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松梅花卉

松梅花卉

發布時間: 2021-11-30 18:16:15

『壹』 吳晶碩有什麼作品

中文名: 吳昌碩
出生地: 浙江湖州安吉縣
出生日期: 1844-08-01
逝世日期: 1927-11-29
職業: 畫家
主要成就: 清末海派四傑
代表作品: 《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等。

吳昌碩篆刻作品
《壽山老坑巧色雕獅鈕》、《作了天下事》、《讀遍千古書》、《好學為福》、《黑青田》、《一月安東令》、《湖州安吉縣》、《泰山殘石樓》、《園丁生於梅洞長於竹洞》、《暴書》、《千尋竹齋》、《千尋竹齋》3刻、《吳俊卿信印日利長壽》、《安吉吳俊章》、《雷浚》、《鮮鮮霜中菊》、《歸仁里民》。

繪畫作品

《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花卉十二屏風》、《梅花》、《花卉四屏》、《牡丹》、《蘭石圖》、《松石圖》、《花卉》2幅、《紫藤圖》、《雜畫冊(之—、二)》、《依樣》、《天香露圖》、《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圖》、《牡丹圖》、《牡丹水仙圖》 、《大富貴》、《佛像圖》、《富貴神仙圖》、《紅梅圖》2幅、《薔薇蘆桔圖》、《秋艷圖》、《三千年結實》、《人物》、 《三千年結實之桃》、《神仙福壽》、《石梅》、《石竹圖》、《松梅圖》、《歲寒交圖》、《桃實圖》、《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等。

書法作品
《臨石鼓文》

詩作
《缶廬集》

『貳』 關於松竹梅的資料

松「四季常青」;梅「傲雪挺立」;竹「寧折不屈」。

南宋時畫家馬遠所繪的松竹梅圖稱為「歲寒三友圖」。冬季是萬木皆凋落時節,而松、竹、梅在嚴冬仍能保持其生態,年年月月仍舊不變,因此比喻友情長存的意思。

梅、竹、石是取梅寒麗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三益友之意。

在舊社會結婚時,多在大門左右貼上「緣竹生筍,梅結紅實」的對聯,這是因「筍」與子孫的「孫」字同音、同聲。

將松、竹、梅圍成團狀;分作三個團狀,以簡潔的線條代表松、竹、梅,構成圖案:以松、竹、梅組成的門洞。

「歲寒三友」緣起蘇東坡
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築上常用的裝飾題材。然而,它們究竟源於何處,具有甚麼樣的意指卻很少有人知道。原來,歲寒三友還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一段不解之緣。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蘇東坡遭到權臣排擠,被貶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初到黃州時,蘇東坡遠離親友,非常苦悶,唯有寄情詩歌,以解煩憂。《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他當時心情的最好寫照:「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稍後,家眷來伴、朋友來訪使他的情緒漸漸好轉,然而生活上的拮據仍然是很大的問題。為了解決經濟困難,蘇東坡自己開墾了一片荒地,種植稻、麥、桑、棗等農作物。不久,他又在田邊築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畫上雪花,取名為「雪堂」。蘇東坡在院子里種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個寓所被他裝扮得素凈典雅,十分切合蘇東坡當時的心境。一次,黃州知州徐君猷特意來雪堂看望他,見他的居所冷清蕭瑟,便打趣地問他坐卧起居,滿眼看見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蘇東坡指著窗外搖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說,清風吹拂和泉水淙淙的聲音就是兩曲優美的音樂,枝葉常青的松柏、經歷寒冬而不雕謝的竹子和傲雪綻放的梅花,便是相伴嚴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見蘇東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從此對他更加敬仰。

後來,松、竹、梅被世人合稱為「歲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潔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將其視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徵。而歲寒三友也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叄』 吳昌碩有哪幾幅牡丹圖

《天竹花卉》復、《紫藤製圖》、《墨荷圖》、《杏花圖》、《花卉十二屏風》、《梅花》、《花卉四屏》、《牡丹》、《蘭石圖》、《松石圖》、《花卉》2幅、《紫藤圖》、《雜畫冊(之—、二)》、《依樣》、《天香露圖》、《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圖》、《牡丹圖》、《牡丹水仙圖》 、《大富貴》、《佛像圖》、《富貴神仙圖》、《紅梅圖》2幅、《薔薇蘆桔圖》、《秋艷圖》、《三千年結實》、《人物》、 《三千年結實之桃》、《神仙福壽》、《石梅》、《石竹圖》、《松梅圖》、《歲寒交圖》、《桃實圖》、《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等。

『肆』 公孫樹是銀杏,雖然三友是竹梅松,我想知道的是月下美人和花中皇後是什麼花

曇花在夜間開放,因此有月下美人的雅稱,又由於開花時間很短,只持續數個小時,因此又有曇花一現的說法。

月季花也叫月月紅,由於它的花色多為紅色,鮮艷卻不失典雅,是很多園藝愛好者最喜歡的花卉之ー,而且在一年四季中均可開花,素有「花中皇後」的美譽,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花中皇後——月季

『伍』 關昌碩的繪畫作品有哪些

《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五月枇杷圖》、《杏花圖》、 《花卉十二屏風》、《梅花》、《花卉四屏》、《牡丹》、《蘭石圖》、《松石圖》、《花卉》2幅、《紫藤圖》、《雜畫冊(之—、二)》、《依樣》、《天香露圖》、《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圖》、《牡丹圖》、《牡丹水仙圖》 、《大富貴》、《佛像圖》、《富貴神仙圖》、《紅梅圖》2幅、《薔薇蘆桔圖》、《秋艷圖》、《三千年結實》、《人物》、 《三千年結實之桃》、《神仙福壽》、《石梅》、《石竹圖》、《松梅圖》、《歲寒交圖》、《桃實圖》、《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等

『陸』 八大山人真名怎麼讀朱什麼

八大山人 原名朱耷(da 一聲) (1626-1705),字雪個、號個山,後更號人屋、驢、個山驢、八大山人等 ,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寧獻王朱權的第九代孫。入清後隱其姓名,長期隱居在南昌青雲譜道院當道士。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也是清初四大畫僧〔弘仁、石濤、石溪、八大山人〕之一。八大山人專工水墨畫,善書法,能詩文。其山水、花鳥作品,畫風雄奇雋永,自成一家。花鳥畫以水墨寫意為宗,筆情恣縱,放逸不群,蒼勁圓秀,逸氣橫生,往往將物象人格化,寄託個人情感或賦予寓意,個性鮮明,筆墨不同凡響。山水畫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且枯索冷寂,於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簡朴氣勢,反映了他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其署款「八大山人」,聯綴似「哭之」或「笑之」之狀。詩文題跋則含蓄隱晦,亡國之痛,狂放之態,寄於紙上。八大山人的花鳥畫風,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以前為僧時屬早期,署款「傳綮」、「個山」、「驢」 、「人屋」,多繪蔬果、花卉、松梅一類題材,以卷冊為多。畫面比較精細工緻,勁挺有力。50歲至65歲為中期,畫風逐漸變化,喜繪魚、鳥、草蟲、動物,形象有所誇張,用筆挺勁刻削,動物和鳥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多棲一足,懸一足。65歲以後為晚期、藝術日趨成熟。筆勢變為朴茂雄偉,造型極為誇張,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八大山人的書法學王獻之,風格獨特,意境高遠 ,以簡表意,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作品中常有一些出人意表的結構造型。後世評八大山人:「所寫水墨畫,脫盡窠臼,天姿超邁,故能空前絕後為開一代生面」。
八大山人故居 青雲譜道院位於南昌南郊定山橋畔。該道院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西漢年間,稱梅仙祠。至唐貞觀十二年〔641年〕,刺史周遜奏建,名「天寧觀」。大和五年〔831年〕,改稱「大乙觀」,由道教天師萬元振在此修道,至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為「天寧觀」。歷代屢廢屢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改稱青雲譜,寓意「青高如雲」。 明末清初,朱耷〔八大山人〕偕其弟朱秋月〔牛石慧〕,改名換姓,把「朱」拆開成「八」和「牛」,厭惡世俗隱居於此,出家為道士,在此專心於書畫創作,取得了很大的藝術成就,成為一代書畫大師。
青雲譜道院園內有前、中、後三殿。前殿祀關羽,中殿祀呂洞賓,後殿祀許遜。後殿院中有桂樹數枝,相傳為萬振元手植。每至仲秋,桂香四溢,十分清幽。整個園內古樹參天,曲徑幽回,亭台玲瓏。外有清泉環抱,內有異花奇草,鬧中取靜,悠然自得。新塑八大山人雕像,立於庭院。
青雲譜道院經過修復,現已辟為八大山人紀念館供遊人參觀。館內藏有八大山人和牛石慧真跡書畫百餘幅,畫筆生動,造詣很深,為中外畫家喜愛的珍品,這些藏品對於研究清代的繪畫藝術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柒』 唐演和吳昌碩的作品有那些

唐演, 唐寅(1470—1523年),唐寅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
吳昌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篆刻作品;《壽山老坑巧色雕獅鈕》、《作了天下事》、《讀遍千古書》、《好學為福》、《黑青田》、《一月安東令》、《湖州安吉縣》、《泰山殘石樓》、《園丁生於梅洞長於竹洞》、《暴書》、《千尋竹齋》、《千尋竹齋》3刻、《吳俊卿信印日利長壽》、《安吉吳俊章》、《雷浚》、《鮮鮮霜中菊》、《歸仁里民》。繪畫作品;《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 《花卉十二屏風》、《梅花》、《花卉四屏》、《牡丹》、《蘭石圖》、《松石圖》、《花卉》2幅、《紫藤圖》、《雜畫冊(之—、二)》、《依樣》、《天香露圖》、《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圖》、《牡丹圖》、《牡丹水仙圖》 、《大富貴》、《佛像圖》、《富貴神仙圖》、《紅梅圖》2幅、《薔薇蘆桔圖》、《秋艷圖》、《三千年結實》、《人物》、 《三千年結實之桃》、《神仙福壽》、《石梅》、《石竹圖》、《松梅圖》、《歲寒交圖》、《桃實圖》、《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等。

『捌』 吳昌碩簡介

吳昌碩,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是晚清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專為「後海派」中屬的代表,
他的篆刻作品有;《壽山老坑巧色雕獅鈕》、《作了天下事》、《讀遍千古書》、《好學為福》、《黑青田》、《一月安東令》、《湖州安吉縣》、《泰山殘石樓》、《園丁生於梅洞長於竹洞》、《千尋竹齋》、《千尋竹齋》3刻、《吳俊卿信印日利長壽》、《安吉吳俊章》、《雷浚》、《鮮鮮霜中菊》、《歸仁里民》。

他的繪畫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花卉十二屏風》、《梅花》、《花卉四屏》、《牡丹》、《蘭石圖》、《松石圖》、《花卉》2幅、《紫藤圖》、《雜畫冊(之—、二)》、《依樣》、《牡丹圖》、《牡丹水仙圖》
、《大富貴》、《佛像圖》、《富貴神仙圖》、《紅梅圖》2幅、《薔薇蘆桔圖》、《秋艷圖》、《三千年結實》、《人物》、 《三千年結實之桃》、《神仙福壽》、《石梅》、《石竹圖》、《松梅圖》、《桃實圖》、《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等。

『玖』 松竹梅的高貴品質

1、松樹

松樹具有陽剛之美,它的枝幹更是具有柔中有剛的特徵,松的葉給人以清脫之感。它是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樹,是常青不老的象徵。

松樹,有的像虯龍,故稱虯松,其枝幹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含,顯出龍探青山之狀;也有的曲中有直,變化非凡,似蛟龍入海之態;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剛毅,有拔地鑽雲騰飛之勢也。

2、竹子

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3、梅

梅花是中國的傳統之花,堅強、高潔、謙虛的品格為世人所敬重,歷代中引來無數愛梅、贊梅的文人志士,在文學藝術史上,關於梅的詩和梅的畫數量之多恐怕是其它花卉所不及的。

(9)松梅花卉擴展閱讀:

梅花的歷史:

商代時期便有梅花已有四千年歷史之久,從上面的顯達人士到下面的布衣平民,幾千年來無一不對梅花深愛有加。梅花是花中壽星,在中國很多地區存在千年古梅。

民間有梅具「四德「、「五福」的說法,梅花的五個花瓣代表著吉祥,為福、祿、壽、禧、財,五個吉祥神;梅花還常被人們看作是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國畫中畫梅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圈梅、墨梅、紅梅、粉梅、白梅、赭梅、黃梅、等,其中圈花最難,用筆講究似方非方,大小相襯,前後左右攢聚;畫枝要求勁挺有力,腕力與臂力足夠,要表現出梅花傲雪凌霜之神韻。

畫中梅花也常以梅蘭竹菊組合形式出現,象徵君子品質,正直、純潔、堅貞、氣節。梅花與竹子和兩只喜鵲畫在一起,代表著「梅竹雙喜」。畫喜鵲站在梅梢上鳴叫,寓意喜上眉梢、喜事臨門。

『拾』 松梅雙鶴圖的作品簡介

松梅雙鶴圖 ,軸,清,沈銓,絹本設色,191cm×98.3cm ,。此畫為作者晚年之作,筆觸細致工整,造型生動准確,技法出自明代而又極具個人風格,筆墨工緻,敷色濃艷,注重渲染,形象逼真,富有立體感。勁健、流暢的線條,細密的局部勾畫,完美的畫面構圖,令人難以看出此乃年已古稀之人的手筆。 沈銓(1682-1762後)字衡之,號南蘋,浙江德清人,是清代中葉頗負盛名的畫家。工寫花卉翎毛,設色妍麗,畫人物得不傳之秘。

熱點內容
荷花窯門票 發布:2025-07-22 22:26:36 瀏覽:269
攀枝花陽光水藝消費 發布:2025-07-22 22:22:16 瀏覽:694
盆栽桔子樹掉葉 發布:2025-07-22 22:20:35 瀏覽:278
自然堂玫瑰果系列圖片 發布:2025-07-22 22:19:47 瀏覽:623
七夕去看看 發布:2025-07-22 22:19:46 瀏覽:746
關於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7-22 22:13:47 瀏覽:853
荷花顏值 發布:2025-07-22 22:13:07 瀏覽:432
蓮子玫瑰糖 發布:2025-07-22 22:13:05 瀏覽:574
雄雞花卉圖軸 發布:2025-07-22 22:06:08 瀏覽:350
情人節52朵玫瑰 發布:2025-07-22 21:58:04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