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白黴病

花卉白黴病

發布時間: 2022-03-16 18:48:08

『壹』 花卉里的白粉病用什麼葯

白粉病:白粉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濕度有關,氣溫17-24度,高濕容易發病。
防治白粉病用:乙醚酚,苯甲嘧菌酯,四氟醚唑,吡唑醚菌酯,(綠妃)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卡拉生(硝苯菌酯)等交替使用。根據當地抗性及用葯水平選擇,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和硝苯菌酯目前對白粉病的效果突出。以上葯劑較為安全。

『貳』 花卉白粉病的病原及發病條件是什麼

1.月季、玫瑰、薔薇白粉病病原有氈毛單囊殼(Sphaerotheca.pannosa)和薔薇單囊殼(Sphaerotheca.rosae),都屬子囊菌門真菌。除了為害月季、玫瑰、薔薇外,是桃樹等普遍發生的病害。病菌一般以菌絲體在休眠芽內、病葉、病梢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當氣溫17~25℃、濕度大時病害重,尤以生長最適溫度21℃、空氣相對濕度97%~99%時發病最重,也就是說只有在高濕環境條件下該病菌對月季、玫瑰、薔薇等為害重。

2.鳳仙花白粉病病原是鳳仙花單囊殼(Sphaerotheca.balsaminae)等,屬子囊菌門真菌。可侵染鳳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雞菊、三色堇、木槿、玫瑰、瓜類等。在氣溫適宜、高濕和通風不良時發病重。

3.菊花白粉病病原是菊科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屬子囊菌門真菌。可侵染菊花、紫藤、枸杞、凌霄、福祿考、風鈴草、美女櫻、飛燕草、蜀葵、瓜葉菊、金盞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麗花、向日葵等植物。有人認為我國南方無性態的菊粉孢(Oidium.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並侵染瓜葉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溫室不存在越冬問題。以20~24℃、空氣乾燥時發病最重。菊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組織上越冬,翌年子囊果開裂,散出子囊孢子借風傳播,在溫和、乾燥天氣下發病重。

此外,還有許多白粉病病原。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病芽上越冬。早春分生孢子藉助風、雨傳播,侵染葉片和新梢。生長季節可發生多次重復侵染,以4~6月和9~10月發病較重。施氮肥偏多,過度密植,陽光不足或通風不良均有利於病害發生。品種間抗性有差異。

『叄』 花卉白粉病怎麼防治

白粉病主要為害月季、玫瑰、薔薇、梅花牡丹、芍葯、菊花、大麗花、八仙花、梔子、木芙蓉、倒掛金鍾、瓜葉菊、鳳仙花、非洲菊、秋海棠、紫薇等多種花卉。白粉病菌的特點是:菌絲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細胞吸取養分,故稱之為外寄生菌。病菌多以菌絲在寄主的病殘體上越冬。菌絲生長發育適溫為18~30℃,空氣濕度為55%~85%。此病在溫度高、光照少通風不良和晝夜溫差大於10℃以上時,最易大面積發作。如施氮肥過多,澆水過量,易引起植株徒長,則發病較重。

白粉病是花卉上最常見的一種真菌病害,多發生在花卉的嫩芽、嫩葉、嫩梢、花蕾及花梗上。發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現褪綠斑點,以後逐漸變成白色粉斑,猶如覆蓋一層白色粉狀物,發病後期病斑變成灰色。受害後植株矮小,嫩梢彎曲,葉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開放,或花姿畸形,嚴重時葉片卷縮、乾枯,甚至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深秋徹底清除病殘植株,減少病菌來源;注意通風,加強光照,適當降低空氣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花木抗病力;發病後,及時剪除被害部位或拔除病株並燒毀;噴葯保護。花木休眠期噴1%波爾多液,發病初期,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1000倍液。

『肆』 花卉白粉病怎麼治

白粉病主要為害月季、薔薇、菊花、瓜葉菊、報春花等花卉。
1 症狀葉片、葉柄、花蕾、嫩梢等均可感染。初期,病部出現白色粉霉層,邊緣不明顯,後逐漸擴大並漸變為淺灰色,並產生黑色小粒點。植株受害後,矮小,畸形,花小而少或不能開花,影響觀賞價值。
2 病原系真菌病害,病原菌屬子囊菌亞門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3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芽、病葉、病枝上越冬,次年隨新芽的萌發而侵染,並隨風力傳播。白粉病一般春秋兩季發病嚴重,但在溫室生產菊花、月季切花和瓜葉菊時,周年均可發病。陽光不足、通風不利、偏施氮肥等均可誘發白粉病。
4 防治方法(1)精心養護,合理施肥,加強通風透光,保持適當株行距,減少病害發生;(2)剪除病枝葉及時燒毀;(3)葯劑防治:①早春萌芽前噴灑3~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100~200波爾多液。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武夷菌素(綠神九八):1%武夷菌素水劑為棕色低毒液體。②武夷菌素為核苷類農用抗菌素,是廣譜性生物殺菌劑。由不吸水鏈黴菌武夷變種產生的抗菌素。對多種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黃瓜、花卉白粉病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對人、畜無毒或微毒,不污染環境,不殺傷天敵。③抗黴菌素120。又叫農抗120,是一種鹼性核苷類農用抗生素,其殺菌原理是直接阻礙植物病原菌蛋白質的合成,導致病菌死亡。以預防保護作用為主,兼具一定的治療作用,對許多植物病原菌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對花卉白粉病、霜霉病等防效較好。高效低毒,對人畜安全、不傷害天敵、無殘留,不污染瓜果、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首選葯劑。常見制劑為2%和4%水劑,一般使用2%水劑600~800倍液葉面噴霧或200~400倍液灌根。④多抗黴素。又叫寶麗安、多效黴素、多氧黴素、保利黴素,是金色鏈黴菌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屬於廣譜性抗生素類殺菌劑。它具有較好的內吸性,干擾菌體細胞壁的生物合成,還能抑制病菌產孢和病斑擴大。可用於防治葉斑病、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灰霉病等多種病害。常用劑型有10%可濕性粉劑,一般使用10%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葉面噴霧。

『伍』 花卉的白粉病要怎樣防治

白粉病此病主要為害月季、玫瑰、薔薇、梅花、牡丹、芍葯、菊花、大麗花、八仙花、梔子、木芙蓉、紫薇、丁香、秋海棠、倒掛金鍾、瓜葉菊、鳳仙花、非洲菊、百日草等多種花卉。

白粉病

白粉病多發生在花卉的嫩芽、嫩葉、嫩梢、花蕾及花梗上。發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現退綠斑點,以後逐漸變成白色粉斑,猶如覆蓋一層白色粉狀物。發病後期在白粉層上產生針尖大小的顆粒狀物,其顏色逐漸變為深褐色。受害後植株矮小,嫩梢彎曲,葉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開放或花姿畸形,嚴重時葉片卷縮、乾枯,甚至整株死亡。

在陽光不足、通風不良、濕度較大的環境條件下發病嚴重。偏施氮肥、澆水過多,造成植株徒長時發病也較嚴重。

防治要點:①深秋徹底清除病殘植株,減少初侵染源。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並燒毀。②注意通風,加強光照,適當降低空氣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花卉抗病能力。③噴葯保護。花卉休眠期,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等量式波爾多液。發病後噴灑1∶200倍的硫磺粉懸浮液,也可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代森銨800~1000倍液。如使用硫磺粉時需每2~3天噴一次,若施用托布津、代森銨時可每周噴一次,均需連續噴3~4次。

『陸』 花卉的白粉病怎麼治療

防治白粉病可採用以下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一般黃瓜抗霜霉病的品種也兼抗白粉病,可選用津研5號、津研6號、津研7號、津雜1號、津雜2號、津春系列、中農7號、中農8號、中農11號、中農13號等品種;小西葫蘆的阿太1代、早青1號等品種;甜瓜的伊麗莎白、龍蜜1號等品種。

(2)棚室環境消毒

種植前每畝用45%百菌清煙劑300克分幾處用暗火點燃後閉悶棚一夜;種植後保護地可使用硫黃熏蒸器定期熏蒸預防。有條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溫煙霧施葯機釋放臭氧對空棚進行全面消毒滅菌。

(3)加強田間管理

培育壯苗,定植時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及生物菌肥,避免過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長及脫肥早衰,注意通風透光,及時摘除病葉、老葉,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4)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對路葯劑,有條件的宜使用常溫煙霧施葯防治。

(5)其他防治方法

發病前或初期葉面噴灑27%高脂膜100倍液造成缺氧環境使病菌死亡,隔6~7天噴1次,連噴3~4次;還可於發病前或剛發病時(個別葉片有1~2個很小的病斑)葉面噴灑0.2%的小蘇打溶液,既可抑制病菌(白粉病菌適宜在酸性條件下生存,而小蘇打為鹼性),還能促進光合作用提高產量(噴後可分解產生二氧化碳),隔3~4天噴1次,連噴5~6次。

『柒』 花卉白粉病的病症是什麼

白粉病能使許多花卉受害,不管木本花卉,還是草本花卉。白粉病的病原為一類專性寄生菌,在同一種植物上,有時可以被兩種以上的白粉病菌侵染,而它們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又不完全相同,這給防治帶來很大麻煩。

在葉片、枝條、嫩梢、花芽、花蕾及花柄等部位均能受害,以葉片受害最重。發病初期,嫩葉正反面生長白色粉斑,擴展後覆滿整個葉片。病部表面長出的一層白色粉斑是病菌無性世代的分生孢子。有的後期白色粉狀霉層變為淡灰色,受害病葉或枝條上有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有性世代的閉囊殼。被害植株矮小,不繁茂,葉子凹凸不平或捲曲,枝條發育畸形,不能開花或開花畸形。嚴重時,花少而小,葉片萎縮枯死,以致整株死亡,失去觀賞價值。

『捌』 花卉的白粉病怎麼治

防治白粉病可採用以下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一般黃瓜抗霜霉病的品種也兼抗白粉病,可選用津研5號、津研6號、津研7號、津雜1號、津雜2號、津春系列、中農7號、中農8號、中農11號、中農13號等品種;小西葫蘆的阿太1代、早青1號等品種;甜瓜的伊麗莎白、龍蜜1號等品種。
(2)棚室環境消毒
種植前每畝用45%百菌清煙劑300克分幾處用暗火點燃後閉悶棚一夜;種植後保護地可使用硫黃熏蒸器定期熏蒸預防。有條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溫煙霧施葯機釋放臭氧對空棚進行全面消毒滅菌。
(3)加強田間管理
培育壯苗,定植時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及生物菌肥,避免過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長及脫肥早衰,注意通風透光,及時摘除病葉、老葉,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4)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對路葯劑,有條件的宜使用常溫煙霧施葯防治。
(5)其他防治方法
發病前或初期葉面噴灑27%高脂膜100倍液造成缺氧環境使病菌死亡,隔6~7天噴1次,連噴3~4次;還可於發病前或剛發病時(個別葉片有1~2個很小的病斑)葉面噴灑0.2%的小蘇打溶液,既可抑制病菌(白粉病菌適宜在酸性條件下生存,而小蘇打為鹼性),還能促進光合作用提高產量(噴後可分解產生二氧化碳),隔3~4天噴1次,連噴5~6次。

『玖』 花卉白粉病有什麼症狀

白粉病是花卉生長過程中普遍的病害,如為害月季、薔薇、鳳仙花、菊花、大麗花等。可侵害葉片、枝條、花柄、花蕾,在葉背面或兩面出現一層白色粉狀物。受害植株葉片捲曲,不能開花或開畸形花。嚴重時植株矮小,花小而少,葉片萎縮乾枯,甚至死亡。

『拾』 花卉白粉病要怎樣防治

花卉白粉病主要為害月季、玫瑰、薔薇、梅花、牡丹、芍葯、菊花、大麗花、八仙花、梔子、木芙蓉、倒掛金鍾、瓜葉菊、鳳仙花、非洲菊、秋海棠、紫薇等多種花卉。白粉病菌的特點是:菌絲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細胞吸取養分,故稱之為外寄生菌。病菌多以菌絲在寄主的病殘體上越冬。菌絲生長發育適溫為18~30℃,空氣濕度為55%~85%。此病在溫度高、光照少通風不良和晝夜溫差大於10℃以上時,最易大面積發作。如施氮肥過多,澆水過量,易引起植株徒長,則發病較重。

白粉病是花卉上最常見的一種真菌病害,多發生在花卉中的嫩芽、嫩葉、嫩梢、花蕾及花梗上。發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現褪綠斑點,以後逐漸變成白色粉斑,猶如覆蓋一層白色粉狀物,發病後期病斑變成灰色。受害後植株矮小,嫩梢彎曲,葉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開放,或花姿畸形,嚴重時葉片卷縮、乾枯,甚至整株枯死。

熱點內容
射乾花花語 發布:2025-09-19 05:52:11 瀏覽:108
橘中秘和梅花譜 發布:2025-09-19 05:41:12 瀏覽:974
栽好的盆栽 發布:2025-09-19 05:24:14 瀏覽:514
玫瑰花瓣紙 發布:2025-09-19 04:55:51 瀏覽:420
好一朵木槿花閱讀題2015答案 發布:2025-09-19 04:55:50 瀏覽:317
美術丁香花 發布:2025-09-19 04:47:21 瀏覽:779
白百合採訪 發布:2025-09-19 04:14:46 瀏覽:282
紅色妖姬花語 發布:2025-09-19 03:55:10 瀏覽:351
珊瑚色花藝 發布:2025-09-19 03:54:55 瀏覽:115
廈門櫻花國際日語 發布:2025-09-19 03:50:01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