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寫意花卉步驟

寫意花卉步驟

發布時間: 2022-09-17 16:30:29

❶ 非常全面的寫意荷花畫法,值得收藏!

用寫意方法畫荷花,是對真實荷花的提煉、誇張和概括。畫荷花,必須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體態大方,飄然若仙的精神表現出來,可雙勾,可厾筆,可勾厾並用。畫好的關鍵在於運筆和章法(構圖),尤其是運筆是畫好荷花的根本。畫花時要用鋒得當,水分適度,起落有度,快慢相宜。雙勾通常用中鋒或裹鋒,力求渾厚挺拔,厾筆要輕重有姿,力求滋潤有力。畫葉時要注意鋒勢走向,水分飽滿,快慢配合,筆意連接,力求整體有韻。畫柄時要注意用鋒速度,通常以使用中、裹、逆、拖鋒為宜,力求圓潤挺拔。章法是作品的框架,把荷花和小葉卸任為點,柄看作為線,荷花看作為面,通過點、線、面在畫面上的開合、阻引、緊松、錯落的組合和切割以及流露出的濃淡、枯濕、前後的搭配,使畫面產生豐富的韻律效果,從而體現出荷花的多姿多彩。關鍵問題解決了,成功就有了把握,同時還須在筆墨、章法、詩文、書款、印章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及巧妙的組合,才會產生出一幅好的作品來。

技法演示

畫荷花要注意用筆和水分的控制,要體現出筆在紙面上行走的輕重、快慢和頓挫。荷葉的筋脈似雞爪,要畫得有彈性。荷柄上的點要連貫,須疏密錯落。

畫雙勾荷花和中鋒運筆,注意提按,尾筆要收得住,轉折要向相,整朵花畫完後可在花瓣尖上加濃墨復筆。

雙勾荷花開放的形狀,中鋒運筆,水分不宜多,行筆中要有頓挫並注意快慢。

厾筆荷花要側鋒運筆,注意頓挫提按,筆尖、筆肚、筆根都要用好,要向相,事朵花畫完後可以在花瓣尖上添以深色。

厾筆荷花開放的形狀,運筆要有提按頓挫。墨分五色,不拖膩。

畫重瓣荷花可側鋒、中鋒兼用,注意花瓣的勢向,中間的和邊上的瓣形要有變化,整個花的中間部分可畫得模糊一點,邊上可畫得清楚一些,如此,可使花朵的整體效果更好。

重瓣荷花開放的幾個形態。

荷花開放的幾個形態。

荷花開放的幾個形態。

荷葉的幾個形態,畫時要注意運筆的快慢,可側、中鋒並用,須墨分五色。勾葉筋時不能讓葉筋跳出葉子,要溶在葉里,須做到枯濕相間,有力有勢。

荷葉的搭配要注意大小、疏密、錯落與前後的關系。

蓮藕的畫法

章法構圖

1.荷花在左上位置的章法

2.荷花在右上位置的章法

3.荷花在左下位置的章法

4.荷花在右下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中上位置的章法。荷花畫在中上位有莊重感和神聖感,荷葉的大小搭配要處理好,不要呆板了。

2.荷花在中下位置的章法

3.荷花在中間位置的章法,荷葉的補白要靈活

4.荷花在左中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右中位置的章法

2.荷花在右下位置交叉的章法,要撐得住,注意疏密,不要畫亂了

3.荷花在右上位置交叉的章法

4.荷花在左上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左下位置的章法

2.兩朵荷花的章法。畫多花頭的作品,要注意花和花、花和葉之間的關系及大小、疏密的分配。

3.三朵荷花的章法

4.兩朵荷花的章法

三朵荷花的章法。運用花柄的疏密排列,畫面有向上的張力。

白荷花的章法

技法演示

夏荷

夏荷是荷花的盛花期,表現這一時期的荷花應著重在繁茂與活力方面做文章,可多花多葉,以此體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審美意境。

秋荷

與夏荷不同的是,秋日的荷花已經開始調謝,其特徵為花瓣脫落,荷葉亦出現破碎。創作時布局要空靈,須留出一定的空間以區別於夏荷的繁密茂盛,畫出秋荷的特點。

冬荷

冬日的荷塘也是一景,荷花雖已殘敗卻也別有特色,枯萎的荷葉可用破筆焦墨表現,荷花已成蓮蓬,可用深墨勾勒,渲染赭色,表現蕭瑟的景象。

風荷

畫特定環境中的荷花,要把握環境給荷花造成的影響,如風荷,因風力的作用,荷花荷葉均應向同一方向傾斜,荷葉有側卷翻轉的現象,荷花亦有側傾的現象,要畫出動感,方能表現出環境造成的特徵。

雨荷

畫雨中的荷花,可先用礬水朝一個方向灑在紙上,待干後再畫。雨中的荷花,因受雨勢的影響,花、葉均作下垂狀,因礬水的作用,畫面上自然會產生雨點的感覺,兩相結合,便產生了雨荷的效果。

雪荷

畫雪中的荷花,可先用礬水或白粉點灑在紙上,待干後再畫。畫雪荷,方法與冬荷相近,只是畫得更焦更幹些,須表現出殘敗的感覺。烘染背景時,因礬水或白粉的作用,會有飛雪的感覺出現,在畫面上補以鳥雀,一方面豐富了色彩,另一方面也給畫面增添了活力。

示範解析

紅蓮接天

墨葉紅荷,是表現荷花的常用方法,就色彩關系而言,紅與黑的搭配是一種經典,尤其是在把握了相互之間的大小、疏密關系及穿插互襯關系後,所出的效果便會產生質的飛躍,讀後有賞心悅目的感覺。

六月當紅

是圖所表現的是盛放期的荷花,紅荷朵朵,欣欣向榮,荷葉濃淡互襯,體現的是滋潤,而荷柄枯焦勁挺則是一種活力的展示。構圖偏重左側下端,為保持畫面平衡,於右側上方補以落款印章,並配以蜻蜓,章法完整,也很活躍。

荷塘清翠

作品的內容與作品的名稱有時可以有一個巧妙的結合,荷塘清翠原本只是反映了荷花的綠翠,畫面中補以翠鳥,便有了諧音的含義,作為意義的表達,更有了層次感,趣味性也得到了加強。

鴛鴦聯蓮

鴛鴦為吉祥鳥,象徵著忠貞與美好,蓮花亦有連連不斷的含義,兩者結合,便深層次地表達了一種心願與期望,就表現方法而言,荷花荷葉可畫得粗放些,鴛鴦則須畫得細膩些,由此而產生的對比關系,可使畫面效果更佳。

紅運當頭

一柄紅荷於荷葉之間斜穿而過,懸於禽鳥的頭部上方,謂之紅運當頭,這是典型的討口彩的表現手法,深受我國民間大眾的歡迎,就形式內容而言,不啻是審美與期望的絕佳結合。

一鷺蓮生

諧音為一路連升,也是一種口彩,頗合民間傳統的意識理念,蓮為水生植物,鷺為水邊涉禽,兩者本來也相配,白蓮白鷺以線勾之,背襯大片潑墨荷葉,黑白分明,對比大,效果佳。

蓮塘金魚

蓮塘或有魚,但很少見金魚,作為創作理念,可不必拘泥於有或無,藝術原來是浪漫的,不悖常理即可。是圖以粗荷細魚的手法表現了荷塘一角,金魚擺尾游,荷葉受風斜,有動感,卻悠然。

蟾蓮聲馨

蟾與禪、財諧音,畫名是討口彩的,畫面則兼得口彩與佳賞。紅花墨葉,搭配相宜,自然大方。荷應為靜態,卻因風的作用有了動感,蟾應為動態,由於動作緩慢則產生了靜的感覺,動與靜的對比設計,非常得趣。

竹君蓮生

此圖寓意「祝君連升」,題材討好,頗吉祥。蓮竹相配,尤宜畫面組合,竹為線,荷為面,自然的線面關系給創作帶來了諸多使得,雖如此,亦須嚴謹構圖,令主次分明,達到最佳效果。

紅衣金秋

夏去秋至,荷花謝荷葉殘,情境已蕭瑟,卻也不盡然,是圖畫秋荷,在殘荷敗葉間配以小雀雙棲,不僅活躍了畫面,也豐富了色彩,畫中的禽鳥機靈敏捷,不僅起到了很好的點綴作用,也為殘荷的來年重生做了鋪墊,唱響的是一麴生命的贊歌。

芙蕖白頭

在花鳥畫中常有畫白頭翁的,且多為成雙成對,皆因其寓意白頭偕老之故也,畫荷花也可配此鳥,或飛或棲均可,須注意鳥棲之處只可是荷柄,不可落在荷葉上。

四季春

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也是傳統的表現方法。將不同季節的花卉合畫於一幅,多種的樣式與各異的色彩呈現的是一種飽滿,是一種豐富,體現的是美好與吉祥。歷代畫家多有此種形式的表現,謂之「歲朝清供」。

紅菱多蓮子

蓮蓬是荷花的產物,蓮蓬多蓮子,傳統觀念中將其喻為多子,是興旺發達的象徵。學畫荷花,也應學會畫蓮蓬,如秋荷、冬荷均可將其作為主要表現對象。

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❷ 學習國畫很難,怎樣畫好寫意花鳥

學畫寫意花鳥國畫,最重要在一個字“意”,在解意、悟意、描意後定能完成一幅精美的花鳥圖。

解意——觀看花鳥的形態。

描意——學習國畫運筆技巧。

學習國畫必定要明確運筆技巧,否則就像“在茶壺里煮餃子——有口倒不出”。這里介紹四種最實用的蘸墨方法:筆尖蘸墨、筆側蘸墨、筆腹蘸墨以及蘸水。筆尖蘸墨,呈現出來的效果墨色前濃後淡、筆觸前密後稀,落筆按圓弧旋轉,成花瓣或鳥雀羽翅。筆側蘸墨,下筆中間墨濃、前後墨淺,持該畫筆運力靈巧轉折或能成搖曳的花枝。

筆腹蘸墨,因筆腹藏有水多,通常濃淡程度並不比前兩筆法表現的明顯,因此一般用於鋪景塗色上。蘸水,是指在畫筆蘸取足夠的墨水後,再於筆尖出蘸水,落筆後會呈現出中間淺四周深的特別效果,但於宣紙上暈染的也很快,初學者還是要慎重使用該技法,不然很容易把畫面弄臟。

❸ 國畫花鳥基本畫法技巧

國畫花鳥基本畫法技巧

學習畫花卉,除了要多觀賞及臨摹古今名畫以外,還要對 實際的花卉深入的觀賞與寫生,了解花的枯榮及霜晴雨露中的 情態,茲從花朵葉與枝乾等各部位簡述其結構與生態。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國畫花鳥基本畫法技巧,歡迎閱讀。

花卉的觀察

( 一 ) 花朵:花朵經常是畫面的主題, 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幾部份。

花瓣有單瓣與重瓣 ( 復瓣 ) 之 分,花形有離瓣合瓣之別。

牡丹薔薇花等是離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離瓣的單瓣,牽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單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單瓣與重瓣的不同品種,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 木槿梅花等。

花蕊有長短多寡的區別。

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異株者僅有小蕊,或僅有大蕊,有的花蕊較 明顯,有的較隱密,都需仔細的觀察。

花萼亦因花的種類而異 ,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絲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長 在一長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長,山茶萼像魚鱗等。

( 二 ) 葉:單葉植物從枝或莖長葉時,葉序有對生互生 輪生叢生等。

復葉植物有的成羽狀掌狀鳥足狀,有的是二重復 葉,形式更為復雜,必先了解其生長的規律,才不致在繁雜中 發生錯誤。

葉有葉柄與葉脈,形狀有尖圓長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莖枝:可分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幹挺 硬,有些相當粗狀,草本的莖大都較嫩,有的變成右旋或左旋 的蔓延,有的還長有須狀的攀緣莖。

花卉的寫生

各種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較清新,生氣勃勃,是寫生的好時間,寫生是為創作收集素材,如果是為了工筆畫的需要,就必須作細致的描寫。

有時我們在畫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寫生收集素材的時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側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葉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將綻的大花蕾。

葉子也是如此,除了成葉外也要 有嫩葉及嫩芽,並注意陰陽向背,大小穿插。枝幹也要有主幹 、支幹之分,以及在在畫面上的姿態和疏密。

以上這些都是我 們在針對目的寫生收集素材時,首先要注意到的問題。

雖然花鳥畫不像山水畫常有移動視點的表現法,通常視角比較穩定,但我們觀察時可運用移動視點的方法,選取最美 角度寫生,並注意花、枝、葉的大小比例。

畫花朵可從花蕊花 瓣入手,通常先畫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擴展,花瓣 太復雜的可進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

畫葉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葉序、結構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與疏密、前後葉的變化,最後畫枝幹,大幹還要畫出皮紋,如梅花的大幹要蒼老、皮紋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橫皴,松干皮要鱗皴,紫薇花干皮較光滑等不同種類的枝幹特點。

花卉的寫生,宜從折枝花卉開始,折取花葉易於入畫的一枝,插於花瓶中詳細觀察,花蕊被遮蓋的也可撥開,研究細部結構。

對於簡單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選取整株花的一角來嘗試 或全株花的寫生,由於枝葉復雜,須選擇適當的角度,並做大 幅度的刪減或調整。

總之花卉的寫生並不是畫植物的插圖或說明圖,需主觀的取捨與美化,並強調意趣的表現。

鳥類的觀察

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區分為水禽與山禽兩 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鳴 禽、雉禽等類,各類的特微與習性如下:

(一)涉禽:棲於淺水中捕食魚蝦,它的'嘴、頸、腳都很長。例如鶴、鸛、鷺鷥等。

(二)游禽:喜歡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腳短,趾間有蹼,多 捕食魚蝦和小蟲。例如海鷗、野鴨、鴛鴦、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雙翅強而有力,嘴形如勾,腳夷尖銳,性情猛悍 ,專門捕食小動物。例如鷹、鷲、鶚、隼等。

(四)攀禽:多數上嘴鉤形,下嘴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 夷攀抓在樹幹上。例如鸚鵡、啄木鳥等。

(五)鳴禽:喜歡鳴叫,一般小鳥多屬此類。 例如維、鶯、畫 眉、伯勞、黃鸝、八哥等。

(六)雉禽:屬於棲地類禽鳥,身體較大毛色美麗,尾長,嘴 形與雞類似,多生長於山林矮木叢中。例如雉雞、錦雞 、長尾雉、孔雀等。

禽鳥是卵生,故其身體(不包括頭、頸、腳、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環境與習性不同,其嘴、腳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與特微,一般而言,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長而尾短,山禽(鳴禽、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極尾長,嘴勾者食肉,細尖者食蟲,嘴長者食熊蝦,食殼者嘴粗而厚,成圓椎形。能長途飛行的鳥翅膀大都較長,且發達,水禽中多長頸者, 以便迅速出擊,啄夾魚類。

此外如頭形、眼精的顏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須把握其特微。

鳥類遍體生長羽毛,細密的綿羽有保溫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綿羽,以及許多形狀不清楚,層次繁多而疊列成一大片的感 覺。另一種是羽片形狀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詳細的 名稱,應仔細觀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狀及其疊列的關系,以求 熟悉鳥類羽毛的組織與秩序。

此外尚須明白禽鳥的雌雄,禽與獸絕大部份都是雄的較美 ,少數雌雄的羽毛一樣,但是雌鳥總比雄鳥略小,鳥的翼及尾 ,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鳥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鳥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鳥類的喜、怒、哀、驚,表現在翼、尾及 姿態上,亦有不同。

鳥類的寫生

鳥類除了結構復雜外,又活潑善動,要以真鳥直接寫生, 對初學者是一大挑戰。

剛開始不妨寫生鳥類標本。畫標本的優點是可以從各角度詳細的觀察細節,甚至重要羽毛的數目也可 慢慢的數清楚,尤其是畫工筆翎毛,標本的觀察助益頗大。然 而畫標本的缺點是容易畫出動態生硬呆板,甚至形狀比例失真的作品。

標本雖從真鳥剝制而成,但經人工填塞棉花於體內, 容易變形,鳥的眼珠亦不依類別的不同而變化,通常裝上統一 的人工替品。張開的翼及腳都家鐵絲支撐重量並維持形態,往 往因為製作者疏於觀察及技巧不足,而使關節變化失真,生硬 挺直,或重心不穩,羽毛凌亂等缺點。

初學者了解這些極可能發生的症狀之後,不妨比較鳥類的參考書籍圖片,或前往鳥店 、動物園甚至野外觀察,並可藉照相機的功能,凝固瞬間的動作,作為寫生的輔助參考資料。

作過鳥類標本觀察之後,即可嘗試籠中鳥的寫生。最好到 鳥店選購一種平時熟悉而溫 馴的小鳥, 最好價格不要太高,又容易飼養者,作為寫生的對象。首先要觀察其各種動態,如 踏枝、啄飲、搜翎、欲升、欲降、鳴啼、縮頸、飛翔..,等不 同的動作,並將其特徵記憶下來。

寫生之前不妨仔細的觀察, 並發現它最常重復出現的動作,或持續最久的型態作為寫生的 選擇,以鉛筆或毛筆做速寫,鳥的姿態改變時不妨依記憶修補 ,或等待其出現相同動態時,再迅速掌握,如做詳細的描繪較 費時,需耐心的畫畫停停,分幾次描繪完畢,而創作時最好也能經常觀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鳥的神態。

籠中鳥的行為動作與在大自然中的秦鳥略有不同,就如同 在監獄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動作有別一樣,為了表現『好鳥枝頭亦朋友』的自然情趣,了解每一種鳥的生活環境與棲息之態,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實地的觀察,配合望遠鏡賞鳥更佳。

每一種鳥的習性與姿態不盡相同。如燕子與鴿子是不站在樹枝上的,鶴與鷺鷥是拳一足而睡,烏鴉與喜鵲的動態絕不相同,若不仔細觀察,張冠李戴,舊部合乎物態,物理與物情。

此外鳥類棲宿或非翔時,頭必迎風、如背著風、羽毛必定掀起來, 這也應該注意到的現象。

速寫時可先畫出鳥的主要形體(蛋型)在根據頭部的動態(如伸頭、縮頸、扭轉等)添加頭部(頭部大致也成蛋形),再添加翅、尾與足部。爪在平地時需踏的穩,在枝上需抓的緊。非翔實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不可兩者同時伸展。最重 要得是身體要有重心,型態力求生動活潑,才能表現出生命力。

白描畫法

白描畫法是指以墨線描繪物體,不著顏色的畫法。

在人物、畜獸畫方面也有白描畫法,譬如兩幅最早的戰國楚墓出土的帛畫,即以白描法表現,我國古代稱之為「白畫」,下圖是壽平的《水仙圖》,即以白描畫法,洋溢著樸素而細致的水墨韻味。

白描畫法以線條為主,也可渲染淡墨。畫線條時,要使筆墨結合形相的特質,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濃淡,皆要以所表現對象的質感或特色為依歸,譬如以較細較淡的線條畫花瓣容易表現出其嬌嫩柔軟;以較稍粗稍濃的線條畫葉與枝梗,較易表現其硬而厚的質感;以略乾且下筆、收筆皆虛的細線條畫禽鳥的羽毛,較易表現羽毛蓬鬆而柔軟的感覺。

中國畫是線條的雄辯,尤其在白描畫中,線條的優劣是一幅畫成敗的主要關鍵。

白描畫運筆宜以中鋒為主,用筆的壓度和速度要均勻,鉤出的筆線要有「外柔內剛」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內,不宜顯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筆墨,不耐久看。鋒芒過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現出一種霸悍的氣象,有時尚可減低某些花卉、禽鳥的美感,故白描畫的線條要「寓剛建於婀娜中。

此外運筆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滯,務必要有「無往不回」之意,腕力氣力一定要送到頭,止筆向上提時,也不可 輕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據吳學讓教授提供的示範有三種主要的線條:

一為起筆停筆(一字描),適於畫葉梗、竹乾等。

二為釘頭鼠尾描,適於畫葉筋、葉片等。

三為連續弧 線描,適於畫花瓣。

畫鳥的順序是先畫嘴的當中一長筆,再畫上顎和下顎各一筆,再依次畫眼圈、點眼、頭額、背、翼、胸、腹、腿、爪、補尾。畫細毛的線條落筆與收筆較輕,中段略粗,若落筆太重,不易表現出羽毛的質感。

雙鉤填彩畫法是用線條鉤描物象後在填色的畫法,又稱鉤勒填彩法或雙鉤設色法,是從白描的基礎上染色彩而成。

它的起源甚早,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已見此種畫法,五代 畫家黃筌是雙鉤填彩法的代表性畫家,其線條纖細,賦色艷麗 ,是北宋院畫花鳥畫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雙鉤填 彩法,但風格野逸,較注重線條的趣味及墨韻,後世的花鳥畫 家 ,用筆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黃筌,並兼取兩家的神似逸韻。南宋吳柄的《竹雀圖》,是以雙鉤填彩法表現的例子。

畫雙鉤填彩法應選擇熟紙 (紙) 或絹,先用墨線雙鉤白 描後,准備兩只羊毫筆作渲染,一隻蘸色,一隻沾清水,要先練習一手執兩只筆,並能靈活交換。

設色時顏色要淡,應多染幾次,將花、葉內側(或中央 )的顏色以清水筆推染至邊緣 ,清水筆內的含水量要適當,水太多會留有痕跡,太乾則渲染不開。

渲染完後,如原來的墨線已經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 鉤一次,鉤一次,稱為「勒」,同時也可從畫紙背後托染,使 畫面的花葉顏色更加濃厚、均勻。花卉渲的方法有三:

(一)先後染:先將花朵的顏色最淡的顏色底(既平塗打底)再用其他顏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紅色、淺黃色的可花先用白的粉底,在用淺綠、洋紅、藤黃等色分染。 葉子可先用草綠底,再用花青分染。

(二)先染後:紫紅色或深紅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墨)自內側向外分染後,再紅色,染葉也可先用花青(或淡墨)分染後,再草綠。

(三)接染畫法:譬如粉紅色的荷花瓣,尖紅,根部稍帶淡綠色,可先用白的粉底再用洋紅由尖向內分染,並立即用淡綠色由內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蟲蝕的破葉,亦可用接染法。

與禽鳥的賦采法略有不同,首先白描後以淡墨分染,然後以顏色第二次分染,干後第三次鋪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鋪色梳毛(絲毛)是化翎毛(或畜牲)所常用。

為了強調羽毛松軟而細密的感覺,梳羽毛法的原則是淡色羽毛用深色梳,深色羽毛用淡色梳。

沒骨畫法

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像的畫法。

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系,有以白當黑 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

第一種較工細如雙鉤蠆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

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 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

一般而言,白描畫法、雙鉤填彩畫法與沒骨畫法機皆屬於工筆畫法的范疇,應注意其形態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楚。

初學者在畫前可先鉤一張同尺寸的速寫稿,置於畫紙下,則構圖、形狀有個依據,能專注色彩與運筆的趣味,無論以那一種發方法畫花、葉,色 彩皆要有濃淡的變化,一隻筆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後染」的方法,追情求更豐富的色彩變化,但設色不宜太濃 、艷,總以淡雅為尚。

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鉤勒葉筋、絲花或 加畫花蕊,增補細部。

寫意畫法

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 ,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

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出淋痛快的大寫意,如下圖是徐渭所畫的「牡丹蕉石圖」。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

寫意花鳥畫法多以「點垛」或「點簇」的技法,可細分成 鉤花點葉法、小寫意法、大寫意法等數。

畫寫意適宜選用生紙,可單獨用墨色來畫,亦可用數種顏色來畫。筆內先含調好淡色,再礁深色於筆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來畫,每一筆都要有深淺的變化,使用生紙容易化開,才能產生乾、濕、濃、淡的不同效果。

總之寫意畫法雖有所謂「意到筆不到」之說,形式簡略或形象不精確都不需計較,然而要將寫意畫法畫得好,仍須先在 工筆畫法中多下工夫,多觀察寫生,才能發揮筆簡而意足的特點。



;

❹ 寫意牡丹首先是畫花頭,再往下是先畫枝幹還是先畫葉子

牡丹的畫法

牡丹是大花頭的花卉,它品種繁多,色彩豐富,嬌艷動人,深受國人的喜愛,有「國色天香」美譽,往往被人民譽為「國花」。牡丹是我國特有的花卉,也是中國花鳥畫中最常見的表現題材。畫牡丹時要注意將它和芍葯分開,雖然牡丹和芍葯在花頭的外形上區別不是太明顯,但它們的品質不同:牡丹是木本,芍葯是多年生草本,在葉片的形狀上也有區別,畫是要將它們的特徵表現出來。
A.花頭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筆)飽蘸大紅色,在調色盤上調和,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色,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傳統的點牡丹方法是一筆緊挨一筆,整個花頭是由一筆筆由濃到淡的色點組成。花頭完成後,乘顏色尚未乾時,在花心和花瓣的交接處用胭脂加墨的重色進行調整,使花瓣的交接清晰生動。待顏色七、八成干時,用石青在花蕊處點上顏色,再用藤黃調白粉點花蕊。點花蕊時要按三筆一組的組織結構進行點畫,千萬不能無組織地隨意點畫。
B.牡丹花朵畫法:

花朵和花頭的畫法相近,不同之處在於花朵有花萼和托葉,畫時一定要從花朵的整體考慮,使花萼和托葉成為花頭的有機整體。
C.牡丹葉片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蘸花青加藤黃的淡綠色,在調色碟上調和,再用筆尖蘸墨,稍稍糅合一下,使墨色和筆上原有的顏色融合,用側鋒干凈利落地在畫面上畫上葉片。畫葉片要成組地進行,以三筆為一組由規律地點畫,這樣畫出的葉片就不會雜亂無章。寫意畫的魅力不僅表現在生動的筆觸,活潑的形象,還體現在滋潤的色彩和淋漓的筆墨上,所以畫葉片時要掌握用水和用色的技巧。起筆時色墨要飽和,下筆要迅疾,用一筆顏色畫一片葉片,這樣從起筆到收筆,自然就形成了干濕濃淡的變化。葉片色墨點畫完成後,待其晾至七、八成干時,用較重的墨(色)勾勒葉脈。勾葉脈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葉片的轉折向背以及組織結構都是由它決定,因此要從畫面的整體結構出發進行調整,不能只從局部考慮。
D.牡丹枝乾的畫法:

在一般情況下,枝幹在畫面上與花頭和葉片相比,所佔比重較少,但是在描繪時千萬不可低估它的重要性,更不能隨意點畫,要了解它的結構規律和生長特徵,畫時才能表現出主幹和嫩葉的不同質感。

其實,畫牡丹,國畫講究的主要是層次感,特別是花朵!!

❺ 怎樣畫寫意的花卉

我不會國畫,但抄會水彩襲

可以借鑒一下:
先把紙打濕,輕微的,筆占玫瑰紅加橙黃家一點點白 調很多水,從花瓣的尖端下筆倒推過去,再沒乾的時候用少重的顏色把花瓣中間的部分畫一筆,這樣可以讓顏色洇開,等干後勾勒出葉和經

祝你成功

還有想畫好色彩就要鮮花好速寫

❻ 怎樣畫寫意的花卉

吳昌碩擅抄長大寫意花卉,取材梅、蘭、菊、竹、松樹、荷花、水仙、牡丹、紫藤和其它雜卉、瓜果等。他畫藤本植物,如紫藤、葡萄、葫蘆等,更能顯示他「試演草作畫」的主張。在他的作品中,巨石、題跋、印章與所作花卉顧盼輝映,畫面有機和諧。其用墨濃淡干濕,各得其宜,表現出物體的內在氣質和生命力,並傳達出超乎形似的神韻,給人以出神入化的藝術享受。在色彩上,他善於大膽使用強烈、鮮艷的重色如西洋紅,在強烈對比中生意盎然,渾厚古拙而不乏書卷氣,發展了青藤、雪個、石濤、揚州八怪一來的大寫意繪畫傳統,形成了個人獨具的新風格。

❼ 花卉怎麼畫

首先,我們先畫一個輪廓草圖,勾勒出玫瑰花蕾的大致形態。
1、畫一個簡單的輪廓,用中硬鉛筆(HB)。該圖形必須是橢圓形,像一個豎立的雞蛋。線條可以畫輕點,很快它們將不得不抹去。

❽ 怎樣畫菊國畫

1/5 分步閱讀
寫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畫。講究用筆筒練流暢狀物形神兼備。其作畫程度不像工筆畫那樣。把色、染步驟分得那麼清楚,往往根據繪畫藝術效果的需要,綜合勾、皴、擦、染、點等手法表現對象。畫法一般先畫花頭,後穿枝條。而後添葉,也可先畫花頭,次畫葉,最後穿枝。以自己的習慣為准,沒有定法。
2/5
首先要分析菊花結構。(菊葉、菊枝、菊花)

3/5
畫花:
第一步,先用重墨或中墨以雙勾法勾花瓣,由內向外勾,畫出花頭。
第二步,在畫面七成干時,用大白雲蘸藤黃加少許赭石給花瓣上色,注意不要塗實,做到內深外淺、內濃外淡。(每片花瓣都要從花心處向外擴展,不可畫散亂。)

4/5
畫葉:用濃墨和側鋒用筆畫出葉子,葉片分布要注意分散,有密集部分,在水分未乾時,用濃墨勾出葉筋。

5/5
畫枝幹:根據花和葉子的走向安排,要注意穿插錯落。

注意事項
注意:運筆時應從瓣根到瓣尖畫出花瓣,蘸色時筆尖顏色略濃,筆肚顏色略淡,一氣呵成畫出的花瓣有濃淡的變化。

❾ 國畫月季花的畫法步驟

寫意畫法:胭脂調曙紅,掌握好水分書法用筆點厾月季花瓣,花立形後重墨勾月季花主幹,花青加藤黃加少許墨調出汁綠畫葉,稍干胭脂加墨(也可以用純墨)勾葉筋,掌握和朝向疏密,直到自己滿意。寫意畫書法入畫最見功夫。
工筆畫法:先畫出白描稿,然後設色。「三礬九染」,到自己心怡為止。工筆畫最見基本功。

熱點內容
香脆蘭花豆 發布:2025-09-23 11:43:38 瀏覽:264
快樂大本營之白百合 發布:2025-09-23 11:42:05 瀏覽:96
花藝台詞 發布:2025-09-23 11:40:21 瀏覽:921
帶擊的荷花 發布:2025-09-23 11:40:18 瀏覽:816
梅花血騰 發布:2025-09-23 11:37:57 瀏覽:891
蘚類盆景 發布:2025-09-23 11:37:18 瀏覽:310
郟縣荷花基地 發布:2025-09-23 11:15:24 瀏覽:23
梅花洲景區地圖 發布:2025-09-23 11:00:14 瀏覽:20
玫瑰香葡萄皮能吃嗎 發布:2025-09-23 10:59:26 瀏覽:795
梅花手錶產地 發布:2025-09-23 10:43:52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