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寫生速寫

花卉寫生速寫

發布時間: 2022-04-17 06:51:05

❶ 畫速寫有什麼技巧

一、由簡到繁
初畫速寫,可先從較簡單的描繪對象入手。如一個小木凳,一雙隨便擺放的雨靴,一件掛在牆上的衣服。作畫時先畫對象外形輪廓的大關系,用直線畫出基本形,注意線條的長度比例及各線條的傾斜度。在此之後,再充實些細節。例如畫一張凳子,凳面與凳腿的關系是大關系,而榫頭及局部特徵等都是細節,這些細節可在進一步深入階段逐漸畫完。
「繁」的物象是指結構關系較復雜的對象。如:枝葉茂盛的大樹、衣紋繁多的人物等,作畫方法也和畫「簡」的東西一樣,先從大的方面入手,確定了大的關系後,再充實細部。要將復雜的物體理解為是由各種簡單部分組成的,然後將各簡單部分畫在復雜的大關系之內,這樣完成起來就有條不紊。畫復雜物象較難處理的一點,就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畫各個細部時,要注意到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照顧到整體的大關系,不要因描繪細部而使整體顯得瑣碎。只要我們把握好先畫大關系,後充實細部的原則,畫「繁」的對象便不會感到困難。
由簡到繁的訓練從大的題材上講,可先畫花卉,後畫樹木風景,最後畫人物。

二、由靜到動

初畫速寫,應先從靜止的對象畫起,稍熟練之後,再描寫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物象。靜止的物體或處於不動狀態下的人,有利於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能從容地觀察對象,反復比較所描繪對象的各種結構關系,使初學速寫者能在認真研究描繪對象各種結構關系的基礎上下筆。作畫時用線要肯定,線條是為了表達對象的形體關系,交待清楚結構造型而畫的。線條的來龍去脈要有根據,這個根據就是被描繪物的結構。

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應將所畫的速寫與描繪對象進行反復比較,從而糾正畫得不準確的部位。速寫造型練習的最佳描繪對象就是靜止的物象和不動的人物。我們看到許多速寫范畫,一個輪廓有時有幾根復線。這就是對作品進行矯正而產生的痕跡。

畫動的物象,如動態人物、動物等,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靜態速寫的基本功後再結合結構規律、運動規律加以訓練,這樣畫起來就容易得心應手了。有關動態速寫的注意事項及作畫步驟,在後面的有關部分將會闡述。

三、由慢到快

畫速寫並不像我們有些初學者所想像的那樣,下筆如寫草書,一揮而就。因為畫速寫的過程,是一個對形體觀察、理解、表現的造型過程。這一過程,初學者須仔細體會,扎實描畫。逐漸熟練了,畫速寫的速度就會快起來。初學者應先畫慢些,如人物速寫每幅可在45分鍾至1個小時左右完成,以後可逐步過渡到半小時畫一張或一刻鍾畫一張。並且在訓練過程中還要不時的將慢、快訓練方法穿插進行,這樣才能在速寫訓練中既得到扎實的練習,又掌握到速寫的一些方式方法。

四、從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到描繪無規律的對象

初學速寫者首先要畫一些有規律的對象,這樣有利於把握造型的准確性,並掌握速寫的一些技巧。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可先畫一些基本形明確的花卉和重復出現的有規律的人物動態。在掌握了一些速寫基本技法之後,再畫一些無規律的對象,如雜亂無章的灌木叢,轉瞬即逝的不規則的人物動態。有規律的對象較易把握,通過中軸對稱性原則,可以獲得較准確的輪廓。而規律感不強的對象,則較難把握,需要有一定速寫基礎後,方可對之速寫。

五、臨摹與速寫相結合

學畫速寫的過程,應該是臨摹優秀速寫范畫與對著對象寫生相交替進行訓練的過程。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的技法,如對形象的概括、取捨、交待結構以及一些用筆用線的技巧等等,盡可能在臨摹中獲得體會。另外,類似速寫形式的優秀的線描畫、連環畫都可以臨摹。通過臨摹可以學到一些概括形體、處理衣紋、疏密穿插等方面的速寫技法。另外在初學速寫的過程中還要多臨摹優秀的藝用人體解剖圖譜,以求在臨習的過程中掌握人體的基本結構知識。要做到臨摹與速寫反復交替進行,這樣臨摹才能有體會,才能將臨摹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速寫中去,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

❷ 你知道國畫的花鳥畫的基本畫法嗎

花卉觀察

花卉的觀察 學習畫花卉,除了要多觀賞及臨摹古今名畫以外,還要對 實際的花卉深入的觀賞與寫生,了解花的枯榮及霜晴雨露中的 情態,茲從花朵葉與枝乾等各部位簡述其結構與生態.

( 一 ) 花朵:花朵經常是畫面的主題, 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幾部份,花瓣有單瓣與重瓣 ( 復瓣 ) 之 分,花形有離瓣合瓣之別,牡丹薔薇花等是離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離瓣的單瓣,牽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單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單瓣與重瓣的不同品種,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 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長短多寡的區別,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異株者僅有小蕊,或僅有大蕊,有的花蕊較 明顯,有的較隱密,都需仔細的觀察,花萼亦因花的種類而異 ,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絲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長 在一長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長,山茶萼像魚鱗等。
( 二 ) 葉:單葉植物從枝或莖長葉時,葉序有對生互生 輪生叢生等,復葉植物有的成羽狀掌狀鳥足狀,有的是二重復 葉,形式更為復雜,必先了解其生長的規律,才不致在繁雜中 發生錯誤,葉有葉柄與葉脈,形狀有尖圓長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莖枝:可分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幹挺 硬,有些相當粗狀,草本的莖大都較嫩,有的變成右旋或左旋 的蔓延,有的還長有須狀的攀緣莖。

花卉寫生

各種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較清新,生氣勃勃,是寫生的好 時間,寫生是為創作收集素材,如果是為了工筆畫的需要,就 必須作細致的描寫,有時我們在畫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寫生收集素材的時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側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葉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 花蕾,也要有將綻的大花蕾。葉子也是如此,除了成葉外也要 有嫩葉及嫩芽,並注意陰陽向背,大小穿插。枝幹也要有主幹 、支幹之分,以及在在畫面上的姿態和疏密。以上這些都是我 們在針對目的寫生收集素材時,首先要注意到的問題。
雖然花鳥畫不像山水畫常有移動視點的表現法,通常視 角比較穩定,但我們觀察時可運用移動視點的方法,選取最美 角度寫生,並注意花、枝、葉的大小比例。畫花朵可從花蕊花 瓣入手,通常先畫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擴展,花瓣 太復雜的可進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畫葉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葉序、結構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與疏密、前後葉 的變化,最後畫枝幹,大幹還要畫出皮紋,如梅花的大幹要蒼 老、皮紋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橫皴,松干皮要 鱗皴,紫薇花干皮較光滑等不同種類的枝幹特點。
花卉的寫生,宜從折枝花卉開始,折取花葉易於入畫的一 枝,插於花瓶中詳細觀察,花蕊被遮蓋的也可撥開,研究細部 結構。對於簡單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選取整株花的一角來嘗試 或全株花的寫生,由於枝葉復雜,須選擇適當的角度,並做大 幅度的刪減或調整。總之花卉的寫生並不是畫植物的插圖或說明圖,需主觀的取捨與美化,並強調意趣的表現。

鳥類觀察

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區分為水禽與山禽兩 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鳴 禽、雉禽等類,各類的特微與習性如下:
(一)涉禽:棲於淺水中捕食魚蝦,它的嘴、頸、腳都很長。 例如鶴、鸛、鷺鷥等。
(二)游禽:喜歡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腳短,趾間有蹼,多 捕食魚蝦和小蟲。例如海鷗、野鴨、鴛鴦、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雙翅強而有力,嘴形如勾,腳夷尖銳,性情猛悍 ,專門捕食小動物。例如鷹、鷲、鶚、隼等。

(四)攀禽:多數上嘴鉤形,下嘴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 夷攀抓在樹幹上。例如鸚鵡、啄木鳥等。
(五)鳴禽:喜歡鳴叫,一般小鳥多屬此類。

例如維、鶯、畫 眉、伯勞、黃鸝、八哥等。
(六)雉禽:屬於棲地類禽鳥,身體較大毛色美麗,尾長,嘴 形與雞類似,多生長於山林矮木叢中。例如雉雞、錦雞 、長尾雉、孔雀等。禽鳥是卵生,故其身體(不包括頭 、頸、腳、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環境與習性不同 ,其嘴、腳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與特微,一般而言 ,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長而尾短,山禽(鳴禽、 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極尾長,嘴勾者食肉,細尖者食 蟲,嘴長者食熊蝦,食殼者嘴粗而厚,成圓椎形。能長 途飛行的鳥翅膀大都較長,且發達,水禽中多長頸者, 以便迅速出擊,啄夾魚類。此外如頭形、眼精的顏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須把握其特微。
鳥類遍體生長羽毛,細密的綿羽有保溫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綿羽,以及許多形狀不清楚,層次繁多而疊列成一大片的感 覺。另一種是羽片形狀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詳細的 名稱,應仔細觀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狀及其疊列的關系,以求 熟悉鳥類羽毛的組織與秩序。
此外尚須明白禽鳥的雌雄,禽與獸絕大部份都是雄的較美 ,少數雌雄的羽毛一樣,但是雌鳥總比雄鳥略小,鳥的翼及尾 ,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鳥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鳥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鳥類的喜、怒、哀、驚,表現在翼、尾及 姿態上,亦有不同。

鳥類寫生

鳥類除了結構復雜外,又活潑善動,要以真鳥直接寫生, 對初學者是一大挑戰,剛開始不妨寫生鳥類標本。畫標本的優 點是可以從各角度詳細的觀察細節,甚至重要羽毛的數目也可 慢慢的數清楚,尤其是畫工筆翎毛,標本的觀察助益頗大。然 而畫標本的缺點是容易畫出動態生硬呆板,甚至形狀比例失真 的作品。標本雖從真鳥剝制而成,但經人工填塞棉花於體內, 容易變形,鳥的眼珠亦不依類別的不同而變化,通常裝上統一 的人工替品。張開的翼及腳都家鐵絲支撐重量並維持形態,往 往因為製作者疏於觀察及技巧不足,而使關節變化失真,生硬 挺直,或重心不穩,羽毛凌亂等缺點。初學者了解這些極可能 發生的症狀之後,不妨比較鳥類的參考書籍圖片,或前往鳥店 、動物園甚至野外觀察,並可藉照相機的功能,凝固瞬間的動 作,作為寫生的輔助參考資料。
作過鳥類標本觀察之後,即可嘗試籠中鳥的寫生。最好到 鳥店選購一種平時熟悉而溫 馴的小鳥, 最好價格不要太高, 又容易飼養者,作為寫生的對象。首先要觀察其各種動態,如 踏枝、啄飲、搜翎、欲升、欲降、鳴啼、縮頸、飛翔..,等不 同的動作,並將其特徵記憶下來。寫生之前不妨仔細的觀察, 並發現它最常重復出現的動作,或持續最久的型態作為寫生的 選擇,以鉛筆或毛筆做速寫,鳥的姿態改變時不妨依記憶修補 ,或等待其出現相同動態時,再迅速掌握,如做詳細的描繪較 費時,需耐心的畫畫停停,分幾次描繪完畢,而創作時最好也 能經常觀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鳥的神態。
籠中鳥的行為動作與在大自然中的秦鳥略有不同,就如同 在監獄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動作有別一樣,為了表現『 好鳥枝頭亦朋友』的自然情趣,了解每一種鳥的生活環境與棲 息之態,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實地的觀察,配合望遠鏡賞鳥更佳 。每一種鳥的習性與姿態不盡相同。如燕子與鴿子是不站在樹 枝上的,鶴與鷺鷥是拳一足而睡,烏鴉與喜鵲的動態絕不相同 若不仔細觀察,張冠李戴,舊部合乎物態,物理與物情。此外 鳥類棲宿或非翔時,頭必迎風、如背著風、羽毛必定掀起來, 這也應該注意到的現象。
速寫時可先畫出鳥的主要形體(蛋型)在根據頭部的動態 (如伸頭、縮頸、扭轉等)添加頭部(頭部大致也成蛋形), 再添加翅、尾與足部。爪在平地時需踏的穩,在枝上需抓的緊 。非翔實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不可兩者同時伸
展。最重 要得是身體要有重心,型態力求生動活潑,才能表現出生命力。

白描畫法

白描畫法是指以墨線描繪物體,不著顏色的畫法。在人物 、畜獸畫方面也有白描畫法,譬如兩幅最早的戰國楚墓出土的 帛畫,即以白描法表現,我國古代稱之為「白畫」,北宋的李 公麟是這種畫法的代表性人物。
白描畫法以線條為主,也可渲染淡墨。畫線條時,要使筆 墨結合形相的特質,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濃淡,皆要 以所表現對象的質感或特色為依歸,譬如以較細較淡的線條畫 花瓣容易表現出其嬌嫩柔軟;以較稍粗稍濃的線條畫葉與枝梗 ,較易表現其硬而厚的質感;以略乾且下筆、收筆皆虛的細線 條畫禽鳥的羽毛,較易表現羽毛蓬鬆而柔軟的感覺。
中國畫是線條的雄辯,尤其在白描畫中,線條的優劣是一 幅畫成敗的主要關鍵。白描畫運筆宜以中鋒為主,用筆的壓度 和速度要均勻,鉤出的筆線要有「外柔內剛」的效果,力量要 涵蓄在內,不宜顯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筆墨,不耐久看。鋒芒 過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現出一種霸悍的氣象,有時尚可減低 某些花卉、禽鳥的美感,故白描畫的線條要「寓剛建於婀娜中。
此外運筆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滯,務必要有「無往 不回」之意,腕力氣力一定要送到頭,止筆向上提時,也不可 輕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據吳學讓教授提供的示範 有三種主要的線條,一為起筆停筆(一字描),適於畫葉梗、 竹乾等。二為釘頭鼠尾描,適於畫葉筋、葉片等。三為連續弧 線描,適於畫花瓣。下圖是禽鳥的局部畫法示範,畫鳥的順序 是先畫嘴的當中一長筆,再畫上顎和下顎各一筆,再依次畫眼 圈、點眼、頭額、背、翼、胸、腹、腿、爪、補尾。畫細毛的 線條落筆與收筆較輕,中段略粗,若落筆太重,不易表現出羽 毛的質感。
雙鉤填彩畫法
雙鉤填彩畫法是用線條鉤描物象後在填色的畫法,又稱鉤 勒填彩法或雙鉤設色法,是從白描的基礎上染色彩而成。它的起源甚早,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已見此種畫法,五代 畫家黃筌是雙鉤填彩法的代表性畫家,其線條纖細,賦色艷麗 ,是北宋院畫花鳥畫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雙鉤填 彩法,但風格野逸,較注重線條的趣味及墨韻,後世的花鳥畫 家 ,用筆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黃筌,並兼取兩家的神似逸 韻。

畫雙鉤填彩法應選擇熟紙 (紙) 或絹,先用墨線雙鉤白 描後,准備兩只羊毫筆作渲染,一隻蘸色,一隻沾清水,要先 練習一手執兩只筆,並能靈活交換。設色時顏色要淡,應多染 幾次,將花、葉內側( 或中央 )的顏色以清水筆推染至邊緣 ,清水筆內的含水量要適當,水太多會留有痕跡,太乾則渲染 不開。渲染完後,如原來的墨線已經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 鉤一次,鉤一次,稱為「勒」,同時也可從畫紙背後托染,使 畫面的花葉顏色更加濃厚、均勻。花卉渲的方法有三:
(一)先後染:先將花朵的顏色最淡的顏色底(既平塗打 底)再用其他顏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紅色、淺黃色的 可花先用白粉底,在用淺綠、洋紅、藤黃等色分染。 葉子可先用草綠底,再用花青分染。
(二)先染後:紫紅色或深紅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 墨)自內側向外分染後,再紅色,染葉也可先用花青 (或淡墨)分染後,再草綠。
(三)接染畫法:譬如粉紅色的荷花瓣,尖紅,根部稍帶淡綠 色,可先用白粉底再用洋紅由尖向內分染,並立即用 淡綠色由內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蟲蝕的 破葉,亦可用接染法。
於禽鳥的賦采法略有不同,下圖為吳學讓教授的示範,首 先白描後以淡墨分染,然後以顏色第二次分染,乾後第三次鋪 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鋪色梳毛(絲毛)是化翎毛( 或畜牲)所常用,為了強調羽毛松軟而細密的感覺,

梳羽毛法 的原則是淡色羽毛用深色梳,深色羽毛用淡色梳。

沒骨畫法

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像的畫法。 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 「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系,有以白當黑 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
第一種較工細如 雙鉤蠆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
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 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

一般而言,白描畫法、雙鉤填彩畫法與沒骨畫法機皆屬於工筆畫法的范疇,應注意其形態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楚,初學者在畫前可先鉤 一張同尺寸的速寫稿,置於畫紙下,則構圖、形狀有個依據, 能專注色彩與運筆的趣味,無論以那一種發方法畫花、葉,色 彩皆要有濃淡的變化,一隻筆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後染」的方法,追情求更豐富的色彩變化,但設色不宜太濃 艷,總以淡雅為尚。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鉤勒葉筋、絲花或 加畫花蕊,增補細部。

寫意畫法

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 ,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 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 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 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 出淋痛快的大寫意,如下圖是徐渭所畫的「牡丹蕉石圖」。 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

寫意花鳥畫法多以「點垛」或「點簇」的技法,可細分成 鉤花點葉法、小寫意法、大寫意法等數。畫寫意適宜選用生紙 ,可單獨用墨色來畫,亦可用數種顏色來畫。筆內先含調好淡 色,再礁深色於筆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來畫,每一 筆都要有深淺的變化,使用生紙容易化開,才能產生乾、濕、 濃、淡的不同效果。

下列圖版是吳學讓教授以寫意畫法示範的紫藤,先以雙鉤畫法了解其結構。用寫意畫法現紫藤花,先以羊毫筆沾白粉,筆尖蘸花青,再蘸洋紅後以側鋒點垛,即畫出有濃淡與色彩變 化的花瓣,補小化瓣後,換草綠色畫細梗、點花蒂,並以黃粉 點花蕊。此外葉子的結構、葉序,穿藤法,亦應注意。
總之寫意畫法雖有所謂「意到筆不到」之說,形式簡略或 形象不精確都不需計較,然而要將寫意畫法畫得好,仍須先在 工筆畫法中多下工夫,多觀察寫生,才能發揮筆簡而意足的特點。

❸ 寫生需要帶哪些東西。

畫具類:
1、畫夾子或畫板(能背的)。
2、畫紙(素描、水粉看你需要的情況帶)
3、速寫本
4、水粉顏料(各種顏色各帶一個,白色,檸檬黃多帶幾個)
5、調色盒
6、調色板
7、小水桶(能折疊的)
8、鉛筆、炭筆、鋼筆(根據需要帶,2B多帶一個)
9、數碼相機
10、削鉛筆的刀(為了省地方,帶一把小刀也可以)
證件類:
1、身份證。
2、學生證。(可以享受優惠或者免費)
生活用品類:
1、衣服(長袖帶一件,不怕臟的,半袖帶二件換洗,褲子、短褲要不怕臟不怕磨的,襪子,舒服的鞋)
2、如果有地方可以帶一個床單,不帶也可以。(如果你平時很愛干凈的話)
3、梳子
4、香皂(可以幾個人帶一塊)
5、洗衣粉(小袋的,或者幾個人帶一大袋)
6、洗發液(帶小包裝,一次用一小袋的,或者幾個人帶一小瓶)
7、衛生紙(根據平時的用量多帶一點點)
8、毛巾
9、杯子(最好選擇重量輕,帶蓋的,防漏,不怕摔的)
10、飯盒、勺子、筷子
11、小鏡子
12、濕紙巾
13、太陽帽(前面帽檐長一點的,或者是防紫外線的)
14、防曬霜
15、墨鏡
16、針線包(可以幾個人用一套)
17、牙杯、牙刷、牙膏(用小包裝的就可以)
葯品類:
1、常用感冒葯。
2、暈車葯(如果暈車的話)
3、藿香水
4、防腹泄的葯
5、防過敏的葯(如果你容易對紫外線或者花粉等過敏的話)
6、花露水(防蚊蟲叮咬),如果條件允許,再多帶一個電蚊香最好了,別忘了帶蚊香片哦.
休閑類:
1、MP4(如果平時聽慣了,不用可能會不習慣,別忘了帶充電器)
2、紙牌(晚飯後如果沒有活動可以用一下)
其他類:
1、現金,可以事先問下老師,大概需要帶多少錢,如果你自己還想再多買些什麼回來,適當比老師給的數目多帶點,但一定要防火、防盜。
2、零食,盡量少帶零食,最好不要帶,如果你一定要吃零食,也盡量少帶。
以上內容這是我寫生的經驗,其他的東西就看你自己的需要帶了。

❹ 如何提高素描技術

先練直線,畫一根直線,然後再畫一根,要求和第一根重合,然後畫第三根,也要和前面的重合,直到你畫十多根都能重合在一起;(這個辦法要求紙張很厚,下面一條的效果更明顯一些。)

然後是平行線,每根都平行沒有交叉和間距不等(保持5mm間距),有點類似素描裡面上調子時候的排線,但是線要夠長,大約是A4紙的短邊長度(21cm),直到你能把整張A4畫滿平行線。(我個人練平行線的時候是用的A3紙,可以把手腕抬起,一筆到底。橫向畫滿了就用縱向,然後45度傾斜,一張紙可以畫幾百根線,相信每天一張,堅持到1個星期,直線就畫得筆直了。)

曲線,過三個點畫一條曲線,保證三個點都在曲線上並且要求曲線有張力和速度。

橢圓,其實就是各種角度的圓圈,包括正圓。各種美術專業,設計專業,建築學專業,都要畫圓,做產品你畫個數碼相機我看看,鏡頭的同心圓比汽車的輪箍難畫多了……
NO.2 快速表現技法練習的捷徑
在第一個月的時間內,把半透明的硫酸紙壓在透視線稿圖的上面,進行嚴謹的拷貝練習。(主要練習線條的曲滑流動性,尋求生動的線條魅力,同時要總結透視規律)

在第二個月內,把硫酸置換成A4的復印紙,不要再壓到線稿資料上面了,而是把圖放到旁邊進行抄圖練習。(主要練習透視規律,清楚表現圖中線稿的結構關系和前後遮擋關系)

第三個月,找一些電腦效果圖片用硫酸紙進行拷貝(這主要鍛煉把圖片轉換成線稿的能力,同時還能對圖片的概括能力起到鍛煉!)

第四個月,對著電腦效果圖或實景圖片進行勾畫練習,(這個階段主要鍛煉從圖片變成線稿的綜合訓練,此時,你離成功不遠了!)

第五個月,進行上色練習。上色是個更概括、更系統的過程,這些具體的步驟在我的其他博客文章中可以看到

NO.3 畫好草圖的最有效方法

相信大家看過很多國外高手繪畫的草圖,他們以線條優美流暢取勝!其實,草圖畫的好不好最主要的看線條的曲直度。

大多數人之所畫不好其實也就是線條不流暢,重復筆畫太多,線條不直,或不圓滑的彎曲度。一般畫著畫著線條就開始粗了。就不自然了,這些最主要的問題!還有的就是透視不準確!!這一點在畫草圖的是候是一大忌諱!!但往往是犯之又犯,加上前面所說的問題草圖畫不好是自然的事了。看看老外的。(老外注重理論的實際應用,透視是畫圖的一個關鍵,所以在練習時很注意透視問題)當透視能解決好後開始著重線條的練習。

透視的准確和線條的流暢是認定好於不好的評判標准!還有一點就是對體積感的把握程度。(不得不承認老外作的好啊!)以上是讓大家對畫草圖有個正確的認識。怎樣才能畫好呢?下面我來一一講解

1 先找一些透視書籍來認真學學,這一步非常重要!
(線畫的直透視錯誤等於零啊!)要深刻的理解透視的3大原理和基本方![同時訓練空間想像力]線畫得不好不要緊,但透視一定要准!切記啊!只要認了真的不出一個星期你就會對物體的透視基本了如指掌。

2 你覺的差不多了那就開始進級訓練。
不要看著物體畫用默畫的方式進行當然不是畫簡單的幾何體了,如畫畫汽車的三視圖,建築物,人物的動作表情等看看你的能力吧!

3 如上面的訓練你都完成的比較好了那恭喜你你以是60%的高手了。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你以具備一個設計人員基本素質了也是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4 要把線畫的准確到位首先練習畫直線。
執筆方法用畫素描的方法去畫,線不要畫的太短要以較快的速度完成!看看你畫的線吧!不行就多練練到畫直為至!一般不須要很長時間,同時畫幾何較復雜的物體練練(等於在練透視和感覺)

5 畫曲線,是一大難點,但認真練習決沒問題。
先練習畫圓,用4點定位法和8點定位法來畫,圓是由(圓弧=曲線)組成的,畫好圓後畫半弧=畫曲線嘛!圓都畫的好那麼曲線自然畫的好了。(畫多了感覺就有了,那麼畫任意曲線也就不成問題了!

6 草圖就是直線與曲線和透視的三者結合。
要畫的快,准,好,那麼以上步驟是必須的!!!(老外畫的好也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不要怕!

7 以上的你都一一做好了,那麼你已經擠如高手行列了90%
你如果對物體的質感把握很好的話那麼97%還有3%呢?因為沒有100%的高手(不可能作到真正的完美)四點定位法是在一個圓上分出4個平分點(0度,90度,180度,270度,360=0度)然後用直線沿4點切出來,連起來後是不圓的,在在切線的中點大慨位置沿內線在切出來,看看圓些了吧!(原理與3D的多邊形成型法是一樣的)[主要練你的手感,練多了就對了。

8 就是丁8個平分點而已(要精確些,建議開始用8點,較好後用4點)素描最基本的執筆法是用手把筆橫握與寫字的方法相反。
優點是平衡度高速度快(畫素描起稿時和鋪調子時用的方法)缺點是補易深入刻畫。線畫的直與平衡讀是直接關系。這與打拳不一樣因為在現實中沒有人會用慢的方法去代替快的方法!(你的想法與我開始練是樣的)在畫畫中執筆法只有2種(橫握,直握)至於其他的方法都是在這基礎上稍有變化而以。就象畫超寫實進入刻畫階段那樣(大母指和食指緊握筆身的前2/1處用幺指按著紙張一樣,這種畫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畫出很細微的局部。缺點是不可能畫出大面積的和線條很長的畫來)所以用來刻畫局部!每種方法有優缺點,但為了畫草圖而不是畫好寫實的和好精細的用我說的吧,決不和讓大家走彎路!(有些老外用左手畫,那是與他門的語言有關,英文的寫法不限左右手寫起來都順手,但中文左手寫起來級不順手,但我相信大家沒有用左手寫字的吧!總的來說是這樣的,當然有時還是要活學活用,一定要會舉一反三。
NO.4 臨摹方法

在經過了線條的單項練習,對線條的運行規律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就需要臨摹完整的「白描」花鳥作品了。「白描」是一種純粹以單純的線條表現物體的繪畫形式,據傳它起源於唐代畫聖吳道子。「白描」和上色前的「線稿」不同,它不藉助於任何附加物(如色彩)表現物體,因此「白描」就特別注重線條自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並將其發展到了及至。

臨摹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拷貝」,另一種是「對臨」。

(一)•「拷貝」
「拷貝」就是用一張較薄呈半透明狀的熟宣紙覆蓋在臨摹品上,然後按原稿的形狀進行描畫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象書法練習的「描紅」。「拷貝」主要練習的是線條,對造型也有一定的幫助,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初學,待掌握了一定的線條工夫和造型能力後就不能繼續這種練習了。
(二)•「對臨」
「對臨」就是將臨摹品放置在一旁,用鉛筆輕輕地將臨摹對象的形象描畫到畫稿上,然後依據鉛筆稿,再對照臨摹品進行臨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相對於「拷貝」有下列優點:A、可以直接在畫稿上勾線而不會被臨摹品的形象所影響,對線條運行規律的認識和自由發揮有很大的幫助;B、「對臨」可以有助於對動植物生長結構和線條穿插組織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有一定的線條工夫和造型能力後,提倡進行「對臨」練習。
臨摹時要根據繪畫基礎和對線條掌握的程度有選擇地練習,臨摹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短到長的原則,進行有目的地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練習。

A•短線臨摹練習
短線的轉折較多,在進行短線臨摹練習時要注意隨時用「頓挫」的方法來及時調整筆鋒運行的軌跡,以免出現「側鋒」現象。勾線時要「運腕」,也就是用腕部的運動來勾勒線條,切忌以手指的撥拉劃線,這樣可以始終保持「中鋒運筆」。
B•長線臨摹練習
勾勒長線時不要緊張,特別要注意呼吸的平和,這樣線條才能流暢。起筆時要「頓」,行筆時要運動手臂,保持「中鋒運筆」,這樣線條才能「如錐劃砂」,「力透紙背」。
C•分解臨摹練習
分解圖就是將花卉的不同生長期、不同生長結構、不同部位和不同的透視角度進行分解描繪,目的是為了更加深入透徹地了解物體的生長結構和透視規律。這種方法在進行花卉寫生時運用得較多,但在進行線條練習也要有目的地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加深對臨摹對象的了解。
D•構圖臨摹練習
構圖臨摹練習就是臨摹具有完整構圖的畫面,通過臨摹練習,了解並掌握一定的構圖規律和技巧。

❺ 速寫技巧、心得與注意事項

人物速寫,從定義上說,就是在較短時間內,用簡練的線條畫出人物的形體、動作的繪畫方法。很多同學在練習過程中,不是人體比例不協調,就是人體動作別扭難看,其實問題就在於,沒有抓住人物速寫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導致關鍵之處處理地不好,所以,就來講講人物速寫中的那些必須要關注的注意事項。
拋開繪畫技巧層面,我們先從立意說起,對任何一幅作品的創作都要有清晰的立意,要能夠對人物觀其形、會其神,力求「以形寫神」,因為我們要明白,人物速寫中,追求形體與現實人物的最大趨同固然重要,而「神似」才是更重要的。
從繪畫技巧層面來說,首先要先抓要點,即人物的主要部位,頭部、胸廓、四肢幾個部位,尤其要把握好各個部位之間的比例關系,同時要注意骨骼的轉折點這種決定人體動作的位置,在下筆時,一定要做到准確、實在。
其次,要懂得刪繁就簡,不要面面俱到。我們知道,在對人物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像人物形象身上的衣服褶皺最為復雜繁瑣,要學會抓住最能體現動態的線條,去掉那些雜亂無章的線條,而且切忌平均用力,比如面部最為復雜,可多花些精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入門者比較難以達到的境界,即「無中生有」。 是指對於能夠表現人物的形體結構的關鍵之處,即使我們通過觀察看上去並不明顯,也要學會通過衣服的紋理和動作進行組合與表現,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故意誇張,以便更好地將人物生動地表現出來,這就是「無中生有」、化虛為實,需要同學們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去總結、體會。以上就是北京博藝畫室為您總結。

❻ 中國美術學院錄取標準是什麼

錄取原則:
(1)按教育部要求,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體制,公平、公正地按考生德智體三方面擇優錄取。
(2)按照考生報考我院的專業志願先後順序擇優錄取。即首先按招生計劃擇優錄取第一志願,直至計劃完成。在該專業第一志願計劃未完成的情況下錄取第二志願者,若仍未完成再錄取第三志願者。
(3)按國家教育部規定,考生所報我院專業若屬所在省統考范圍內的專業,則須參加省統考,統考合格後方能參加我院組織的專業考試。
(4)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以下對文化課分數要求:以總分滿分750分,單科滿分150分計)
①我院是教育部批準的自主劃定文化課錄取最低控制線的院校之一,報考我院的全國考生均按我院劃定的文化課最低控制線進行錄取(對於不分文理科的省份,則按文科線執行)。我院將參考浙江省的藝術類本科分數線自主劃定文化課錄取最低控制線。
②單科要求:美術學(史論)、美術學(視覺文化與藝術管理)專業:語文單科分數線為100分、外語單科分數線為90分;繪畫(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學(書法與篆刻、書法學與教育)專業:語文單科分數線為85分,外語單科分數線為70分;其他專業(類):語文單科分數線為85分、外語單科分數線為75分。
③專業考試成績總分排名按從高到低順序在各專業計劃數20%內(含20%,人數小數點位四捨五入)的考生(詳見附表1),文化課成績總分達到我院劃定的最低控制線,並且單科成績滿足上述第(4)項的第②點最低分數線要求,即予錄取;文化課成績總分排名按從高到低順序在各專業計劃數5%內(含5%,人數小數點位四捨五入)的考生(詳見附表2),並且單科成績滿足上述第(4)項的第②點最低分數線要求,專業合格即予錄取;錄取時,當文化總分排名並列時,分別以外語成績、語文成績、數學成績次序,單科高者優先。
對其他考生,按綜合分排名,擇優錄取,各專業綜合分計算辦法具體為:
a、[專業代號10]藝術設計學專業:
專業總分÷專業滿分×30 +文化總分÷文化滿分×70
b、[專業代號07]書法學與教育專業和[專業代號14]建築學類(5年制)專業:
專業總分÷專業滿分×50 +文化總分÷文化滿分×50
c、其他各專業(類):
專業總分÷專業滿分×60 +文化總分÷文化滿分×40
④美術學(史論)、美術學(視覺文化與藝術管理)專業:文化課總分達到我院劃定的理論類專業文化分數線,並且單科成績滿足上述第(4)項的第②點最低分數線要求,按文化課成績總分排名,擇優錄取。
⑤專業考試成績在各專業(類)名列前茅者(專業招生計劃總人數少於等於15人的,1個名額;招生計劃人數超過15人的,每15人有1個名額,以此類推。詳見附表3),文化課單科語文或外語的其中一門分數線可降低10分,文化總分線可降低10分。
⑥錄取時,當綜合分排名並列時,專業課成績高者優先錄取。
8.研究生該怎麼讀
(一)選擇自己的問題取向,學會創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不只是要完全樂在其中,更要從而接受各種有趣的知識,進入製造知識的階段,也就是說你的論文應該有所創新。由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是身為一個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僅如此,還要認識到自己不再是個容器,等著老師把某些東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開始逐步發展和開發自己。做為研究生不再是對於各種新奇的課照單全收,而是要重視問題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碩士或博士的階段裡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課以及讀的書裡面都應該要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不能像大學那般漫無目標。大學生時代是因為你要盡量開創自己接受任何東西,但是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論文,那篇論文是你個人所有武功的總集合,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個問題取向的學習。
(二)嘗試跨領域研究,主動學習
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跨越一個重要的領域,將決定你未來的成敗。我也在台大和清華教了十幾年的課,我常常跟學生講,選對一個領域和選對一個問題是成敗的關鍵,而你自己本身必須是帶著問題來探究無限的學問世界,因為你不再像大學時代一樣泛濫無所歸。所以這段時間內,必須選定一個有興趣與關注的主題為出發點,來探究這些知識,產生有機的循環。由於你是自發性的對這個問題產生好奇和興趣,所以你的態度和大學部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是一個主動的探索者,並學會悠遊在這學術的領域。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得了諾貝爾獎。他曾經在中研院的周報寫過幾篇文章,在他的言論集裡面,或許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復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為讀了一個叫做馬亨教授的教科書而去美國柏克萊大學念書,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老師只給他一張支票,跟他說你要花錢你盡量用,但是從來不教他任何東西。可是隔壁那個教授,老師教很多,而且每天學生都是跟著老師學習。他有一次就跟那個老師抱怨:「那你為什麼不教我點東西呢?」那個老師就說:「如果我知道結果,那我要你來這邊念書做什麼?我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要我們共同探索一個問題、一個未知的領域。」他說其實這兩種教法都有用處,但是他自己從這個什麼都不教他,永遠碰到他只問他「有沒有什麼新發現」的老師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長。所以這兩方面都各自蘊含深層的道理,沒有所謂的好壞,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兩個方式結合起來。我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呢?就是強調在這個階段,學習是一種「self-help」,並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學時代般,都是純粹用聽的,這個階段的學習要基於對研究問題的好奇和興趣,要帶著一顆熱忱的心來探索這個領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學習而已,而是學習如何學習,不再是要去買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學習拿起那一根針,學會綉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學習把目標放在一個標准上,而這一個標准就是你將來要完成碩士或博士論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學去讀書,你會覺得我這一篇論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個問題的人相比較。我想即使在非一流大學也應該要有這樣的心情,你的標准不能單單只是放在旁邊幾個人而已,而應該是要放在領域的普遍人裡面。你這篇文章要有新的東西,才算達到的標准,也才符合到我們剛剛講到那張拉丁文的博士證書上面所講的,有所貢獻與創新。
身為老師你要怎麼訓練研究生。我認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訓練,哪怕是自然科學的訓練,到研究生階段應該更像師徒制,所以來自個人和老師、個人和同儕間密切的互動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學部坐在那邊單純聽課,聽完就走人是不一樣的,相較之下你的生活應該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識與解答相結合,並且你往後的生活應該或多或少都和這個探索有相關。
(一)善用與老師的夥伴關系,不斷Research我常說英文research這個字非常有意義,
search是尋找,而research是再尋找,所以每個人都要research
,不斷的一遍一遍再尋找,並進而使你的生活和學習成為一體。中國近代兵學大師蔣百里在他的兵學書中曾說:「生活條件要跟戰斗條件一致,近代歐洲凡生活與戰斗條件一致者強,凡生活與戰斗條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這個來說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條件與你的戰斗條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著老師與同學共同成長的,當中你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帶給你無限的啟發。
回想當時我在美國念書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隨便在樓梯口碰到任何一個人,他都有辦法幫忙解答你語言上的困難,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臘文……
所以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不單只是你的老師,還包括所有同學以及學習團體。你的學習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當我看到有學生呈現被動或是懈怠的時候,我就會用毛澤東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來跟他講:「作研究生不是請客吃飯。」
(二)藉由大量閱讀和老師提點,進入研究領域
怎樣進入一個領域最好,我個人覺得只有兩條路,其中一條就是讓他不停地念書、不停地報告,這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後不知不覺學生就會知道這個領域有些什麼,我們在不停念書的時候常常可能會沉溺在細節里不能自拔,進而失去全景,導致見樹不見林,或是被那幾句英文困住,而忘記全局在講什麼。藉由學生的報告,老師可以講述或是釐清其中的精華內容,經由老師幾句提點,就會慢慢打通任督二脈,逐漸發展一種自發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知道碰到問題可以看哪些東西。就像是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我修過一些我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國家歷史,所以我就不停地念書、不停督促自己吸收,而老師也只是不停地開書目,運用這樣的方式慢慢訓練,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時,我發現自己仍然有自我生產及蓄發的能力,因為我知道這個學問大概是什麼樣的輪廓,碰到問題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詢相關的資料。所以努力讓自己的學習產生自發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漸進地練習論文寫作
到了碩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學位論文,而不管是碩士或博士論文,其規模都遠比你從小學以來所受的教育、所要寫的東西都還要長得多,雖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論文情況是如何,但是史學的論文都要寫二、三十萬字,不然就是十幾二十萬字。寫這么大的一個篇幅,如何才能有條不紊、條理清楚,並把整體架構組織得通暢可讀?首先,必須要從一千字、五千字、一萬字循序漸進的訓練,先從少的慢慢寫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訓練到可以從一萬字寫到十萬字。這么大規模的論文誰都寫得出來,問題是寫得好不好,因為這么大規模的寫作,有這么許多的腳注,還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論述一體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銅錢;是一間大禮堂,而不是一間小小分割的閣樓。為了完成一個大的、完整的、有機的架構模型,必須要從小規模的篇幅慢慢練習,這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因為受計算機的影響,我發現很多學生寫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寫論文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文筆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導原則,經過慢慢練習會使你的文筆跟思考產生一致的連貫性。我常跟學生講不必寫的花俏,不必展現你散文的才能,因為這是學術論文,所以關鍵在於要寫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筆當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個人的生命一樣,英文叫style,
style
本身就像個人一樣帶有一點點天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把內容陳述清楚,從一萬字到最後十萬字的東西,都要架構井然、論述清楚、文筆清晰。
我在念書的時候,有一位歐洲史、英國史的大師
Lawrence Stone
,他目前已經過世了,曾經有一本書訪問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學家,我記得他在訪問中說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話,他說他英文文筆相當好,所以他一輩子沒有被退過稿。因此文筆清楚或是文筆好,對於將來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達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這里不是講究漂亮的style
,而是論述清楚。

❼ 求速寫資料和訓練方法!

速寫訓練是對學畫者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全面訓練。速寫訓練中對觀察力的訓練,不僅要訓練眼睛看得准,還要訓練在作畫時有正確的觀察方法。什麼是正確的觀察方法?一般說來,以我們平時看東西的習慣來作畫,往往是看到哪裡畫到哪裡,這是一種局部的觀察方法,用這種看一點畫一點的觀察方法作畫,不能做到表現對象的本質關系。我們要畫好速寫,就要改變這種局部觀察的習慣,學會整體觀察的方法,養成整體觀察對象各種造型結構關系的習慣。這種整體觀察方法要求在作畫時觀察對象要有整體意識,在畫某一點、某一局部時,不要只盯著一點看,而是要將所畫的這一點、這一局部與其他部位相互比較,對所要畫的局部與其他部位的上下左右關系及它們之間的內在結構關系做到心中有數,從整體關系下筆。這種比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整體分析和理解對象的認知過程。正確的觀察方法,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逐步真正掌握。速寫訓練是練眼、練腦同時又是練手的過程。繪畫是一門技藝性很強的藝術,下面就速寫訓練的一般順序及一些學習方法和作畫步驟進行闡述。

一、由簡到繁

初畫速寫,可先從較簡單的描繪對象入手。如一個小木凳,一雙隨便擺放的雨靴,一件掛在牆上的衣服。作畫時先畫對象外形輪廓的大關系,用直線畫出基本形,注意線條的長度比例及各線條的傾斜度。在此之後,再充實些細節。例如畫一張凳子,凳面與凳腿的關系是大關系,而榫頭及局部特徵等都是細節,這些細節可在進一步深入階段逐漸畫完。

「繁」的物象是指結構關系較復雜的對象。如:枝葉茂盛的大樹、衣紋繁多的人物等,作畫方法也和畫「簡」的東西一樣,先從大的方面入手,確定了大的關系後,再充實細部。要將復雜的物體理解為是由各種簡單部分組成的,然後將各簡單部分畫在復雜的大關系之內,這樣完成起來就有條不紊。畫復雜物象較難處理的一點,就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畫各個細部時,要注意到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照顧到整體的大關系,不要因描繪細部而使整體顯得瑣碎。只要我們把握好先畫大關系,後充實細部的原則,畫「繁」的對象便不會感到困難。

由簡到繁的訓練從大的題材上講,可先畫花卉,後畫樹木風景,最後畫人物。

二、由靜到動

初畫速寫,應先從靜止的對象畫起,稍熟練之後,再描寫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物象。靜止的物體或處於不動狀態下的人,有利於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能從容地觀察對象,反復比較所描繪對象的各種結構關系,使初學速寫者能在認真研究描繪對象各種結構關系的基礎上下筆。作畫時用線要肯定,線條是為了表達對象的形體關系,交待清楚結構造型而畫的。線條的來龍去脈要有根據,這個根據就是被描繪物的結構。

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應將所畫的速寫與描繪對象進行反復比較,從而糾正畫得不準確的部位。速寫造型練習的最佳描繪對象就是靜止的物象和不動的人物。我們看到許多速寫范畫,一個輪廓有時有幾根復線。這就是對作品進行矯正而產生的痕跡。

畫動的物象,如動態人物、動物等,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靜態速寫的基本功後再結合結構規律、運動規律加以訓練,這樣畫起來就容易得心應手了。有關動態速寫的注意事項及作畫步驟,在後面的有關部分將會闡述。

三、由慢到快

畫速寫並不像我們有些初學者所想像的那樣,下筆如寫草書,一揮而就。因為畫速寫的過程,是一個對形體觀察、理解、表現的造型過程。這一過程,初學者須仔細體會,扎實描畫。逐漸熟練了,畫速寫的速度就會快起來。初學者應先畫慢些,如人物速寫每幅可在45分鍾至1個小時左右完成,以後可逐步過渡到半小時畫一張或一刻鍾畫一張。並且在訓練過程中還要不時的將慢、快訓練方法穿插進行,這樣才能在速寫訓練中既得到扎實的練習,又掌握到速寫的一些方式方法。

四、從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到描繪無規律的對象

初學速寫者首先要畫一些有規律的對象,這樣有利於把握造型的准確性,並掌握速寫的一些技巧。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可先畫一些基本形明確的花卉和重復出現的有規律的人物動態。在掌握了一些速寫基本技法之後,再畫一些無規律的對象,如雜亂無章的灌木叢,轉瞬即逝的不規則的人物動態。有規律的對象較易把握,通過中軸對稱性原則,可以獲得較准確的輪廓。而規律感不強的對象,則較難把握,需要有一定速寫基礎後,方可對之速寫。

五、臨摹與速寫相結合

學畫速寫的過程,應該是臨摹優秀速寫范畫與對著對象寫生相交替進行訓練的過程。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的技法,如對形象的概括、取捨、交待結構以及一些用筆用線的技巧等等,盡可能在臨摹中獲得體會。另外,類似速寫形式的優秀的線描畫、連環畫都可以臨摹。通過臨摹可以學到一些概括形體、處理衣紋、疏密穿插等方面的速寫技法。另外在初學速寫的過程中還要多臨摹優秀的藝用人體解剖圖譜,以求在臨習的過程中掌握人體的基本結構知識。要做到臨摹與速寫反復交替進行,這樣臨摹才能有體會,才能將臨摹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速寫中去,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

❽ 美術寫生是什麼意思

美術寫生意思是從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素描。室外寫生的素描也可在畫室里完成,不過寫生素描不同於靜物畫,在靜物畫里即使無活力的對象仍會顯現出它的自然狀態。寫生素描以及其他像人體寫生、臨摹古此和臨摹平面作品等練習是藝術家課堂練習的一部分。

寫生素描作品除了可當作藝術作品之外,也可作為在畫室進一步繪畫的筆記或研究使用。

(8)花卉寫生速寫擴展閱讀:

美術寫生的意義

1、寫生是畫家學藝和創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通過大量的寫生速寫,進一步不斷了解和掌握人體規律性的結構關系,尋找繪畫表現方法,逐漸從客觀的觀察到主觀的思考,探尋造型表現語言,形成獨特的寫生表現藝術風格。

2、寫生與創作是有直接關聯的,寫生和速寫既可以成為獨立的作品,又可以發展成大的創作作品。寫生為創作提供了大量鮮活、質朴的素材,寫生中有創作,創作中有寫生。

3、寫生是提高繪畫基本功的重要途徑,也是創作搜集素材的重要方法。過去數碼相機還未普及之時,寫生是畫家收集創作素材的主要手段之一。

隨著當下數碼相機廣泛普及與運用,網路圖像傳播便捷廣泛,原來寫生的途徑與功能逐漸弱化,許多畫家不重視寫生了,寫生對於畫家是重要的,繪畫功力的訓練對於畫家而言是伴其一生的。

❾ 想把速寫畫的很出彩,你一定要遵循這幾條規律

一、由簡到繁 初畫速寫,可先從較簡單的描繪對象入手。如一個小木凳,一雙隨便擺放的雨靴,一件掛在牆上的衣服。作畫時先畫對象外形輪廓的大關系,用直線畫出基本形,注意線條的長度比例及各線條的傾斜度。在此之後,再充實些細節。例如畫一張凳子,凳面與凳腿的關系是大關系,而榫頭及局部特徵等都是細節,這些細節可在進一步深入階段逐漸畫完。 「繁」的物象是指結構關系較復雜的對象。如:枝葉茂盛的大樹、衣紋繁多的人物等,作畫方法也和畫「簡」的東西一樣,先從大的方面入手,確定了大的關系後,再充實細部。要將復雜的物體理解為是由各種簡單部分組成的,然後將各簡單部分畫在復雜的大關系之內,這樣完成起來就有條不紊。畫復雜物象較難處理的一點,就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畫各個細部時,要注意到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照顧到整體的大關系,不要因描繪細部而使整體顯得瑣碎。只要我們把握好先畫大關系,後充實細部的原則,畫「繁」的對象便不會感到困難。 由簡到繁的訓練從大的題材上講,可先畫花卉,後畫樹木風景,最後畫人物。 二、由靜到動 初畫速寫,應先從靜止的對象畫起,稍熟練之後,再描寫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物象。靜止的物體或處於不動狀態下的人,有利於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能從容地觀察對象,反復比較所描繪對象的各種結構關系,使初學速寫者能在認真研究描繪對象各種結構關系的基礎上下筆。作畫時用線要肯定,線條是為了表達對象的形體關系,交待清楚結構造型而畫的。線條的來龍去脈要有根據,這個根據就是被描繪物的結構。 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應將所畫的速寫與描繪對象進行反復比較,從而糾正畫得不準確的部位。速寫造型練習的最佳描繪對象就是靜止的物象和不動的人物。我們看到許多速寫范畫,一個輪廓有時有幾根復線。這就是對作品進行矯正而產生的痕跡。 畫動的物象,如動態人物、動物等,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靜態速寫的基本功後再結合結構規律、運動規律加以訓練,這樣畫起來就容易得心應手了。有關動態速寫的注意事項及作畫步驟,在後面的有關部分將會闡述。 三、由慢到快 畫速寫並不像我們有些初學者所想像的那樣,下筆如寫草書,一揮而就。因為畫速寫的過程,是一個對形體觀察、理解、表現的造型過程。這一過程,初學者須仔細體會,扎實描畫。逐漸熟練了,畫速寫的速度就會快起來。初學者應先畫慢些,如人物速寫每幅可在45分鍾至1個小時左右完成,以後可逐步過渡到半小時畫一張或一刻鍾畫一張。並且在訓練過程中還要不時的將慢、快訓練方法穿插進行,這樣才能在速寫訓練中既得到扎實的練習,又掌握到速寫的一些方式方法。 四、從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到描繪無規律的對象 初學速寫者首先要畫一些有規律的對象,這樣有利於把握造型的准確性,並掌握速寫的一些技巧。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可先畫一些基本形明確的花卉和重復出現的有規律的人物動態。在掌握了一些速寫基本技法之後,再畫一些無規律的對象,如雜亂無章的灌木叢,轉瞬即逝的不規則的人物動態。有規律的對象較易把握,通過中軸對稱性原則,可以獲得較准確的輪廓。而規律感不強的對象,則較難把握,需要有一定速寫基礎後,方可對之速寫。 五、臨摹與速寫相結合 學畫速寫的過程,應該是臨摹優秀速寫范畫與對著對象寫生相交替進行訓練的過程。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的技法,如對形象的概括、取捨、交待結構以及一些用筆用線的技巧等等,盡可能在臨摹中獲得體會。另外,類似速寫形式的優秀的線描畫、連環畫都可以臨摹。通過臨摹可以學到一些概括形體、處理衣紋、疏密穿插等方面的速寫技法。另外在初學速寫的過程中還要多臨摹優秀的藝用人體解剖圖譜,以求在臨習的過程中掌握人體的基本結構知識。要做到臨摹與速寫反復交替進行,這樣臨摹才能有體會,才能將臨摹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速寫中去,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

❿ 畫畫常說的「寫生」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寫生」

一種繪畫法,看著風景、人、物等來畫,搜集素材,也是學畫的訓練法,能做到二維平面具有三維空間感才是好作品。
是初學者和畫家鍛煉繪畫表現技法的基本功。

寫生分類
寫生是直接面對對象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基本有"風景寫生"、"靜物寫生"和"人像寫生"等多種根據描繪對象不同的分類。一般寫生不作為成品繪畫,只是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漸發展也有的畫家直接用寫生的方法創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畫家,經常利用風景寫生,直接描繪瞬間即逝的光影變化,所以有花卉寫生。
總結20世紀中期以來的"寫生",也是各種各樣:有作為提高技法的寫生;有作為收集素材的寫生;有作為體驗生活的寫生;也有作為創作方法的寫生。可是,近年來出現的作為生活標榜的寫生,則反映出寫生的社會意義中的另外一方面的問題。這是一個現實中的問題,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種傾向。為了標榜藝術和生活的關系,一些機構和藝術家組織團隊,作一種旅遊觀光式的"寫生",拍幾張照片,特別是拍幾張與鄉民或有鄉村景象背景的照片,以說明自己的藝術來源。

中外寫生比較
西方畫家非常重視寫生,主要以寫生來搜集素材;中國畫家則一般主要依靠看和記憶,有的畫家也"臨淵摹寫生筆",但絕大部分古代畫家雖然也強調 "師法自然",但只是飽覽名山大川,回家以後憑記憶下筆。主要也是因為中國繪畫工具不易攜帶和野外使用。現代的中國畫家也重視寫生,應用現代的速寫工具搜集素材。寫生對描繪細節和光影變化非常重要,人不可能記住所有這些細節,經常寫生對研究色彩學的規律也非常有啟發。寫生也是開始學習繪畫時最重要的訓練方法。

寫生的意義
一方面是因為現代藝術教育中完全依靠寫生而獲得造型基礎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為了改造傳統的國石膏寫生畫,避免因為畫譜的臨摹而出現的陳陳相因的弊端,史無前例地通過政府的號召,讓畫家走出了畫室。
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的寫生運動中,畫家們上山下鄉,通過寫生而改變了中國畫面貌,表現出了時代之新的歷史發展。從此,寫生進入到中國畫的教學之中,成為藝術教育中"民族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時至今日,"寫生"已經固化成美術院校中教學的基本課程,因此,在網路上搜索關於"寫生"的資料,可以得出200多萬篇的結果,其中有28.1萬篇"寫生報告"和18.3萬篇"寫生總結",有2.8萬篇"安徽寫生報告",有2.1萬篇"安徽寫生日記"。由此,也可以從一個方面看出"寫生"已經和復古時代的"臨摹"一樣,成為一種不需要討論的必須。藝術家如何認識與把握世界,它與視覺藝術形式緊密相聯。

熱點內容
沈陽到牡丹江的火車 發布:2025-09-27 23:32:00 瀏覽:594
百合華堂婚禮會館 發布:2025-09-27 23:29:33 瀏覽:610
荷花池草勾線 發布:2025-09-27 23:29:23 瀏覽:779
春天的小盆栽 發布:2025-09-27 23:28:28 瀏覽:66
四海王牡丹 發布:2025-09-27 23:05:16 瀏覽:60
艾葉和玫瑰 發布:2025-09-27 23:05:15 瀏覽:542
戀上櫻花憶 發布:2025-09-27 23:03:48 瀏覽:436
雜選西蘭花 發布:2025-09-27 22:35:53 瀏覽:369
丁香肉絲的做法 發布:2025-09-27 22:35:53 瀏覽:559
玫瑰酒53 發布:2025-09-27 22:35:18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