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花卉育苗
㈠ 以花卉為例如何選育出好的花卉品種
一、選擇具有我國地域特徵和代表傳統特色的優勢品種
雲南是國蘭主要分布區, 氣候類型復雜, 有著豐富的野生蘭屬資源, 其中春蘭、線葉春、春劍、建蘭、墨蘭、寒蘭等有豐富的野生及人工栽培品種。由於國蘭雜交育種進展較慢, 大規模的雜交育種還未開展, 所以對國蘭進行雜交育種有極重要的意義和經濟價值。目前, 雲南的蘭屬野生資源遭到破壞, 而對其進行保護, 雜交育種就更可貴了。
二、借鑒國外花卉培育的先進經驗
由於歐美, 日本等發達國家在花卉育種和栽培上已經取得了令世矚目的成就和寶貴的經驗, 各主要花卉出口國已出現國際性的專業分工, 致力於形成獨特的花卉生產優勢, 如荷蘭的鬱金香、月季、菊花、香石竹; 日本的菊花、百合、香石竹、月季; 哥倫比亞的香石竹; 以色列的唐菖蒲、月季; 泰國、新加坡的熱帶蘭; 還有荷蘭、日本的種球生產等。因此我們有必要向這些國家學習借鑒他們的花卉栽培選育的經驗, 從而推動我國發展具有民族和國家特色的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產業。
三、培育品種時注意多種方法的選擇運用
1.節能的研究
如選用絕熱性能好、透光率強、堅韌耐久的新建築材料; 研製增溫快、保溫強的新型溫室; 考慮太陽能、沼氣、天然氣等加溫措施; 選育耗能少、生長期短和對土壤病蟲害抗性強的品種等。
2.無土栽培的推廣應用
廣泛應用於工廠化育苗, 利用無菌、透氣、吸水、保水性能好的介質製成育苗容器或快速膨體模塊。
3.組培技術的普及
商品化優質種苗生產, 如蘭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滿天星等已實現組培苗的工廠化生產; 利用組培技術繁殖優良品種, 包括各種名貴花卉、珍稀品種、重要的鱗莖花卉等。同時, 利用莖尖培養技術對易感病毒的花卉品種進行脫毒苗的批量生產。
4.激素及化學物質的應用
目前已在促進生根、打破休眠、延緩生長、促進分枝、采後保鮮等方面取得廣泛性應用成果。在切花商業化應用方面最有突破性意義的包括生根劑( 萘乙酸、吲哚丁酸等) 、矮化劑( 矮壯素、多效唑等) 、催花劑( 赤黴素等) 、保鮮劑( 硫代硫酸銀、8- 羥基喹啉等) 。
5.花卉育種快速多樣化
廣泛引進野生花卉資源, 利用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輻射育種等進行選育, 現已開始運用體細胞雜交、基因工程等最新技術培育, 新品種迅速增加。目前主要花卉的園藝栽培品種有上千、甚至上萬個。如荷蘭全國有7 個研究中心, 專門從事花卉品種的研究,並在二戰以後育成了大批的鬱金香、風信子、水仙、唐菖蒲及球根鳶尾的新品種; 薔薇育種以法國為首, 品種美麗強健; 美國育成茶香月季品種系統, 其抗寒性強, 且色、香、姿俱佳。最新發展的基因工程及其它生物技術手段, 有可能使花卉育種帶來革命性的突破,如耐貯耐插的香石竹品種已經商品化, 藍色月季花已經問世等。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 有可能根據人們的意志來改變花卉的花色、形態、香味等。
以下我們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成功選育宿根福祿考新優品種的例子看看一些可行的培育方法:
福祿考屬植物自花、異花均可授粉, 通常結實率極低, 通過人工不定向雜交輔助授粉措施可提高種子結實率。利用雜種實生苗的觀賞性狀和抗性變異性較大的特性, 經過長期栽培觀察, 從中篩選出適應性強、花期長、花色豐富、色彩鮮艷的10 個優良單株, 通過組培快繁和嫩枝扦插繁殖技術將其擴繁為10 個單株無性系。這10 個優良品種適宜在長江以北地區露地或盆栽栽培觀賞。它們分別為紅寶石、粉群、胭脂紅、粉暈、橙紅、茜草紅、石竹紫、堇紫、白雪、粉眼、紅艷、猩紅、泰爾紅紫等品種。宿根福祿考新品種紅艷、猩紅、粉暈、胭脂紅、泰爾紅紫在多種栽植形式中均表現出良好的生長狀態和較強的抗病性; 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花色鮮艷, 花期長, 兩次花期效果好。植物配植容易, 與百日草、勛章菊、雞冠花等搭配種植於花缽中, 或與松果菊、八寶景天、礬根、美人蕉等搭配種植於混合花境中, 或與四季海棠等搭配種植於露地花壇中, 均被用作主體材料, 形成了突出的景觀效果。病蟲害少, 養護管理簡便。宿根福祿考新品種紅艷、猩紅、粉暈、胭脂紅、泰爾紅紫生長勢及抗病性均較強,花色亮麗, 開花期長, 株型高矮適中, 栽植形式多樣,植物搭配容易; 栽植施工和養護管理簡單; 形成的景觀效果突出, 能擔當園林設計中景觀中心的角色; 成為難得的花境布置植物, 並能在園林景觀建設中, 特別是大型公園及公共綠地中大量應用。
四、保護本土野生種質資源, 防止資源外流
我國花卉遺傳多樣性突出, 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資源和園林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原產我國的觀賞植物達113科523 屬1萬~2萬種。許多名貴花卉為我國所獨有, 我國花卉業要從大國走向強國, 逐漸改變花卉市場洋花、洋草占統治地位的被動局面,從根本上來講, 就是發展民族花卉種業, 發揮我國花卉業在種質資源特別是野生花卉資源、生態資源、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 千方百計地提升我國花卉育種水平,不斷開發花卉新品種, 最大限度地降低花卉生產成本, 使民族花卉產業立足於世界花卉之林, 領導產業潮流, 使我國成為新世紀的「世界園林之母」。
㈡ 露地花卉有哪些播種方法
春季和秋季是露地花卉中的兩個播種期。一年生花卉耐寒力弱,通常在春季晚霜過後播回種。二年生答花卉中的播種期一般在炎夏過後秋涼時進行,約在9月~10月上旬之間。
播種地要選地勢高、乾燥、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播種前應將播種床整平,除掉一些雜質,如雜草、枯枝落葉和磚頭瓦等,若土壤太松,可鎮壓一次再整平床面。爾後按一定播種方式進行播種。
㈢ 怎樣配製花卉育苗用的營養土
育苗培養土又來叫營養土。培養材料源選擇腐葉土、泥炭土、園土、蛭石、河沙等。生產上多用泥炭土、蛭石、河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製。上述3種基質的比例依花卉種類而異。一般草花播種,可用泥炭土(或腐葉土)50%、河沙20%、蛭石30%;花木扦插苗,可用泥炭土(或腐葉土)40%、蛭石(或園土)40%、河沙20%混勻製成。配製時需先將每種基質過篩,然後再將3種基質混勻,使之密度大體一致為好。
㈣ 各種花卉的養殖方法
1、桂花
光:喜歡光,光照充足才能茂盛!水:不耐水,通常一周一次!酸鹼度:微酸回性,不耐貧瘠,答保證土壤營養!溫度:14-28℃,相對耐寒,最低可接受-10℃低溫!
2、鵝掌木
光線:更耐陰涼,放在客廳和其他有散射光的地方!水:喜歡濕、怕乾燥,3至4天澆一次水,通常向樹葉噴水!酸鹼度:酸性,土壤可用腐葉土、泥炭土來配製!溫度:16~27℃,時常通風,避免高溫!
3、倒掛金鍾
光線:耐陰,夏季在半陰涼環境中養護!水:一天澆一次,乾燥的天氣可以交兩次,不要積水!酸鹼度:中性或酸性,土壤可用腐葉土、園林土、沙子配合使用!溫度:15-25℃,當溫度超過30℃時,生長速率會減緩!
4、金枝玉葉
光線:喜歡陽光,可放在陽台上,夏日中午注意遮陽!水:耐旱,每周澆一次!酸鹼度:中性,土壤要求不嚴格!溫度:不低於10℃!
5、富貴竹
光:放在客廳或卧室!水:喜歡水,耐澇,可水培!酸鹼度:微酸性,水培使用純凈水,自來水,晾曬1-2天再使用!溫度:18-24℃,冬天要保溫!
㈤ 花卉播種常用哪幾種方法
播種一般分為露地播種和溫室播種兩種。其方法有撤播、條播和點播。
(1)撒播法常用於較細小的種子,如翠菊、金魚草、瓜葉菊、蒲包花等。播種前,先將土壤整細壓平,澆透水後1~2小時,再將種子均勻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後覆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極細小的種子,如蒲包花、四季櫻草、大岩桐、杜鵑花等時,為了防止撒播不勻,可將種子拌少量細土後撒播,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不用覆土。畦播的,春季最好蓋上塑料薄膜或葦簾,以保持床土濕潤。盆播的,蓋上玻璃和報紙保濕、保溫,必要時浸盆洇水,盡量不直接從上面澆水。待幼苗出土後,逐漸撤去覆蓋物。
(2)條播法將畦地或盆土間隔一定距離開出淺溝,將種子播入溝中壓平,其他管理與撤播相同。條播多用於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牽牛花、花菱草、鳳仙花、蔦蘿、麥稈菊等。
(3)點播法大粒種子可一粒粒點播,以節約種子,如紫茉莉、旱金蓮、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當於種子直徑的3倍左右。
不論採用哪種播種方法,播後均應保持適當濕度、溫度和新鮮空氣。種子發芽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逐漸增加光照,過密的應及時間苗,保持通氣透光。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分植,耐移植的花可再移1~2次,如翠菊、風仙花、一串紅等,然後定植在花盆或花壇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採用直播法或營養缽育苗。
㈥ 花卉育苗過程
花卉指具有觀賞價值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育苗過程有播種育苗和無性繁殖育苗。播種育苗好理解,就是用成熟的種子播種在土壤或一些基質中,經過種子發芽長成新的幼苗。無性繁殖育苗方法很多,如扦插、壓條、萌孽、嫁接、根孽及組織培養等,都可以通過植物的枝、葉、芽、根段培育出新的幼苗的。
㈦ 花卉播種常用哪幾種方法
(1)撒播法:常用於較細小的種子,如翠菊、金魚草、瓜葉菊、蒲包花等。播種前,先將土壤整細壓平,澆透水後1~2小時,再將種子均勻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後覆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極細小的種子,如蒲包花、四季櫻草、大岩桐、杜鵑花等,為了防止撒播不勻,可將種子拌少量細土後撒播,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不用覆蓋。畦播的,春季最好蓋上塑料薄膜或葦簾,以保持苗床濕潤。盆播的蓋玻璃和報紙保濕、保溫,必要時浸盆泅水,盡量不直接從上面澆水。待幼苗出土後,逐漸撤去覆蓋物。這種方法,稱為小粒種子播種法。
(2)條播法:將苗床或盆土間隔一定距離開出淺溝,將種子播入溝中壓平,其他管理與撒播相同。條播多用於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牽牛花、花菱草、鳳仙花、蔦蘿、麥稈菊等。
(3)點播法:大粒種子可一粒粒點播,以節約種子,如紫茉莉、旱金蓮、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當於種子直徑的3倍左右。
此外,機械化生產常用穴盤播種,播種時一穴一粒,成苗時一室一株。可分種子處理,苗盤選擇、裝盤及播種4道工序。
不論採用哪種播種方法,播後均應保持適當濕度、溫度和新鮮空氣。種子發芽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逐漸增加光照,過密的應及時間苗,保持通氣透光。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分植,耐移植的花可移1~2次,如翠菊、鳳仙花、一串紅等,然後定植在花盆或花壇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採用直播法或營養缽育苗。
㈧ 花卉的播種繁殖有哪些方法
露地花卉播種繁殖:多數露地花卉均先在露地苗床或室內淺盆中播種育苗,經分苗培養後版再定植,此法便於幼苗權期間的養護管理。一般的露地播種方法如下:第一步:播種床應選富含腐殖質、輕松而肥沃的沙質壤土,在日光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的地方。
第二步:整地及施肥:播種床的土壤應翻耕30厘米深,細碎土塊、清除雜物後,上層覆蓋約12厘米厚的土壤,最好用1.5厘米孔徑的土篩篩過,同時施以腐熟而細碎的堆肥或廄肥做基肥,再將床面耙平耙細。播種時,最好施些過磷酸鈣,促進根系強大、幼苗健壯。其他種類的磷肥,效果不如過磷酸鈣。對生命周期短的花卉施過磷酸鈣效果更好。此外還可施以氮肥或細碎的糞干,但應於播種前一個月施入床內。播種床整平後應進行鎮壓,然後整平床面。
第三步:覆土深度取決於種子的大小,通常大粒種子覆土深度為種子厚度的三倍左右;小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最好用0.3厘米孔徑的篩子篩過。
第四步:覆土完畢後,在床面均勻地覆蓋一層稻草,然後用細孔噴壺充分噴水。乾旱季節,可在播種前充分灌水,待水分滲入土中再播種覆土,這樣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濕潤狀態。雨季應有防雨設施。種子發芽出土時,應撤去覆蓋物,以防幼苗徒長。
㈨ 花壇花卉的育苗技術都有什麼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主要採用播種育苗,多年生草本花卉除了採用播種育苗,通常採用分株等方式繁殖育苗。
1.播種育苗
可採用地床播種育苗和穴盤播種育苗。
(1)地床播種育苗。
對於種子價格不高,出苗率高的品種可以採取地床播種育苗。地床播種育苗需要提前在小面積的保護設施(陽畦、溫床)播種,長成幼苗後再定植於露地。為了調節花期,還可以利用溫室更進一步提早育苗,在大、中、小棚中生產。
①營養土配製。用充分腐熟的馬糞、有機堆肥、草炭、堆制的甘蔗渣、腐熟的落葉等60%,疏鬆肥沃的園土40%,摻和均勻過篩。
②上床土。陽畦整平畦面,再鋪3~4厘米的營養土;溫床先鋪7~8厘米厚的黏重土壤,再鋪3~4厘米厚的營養土。這樣的上床土比上10厘米的營養土有三大優點:一是7~8厘米厚的黏重土保水力強,播種水澆足後,出苗前不需再澆水;二是幼苗的根系充分在表層3~4厘米的營養土中發展(通透性好,有利於根系發育),移苗時帶土不易傷根,緩苗快;三是節省營養土,提高營養土的利用率3倍左右。
③播種。播種水要澆透床土10厘米深,水滲下後往床面上薄薄撒一層營養土,再撒播種子。種子特別小時可加入種子2~3倍的細沙或小米,既可以防止種子密集,又便於觀察播種密度。播完種覆蓋營養土,以完全蓋上種子為宜。特別小的種子可以不覆蓋,然後上面覆蓋地膜。
④播種後管理。播完種的床面用塑料薄膜蓋嚴,白天密閉升高溫度,夜間覆蓋草苫保濕、保溫。出苗前不放風。幼苗出土後,撤下地膜,用細嘴噴壺噴水,蓋上床面薄膜,白天氣溫超過花卉所需的適宜溫度,需要放風,開始在背風的一側支起幾處放順風,過幾天從逆風的一側支放風口放逆風,再進一步放對流風。
幼苗真葉出現後要間苗,將過密的細弱的苗拔掉,然後澆水。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移栽。
(2)穴盤播種育苗。
穴盤育苗特點是每一株苗都有獨立的生長空間,水分、養分互不競爭,幼苗根系發育完整,移植後的成活率接近100%。移植後生長發育快速整齊,商品率高。因此,穴盤育苗是目前花卉生產普遍使用的一種育苗方法。
①育苗基質。最理想的基質是進口播種專用草炭,或者是進口播種專用草炭∶優質腐葉土為3∶1。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使用國產草炭,或者優質腐葉土∶珍珠岩為3∶1。進口草炭雖然價格高,但是出苗率高,出苗效果好,所以總體算起來基本不增加成本。種子覆蓋可以用蛭石。
②穴盤。穴盤的規格及形狀與幼苗根系的發育息息相關。穴格體積越大,基質容量大,對供給幼苗養分、水分的調節能力越大,還可以相對提高通透性,對根系的發育也較為有利。但是規格大,單位面積育苗量少,增加成本。穴盤的規格一般有288目、200目、128目、75目、50目等。主要視育苗時間的長短、根系的深淺和商品苗的規格來確定,如矮牽牛可以用288目,萬壽菊可以用128目。對使用過的穴盤用前要消毒。
③裝穴盤。將混合好的基質填裝穴盤,可機械操作,也可人工填裝。注意使每個穴盤孔填裝均勻,並輕輕鎮壓,基質不可裝得過滿,應略低於穴盤孔的高度,使每個穴盤孔的輪廓清晰可見,並且使基質中間略低於四周。播種前1天淋濕基質,達到剛好澆透的程度,即穴孔底部有水滲出的程度。淋濕的方法可以採用自動間歇噴水或手工多遍噴水的方式,讓水分緩慢滲透基質。
④播種。播種可以採用機械播種或人工播種。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求種子播於穴孔中央,且每孔一粒。播種後立即用蛭石覆蓋,覆蓋厚度以完全蓋住種子為宜。小粒種子(比如矮牽牛)可以不覆蓋。
⑤播種後管理。對於大型、專門化的生產企業來說,需要有專門的育苗室,藉助各種控制條件和檢測儀器使其在標准狀態發芽、生長。如果沒有專門育苗室,播後穴盤平放在床架上。床架最好離地,既有利於通風及操作管理,又可以減少病蟲害。如果是電熱溫床育苗,也要盡可能與土壤隔離。穴盤擺好後蓋上塑料薄膜,需要人工調節環境因素,來滿足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需要。種子發芽後,即可揭開薄膜,適當遮陽,2~3天後可逐漸正常光照。細霧噴水,隨干隨澆,不可多澆,注意控制空氣濕度,加強通風,防止灰霉病等病害發生。如果在日光溫室,注意經常調換南北苗盤的位置,並調轉苗盤擺放方向,以防止幼苗徒長和向光性發生。苗期要定期噴灑殺菌劑。
(3)播種期確定
根據品種的生物學特性、當地市場的需求及銷售信息,具體確定播種品種及播種期。
播種期要根據供花時間來確定。如矮牽牛,「五一」供花,需在前一年的12月下旬播種;國慶節供花的,需要在當年的6月下旬播種。
另外,在依據生物學特性的基礎上,還要考慮育苗環境對花期的影響。比如冬季溫室育苗生育期就要比夏季育苗時間長,同樣冬季溫室育苗,溫度高生育期相對較短;播種密度大,生育期相對長;光照弱,生育期也相對長。
(4)移植
地床播苗可以直接上盆,也可以先移栽,再上盆。播種3~4周後,可以移植。移植前一天播種床澆水,移植床整平後鋪農家肥3厘米厚,翻10厘米深,使糞土均勻,耬平床面。移植時用帶宿土搶苗3~4厘米深,移植床按10厘米行距開3厘米深溝,按2~3厘米株距栽苗,溝內澆足水,水滲下後埋平再栽下一行。
(5)上盆
穴盤苗可以直接上盆。上盆時間一般以穴盤苗葉片相互接觸時開始上盆,在苗生長擁擠前完成。上盆不能太晚,否則由於養分的限制和生長空間不足,會導致穴盤苗生長不良,容易感病,苗的質量下降甚至報廢。盆土以園土為主,加拌糞、腐葉土、木屑等,拌勻、消毒後即可使用。花盆一般選擇10厘米的塑料營養缽。根據特殊需要也可以採用其他質地和大小的花盆。上盆後擺放整齊,澆透水即可。一般穴盤苗不需緩苗。地床播苗可以直接上盆,也可以移植後再上盆。
2.分株繁殖
多用於宿根性草本植物的繁殖,有時為實行老株更新亦常採用分株法促進新株生長。分株繁殖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塊根類分株繁殖。
如大美麗花的根肥大成塊,芽在根莖上多處萌發,可將塊根切開(必須附有芽)另植一處,即繁殖成一新植株。
(2)球莖類的分球繁殖。
莖縮短肥厚,成為扁球狀或球狀,如石蒜、鬱金香、風信子等。將球莖鱗莖上的自然分生小球進行分栽,培育新植株。一般很小的子球第一年不能開花,第二年才開花。母球因生長力的衰退可逐年淘汰,根據挖球及種植的時間來定分球繁殖季節,在挖掘球根後,將太小的球分開,置於通風處,使其通過休眠以後再種。
(3)根莖類的分株繁殖。
埋於地下向水平橫卧的肥大地下根莖,如美人蕉,在每一長莖上用利刀將帶3~4芽的部分根莖切開另植。
(4)宿根植物分株繁殖。
叢生的宿根植物在種植三四年後,因株叢過大,可在春、秋二季分株繁殖。挖出根系多處自然分開,一般分成2~3叢,每叢有2~3個主枝,再單獨栽植。如萱草、鳶尾、玉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