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淺水盆景製作

淺水盆景製作

發布時間: 2025-09-30 17:29:42

❶ 淺盆插花的方法和形式

1畫面的韻律變化要自然,並與周圍環境在色彩氣氛的吻合2有主有從,既穩定而又要保持動態平衡3對比與統一,花枝色彩的濃淡,數量的多寡,質地的厚薄,花朵的大小等,都應統籌安排人們喜聞樂見的插花形。
淺盆插花的形式 傾斜式 首先,副枝要比主枝高,彷彿是在俯視大地的樣子插花向左傾斜,花插放於右前右後均可,主枝需放於花插的左前位置,並向左作45度左右的傾斜,副枝的一部分向左傾斜約10度,另一部分。
伴隨著人們對花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情,插花花藝已經開始漸漸的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簡易插花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在花莖桿的底部約1寸的位置以45°斜角剪掉這會立即增加水對莖桿表面的攝入量。

盆式插花 又稱盆花,即利用水盆進行插花,或利用其他類似於水盆的淺口器皿進行插花,由於容器較淺,需要藉助花砧泡沫卵石等固定物才能完成作品,與瓶花相比,盛花的難度較大,需先造型,然後再根據造型,安插花枝和配 葉 盆景式插花。

藝術插花中盆類插花容器的固定方法 用淺盆淺盤容器創作插花藝術時,必須使用花插或花泥來固定花材,但最好還是用花插而不用花泥,插作時,固定花材和造型與瓶花相比較為方便易行要充分表現盤花的特點和美感,必須注意以下。
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淺水盆創作的一種藝術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藝術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這種插花是利用插花樹枝製作而成製作時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為背景和點綴盆藝插花 是將盆栽植物和鮮花花枝藝術地。

❷ 一個文藝范的山石盆景是怎麼做出來的

一個文藝范的山石盆景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一步:先有想法做一個山石盆景,首先要先知道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一個盆景,就像畫一幅畫一樣,你要先知道要畫什麼,然後才能畫出來,所以先有一個想法把他畫成設計圖,再根據設計圖是設計,這是第一步,當然如果一開始無從下手和,可以參好自己喜歡的作品,根據實際情況做些改動。第二步:選擇材料有了核心的中心思想,就可以根據這個想法,開始選材了,選材包含:石、盆、架等,比如,如果你想做個黃山、華山,就可以先堅硬一些的猛石,想做雪景可以用白色的宣石或海母石等等,至於選盆,通常會選擇淺水盆、可以有大理石盆或者釉盆,如查你想搭大的山石盆,可以用水泥盆。
第三步:布局設計有了想法,有了材料,接下來就是圍繞自己的想法,把大形搭出來,然後慢慢調整材料的位置,到底這塊石料是橫用、還是直用還是斜用呢哪個角度是你最好看呢這一步很重要,做得好,後期加工後才能實現你最初的想法,通常來說,你至少要保證三個面可以觀賞的。
第四步:加工擺好大型後,要對材料進行加工,然後膠合,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加工方式。(1)鋸截:無論硬石、軟石,底部都要鋸平,可以把石頭放入水中,這樣就能立馬得到水平線,截的時候要想好,看哪裡地得最合適你的作品的。(2)雕琢:能利用石料天然的造型當然最好,但現實經常不如人意,所以我們要對石料進行雕琢,加工前先用水浸泡,這樣好操作,然後注意下重手前要先試探,避免碎裂浪費,然後到坡腳比較細致的地方,要從下往目,防止斷裂。(3)膠合:把截平、雕琢好的石料用水泥粘合在一起,方便後續布置,要注意的是,膠合的時候要注意石料的紋理、石質是否相同,要不就會顯得很假,還有就是軟石只能左右兩面膠合,然後還要為以後種植留空隙。
(4)種植點綴:山因水活,樹使山生。所以要讓山石盆景完整,會選取矮小樹木、草本植物和苔蘚對山石盆景進行點綴。:.第五步:最後調整常會發現加工好的山石或種植好的植物有不盡合要求之處,必須再作加工甚或調換。
有時還會發現原來構思的布局設計不夠完美,所以說是最後調整,但實際是在過程中慢慢調整,最後在做一次審查和微調。每六步:題名經過自己的設計、努力做出來一個自己滿意的山石盆景,當然要給他配一個好聽的景名啦。根據作品的主題、題材,意境等方面來題名。
總之盆景的題名不可俗、粗、直。
假山石盆景製作技巧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盆景製作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選盆 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
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
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出水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出售,價格便宜,也可選用。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二)盆內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藝術品,必須精心組合,仔細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組合造型時,要遵循幾個原則。
1、源於自然,創造意境。 2、主次分明,相互顧盼。 3、層次清晰,對比烘托。
4、虛實相宜,似隱似現。 5、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三)石料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
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切記: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3、膠合:膠合能起到盡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點: ①幾塊石料的石質、紋理、顏色及氣勢都要相仿。
②為了不影響石峰的吸水,應橫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點綴 小景點綴是為了達到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將蔭棚、或溫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長的青苔,用刀刮下,輕輕搓碎,然後用毛刷蘸碎苔點種於山峰的縫穴內,接著置於陰處並經常噴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滿石峰。 2、栽樹方法是:以「丈山尺樹」要求,選擇合適的樹種,並按照大自然的生長規律種植。
石縫間宜植根系裸露、樹千彎曲、樹姿玲瓏的樹種,且枝細、葉小、根淺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種小型五針松、羅漢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細葉常綠草本來代替樹木。 3、擺件方法是:依形就勢,順其自然,巧妙地結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來表現風景意境。
可參照國畫畫論中對風景建築及設施的位置來擺放。應注意:擺件大小,應掌握近大遠小,低大高小的透視原則。而數量,根據盆景主題、意境、規格等具體情況而酌定。
盆景如何做出滿意的造型有什麼創作技巧嗎可以具體解說下嗎
都說「盆景是立體的畫」,立體在哪裡能體現出來呢這就要說到盆景的「枝布四岐」了,何謂「枝布四岐」這一說法主要是為了押韻而改變了字的順序,應該叫做,盆景布枝四岐法,再簡單點,意思就是盆景枝條的布局手法。好的盆景,它的枝條的布局肯定是分布在前後左右四個面上的,這樣才能讓盆景有立體感。
當然,這種枝條的布局方法,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在布枝的時候,枝條間要相互錯開,不能讓四面的枝條處在一個平面之上。
「四岐」就是前後左右四面布枝,表現出盆景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之所以,在這里,使用「岐」字,而是不用簡俗易懂的「面」字,是要大家了解枝幹走勢的錯綜復雜之勢,和現實當中很多人面對一樣事情所產生的分歧一樣,熟練掌握後,自然恩能夠做到四岐中毎一岐都有條理和看頭。這里再和大家詳細聊下「四岐法」,其實「四岐法」最早源於畫壇,在《芥子園畫譜-樹譜》之中,就有畫樹時「四岐法」的詳細論述,原文在這里就不一一羅列出來了,怕有湊字數之嫌。如果有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查閱一下,可以讓你更深層次的了解,什麼是」四岐法「。
之後,「四岐法」被引用到了盆景布枝當中,雖然說,我們不用照搬畫論中的「四岐法」,盆景創作也不需要什麼一定之規,規則在盆景創作當中,遲早都會過時,被打破,這就是創新。但在盆景創作中,也是有一些基本原則需要遵守的,下面和大家說下盆景布枝時的三個原則,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在之後的盆景創作中有點參考價值。原則一:在給盆景進行布枝時,最低的分支點一般位於樹總高度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這樣的布局,不光會讓整個盆景和樹干在視覺上更加具有力量感,並且要盡量的讓樹乾的三分之二的部分能被觀察到,也就是要求,在布枝時,樹干、樹枝、樹葉要「穿插相見」。
原則二:盆景不光有八方根盤,在布枝也有個」八方出枝「的說法,就是說,在布枝時,讓枝條盡量做到輪式布局,從盆景的上部往下觀察,整個枝條出枝成輻射狀,這樣做的好處,不光能讓樹形更加的飽滿,還能和根盤相呼應,讓盆景更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價值大增。原則三:枝條的出枝點也是有講究的,理想的出枝點應該在枝乾的陽面,就是向外凸出的位置上,而不是陰面,就是向內凹陷的位置上。在向內凹陷的位置上出枝和腋下枝是一個道理,外凸面出枝,能夠讓整個樹勢更加的舒展。
在枝條萌芽時,我們就要早早的定好枝條的位置,加以重點的培養。
怎樣做盆景造型
盆景造型做法如下:1、主幹造型技法主幹造型技法主要是通過傳統的蟠扎以及修剪等工作,來對主幹進行人工干預,使盆景快速造型。好,我們可以對樹干進行雕刻,也可以進行切割,還可以進行錘擊、彎曲、垂吊等一系列的主幹造型技法。
2、枝片造型技法枝片造型技法可以說是盆景,在製作過程當中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嶺南盆景對於枝片造型技法運用極為出色,使枝托成形,通過出托的位置、角度、形態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夠有效的突出一盆盆景的氣質和神韻,還可以彌補盆景新添的不足。3、根部造型技法根部的造型技法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因為根是樹木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根沒有養好的話,那盆景也不會好看,但在把根養好的同時,再通過對根部的外形打造,可以有效的增強盆景的造型,藝術感和渲染力。4、整體造型技法整體造型技法則需要先對植株的整體來進行設計,這是一個從想像過程到實際形象形成的一個轉變。整體造型技法,首先需要觀察植株外形最適合做哪類造型,然後再構思其盆景造型的走向,再增加自我的靈感來給盆景注入靈魂。
樹石盆景的樹木要怎樣造型
樹石盆景的樹木造型:樹與石比例要協調,統一和諧。
盤石樹根,有粗有細,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懸崖樹景與絕壁石景,一奇一險,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異,樹木玲瓏屈體石上。形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在春天樹木萌動前,將用於製作盆景的樹樁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種前先把主根剪除,並把側根向四周分開,在幾條側根之間放一塊石頭,為以後樹根的附石做准備,若一時無合適的石頭也可用磚塊代替。
第二年春天換盆時,去掉樹根上的土和石頭或磚塊。根據樹根生長的形狀進行構思,選擇形狀相適宜的石頭,並在上面雕出溝槽,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金屬絲纏繞固定好,最後將樹木和山石一齊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為宜。第三年春天換盆時,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屬絲,並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將妨礙造型的根去掉,過長的根適當截短,然後用金屬絲把樹根、山石1/3以下處重新纏繞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
同時對樹木的枝幹進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換盆時,解除纏繞在根部的金屬絲,把山石2/3以上處樹根上的須根剪除,只留下幾條較粗的側根,栽種時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時對枝幹進一步修剪、蟠扎造型。到了第五年,樹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樹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觀賞了。
這種造型方法所需時間長,但可欣賞到虯曲蒼勁的樹根。適合於旱式與水旱式兩種樹石盆景。第二種: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鑿洞穴,在洞穴內盛土,把造型好的樹木栽入其內。
這種方法成型較快,但因山洞體積不大,盛土不多,難以栽種較大的樹木,多用於水旱式樹石盆景的製作。第三種:是將顏色、紋理相近,而形狀、大小各異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個中空的圓筒狀或其它不規則形狀,其內盛土,然後把樹木栽入。此外,也可將大小、形狀適宜的山石旁堆土,將樹木栽入土中,經裝飾後使山石、樹木成為一體。此法製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於各種形式的樹石盆景。
製作好的樹石盆景要對盆面進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點綴配件、擺放配石,盡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養護中,可根據所栽種樹種的不同進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長,並經常修剪。總之,樹石盆景中的樹木因生存環境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謹慎,以使山石上的樹木生機勃勃。
怎樣製作盆景造型
製作盆景造型步驟:1、選盆製作盆景的入門技巧首先就要從選盆開始,盆景的盆對後期整個植株所呈現出來的盆景效果十分重要,一般根據盆栽植物的大小和樣式來選擇,它的根系會長得很茂密就要用深盆,如果是一些裸露在外的就要選淺盆。2、制土一個盆景的外觀在於它的盆和植株的樣式,那以內在美的肯定就是它的土壤了,一般盆景的制土以淺土和疏鬆的沙土為主,為了讓它看起來更加美觀可以在土壤的表面加一些青苔或者鋪上一層石子,這樣才能讓一個盆景看起來非常漂亮。
3、栽植株在選擇植株的時候就要考慮是微型盆景,露跟盆景還是叢樹盆景,因為不同的植株它最後所呈現出來的樣子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合適的盆景,栽種的時候不要把植株的根莖全部插在土裡可以裸露一點在外面。
4、修剪製作一個好的盆景最後的修剪工作也十分重要,修剪主要是讓整個植株保持一種美感,主要是根據原來的樣式進行修剪,修剪的時候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殘枝枯葉,給盆栽定型,這樣才能讓盆景看起來更加好看。

❸ 盆景的有哪些

盆景的種類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一、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是以山石和植物組合為主要材料,通過藝術加工製成的盆景。它以山石為主,植物為輔,常運用借、接、納、擱等技法,將山澗野趣濃縮至盆盎之中。其特點是表現出峰迴路轉、岩巒疊嶂的壯闊氣勢。

二、樹樁盆景

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過藝術加工後,在盆中呈現自然景象的一種盆景。它通過各種修剪、扎絲等技術,使植物形態變化萬千,展現出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常見的樹樁盆景有松柏類、雜木類、果木類等。

三、水旱盆景

水旱盆景是介於山水盆景和樹樁盆景之間的一種盆景形式。它由水域和旱地兩部分組成,將植物、山石分別置於水中或淺水之中,創造出充滿生機的自然環境。水旱盆景既有山水盆景的雄偉壯觀,又有樹樁盆景的精緻細膩。

四、微型盆景

微型盆景是盆景中的小巧玲瓏者,其特點在於小中見大,表現出自然界的景象和氣氛。由於其小巧易於製作和搬運,因此在居室環境、辦公室等小空間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微型盆景的製作需要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

以上就是對盆景主要種類的簡單介紹。盆景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其種類豐富,形態各異,每一類都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觀賞價值。

❹ 如何才能製作出好看的微型盆景,製作微型盆景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1)選擇一個微型盆景盆(其口徑約手心大小),將山茶彎曲根按不同角度植於盆中,用劈接的方法嫁接之,在保濕和適當遮蔭的條件下養護。當嫁接苗成活並抽梢後,適時修剪和定型,經1~2年便形成風格特異的微型山茶盆景,每株可開幾朵花,欣賞性極高。每2~3年換盆一次。
(2)製作微型盆景,應選擇生長力強、花小、葉小的山茶品種來培育小苗或作接穗,如珍珠茶、茶梅等。定植微型盆景的盆選用要恰當,要根據樹勢的形式配上相宜的盆。一般情況下,高腳簽筒盆適合於懸崖或半懸崖式,腰圓或淺長形可植直干或斜干,圓形或多角形盆宜配置低矮盤曲的植株。盆徑應在10厘米以下,玲瓏可愛,精巧耐看。
(3)微型山茶盆景放置的幾座也得講究。要根據微型盆景的景與盆的特點,精心選配相應特色的幾座。微型山茶盆景,一般宜選書卷幾、扁幾、矮幾、竹幾、竹節幾等。這些幾架常用紅木、黃楊、紫檀或其他硬性雜木製成。盆與幾座的相配大致規則是方對方、長對長、圓對圓,力求對稱的統一。務必幾座稍大於盆,不可盆大於幾座。因景配盆,因盆配座,達到了和諧的美,即是上品。
(4)微型盆景由於盆小土少,養護管理要特別精細。可將小盆置於沙台上,把盆淺埋其中,噴水後,讓濕沙中的水分潤濕盆面。由於植物的向水性,常常會使山茶的根從盆底漏水孔中滲到濕沙中去生長。因此,還可以用另一種辦法,即用淺水盤灌上水,盤里放一排磚,把小盆排放在磚上,讓水從磚中潤濕到盆土。不論用哪種辦法,微型盆景應置在東南面為最好,但必須遮蔭,也可置於窗檯一角的陰涼處。當氣溫漸高時,早上太陽一出就要放簾,下午太陽一落就可收簾。否則,氣溫高,日照強,很容易灼傷葉面造成脫葉。冬天另有簡易的塑料棚,將小盆放進棚內保溫保濕,安全越冬。當然,還要按小苗管理的方法,經常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

❺ 如何使假山盆景長青苔

製作山水盆景的石材一般有松石和硬石兩種。1、松石:常見的有浮石、砂積石等,此類石吸水性能好,置於淺水盆景中易於生長植物;2、硬石:常見的有斧劈石、鍾乳石等,此類石質地堅硬不吸水,不易於植物生長。要使假山長出青苔,最好選用松石。 製作方法:將若干芋艿頭或土豆加水煮熟搗爛成糊狀,冷卻後再拌入適量碎青苔,然後取漿刷塗在(水裡浸泡過的)石塊上,對於不吸水的石塊適當塗厚些(也可塗後再貼上帶泥的青苔)。 隨後,置於淺水盆里,放在室外半陰處潮濕地進行管養,日常保持其微濕潤即可,遇干可用細噴水壺霧狀噴水增加濕度。這樣,不久就會長出青苔。 山水盆景,有山有水,亦可有土有植物,配以亭台樓閣及人物、動物等,將大自然美好的景色濃縮在盆中,給人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感。可謂不出門的遊山玩水。

❻ 怎麼製作紅楓盆景

1.造型植株的來挑選

紅楓在山野林間很難源找到適宜盆栽的植株,現在用來製作盆景的紅楓,大多是來自苗圃培養的小株。所以,真正蒼老古怪的樹干很難找到。根據材料來源和造型要求,應盡量選擇莖干粗壯,分枝低下,節間密集的植株。如果能找到一株樹干蒼老富於變化具有大樹風格的紅楓,這就可以作為叢林式樹樁盆景的主體材料,其他小干小樹,作為陪襯,展現森林景觀。

2.盆景造型

製作盆景的紅楓,要進行造型修剪,首先要對主體材料修剪,剪去對生枝、重疊枝,使它成為盆景的主體,對於陪襯的小樹,在襯托主體的同時,也要進行修剪造型。然後根據立意造型要求,上盆布景栽培。紅楓屬於陽性植物,在陽光照射下生長最好。因此,待上盆植株生長旺盛後,還要分期分批,不斷進行修剪造型。叢林式紅楓盆景,應以修剪為主,剪扎結合,大約經過2~3年的精心造型管理,就能形成大自然中的大樹森林。這時,再換漢白玉淺水盆栽培,輔以適當的藝術布局,一幅立體的畫面便呈現在您的面前。

❼ 菖蒲盆景怎麼種 菖蒲盆景的養護方法

菖蒲的生長環境
菖蒲生於海拔1500~1750米以下的水邊、沼澤濕地或湖泊浮島上,最適宜生長的溫度~25℃,10℃以下停止生長。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中越冬,喜冷涼濕潤氣候,陰濕環境,耐寒,忌乾旱。
菖蒲的繁殖方法
1、播種:將收集到成熟紅色的漿果清洗干凈,在室內進行秋播,保持潮濕的土壤或淺水,在20℃左右的條件下,早春會陸續發芽,後進行分離培養,待苗生長健壯時,可移栽定植。
2、分株:在早春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杴將地下莖挖出,洗干凈,去除老根、莖及枯葉、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干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
菖蒲的盆景製作
1、配土:菖蒲栽培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佳,砂質土壤生育亦良好,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小盆栽盆底可墊1水盤,以保持水分。
2、栽植:菖蒲的栽植深度一般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為宜,同時灌水1~3厘米。盆栽菖蒲應該選擇不會漏水的盆,內徑大概在40~50厘米,並且盆底需要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應露出泥土面,加水1~3厘米即可。
菖蒲的盆景養護
1、澆水:菖蒲喜濕潤,忌乾旱,日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但澆水過多,也易造成葉黃。
2、溫度:菖蒲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18~28℃。
3、光照:菖蒲栽培處宜擇半蔭處,避免強烈日光直射,若能接受50~60%光線,生育自能旺盛而葉色柔美。室內擺飾擇窗緣光源射入處,若生長勢轉弱,應即時移出室外,並接受柔和的陽光能恢復生機。
4、施肥:菖蒲在生長季節的適應性較強,可進行粗放管理。在生長期內保持水位或潮濕,施追肥2~3次,並結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厘米以下)。
5、分栽:菖蒲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露地栽培2~3年要更新,久植過於擁擠時應強制分株,換土後再栽植,盆栽2年更換分栽1次。
6、修剪:菖蒲越修剪葉越細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修剪次數也不易過於頻繁,定期去除腐葉和黃葉,使之保持最佳的觀賞效果。

熱點內容
日本櫻花徽 發布:2025-09-30 18:57:23 瀏覽:262
盆景之字型 發布:2025-09-30 18:56:44 瀏覽:890
金華茶花排名 發布:2025-09-30 18:51:45 瀏覽:425
茶花作文三 發布:2025-09-30 18:48:05 瀏覽:985
梅花鹿動畫 發布:2025-09-30 18:42:00 瀏覽:217
平果市荷花 發布:2025-09-30 18:40:29 瀏覽:776
耐熱的牡丹花 發布:2025-09-30 18:40:17 瀏覽:516
流體花卉 發布:2025-09-30 18:14:37 瀏覽:819
樟樹蘭花 發布:2025-09-30 18:12:17 瀏覽:280
曼香閣花藝 發布:2025-09-30 18:03:03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