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著名人物

花卉著名人物

發布時間: 2022-05-13 12:51:09

『壹』 荷花代表的人物有誰

荷花--花中仙子

學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 Lotus
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蓮
科名:睡蓮科
荷花,又名蓮花、水華、芙蓉、玉環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
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
荷花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出污泥而不染,深為人們所喜愛,是園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綠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可治多種疾病。
形態特徵: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 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 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
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根據《中國荷花品種圖志》的分類標准共分為3系、50群、23類 及28組。 即:
A、中國蓮系: I、大中花群:
a.單瓣類:1、單瓣紅蓮組 2、單瓣 粉蓮組 3、單瓣白蓮組
b.復瓣類:4、復瓣粉蓮組
c.重瓣類:5、重瓣紅蓮組 6、重瓣粉蓮組 7、重瓣白蓮組 8、重瓣灑錦組
d.重台類:9、紅台蓮組
e.千瓣類:10、千瓣蓮組 II. 小花群:
f.單瓣類:11、單瓣紅碗蓮組 12、單瓣粉碗蓮組 13、單瓣白碗蓮組
g.復瓣類:14、復瓣紅碗蓮組 15、復瓣粉碗蓮組 16、復瓣白碗蓮組
h.重瓣類:17、重瓣紅碗蓮組 18、重瓣粉碗蓮組 19、重瓣白碗蓮組。
B.美國蓮系: III、大中花群: i、單瓣類: 20、單瓣黃蓮組
C.中美雜種蓮系 IV、大中花群: j、單瓣類: 21、雜種單瓣紅蓮組 22、雜種單瓣粉蓮組 23、雜種單瓣黃蓮組 24、雜種 單瓣復色蓮組 k、復瓣類: 25、雜種復瓣白蓮組 26、雜種復瓣黃蓮組 V、小花群:l、單瓣類: 27、雜種單瓣黃碗蓮組 m.復 瓣類: 28、雜種復瓣白碗蓮組
應用:至秦漢時代,先民們還將荷花作為滋補葯用,荷花葯用在中國也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等舉不勝舉。在中國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詠花詩詞對象和花鳥畫的題材;是最優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 飾和造型。荷花不愧為中國的傳統名花。

『貳』 flora的著名人物

陳慧珊Flora ChanFlora Chan
陳慧珊是所有香港女星中具知性美的女星之一了,她的典雅,她的脫俗,以及身上自然散發出的柔中帶剛的特質,都使她在一片俗艷的港台娛樂圈中獨樹一幟。也正因為渾然天成的這種特質,使她在出道五年內,迅速成為無線電視台的當家花旦。
大劍人物之一
芙羅拉(flora),動漫《大劍》人物,人氣配角之一,大劍組織NO.8,於第50話(單行本第9卷)中的北之戰役中登場,成名絕技為風斬,人稱「風斬之芙羅拉」。在所有大劍中,能把拔劍、揮劍、收劍這一連串動作做得最快最好的戰士外貌也是特別出眾。與古妮雅決斗後,被奪去最快劍速的頭銜,後於57話被銀眼獅王所殺害。
Flora
廣受愛戴的Gucci圖案-- Flora的絢麗誕生,全因一次特別的定製委託。1966年,摩納哥王子雷尼爾與王妃格蕾絲凱莉攜手光臨Gucci米蘭店,二人選購了一個綠色的Bamboo竹柄手提包後,Rodolfo Gucci堅持邀請格蕾絲凱莉王妃挑選一份禮物。盛情難卻,王妃最終選了一條圍巾。而此刻,Rodolfo卻感到有點難為情,他意識到Gucci缺乏了一個足以襯托這位高貴客人的獨特設計。他立即聯絡著名繪畫師Vittorio Accornero,請他盡力設計一條最美麗的花卉圖案圍巾。翌日,Accornero帶著他的畫作回來,這就是「Flora」-- 一幅色彩繽紛的花卉圖像,而它註定會在之後的日子裡綻放無比璀璨的動人光芒。
Flora讓歐洲女士愛慕不已,她們甚至把Flora圍巾傳給女兒,足見對它的長情。摩納哥公主卡羅琳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十多歲時就穿上了「母親的」圍巾圖案襯衣;另一位就是Frida Giannini,她的母親自幼便愛上了Flora圖案。為了重拾此種感覺,Giannini於2005年夏季在帆布袋上再現了Flora圖案,重新復興的Flora,需求勢不可擋。不同大小、配色及抽象化的Flora亦出現於2006年夏季40/70年代風格的連身裙、首飾及晚裝包上。這些設計均風靡一時,成為這個Gucci標志性設計,在亮相40年後依然吸引的證據。
[pre]Paul J. Flory (1910-1985)高分子科學家。1910年6月19日生於伊利諾伊州斯特靈。1985年9月9日逝世。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獲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任職於杜邦公司,進行高分子基礎理論研究。1948年在康奈爾大學任教授。1957年任梅隆科學研究所執行所長。1961年任斯坦福大學化學系教授,1975年退休。 195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Flory在高分子物理化學方面的貢獻,幾乎遍及各個領域。他是實驗家又是理論家,是高分子科學理論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高分子化學原理》和《長鏈分子的統計力學》等。1974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叄』 花鳥畫的代表人物是

花鳥畫家輩出,如來唐代薛稷的鶴源、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暉的鷹,黃筌、徐熙的花鳥;北宋趙昌的花、崔白的雀、吳元瑜的花鳥;南宋吳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張守中的鴛鴦、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陳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魚、惲壽平的荷、華喦的鳥;近代吳昌碩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現當代名氣最大的齊白石也。

『肆』 田園花鳥畫的代表人物是

花鳥畫家輩出,
如唐代薛稷的鶴、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
五代郭乾暉的鷹,黃筌、徐熙的花鳥;
北宋趙昌的花、崔白的雀、吳元瑜的花鳥;
南宋吳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
元代李衎的竹、張守中的鴛鴦、王冕的梅;
明代林良的禽,陳淳、徐渭的墨花;
清代朱耷的魚、惲壽平的荷、華喦的鳥;
近代吳昌碩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
現當代名氣最大的齊白石也。

『伍』 古代神話人物中誰是掌管花卉的

羅馬神話中的Flora,她是春天的化身,依照Hera的指示,使得植物生長。她的助手們是Horae,即Zeus和Themis的女兒們,掌管季節和生長的周期。

『陸』 紅樓夢人物代表花卉

林黛玉──木芙蓉
薛寶釵──牡丹
賈元春──曇花
賈探春──杏花(玫瑰花)
史湘雲──海棠
妙玉──梨花
賈迎春──迎春花
賈惜春──曼佗羅
王熙鳳──罌粟花
賈巧姐──牽牛花
李紈──白梅
薛寶琴──紅梅
尤二姐──櫻花
尤三姐──虞美人
金釧兒──水仙花
齡官──薔薇花
鴛鴦──女貞花
晴雯──水芙蓉
平兒──鳳仙花
香菱──並蒂花
紫鵑──杜鵑花
麝月──荼蘼花
襲人──桃花
很多人在黛玉是木芙蓉還是水芙蓉上難下定論。水芙蓉和木芙蓉是不一樣的 相冊里有木芙蓉的相冊 有一段時間一直以為自己是找錯的 最近才發現好像是對的 很多人都在黛玉究竟是木芙蓉還是水芙蓉上有疑問 不過我覺得她該是木芙蓉。
首先她們是芙蓉 但不是一樣的芙蓉 有一句「除了她,別人不配做芙蓉」應該可以說明一些。
「莫怨東風當自嗟」本是歐陽修寫昭君的《明妃曲》中的。前面有一句「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枝上該是木芙蓉吧。
寶玉寫《芙蓉女兒誄》時那丫頭說了一句 「恰好這是八月時節,園中池上芙蓉正開。」這里的池上不該是池邊而該是池中吧。
不過有一點還是說不通。那日寶玉祭晴雯時黛玉從芙蓉花中走出。這里就不好解釋了。也許是本身就不夠嚴謹 也許是其他原因 也有疑問
個人見解 希望別誤導了你

『柒』 文藝復興前或者文藝復興時期,有畫過花卉比較著名的油畫家嗎 請告訴我畫家和畫的名字,謝謝。

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的油畫。特點:無論畫面大小,都有一種很完美的情境。

(一) 文藝復興時期油畫

1、 喬托:義大利油畫是歐洲油畫發展的先聲,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畫家喬托,創作了許多具有現實生活氣息的宗教畫,被認為是歐洲繪畫之父和現實主義畫派的鼻祖。

2、 波堤切利:在線條、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表現更為豐富,人物思想感情表現得更加細致,作品情緒性更加強了,更注重科學的比例、透視和空間關系,造型極其優美,象音樂一樣。

3、 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將油畫推進到高峰。寫實體系更加完善,美和力感更強了。

米開朗琪羅:他的壁畫,表現了非常豐富的人間世界,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充滿著的矛盾與斗爭。

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使人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人文主義的氣息。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等聖母畫像,表達了人文主義精神對人的外在、內在美、對人的尊嚴、對人的和諧的歌頌。

比較於南歐和諧與優美的風格,北歐的繪畫更注重實在的、具體的客觀世界的刻畫,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對人物描寫更注重性格。如尼得蘭(現在的比利時)畫家勃魯蓋爾等,雖也描寫宗教題材,但處理成世俗的,農民般的生活場景。

(二)17、18世紀油畫

表現人生、表現社會,內容更加深刻了,表現形式、藝術語言更加豐富了。

重要代表人物如:

佛蘭德斯(今法國東北部和比利時西南部)畫家魯本斯,《搶劫留基伯的女兒們》(文字教材42頁);

荷蘭畫家倫勃朗;(教材43頁)

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教材43頁)

法國畫家達維特。(教材43頁)

(三)19世紀70年代以前(18世紀)的油畫,歐洲進入近代史階段,尤其是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大革命,使法國成為歐洲政治與文化的中心,也成為歐洲美術的中心。這一時期油畫題材擴展了,思想內容豐富了、深刻了,藝術語言也較以前有了更大發展。著名畫家與作品有: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達維特:《馬拉之死》

法國浪漫主義畫派代表德拉克洛瓦:《自由神領導人民》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畫派代表庫爾貝:描寫工人生活《畫室》;米勒:描寫農民生活《拾穗者》。

印象派油畫:代表人物莫奈《日出·印象》。(教材44頁)

描寫現實的畫家列賓《伏爾加河纖夫》。(教材44頁)

西方現代油畫包含兩個主要方面:
在寫實油畫中體現現代人的感覺,給古典寫實賦予新的精神內涵;
背離傳統,背離寫實的前衛性探索。
主要特徵:
主要表現內心世界;
將某種形式因素抽取出來向極端發展;
突顯多樣化的、個性的美感,甚至有表現"丑"的;
以獨特的藝術觀念支配繪畫,流派彼起此落。
古典向現代畫過渡時期代表人物荷蘭畫家凡·高、立體主義畫派代表人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抽象派代表人物俄國畫家康定斯基。

『捌』 世界上所有有名的畫家以及他們最著名的作品

一、顧愷之

1、人物介紹

顧愷之(348年— 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傑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顧愷之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尤善繪畫。

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作品介紹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

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

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二、展子虔

1、人物介紹

展子虔(約545—618年),隋代繪畫大師,漢族,渤海(今山東陽信)人。歷經東魏、北齊、北周、隋朝,到隋代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等職。

他是唯一有畫跡可考的隋代著名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據著重要位置。他擅畫佛道、人物、鞍馬、車輿、宮苑、樓閣、翎毛、歷史故事,尤長於山水。人物描法細致,以色景染面部。

畫馬入神,立馬有足勢,卧馬則腹有騰驤起躍之勢。寫山水遠近,有咫尺千里之勢,被稱為「唐畫之祖」。

2、作品介紹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創作的繪畫作品,絹本、青綠設色,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個字,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

圖中展現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疊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馬山徑或駐足湖邊,還有美麗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風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綻開,綠草如茵。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干,遙攝全景,人物布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該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三、徐渭

1、人物介紹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

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

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

2、作品介紹

《墨葡萄圖》是徐渭傳世的畫作之一。圖中以飽蘸水墨之筆,揮寫一支墨葡萄。只見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靈晶瑩鮮嫩欲滴,形象生動。

茂盛的葉子以及枝、乾等皆以大塊墨繪成,筆墨酣暢,渾然一體。該畫風格疏放,不法形似,正是畫家作畫時將情感瀉於筆鋒的結果。

四、鄭板橋

1、人物介紹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2、作品介紹

《蘭竹芳馨圖》是清代畫家鄭板橋的作品。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在這幅畫中詩畫相輔,互為點襯,反映了中國文人畫的特點。濃墨撇寫蘭竹,飄逸瀟灑,氣韻飛動。

五、達芬奇

1、人物介紹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2、作品介紹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六、魯本斯

1、人物介紹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教名伯多祿·保祿·魯賓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早期巴洛克藝術傑出代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彼得·保羅·魯本斯是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錫根,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歲的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為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2、作品介紹

《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是1617-1617年彼得·保羅·魯本斯創作的油畫。

這幅描寫的是傳統的「搶婚」場面:卡斯托耳與波呂刻斯兩個黝黑的壯漢把留西帕斯的兩個女兒從睡夢中劫走,正准備強行拉上馬背的情景。

七、黃公望

1、人物介紹

黃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號一峰,江浙行省常熟縣(今江蘇常熟市)人。元朝著名畫家,「元四家」之首。

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

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作經驗之談。

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2、作品介紹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制完成。

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干濕並用,極富於變化。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八、吳道子

1、人物介紹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2、作品介紹

《送子天王圖》(又名《天王送子圖》、《釋迦降生圖》)是唐代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紙本墨筆畫,一說宋人摹本。該作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全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描繪一位王者氣度的天神端坐中間,兩旁是手執筋板的文臣、捧著硯台的仙女,以及仗劍圍蛇的武將力士面對一條由二神降伏的巨龍。

第二段畫的是一個踞坐在石頭之上的四臂披發尊神,身後烈焰騰騰。神像形貌詭異,頗具氣勢,左右兩邊是手捧瓶爐法器的天女神人。

第三段即《釋迎牟尼降生圖》,內容是印度凈飯王的兒子出生的故事。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釋迎牟尼降生時,他的父親抱著他到寺廟朝謁見自在天神的情景。

九、莫奈

1、人物介紹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2、作品介紹

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准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

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

這幅畫在1874年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是莫奈畫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十、梵高

1、人物介紹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2、作品介紹

《吃馬鈴薯的人》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於1885年的油畫。該畫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在這幅畫里,梵高用粗陋的模特來顯示真正的平民。

畫家自己說,「我想傳達的觀點是,借著一個油燈的光線,吃馬鈴薯的人用他們同一雙在土地上工作的手從盤子里抓起馬鈴薯 - 他們誠實地自食其力」。

該畫作是梵高在北布拉班特居住時的作品,也是畫家自認為其最好的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畫家

『玖』 與牡丹有關的歷史名人

牡丹在國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佔有很高地位,歷代的許多文人墨客,社會名流,皇帝貴族無不喜歡牡丹。他們不僅愛花、隅花、宴花、結花、拜花,而且種花、插花、寫花,與牡丹結下了不解之緣。

隋煬帝與牡丹
604年隋煬帝楊廣即位,於東都洛陽開辟西苑。隋煬帝好奇花異石,曾三下江南搜尋,並派人將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種植在西苑中。據唐人的《海山記》記載:「煬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

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顓紅、鞋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等名貴品種。在皇家園林大量地種植牡丹,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可見隋煬帝對牡丹的愛好。
楊貴妃與牡丹
楊貴妃尤好牡丹。唐開元年間,宮廷內開始重視牡丹並在興慶池東沉香亭、驪山行宮等處,栽植數種紅、紫、淺紅、通白等色牡丹。花初開時,楊貴妃帶眾宮女游賞花間,如醉如痴。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楊國忠初因貴妃專寵,上賜以木芍葯 (即牡丹)數本,植於家。」因貴妃專寵,喜愛牡丹,唐明皇也作為寵愛之物把牡丹賜給了她的哥哥。
武則天與牡丹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並州文水縣人。
根據歷史記載,武則天是一個極富感情的人,並且尤好牡丹。

據舒元輿《牡丹賦序》說:「天後之鄉,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 其花特異,天後(則天)嘆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這正說明了武則天的家鄉早就種有許多牡丹,而且品種「特異」,因此將家鄉的珍稀品種移到都城來。

『拾』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宋代崔白的《寒雀圖》、李篙的《花籃圖》、佚名的《出水芙蓉圖》。
崔白的《寒雀圖》描寫隆冬時節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依然在葉子已經落盡的老樹枝頭鳴跳嬉戲,它們情態各異,充滿活力,畫出了麻雀好動的特性。同時,畫家運用對比、變換等形式美法則,如老樹乾的橫斜平直與麻雀形體的渾圓柔潤、直與曲等對比,使作品更具有藝術魅力。
李嵩的《花籃圖》,畫幅雖小(19.2X26.1厘米).但以極其寫實的手法,描繪了花籃中的茶花、蜀葵、營草等一組花卉,不僅形似,而且極富生命力。
佚名的《出水芙蓉圖》,畫幅也很小(23.8X25.1厘米),但畫得十分精緻生動,而且是用沒骨畫法(指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色彩描繪物象),整個畫面似全用色彩畫成,不見墨線的痕跡。淺粉色的花瓣,嫩黃的花蕊,似乎還帶著拂曉時的露珠,那種一塵不染、雅潔嫵媚的花姿,正值花苞初放的最佳時刻。它突出地表現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明代著名畫家徐渭的《雜花圖卷》是這種畫風的代表作。全畫由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葡萄、芭蕉和梅、竹、水仙等十一個部分組成。它在氣勢上是全畫一氣呵成,在對物象的描繪上則是表現得絲絲入扣。在水墨的濃淡變化之中,給人以蒼勁雄健、墨氣淋漓之感。
朱聾是清初著名畫家,他是明代皇室的後裔,明亡後,他為了逃避迫害和表示對清代統治者的仇視,出家當了和尚,別號「八大山人」。他的繪畫作品具有強烈的借物抒情的特點。他的《荷花水禽圖》,畫面上孤石倒立,殘荷斜掛,一隻縮著脖子、好像瞪著白眼的水鳥孤零零地蹲在石頭頂上,顯得極其冷落孤僻,很像是畫家的自我寫照。全畫筆墨簡練,畫中大片空白更增強了作品悲涼的氣氛,正如古人所說的「無畫處皆成妙境」。
鄭燮號板橋,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擅畫蘭、竹。他的《叢竹圖》寫一叢墨竹,老乾新纂,濃淡相間,重疊錯落,疏密有致,勁拔挺秀,老嫩分明。又自作長題於竹枝之間,別有一番情趣。

熱點內容
花藝中樹枝 發布:2025-10-05 12:23:58 瀏覽:152
海棠灣奇瓦頌 發布:2025-10-05 12:14:30 瀏覽:238
菏澤牡丹茶 發布:2025-10-05 12:12:20 瀏覽:635
荷花言什麼志 發布:2025-10-05 12:11:43 瀏覽:821
木蘭花生粥 發布:2025-10-05 11:58:11 瀏覽:52
海棠紋身素材 發布:2025-10-05 11:58:07 瀏覽:789
黑之宣言櫻花 發布:2025-10-05 11:45:08 瀏覽:773
四季丁香樹 發布:2025-10-05 11:32:02 瀏覽:678
大雪素蘭花在值多少錢 發布:2025-10-05 11:30:00 瀏覽:94
花藝打卡點 發布:2025-10-05 11:28:25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