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地塊
『壹』 惠州市三舊改造都有什麼政策
惠府〔2010〕98號
關於推進「三舊」改造
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切實推進我市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以下簡稱「三舊」)改造工作,促進節約集約用地,保障科學發展,根據省政府《關於推進 「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干意見》(粵府〔2009〕78 號)和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粵府辦〔2009〕122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全面推進我市「三舊」改造工作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總體要求和原則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圍繞我市五大基地建設,切實轉變發展觀和用地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面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優化城市投資和生態環境,統籌城鄉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我市綜合競爭實力。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城市重點功能區的舊城鎮成片改造、「城中村」全面改造工作以及不符合城鄉規劃的舊廠房搬遷改造工作,加快現代、文化、山水城市軸線的打造,全力推動建設宜居宜業的惠民之州實現新突破。
(二)基本原則。
遵循「全面探索、局部試點,封閉運作、結果可控」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明晰產權、保障權益,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節約集約、提高效率,尊重歷史、客觀公正」的原則,在不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面積和建設用地總規模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三舊」改造工作。在實施「三舊」改造過程中,要注意維護人民群眾和相關方面的利益,維護社會安定和諧。
二、成立組織機構,明確部門職責
(一)機構設置。
成立惠州市「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檢察院、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監察局、發展改革局、經信局、公安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局、外經貿局、審計局、國資委、環保局、林業局、法制局、公用事業管理局、房管局、地稅局、公安消防局以及惠城區政府等單位的負責人組成。市領導小組的職責是:負責統籌全市「三舊」改造工作;研究決定「三舊」改造的政策措施,解決「三舊」改造中的重大問題;研究審批市級「三舊」改造年度計劃及改造方案;督促、檢查各縣、區和成員單位的工作。
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兼任副主任,各部門派出業務骨幹集中辦公。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三舊」改造各項工作的組織、協調、審核、檢查、督辦。具體職責為:牽頭組織制訂「三舊」改造政策措施;審查和初步確定「三舊」改造項目;督促協調市級相關職能部門的「三舊」改造工作,落實領導小組議定事項;指導、督辦各縣、區「三舊」改造工作;將已審查的「三舊」改造項目向社會公示,並下發「三舊」改造項目的批復文件;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部門職責。
市發展改革局:負責「三舊」改造中涉及投資項目的立項和產業政策制定,會同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國土資源局編制「三舊」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等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辦理「三舊」改造涉及的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等手續,負責組織實施土地權屬確認、登記,組織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協議出讓等工作。
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會同市國土資源局組織編制惠城區、仲愷高新區「三舊」改造規劃,提供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條件。
市房管局:負責「三舊」改造涉及的房屋權屬確認、登記,拆遷許可管理等工作。
市檢察院、監察局、審計局負責全程監督「三舊」改造的實施,對各部門履行職責情況和各縣、區開展「三舊」改造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實施中出現的偏差,堅決查處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
市財政、經信、環保、農業、林業、國有資產管理、公用事業管理、公安消防、社保、稅務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各負其責,做好配合服務工作,共同推進「三舊」改造。
各縣、區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對轄區內「三舊」改造工作進行統一部署、指導、服務和監督,並對審定上報的「三舊」改造項目及有關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三、合理確定「三舊」改造范圍
本實施意見所稱「三舊」是指在2007年底之前土地利用現狀圖或衛星影像圖(或航片、正射影像圖)上顯示為已有上蓋建築物的建設用地,包括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我市下列土地可列入「三舊」改造范圍:
(一)根據城市規劃建設發展需要,進行城中村改造的用地;
(二)因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需要或實施城市規劃要求,進行舊城鎮改造的用地;
(三)布局分散、不具保留價值、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完善的村莊;
(四)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中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區域;
(五)須按產業調整、城市規劃、消防、環保等要求進行改造的集體建設用地;
(六)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要求的工業用地;
(七)因城鄉規劃調整,產業「退二進三」企業的工業用地;
(八)國家產業目錄規定的禁止類、淘汰類及限制類產業轉為鼓勵類產業或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的原廠房用地;
(九)其他經市「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認定屬「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納入「三舊」改造范疇:
(一)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市域生態控制線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的;
(二)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的;
(三)權屬有爭議的;
(四)被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土地權利的;
(五)除屬於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外的空地;
(六)其他不納入「三舊」改造范疇的情形。
四、科學制定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
(一)規劃要求。
編制「三舊」改造規劃應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增加公建配套,改善城市交通,提升環境質量和空間品質,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宜按「拆五留一」(即20%)要求留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用地,作為城市公共綠化、市政、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等用途。具體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等項目,以市政府批準的《規劃設計條件告知書》為准。該用地由改造單位代征代拆,政府按成本給予合理補償。應遵循「政府主導、成片改造」原則,結合產權邊界、行政區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則界線、市政道路圍合或與河流山體等自然邊界劃定改造的范圍,單項改造用地范圍原則上不宜小於3公頃。
(二)摸底調查。
認真組織開展「三舊」用地的調查摸底工作,將每宗「三舊」用地在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和航空(衛星)正射影像圖上標注,並列表造冊,建立資料庫。在摸底調查階段,採取土地使用者主動申報和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普查兩種形式。其中土地使用者主動申報的,由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當地主要媒體上發布公告,符合條件的土地使用者或市場主體在規定時限內,到指定地點進行登記。
(三)規劃的制定。
《惠州市惠城區—仲愷高新區「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由市直有關部門負責組織編制,其他縣、區「三舊」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由各縣、區編制。「三舊」改造規劃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年度實施計劃由各縣、區政府審批(惠城區、仲愷高新區由市政府審批),並報市「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根據實際情況確需對「三舊」改造專項規劃作局部調整或修改的,應報市政府批准。
(四)實施方案的編制。
「三舊」改造實施主體確定後,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審批按現行城市規劃編制審批規定執行。
五、因地制宜,採用多種方式實施「三舊」改造
(一)政府實施改造。因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或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造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由市、縣(區)政府依法收回、收購土地使用權,納入政府土地儲備。納入土地儲備的具體程序、價格確定,按國家、省、市及各縣、區有關規定執行。
(二)原產權人自行改造。舊城鎮改造范圍內,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三舊」改造規劃的前提下,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自行進行改造。但原土地使用權人須擁有改造范圍內全部或大部分土地權屬才能申請。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和改變土地用途以及延長土地使用年限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出讓。
(三)市場主體實施改造。舊城鎮改造范圍內,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三舊」改造規劃的前提下,各地塊的使用權人可共同成立項目公司聯合自行改造;或市場主體與其他土地權利人協商簽訂土地轉讓(收購)合同,在落實相關補償安置措施的前提下,自行收購改造范圍內的多宗地塊及地上房屋建築後,申請對收購的地塊取得拆遷許可後進行集中、成片拆遷改造。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和改變土地用途以及延長土地使用年限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出讓。
(四)農村集體土地改造。舊村莊改造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願申請將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並經依法批准,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照規劃自行改造或與合作單位改造建設的,按以下規定辦理用地手續。
1.若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行改造使用,以劃撥方式供地,但不得用於商品住宅開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有關單位合作改造建設的,以協議出讓方式供地,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村集體的合作開發單位或是合作成立後的單位。
2.舊村莊的改造要與農村住宅、工商留用地統籌使用,統籌規劃建設,積極推進農民宅基地換城鎮住房、以農村建設用地換社保換生活保障的「雙置換」工作。
(五)政府主導,引入社會資金開展「三舊」成片拆遷改造。對於成片拆遷改造項目,政府可在拆遷階段通過招標的方式引入企業單位承擔拆遷工作,也可在確定開發建設條件的前提下,由政府將拆遷及擬改造土地的使用權一並通過公開交易方式確定土地使用權人,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的拆除清理和安置補償由中標人或者競得人負責。
(六)納入「三舊」改造范圍的國有企業、市直或縣、區各類資產經營公司以及集體企業所持有的土地,國有企業、市直或縣、區各類資產經營公司作為原土地使用權人可自行改造;若其與他方合作改造,則由市、縣(區)政府統一收回,採取公開出讓方式確定改造主體。因企業退市、改制等原因,土地連同地上建築物等資產已在政府產權交易部門公開交易的,則不須再由政府收回,土地資產持有人可依照改造規劃直接參與改造。
(七)具體「三舊」改造方式的選定和改造主體的確定必須由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集體研究。經批準的「三舊」改造項目,不得轉讓。
六、關於分類完善「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各類歷史用地手續問題
(一)沒有合法用地手續且已使用的建設用地。
1.用地行為發生在1987年1月1日之前,依照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3月11日發布的《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進行確權,經公告無異議後直接辦理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手續。
2.用地行為發生在198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之間,用地時已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戶簽訂征地協議,且未因征地補償安置等問題引發糾紛,迄今被征地農民無不同意見的,依照198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落實處理(處罰)後按土地現狀完善徵收手續。
3.用地行為發生在1999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之間,按照1998年修訂、2004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落實處理(處罰)後按土地現狀完善徵收手續,凡用地行為發生時法律和政策沒有要求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的,在提供有關歷史用地協議或被征地農村集體同意的前提下,無需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
4.上述1、2、3點規定的用地行為發生時間須由鎮政府(街道辦)初步認定並提供相關證明,逐級審查上報。
5.屬於政府收購儲備後再次供地的,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其他可以協議方式出讓。
(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
原農村集體申請將農村集體所有的有合法用地手續的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在農村集體提出自願改變為國有申請和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的前提下,辦理徵收手續。
(三)完善「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各類歷史用地手續工作應當在2012年前完成。2007年6月30日之後發生的違法用地不適用上述辦法完善用地手續。
七、關於「三舊」改造涉及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等問題的處理
「三舊」改造中涉及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下簡稱「三地」),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且累計面積不超過改造項目用地面積10%(每個地塊面積小於3畝,即2000平方米),經改造主體申請,按下列方式分類處理:
(一)「三地」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可按照協議方式辦理出讓手續。
(二)「三地」為集體農用地,需辦理農用地轉用或土地徵收手續的,由各縣、區按照批次報批方式,經市人民政府審核後,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三)「三地」屬集體建設用地的,由各縣、區將「三地」納入需完善徵收手續的「三舊」改造方案一並上報。
「三地」處理涉及土地徵收的,在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的前提下,可不再舉行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
確因「三舊」改造項目規劃建設需要,涉及的「三地」面積占所在「三舊」改造項目用地總面積的比例大於10%的,則不再享受「三舊」改造優惠政策,必須按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依程序辦理土地徵收轉用和招拍掛供地手續。
八、關於「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土地出讓金繳交及財政扶持政策
(一)舊城鎮改造范圍內,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和改變土地用途,經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採取協議出讓方式出讓的,按現行規定補交地價款:
1.劃撥土地不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協議補辦出讓的:
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擬出讓時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減去擬出讓時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或承租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
2.劃撥土地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協議補辦出讓的:
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擬出讓時的新土地使用條件下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減去擬出讓時的原土地使用條件下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或承租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
3.出讓土地改變用途等使用條件的:
應當補繳的土地出讓金額=批准改變時的新土地使用條件下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減去批准改變時原土地使用條件下剩餘年期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
(二)舊村莊改造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有關單位合作改造建設,征地拆遷安置補償等成本費用由合作單位支付的,在出讓土地時,改造單位前期投入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成本從土地出讓金中支付。具體根據拆遷改造項目方案確定的總容積率、建築密度等規劃指標,核算應收總地價款並足額繳入財政專戶;抵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成本的部分,根據總容積率分段計算後從土地出讓金中支付:容積率2.0(含)以下的部分,全額折抵;容積率2.0以上的部分,折抵60%。
(三)舊城鎮改造范圍內,具備開發經營條件的原舊廠房、辦公樓等用地(不含舊住宅房屋用地),可由土地儲備機構收購,也可由原權屬人自行搬遷整理土地後,政府組織公開出讓。補償款按土地出讓成交價的60%計算,包含土地整理、修復費用。由土地儲備機構負責房屋拆卸等工作的,相關費用應從補償款中扣除。
對舊住宅房屋的拆遷改造,政府不再安排拆遷戶的拆遷安置建設用地。改造主體應在與居民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選擇貨幣補償、本區域就近安置和跨區域異地安置或雙方都能接受的其它補償安置方式。
(四)市、縣(區)人民政府通過徵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實施舊村莊改造進行經營性開發的,土地出讓純收益可按最高不超過60%的比例返撥給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五)在舊城鎮改造中,需要搬遷的國有企業用地由政府依法收回後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在扣除收回土地補償費用後,其土地出讓純收益可按不高於60%的比例,依照有關規定專項用於支持企業發展。
(六)對城市(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涉及的拆遷補償,按我市現行規定辦理。市、縣(區)政府應從土地出讓金中安排相應的項目資金予以支持改造。
(七)工業用地在符合城鄉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八)「三舊」改造項目用地涉及的供地方式、補繳地價款標准和地價收益處理問題,必須報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集體研究決定,並進行公示後辦理。
九、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力推進「三舊」改造
(一)建立聯系制度。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各自職責,密切配合,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解決「三舊」改造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建立聯審機制。市、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組織各成員單位建立報建聯審機制。對於在改造過程中涉及的綜合性問題,單個報批部門難以解決的,由「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組織各成員單位進行審批事項的「集中辦理」和「特事特辦」,共同解決存在問題。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部門,應落實政府的引導和扶持政策,依法依規加快「規劃、用地、施工」等事項審批速度,提高辦事效率。
(三)加強監督檢查。市檢察院、監察局要認真對照本實施意見對各縣、區「三舊」改造工作進行監督,發現違反「三舊」改造規定的行為要及時糾正。凡是弄虛作假,擅自將不符合「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納入改造范圍或不按「三舊」改造報批程序報批的,由市、縣(區)監察局依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四)保障工作經費。市、縣(區)財政部門要在每年財政年度預算中安排本級「三舊」改造工作日常辦公和規劃編制專項經費。
十、其它
(一)未經市、縣(區)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單位、企業或個人不得開展「三舊」改造相關工作。未經批准擅自改造的,責任自負。
(二)經批準的「三舊」改造項目,凡未完成拆遷安置的不予辦理改造地塊在新的適用條件下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一個改造項目不得分地塊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本實施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未盡事宜按照廣東省「三舊」改造相關政策執行。
(四)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之前已公布的關於舊城改造方面的文件、政策,如與本實施意見相沖突的,以本實施意見為准。
(五)本意見由市「三舊」改造辦公室負責解釋。
二O一O年八月二十四日
主題詞:經濟管理 三舊△ 土地 意見
抄送:市委有關部委辦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紀委辦公室,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駐惠部隊、惠州軍分區。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0年月日印發
『貳』 藍牡丹香煙多少錢一條
我有免灬稅正灬品,低灬價可以陶灬寶
Ω Ω:519灬230灬375
+
+
+
鈴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部無毛,高18-30厘米,常成片生長。葉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20厘米,寬3-8.5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楔形;葉柄長8-20厘米。
花葶高15-30厘米,稍外彎;苞片披針形,短於花梗;花梗長6-15毫米,近頂端有關節,果熟時從關節處脫落;花白色,長寬各5-7毫米;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有1脈;花絲稍短於花葯,向基部擴大,花葯近矩圓形;花柱柱狀,長2.5-3毫米。漿果直徑6-12毫米,熟後紅色,稍下垂。[3]
種子扁圓形或雙凸狀,表面有細網紋,直徑3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3]
分布范圍
編輯
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浙江和湖南。
朝鮮、日本至歐洲、北美洲也很常見。[3]
生長習性
編輯
鈴蘭(20張)
性喜半陰、濕潤環境,好涼爽,忌炎熱乾燥,耐嚴寒,要求富含腐殖質壤土及沙質壤土。生陰坡林下潮濕處或溝邊,海拔850~2500米。
鈴蘭和丁香不能放在一起,否則丁香花會迅速萎蔫,即使相距20厘米,如把鈴蘭移開,丁香就會恢復原狀;
鈴蘭也不能與水仙花放在一起,否則會兩敗俱[1]傷。[4]
主要品種
編輯
除了常見的白花外,變種有大花鈴蘭及紅花鈴蘭。特別是大花鈴蘭,在四月間會從一對深綠色長橢圓形葉子上伸出彎曲優雅的花梗,綻開清香純白的花朵;除了單瓣,還有重瓣鈴蘭的品種;有的園藝雜種呈現斑葉,稱它為斑葉鈴蘭。
比較常見鈴蘭的幾個變種:
鈴蘭(原變種)(3張)
鈴蘭(原變種)
Convallaria majalisvar.majalis
花有白色中脈
紅花鈴蘭(4張)
紅花鈴蘭
Convallaria majalisvar.rosea
粉色花
蒙大拿鈴蘭(3張)
蒙大拿鈴蘭
Convallaria majalisvar.montana
原產美洲,花有淡綠色中脈。
重瓣鈴蘭(3張)
重瓣鈴蘭
Convallaria majalis'prolificans'
栽培技術
編輯
選地
鈴蘭喜陰涼、潮濕環境,耐寒。鈴蘭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肥沃疏鬆的土壤,生長健壯,枝葉繁茂,花朵香氣濃。因此要選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微酸性土壤,半陰、半陽地段較適宜。[5]
季節
鈴蘭展葉後隨之抽葶,展葉前是栽培鈴蘭的最佳時期。秋季葉片枯萎後,封凍前也可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佳。[5]
株距
首先要平整土地、深翻30厘米,土壤瘠薄可每平方米施農家肥4~5公斤,畦栽可使面,畦寬1.5米,長因地塊決定。密度為30厘米×20厘米適宜,壟栽壟寬30厘米,株距15厘米為宜。
栽培實生苗時,由於小苗根嫩,栽培時要細心,株距可以密些;深度以苗尖露出地面2厘米。成齡苗栽培,可在早春地衣化凍20厘米左右隨起苗隨栽培成活率高,當年可以有部分植株開花結實,栽培時根系要舒展,覆土深度在2~3厘米,踏實,乾旱時要交透水、封垵,移栽時要清理根系,對過多的根莖剪下做繁殖種根用。[5]
管理
栽植實生苗重點要鏟除雜草。特別是苗根要勤鏟、淺鏟,防止松動苗木。
成齡苗主要是鬆土、保墒、乾旱時澆水,防止雜草叢生。如土壤肥力不足,在葉片枯萎後或萌芽淺施一次農家肥,多年生地塊由於根莖伸長、潛芽較多、密度增加,此時對多密苗進行適當疏苗。可採用深鏟、深越辦法殺苗及人工間苗。[5]
病蟲防治
鈴蘭在栽培區,沒有發現病蟲害,一般不用葯劑防治。[5]
主要價值
編輯
觀賞
鈴蘭植株矮小,幽雅清麗,芳香宜人,是一種優良的盆栽觀賞植物,通常用於花壇花境,亦可作地被植物,其葉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有乳白、粉紅和斑葉等品種。入秋時紅果嬌艷,十分誘人。
由於所有花朵都向下綻開,當切花使用時,應以細鐵絲和透明膠帶特別處理,讓花朵看起來比較明顯。
葯用
【性味】味甘、苦;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溫陽利水;活血祛風。主充血性心力衰竭;風濕性心臟病;陣發性心動過速;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6g;或研末,每次0.3-0.6g;或製成酊劑、注射劑用,用法用量參見現代臨床研究項。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燒灰研粉調敷。
【注意】本品有毒,使用不能過量。[6]
化學成分
編輯
全草含鈴蘭毒甙、鈴蘭毒醇甙、鈴蘭毒原甙、去葡萄糖牆花毒甙、3β,5β,11α,14β-四羥基-卡烯-20(22)內酯-3α-L-鼠李糖甙、蘿藦甙元-3-o-α-L-鼠李糖甙、鈴蘭黃酮甙、3′,4′,5,7-四羥基黃酮醇-3-β-D-半乳糖甙、3′,4′,5,7-四羥基黃烷醇以及萬年青皂甙元與異萬年青皂甙元。[6]
花含鈴蘭毒甙0.02%、鈴蘭毒醇甙、鈴蘭皂甙A、鈴蘭皂甙B、葡萄糖鈴蘭皂甙A、葡萄糖鈴蘭皂甙B、鈴蘭皂甙C、鈴蘭皂甙D、去葡萄糖牆花毒甙、白屈菜酸。[6]
葯理作用
強心作用:鈴蘭葉、莖或全草浸液,全草的醇提取液皆有洋地黃樣作用,對冷血及溫血動物均能加強心肌收縮力,對衰竭心臟作用更顯著:它能減慢心率,抑制傳導,表現強心甙的作用特點。其浸劑容易水解,因而影響保存及效價的穩定,口服效力不佳,為其缺點。葯用其全草,所含的有效成分強心貳因採收季節、處理方法的不同而有顯著變化。根的強心貳含量在果實形成期最高,在現葉期和葉片開張期含量也較多;葉、葉柄、花草及花等部分在花蕾形成期和始花期含量最高(比果實形成期的根中含量更高);種子則在黃果期和紅果期含量最高。果實與種子的含量相似。
東北鈴蘭以根部效力最強,為洋地黃葉的23~25倍,葉柄為10~15倍,葉為7~8倍。也有報道,於5月下旬採集後,自然乾燥,其強心效價(鴿法)以葉柄最高,每克相當於30.98洋地黃國際單位,根為19.95,葉為11.09,花為20.29;上述報道的差異可能與採集期及乾燥程度有關。5月中旬採集的東北玉泉鈴蘭葉、莖的生物效價(鴿法)約相當於洋地黃的3倍多。放置1年後以豚鼠法測定其效價則為洋地黃的二倍左右。全草配劑療效(豚鼠法) 比洋地黃強1.9倍。
鈴蘭毒甙的強心作用特點與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是已知各種植物強心甙中最強的一種。國產鈴蘭毒甙注射劑(每毫升含0.1mg)比洋地黃毒甙強5倍,成人飽和量在0.2~0.3mg之間,靜脈注射(以葡萄糖液稀釋,緩慢注射)後20~25分鍾生效。平均療效可維持8-15小時,飽和量分2~3次給予。總劑量達0.4mg時作用顯著。維持量為0.05~0.1mg。可作為毒毛旋花子甙的國產代用品,但對某些嚴重病例仍不能完全代替。在離體蛙心實驗中,山楂提取液與鈴蘭毒甙合用,強心作用增強而毒性減弱。與氨茶鹼合用對左心室功能傷害的動物更敏感。大鼠注射鈴蘭毒甙,可明顯減少心臟中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蛙注射利血平後,對鈴蘭毒甙的敏感性降低2~4倍。鈴蘭毒甙對兔實驗性急性冠脈功能不足的循環紊亂有一定改善(糖元再合成增加);鈴蘭浸劑對實驗性心肌炎也似有療效。鈴蘭毒醇甙效價更高。去葡萄糖牆花毒甙效價也很高。鈴蘭毒原甙(水解後產生鈴蘭毒甙)效價較鈴蘭毒甙約低2倍多。鈴蘭苦甙作用類似狄吉他林。鈴蘭皂甙能致惡心、嘔吐和腹瀉,無強心作用。由鈴蘭花除去雜質和皂甙後所得的總甙稱鈴蘭甙液(Con-vasim,有時稱鈴蘭毒甙液),每毫升相當鈴蘭花1g,效價穩定,可供口服和靜膿注射。鈴蘭葉的總甙制劑稱為柯爾格利康,可供注射,作用與毒毛旋花子甙相似,但作用較弱,毒性較小。
吸收、排泄和蓄積:鈴蘭口服制劑一般穩定性差,吸收不佳,在腸道內易於破壞,因此,葯效顯著降低,作用不及洋地黃。東北玉泉鈴蘭酊劑,予豚鼠十二指腸給葯,6小時僅吸收50%左右。鈴蘭毒原甙十二指腸給葯,效力也顯著降低。鈴蘭毒甙也以靜脈注射活性最高,而以腸道給葯為最低。不同動物間也有差異,如大鼠與貓口服吸收率可達90%,而豚鼠僅為14%。在體內破壞迅速,排泄也快,蓄積作用比洋地黃小。鈴蘭毒原甙給葯3天後已大部排泄,6天後可全部排完;鈴蘭毒甙蓄積性很低,1天可排出給葯量的一半,5天排完,還有報告48小時已完全從體內消失者;在肝臟中2-4小時可破壞34%,消除速度為0.0019~0.0022mg/kg/小時,較詳地黃毒甙快2.1倍。鈴蘭毒甙在大鼠離體小腸的灌流中,可代謝為鈴蘭毒醇甙。去葡萄糖牆花毒甙蓄積性也很低,它與鈴蘭毒醇甙在肝臟中皆不受破壞,以原形與膽汁同時排出。
利尿作用:鈴蘭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尿效果優於洋地黃及毒毛旋花子甙,後兩者不能消退的水腫,鈴蘭制劑常可得到較滿意的效果。鈴蘭葉在兔急性試驗中,在水負荷後,有利尿作用,根的利尿較葉明顯。鈴蘭毒甙可使大鼠尿量增加300%,強於其他強心甙;它還能增進電解質(主要為鈉離子)的排出,這主要是由於它抑制了腎小管的重吸收,特別是遠端腎小管的鈉離子轉運過程。
鎮靜作用:鈴蘭在臨床上能使患者安靜,改善睡眠,減少不安情緒。全草的浸劑及酊劑可增強戍巴比妥鈉對小鼠助淺麻醉作用。鈴蘭甙液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而增強其抑制過程。鎮靜作用主要是其甙元(毒毛旋花子甙元)所引起。低於中毒量的甙元能延長條件反射潛伏期,降低大腦皮層和腦幹部分的生物電電位活動,顯著延長和加強異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並能減弱家兔和大鼠實驗性電驚厥的發作強度。鈴蘭毒甙、去葡萄糖牆花毒甙及它們的甙元均能抑制大鼠的自發活動,但鈴蘭毒醇甙則並無鎮靜作用。
對代謝的影響:鈴蘭毒甙能增加正常的或心肌炎的大鼠、貓的心肌糖元含量,但作用較毒毛旋花子甙弱。如長期用毒性劑量則反可降低心肌糖元含量。在心肌缺氧時,鈴蘭毒甙能增強同化過程;鈴蘭葉總甙能增強心臟磷化台物的代謝,這些都有益於心肌的能源供應。鈴蘭毒甙還可增進肺循環,增加麻醉狗動脈血中的氧合血紅蛋白,增加腦組織氧的攝取及骨胳肌的氧張力。
其他作用:柯爾格利康中毒劑量可收縮冠狀血管。去葡萄糖牆花毒甙對離體冠狀血管和兔耳、腎灌流中,均有收縮血管作用。日本產鈴蘭的浸出液能收縮離體腸管,鈣可協同,而鎂則能拮抗此作用。
鈴蘭在臨床應用中也可引起腹瀉。柯爾格利康能延長家兔的凝血時間及凝血酶元時間(鈴蘭毒甙與鈴蘭苦甙無此作用),它與鈴蘭甙液能降低兔血漿中V因子濃度及血小板致活酶的活力,而與毒毛旋花子甙的作用相反。蘇聯產鈴蘭中含鈴蘭黃素 Convaflavin,有利膽、消炎作用,能減輕家兔的四氯化碳性肝炎的病理過程,縮短恢復期。[6]
- 鈴蘭制劑的副作用和毒性較洋地黃小,少數患者可產生厭食、流涎、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有的出現頭暈、頭痛、心悸等。鈴蘭毒原甙注射劑因含某種雜質,皮下注射可產生局部疼痛,不幸中毒時可按強心甙中毒的處理原則治療。它的治療安全范圍大於毒毛旋花子甙。鈴蘭酊小鼠腹腔注射,半敷致死量為1.61±0.1238毫克/克。[6]
- 鈴蘭的美為天性浪漫的法國人所喜愛。從20世紀初開始,受寵的鈴蘭就有自己的節日,每年5月1日是法國的「鈴蘭節」。
毒性毒理
鈴蘭(9張)
植物文化
編輯
花語:幸福歸來(return of happiness)
文化
鈴蘭盆景(2張)
英國人也是鈴蘭的超級粉絲,「谷中之百合」,便是英國人對鈴蘭的俗稱,此外,鈴蘭在英國還有「淑女之淚」等雅稱。
中國把「鈴蘭」叫「君影草」令人聯想起孔子所稱揚的「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的高尚人格。
『叄』 請問誰有粵府辦[2009]122號原文
我有全文,
省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粵府辦[2009]122號)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
粵府辦[2009]122號
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國土資源廳反映。
關於「三舊」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省國土資源廳
為貫徹落實《關於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干意見》(粵府[2009]78號),確保我省「三舊」改造工作有序推進,現就「三舊」改造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認真編制「三舊」改造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
開展「三舊」改造工作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組織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等部門,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產業發展需求,根據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編制「三舊」改造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有條件的鎮(街、開發區)人民政府(辦事處、管理委員會)經上一級政府同意也可組織編制。「三舊」改造規劃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年度實施計劃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三舊」改造規劃為期5年,分年度實施。年度實施計劃依據「三舊」改造規劃編制,納入城鄉規劃年度實施計劃。「三舊」改造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編制要點見附件1。
二、符合條件的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經申請轉為國有建設用地
納入「三舊」改造規劃的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符合下列條件的,有關農村集體羥濟組織可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轉變為國有建設用地。
(一)該集體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且符合城鄉規劃。
(二)土地權屬清楚,無爭議。
(三)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代表大會)2/3以上人員同意。
(四)已納入「三舊」改造年度實施計劃。
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申請改變為國有建設用地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審查後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核,並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逐級上報省國土資源廳;省國土資源廳審核並報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後批復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相關要求見附件2、3、4)。
三、完善歷史用地手續
(一)制訂改造方案。納入「三舊」改造范圍、需完善徵收手續的歷史用地,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制訂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包括如下內容:
1.基本情況:改造涉及的土地位置、面積,需完善徵收手續的具體范圍、面積,用地發生的時間及涉及的所有權人,土地確權、登記情況。需繼續保留自居自用集體建設用地的,還應明確其范圍、面積。
2.規劃情況:改造涉及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是否符合「三舊」改造規劃並納入年度實施計劃。
3.土地利用現狀情況:土地用途、面積、已使用年限,地上建築物的面積、容積率,土地產出率等。
4.協議補償情況:是否已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戶簽訂征地協議並作了補償,是否有因征地補償安置等問題PI發糾紛,是否按用地發生時的土地管理法律政策進行處理(處罰)。
5.擬改造情況:改造後的土地用途和產業安排、建築面積、容積率,擬投入的改造資金、建設改造主體、供地方式,完成改造後的綜合效益等。
(二)審查審批。有關改造方案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匯總上報省人民政府,同時抄送省國土資源廳。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對改造方案進行審查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省人民政府批准後,由省國土資源廳批復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相關要求見附件5、6)。
四、安排「三舊」改造用地周轉指標
在實施「三舊」改造工作中,涉及建設用地騰挪需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可按《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38號)、《關於印發(廣東省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粵國土資發[2006]179號)的有關規定,由地級以上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向省國土資源廳申請使用周轉指標。周轉指標按照「總量控制、封閉運行、定期考核、到期歸還」的原則,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單列管理。各地級以上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於每年12月31目前向省國土資源廳報告周轉指標使用情況。
五、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的處理
(一)定義。
邊角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被「三舊」改造范圍地塊與建設規劃邊沿或者線性工程式控制制用地范圍邊沿分隔(割)、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夾心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被「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包圍或者夾雜於其中、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插花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與「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形成交互楔入狀態、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二)「三舊」改造中涉及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下簡稱「三地」),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且累計面積不超過改造項目用地面積10%,經改造主體提出申請,按下列方式分類處理:
1.「三地」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可按照協議方式辦理出讓手續。
2.「三地」為集體農用地,需辦理農用地轉用或土地徵收手續的,由各地按批次報批方式,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後,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3.「三地」屬集體建設用地的,由各地將「三地」納入需完善徵收手續的「三舊」改造方案一並上報。
「三地」處理中涉及土地徵收的,在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的前提下,可不再舉行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有關用地計劃指標及耕地佔補平衡由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涉及林地的,應依法向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辦使用林地手續。
六、分散土地歸宗
根據「三舊」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三舊」改造實施主體在符合下列條件的前提下,可申請將分散的土地歸宗:
(一)擬收購歸宗的土地,已全部辦理了土地確權登記。
(二)收購人與有關土地權利人已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落實了相關補償安置措施。
(三)土地權屬性質相同。
(四)收購已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地役權登記的土地,必須分別徵得土地抵押權人、地役權人的同意,並辦理注消土地抵押權、地役權登記的相關手續。
(五)擬收購的土地使用權不屬於法律法規限制權利的類型。
(六)涉及補繳地價的,己按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的統一規定辦理完畢。
辦理歸宗登記時,土地使用權轉讓方和受讓方必須共同到土地登記機構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受更登記。土地登記申請人除拄《土地登記辦法》規定提交土地權屬來源等有關證明文件外,還應提交擬收購合並歸宗前宗地權屬分布圖和各宗地的權屬狀況列表(含權利人、權屬性質、土地坐落、宗地面積、用途、使用期限、土地證書編號等內容)。土地合並歸宗後按規定重新編制地號。
七、明確部門職責
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的「三舊」改造工作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共同推進。發展改革部門負責「三舊」改造中涉及投資項目的立項和產業政策制定;規劃部門會同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指導、組織編制和審查「三舊」改造規劃和近期改造片區的詳細規劃,提供項目的規劃設計條件,及時辦理項目有關手續;國土資源部門負責辦理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等用地手續,負責土地確權、登記,組織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等工作;建設部門負責「三舊」改造中房屋的拆遷管理,工程項目建設監管;財政、稅務、監察、農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林業、文化、公用事業管理、人防、公安等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做好配合、服務工作,共同推動「三舊」改造。
八、加強監督檢查
各地不得借「三舊」改造的名義,擅自擴大完善歷史用地手續的范圍;不得將末使用和不進行改造等不屬於「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按照「三舊」改造特殊政策辦理有關用地手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對納入「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手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每年年底前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三舊」改造工作進行自查,及時對「三舊」改造情況進行總結,尤其要認真總結「三舊」改造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效,於第二年2月底前專題報告省人民政府。
涉及「三舊」改造的供地,屬政府收購儲備後再次供地的,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其餘則可以協議方式出讓。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必須經市、縣人民政府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並進行公示:具體操作程序由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肆』 求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印發《四川省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我有全文,
省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粵府辦[2009]122號)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
粵府辦[2009]122號
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國土資源廳《關於「三舊」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國土資源廳反映。
關於「三舊」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省國土資源廳
為貫徹落實《關於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干意見》(粵府[2009]78號),確保我省「三舊」改造工作有序推進,現就「三舊」改造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認真編制「三舊」改造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
開展「三舊」改造工作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組織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等部門,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產業發展需求,根據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編制「三舊」改造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有條件的鎮(街、開發區)人民政府(辦事處、管理委員會)經上一級政府同意也可組織編制。「三舊」改造規劃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年度實施計劃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三舊」改造規劃為期5年,分年度實施。年度實施計劃依據「三舊」改造規劃編制,納入城鄉規劃年度實施計劃。「三舊」改造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編制要點見附件1。
二、符合條件的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經申請轉為國有建設用地
納入「三舊」改造規劃的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符合下列條件的,有關農村集體羥濟組織可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轉變為國有建設用地。
(一)該集體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且符合城鄉規劃。
(二)土地權屬清楚,無爭議。
(三)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代表大會)2/3以上人員同意。
(四)已納入「三舊」改造年度實施計劃。
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申請改變為國有建設用地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審查後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核,並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逐級上報省國土資源廳;省國土資源廳審核並報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後批復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相關要求見附件2、3、4)。
三、完善歷史用地手續
(一)制訂改造方案。納入「三舊」改造范圍、需完善徵收手續的歷史用地,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制訂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包括如下內容:
1.基本情況:改造涉及的土地位置、面積,需完善徵收手續的具體范圍、面積,用地發生的時間及涉及的所有權人,土地確權、登記情況。需繼續保留自居自用集體建設用地的,還應明確其范圍、面積。
2.規劃情況:改造涉及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是否符合「三舊」改造規劃並納入年度實施計劃。
3.土地利用現狀情況:土地用途、面積、已使用年限,地上建築物的面積、容積率,土地產出率等。
4.協議補償情況:是否已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戶簽訂征地協議並作了補償,是否有因征地補償安置等問題PI發糾紛,是否按用地發生時的土地管理法律政策進行處理(處罰)。
5.擬改造情況:改造後的土地用途和產業安排、建築面積、容積率,擬投入的改造資金、建設改造主體、供地方式,完成改造後的綜合效益等。
(二)審查審批。有關改造方案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匯總上報省人民政府,同時抄送省國土資源廳。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對改造方案進行審查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省人民政府批准後,由省國土資源廳批復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相關要求見附件5、6)。
四、安排「三舊」改造用地周轉指標
在實施「三舊」改造工作中,涉及建設用地騰挪需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可按《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38號)、《關於印發(廣東省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粵國土資發[2006]179號)的有關規定,由地級以上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向省國土資源廳申請使用周轉指標。周轉指標按照「總量控制、封閉運行、定期考核、到期歸還」的原則,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單列管理。各地級以上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於每年12月31目前向省國土資源廳報告周轉指標使用情況。
五、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的處理
(一)定義。
邊角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被「三舊」改造范圍地塊與建設規劃邊沿或者線性工程式控制制用地范圍邊沿分隔(割)、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夾心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被「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包圍或者夾雜於其中、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插花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與「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形成交互楔入狀態、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二)「三舊」改造中涉及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下簡稱「三地」),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且累計面積不超過改造項目用地面積10%,經改造主體提出申請,按下列方式分類處理:
1.「三地」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可按照協議方式辦理出讓手續。
2.「三地」為集體農用地,需辦理農用地轉用或土地徵收手續的,由各地按批次報批方式,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後,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3.「三地」屬集體建設用地的,由各地將「三地」納入需完善徵收手續的「三舊」改造方案一並上報。
「三地」處理中涉及土地徵收的,在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的前提下,可不再舉行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有關用地計劃指標及耕地佔補平衡由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涉及林地的,應依法向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辦使用林地手續。
六、分散土地歸宗
根據「三舊」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三舊」改造實施主體在符合下列條件的前提下,可申請將分散的土地歸宗:
(一)擬收購歸宗的土地,已全部辦理了土地確權登記。
(二)收購人與有關土地權利人已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落實了相關補償安置措施。
(三)土地權屬性質相同。
(四)收購已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地役權登記的土地,必須分別徵得土地抵押權人、地役權人的同意,並辦理注消土地抵押權、地役權登記的相關手續。
(五)擬收購的土地使用權不屬於法律法規限制權利的類型。
(六)涉及補繳地價的,己按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的統一規定辦理完畢。
辦理歸宗登記時,土地使用權轉讓方和受讓方必須共同到土地登記機構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受更登記。土地登記申請人除拄《土地登記辦法》規定提交土地權屬來源等有關證明文件外,還應提交擬收購合並歸宗前宗地權屬分布圖和各宗地的權屬狀況列表(含權利人、權屬性質、土地坐落、宗地面積、用途、使用期限、土地證書編號等內容)。土地合並歸宗後按規定重新編制地號。
七、明確部門職責
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的「三舊」改造工作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共同推進。發展改革部門負責「三舊」改造中涉及投資項目的立項和產業政策制定;規劃部門會同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指導、組織編制和審查「三舊」改造規劃和近期改造片區的詳細規劃,提供項目的規劃設計條件,及時辦理項目有關手續;國土資源部門負責辦理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等用地手續,負責土地確權、登記,組織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等工作;建設部門負責「三舊」改造中房屋的拆遷管理,工程項目建設監管;財政、稅務、監察、農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林業、文化、公用事業管理、人防、公安等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做好配合、服務工作,共同推動「三舊」改造。
八、加強監督檢查
各地不得借「三舊」改造的名義,擅自擴大完善歷史用地手續的范圍;不得將末使用和不進行改造等不屬於「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按照「三舊」改造特殊政策辦理有關用地手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對納入「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手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每年年底前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三舊」改造工作進行自查,及時對「三舊」改造情況進行總結,尤其要認真總結「三舊」改造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效,於第二年2月底前專題報告省人民政府。
涉及「三舊」改造的供地,屬政府收購儲備後再次供地的,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其餘則可以協議方式出讓。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必須經市、縣人民政府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並進行公示:具體操作程序由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伍』 什麼事插花地
插花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與「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形成交互楔入狀態、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陸』 玉米抗倒粗縮凈什麼時間用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由灰飛虱傳播的病毒病,5~6月正是灰飛虱第一個盛發期,因此早播玉米要特別注意預防粗縮病。
一、玉米粗縮病症狀粗縮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感病,典型症狀:植株嚴重矮化、節間縮短、葉片密集叢生。受害葉片比正常葉片黑綠、寬短、硬脆,葉背葉脈有隆起。
二、發生規律灰飛虱在北方一年發生4~5代。以若蟲在田邊雜草叢中、稻麥根茬及落葉下越冬,以背風向陽、溫暖潮濕處最多。12月至次年2月最冷時若蟲鑽入土縫泥塊下不動。3月開始活動,由越冬場所遷到已萌芽的草地和麥田。一般情況下一年有春季和秋季兩次數量高峰。灰飛虱耐低溫能力較強,對高溫適應性差。其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在25℃左右。隨著小麥的成熟收獲、玉米播種,灰飛虱轉移到玉米上危害,對播種早的玉米危害最重,另外,靠近果園的地塊、插花地塊受害也較重。
三、防治措施玉米粗縮病目前尚無特效葯劑防治,一旦發病基本上無產量。因此,治蟲是防病的關鍵措施。
1.重視拌種或種子包衣。可用40%甲基異柳磷按種子量的0.2%拌種或包衣。同時加入2.5%適樂時或20%三唑酮(按種子量的0.1%拌種)兼防玉米黑粉等病害。
2.清除地頭地邊雜草,破壞灰飛虱產卵棲息的環境。
3.玉米出苗後集中防治一次灰飛虱,可畝用10%吡蟲啉15~20克噴霧防治灰飛虱。同時可加入抗病毒葯劑病毒A或植病靈2號30~50克(毫升)對水30公斤混合噴霧防治。7~10天一次,連噴2~3次。
注意事項:成方連片的大田要噴四周形成保護帶,保護帶寬3~5米。插花田和靠近果園的地塊要全田噴霧,同時注意對溝邊、地邊雜草的防治。
『柒』 什麼叫邊角地,插花地,夾心地
「三舊」改造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用地報批 (「三地」為集體農用回地,需辦理徵收和農轉答用手續)
邊角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條件、被"三舊"改造范圍地塊與建設規劃邊沿或者線性工程式控制制用地范圍邊沿分隔(割)、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夾心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條件、被"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包圍或者夾雜於其中、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插花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條件、與"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形成交互楔入狀態、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捌』 (高分)廣東省試行3年的 三舊改造 與其他省份的拆遷有什麼區別
你好,希望你仔細看看!!!!!!!!!!!我幫你找了好多地方,希望能幫到你!!!
你要的在後邊點@@@
三舊改造是指「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三舊」改造是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開展部省合作,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範省工作的重要措施。
編輯本段來源
三舊改造一詞來源於廣東,早在2008年7月,剛剛來廣東主政的汪洋就給廣東佛山出了一道考題: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環境再造,爭當探索科學發展模式的排頭兵。領命出征的佛山祭出了「三舊改造」的大旗,並探索出為全省、全國矚目和贊譽的「三舊改造佛山模式」。1506創意城的驚艷亮相、祖廟東華里片區嶺南文化氣場的初現、禪城石頭村的變遷……無一不是「三舊改造」的典範。而今,「三舊改造」已經上升為廣東全省的發展戰略。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共廣東省委全會上,汪洋就發出動員令:到2012年,「三舊改造」將增加1000多億元投資和超過2000公頃建設用地。各地都要積極行動起來,不僅政府要投入,還要創新開發模式和運營方式,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掀起共建共享美好宜居城鄉的熱潮,確保一年見成效、三年大改觀,努力走出一條有廣東特色的「三舊」改造新路子,為全國「三舊」改造提供新鮮經驗。 2009年,隨著迎亞運整飾工程在廣州火熱開展,廣州市的「三舊改造」也進入轟轟烈烈的開展熱潮。對「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的改造已不僅僅限於建築的外牆裝飾整修,還有從內部經營、文化內涵等多方面著手改造,為舊物業引入新內容。在海珠區舊城改造中,廣州市環海集團就為洪德路舊街區引入廣府文化與動漫創意文化元素,打造中國第一條「騎樓下的動漫街區」,以歐洲「昂格雷姆國際漫畫節」舉辦地義大利城市的創意模式與美國「小鎮大街」的商業形態為模板,把廣府最具嶺南特色的街道——「騎樓街」打造成為匯集動漫原創、衍生品研發、游戲軟體開發製作等多家企業,同時集聚產品的研發、製作、推廣、銷售、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街區式動漫產業園,為廣州舊城改造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三舊」改造是國土資源部給予廣東省的特殊政策。在粵府[2009]78號文中,「三舊」改造的實施意見對現行的國土資源政策有六大突破:一是簡化了補辦徵收手續;二是允許按現狀完善歷史用地手續;三是允許採用協議出讓供地;四是土地純收益允許返撥支持用地者開展改造;五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為國有建設用地,可簡化手續;六是邊角地、插花地、夾心地的處理有優惠。由於是試行的特殊政策,因此在完善歷史用地手續方面,也只給了3年的時間,到2012年為止。
舊城鎮
主要是指各區、鎮(街道)城區內國有土地的舊民居、舊商鋪、舊廠房等。包括因產業調整而搬遷或者停產的工業所留下的舊廠房、舊倉庫;上世紀80年代及以前的棚戶、簡屋、單層磚混結構等建築結構簡陋、外觀環境差的危舊居民用房;物業價值低於土地價值的舊商鋪等。改造項目應確定最小面積,以體現整體改造效益,其最小面積應由每個地區因地制宜確定。如佛山確定為:低層建築應不小於500平方米,多層建築不小於1000平方米,中高層、高層居住建築不小於2000平方米,高層公共建築不小於2500平方米。
舊廠房
主要指鎮(街道)、村和工業園區內的舊廠房以及嚴重影響城市觀瞻的臨時建築。包括上世紀90年代及以前建設的臨時建築、單層簡易結構舊廠房;容積率低於0.6的舊廠房;與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用地性質不符,佔用灘塗、農田等生態用地的違章建設廠房;地均產出低於100萬元/畝的低效工業工地;國家禁止類和淘汰類產業的舊廠房;廢水、二氧化硫、粉塵、煙塵等工業污染物排放未100%達標的舊廠房;能耗和水耗高於國家和省規定的產品能耗、水耗限額標準的舊廠房等。
舊村居
主要指城市規劃控制區范圍內的城中村;大量用地被城市工業區、物流園等產業園區占據的園中村;不再適宜生活居住,村民須逐步遷出或整體搬遷形成的「空心村」。具體包括上世紀80年代及以前的磚土結構建築;不符合國家規范和地方技術標準的各項指標的城中村、園中村;違法違章建築、單家獨戶的舊村居;水、電等基礎設施,體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交通、消防、生態環境等嚴重滯後的,不適宜居住的空心村、園中村等。
關於貫徹省政府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佛府辦〔2009〕261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有關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干意見》(粵府〔2009〕78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確保我市「三舊」改造工作規范有序推進,實現嚴格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的目標,經市政府同意,並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三舊」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推進「三舊」改造工作,是我市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用3倍的建設用地增加率換取30倍的經濟增長,土地資源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但是,目前我市國土資源開發強度已達到33%,不可能繼續沿用土地規模擴張換取經濟發展的老路子。與此同時,我市已利用土地普遍存在著低效、粗放的用地現象,通過「三舊」改造,激活土地的再次利用,進一步提升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這必將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二次動力,對加快實現「現代製造基地、產業服務中心、嶺南文化名城,美麗富裕家園」的發展目標,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的重大的現實意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推進「三舊」改造工作,出台了《若干意見》,為我市推進「三舊」改造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市是廣東省「三舊」改造試點市,國土資源部主要領導也要求我市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和先行先試。因此,我市各級黨委、政府要積極組織宣傳發動,層層召開動員大會和經驗交流會,學習貫徹《若干意見》精神,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落實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推進「三舊」改造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圍繞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承載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需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和用地觀。著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進一步挖掘潛力,節約集約利用土地。遵循「全面探索、封閉運作、結果可控」的原則,在不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面積和建設用地總規模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三舊」改造工作。將「三舊」改造與農村土地整治有機結合,統籌規劃、全面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以推進「三舊」改造工作為載體,實現建設用地「二次開發」,統籌城鄉發展,優化人居環境,改善城鄉面貌,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人民群眾充滿幸福感的新佛山。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府統一組織,制定專門政策,充分調動政府、集體、土地原使用權人及相關權利人的積極性,吸引社會各方廣泛參與,實現多方共贏,確保國有、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政府要正確引導,加強監管,確保改造規范推進。 2、明晰產權,保障權益。調查摸清「三舊」現狀,做好「三舊」土地的確權登記工作。屬於「三舊」改造的房屋和土地,未經確權、登記,不得改造。正確處理「三舊」改造過程中的經濟、法律關系,切實保障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3、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依據國土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科學制定「三舊」改造規劃,並強化規劃的統籌管控作用。嚴格界定「三舊」改造范圍,對列入改造范圍的,必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改造方案,有序推進。嚴禁擅自擴大「三舊」改造政策的適用范圍。 4、節約集約,提高效率。通過市場運作和公開規范的方式,強化市場配置土地,促進土地高效利用。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准,提高土地使用強度。創新機制方法,強化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三位一體」管理,實現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5、尊重歷史,客觀公正。既要做好與國家法律政策的銜接,防止發生新的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又要兼顧各地發展歷史和土地管理政策的延續性,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要科學合理地制定改造方案和配套政策,改造利用與完善手續相掛鉤,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三、合理確定「三舊」改造范圍 (一)合理確定「三舊」改造范圍 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城鄉環境改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戰略目標,在有利於耕地保護、土地進一步節約集約利用、產出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的前提下,我市下列土地列入「三舊」改造范圍: 1、根據城市規劃建設需要,進行城中村改造的用地; 2、因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需要或實施城市規劃要求,進行舊城鎮改造的用地; 3、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要求的工業用地; 4、產業「退二進三」企業的工業用地; 5、須按產業調整、城市規劃、消防、環保等要求進行改造的集體舊物業用地; 6、國家產業目錄規定的禁止類、淘汰類產業轉為鼓勵類產業或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的原廠房用地; 7、布局分散、不具保留價值、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完善的村莊; 8、因城鄉規劃已調整為商服用地或其他用途,不再作為工業用途的廠房(廠區); 9、國土資源部「萬村土地整治」示範工程確定的示範村或列入「村居整治」工程的村; 10、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中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區域; 11、其它經區級或以上人民政府認定屬「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 (二)「三舊」改造項目的認定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擬改造項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城鎮規劃和我市產業發展規劃及環境保護要求; 2、擬改造項目屬於「三舊」改造或屬於市或區人民政府認定的「節能減排」范圍; 3、擬改造項目用地在土地利用現狀圖或衛星影像圖(或航片、正射影像圖)上顯示為已有上蓋建築物的建設用地。 四、科學編制「三舊」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 (一)開展全市「三舊」用地的調查摸底工作,將每宗「三舊」用地在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標注,並列表造冊,建立資料庫。 (二)根據「三舊」改造工作總體要求和原則,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佛山市「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各區人民政府要根據《佛山市「三舊」改造專項規劃》認真組織編制「三舊」改造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改造方案,以指導「三舊」工作的開展。今後,根據實際情況確需對「三舊」改造專項規劃作局部調整或修改的,由區人民政府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三)各區人民政府根據「三舊」改造專項規劃編制「三舊」改造年度實施計劃。各區「三舊」改造年度計劃報市「三舊」辦備案。 (四)「三舊」改造不涉及完善土地徵收手續和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土地的,「三舊」改造方案由區人民政府審批;「三舊」改造涉及完善土地徵收手續和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土地以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三舊」改造方案由區人民政府編制,逐級上報審批。程序如下: 1、各區根據「三舊」改造專項規劃按項目或分片區制訂「三舊」改造具體實施方案報市人民政府審核; 2、市人民政府將各區的「三舊」改造方案單獨或匯總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3、改造方案批准後,各區根據批準的方案分類辦理供地手續,有關供地方案報市國土資源局備案。 五、因地制宜,採用多種運作方式進行「三舊」改造 (一)政府為了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或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造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由政府依法收回、收購土地使用權,納入政府土地儲備。納入土地儲備的具體程序、價格確定,按市及各區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二)舊城鎮改造范圍內,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三舊」改造規劃的前提下,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自行進行改造。但原土地使用權人須擁有改造范圍內全部土地權屬才能申請。自行改造方案由區「三舊」辦牽頭組織各成員單位審核同意後報區人民政府批准。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和改變土地用途(包括經營性用途)以及延長土地使用年限可免土地收購儲備和公開交易,採取協議出讓方式出讓,並按現行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根據區政府的批復意見分別辦理相關手續。 (三)舊城鎮改造范圍內,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三舊」改造規劃的前提下,各地塊的使用權人可共同成立項目公司聯合自行改造;或市場主體與其他土地權利人協商簽訂土地轉讓合同,在落實相關補償安置措施的前提下,自行收購改造范圍內的多宗地塊及地上房屋建築後,申請對收購的地塊取得拆遷許可後進行集中改造,改造的相關規定和辦理程序與上述原土地使用權人自行改造一致。區以上國土資源部門根據收購人的申請,將分散的土地歸宗,為收購人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收購改造范圍內的多宗地塊涉及出讓年限不一致的,應統一出讓年限,涉及補交地價款的按規定辦理。 (四)屬於「三舊」改造和「節能減排」項目的舊廠房在符合規劃前提下改為經營性用途的,原用地單位可向區「三舊」辦提出自行改造的申請,改造的相關規定和辦理程序參照上述原土地使用權人自行改造規定辦理。 (五)「三舊」改造涉及收回或者收購土地的,原則上以貨幣方式補償,確實需要以置換方式置換土地使用權的,由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同意並報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的舊村莊改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將集體建設用地轉國有的,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後向區國土資源部門申請,按程序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區人民政府根據「三舊」改造規劃組織實施。其中,確定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在建新必須拆舊的前提下,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照規劃自行改造或與有關單位合作開發建設。 (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外的舊村莊改造,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前提下,除屬於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徵收的外,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用地單位在建新必須拆舊的前提下依照規劃自行組織實施,並可參照舊城鎮改造的相關政策辦理。 (八)舊村莊改造涉及拆舊建新騰挪的合法用地,確能實現拆舊復耕的,可根據國土資源部的相關規定,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涉及新增建設用地和佔用農用地(耕地)的,由市國土管理部門安排專用周轉指標。周轉指標的具體使用和管理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辦理。 (九)「三舊」改造涉及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於房地產開發的,必須轉為國有土地並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該房地產用地轉讓時(包括聯建合建),按規定須在土地交易中心公開交易。 (十)農村集體自行出資開發其名下的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或其名下的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過戶到該農村集體全資擁有的項目公司名下時,在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的前提下,經區「三舊」辦牽頭有關成員單位討論同意並報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可免公開交易。 (十一)經批准自行改造的「三舊」改造項目,工程未竣工驗收前不得轉讓(包括股東變更)。確實無法完成的,由政府按改造前土地用途的基準地價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 六、關於分類完善「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各類歷史用地手續問題 (一)沒有合法用地手續且已使用的建設用地 1、用地行為發生在1987年1月1日之前,依照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3月11日發布的《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進行確權,經公告無異議後直接辦理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手續。 2、用地行為發生在198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之間,用地時已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戶簽訂征地協議,且未因征地補償安置等問題引發糾紛,迄今被征地農民無不同意見的,依照198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落實處理(處罰)後按土地現狀完善徵收手續。 3、用地行為發生在1999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之間,按照1998年修訂、2004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落實處理(處罰)後按土地現狀完善徵收手續,凡用地行為發生時法律和政策沒有要求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的,在提供有關歷史用地協議或被征地農村集體同意的前提下,無需聽證、辦理社保審核和安排留用地。 4、完善各類用地手續的處罰標准 「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各類歷史用地,凡用地行為發生在1987年1月1日之後至2007年6月30日之前的,完善用地手續時按下列標准進行處罰: (1)禪城、南海、順德區按用地面積不低於5元/平方米; (2)三水、高明區按用地面積不低於3元/平方米。 (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 原農村集體申請將農村集體所有的有合法用地手續的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在農村集體提出自願改變為國有申請和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的前提下,辦理徵收手續。 (三)完善「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各類歷史用地手續工作應當在2012年完成。2007年6月30日之後發生的違法用地不適用上述辦法完善用地手續。 七、關於「三舊」改造涉及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等問題的處理 「三舊」改造中涉及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及舊村莊改造中的空閑地,可一並納入「三舊」改造。 現狀為建設用地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單塊面積3畝為標准,3畝以下(含3畝)由區人民政府處理:屬原批文范圍的直接確權,不屬原用地批文范圍而屬於集體性質的,由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報區政府批准給農村集體組織使用;不屬原批文范圍但無法證明是集體性質土地的,均認定為國有建設用地,由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報區政府直接批准使用,也可以收回後重新公開交易或以協議方式出讓。單塊面積超過3畝或多塊累計面積大於改造總面積10%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按規定辦理有關用地手續。 現狀為農用地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以單塊面積1畝為標准,1畝以下(不含1畝)、多塊累計面積小於或等於改造總面積10%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由區人民政府處理並報市人民政府備案;面積1畝以上、多塊累計面積大於改造總面積10%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按規定辦理農地轉用、完善用地手續和轉為國有土地審批手續,並可在「三舊」改造方案中一並報批。 八、關於「三舊」改造涉及土地置換問題的處理 為滿足「三舊」改造需要,允許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前提下,通過土地位置調換等方式調整使用原有存量建設用地。「三舊」改造范圍內土地之間或「三舊」改造范圍內、外地塊之間土地的置換,包括集體建設用地與集體建設用地之間、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之間、國有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之間的土地置換。土地置換手續由區以上國土資源部門辦理,辦理時限為7個工作日。 九、關於「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土地出讓金優惠政策及財政扶持政策 (一)農村集體使用的集體建設用地或國有建設用地(留用地),在符合城市規劃和土地權屬不發生轉移的前提下,農村集體可按城市規劃用途自行開發使用,且可以採用劃撥方式供地。集體建設用地依法改變用途且土地使用權不發生轉移的,只要土地使用者與土地所有者一致,也享受本條規定的優惠政策。 (二)農村集體將國有留用地或集體轉為國有的土地自行開發或通過招商引資合作開發而發生土地使用權轉移的,轉移部分應按規定辦理土地出讓手續,繳納土地出讓金。政府按規定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全部上繳財政後,在扣除按規定計提的農業土地開發資金、出讓業務費等專項資金後,余額最高不超過60%按《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辦法》(財綜〔2006〕68號)有關規定,由財政列支,專項用於包括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補貼支出、補助被征地農村居民社會保障支出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等。 (三)市、區人民政府通過徵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實施舊村莊改造進行經營性開發的,土地出讓純收益可按最高不超過60%的比例返撥給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四)鼓勵、支持「2+5」組團城市規劃城區內效益差、能耗高、污染大的企業搬遷。搬遷企業用地由當地政府依法收回後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在扣除收回土地補償費用後,其土地出讓純收益可安排部分專項支持企業發展,具體由各區人民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 (五)對「三舊」改造涉及的城市(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應從土地出讓金中安排相應的項目資金予以支持改造。 (六)鼓勵各地探索利用社會資金開展「三舊」改造,政府組織實施的「三舊」改造項目,在拆遷階段可通過招標方式引入企業單位承擔拆遷工作,拆遷費用和合理利潤可以作為收(征)地(拆遷)補償成本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支付;也可在確定開發建設的前提下,由政府將拆遷及擬改造土地的使用權一並通過公開交易方式確定土地使用權人。 (七)工業用地在符合城鄉規劃、改造後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八)屬政府產權的公共建築面積,不參加容積率計算,不收取土地出讓金。 (九)在符合城鄉規劃和「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前提下,經區「三舊」辦報區人民政府批准,企業在原廠房內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科研機構以及產品設計和動漫製作產業,不視為改變土地用途。 十、加強對「三舊」改造的檢查監督 市監察局對市三舊改造辦、市相關職能部門履行職責情況以及各區政府開展「三舊」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區監察局對轄區內的改造辦和相關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區要將「三舊」改造項目審批納入電子檢察系統進行管理,並作重點標注,以便監察機關履行監督。市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對照本實施意見對各區「三舊」改造進行監督,發現違反「三舊」改造規定的行為要及時進行糾正。凡是弄虛作假,擅自將不符合「三舊」改造范圍的用地納入改造范圍或不按「三舊」改造報批程序進行報批的,由市、區監察機關依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十一、其它 (一)各區可以按照本意見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二)本意見發布前,市政府、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各區已公布的一系列「三舊」文件中,其它方面的優惠政策與本意見無沖突的,仍然適用。 (三)本意見發布前,各區人民政府根據先行先試原則已經審核確認的「三舊」改造項目和方案有效,無需再另行報批。 附件:1.「三舊」改造方案申報表 2.「三舊」改造項目用地情況表 3.「三舊」改造項目申請、審批流程 4.報批「三舊」改造方案需提交的材料 5.分類完善「三舊」改造中涉及的各類歷史用地手續需 提交的資料 6.置換土地報批需提交的材料
編輯本段運作
開展「三舊」改造的項目,必須符合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納入「三舊」改造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已納入省「三舊」改造監管資料庫,需制訂改造方案,並且通過市(縣)人民政府的批准。
『玖』 請問,國土所說「插花地」的意思是什麼
。
例如:深圳「插花地」的產生,一是因為特區二線管理線的設置與行政區域界線不一致,在特區內四區與特區外兩個區之間產生,其二是因為填海造地的速度遠遠超過勘界工作的進度,在深圳灣畔產生。目前全市「插花地」共有44.48平方公里,登記人口11餘萬人。由於處於政府的管理真空,「插花地」產生了諸多社會問題。
2、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因地界互相穿插或分割而形成的零星分布的土地。如兩個單位的土地互相楔入對方,形成犬牙交錯的地界;或一個單位的土地落在另一單位佔地范圍內。插花地給生產組織和土地利用造成許多困難。由於水源受其他用地單位的控制,插花地上的排灌亦極為不利,因而利用較為粗放。
3、插花地是指在城市規劃區或者村莊建設規劃區內難以單獨出具規劃要點、與「三舊」改造范圍地塊形成交互楔入狀態、面積小於3畝的地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