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木本花卉譜

木本花卉譜

發布時間: 2022-03-16 16:57:59

㈠ 雌雄異株的木本和草本植物都有哪些

菠菜:為藜科植物菠菜的帶根全草。別名:菠棱、赤根菜、波斯草、鸚鵡菜。一二年生草本。主根粗長,赤色,帶甜味。基出葉橢圓或箭形,濃綠色;葉柄長而肉質。花單性,雌雄異株。柳樹:垂柳:楊柳科,柳屬。觀賞特性落葉喬木,高可達10一15米;樹冠倒廣卵形。小枝細長下垂。葉片狹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一16厘米,寬0.5 -1.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葉緣有細鋸齒,背面藍灰綠色; 葉柄長約0.6一1厘米。雌雄異株,柔夷花序;雌花子房僅腹面具1個腺體,背面無腺體。花期3一4月,果熟期4一5月。旱柳:楊柳科,柳屬。觀賞特性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冠卵圓形或倒卵形。樹皮灰黑色;枝條直伸或斜展。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5一10厘米,寬1一1·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葉緣有細鋸齒,背面微被白粉。雌雄異株,柔夷花序直立或斜展,花無被,雌花子房背腹面各具1個腺體。花期3一4月,果熟期4一5月。常見品種有:饅頭柳、龍爪柳等。饅頭柳:小喬木,分枝密,枝條端梢齊整,形成半圓形樹冠,狀如饅頭。龍爪柳:枝條扭曲向上,生長勢較弱,樹體較小。一二年生草本。主根粗長,赤色,帶甜味。基出葉橢圓或箭形,濃綠色;葉柄長而肉質。花單性,雌雄異株。楊樹: 楊柳科,楊屬。觀賞特性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以上;樹冠卵圓形或卵形。樹皮灰白或灰綠色,有菱形皮孔;枝有長短枝之分。葉互生;長枝之葉三角狀卵形,短枝之葉三角狀卵圓形;葉緣有波狀缺刻或鋸齒。雌雄異株,雌株大枝較為平展,花芽小而稀疏;雄株大枝多為斜生,花芽大而密集。柔夷花序,花無被。萌果,成熟時開裂;種子細小,有長絲狀毛。花期3一4月,葉前開放;果熟期4月下旬。大麻:大麻科。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高1~3 m,枝有縱溝,密被白色短柔毛,掌狀復葉互生,莖下部葉對生,小葉3~11片,通常3~5片,披針形,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中裂片最長,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密被灰白色氈毛,邊緣具粗鋸齒,葉柄長3~14 cm,密被灰白色細伏毛,上面有一細溝槽,托葉線形,長3~6 mm,花單性,雌雌異株,雄花呈疏生圓錐花序,長可達25 cm,黃綠色,花被5,長卵形膜質,覆瓦狀排列,長3~5 mm,寬1~2 mm,雄蕊5,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長2~4 mm,雌花綠色,叢生於葉腋,花被膜質,緊包子房,子房球形,花柱分為2枝,分朵花外麵包一葉狀苞片,呈披針形或線形,瘦果扁卵形,長4~5 mm,徑3~4 mm,外包以黃褐色苞片,果皮堅脆,外面具褐色細網紋。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構樹:別名 楷樹。科屬 桑科,構屬。觀賞特性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冠開張,卵形至廣卵圓形。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平滑;枝葉有乳汁。小枝灰褐色或紅褐色,粗壯,密被蛛絲狀毛。葉互生,有時近對生;卵圓形至寬卵形,長8一13厘米,不分裂或不規則3一5深裂,兩面有毛。雌雄異株,雄花組成柔夷花序,圓柱形,下垂;雌花組成頭狀花序,球形。聚花果圓球形,熟時擂紅色或鮮紅色。種子圓形,紅褐色。花期4一5月,果熟期7一9月。杜仲 :科屬 杜仲科,杜仲屬。觀賞特性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冠廣卵形至圓球形;全株各部分(枝葉、樹皮、果實等)斷裂後有白色彈性膠絲。葉橢圓狀卵形,長7一14厘米,邊緣有鋸齒,表面網脈下陷,有皺紋。雌雄異株,花簇生,無花被。翅果狹橢圓形,扁平,長約3·5厘米,頂端2裂。花期4月,先葉或與葉同放;果熟期10一11月。銀杏 :別名 公孫樹,白果樹。科屬 銀杏科,銀杏屬。觀賞特性落葉大喬木,高可達40米;樹冠幼時為圓錐形,老後多呈廣卵形。主枝斜出,近於輪生,枝有長短枝之分。葉扇形,有二叉狀葉脈,頂端常2裂,基部楔形,有長柄;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雌雄異株,球花生於短枝頂端的葉腋或苞腋;雄球花呈柔夷花序狀,雌球花有長梗,頂端有1一2個盤狀珠座,內生1枚胚珠。種子呈核果狀,橢圓形,徑2厘米,熟時呈淡黃色或橙黃色,有白粉。花期4一5月,種子成熟期9一10月。鐵樹:別名:鐵樹、鳳尾蕉科屬:蘇鐵科、蘇鐵屬產地及習性:原產我國南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日本、印度尼西亞也有。常綠植物,莖干圓柱形,由宿存的葉柄基部所包圍。大型羽狀復葉簇生於莖頂。花頂生,雌雄異株,雄花圓柱狀,雌花頭狀半球形。種子球形略扁,紅色。花期7-8月,種期10月。櫻桃:別名櫻珠,含桃,英桃,牛桃,家櫻桃。科屬:薔薇科。植物形態:落葉灌木或喬木,高達8米。樹皮灰褐色,環狀裂。葉互生,廣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6.5~15厘米,寬4~8厘米,基部圓形,有腺體,先端漸尖,邊緣為重鋸齒,齒牙為卵形而先端短,表面平滑,背面側脈上有短毛,葉柄有溝,無毛或有短毛。花白色,先葉開放,3~6朵叢生或為總狀花序腋生,萼、花瓣均5片,雄蕊多數,子房上位,1室。核果近球形,熟時紅色。金不換:防己科千金藤屬。多年生草質藤本,塊根長圓形或不規則形,常露出地面。葉互生,紙質,闊三角狀卵形。雌雄異株,雄花序復傘狀,雌花序頭狀。花期5-7月,果期7-9月。栝樓(瓜蔞) 葫蘆科。為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形態特徵:蔓長可達10鳳上。根狀莖肥厚,圓柱狀。莖有縱紋。卷須分2-5叉。葉近圓形或心形,通常5-7掌狀分裂,疏生短伏毛,頂端急尖,邊緣有疏齒。6-8月開花,雌雄異株;雄花數朵呈總狀花序,不數單生,花瓣白色,邊緣流蘇狀;雌花單生,花柱3裂。瓠果圓球形,9-10月成熟,黃色,光滑。種子多數扁平。油渣果:葫蘆科油渣果屬。攀援狀植物,有卷須;葉革質,3一5深裂;花單性異株,黃色,內面白色,雄花排成總狀花序,雌花單生;萼管狀,5裂;花冠5深裂,裂片細裂如絲;雄蕊3,花葯突出,合生,線形;子房下位,球形,1室,有3個側膜胎座;果大,扁球形,有槽紋12,果肉硬。桑樹 :別名 家桑,白桑。科屬 桑科,桑屬。觀賞特性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冠倒廣卵形。樹皮深褐色,根鮮黃色。葉片卵形、卵圓形或長卵形,長6一15厘米,邊緣有粗大鋸齒,有時分裂,表面光滑,有光澤。雌雄異株,柔夷花序。聚花果(桑棋)長卵形至圓柱形,熟時紫黑色;紅色或黃白色,種子細小。花期4月,果5一6月成熟。圓柏 :別名 檜柏,檜。科屬 柏科,圓柏屬。觀賞特性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冠尖塔形或圓錐形,老樹則成廣卵形、球形或鍾形。樹皮灰褐色,呈淺縱條剝離,有時呈扭曲狀。老枝常扭曲,小枝直立或斜生。葉二型:鱗葉交互對生,先端鈍尖;刺葉常3枚輪生。雌雄異株,間有同株者。球果球形,徑 6一8毫米,熟時暗褐色,被白粉,有1一4粒種子;種子卵圓形。花期4月下旬,球果次年10一11月成熟。常見栽培的品種有:龍柏、鹿角檜、塔柏、球柏等。龍柏(Cv·Kaizuca·):樹冠呈較狹,呈圓柱狀,樹干挺直,側枝螺旋狀向上抱合,直上盤旋,宛若游龍戲水。鱗葉密生,無刺形葉。鹿角檜(Cv·Pfitzriana):叢生灌木,枝幹自地面向四周斜上伸展。塔柏(cv·Pyramtidalis):枝條密生,向上直伸,樹冠圓柱狀尖塔形。球柏(cv·Globosa):叢生灌木,無主幹,從基部生多數分枝。不加修剪則樹體自然呈球形。東北紅豆杉學 名:taxus cuspidate sieb eb zucc別 名: 紫杉 、赤柏松、紫柏松、寬葉紫杉、米樹等科 名: 紅豆杉科拉丁科名:Taxaceae 屬 名: 紅豆杉屬 東北紅豆杉是我國4種1變種紅豆杉之一,其他3種1 變種為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南方紅豆杉。[分布地區]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日本、朝鮮、俄羅斯(阿穆爾州、庫頁島等)東北亞地區。如:遼寧東部、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哈爾濱、牡丹江、鶴崗、雞西、雙鴨山、伊春、佳木斯、長春、四平、延吉、撫順、鐵嶺、本溪)[形態特性]樹高達20米,胸徑達1米。樹冠倒卵形或闊卵形。樹皮紅褐色或灰紅色,薄質,片狀剝裂。枝條密生,小枝帶紅褐色,一年生枝深綠色,秋後呈淡紅褐色。葉生於主枝上者為螺旋裝排列,在側枝上葉柄基部扭轉向左右排成不規則兩列。葉線形,半直或稍彎曲,長1.5~2.5厘米,寬2.5毫米,表面深綠色,有光澤。雌雄異株,球花生於前年枝的葉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紅色,直生。種子卵形,成熟時紫褐色,有光澤,長約6毫米,直徑5毫米。外覆上部開口的假種皮,成熟時倒卵圓形,成杯狀,濃紅色,肉質,富漿汁。花期5~6月,種子9~10月成熟。黃心柿:柿樹科(Ebenaceae)柿樹屬(Diospyros) .學名:Diospyros maritima Blume別名: 濱柿、黃心仔、海邊柿原產地: 澳洲、新幾內亞、菲律賓、琉球、台灣。 .分布: 基隆、恆春半島、蘭嶼等濱海地區。[形態特性]常綠小或大喬木,小枝初被柔毛,後變平滑;葉具短柄,互生,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形,基部鈍或銳,全緣。花單立或2-3朵叢生,近於無梗,腋出,白色,雄花細圓錐形,長約10厘米,外被短柔毛;萼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內部無毛,雄蕊16枚,花絲無毛;雌蕊呈狹圓錐形,長約13公釐,具退化雄蕊,果實扁球形,莖約3公分,初有毛,後平滑,熟時黃褐色,有反卷之宿存萼。煥鏞木:木蘭科煥鏞木屬。常綠喬木,高達20米。葉革質,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托葉痕幾達葉柄頂端。雌雄異株,單生枝頂,稀腋生。雄花:花被片多數為一輪,稀兩輪,2至6片,倒卵形或或橢圓形,花葯線形;雌花:花被片兩輪,外輪2至4片,倒卵形,內輪4至13片,線狀倒披針形。聚合果近球形。花期5至6月,果熟期8至9月。竹柏 別名: 桫杉、山杉、那木、竹葉柏 科名: 羅漢松科拉丁名: Podocarpus nagi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0-30米,胸50-70厘米;樹干通直,樹皮褐色,平滑,薄片狀脫落 ;小枝樹生,灰褐色。葉交叉對生,質地厚,革質,寬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無中脈,有 多數並列細脈,長8-18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綠色, 有光澤,下面有多條氣孔線。雌雄異株,雄球花狀,常3-6穗簇生葉腋,有數枚苞片,上部 苞腋著生1或2-3個胚株,僅一枚發育成種子,苞片不變成肉質種托。種子核果狀,圓球形, 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徑1.5-1.8厘米;梗長2.3-2.8厘米。 繁殖培育 當種子假種皮呈藍紫色時即可采種,不宜曝曬和久藏,應隨采隨播或沙藏至翌年 3月播種。播後20天左右始發芽,優質種子的發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後,要遮蔭。兩年苗 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營養袋育苗,生長更快。或於春季採用嫩枝扦插。造林地 宜選在陰坡或半陰坡、空氣濕度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為宜。 羅漢松:羅漢松又稱土杉,羅漢松科常綠小喬木。樹皮 灰褐色,有鱗片狀裂紋。主於直立,小枝平展,密 生。葉條狀披針形,呈螺旋狀互生,表面濃綠色, 背面黃綠色或灰綠色。花期4~5月。種子核果狀, 廣卵形或球形,熟時呈紫紅色,有白粉。種子似頭狀,種托似袈裟,全形如披袈裟的羅漢,故名。 其變種為小葉羅漢松,又稱雀舌松,葉密生而較短,長僅2厘米左右,植株呈灌木狀。更適於製作盆景。 雌雄異株。 羅漢松為亞熱帶樹種,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 省區。較耐陰,喜生於溫暖濕潤環境,較寒地區只可作盆栽。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質壤土。對有害氣體的抗性較強。黃連木:拉丁名:Pistacia chinensis 別 名:楷木,辭海記載:「相傳楷樹支幹疏而不曲,因以形容剛直。」「楷模」一詞據說由此而出。因起分布很廣,另有許多別稱。在湖南、山東被稱為「惜木」、「孔木」,清代 《廣群芳譜》載:「孔木生孔子啄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質得其直故也」;因其果紅如雞冠,又名「雞冠果」;因其幼葉可作菜蔬或茶,根皮入葯可治痢疾、霍亂,故又名「黃連茶」、「茶樹」、「葯樹」。 《植物名實圖考》雲:「黃連木,江西、湖廣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數丈,葉似椿而小,春時新芽微紅黃色,人競采其腌食,曝以為飲,味苦回甘如橄欖,暑天可清熱生津。」 形態特徵: 雌雄異株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2m,樹冠近圓球形;樹皮薄片狀剝落。通常為偶數羽狀復葉,小葉10~14,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9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雄花序淡綠色,雌花序紫紅色。核果徑約6mm,初為黃白色,後變紅色至藍紫色,若紅而不紫多為空粒。花期3~4月,先葉開放;果9~11月成熟。鐵冬青:學名:Ilex rotunda為冬青科常綠喬木,葉薄革質,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全緣,兩面無毛。聚傘花序或簇生花序腋生,無毛。花小,單性,雌雄異株,黃白色,芳香。漿果狀核果橢圓形,有光亮,深紅色。花期3~4月,果成熟期11月。花後果由黃轉紅,秋後紅果累累,十分可愛。鐵冬青樹葉厚而密,湖邊或開闊地種植此樹,能形成陰蔽的環境,又能產生多層次豐富景色的效果,是理想的園林觀賞樹種。象牙樹:名稱 : 象牙樹 別稱 : 象牙柿、烏皮、烏皮石柃學名 : Diospyros ferrea分布 : 原產台灣恆春及蘭嶼海岸林,分布澳洲、印度、琉球、馬來西亞分類 : 柿樹科,柿樹屬型態 : 常綠小喬木, 株高可達5公尺,葉互生,倒卵形,全緣,厚革質。雌雄異株,花腋生,乳白色,春、夏間開放。果實橢圓形,熟果由橙黃轉紫紅。性強健,枝葉密生,果實玲瓏可愛。用途 : 由於象牙樹生長緩慢,心材深黑色具光澤、質地堅硬、比重大於水,若本種木材久埋於地下,則可使其質地更為堅硬、成色愈暗,為「陰沉木」的一種,是優良的工藝用材,可作為裝飾及觀賞,是庭園美化、盆景之優良樹種;也可制印材或手杖等 。野桐 學:名:Mallotus japonicus var. floccosus科屬:大戟科野桐屬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7米。幼枝被星狀絨毛。葉寬卵形或寬三角狀圓形,長6—12厘米,全緣或不規則3裂,兩面疏被灰白色星狀柔毛,老時上面幾無毛,葉柄長3—9厘米,頂端兩側各有腺體1體。總狀花序頂生,雄花花萼3裂,雄蕊多數,伸出,雌花花萼披針形,被星狀毛,子房有短柔毛。 種子含油量約40%,油為乾性油,可供製油漆、肥皂、潤滑油原料。莖韌皮纖維可供紡織麻袋或作蠟紙及人造棉原料。葉可做豬飼料。山桐子:拉 丁 名: ldesia polycarpa植物名稱: 山桐子 別 名: 山梧桐 科 名: 大風子科 屬 名: 山桐子屬 原 產 地: 中國 適應地區: 華東、華中、西北、 西南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生態分類: 木本植物 > 落葉喬木類 高度范圍: 15 M 形態特徵: 樹干皮灰白平滑,枝條粉塵赤褐色,單葉互生,寬卵形,長8-20cm,寬與長略等,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掌狀脈常5條,脈腋有短簇柔毛。葉緣具疏大淺鋸齒,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柄上具散生腺體,單性異株,頂生下垂圓錐花序,花有花萼花瓣,萼片常5,黃綠色,雄花有多數雄蕊,花絲白色被細毛,雄花花柱5,基部可見退化雄蕊,漿果,球形,徑約9mm,紅色具短柄,種子細小,黑色,花期5-6月,果熟9-11月。 生長習性: 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疏鬆、肥沃土壤 ,耐寒、抗旱,在輕鹽鹼地上可生長良好,適應性強,為速生樹種。

㈡ 城市綠化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1喬木類 1.1落葉類:銀杏、絲綿木、元寶楓、文冠果、水杉、銀白楊、新疆楊、毛白楊、河北楊、小葉楊、青楊、箭桿楊、旱柳、垂柳、沙柳、刺槐、核桃、楓楊、白榆、小葉朴、桑樹、海棠櫻花、紅葉李、碧桃等; 1.2常綠類:雪松、油松、側柏、檜柏、白皮鬆、華山松、樟子松、青杄、白杄等; 灌木類 2.1落葉灌木:珍珠梅、黃刺枚、月季、榆葉梅、丁香、連翹、金銀木、接骨木、太平花、貼梗海棠、郁李、毛櫻桃、薔薇、綉線菊、木槿、小檗、寧夏枸杞、沙棘等;2.2常綠灌木:衛矛、大葉黃楊、鋪地柏、沙地柏等; 3地被類 地膚、紅葉甜菜、雞冠花、千日花、紫茉莉、半枝蓮、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醉蝶花、羽衣甘藍、紫羅蘭、三色堇、牽牛花、波斯菊、大麗花、小麗花、瓜葉菊、孔雀草、馬藺、美人蕉等。 植物屬性: 1. 銀杏: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是一種孑遺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 2. 絲綿木:衛矛科衛矛屬。絲綿木夏季開放淡黃綠色小花,為腋生聚傘花序。樹冠卵形或卵圓形,枝葉秀麗,入秋蒴果粉紅色,果實有突出的四稜角,開裂後露出桔紅色假種皮,在樹上懸掛長達2個月之久,引來鳥雀成群,很具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地的優美觀賞樹種。園林中無論孤植,還是栽於行道,皆有風韻。宜植於林緣、草坪、路旁、湖邊及溪畔,也可用做防護林或工廠綠化樹種。 3. 元寶楓: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高8~10m;樹皮縱裂。單葉;單葉對生;主脈5條;掌狀;葉柄長3~5cm。傘房花序頂生 ;花黃綠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 本樹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嫩葉紅色,秋季葉又變成黃色或紅色,為著名秋季觀紅葉樹種。弱陽性,耐半蔭,耐寒,較抗風,不耐乾熱和強烈日曬。 4. 文冠果:無患子科無患子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可達8m。樹皮灰褐色,粗糙條裂;小枝幼時紫褐色,有毛,後脫落。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花雜性,整齊,白色,基部有由黃變紅之斑暈;蒴果橢圓形,徑4-6cm,具有木質厚壁。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原產我國北部乾旱寒冷地區。喜光,也耐半蔭;耐嚴寒和乾旱,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荒、石礫地、粘土及輕鹽鹼土上均能生長,但以肥沃、深厚、疏鬆、濕潤而同期良好的土壤生長好。深根性。主根發達,萌櫱力強。 5. 水杉:水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杉科水杉屬唯一現存種,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第一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已經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後,同屬於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復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成為曠世的奇珍。 6. 小葉朴:榆科朴屬。落葉喬木。樹皮淺灰色,平滑。區域分布:原產中國 分布於東北南部、長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華北、西北、遼寧、山東、安徽等。喜光,稍耐陰,耐寒;喜深厚、濕潤的中性粘質土壤。深根性,萌櫱力強,生長較慢。對病蟲害、煙塵污染等抗性強。 7. 楓楊:胡桃科楓楊屬。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幼樹樹皮平滑,淺灰色,老時則深縱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黃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銹褐色盾狀著生的腺體。喜光性樹種,不耐庇蔭,但耐水濕、耐寒、耐旱。深根性,主、側根均發達,以深厚肥沃的河床兩岸生長良好。速生性,萌櫱能力強,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抗性強,葉片有毒,魚池附近不宜栽植。 8. 雪松:松科雪松屬。是常綠喬木,該屬種類球果形狀相似,與杉樹最為接近。原產於喜瑪拉雅山脈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帶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帶。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熟時赤褐色。雪松原產喜馬拉雅山,中國西藏南部及印度、阿富汗均有分布。 9. 油松:松科松屬。為針葉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塊,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樹平頂;小枝粗壯,黃褐色,有光澤,無白粉;冬芽長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紅褐色。針葉2針一束,暗綠色,較粗硬,長10-15(20)厘米,徑1.3-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均有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皮下細胞為間斷型兩層,樹脂道3-8(11),邊生,角部和背部偶有中生; 葉鞘初呈淡褐色,後為淡黑褐色。 10. 側柏:柏科側柏屬。為常綠喬木。扁柏、香柏。在中國分布極廣,北起內蒙古、吉林,南至廣東及廣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圍幾遍全國。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木質軟硬適中,細致,有香氣,耐腐力強,多用於建築、傢具、細木工等;種子、根、葉和樹皮可入葯;用種子榨油,供製皂、食用或葯用。樹高一般可達20米。 11. 白皮鬆:松科松屬。是常綠喬木,枝輪生,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覆瓦狀排列。嫩枝上長有針葉,針葉是著生在枝葉交接處的節狀葉枕上,每根松針的外圍都有一層厚厚的角質層和一層臘質的外膜,這樣就減少了松樹身上水份的喪失,保證該物種可以在很乾燥的環境下生存。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是中國特有樹種之一,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城市和庭園綠化的優良樹種。 12. 華山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高達35m,胸徑1m;樹冠廣圓錐形。小枝平滑無形毛,冬芽小,圓柱形,栗褐色。幼樹樹皮灰綠色,老則裂成方形厚塊片固著樹上。葉5針一束,長8-15cm。質柔軟,邊有細鋸齒,樹脂道多為3,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葉鞘早落。球果圓錐狀長卵形,長10-20cm,柄長2-5cm,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種鱗與笣鱗完全分離,種鱗和笣鱗在幼時可區分開來,笣鱗在成熟過程中退化,最後所見到的為種鱗。種子無翅或近無翅,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13. 樟子松:松科松屬。為松科大喬木,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樹干通直,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嗜陽光,喜酸性土壤。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解放後,人工林有很大發展。東北和西北等地區引進栽培的樟子松,長勢良好,而在遼寧省章古台沙地引進栽培的樟子松,已經是綠樹成蔭,防風固沙效果顯著。 14. 青杄:松科雲杉屬。常綠喬木,高達50m,胸徑1.3m;樹冠圓錐形,一年生小枝淡黃綠、淡黃或淡黃灰色,無毛,罕疏生短毛;以後變為灰色、暗灰色。 冬芽卵圓形,無樹脂,芽鱗排列緊密,小枝基部宿存的芽鱗不反卷(與同屬其它植物的重要區別)。葉較細,較短,長0.8~1.3(1.8)cm,橫斷面菱形或扁菱形,各有氣孔線4~6條。球果卵狀圓柱形或圓柱狀長卵形,成熟前綠色,熟時黃褐色或淡褐色,長4~8cm,徑2.5~4.0cm。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15. 白杄:松科雲杉屬。屬於針葉樹的一類,通常有線條分明的年輪,與季節性山地氣候保持一致。雲杉為中國特有樹種,以華北山地分布為廣,東北的小興安嶺等地也有分布。常綠喬木,株高可達30米,樹冠廣圓錐形。我國有17種9個變種。多分布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和陝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16. 珍珠梅:薔薇科珍珠梅屬。落葉灌木,高2-3米。枝開展;小枝彎曲,無毛或微被短柔毛,幼時嫩綠色,老時暗黃褐色或暗紅褐色。冬芽卵形,稱端圓鈍,無毛或被疏柔毛,紫褐色,具數枚鱗片。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7枚,連葉柄長13-23厘米,葉軸微被短柔毛;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 鋸齒或全緣,長8-13毫米,寬8毫米;小葉片對生,無梗或近無柄,相距2-2.5厘米,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17. 黃刺玫: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小枝褐色或褐紅色,具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常7枚-13枚,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小,下部與葉柄連生,先端分裂成披針形裂片,邊緣有腺體,近全緣。花黃色,單瓣或蘭重瓣,無苞片。花期5月-6月。果球形,紅黃色。果期7月-8月。 18. 月季:薔薇科薔薇屬。月季為有刺灌木,或呈蔓狀與攀援狀。常綠或落葉灌木,直立,莖為棕色,具有鉤刺或無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小枝綠色,葉為墨綠色,多數羽狀復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先端漸尖,具尖齒,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托葉與葉柄合生,全緣或具腺齒,頂端分離為耳狀。花朵常簇生,稀單生,花色甚多,色澤各異,徑4-5厘米,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萼片尾狀長尖,邊緣有羽狀裂片;花柱分離,伸出萼筒口外,與雄蕊等長;每子房1胚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長1-2厘米,萼片脫落。花期4--10月。大多數是完全花,或者是兩性花。有花中皇後的美稱。 19. 榆葉梅:薔薇科梅屬。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春季園林中的重要觀花灌木。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北京園林中最宜大量應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的欣欣向榮景象。宜植於公園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牆角、池畔等。如將榆葉梅植於常綠樹前,或配植於山石處,則能產生良好的觀賞效果。與邊翹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 20. 丁香: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丁香還是人物名,某種調料和一部電視劇的名稱。 21. 連翹:木犀科連翹屬。連翹是清熱解毒的中葯,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等。連翹早春先葉開花,花開香氣淡艷,滿枝金黃,艷麗可愛,是早春優良觀花灌木。 22. 金銀木:忍冬科忍冬屬。為落葉性小喬木,常叢生成灌木狀;花是優良的蜜源,果是鳥的美食,並且全株可葯用。金銀木是園林綠化中最常見的樹種之一,常被叢植於草坪、山坡、林緣、路邊或建築周圍觀果,老樁可製作盆。金銀木與與金銀花不同,前者為木本,後者為草本植物。 23. 接骨木:忍冬科接骨木屬。薄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m。老枝有皮孔,賄民淡黃棕色。奇數羽狀復葉對生,小葉2-3對,有時僅1對或多達5對,托葉狹帶形或退化成帶藍色的突起;側生小葉片卵圓形、狹橢圓形至倒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1.2-7cm,先端尖,漸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數枚腺齒,最下一對小葉有時具長0.5cm的柄,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長約2cm的柄,揉碎後有臭氣。 24. 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其枝稈叢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極短,花朵緊貼在枝幹上,故名。為大家廣為熟悉源於明代《群芳譜》。其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是庭園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既可在園林中單株栽植布置花境,亦可成行栽植作花籬,又可作盆栽觀賞,是理想的花果樹樁盆景材料。果實叫皺皮木瓜,作中葯材使用時簡稱木瓜,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25. 郁李: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高約2米;小枝纖細而柔,冬芽極小,灰褐色,幼時黃褐色,干皮褐色,老枝有剝裂,無毛。花瓣粉紅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離生,比花瓣短;心皮1,無毛,花柱約與雄蕊等長或稍長。核果近球形,無溝,直徑約1厘米,暗紅色,光滑而有光澤。郁李原產我國南方,性喜陽,樹體健壯,耐寒、耐熱、耐旱、耐潮濕。 26. 毛櫻桃:薔薇科櫻桃屬。毛櫻桃又名山櫻桃。薔薇科、櫻桃屬植物,落葉灌木,原產我國華北,分布較廣,以河北、遼寧栽培較多,其它各地多做觀賞花木用。毛櫻桃果實成熟早,果形小,狀似珍珠,色澤艷麗,味鮮美,營養價值高,主要用於鮮食。毛櫻桃耐寒、抗旱、耐脊薄,田梗、果園周邊均可生長、充分利用耕地美化周邊環境,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果樹。 27. 木槿:錦葵科木槿屬。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亞洲東部,花艷麗,作為觀賞植物廣泛栽種。高可達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紅色;某些品種有重瓣花。藤黃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絲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稱木槿。 28. 綉線菊:薔薇科綉線菊屬。為落葉直立灌木,高可達2m,枝條密集,小枝有棱及短毛,單葉互生,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緣具細密銳鋸齒,兩面無毛,葉柄短,無毛,長圓形圓錐著生於當年生具葉長枝枝頂,長可6-13cm,被生毛,花密集,兩性花,花具短,花瓣粉紅色,雄蕊50枚伸出花瓣外,花有花盤、苞片、花萼和萼片,均被毛,蓇葖果直立,高約5mm,沿腹縫線有毛並具反折萼片,花期6-9月,果熟8-10月。 29. 寧夏枸杞:茄科枸杞屬。果實、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葯。主要分布在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以寧夏為主要產地,尤以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是「寧夏五寶」之首的「紅寶」。 落葉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樹齡可達百年以上。由於其「棘如枸杞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得枸杞名。 30. 沙棘: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為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葯、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 31. 衛矛:衛矛科衛矛屬。灌木,高約2—3米。小枝四棱形,有2—4排木栓質的闊翅。葉對生,葉片例卵形至橢圓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兩頭尖,很少鈍圓,邊緣有細尖鋸齒;早春初發時及初秋霜後變紫紅色。花黃綠色,徑約5—7毫米,常3朵集成聚傘花序。蒴果棕紫色,深裂成4裂片,有時為1—3裂片;種子褐色,有桔紅色的假種皮。花期4—6月,果熟期9—10月。 32. 鋪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又稱鋪地松、鋪地龍、地柏、爬地柏,系柏科常綠匍匐小灌木,高達75cm,冠幅逾2m。枝幹貼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葉均為刺形葉,先端尖銳,3葉交互輪生,表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葉基下延生長,葉長6-8mm;球果球形,內含種子2-3粒。匍匐枝懸垂倒掛,古雅別致,是製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33. 沙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植株匍匐、直立或斜向生長;枝密集成片;幼樹上常為刺葉,壯齡樹多為鱗葉;球果呈倒三角狀球形或叉狀球形,成熟時呈褐色、紫藍色或黑色。在原產地多生於海拔1200m以上的沙地、荒山和林下,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喜光也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怕積水澇窪。 34. 雞冠花:莧科青葙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35. 五彩石竹: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莖光滑多分枝,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花色豐富,有白、紅、黃、粉紅、紫紅、橙紅或具有斑紋,花期4月~10月,集中於4月~5月。適合花壇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原產中國,喜陽、耐寒,耐乾旱,忌澇,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質壤土。蒴果矩圓形,種子扁圓形,黑褐色。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 36. 虞美人:罌粟科罌粟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虞美人株高40~70cm,分枝細弱,被短硬毛。全株被開展的粗毛,有乳汁。葉片呈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花單生,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花萼2片,橢圓形,外被粗毛。花冠4瓣,近圓形,具暗斑。雄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花柱極短,柱頭常具10或16個輻射狀分枝。花徑約5~6cm,花色豐富。蒴果杯形,成熟時頂孔開裂,種子腎形,多數,千粒重0.33克,壽命3~5年。 37. 醉蝶花:白花菜科醉蝶花屬。年生草本,株高60-100cm,被有粘質腺毛,枝葉具氣味。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7枚,長橢圓狀披針形,有葉柄,兩枚托葉演變成鉤刺。總狀花序頂生,邊開花邊伸長,花多數,花瓣4枚,淡紫色,具長爪,雄蕊6枚,花絲長約7cm,超過花瓣一倍多,藍紫色,明顯伸出花外;雌蕊更長。花期7-10月。蒴果細圓柱形,內含種子多數。 38. 牽牛花: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纏繞草本,莖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的3裂,偶5裂,長4-15厘米,寬4.5-14厘米,基部圓,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葉柄長2-15厘米,毛被同莖,花腋生。 39. 波斯菊:菊科秋英屬。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細莖直立,分枝較多,光滑莖或具微毛。單葉對生,長 約lOcm,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狹線形,全緣無齒。頭狀花序著生在細長的花梗上,頂生或腋生,花莖5一8cm。總包片2層,內層邊緣膜質。舌狀花l輪,花瓣尖端呈齒狀,花瓣8枚,有白、粉、深紅色。筒狀花占據花盤申央部分均為黃色。瘦果有椽,種子壽命3~4年,干粒重69。花期夏、秋季。 40. 大麗花:菊科大麗花屬。大麗花多年生草木,顏色絢麗多彩,有紅、黃、橙、紫、白等色,十分誘人。植株高約1.5米,葉對生,是羽狀復葉。它的頭狀花序中央有無數黃色的管狀小花,邊緣是長而捲曲的舌狀花,有各種絢麗的色彩,花的嬌艷就是通過它顯示出來的。大麗花有膨大的塊根,其中貯藏著大量的養料,可作自身無性繁殖。它已成為世界著名花卉,遍布於各地的庭園中。大麗花還以抗污染植物著名。 41. 小麗花:菊科小麗花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色絢爛,灼灼照人,花期又長,具有植株低矮,花期長,是優良的地被植物,也可布置花壇、花境等處,還可盆栽觀賞或做切花使用。花色五彩繽紛,盛花期正值國慶節,最適合家庭盆栽。 喜涼爽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低窪處也不宜種植。 42. 瓜葉菊:菊科瓜葉菊屬。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為高生種和矮生種,20-90厘米不等。全株被微毛,葉片大形如瓜葉,綠色光亮。花頂生,頭狀花序多數聚合成傘房花序,花序密集覆蓋於枝頂,常呈一鍋底形,花色豐富,除黃色以外其他顏色均有,還有紅白相間的復色,花期1-4月。 43. 孔雀草:菊科萬壽菊屬。孔雀草的全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干。喜陽光,但在半蔭處栽植也能開花。它對土壤要求不嚴。既耐移栽,又生長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種子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中可自生自長,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在我國南方,它的開花期為3至5月及8至12月。從播種到開花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內不加溫即可,晚霜後定植庭院、花壇或盆栽。 44. 馬藺: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產中國,中亞細亞、朝鮮亦有野生分布。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生長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叢、鹽鹼草甸中,可用於水土保持,鹽鹼地、工業廢棄地改造,園林綠化的地被、鑲邊或孤植等。全株入葯,有清熱、止血、解毒的作用。葉可作梆扎及草編材料。以草原區分布較為普遍。馬藺抗逆性強,尤其耐鹽鹼,是鹽化草甸的建群種。由於馬藺具有獨特的生態生物學特性和利用價值,正逐漸被用作水保護坡、園林綠化觀賞地被建設的優良材料。 45. 美人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性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強風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後,要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晾曬2-3天,埋於溫室通風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澆水、保持5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長江以南地區,冬季也可不挖出根莖,只要加土封好,第二年春仍可萌發出芽。

㈢ 請教木本花卉花名

硬枝黃蟬

夾竹桃科黃蟬屬,花黃色,大形,供庭園及道路旁作觀賞用。植株乳汁有毒。
中文學名
硬枝黃蟬
拉丁學名
Allemanda neriifoli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亞 綱
菊亞綱

龍膽目

夾竹桃科
亞 科
雞蛋花亞科

黃蟬族

黃蟬屬

硬枝黃蟬
分布區域
原產巴西,現廣泛栽培於熱帶地區。
直立灌木,高1-2米,具乳汁;枝條灰白色。葉3-5枚輪生,全緣,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2厘米,寬
2-4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除葉背中脈和側脈被短柔毛外,其餘無毛;葉脈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凸起,側脈每邊7-12
條,未達邊緣即行網結;葉柄極短,基部及腋間具腺體;聚傘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被秕糠狀小柔毛;花橙黃色,長4-6厘米,張口直徑約4厘米;苞片披針
形,著生在花梗的基部;花萼深5裂,裂片披針形,內面基部具少數腺體:花冠漏斗狀,內面具紅褐色條紋,花冠下部圓筒狀,長不超過2厘米,直徑2-4毫米,
基部膨大,花喉向上擴大成冠檐,長約3厘米,直徑約1.5厘米,冠檐頂端5裂,花冠裂片向左覆蓋,裂片卵圓形或圓形,先端鈍,長1.6-2.0厘米,寬約
1.7厘米;雄蕊5枚,著生在花冠筒喉部,花絲短,基部被柔毛,花葯卵圓形,頂端鈍,部基圓形;花盤肉質全緣,環繞子房基部;子房全緣,1室,花柱絲狀,
柱頭頂端鈍,基部環狀。蒴果球形,具長刺,直徑約3厘米;種子扁平,具薄膜質邊緣,長約2厘米,寬1.5厘米。花期5-8月,果期10-12月。

3植物分布編輯
我國廣西、廣東、福建、台灣及北京(溫室內)的庭園間均有栽培。本種原產巴西,現廣泛栽培於熱帶地區。

4生長習性編輯
喜高溫、多濕,陽光充足。適於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培的品種有硬枝黃蟬和軟枝黃蟬兩種。植株有毒,應注意。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植株乳汁有毒。人畜中毒,症狀表現為心跳加快,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障礙。妊娠動物食之會流產。

5栽培技術編輯
多用扦插繁
殖,在20℃條件下可進行。扦插苗長根後,軟枝黃蟬上盆,每盆3株,及時摘心,培養矮化豐滿株形。硬枝黃蟬,小苗時可先地栽,及時摘心,培養枝條,枝條達
5-6分枝後,移上盆;修枝整形,培養矮化株形。生長季節,常保持土壤濕潤,每20天施肥一次,促其枝梢旺盛,花開不斷。休眠期控制水分[1] 。

㈣ 草本花卉植物有哪些

1、常見草本花卉:春蘭、香堇、慈菇花、風信子、鬱金香、紫羅蘭、金魚草、長春菊、瓜葉菊、香豌豆、夏蘭、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蓮、芍葯、福祿考、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建蘭、晚香玉、鈴蘭、報歲蘭、慈茹花、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蘭、瓜葉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臘紅

2、常見木本花卉:梅花、桃、牡丹、海棠、玉蘭、木筆、紫荊、連翹、金鍾、丁香、紫藤、春鵑、杜鵑花、石榴花、含笑花、白蘭花茉莉花梔子花、桂花、茉莉花、木芙蓉、臘梅、免牙紅、銀芽柳、山茶花、迎春。

(4)木本花卉譜擴展閱讀

草本花卉簡介

1、一年生草本花卉是指從播種、生長、開花、結實到老化死亡,壽命在一個生長季內完成的草本花卉。

2、一年生草本花卉培期短,通常在2-6個月內開花,開花結實後就會自然死亡,如「三色堇」、「百日草」、「雞冠花」、「一串紅」、「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盞菊」等。

3、花卉的莖,木質部發達,稱木質莖。具有木質的花卉叫做木本花卉。木本花卉主要包括喬木、灌木、藤本三種類型。
草本花卉是指花卉的莖,木質部不發達,支持力較弱,稱草質莖。具有草質莖的花卉,叫做草本花卉。草本花卉中,按其生育期長短不同,又可分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幾種。一年生有一串紅、刺茄、半支蓮(細葉馬齒莧)等。而多年生如美人蕉、大麗花、鳶尾、玉簪、晚香玉等。多年生草本花卉又概稱為宿根類花卉。

生長習性
一年生
生活期在一年以內,發年播種,當年開花、結實,當年死亡。如一串紅、刺茄、半支蓮(細葉馬齒莧)等。

二年生

生活期跨越兩個年份,一般是在秋季播種,到第二年春夏開花、結實直至死亡。如金魚草、金盞花、三色堇等。

多年生
生尖期在二年以上,它們的共同特徵是都有永久性的地下部分(地下根、地下莖),常年不死。但它們的地上部分(莖、葉)卻存在著兩種類型:有的地上部分能保持終年常綠,如文竹、四季海棠、虎皮掌等;有的地上部分,是每年春季從地下根際萌生新芽,長成植株,到冬季枯死。如芍葯、美人蕉、大麗花、鳶尾、玉簪、晚香玉等。

多年生草本花卉,由於它們的地下部分始終保持著生活能力,所以又概稱為宿根類花卉。[1]

地理分布
以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為重點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主的北方花卉產區;以遼寧為中心的東北花卉產區。

㈤ 牡丹花是草本還是木本

牡丹花屬於木本花卉,牡丹花,中葯名。為毛茛科芍葯屬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花。目前全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國外。常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經行腹痛。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

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5)木本花卉譜擴展閱讀:

牡丹是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長7-8厘米,寬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淺裂,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柄長1.2-3厘米;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5-6.5厘米,寬2.5-4厘米,不等2裂至3淺裂或不裂,近無柄;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

花單生枝頂,直徑10-17厘米;花梗長4-6厘米;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長5-8厘米,寬4.2-6厘米,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

雄蕊長1-1.7厘米,花絲紫紅色、粉紅色,上部白色,長約1.3厘米,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銳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開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根系發達,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種不同,其根型、數量也不一致,但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直根型:此類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條稀疏,沒有明顯的主根,僅有幾十條粗細均勻的粗「面條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極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後稱「丹皮」)產量高,質量好。如「鳳丹」、「趙粉」、「二喬」、「墨魁」等。這類牡丹多為葯用兼觀賞兩用品種。

坡根型:此類根條粗細長短不一,分生側根較多,交叉生長,俗稱「雞爪根」,多數入土較淺,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貫雪」、「白玉」、「黃花葵」等品種,此類牡丹產丹皮質量、產量低於直根型,不適於葯用栽培。

中間型:此類根條稀密適中,無明顯主根,生有多數粗細均稱、根皮光滑的「面條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cm,如「種生黑」、「姚黃」等,既可觀賞,又可葯用。

㈥ 常見灌木植物有哪些

1、梔子花:茜草科,原產於我國長江以南,枝、葉叢生。葉橢圓形,5-7月開花。主要品種:大葉梔子;狹葉梔子;卵葉梔子。

㈦ 家裡能養殖的木本植物有哪些

1、心葉來藤:一種優雅源的室內觀葉植物,因深綠色的葉片酷似心形而得名,攀援性強,沿著圓柱體攀援一般可以長到一米到三米,葉片層疊,觀賞價值高,無論是居家環境還是辦公場所,都適宜擺放,既可美化環境,又可凈化空氣。

㈧ 請大家說下秋季開花的木本植物是哪些

一.桂花 學名 Osmanthus fragrans ,別名 木犀、岩佳、九里香、金粟,科屬 木犀科、木犀屬

桂花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 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 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掛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 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 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桂花是喜光樹種,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蔭。成年後要求有充分光照,只有在全 日照條件下,方可枝葉茂盛,樹形優美,著花繁密。它適宜生在溫暖的亞熱帶地區,不很耐寒,但 較之其他常綠闊葉樹種還是比較耐寒的。如在徐州、鄭州和西安等地,冬季極端最低溫度接近 -20℃,但只要小氣候良好,地栽佳花仍可存活、開花。再向北去,遠離黃河北岸,則只能發展盆 栽桂花。

桂花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太高。土壤不宜過濕,尤忌積水。一遇澇漬為害,根系就要腐爛, 葉片也要脫落,導致全株死亡。它對空氣濕度有一定的要求。"霧密前山佳"、"山雲漠漠桂花濕" 等我國古代名人的詩句,形象地說明了桂花開花要求有一段白天晴朗、夜晚冷涼兼有雨露滋潤的 霧濕條件。

桂花葉繁花密,需要耗去大量養分。它適宜生於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上,在粘重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長。但是,它卻不耐土壤干瘠,否則生長特別緩慢,葉片普遍黃化,甚至發 生周期性枯頂現象。它適生在PH 5.5~6.5的微酸性土壤上,土質偏鹼會導致桂花的生理缺鐵症。 桂花的革質葉雖有一定耐煙塵污染的能力,但在經受污染後,常會出現只長葉不開花的現象。

二.菊花 學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別名 鞠、壽客、傅延年、節華、更生、金蕊、黃花、陰成、女 莖、女華、帝女花、九華等 科屬 菊科、菊屬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營養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 莖高O.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色柔毛或絨毛。花後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 地下莖發生萌芽。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 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 船葉等8類。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於技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苞片構成花苞。菊花種類概念太過寬泛,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一、依色分類。這是我國最早的分類法。宋代劉蒙《菊譜》就是依色將36個品種分為黃17品、白15品與雜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類。按菊株高矮分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類。

三、依花期分類。按開花季節不同,分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為早、中、晚3類。

四、1982年全國園藝學會在上海召開的全國菊花品種分類學術討論會,將秋菊中的大菊分為5個瓣類,30個花型和13個亞型。現列舉如下(亞型從略):

(一)平瓣類:寬頻型、荷花型、芍葯型、平盤型、翻卷型、疊球型。
(二)匙瓣類:匙荷型,雀舌型、蜂窩型、蓮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類:單管型、翎管型、管盤型、松針型,疏管型,管球型、絲發型、飛舞型、鉤環型、瓔珞型、貫珠型。
(四)桂瓣類: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類:龍爪型、毛刺型、剪絨型。

五、依種型、品種演化次序和栽培、應用進行分類。具體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狀況下花徑小於6厘米):
(1)小輪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狀況下花徑大於6厘米):
1.瓣子花類(舌狀花以平瓣為主):
(5)單瓣型、(6)復瓣型、(7)蓮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帶型。
2.管子花類(舌狀花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盤型、(14)披散型、(15)松針型、(16)舞環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類(筒狀花呈托桂狀):
(18)托桂型。
4.畸形花類(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開裂若龍爪等):
(19)毛刺型、(20)龍爪型。

六、依菊花品種對短日照的不同反應分類。將菊花品種分為極敏感品種(遮光到現蕾為15~19天)。較敏感品種(遮光到現蕾為20~24天)、敏感品種(需25~29天)、不敏感品種(

㈨ 劉曉君的藝術簡介

劉曉君,1958年山東泰安市生人,1977年畢業於山東省輕工美術學校國畫專業,擅長於國畫花鳥,兼畫山水、人物。現任山東省泰安市美術館、泰山畫院副研究館員(副教授);國家二級美術師;創作展覽部主任。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收藏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山東省畫院高級畫師;山東省女書畫家協會會員;泰安市女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等。
三十年來所創作的數百幅中國畫作品幾十次入選參加省級以上及全國性各類美術展館並獲獎。多幅作品在日本、韓國、英國、美國、東南亞國家及港、澳、台地區展出、獲獎;並被國內外美術館、藝術機構、中央電視台等單位收藏。許多作品在《美術大觀》、《美術報》、《新編花鳥畫譜叢書》「中央電視台2003年、2007年書畫作品集「等省級以上報刊、美術出版社發表出版。其藝術傳略被收入十幾部中外書畫家大辭典。
近幾年部分藝術活動:
●2002年工筆畫作品《清涼世界》榮獲「全省畫院迎春書畫作品展覽」三等獎。——山東省文化廳主辦
●2003年工筆畫作品《月光曲》入選「中央電視台建台45周年書畫作品展覽」並被中央電視台書畫院收藏;入編《2003年中央電視台書畫集》——中央電視台主辦
●2003年工筆畫作品《濃蔭下》在《美術大觀》第三期發表——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3年國畫《紫雲春意》榮獲「聯合國世界和平藝術大展」銅獎,並被收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
●2004年工筆畫作品《西部家園》入選參加「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覽」並被收藏。——文化部、國家民委主辦
●2005年國畫作品《國色天香》入選參加「第三屆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家北京邀請展」榮獲金獎,並被收藏。——(香港)中國文人美術協會主辦
●2005年國畫作品《紫雲春意》入選參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國書畫大展」榮獲優秀獎,並被收藏、出版畫集。——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
●2005年國畫作品《春色滿園》入選參加「抗日杯中國書畫名家優秀作品展」榮獲一等獎,並被收藏,出版畫集。
●2006年國畫作品《紫雲春意》入選參加「中央電視台書畫展覽」並被永久收藏,懸掛於中央電視台奧運新址辦公場所,入編《2007中央電視台書畫集》。——中央電視台主辦
●2006年國畫作品《荷塘秋色》、《凌雲圖》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第一集」並被收藏。——香港華泰出版社
●2007年工筆畫作品《錦色月夜》入選「全國群星獎山東省推薦作品展覽」榮獲優秀獎。
●2007年國畫作品《雨荷》、《春酣》、《清涼世界》、《紫雲春意》分別入編「新編花鳥畫譜叢書」、「荷花譜」「牡丹譜」、「小鳥譜」、「木本花卉譜——河北美術出版社」

㈩ 每個月的代表花分別是什麼

1-12月代表花分別是水仙花、杏花、桃花、杜鵑花、牡丹花、梔子花、荷花、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梅花。

1、一月水仙花

水仙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國民間的清供佳品,每過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作為年花。

水仙花對生活的要求簡單樸素,適宜的陽光和溫度,一盆清貧的水,就滋養了它的一生。

2、二月杏花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數百年問世的《管子》中就有記載,因此,至少在中國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盛開時的杏花,艷態嬌姿,繁花麗色,胭脂萬點,占盡春風。杏花的花期為2月份到5月份,花期較長,杏花來了,春天也就來了。

3、三月桃花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園子里的樹上結滿了鮮桃,那些甜美的果實可吃個飽)」的句子。桃花在中國文化中有豐富的含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朵朵盛開的桃花暗示了古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

4、四月杜鵑滿

杜鵑花在中國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

5、五月牡丹

牡丹花雍容華貴,自古以來就為國人所喜愛。牡丹有不畏權勢的含義,傳說在一個隆冬大雪飄舞的日子,武則天在長安游後苑時,曾命百花同時開放,以助她的酒興。紫羅蘭在春天盛開,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爭艷在深秋,梅花斗俏在嚴冬。

薔薇、芍葯開在早上,夜來香、曇花開在夜間,要使百花服從人的意志,在同一時刻一齊開放,是難以辦到的。但是百花懾於武後的權勢,都違時開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葉,傲然挺立。武後大怒,便把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了洛陽,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艷,錦綉成堆。

6、六月梔子

梔子,為茜草科常綠灌木。梔子除了觀賞價值高,還是很著名的染料和葯材。

7、七月荷花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

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中國人熱愛荷花高潔的品格,其精神可謂世代傳頌。

8、八月桂花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

9、九月菊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

10、十月芙蓉

芙蓉原產於我國,四川、雲南、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帶栽培最多,歷史悠久, 蜀後主孟昶時,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亦種植木芙蓉,繁花似錦,光輝燦爛。從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國」之雅稱。

11、十一月山茶

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

山茶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兩朝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十七世紀引入歐洲後也造成轟動,也因此獲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12、十二月梅花

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中國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重多。自古以來,它和松、竹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歷來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梅花品行高潔,不畏嚴寒。

(10)木本花卉譜擴展閱讀

古人聞花"香"將花卉分成九品

花之美在乎「色」,亦在乎「香」,所謂的「國色天香」,缺一不可。

古人看重花香,與「香氣養性」的觀念有關。古人對香頗有講究,分出「養口」、「養鼻」、「養目」等不同類別,花香屬於「養鼻」類。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極品,則稱為「天香」,與生俱來,美如天然。牡丹花香、梅香、桂香等花香,都曾被稱作「天香」。

但古代文人最推崇的花香是蘭花之香。明代張謙德《瓶花譜·品花》中,將花卉分成九品,其中第一品有9種,蘭花為一品之首,後面依次為牡丹、梅、細葉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陽。

熱點內容
射乾花花語 發布:2025-09-19 05:52:11 瀏覽:108
橘中秘和梅花譜 發布:2025-09-19 05:41:12 瀏覽:974
栽好的盆栽 發布:2025-09-19 05:24:14 瀏覽:514
玫瑰花瓣紙 發布:2025-09-19 04:55:51 瀏覽:420
好一朵木槿花閱讀題2015答案 發布:2025-09-19 04:55:50 瀏覽:317
美術丁香花 發布:2025-09-19 04:47:21 瀏覽:779
白百合採訪 發布:2025-09-19 04:14:46 瀏覽:282
紅色妖姬花語 發布:2025-09-19 03:55:10 瀏覽:351
珊瑚色花藝 發布:2025-09-19 03:54:55 瀏覽:115
廈門櫻花國際日語 發布:2025-09-19 03:50:01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