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花卉
① 八哥鷯哥鸚鵡鳥兒籠子里選擇什麼樣的棲杠站杠好
去花卉世界·
我也是福田區的··
如果你那邊有104的
話··就能到
或是10路··
目前知道這些·
你要說你住在哪裡啊
·才前兩個星期去過.就在花卉市場.也是香蜜湖附近啦.那兒有賣花植物.與寵物.鳥呀魚等.
可以知道你那裡可以坐什麼車子
② 八哥狗多少錢一隻
平常價就是400左右(滿月價),再低就不一定好了,因為費用高。沒有經驗就不要養八哥,養八哥要注意好幾個事項,例如呼吸道,肥胖,運動。。。。
巴哥犬的飼養常識
喂飼巴哥犬的食物,肉類(牛肉、雞肉、魚肉)一定要新鮮,魚要剔去刺,數量可根據犬的體重大小,以180—220克為適度,不可供喂過量,否則就會發胖,失去可愛的形象。
除肉類外,還要喂些蔬菜以及煮熟的豆類或不含糖或少糖的餅乾等素食。肉類應先加少量水煮15-20分鍾後切碎再喂。肉類所以要煮熟,一是為了增加香味,引發食慾;二是為了殺滅肉中的細菌和寄生蟲,以防患病。
巴哥犬是一種較貪食 的犬類,所以一定要掌握好供食的量。喂飼時要定時定點,以養成其良好的進食習慣。
巴哥犬活潑好玩,每天必須給予一定的時間活動,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但此犬呼吸道特別短,進行劇烈的運動,會因呼吸急促而引起缺氧。所以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最好是早晨和傍晚帶它出去散步。出外時,要為它戴上項圈,以限制其亂跑或作劇烈運動。
由於巴哥犬頭上及頸部等處皺褶較多,很容易藏納污物和細菌,所以飼養這種犬要特別重視清潔衛生工作。平時每隔一個月洗一次,夏季天熱,每隔2-3天洗一次。要特別注意洗凈皺褶縫處,以防患皮膚病或生疥瘡。每次洗澡後,要用軟毛刷為它刷毛,並用吹風器替它把毛吹乾。在春秋季氣壓低、空氣濕度大的日子裡,它那多皺褶的皮膚容易發炎和滋生黴菌,要將它移至通風乾燥的環境中去。炎夏時節多汗,還要每天下午用濕毛巾為它擦身,特別要擦去皺褶中的污垢。
巴哥犬因鼻短而扁,容易吸收潮氣而濕潤,因而滋生細菌引起發炎潰爛,在空氣潮濕氣候悶熱時,要替它在鼻子卜塗一些乾的硼酸粉,保持它鼻部經常乾燥,不讓細菌有滋生的條件。由於鼻道較短,在炎熱的夏季氣溫高時,它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態,甚至容易中暑,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l)夏季炎熱時,中午不要帶它外出,更不要讓它作劇烈的運動。散步必須安排在早晨和傍晚。
2)把它移到較透氣和陰涼處去喂養,不可讓它給烈日直曬。
3)在溫度高的中午和午後時分,若有降溫設備,將它所處的環境,適當降溫。在飼養過程中,還要重視眼睛的清潔衛生,由於這種犬。眼睛大而圓,塵埃容易進入,故隔一段時間要用稀硼酸水它洗眼,一般每周需洗眼2次。因眼部上方有皺褶易向眼內倒生,遇有這種情況,要細心將倒生睫毛拔掉。
1)辦證是必須的,但是 價格實在是驚人```僅僅是一隻狗而已,就花幾千元,``就算它是你的「寶貝」那麼驚人的價格,實在讓百姓受不了`` 目前有不少百姓提意見,相信不久 價格會下調```
2) 價格會下調,但是不會太快`` 像 樓上說的那樣``養「黑」狗`` 是可以`` 基本上都是```但「做好隨時被沒收再交罰款的准備」 我個人意見認為,這不好`` 我不相信 大家沒有聽說過`` 狗狗 被 可惡的捕狗隊帶走後『『 悲慘的故事吧,所以不要等狗被帶走後,再想去教罰款了, 那時候狗早被著疼死了『『(事例很多『『) 如果想不被抓到,就要選擇合適 的 溜狗時間『『其它區不清楚, 但是 在市中心那裡, 最好是10點之後 再帶狗,出去
3) 說了這么多, 建議你還是在以後快點給 狗辦證``` 這樣安全放心『『
③ 杭州哪兒有賣八哥
杭州市: 1.鳳起路花鳥城。汽車南站對面。鳥比較多,也有高檔的籠子、杯,但沒吳山的 多,綉眼、畫眉、 鸚鵡、八哥、鷯哥,各類雛子都不少 ,也有好多熱帶魚、花卉、龍貓、倉鼠、龜。東西比較多, 價格比較便宜,是個好地方,但離市中心較遠,交通不大方便。 2.錢江花鳥城。上塘路錢江小商品市場北邊。比南站稍差,但交通較方便。乘12路、58路至錢江花鳥 城。 3.城西花鳥城。古翠路89號,文一和文二路之間。鳥攤位只有兩家,但一家是專賣綉眼的,也有少量 畫眉,鷯哥較多。花草很多。 4.吳山花鳥城。杭州最有名的地方。杭城最大、最豪華、最貴的花鳥城,有中央空調,夏天去比較好 。吳山廣場東面。東西比較好,比較全,也比較貴,特別是魚和蟲子。 5.鳳起花鳥城。在鳳起路東面,剛開張。 6.湖墅南路花鳥市場。湖墅路與夾城巷交*口。市場比較小,東西也少。 7.西湖區岳王路花鳥市場。 8.岳王路小弄堂(小型集市):雙休日可以去看看,偶爾有好東西,經常有賣綉眼、畫眉等野鳥的。 杭州資格最老的鳥市舊址。 9.南站花鳥城:汽車南站對面,東西便宜,地處偏僻,吳山的老尉和專賣芙蓉的老楊都搬到南站了。 10.四季青花鳥城:錢江三橋邊,規模小。 11.米市巷花鳥市場:現在鳥店就兩家,外面的那家賣相思、畫眉、綉眼、鷯哥什麼的。 (杭州鳥市大盤點(內附詳細公交路線介紹) ) 武林小廣場乘14路、12路、55路、58路。城站火車站21路。 汽車東站乘35路。汽車南站乘14路、71路、35路。 汽車西站乘526路至市府大樓、換乘21路至雙菱路北口(鳳起路花鳥城)。 汽車北站乘813路至半道紅換乘36路至大關西六苑(錢江花鳥城)、走路至市府大樓乘21路至雙菱路北口(鳳起路花鳥城)。 建議:如果日程和手頭都較緊,可按如下次序逛杭州主要鳥市:岳王路小弄堂(平海路),乘35路到鳳起路花鳥城(雙菱路北口),乘35路到吳山花鳥城(吳山廣場),乘60路到南站花鳥城(海潮路口),乘536路到錢江花鳥城(大關東五苑)。非杭州知友,搜索到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④ 《鳥是樹的花朵》這篇文章
我們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樹木落光了葉子!你看吧,這就是冬天了!
一棵樹落光了葉子,不能說丑,但缺了枝繁葉茂的風姿,裸露出樹枝與樹木之間巨大的空曠,總是遺憾。我時常有一種沖動,希望能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放點什麼。我喜歡讓一切事物都從無到有。這令人激動。
冬天總是如此疏疏朗朗,這是不是我們在冬天缺少快樂的真正緣由呢?樹木彷彿都停止了生長,我們總是懷著一種等待的心理度過冬天,如果下雪,玉樹瓊枝,以及屋檐吊著冰凌,都能令我們開心。沒有樹木的陰涼,我有些心虛,感覺廁所沒有圍牆。大雁的聲音已經很遠了。我在大地上為冬日的陽光感到可惜,因為,陽光的燦爛和溫暖如不照在紅花和綠葉上,陽光豈不等於虛度了歲月?正如袖手旁觀的我們在一堆紅紅的炭火前,等待閏黑。
然而一些鳥落到了樹上,大大小小,五顏六色。我彷彿看見了滿樹的花朵!
有時候,鳥是一群一群地飛來又飛走的,黑壓壓一大片的是八哥或烏鴉,冬天的麻雀也喜歡一群一群地飛,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禿禿的樹枝上。黑色的鳥群地在瞬間裝點一棵樹,裝點一叢樹林。鴿子也這么飛,要是一群白鴿落到枝枝上,彷彿早春的玉蘭花開,白得豐腴而優雅。鳥兒們叫著喊著,吵吵鬧鬧。有時候,三隻五隻,它們散落在稀疏的樹枝上。我覺得這三五隻鳥,它們各自有各自的心事,說話的時候少,不說話的時候多。有的飛走,有的留下。有時候只一隻,一隻也好。一隻鳥,孤獨地立在細細的樹枝上,這使人記起樹上的花朵,也是先開一朵,再開一大片的。
每當看到樹上落滿鳥的時候,我就停下來看。有了鳥的樹顯得格外生動。我喜歡這些在樹與樹之間飛來飛去的小鳥,喜歡它們在樹枝上舞蹈。冬天的風因為這兒小鳥的跳躍,也就顯得細微而富有彈性。它們在樹枝上唱著歌,一隻鳥的歌唱使樹木上的冬天沒有了寒冷的凝滯。烏雅的歌聲粗壯而無所顧忌,麻雀使得冬天沒有了秩序。有時一隻鳥獨自唱出婉轉的歌聲,細細地發顫、發亮,猶如一個回味愛情的人在冬天品著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樹枝上的鳥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你見過一朵花從春天開到冬天嗎?你見過樹上的花朵在樹枝與樹枝之間飛來飛去嗎?你見過會唱歌的花朵嗎?這是一隻鳥再造了冬天的生機。
鳥是樹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發現並且說出。如此美麗的事物不會等到今天才有人驚喜。我站在樹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鳥兒們替我做了,它們真的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打開了花朵,排練了舞蹈,播放了音樂。
實際上,鳥兒一直都在樹上,在春天的樹上,在夏天的樹上,在秋天的樹上。只是由於樹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葉茂的搖動,我們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麗,因此而忽視了樹上的小鳥。我說,在一年四季,鳥兒從來就是樹上的花朵。它們隱藏在樹葉之間,與綠葉一起舞蹈,與春風一起歌唱,夏天的蟬鳴由一隻鳥定調,秋天的月夜被一聲鳥鳴切開。樹木本來就是鳥的家園。
一隻翠鳥就住在池塘邊的灌木上,它翠綠的羽毛比深綠或淺綠的樹葉更加艷麗,我們一眼就能認出樹葉里的翠鳥之花。兩只黃鸝可以讓一棵柳樹更加婀娜,我想杜甫當年在美麗的錦城思念家鄉,「兩個黃鸝鳴翠柳」,他只聽到了一聲婉轉的鳥鳴,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樹上沒有黃鸝的歌聲和舞蹈?不管樹上有沒有花朵,黃鸝總會落到二月的江南。樹上有花,鳥兒也會落上去。錦上添花,不是重復是更多的美麗。喜鵲踏梅如何?鄉村的快樂都在一樹燦爛的梅花上。喜鵲總是兩只兩只地飛,兩只兩只地起舞歌唱。喜鵲就是開在鄉村裡的花朵。
我喜歡夏天的白鷺,它們整個夏天都住在村頭河邊的樹林里,當白鷺們從碧綠的水田裡歸來,它們都落到樹梢上,遠遠望去,那就是一樹最浪漫的花朵。最不能忘懷的是村子裡的月夜,白鷺們棲宿在那棵楓樹上,夜風把樹葉吹得嘩嘩地響,月光會把枝頭的白鷺搖上搖下,翻開它們長長的翅膀。我有時候回憶童年,村頭的楓樹一定會出現,樹上的白鷺也一定會出現。
我想,一年四季的樹木會感謝一年四季的鳥。人也會的。真細想起來,我記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記住的鳥卻不少。因為,我認定鳥是樹木的花朵,千姿萬態的花朵,常開常新的花朵,跳著舞蹈的花朵,唱著歌曲的花朵……
我們在欣賞的同時是否要向一隻鳥學習呢?我在觀看一樹的小鳥的同時,多少有些慚愧。我的臉紅得像春日的桃花。我知道,有時候一隻鳥嘴也是紅的。
⑤ 八哥狗多少錢一隻
價格大約會在三百到八百之間,在醫學院附近有一個狗市 。周六周日有集會,專門賣狗的比較多。另外還可以去光彩。那裡也有賣狗的。陳砦花卉市場也有賣的。不過你要注意還價。因為他們要的虛價比較高。
⑥ 深圳這里的 八哥鳥 一般多少元 在哪個地方最常見賣八哥鳥的
南山花卉世界有,紅荔路花鳥市場也有,東門有一家。
八哥可以訓練放飛,訓練好的話不用拴著也能跟著你出去玩。但是前提是訓練到位。
放飛訓練基礎知識:
1.餓,放出籠之前兩個小時斷食,別斷水。
2.現在封閉環境中訓練出籠和回籠,在餓的前提下開籠門,手裡拿著它喜歡的食物,說「出籠」,開始人的手離籠門進一些讓八哥跳到手上,另一隻手拿著食物喂給它。然後訓練回籠。八哥站在手上靠近籠門,說「回籠」,它做到了則喂給食物,如果開始幾次它不知道回籠可以一隻手拿著食物放在籠子後面引誘八哥回籠,記住要說「回籠」。反復多次形成條件反射,慢慢距離可以拉長,打開籠門站在較遠的地方對著八哥說出命令,它照做了就喂給食物獎勵。
3.在開闊地帶,周圍沒有高大樹木,沒有貓狗等會嚇到八哥的動物的地方。學校操場或公園空地為首選。將八哥提到指定地點,先不要著急放出,先讓他適應一段時間,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為宜。等到它對周圍環境不怕了,打開籠門,記住一定要在它餓的情況下。手裡拿著它喜歡的食物,在外面訓練出籠和回籠,照做則喂給食物。
4.想要八哥形影不離的跟隨主人其實很簡單,八哥本來就非常親人。經常帶八哥出去練膽,不一定非要放出來,提著籠子出去也行。訓練放飛主要是餓,另外掌握八哥的生活習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反生期就盡量不要在外面放飛,每年3~4月份是八哥的發情期,此時放飛也要注意跑鳥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
⑦ 明清時期為什麼流行花鳥圖案
明代初期一般指洪武、永樂到宣德、成化、弘治時期,此時的花鳥畫最突出的表現為繼承元代水墨畫法和宋代院體花鳥。最能代表兩種畫風的作家莫過於夏昶與邊文進。
夏昶(1388-1470)乃被稱為畫竹「開山手」的王紱(1362—1416)的高足,以墨竹著稱,時諺有「夏昶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之謂。在永樂中舉進士,官至太常寺卿直內閣,故後人稱之為夏昶太常、夏昶卿。他繼承了元人傳統,在其師蕭散自在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形成自己墨色蒼潤、灑脫自然的風貌。他的墨竹,題材、內容極為豐富,在表現風雨中飄舞之竹方面尤見功力。史稱其竹「煙姿雨色,偃直濃疏,動合矩度,蓋行家也」【4】,從其《奇石清風圖》(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96.80,以下簡稱中大)可看出其端倪。該圖表現清風輕拂下搖曳偃仰之竹。作者用墨層次分明,筆勢遒勁,系其同類作品之佳構。傳其衣缽者有魏天驥、屈礿(一作約)、張益、張緒、吳巘、王儀、楊廷端、朱端、何喬福、喬昶、馮起震及婿虞瑛等。其中晚明馮起震(1553-1642年仍在)的《湘江新雨圖》(廣東省博物館藏B5007,以下簡稱粵博),仍然系墨竹,在承繼夏氏的同時,也能有所創新。
曾於永樂至宣德初期授武英殿待詔的福建人邊文進可稱明初院體花鳥的代表,畫史稱其花果翎毛「妍麗生動,工緻絕倫」【5】。他繼承宋畫院工筆重彩的傳統,用筆精細,設色明艷,所繪《雪梅雙鶴圖》(粵博B5588),工整細膩,雙鶴施以白粉,梅干及花朵也細致精確,筆墨瀟灑。邊文進以畫花鳥著稱,尤以畫鶴見長,該圖堪稱其代表作。其子楚芳、楚善、楚祥及外甥俞存勝、婿張克信等均能傳其家學。
與邊文進大致同時供奉內廷的繆輔的生平事跡一直史載闕如,從其傳世的畫作看,他曾供職於武英殿直錦衣鎮撫,擅長畫魚。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魚藻圖》,上署「武英殿錦衣鎮撫蘇郡繆輔寫」,鈐「良佐」、「赴清光」二印,則他為江蘇人,「良佐」則有可能為其別字或號。他所繪之魚藻,多寫碩大的錦鯉游弋於深水雜藻間,旁有各類小魚作襯。錦鯉或跳躍,或昂首,或俯游……各盡其態。《魚藻圖》(粵博B674)描寫的便是其中錦鯉戲水一景,筆法仍然是兩宋院體花鳥一路,工細別致而賦色濃麗。繆輔與其他宮廷畫家最大的不同便是他在題材上的創新,他能別出心裁,將當時很少為人所關注的魚藻類生物入圖,而且能生動傳神地再現錦鯉在水中的各種表現,實屬難得。他的生平傳記雖然不為人所知,但所繪之各類《魚藻圖》則在明宮廷繪畫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明代初期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畫家,那就是以畫梅見稱的陳憲章錄。陳錄出生於人文薈萃的浙江會稽,工詩善畫,論者將其畫梅與同時的冰壺道人王謙(字牧之)相比,並謂「二家雖格意不同,憲章筆力,實過於謙」【6】。《推蓬春意圖》(粵博B4067)系其傳世作品中之鴻篇巨制,全用水墨寫就,繼承了元人如王冕、鄒復雷等人的墨梅傳統,所繪梅干及枝葉遒勁挺拔,古意盎然,梅花則情態各異,正如楊殿邦題詩所言:「萬花飛動墨香遲,寫遍南枝與北枝;彷彿羅浮人入夢,一雙翠羽欲來時」。該圖歷經周右、徐世昌等遞藏,名人題詠殆遍,實屬不可多得之藝術佳構。
這一時期繼承元人水墨傳統的畫家如王紱、姚綬、宮廷畫家如周文靖、商喜、倪端、孫隆,浙派畫家如戴進等也都擅長或兼擅花鳥。
清代初期獨特的政治與人文環境產生了燦爛輝煌的文化。繪畫上出現了受官方扶持的、以王時敏、王翬、王鑒、王原祁為主流的正統畫派和以四僧(朱耷、石濤、漸江、髡殘)等遺民為主流的反正統畫派。花鳥畫和山水畫分庭抗禮,共同成為畫壇的主流。
惲壽平是這一時期花鳥畫壇的重鎮。
以沒骨花卉見長的惲壽平(1633-1690)初習山水,後因見王石谷畫,自以才質不能出其右,遂舍山水而改工花鳥。他繼承了徐崇嗣的沒骨法傳統,創造出色彩鮮明、筆墨簡潔的清新畫風,畫史稱他「不用筆墨鉤勒而渲染生動,濃淡淺深間妙極自然」、【26】「簡潔精確,賦色明麗,天機物趣,畢集毫端」,以至於當時「無論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戶戶正叔」【27】,一時從之者眾,形成「常州派」。作於1686年的《菊花圖》(粵博B2205)所繪菊花為寫生之作,亦能得其神,色澤鮮麗,生色活香,代表了成熟時期的風格。
當時受其影響的畫家有百人之多,最主要的有馬元馭、范廷鎮、鄒顯吉、外甥張子畏及族曾孫女惲冰等。其中馬元馭(1669-1722)得惲南田親授,又與蔣廷錫切磋,因而畫藝日進,王石谷極稱之,論者謂其超縱似陸治,老健遜沈周,作於1694年的《萄萄圖》(粵博B2252)和1704年的《花鳥圖》(中大99·522)可見其畫藝之一斑。前者寫生,形神皆備,堪稱入室之作;後者蒼勁放逸,運筆瀟灑,設色雅緻,於南田外別開生面。其女馬荃得其家法,與以沒骨著稱的惲冰並稱江南「雙絕」。作於1750年的《花鳥游魚圖》(粵博B201)和1779年的《荷花翠鳥圖》(中大99.322)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畫風。前者工整秀雅,設色清淡;後者縱筆放逸,賦色亮麗。
與惲壽平同時的王武和稍後的蔣廷錫、鄒一桂等也都是成就卓著的花卉畫家。
王武(1632-1690)與惲壽平同時稱譽畫壇,他精鑒賞,據說家裡藏有很多宋元名跡,這就使其有機會和能力從前人的藝術佳作中吸取養分,融入到自己的畫藝中。他一方面繼承了黃筌的寫生傳統,另一方面取法明代的周之冕、陸治諸家,畫史稱其「所寫花竹禽蟲神韻生動,流麗多風,當入妙品」,又謂其能「得動植之生意,根蒂五參,精神設色,亦極精巧」【28】。作於1677年的《芍葯蝴蝶圖》(粵博B1861)正是其風格的代表。該圖芍葯用細筆鉤勒,墨氣明雅,氣韻生動。傳其藝者有周禮、張畫等。
蔣廷錫(1669-1732)早年受「常州派」影響殊深,後期師法陳道復、徐渭,筆墨簡逸。作品早年以妍麗工筆者居多,晚年以水墨寫意取勝,梁章鉅謂其「以逸筆寫生,或奇,或正,或率,或工,或賦色,或暈墨,隨意而成,筆筆名貴」【29】。他曾官至大學士,位顯名尊,其畫代筆、贗品也多,所傳長卷大軸皆其贗品,馬元馭父子及門客潘氏常為其捉刀,據說世間流傳有設色極工者大多由潘氏代筆。作於1723年的《瑞蓮圖》(粵博B223)所繪蓮葉用墨染,筆墨淡逸,工寫結合,不施粉黛而神韻自足。傳其藝者有子蔣溥、馬元馭子馬逸及蘇國士、錢元昌、鄒元斗等。
以傳統山水見長的「四王」亦偶有花卉之作,如「四王」之首的王時敏(1592-1680),作於1661年的《午瑞圖》(粵博B832),構思簡潔,用墨暈染,墨色層次分明,筆簡意遠。王石谷(1632-1720)的高足楊晉(1644-1728)不僅常為王石谷山水補畫人物、輿橋、駝馬、牛羊等,亦善花鳥,他與黃衛合作於1692年的《梅竹雙禽圖》(粵博B233),其中竹石為其所寫,用筆簡潔;黃衛寫梅雀,蒼秀簡淡。此外,與「四王」、惲壽平並稱「清初六家」的吳歷亦擅畫竹石。其畫取法吳鎮,筆墨雄渾蒼勁,廣東省博物館亦藏其竹石。
清「野逸」派主要以「四僧」等明遺民為代表,他們用筆荒寒、率意,不拘成法,試圖藉助筆墨來表達或排遣心中的積郁,著名的畫家有朱耷、石濤、弘仁、蕭雲從等。
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所繪擬人化的花鳥、蟲魚一直被視為個性化的主要特徵,所繪魚、鳥之眼睛白多黑少,被認為是對現實的輕蔑與不滿。他繼承「青藤白陽」潑墨寫意傳統,更多地將思想情感融入畫中,竭力表現對現實的消極關懷及其對人生的理解,他的畫成為自己生命意志的體現。作於1689年的《眠鴨圖》(粵博B44)和無年款的《疏柳八哥圖》(粵博B2704)均為其典型的作風。前者構圖簡練,筆墨酣暢,為其盛年力作;後者筆意疏淡,墨色淋漓。兩圖均緣物寄情,別有懷抱。
自稱苦瓜和尚的原濟(1642-1707)本為明宗室,姓朱,名若極,出家後改名原濟,字石濤,擅畫蘭竹,畫史稱他「筆意縱恣,脫盡窠臼」【30】。《墨竹圖》(粵博B1603)筆墨縱橫宕逸,不拘法度,張大千在跋語中謂其以怒氣畫竹,「槎槎枒枒如在萬馬軍中」。鄭板橋嘗評其畫竹「好野戰,略無紀律而紀律自在其中」【31】,此圖可作為最好的例證;《花果圖冊》(中大96.68)於用墨之外,敷以淡色,神完意足,筆致高遠。
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海陽四家」的漸江學人弘仁(1610-1664)是「新安畫派」的重要代表,以畫黃山著名、能「得黃山真性情」,所繪之梅、竹亦別具風致。作於1663年的《梅竹石圖》和《梅花圖》扇面(粵博B3646)簡淡荒疏,構圖簡潔而意境深遠,其韻如同所繪山水,蓋從倪雲林中來而別出新意。
安徽蕪湖人蕭雲從(1596-1688)的畫風與「新安畫派」相似,與「海陽四家」的孫逸齊名,畫工山水、人物,「筆意瘦硬清快,設色古雅」【32】,花卉是其餘興,但卻體現出高超的技藝與神韻。作於1668年的《梅石水仙圖》(粵博B94)用筆荒率,筆墨簡練,與弘仁相類。
此外,花鳥畫成就突出的尚有以擅畫梅花著稱的金俊明(1602-1675)。近人鄭昶稱其花卉「獨斟酌於花光、補之之間,別成雅構,疏花細蕊,豐致翩翩,名重當世」【33】。《梅花圖冊》(粵博B2544)可代表他的風貌。該畫冊墨色清淡,筆意簡潔明快,運筆勁健、寓意深遠,王世禎曾題其《畫梅圖》,中有「一幅生綃千載意」句,也是指其意境而言。
這一時期的嶺南地區成為南方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南明政權播遷、抗清斗爭的延續、大批遺民南下,使本來僻居海隅、較為清寂的這一區域活躍起來,文化也空前繁榮。遺民畫家如高儼、張穆、伍瑞隆及以深度、成鷲、大汕為代表的嶺南畫僧群體等,為原本並不發達的嶺南繪畫帶來了生機,並掀起廣東繪畫的高潮。以善畫或兼畫花鳥著稱的畫家有楊昌文畫蘭、伍瑞隆寫牡丹、張穆畫鷹、成鷲寫雜卉等,各擅勝場。其中張穆(1607-1683)以畫馬名世,兼擅畫鷹【34】。所繪鷹多為水墨寫意,蓋從林良處取徑,參以青藤白陽之筆意,形象生動。《蒼鷹圖》(中大99·604)所繪獨立枯枝之雄鷹,墨氣渾穆,用筆老到、蒼勁,雖不是張氏寫鷹之精作,但仍得其形、神。
清初花鳥畫對後世影響甚巨,中期的揚州畫派、晚期的「海上畫派」、「居派」等都受其感染。鄭昶《中國畫學全史》謂髡殘、道濟所寫孤高奇逸,不類南田而亦卓然為後世法,反映出「野逸派」的影響;近人陳師曾則將清代花卉畫分為兩個主要的派別,即以惲南田沒骨為主的「惲派」和以蔣廷錫鉤勒為主的「蔣派」。兩派各有傳人,影響及於後世,以後的花卉畫大多由此兩派衍生【35】。雖然陳氏所言不免偏頗,但確乎反映出兩派花鳥畫承前啟後及其劃時代意義
⑧ 湯立的名家評說
眾說紛紜評湯立
從藝術語言來看,湯立的簡筆花鳥,近似於八大,但又不是八大。八大山人簡、清、空、邁,表現出苦僧落寞出世、清寒冷逸的心態。而湯立在他的那簡、靜、空、逸的畫面中,涌動著一種內在的活潑潑的心靈飛躍。「極簡」與「誇張」相協調,「暗示」伴隨著「象徵」,以現代構成意識和精神張力去穿透古今流轉的時間隧道,以求最大限度地拓展畫面空間,做大塊文章。其用筆之縱橫捭闔,用墨之淋漓酣暢,如舞如潑、如狂如醉,罕見於前人。畫面產生強烈的振奮感和動情力,展卷令人驚慕。
孫美蘭(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教授)
湯立先生的花卉、藤枝、禽鳥、造型符號都很有特點,很有藝術趣味。他的作品寫意性強,既保留有吳昌碩藝術風格的書卷金石氣,又吸收了齊白石開創的天趣一路;作品追求簡約、洗練,非常傳神,非常生動,我很喜歡。人們一直關注水墨寫意畫的發展,特別是寫意花鳥方面,畫得好的人少。從傳統中打出來不容易,難度很大,很多畫家都在探索,大家感覺到是該有好的寫意花鳥畫家出現了,湯立先生是很有希望的中年畫家,我祝賀他。
馮 遠(中國文聯副主席、藝術家)
尚 輝(美術雜志執行主編、評論家)
湯立先生是少數能在中國大寫意畫領域脫穎而出的中年畫家,有功力,有才情。他繼承的傳統很廣,青藤、白陽、八大、白石的藝術特點都成了他創作的因素。他的畫是在簡約里表現一種自由的趣味,清空悠遠,非常靈動,非常和諧,也非常精妙、精采。我覺得在當今大寫意花鳥畫壇里,湯立先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有希望取得大成就的畫家。我相信,在集各家之長形成自己的語言方面,再更加提純一些,他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震驚。
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
關於高擎花鳥大寫意高境界之旗幟者,我不僅認准湯立先生,更好有一比。比誰?怎麼比?比已故公認的兩位花鳥寫意畫大師:潘天壽先生與李苦禪先生,還比其父,尚碩果僅存的國畫大師湯文選先生。這三位大師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他們作品的雄強極具風貌:潘天壽先生的雄強在其經營嚴謹、用筆老辣;李苦禪先生的雄強在其筆觸精到,墨氣淋漓;湯文選先生的雄強在其筆沉墨厚、形神兼備。但這三位大師也都各具其軟肋。潘天壽先生的軟肋在其用墨單薄、天趣不足;李苦禪先生的軟肋在其經營位置不足,形神調和失衡,造成作品精粗懸殊較大;湯文選先生的軟肋在其作畫用心過於精當,故而發揮自由略顯不足。
可以認為,上述三位大師的軟肋恰恰在湯立的作品中不僅均已避開,反而成了他作品的優點:墨氣淋漓、富有天趣;位置適宜、形神調和;豪氣勃發、自由瀟灑。
只要湯立先生不固步自封,進而把上述三位大師的雄強之處亦在其今後的時日全然兼備,擎旗者且不說,我看中國花鳥大寫意畫當今之大師,也將一定非其莫屬。
黎 鳴(著名哲學家、美學家)
湯立的寫意花鳥極瀟灑狂放,畫集中的《寒鴉》《素妝》等是其中的極品,看似狂筆亂墨,卻神形兼備;極荒率,卻盡精微,幾乎到了無一筆可有可無之嚴謹,八大山人可謂其典範也。
何懷碩(台灣師范大學教授、畫家、評論家)
大寫意藝術是畫家天賦、靈性、才情、功力、學養、閱歷、胸襟的高度凝煉。湯立先生出生於藝術家庭,有良好家學和學院派教育的雙重優勢。他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視野開闊,與時俱進;在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潮流中立定精神,深沉擁抱民族傳統;他歷經風雨、百折不撓,刻苦磨礪,終於使自己的繪畫天才得以散發,藝術抱負得以充分施展,而使之成為當今大寫意花鳥畫壇為數不多的引領者。湯立先生作為當代寫意花鳥畫大家,他的作品情感充沛,大氣磅礴,空靈簡潔,格調高雅。
郜海鐳(江西省文化廳長、江西省文聯副主席)
觀湯立先生作品,給我第一印象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是藝術的高境界、是大美。莊子曰:「道法自然,無為為美」。湯立先生的作品筆勢開張,氣宇軒昂而無狂狷霸悍;設色布局,清新典雅而無脂粉昧態;畫面簡潔,境界空闊,一花一草,一鳥一石皆托物見志,取魂攝魄,隨機生發,物我為一。正所謂:性靈出萬象,天然去雕飾。這些均是一個大藝術家的做派,湯立先生的作品有如此氣象,其前程不可限量。
湯立先生的尊人湯文選先生是當代美術史上的大家,其筆墨沉雄樸厚,開一代畫風。湯立先生師出名門,家學淵源且博採眾長,自成一格。從事藝術要有天賦,子承父業無天賦,苦其一生只是畫匠。美術史中父子同輝,鍾磬共振者並非無有,晉人王羲之、王獻之;唐代李思訓、李昭道;宋代馬遠、馬麟;米芾、米友仁父子等僅廖廖數位而已。
張志民(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山東省文聯副主席)
湯立先生的作品非常精彩,他從湯文選先生那裡吸收了一些營養,但他又有非常強烈的個人面貌。他的畫還從白石、八大那裡吸收了很多東西,特別是把八大山人的簡這一塊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有很好的筆墨功夫,其功力超過了他的年齡。在當代中國畫家中,湯立的藝術成就應該說是相當突出。
宋玉麟(江蘇省美協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
湯立在大寫意花鳥畫領域里的強勢突顯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他的大寫意花鳥,既具深厚的傳統淵源,又能以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的現代文化人的眼光重新審視與觀照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前輩大師,博採眾長而自成一格。他的創作可以看作是承接傳統的一種實踐與升華,他的成功給當今日漸式微的大寫意花鳥畫壇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們對中國畫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他無疑能成為二十一世紀接續八大山人、齊白石為代表的大寫意花鳥畫燦爛歷史的重要畫家。
石延平(江蘇省美術評論家)
竊以為大師之謂者,中國畫領域中自大寫意崛起之後,即非大寫意畫家莫能當也。此因中國繪畫之精神在書寫性,在主體性,在抒情性,在寫意性,而非在描繪性、圖式性、客體性與智識性也。通過書寫性筆墨直接了當、簡明扼要、充分徹底地展現出畫家的本來面目,是大寫意畫的第一義。通過抽象概括、舍形悅影、誇張變形、極簡主義地畫出物象的姿態,是大寫意畫的第二義。通過經營位置、分黑布白、縱橫聚散而結構出一個張力十足的平面空間,是大寫意畫的第三義。通過詩文、書法、篆刻和繪畫的多元素組合來表現出畫家的才情和修養,是大寫意畫的終極義。有此四義,方顯大寫意之大者,畫家才膽識力情學六德不備,無能措其手腳。
大寫意大師,能賅此四義,具此六德者,古往今來,不世出也。
借閑堂主湯立,大花鳥畫家湯文選先生之哲嗣,沖齡習畫,幼承庭訓,其後備遭磨礱,而終不能掩其才情,逢此大寫意精神畫壇消退之時,於楚澤之畔蕭然獨立,兀然雄起。其畫直溯青藤、八大,上追缶老、白石,下逮並世諸賢,以恣意奔放縱逸之筆,沉著厚實朴茂之墨,氣盛神旺之精神,形簡意足之形象,大開大合之格局,能放能收之手段,振筆直遂,取會風騷之意,解衣磅礴,不墜凌雲之志。其畫筆勢飄舉,墨韻淋漓,隨機生發,腕有造化。不論是荷之高潔,松之虯勁,梅之清麗,竹之瘦挺,牡丹之儀態萬方雍容華貴,幽蘭之風姿綽約骨秀神清,還是鷺之孑立,鵲之從容,雞之顧盼,八哥之活潑靈動,蒼鷹之放神八極,皆一一信筆寫來,且如舞如潑,如醉如狂,有摩天之力,立地之神,筆酣墨瀋,物我為一,真可謂萬物皆備於我,君子之風徐來。
癸巳春,湯立陳畫於鳳凰嶺美術館,發「鳳鳴在嶺」之先聲,特綴數語,以伸欽慕。
王魯湘(北京鳳凰嶺書院院長《大寫意 好手段——觀湯立花鳥畫 》)
⑨ 東莞望牛墩有賣八哥的嗎
不管了,望牛墩的那個辦理市場裡面肯定有八哥賣,不過現在很多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