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黑底花卉
『壹』 有哪些黑色的花
自然界里也有黑色的花朵,像黑牡丹、墨菊等。由於黑花很少,物以稀為貴,內黑牡丹和墨菊就成了珍容品。除了黑色的花,其他顏色的花都很多,五彩繽紛,裝點著大自然。
黑花為什麼那麼少呢?
在花瓣中一般含有兩種物質,一種叫花青素,一種叫胡蘿卜素。花青素的性質非常不穩定,遇到酸類呈紅色,遇到鹼類呈藍色,遇到強鹼性物質成為藍黑色,中性時是紫色。還有一些花的顏色是黃的、橙黃的、橙紅的。它們的花瓣含有胡蘿卜素。花的顏以與花瓣內含有的物質相關,在植物體內不能產生黑色的因子,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黑色趨向,所以,黑色的花就十分罕見了,並且單純黑色的花是不存在的。這是黑色花朵少的生理因素。
但為什麼自然界沒有使植物出現黑色因子呢?主要是因為太陽光的原因,如果花朵是黑色,那麼將會吸收太陽光所有波長的光的能量,那樣很容易被強烈的太陽光灼傷,也因此自然選擇決定了黑色的花朵很少很少。
『貳』 那裡有買純黑牡丹花卉的
植物的花沒有純黑的,只有顏色近似黑的深藍或者深紫。牡丹你去到淘寶,找山東菏澤的店,那邊比較有規模。
『叄』 如何才能將花卉的將背景拍成純黑,M檔的點測光,夜間開閃光燈我都試了,就是沒成功,誰能給我詳細講解一下
需要讓花離背景遠一些,採用高速快門,這樣可以讓主體和背景分離,然後對主體補光,由於距離遠,背景不會受到光線干擾。
如果情況不允許花離背景太遠的話,也可以找深色紙、布、或者書包一類的東西放在花下面作為背景。
『肆』 花有黑色的嗎
據花卉專家研究,大自然里真正 純黑色的花是根本不存在的,像黑牡丹、黑玫瑰等都是深紫色的,只不過接近黑色而已。 為何黑色花卉這么稀少呢?據研究,一是鮮花傳粉大都以昆蟲作媒介,而黑色的花不鮮艷,不吸引蜜蜂、蝴蝶 等昆蟲,因此,花就無法傳粉結果,繁衍後代。日久天長,黑色花卉就成為稀罕之物。相反,其他如紅、黃、白等顏色的花,通過昆蟲媒介繁殖就越來越多。 二是與花青素有直接的關系。研究發現,花的顏色都是由花青素表現出來的。花青素與植物中的銅、鐵、鑽、鉬 等不同的金屬元素結合後,花瓣就會表現出不同的顏色。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花青素同任何元素結合都不能表現出黑色來,因而導致黑色花卉的罕見。 另外,研究人員還認為,黑色花卉稀少與太陽有關。太陽光由7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光波長短不一,所含的熱 量也不相同。在自然界中,紅色和黃色的花之所以比較多,是因為花瓣能夠 反射陽光中含熱量較多的紅光和黃光,花瓣有自我保護能力,而如果是黑色的花瓣,由於黑色會吸收全部的光,花朵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通過天長地 久的自然選擇,黑色花卉的品種就顯得 特別稀少及罕見了。但是,黑色花卉稀少而罕見的更深層的奧秘,還有待於花卉專家們進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伍』 有什麼花是黑色的
美國、英國、荷蘭、以色列等國的植物學家組成了一個跨國性的花卉回研究聯合考察組,答他們對四千五百多萬種花的顏色作過一次色彩統計,發現花的顏色中紅、橙、黃、綠、藍最多,而白色、紫色、褐色稍少,最少的要以黑色花朵了。在四千五百多萬種花卉中,黑色花僅只九種。物以稀為貴,所以黑色花朵也就身價遠高於其它花卉以上了,黑牡丹、墨菊、黑色鬱金香已成為花中珍品。
『陸』 如何拍攝純黑色背景花卉
很多來朋友在拍攝花卉的時候,都源希望能夠拍出純黑色的背景,這里我就把自己學習中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帶的器材如下
一充分利用自然光,光比越大越好。選擇的主體要處在光線能夠照射到的位置背景越暗越好。利用大光圈虛化背景。點測光,對著主體最亮的部分測光。就會拍出下邊這樣的圖片
二,利用閃光燈壓光。相機調m檔,閃光燈必須具備高速閃光同步,最好是使用離機閃,以拍攝到自己理想中的光影效果。使用評價測光。先拍一個樣張。再去適當調整閃光燈強度和快門速度,在保持主體曝光量相同的情況下,閃光燈的強度越高,快門速度越快,相應的背景就越暗。
三如果沒有閃光燈。那就人為製造黑背景。比如說黑色的傘。或者一塊黑布。實在不行,用深色的衣服也可以。
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拍攝中的一點小小的經驗。大家如果有什麼妙招希望也能告訴我。
『柒』 如何打造純黑背景
上圖參數:快門:1/160秒光圈:F5.6焦距:90MM感光度ISO:100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在網上見過有人對攝影技術水平做出了很經典的總結,說的是:「一流水平玩頭腦,二流水平玩技術,三流水平玩器材」。我們細心想一想還真是很有道理的,攝影不是簡單地對自然界對象的「復印」,而是一種藝術思維創作,這種思維靠的是相機後面那個頭腦。手中有相機的人都想拍出人人喜歡的好照片來,可以斷言的是若不經思考則絕不會達到其理想的拍攝效果和目標的。
上圖參數:快門:1/200秒光圈:F6.3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500 曝光補償:EV-1白平衡:自動測光:未知
攝影的學問是用光的學問,這是攝影技術的本質性問題。攝影用光中逆光的運用是比較復雜的,正因之復雜才更有玩頭。如能運用好確實會使照片產生出與眾不同的效果。逆光可使被攝對象產生較強的影調反差,黑背景對於半透明的植物和花卉其透視性也會起到明顯的反襯作用,突顯出枝葉花瓣脈絡及紋理,加之強烈的色彩對比更能表現出許多纖細之處的細節。
常用的全黑背景照片拍攝方式簡單來說有下面幾種方法。
借用道具,曝光不足,快門速度。
1:借用道具:手裡有個黑色雨傘或者黑色遮擋布就可以。把黑色雨傘或者黑色遮擋布放在主體(你要拍攝的物體)後面就可以。微距或者特寫的時候光圈都比較大所以背景自然就變成模糊的全黑色了。以下這張照片,背景用的黑色的絨布,很明顯,能看出來!
上圖參數:快門:1/125秒光圈:F5.6 焦距:13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1白平衡:自動測光:中央平均
2:正確曝光: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對主體進行點測光。測光目標是你要拍攝的物體的最亮的地方。同時設置曝光補償減去個檔值左右。這樣的話背景會曝光不足導致變成黑色。
上圖參數:快門:1/120秒光圈:F4.5 焦距:90MM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1白平衡:自動測光:中央評價
3:調試好快門速度,使用高快門:對拍攝物體進行對焦。然後用閃光燈進行特快拍照。這樣的話閃光燈把主體補光變的很白的同時裝進相機里。可是背景因為快門太快亮度也不足,所以相機無法感光。
上圖參數:快門:1/250秒光圈:F5.6 焦距:3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4:選擇拍攝現場較暗地方做背景:這點和借用道具的方式差不多,只是這里把道具換成了現場拍攝的環境,主體與背景反差比較明顯的拍攝對象,背景要比較暗,主體最好有光直接照射。用光圈優先,我的經驗光圈別開太大,對主體光照部分進行點測光。構圖時,將陰影作為背景,也就是說,背後其實是葉子或者枝幹之類,只是花朵在光線比較好的位置,所以背景的反差就會非常大。這時,再利用景深控制將背景虛化掉,就黑了。只要有大光比就行,對亮處測光,拍出來背景就自然黑了。
上圖參數:快門:1/200秒光圈:F5.6 焦距:400MM 感光度ISO:32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加權測光
其實想讓背景變成黑色的方法很多很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這幾種了。效果來說借用雨傘或者黑色遮擋布是最好的。借用道具還有好處就是你可以隨便選擇你想要的背景顏色。比如想要全綠色背景等等。
下面是我具體講一下在自然光條件下採用黑背景拍攝的一些植物花卉實例。
一、主體在逆光黑背景中的質感表現。
1.拍攝說明:
家中窗檯上有幾株月季秧,全沒有上面照片中那樣生機盎然。這幅照片的拍攝是由於想到經常拍攝一些植物花卉,如何拍出更好的照片呢?過去很長時間自己並沒有好好地在用光方面下一些功夫進行實驗並且認真地總結一下,由此想到應該就逆光的運用問題做一些試驗。在積累一定實驗經驗的基礎上找出一些規律性的特點和方法,以便今後在拍攝實踐中更好地加以運用。
上圖參數:快門:1/160秒光圈:F8 焦距:7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加權測光
2.拍攝技法:
下圖拍攝時採用室內窗前自然環境光逆光,微距模式。黑色反光板遮擋後構成黑色背景。為保證清晰度將相機架在了三角架上,採用二秒倒計時定時拍攝。曝光時間: 1/200 s 光圈值: 2.8曝光程序:常規程序ISO速度: 100。後期製作按拍攝時想到的構圖部分剪裁,調整色階、曲線、銳化。
上圖參數:快門:1/200秒光圈:F16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3.拍攝總結:
通過對照片的觀察,在逆光黑背景狀態下拍攝的對象有著較好的影調質感表現。葉子上的水珠在陽光映照下清晰可見局部且有高反光點體現出高光照效果,葉脈及紋理明顯,半透明光影的透視度強,其色彩可表現出彩色攝影中應突出色彩強烈對比性。
上圖參數:快門:1/160秒光圈:F4.5 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拍攝時應選擇陽光較強的時刻,以達到表現透視性光照效果,給觀看照片的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其眼前為之一亮。如在取景時注意做到主體簡約,構圖主次分明則效果更好,甚至會令人由衷地發出嘖嘖的稱贊,而這正是一個拍攝者所希望得到的。其後採用這種方法的體驗給我以極大的鼓舞。
上圖參數:快門:1/125秒光圈:F4.0 焦距:35MM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比較而言,這樣的效果確實是我們平時運用順光或側光拍攝所難以企及的。在拍攝花卉的實踐過程中,多次有意識地採用了自然光環境下,由人為製造出黑背景,然後進行花卉的拍攝實踐。拍攝時在同伴的幫助下,用他隨身穿的一件不透光的黑色衣服在逆光背景處一擋即成為能靈活移動且效果很好的黑背景,設定拍攝模式按下快門就順利地完成了拍攝。當然有後期處理是保證數碼照片真實再現拍攝效果和意圖所必做的工作了,以下圖片既為實踐例證。
上圖參數:快門:1/125秒光圈:F3.5 焦距:50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評價測光
二、自然環境中黑背景的利用
採用人為製造黑背景的方法對於低矮的植物花卉是很適用的,但對於較高處的就不方便使用了,特別是當你只能採用長焦距鏡頭在遠處拍攝那就更不可能實現人工製造黑背景了。這時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條件,結合技術技巧加以處理和解決就很值得我們動一動腦筋了。講一個歪打正著的實例,這可是我一次難以忘懷的拍攝經歷。請大家仔細看一看下面這幅照片,你會認為這是在自然光野外環境下拍攝出來的嗎?
上圖參數:快門:1/160秒光圈:F4.0 焦距:40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未知
大家看到上面這幅照片是我用短焦鏡頭拍攝出來的。你知道這照片是怎麼能在強烈的自然光環境下拍攝出逆光黑背景的效果嗎?它可是我拍攝後用心觀察,反復思考,花費功夫較多的一幅照片。現在回憶一下,給大家說出拍攝過程揭開迷底吧,在取景器中看到的背景是一排距離約在二十米外高高的柏樹,看著如同一堵疏疏密密的灰黑色牆,用眼查看取景器中的背景可沒有現在你看到的照片那樣黑。當時心想只要是背景能暗一些突顯出主體明快的色調就行啊,於是對好焦距設定速度自動後就按下了快門。照片擴印出來後我一看非常驚訝,真沒有想到照片中黑背景效果比我拍攝當時想像的要好得多。
上圖參數:快門:1/160秒光圈:F4.0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中央評價
事後認真分析了一下產生原因,我想到拍攝時設定為光圈先決速度自動,在強光照的主體曝光達到所需曝光量後相機即自動關閉快門,於是背景部分由於曝光不足而變得黑暗。這樣就拍攝出了大家現在所看到的照片了。由此我想到今後要再試一試這種利用自然光拍攝出黑背景效果照片的方法。
上圖參數:快門:1/40秒光圈:F7.1 焦距:51MM 感光度ISO:8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上面這幅花朵照片是我採用前面總結出的方法拍出的試驗照片。照片看起來一部分花的焦點不是很實,不過咱這是實驗用的,當時只考慮要開大光圈虛化背景,但這卻導致了景深變小局部聚焦不實的後果,犯了一個常識性的低級錯誤,很不好意思喲。
前面談的拍攝對象只是一些花,但我也曾運用這種技法於野外自然環境光下的人像攝影中。如果我們把這種技法運用嫻熟了,逆光黑背景人像照片的效果有時真比影樓里拍攝出來的效果不差多少,甚至那自然光的美感效果更強於人造光源的,你也一定會得到讓你驚呀不已的好作品,大家可以實踐一下,因主題與內容要一致,所以只提醒一下引發大家思考,這里我就不舉出實例了。
上圖參數:快門:1/60秒光圈:F3.8 焦距:50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白平衡:自動測光:點測光
三、技法運用的限制
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前面講了許多,大家一定會注意到,我這里所講的都是利用自然光,人為地創造出黑背景環境的,這里的條件是二個,而且缺一不可。運用時光線要有一定的強度,否則效果不佳。如下面這幅照片。
這是一幅拍攝於早晨的照片,明顯看出強光部分的視覺沖擊力不足。不然這也一定是一幅好的照片。反過來這也就告訴我們在陰天漫射光條件下你只能放棄這種技法的運用。我們利用的就是這種高調與暗調的強烈對比才能使主體達到正確曝光量,迫使背景曝光不足產生黑背景的。
拍攝時一定要注意構圖中主體占據面積的比例,使主體佔有大部分畫面並按主體進行測光。因相機的測光系統分布和方式不同,掌握不好就會出現主體過曝或不足的現象,這將會影響到黑背景的反差效果。
結束語:
拍背景全黑照片,主體一定要簡潔,益於表現光照效果。理論是死的,關鍵還是多實踐,實踐出真理,摸索出適合自己的一套拍攝方法。
『捌』 花有沒有純黑的
植物花卉品種繁多,花色萬紫千紅,五彩繽紛,惟有黑花稀有少見。據統計,全球4100多萬種植物中,只有8種開黑色花,植物界的黑花為何如此稀少?
據最新研究分析,黑色花稀少的根本原因,一是太陽輻射與花卉本身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太陽光由7種不同顏色的有效光線組成,每種有色光線的光波長短不同,所含的熱量也有明顯的差異。在植物界中,紅、藍、橙、白色的花朵,能反射含熱量高的有色光,使之免遭高溫灼傷,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而黑色花正好相反,吸收熱量的能力強,可吸收太陽光的全部光波,使花體內部組織產生高溫灼傷,難以生存。
二是與昆蟲習性有關。自從被子植物出現後,昆蟲也繁殖起來。許多植物靠昆蟲傳粉受精。與其他顏色的花相比,黑花不醒目、不鮮艷,不大容易吸引昆蟲,難以完成傳粉受精過程,不利於傳宗接代。因此,從進化角度看,黑花容易被淘汰。
三是與花瓣內的化合物成分有關。植物的細胞液內都含有由葡萄糖變成的花青素,花朵呈現出的顏色與花青素的特性有關。花青素在酸性時,呈現紅色,且酸性越大色越紅;在鹼性時,呈現藍色,鹼性較強則成為藍黑色,如黑牡丹、墨菊等;在中性時,呈現紫色。此外,另有一種色素為胡蘿卜素,它一般呈黃色、橘黃色、橘紅色、紅色。至於白花,則細胞液內不含色素。也許是長期自然淘汰的結果,細胞液內表現為黑色的化合物較少存在。
正是由於以上這些原因,使黑色很少見到。然而,人類常常會創造奇跡。如黑鬱金香就是荷蘭園藝家吉爾特·哈格曼化費了六年時間,培育出來的,實現了幾代園藝家的夢想。
『玖』 請問黑色的花有哪些
我記得總共有十種:墨菊、黑蓮花、黑牡丹、黑玫瑰、黑百合、老虎須、黑鬱金香、黑色鳶尾花、黑色雪蓮花、黑色曼陀羅。
『拾』 為什麼很多花卉攝影照片的背景都是黑的
1. 用一個黑布或黑紙做背景,盡量放得遠些。
2. 在門、窗口拍攝,打開門、窗,以較暗的室內為背景。
3. 一般情況下拍攝,以後用Photoshop來處理掉背景,做成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