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立枯病花卉

立枯病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17 11:25:51

❶ 導致花卉立枯病的原因是什麼

立枯病的病原物為絲核菌屬立枯絲核菌,菌絲有隔膜,初期無色,老熟時淺褐色。病菌生長後期,由老熟菌絲交織在一起形成菌核。可為害五彩椒、番茄等160多種植物。

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殘體上越冬,腐生性較強,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混有病殘體的未腐熟的堆肥,以及在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的菌絲體和菌核,均可成為病菌的初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流水、沾有帶菌土壤的農具以及帶菌的堆肥傳播,從幼苗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病菌生長適溫為17~28℃,12℃以下或30℃以上病菌生長受到抑制。故苗床溫度較高,幼苗徒長時發病重。土壤濕度偏高,土質黏重以及排水不良的低窪地發病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力弱,也易發病。

立枯病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為黑褐色,當病斑擴大繞莖一周時,最後乾枯死亡。

❷ 花卉立枯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花卉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加強栽培管理:苗床要施用充分腐熟肥料內,底水要充足,避免容剛出苗就澆水,或剛扦插小苗就馬上澆水。平時要控制澆水,不使土壤過濕。

葯劑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每平方米用葯8~12克與5千克細土拌和成葯土,施入土中,進行土壤消毒,便可控制其發病。此外,也可試用生物制劑木素木黴菌,按土重的02%用量拌入土壤後再播種。

❸ 怎樣防治花卉立枯病

(1)加強栽培管理復。苗床要施制用充分腐熟肥料,底水要充足,避免剛出苗就澆水,或剛扦插小苗就馬上澆水。平時要控制澆水,不使土壤過濕。

(2)葯劑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每平方米用葯8~12克與5千克細干土拌和成葯土,施入土壤,進行土壤消毒,便可控制其發病。此外,也可試用生物制劑木素木黴菌,按土重的0.2%用量拌入土壤後再種植。

❹ 常用的花卉殺菌劑有哪些

花香能殺菌的原抄因是由於鮮花揮發出萜烯類氣體物質,這種揮發性物質在空氣中飄游並不斷擴散,能殺滅其周圍的一些致病細菌。人們在花叢間呼吸時,這種芳香小分子被人的鼻黏膜上的嗅覺細胞吸收,刺激嗅覺神經後立即傳人大腦中樞神經,使人的精神處於放鬆狀態,從而使新陳代謝作用加強,免疫蛋白增加,因而增強了人體的免疫能力。

花香中除含有某些殺菌素外,不少花木的根、莖、葉中也能分泌出一些抑制和殺滅各種病菌的物質,如松、樟、桉、肉桂、天竺葵等分泌出的殺菌素,可以殺死白喉、痢疾、肺結核、傷寒等病菌。所以,在花草樹木茂密的公園、樹林以及綠化環境好的環境中,空氣中的病菌數比人口稠密而又缺乏花草樹木的地區大大減少。

❺ 花卉立枯病怎麼防治

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和鐮刀菌中的鐮刀霉及尖鐮孢霉等真菌侵染所致。這一類病菌均為土壤中的習居菌,腐生性強,可在土壤中或落入土中的病殘體上存活數年,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和寄主植物時便可侵入為害。病菌通過流水、雨水、農具以及帶菌肥料等傳播。苗床高濕是導致此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育苗時,溫度高,苗株過密造成幼苗徒長,或溫度低幼苗生長不良均易發病。光照不足,通風不良,幼苗生長衰弱,也易發病,多年連作地發病嚴重。

立枯病寄主范圍很廣,主要為害菊花、翠菊、石竹、雞冠花、百合、秋海棠、唐菖蒲、鳶尾等多種花卉的幼苗,嚴重影響幼苗成活率。此病從幼苗剛剛出土至成株期莖部已形成木質部時,都能為害,但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病菌多從幼苗的莖基部和根部侵入,幼苗出土後幼莖沒有木質化之前,患病部位初為水漬狀,繼而呈暗綠色,凹陷變細,根部變黑枯死;幼莖木質化後染病,莖基部皮層組織壞死腐爛,導致幼苗整株枯萎死亡,呈立枯狀,但不倒伏。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

加強栽培管理:苗床要施用充分腐熟肥料,底水要充足,避免剛出苗就澆水,或剛扦插小苗就馬上澆水。平時要控制澆水,不使土壤過濕。

葯劑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每平方米用葯8~12克與5千克細土拌和成葯土,施入土中,進行土壤消毒,便可控制其發病。此外,也可試用生物制劑木素木黴菌,按土重的0.2%用量拌入土壤後再播種。

❻ 怎樣防治花卉猝倒病和立枯病

用根腐清、根腐靈或者根腐消、正原等可以有效防止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發生。

消毒殺菌是防治關鍵,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
花卉育苗栽培土壤一定要消毒。

❼ 花卉立枯病要怎樣防治

花卉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和鐮刀菌中的鐮刀霉及尖鐮孢霉等真菌侵染所致版。這一類病菌均為土壤中的習權居菌,腐生性強,可在土壤中或落入土中的病殘體上存活數年,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和寄主植物時便可侵入為害。病菌通過流水、雨水、農具以及帶菌肥料等傳播。苗床高濕是導致此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育苗時,溫度高,苗株過密造成幼苗徒長,或溫度低幼苗生長不良均易發病。光照不足,通風不良,幼苗生長衰弱,也易發病,多年連作地發病嚴重。

立枯病寄主范圍很廣,主要為害菊花、翠菊、石竹、雞冠花、百合、秋海棠、唐菖蒲、鳶尾等多種花卉中的幼苗,嚴重影響幼苗成活率。此病從幼苗剛剛出土至成株期莖部已形成木質部時,都能為害,但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病菌多從幼苗的莖基部和根部侵入,幼苗出土後幼莖沒有木質化之前,患病部位初為水漬狀,繼而呈暗綠色,凹陷變細,根部變黑枯死;幼莖木質化後染病,莖基部皮層組織壞死腐爛,導致幼苗整株枯萎死亡,呈立枯狀,但不倒伏。

❽ 花卉的立枯病要怎樣防治

防治立枯病的要點:①加強栽培管理。苗床要施用充分腐熟肥料,底水要充內足,避免剛出苗容就澆水,或剛扦插小苗就馬上澆水。平時要控制澆水,不使土壤過濕。

②葯劑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每平方米用葯8~12克與5千克細干土拌和成葯土,施入土壤,進行土壤消毒,便可控制其發病。此外,也可試用生物制劑木素木黴菌,按土重的0.2%用量拌入土壤後再種植。

❾ 什麼是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為害菊花、翠菊、石竹、雞冠花、百合、唐菖蒲、秋海棠、鳶尾專、杜鵑等多種花屬卉的幼苗,嚴重影響苗木成活。立枯病從幼苗剛剛出土至成株期莖部已形成木質部時都能為害,但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患病部位初為水漬狀,繼而呈暗綠色,凹陷變細,根部變黑枯死;幼莖木質化後染病,莖基部皮層組織壞死腐爛,導致幼苗整株枯萎死亡,呈立枯狀,但不倒伏。

病菌通過流水、雨水及帶菌肥料等傳播。苗床高濕是導致立枯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育苗時,溫度高,苗株過密造成幼苗徒長,或溫度低幼苗生長不良均易發病。光照不足,通風不良,幼苗生長衰弱,也易發病,多年連作地發病嚴重。

❿ 立枯病為害哪些花卉,有哪些表現

立枯病主要為來害菊花、翠菊源、石竹、雞冠花、百合、唐菖蒲、秋海棠、鳶尾、杜鵑等多種花卉的幼苗,嚴重影響苗木成活。立枯病從幼苗剛剛出土至成株期莖部已形成木質部時都能為害,但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患病部位初為水漬狀,繼而呈暗綠色,凹陷變細,根部變黑枯死;幼莖木質化後染病,莖基部皮層組織壞死腐爛,導致幼苗整株枯萎死亡,呈立枯狀,但不倒伏。

病菌通過流水、雨水及帶菌肥料等傳播。苗床高濕是導致立枯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育苗時,溫度高,苗株過密造成幼苗徒長,或溫度低幼苗生長不良均易發病。光照不足,通風不良,幼苗生長衰弱,也易發病,多年連作地發病嚴重。

熱點內容
荷花粘土製作法 發布:2025-05-25 13:52:46 瀏覽:254
ps櫻花素材 發布:2025-05-25 13:52:10 瀏覽:187
蘭花小姐找奴才 發布:2025-05-25 13:51:21 瀏覽:132
七夕蛋卷 發布:2025-05-25 13:51:21 瀏覽:456
弄菜的花語 發布:2025-05-25 13:37:44 瀏覽:395
日本櫻花手鏈 發布:2025-05-25 13:37:07 瀏覽:461
多肉盆栽組合設計圖片 發布:2025-05-25 13:31:57 瀏覽:695
荷花長藕么 發布:2025-05-25 13:30:35 瀏覽:812
課文荷花主題 發布:2025-05-25 13:22:39 瀏覽:620
文人果樹盆栽 發布:2025-05-25 13:21:57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