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球根花卉的繁殖

球根花卉的繁殖

發布時間: 2022-03-31 21:48:46

① 什麼是花卉分球繁殖法

分球繁殖分球繁殖是指利用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分生出的子球進行分栽的繁殖方法。球根花卉的地下部分每年都在球莖部或旁邊產生若乾子球,秋季或春季把子球分開另栽即可。根據種類不同,可分為球莖類繁殖和鱗莖類繁殖。

1.球莖類繁殖球莖為莖軸基部膨大的地下變態莖,短縮肥厚呈球形,為植物的貯藏營養器官。老球莖萌發後在基部形成新球,新球旁再形成子球。新球、子球和老球都可作為繁殖體另行種植,也可帶芽切割繁殖,如唐菖蒲等。

2.鱗莖類繁殖鱗莖由一個短的肉質的直立莖軸(鱗莖盤)組成,莖軸頂端為生長點或花原基,四周被厚的肉質鱗片所包裹。鱗莖中心的營養分生組織在鱗片腋部發育,產生小鱗莖。鱗莖、小鱗莖、鱗片都可以作為繁殖材料。鬱金香、水仙常用小鱗莖繁殖。百合常用小鱗莖和珠芽繁殖,也可用鱗片葉繁殖。

② 百合類球根花卉繁殖方法都有哪些

百合繁殖方法較多,有分小鱗莖、分珠芽、鱗片扦插和播種等方法,其中以分小鱗莖和鱗片扦插最為常用。現分述如下:
(1)分小鱗莖
許多百合的地下部位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都會長出許多小鱗莖。每年秋季挖出老鱗莖時將這些小鱗莖摘下,再培養1~2年即可開花。為使百合多著生小鱗莖,可採取以下措施:①將老鱗莖適當深栽,使它的地下部分相對增長,就會產生較多的小鱗莖。②開花前後,將地上莖留約40cm剪去上部莖葉,可促使地下莖節形成小鱗莖。③花後將莖帶葉切成小段,每段帶3~4片葉子淺埋在濕沙土中,經過一定時間則可在葉腋內長出小鱗莖。

(2)鱗片扦插
百合的鱗片具有萌發不定根和幼芽的特性。扦插時選擇發育良好的百合,在其開花後挖起,陰干數日,待鱗莖失去水分表面略皺縮時,將鱗莖外面肥大的鱗片剝下,去掉外層過老的鱗片,取中間鱗片,基部

向下插入沙土中,頂端稍露出土面即可。插後保持土壤濕潤並遮蔭,約經50~120天,扦插的鱗片大多數已形成小鱗莖。這種小鱗莖再經過1~2年培養便可開花。

③ 不同類型球根花卉(鱗莖類 球莖類 塊莖類 塊根類 根莖類)在生產上主要的繁殖方法分別是什麼

球根花卉主要利用母株自然形成的新鱗莖、球莖、塊莖、塊根或根莖等進行分生繁殖、扦插繁殖、播種繁殖。栽植時宜選充分成熟的球根種於深厚的砂質土壤,並加入大量腐熟基肥。

④ 球根花卉栽培有哪些要點

栽培好球根花卉,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環境條件。球根花卉分布較廣,生物學特性相差很大,但多數種類的習性為:除百合中部分種類(山百合、山丹等)能耐半陰外,其他球根花卉均喜陽光。原產亞熱帶或熱帶高原的種類喜較高的溫度,如大麗花、唐菖蒲、晚香玉等。原產溫帶的種類一般較喜冷涼的氣候,且能耐寒,如中國水仙、百合、鬱金香、風信子等。一般喜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

(2)栽植方法。秋植球根栽植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春植球根栽植期須在晚霜期後。生育期間澆水不能過多,施肥必須充分腐熟,應多施磷肥,以利球根的充實及開花。栽植深度通常是球根的2~3倍,但少數種類例外,如晚香玉、蔥蘭覆土僅及球根頂部為宜,朱頂紅將球根1/3露出土面為好。花後應及時剪除殘花,並繼續加強水肥管理,以促使子球發育良好。待葉子自然枯萎時再掘出球根,晾乾後分級收藏,以備日後栽植。

(3)若以觀花為目的,應將母球上所附的子球全部摘除;如以培養小球為目的,則應帶子球栽植,以便小球養料充分,生長迅速。多數球根的根系較脆嫩,易碰斷,且斷後不易再生,所以在生長期間不宜移植。多數球根花卉的葉片數較少,需注意保護,以防損傷,影響生育。作切花用時,也應適當多留些葉片,以利製造養分供給新球生長。

⑤ 什麼是種球繁殖

種球也是放在土裡種的。種子是開完花以後結的籽,種球是多年生植物地下的鱗莖跟。比如說百合地下的球,劍蘭地下的球,都是種球。種球種植後生長迅速,縮短生長周期,植物旺盛。

⑥ 花卉分球繁殖的概念

依球根花卉自然增殖的性能,將母株上形成的新球根(包括鱗莖、球莖、塊莖、根莖等)分離栽植,形成新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叫做分球繁殖。
球莖類和鱗莖類的花卉通常採用分球法進行繁殖。分球宜在植株休眠後球根掘起時進行。它的特點是新株剝離母株時是自然分離,然後分開種植,不需人工分割。

⑦ 球根花卉有哪些繁殖技術

無性繁殖在球根花卉中廣泛應用。由於球根花卉的球根是營養繁殖的主要器官,因此,在球根花卉園藝實踐中多採用分球、扦插等營養繁殖方法。球根花卉的種子繁殖主要用於新品種的培育;而仙客來由於其球根的繁殖率極低,幾乎不分球,所以,在仙客來商品生產中主要用播種繁殖。近年來大岩桐、麝香百合的播種繁殖也很流行。

⑧ 花卉學 球根花卉的繁殖要點有哪些

(1)播種法
播種時間大致為春秋兩季,通常春播時間在2―4月,秋播時間在8―10月。家庭栽培受地理條件限制,沒有大的苗床,均採用盆播,如有樓下庭院,也可採用露地撒播、條播。最經濟的做法是盆播,出苗後移植。 盆播在播種前將盆洗刷干凈,盆孔填上瓦片,在盆內鋪上粗砂或其他粗質介質作排水層,爾後再填入篩過的細砂壤土,將盆土壓實刮平,即可進行播種。一些大粒種子如鳳仙,可以一粒粒的均勻點播,然後壓緊再覆一層細土。小粒種子如雞 冠,只有採取撒播,均勻播於盆中,然後輕輕壓緊盆土,再薄薄覆蓋一層細土。並用細眼噴壺噴水,或用浸水法將播種盆坐入水池中,下面墊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滲透,直浸至整個土面濕潤為止,使種子充分吸收分水和養分。然後將盆面蓋上玻璃或薄膜,以減少水分蒸發。 播種到出苗前,土壤要保持濕潤,不能過干過濕,早晚要將覆蓋物掀開數分 鍾,使之通風透氣,白天再蓋好。一旦種子發出幼苗,立即除去覆蓋物,使其逐步見光,不能立即暴露在強光之下,以防幼苗猝死。幼苗過密,應該立即間苗去弱留強,以防過於擁擠,使留下的苗能得到充足陽光和養料,茁壯成長。間苗後需立即澆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致因松動而死亡,當長出1―2片真葉時,即行移植。

(2)分株法
分株繁殖多用於宿根性草本植物的繁殖,有時為實行老株更新,亦常採用分株法促進新株生長。分株繁殖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塊根類分株繁殖:如大理花的根肥大成塊,芽在根莖上多處萌發,可將塊根切開(必須附有芽)另植一處,即繁殖成一新植株。
②球莖類的分球繁殖:莖縮短肥厚,成為扁球狀或球狀,如唐菖蒲、鬱金香、小蒼蘭、晚香玉等。將球莖鱗莖上的自然分生小球進行分栽,培育新植株。一般很小的子球第一年不能開花,第二年才開 花。母球因生長力的衰退可逐年淘汰,根據挖球及種植的時間來定分球繁殖季節,在挖掘球根後,將太小的球分開,置於通風處,使其通過休眠以後再種。
③根莖類的分株繁殖:埋於地下向水平橫卧的肥大地下根莖,如美人 蕉、竹類,在每一長莖上用利刀將帶3―4芽的部分根莖切開另植。
④宿根植物分株繁殖:叢生的宿根植物在種植三四年,或盆植二三年後,因株叢過大,可在春、秋二季分株繁殖。挖出或結合翻盆,根系多處自然分開,一般分成2―3叢,每叢有2―3個主枝,再單獨栽植。如萱草、鳶尾、春蘭等花卉。
⑤叢生型及萌櫱類灌木的分株繁殖:將叢生型灌木花卉,在早春或深秋掘起,一般可分2―3株栽植,如臘梅、南天竹、紫丁香等。另一類是易於產生根櫱的花 木,將母體根部發生的萌櫱,帶根分割另行栽植,如文竹、迎春、牡丹等。

(3)插扦法
①葉插:即用植株葉片作為插穗,一般多用於再生力旺盛的植物。可分為全葉插和部分葉片扦插。用帶葉柄的葉扦插 時,極易生根。葉插發根部位有葉緣、葉脈、葉柄。非洲紫羅蘭葉插於土中或泡於水中均可在葉柄處長出根來。將葉片剪為數段扦插的有虎耳蘭,虎耳蘭葉身較長,可切為7―8厘米長,斜插於盆中,可由葉片下部生根發芽。
②葉芽插:一枚葉片附著葉芽及少許莖的一種插法,介於葉插和枝插之間。莖可在芽上附近切斷,芽下稍留長一些,這樣生長勢強、生根壯。一般插穗以3厘米長短為宜。橡皮樹、花葉萬年青、綉球 花、茶花都可採用此法繁殖。
③枝插:因取材和時間的差異,又分為硬枝扦插和嫩技扦插。 硬枝扦插:落葉後或翌春萌芽前,選擇成熟健壯,組織充實,無病蟲害的一二年生枝條中部,剪成10厘米長左右,3―4個節的插穗,剪口要靠近節間,上端剪成斜口,以利排水,插入土中。 軟枝扦插:即當年生嫩枝插。剪取枝條長7―8厘米,下部葉剪去,留上部少數葉片,然後扦插。如菊花、一品紅、天竺葵、海棠等。 半硬枝插:主要是常綠花木的生長期扦插。取當年生半成熟枝梢8厘米左右,去掉下部葉片留上部葉片兩枚,插入土中1/2―2/3即可,如桂花、月季等。
④根插:用根作為插穗繁殖新苗,僅適用於根部能發生新梢的種類。一般用根插時,根愈大則再生能力愈強,可將根剪為5―10厘米長,用斜插或水平埋插,使發生不定芽和須根,如芍葯要,靠近根頭的部分,發芽力旺盛;垂盆草根細小,可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撒於盆面上然後覆土。此外,臘梅、牡丹、非洲菊、雪柳、柿、核桃、圓葉海棠都可採用根插。 插後的管理:扦插後的管理主要是勿過早見強光,遮蔭澆水,保持濕潤。根插及硬枝插管理較為簡單,勿使受凍即可。軟枝、半硬枝插,宜精心管理,保持盆土濕潤,以防失水影響成活。發根後逐步減少灌水,增加光照,新芽長出後施液肥一次,植株成長後方可移植。此外,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要注意病蟲害防治和除草鬆土。

(4)壓條法
壓條法,是將一植株枝條不脫離母體埋壓土中繁殖的一種方法。多用於難以扦插生根的花卉,如臘梅、桂花、結香、米蘭等。 ①單枝壓條:取靠近地面的枝條,作為壓條材料,使枝條埋於土中15厘米深,將埋入地下枝條部分施行割傷,或輪狀剝皮,枝條頂端露出地面,以竹鉤固定,覆土並壓緊。連翹、羅漢松、棣棠、迎春等常用此法繁殖。此法還可在一個母株周圍壓條數枝,增加繁殖株數。
②堆土壓條:此法多用於叢生性花 木,可在頭年將地上部剪短,促進側枝萌發;第二年,將各側枝的基部刻傷堆土,生根後,分別移栽。凡叢生花木,如綉線菊、迎春、金鍾等均可用此法繁殖。
③波狀壓條:將枝條彎曲於地面,將枝條割傷數處,將割傷處埋入土中,生根後,切開移植,即成新個體。此法用於枝條長而易彎的種類。
④高空壓條法:此法通常是用於株形直立、枝條硬而不易彎曲,又不易發生根櫱的種類。選取當年生成熟健壯枝條,施行環狀剝皮或刻傷,用塑料薄膜套包環剝處,用繩扎緊,內填濕度適宜的苔蘚和 土,等到新根生長後剪下,將薄膜解除,栽植成新個體。 壓條不脫離母體,均靠母體營養,要注意埋土壓緊。切離母體時間視品種而 異,月季當年可切離,桂花越年切離。栽植時盡量帶土,以保護新根,有利成活。

(5)嫁接法
嫁接是用一植株的一部分,嫁接於其他植株上繁殖新株的方法。用於嫁接的枝條稱接穗,所用的芽稱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稱為砧木,接活後的苗為嫁接苗。在接穗和砧木之間發生癒合組織,當接穗萌發新枝葉時,即表明接活,剪去砧木萌枝,就形成了新個體。 休眠期嫁接一般在3月上中旬,有些萌動較早的種類在2月中下旬。秋季嫁接在10月上旬至12月初。 生長期嫁接主要是進行芽接,7―8月為最適期,桃花、月季多在此期間嫁接。砧木要選擇和接穗親緣近的同種或同屬植物,且適應性強,生長健壯的植株;接穗要選生長飽滿的中部枝條。 嫁接的主要原則是切口必須平直光 滑,不能毛糙、內凹,嫁接綁扎的材料,現在多用塑料薄膜剪成長條。操作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①切接:將選定砧木平截去上部,在其一側縱向切下2厘米左右,稍帶木質 部,露出形成層,接穗枝條一端斜削成2厘米長,插入砧木,對准形成層,綁扎牢即可。
②靠接:將接穗和砧木兩個植株,置於一處,將粗細相當的兩根枝條的靠攏部分,都削去3―5厘米長,深達木質部,然後相靠,對准形成層,使削麵密切接合並扎緊。
③芽接:多用丁字形芽接,即將枝條中部飽滿的側芽,剪去葉片,留下葉柄,連同枝條皮層削成芽片長約2厘米,稍帶木質部,然後將砧木皮切成一丁字形,並用芽接刀將薄片的皮層挑開,將芽片插 入,用塑料薄膜帶扎緊,將芽及葉柄露出。

⑨ 球根花卉可以採用哪些繁殖法

球根花卉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採用葉插、鱗片插、莖插等方法繁殖。但扦插法繁殖獲得的植株根系比較弱,常為淺根性,生長勢也比較弱,抗性差,壽命短,因而球根花卉多用分球法繁殖,扦插法次之。扦插法繁殖比播種繁殖成苗速度快,開花時間早,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大量的幼苗,並能保持品種原有的優良特性,園藝生產中,對不易於產生種子的花卉多採用扦插法進行繁殖。用枝條扦插稱為枝插或莖插;用葉片扦插稱為葉插;用根扦插稱為根插。

⑩ 球根花卉的扦插方法可以分為幾類

根據所選取球根花卉營養器官的不同,可分為枝插、葉插和鱗片插三大類。

(1)葉插

進行葉插的球根花卉要求生長健壯,具有肥厚的葉片、粗壯的葉脈和葉柄,充分成熟等,並且其葉緣、葉柄或葉脈具備生根發芽的能力,如球根秋海棠利用葉脈生根、大岩桐利用葉柄生根等。葉插法多在溫室中進行,可以周年繁殖。

葉片扦插又分為全葉插和片葉插兩種。全葉插是利用整片葉子進行扦插,依生根部位的不同又有平置法和直插法之分。平置法是在葉脈或葉緣處生根的花卉繁殖時應用的方法,將其葉片的葉柄切去後平鋪在插床基質上,加以固定,使葉片與插床基質緊密結合,有利於吸收水分,防止萎蔫乾枯。球根秋海棠的全葉平置扦插可在葉片基部的切口處或葉脈處生根發芽產生新植株。有時平置法扦插需要將葉脈處刻傷或切斷,有利於吸水生根。直插法是扦插時將葉柄插入插床的基質中,葉片直立,由葉柄的傷口處生根發芽,如大岩桐於6~7月進行葉片直插繁殖,基質保持20℃,先在葉柄的基部產生子球,然後生根發芽長成新的植株。

片葉插時利用部分葉片進行扦插,一片葉子可以分成數塊,分別扦插,大大提高繁殖量。如大岩桐的片葉插是在各對側脈下方從主脈處切開,切除葉脈下方較薄部分後分別扦插,由主脈處發生新植株。

(2)鱗片插

鱗片是葉的變態,所以鱗片插相當於葉插,鱗莖類球根花卉,如百合、水仙、朱頂紅、風信子、石蒜、網球花等都可採用此種方法。

百合鱗片插:是百合最常用的商業繁殖方法。於秋季或冬季選擇大、充實、無病蟲害的鱗莖剝取鱗片,依球的大小每鱗莖可剝取鱗片25~75片,經殺毒劑消毒後,將鱗片均勻地撒播在裝有濕泥炭或蛭石的淺箱中,然後將箱子堆放在高濕、適溫、黑暗的溫室中。開始溫度保持在23℃下8~12周(子鱗莖形成期),然後轉至17℃下數周(花莖形成期),再轉到5℃下8~12周。子鱗莖形成的速度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短的2~3周,長的12~14周。子鱗莖形成後,將帶著子鱗莖的鱗片一起儲存在4~5℃的冷藏室中待翌年春季種植。子鱗莖需經過兩年的栽培才能長成開花種球。

水仙鱗片插:在球根休眠期將水仙鱗莖縱切成8~10等份,再將以莖盤相連的每兩片鱗莖分割成一個繁殖體,用0.5%苯菌靈溶液浸泡消毒30分鍾後,混於濕蛭石中(1升水配12升蛭石),裝入塑料袋置於25℃的溫室或溫箱中,12~16周後在鱗片基部形成子鱗莖,繁殖率可提高50~60倍。此法又稱雙鱗片繁殖,在朱頂紅、風信子等鱗莖類球根花卉上亦常應用。朱頂紅於2月或8月進行,風信子於6月下旬進行。將分割的雙鱗片繁殖體洗凈,用100倍的升汞溶液消毒30分鍾,置於25℃、80%~100%空氣濕度下2~3天,待傷口癒合後再種植。

(3)嫩枝插

又稱莖插、嫩莖插。對於球根花卉來說,要求在生長健壯的莖頂端截取未木質化的幼嫩部分作插穗,做到老熟適中,過老生根慢,過幼嫩易於腐爛。

大麗花商品生產中主要採用嫩枝插繁殖。於早春2~3月將未分割的塊根密排於溫室的繁殖床或溫室中,覆土至球頂,溫室內的晝夜溫度保持在18~20℃/15~18℃,新芽可從根頸部不斷發生,待嫩梢長到6~7厘米、莖還未出現中空時取下進行扦插,扦插生根的晝夜溫度為20~22℃/15~18℃,2~4周後生根。

熱點內容
新種的綠植葉子幹了 發布:2025-09-23 10:25:21 瀏覽:714
綠植捧花 發布:2025-09-23 10:12:35 瀏覽:730
插花類繪畫 發布:2025-09-23 10:02:46 瀏覽:495
喜愛的綠植 發布:2025-09-23 10:01:19 瀏覽:393
玫瑰的栽種 發布:2025-09-23 10:00:33 瀏覽:25
法老之鷹x天使百合本 發布:2025-09-23 09:58:02 瀏覽:909
丁香網冠狀 發布:2025-09-23 09:53:43 瀏覽:94
宜賓插花 發布:2025-09-23 09:53:41 瀏覽:200
焚燒丁香 發布:2025-09-23 09:53:06 瀏覽:752
自百合圖片大全 發布:2025-09-23 09:44:22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