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中秘和梅花譜
㈠ 古象棋棋譜是如何記載棋局變化的,也是用文字記述嗎
《梅花譜》原為手抄本,著法以字代替。《橘中秘》有刊印本,有圖譜。著法和現在象棋棋譜有些區別,例如馬三進四吃了對方一個卒,他會記著:馬三進四去卒。如果棋譜有很多變例,最基本的那種下法記「本」,如果有第一個變著,是由基本棋譜以展來的,他會記著「一變接本」,如果第八種變著是從第二種變著發展而來的,他記著「八變接二」。 如果有第一個變著,是由基本棋譜發展來的,他會記著「一變接本」。 象棋古譜網上都有很多,視頻也有很多,不過少有專門系統講解古譜的視頻,只有棋書。推薦張強、閻文清大師講解的布局疑形與攻擊,網路視頻可以看得到。
《梅花譜》原為手抄本,著法以字代替,棋盤上九十個位置,原作者用兩著小曲來作為棋子活動的行止:雙方均從右邊線河沿算起,直行五字,再自右向左。全文是:「論形勢兩相當,分彼此各參商。頃刻間化出百計千方,得志縱橫任沖擊,未雨綢繆且預防。看世情爭先好勝似棋忙(以上為紅方棋盤標字)。整軍隊排雁行,運帷幄算周詳。一霎時便見楚弱秦強,九宮謀士侍左右,五營貔貅戍邊荒。嘆英雄勤勛立業類杯場。」
現存《梅花譜》抄本是經過乾隆時期象棋名手周廷梅改編的,在清代沒有刻印過,1917年始有石印本,至1926年武進呂思勉校閱,上海文明書局才有鉛印本問世。謝俠遜《象棋譜大全》中所收《梅花譜》系潘定思藏本,現在學習研究《梅花譜》一般以此為依據。現有程明松改編的《新編梅花譜》於1999年由蜀蓉棋藝出版社出版。
《橘中秘》象棋書譜。與《梅花譜》並列,為傳世兩大象棋譜之一。明東海朱晉楨輯。其譜大多選自《適情雅趣》而經過整理,分類和棋譜的編寫方法都比較完整。
崇禎五年(1632)年刊印。至今發現有:
1、江左書林藏版,規格為:16.2×12.5cm。書首有崇禎壬申無住居士序。共四卷,四卷四冊,竹紙;
2、本衙藏版,四卷二冊;
3、無扉頁,四卷二冊。
另石印本三部。其中一部上海中原書局印行,1921年出版的函套四卷四冊。一、二卷為全局著法,分得先、饒先與讓子三類,著重介紹斗炮局的各種變化,具有快攻速決、激烈相搏的特色。三、四卷載140局實用殘局,詳細剖析各種勝和棋勢。是明清兩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譜,影響頗大,流傳甚廣。
㈡ 象棋梅花譜,橘中秘,適情雅趣,這三本書的區別,特點,學習順序是什麼。請棋友們指教
《梅花譜》主要講屏風馬屬於後手(防守反擊)布局,《橘中秘》主要講中炮屬於先手(專進攻)布屬局,其中殘局部分就是《適情雅趣》的實用殘局部分,《適情雅趣》主要排局、實用殘局。這三本書都是象棋初學者應該學習的,殘局必須掌握,殺法值得學習,前兩者屬於必修,但布局基本已經過時,只要知道就行,不要太沉迷其中精妙殺局哦(基本用不上的),個人見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