia)、橘色藻屬(Trentepohlia)和藍綠藻門的念珠藻屬(Nostoc),約佔全部地衣體藻類的90%。
地衣體中的菌絲纏繞藻細胞,並從外麵包圍藻類。藻類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大部分被菌類所奪取、藻類和外界環境隔絕,不能從外界吸取水分、無機鹽和二氧化碳,只好依靠菌類供給,它們是1種特殊的共生關系。菌類控制藻類,地衣體的形態幾乎完全是真菌決定的。
有人曾試驗把地衣體的藻類和菌類取出,分別培養,而藻類生長、繁殖旺盛,菌類則被餓死。可見地衣體的菌類,必須依靠藻類生活。
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新鮮空氣,因此,在人煙稠密,特別是工業城市附近,見不到地衣。地衣一般生長很慢,數年內才長幾厘米。地衣能忍受長期乾旱,乾旱時休眠,雨後恢 復生長,因此,可以生在峭壁、岩石、樹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耐寒性很強,因此,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南、北極,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獨能生長繁殖,常形成一望無際的廣大地衣群落。
地衣、真菌以及整個菌物都是真核生物。在自然界,地衣往往與苔蘚植物為伴,因此,二者容易被人們所混淆。實際上苔蘚植物有根、莖、葉的初步分化,屬於高等綠色植物。
㈡ 急求 誰能告訴我岩生花卉有哪些
火絨花,一些景天科的植物如石蓮花、垂盆草、瓦松、胭脂紅景天、三七景天專、佛甲草 ……屬 地衣,苔蘚,金發草,叢毛羊鬍子草 芭菲爾鞋蘭屬的蘭花、豬籠草屬的風鈴豬籠草、萬年松 狗牙根 岩白菜 和一些蕨類植物,越橘
㈢ 地衣生長在什麼地方
南方,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溫暖宜人,四季如春。然而,在地球的南方盡頭之處——南極,卻是地球上外貌最怪異的地方。在那裡,晝夜不是按照24小時的周期來循環,天空受到奇異的極光干擾。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有記錄的最低溫度曾達零下90℃,尤其是,這個被科學家們稱為「風之家」的南極大陸,全年的風速平均為每小時16公里。然而在這樣惡劣的氣候條件與荒蕪的瘠地上,人們於1934年在南極州的昆茂德山中發現了分布在地球最南的植物。它的地理位置為南緯86°03′。這些是直接生長在堅硬的花崗石上的地衣植物,雖然沒有鮮艷的花卉,灰綠色的微小個體幾乎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卻賦有徵服大自然惡劣環境的特殊本領。地衣是南極地區最重要的植物。事實上,它不是單一植物,而是藻類與真菌共生的復合體。藻類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復合體所需的養料;而真菌雖不能象藻一樣,在微弱的陽光下轉換能量,卻也起著多種作用:它把虛弱的藻胞固定在岩石上,它的「須根」吸住水分,使藻比它單獨生存時獲得更多的水分。有些地衣中的真菌還可以分泌出某種物質來溶解岩石,從而釋放出地衣生長所需的無機物。地衣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實驗證明,地衣能忍受70℃左右的高溫而不死亡,在零下268℃的低溫下,放幾小時後仍能恢復正常生長,甚至,在博物館的陳列櫃里放了15年的地衣,當沾了水之後,居然「死」而復活。這些本領是其他植物所望塵莫及的,難怪地衣能遠離生物家族的競爭,在天涯海角安居樂業了。
㈣ 這種東西叫什麼
地衣。屬苔蘚類植物,多生於陰暗潮濕的地方。中國苔蘚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已報道的約有3000種,而葯用的不到1 8%,極少作為正式葯材使用。地錢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萜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聯苄類化合物及香豆素類等,黃酮類化合物以芹菜素、木犀草素及其甙為主。地衣(lichen)是真菌和光合生物之間穩定而又互利的聯合體,真菌是主要成員。另一種定義把地衣看作是一類專化性的特殊真菌,在菌絲的包圍下,與以水為還原劑的低等光合生物共生,並不同程度地形成多種特殊的原始生物體。傳統定義把地衣看作是真菌與藻類共生的特殊低等植物。
㈤ 植物有哪些種類名稱
植物有哪些種類名稱
植物有哪些種類名稱,植物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種類有成千上萬種,不管是已發現或者尚未發現的植物都有不少,像多肉植物、觀賞植物、可食用植物就很普遍了,那植物種類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植物種類介紹吧。
植物有哪些種類名稱1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一、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發展是非常久遠的,是古生物的一種,最早出現在是古生代時期,特別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時期,更是遍布在各大陸,是陸地上最主要的植物,主要有喬木、灌木、藤木等類型,還分為常綠的線形、葉針形、鱗形等。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二、被子植物
在裸子植物由盛而衰時期,就發展了被子植物,這也是一億年前的植物,後而發展成為一種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它是有花的植物,通過花來繁殖後代,幾乎占據了植物界種類的一半。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三、苔蘚植物
苔蘚也是種類較多的植物,差不多有18000餘種,有蘚綱、苔綱、角蘚綱三大類別。這種植物一般高只有2-5公分,最高也就30公分高,是分布極廣、非常耐候的植物,在極地、熱帶都可見,最喜歡在潮濕環境生長。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四、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發展與泥盆紀時期,是所有低地生長的木生植物總稱,生命力極強,其形姿優美、觀賞價值高,是現在一種觀葉植物,有鐵線蕨、鹿角蕨、腎蕨等、波斯頓蕨等。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五、藻類植物
藻類在光合作用下會產生能量,是一種很簡單的植物,有27000餘種,根據其色素、生殖方法、細胞構造、生殖器官構造等方面的不同表現來分類,有綠藻門、金藻門、硅藻門等。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六、種子植物
種子植物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統稱,在植物界是最高等的,其體內有維管組織、能產生種子並繁殖。像板栗、樟樹等。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七、地衣植物
地衣植物是真菌與藻類共生產生的,主要有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等類別,像松蘿、石蕊等植物。
植物的種類有哪些八、菌類植物
菌類植物在人們的認知中都是可食用的,像靈芝、木耳、猴頭菌、竹蓀、香菇等等。其實它有粘菌門、真菌門兩大類別,種類也是非常多的。
植物有哪些種類名稱2
1、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A)是指植物的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葉是肥厚多汁並且具備儲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稱「黃麗」。
其至少具有一種肉質組織,這種組織是一種活組織,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儲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狀況惡化、植物根系不能再從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時,它能使植物暫時脫離外界水分供應而獨立生存。
2、柳樹
是一類植物的總稱: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腺柳 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柳屬多為灌木,稀喬木,無頂芽,合軸分枝,雄蕊數目較少,蟲媒花等特徵表明,較楊屬與鑽天柳屬進化。
柳屬的形態特徵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
葉互生,稀對生,通常狹而長,多為披針形,羽狀脈,有鋸齒或全緣;葉柄短;具托葉,多有鋸齒,常早落,稀宿存。葇荑花序直立或斜展,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稀後葉開放。
3、桃樹
薔薇科、桃屬植物。落葉小喬木;葉為窄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厘米,寬4厘米,先端成長而細的尖端,邊緣有細齒,暗綠色有光澤,葉基具有蜜腺;樹皮暗灰色,隨年齡增長出現裂縫;花單生,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直徑4厘米,早春開花。
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黃色的,桃有多種品種,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實是扁盤狀;「碧桃」是觀賞花用桃樹,有多種形式的花瓣。
4、君子蘭
別名劍葉石蒜、大葉石蒜,是石蒜科君子蘭屬的觀賞花卉。原產於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前後也開花,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5℃,低於5℃則停止生長。
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乾燥環境。君子蘭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中國常在溫室盆栽供觀賞。分株或種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蘭(C. nobilis),各地溫室栽培,花色多樣。君子蘭的壽命達幾十年或更長。君子蘭是長春市的市花。
5、綠蘿:
屬於麒麟葉屬植物,大型常綠藤本,生長於熱帶地區,常攀援生長在雨林的岩石和樹幹上,其纏繞性強,氣根發達,可以水培種植。
成熟枝上葉柄粗壯,長30-40厘米,基部稍擴大,上部關節長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寬槽,葉鞘長,葉片薄革質,翠綠色,通常(特別是葉面)有多數不規則的純黃色斑塊,全緣,不等側的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深心形,稍粗,兩面略隆起。
㈥ 十種常見植物有哪些
一、三角梅
三角梅原產於巴西,在19世紀的時候才流傳到歐洲,它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而且十分的喜歡陽光,即使是夏季陽光十分強烈的時候也不用為它遮陰,非常的好養護。
㈦ 花卉之最有那些
種子壽命最長的花:羽扁豆:
分布:地中海地區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有一年生的野生型。蘇聯、荷蘭、比利時、美國等栽培較多;
科屬:豆科,屬名:羽扇豆屬 。
呼吸系統最先進的花:蓮花:
蓮花,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等多種顏色,或有彩文、鑲邊。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果實橢圓形,種子卵形,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
最長壽的花:百歲蘭:
百歲蘭,一生只長兩片葉子,不凋不謝,葉片基部生長的同時,葉片末端開始乾枯。其葉子壽命為植物界中最長的,在原產地非洲納米比亞的沙漠有壽命達2000年以上者,葉片寬達1米多,長達10餘米,極為珍貴。 在非洲西南部安哥拉附近靠海岸的沙漠地區,就可見到百歲蘭。它長得十分奇特,4米高的莖桿,露出地面的只有20厘米左右。百歲蘭有兩片從莖頂生出並左右分開的革質葉子,匍匐在地上,葉寬30厘米,長3米左右,最長能有6—7米。葉的基部硬而厚,並不斷地生長,葉的梢部軟而薄,不斷地損壞,葉肉腐爛後,只剩下木質纖維,盤卷彎曲。除種子發芽後的一對子葉外,百歲蘭的這一對葉子百年不凋。 百歲蘭的根系發達,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分,同時海邊霧氣濃重,形成的露水落下後,被百歲蘭的葉子吸收,這樣,百歲蘭始終可以獲得充足的水分來供自己生活之用。 百歲蘭的分布范圍極其狹窄,只有在西南非洲的狹長近海沙漠才能找到。它也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貴。
最耐熱和最耐冷的植物:地衣:
據試驗,地衣在攝氏零下273度的低溫下還能生長,在真空條件下放置6年還保持活力,在比沸水溫度高一倍的溫度下也能生存。因此無論沙漠、南極、北極,甚至大海龜的背上它都能生長。地衣為什麼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人們經過長期研究,終於找到了「謎底」。原來地衣不是一種單純的植物,它是由兩類植物「合夥」組成,一類是真菌,另一類是藻類。真菌吸收水分和無機物的本領很大,藻類具有葉綠素,它以真菌吸收的水份、無機物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原料,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製成養料,與真菌共同享受。這種緊密的合作,就是地衣有如此頑強生命力之秘密。
㈧ 植物園的植物有哪些種類
植物園里的植物種類有很多,比如喬木類的黑松、南洋杉、紅松;灌木類的五針松、翠柏、蘇鐵;竹類的毛竹、鳳尾竹、觀音竹、紫竹;藤本類的常春藤、爬山虎、紫藤。另外還有各種花卉,如菊花、蘭花、美人蕉、一串紅等。
植物的種類一: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發展是非常久遠的,是古生物的一種,最早出現在是古生代時期,特別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時期,更是遍布在各大陸,是陸地上最主要的植物,主要有喬木、灌木、藤木等類型,還分為常綠的線形、葉針形、鱗形等。
植物的種類二:被子植物
在裸子植物由盛而衰時期,就發展了被子植物,這也是一億年前的植物,後而發展成為一種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它是有花的植物,通過花來繁殖後代,幾乎占據了植物界種類的一半。
植物的種類三:苔蘚植物
苔蘚也是種類較多的植物,差不多有18000餘種,有蘚綱、苔綱、角蘚綱三大類別。這種植物一般高只有2-5公分,最高也就30公分高,是分布極廣、非常耐候的植物,在極地、熱帶都可見,最喜歡在潮濕環境生長。
植物的種類四: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發展與泥盆紀時期,是所有低地生長的木生植物總稱,生命力極強,其形姿優美、觀賞價值高,是現在一種觀葉植物,有鐵線蕨、鹿角蕨、腎蕨等、波斯頓蕨等。
植物的種類五:藻類植物
藻類在光合作用下會產生能量,是一種很簡單的植物,有27000餘種,根據其色素、生殖方法、細胞構造、生殖器官構造等方面的不同表現來分類,有綠藻門、金藻門、硅藻門等。
植物的種類六:種子植物
種子植物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統稱,在植物界是最高等,其體內有維管組織、能產生種子並繁殖。像板栗、樟樹等。
植物的種類七:地衣植物
地衣植物是真菌與藻類共生產生的,主要有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等類別,像松蘿、石蕊等植物。
植物的種類八:菌類植物
菌類植物在人們的認知中都是可食用的,像靈芝、木耳、猴頭菌、竹蓀、香菇等等。其實它有粘菌門、真菌門兩大類別,種類也是非常多的。
地球上已知道的植物種類有33.5萬種。種類豐富,在動物園只能看到一部分。
㈨ 植物760,這是什麼花卉
石胡荽:一年生草本。種子越冬後於早春萌發,花果期7~11月份。喜生於潮濕的環境,如池塘邊、路旁和荒野濕地。常生於水生蔬菜、水稻及秋收作物大豆田的田邊及路埂上,發生量小,危害輕,是常見雜草。
㈩ 這種像花的地衣叫什麼
匙葉茅膏菜(學名:Drosera spathulata)多年生草本。莖極短縮。葉皆基生,呈鑲嵌式;生於山區陰濕斜坡,或濕地水溝旁。分布福建、廣東、台灣等地。本種我國標本花柱頂部通常2淺裂,模式產區的標本花柱頂部通常不裂,僅有時2淺裂。播種繁殖、扦插繁殖、組織培養豆科繁殖。多作為溫室奇異花卉盆栽或點綴於沼澤園,或供植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