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梅花消暑
1. 对联 孤山月下看梅花
雨岭风前听落木,孤山月下看梅花。
(月下梅花,好!献丑了。。)
2. 梅花绝句六首诗意陆游
陆游写过不少咏梅复诗,这是其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陆游写这首《梅花》诗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八岁的老人,此时他被罢官闲居在山阴老家已经十多年了,郁郁不得志。听说梅花在早晨的风中绽放了,一树树的白梅就像一堆堆的雪一样遍布在四面的山上。看到如此美丽的白梅漫山遍野而开,诗人心中尤为激动。此时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身体化作千千万万个放翁,好在每一树梅花前都站着一个自己,这样就可以全部尽情地欣赏这些美丽的梅花了。可见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他恨不得占有所有的梅花。诗人如此喜爱梅花就是因为他和梅花是同道中人,他们精神相通。
3. 关于梅花的整首古诗
1、点绛唇·蹴罢秋千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白话翻译: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黄鹤楼闻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白话翻译: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3、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4、杂诗三首·其二
【作者】王维【朝代】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话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5、清平乐·年年雪里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白话翻译: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4. 自己跌倒自己爬 雪后看梅花。这是一首诗的其中一句,全诗有人造吗
观人情
远观山色,年年依旧如新。
近观人情,渐渐不如往日。
花开时,蝴蝶内至,人困时容,亲戚疏。
酒肉朋友日会上千,知己者百无一二。
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
自己跌倒自己爬,靠人扶都是假。
亲戚朋友说的都是隔山话。
已挨过三冬四夏,雪后再看梅花。
这是原诗地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17/23/693122_173052192.shtml
5. 梅花古诗开花季节和地点
梅花开花主要在冬春季节。中国西南地区12月至次年1月,华中地区版2~3月,华北地区3~4月开花。权初花至盛花4~7日,至终花15~20日。
(5)观梅花消暑扩展阅读
1、南京梅花山梅花2月份开放
南京梅花山,是内地的头号梅花基地,种植的梅花数量由一万五千株,倍增至三万多株,品种也由二百余个增至三百五十多种。
2、上海植物园梅花2月份开放
全园展出、游览区域约60万平方米。展出区域没有照搬一般植物园通常的分区方法,既宣传植物的科学知识,又展现多彩多姿的园林风貌。
3、浙江超山1月下旬开放
超山的梅花已有千年历史。超山北坡方圆数里,尽是梅林,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誉。梅林之中,有两株古梅,一唐一宋,尤为珍贵。
4、西溪湿地梅园
春季,湖畔梅花盛开,西溪与孤山、灵峰并称为西湖的“三大赏梅胜地”。西溪主要栽植的是“绿萼梅”,明清时被称为西溪梅,是梅中极品。
6. 观于梅花的的诗句
疏影横来斜水清浅,暗香浮动自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7. 梅花在几月开放梅开二度是何意
梅花
梅花——花中君子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红梅、绿梅等.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见图2—1)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品种有3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广西等高海拔地区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黄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经杂交育种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获成功,梅花喜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喜阳略耐荫,不畏寒,土质以轻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质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长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称,宋代诗人陆游《咏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相关故事: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运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典故。
《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有一种梅,名苔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丝飘飘可玩。”
《武林旧事》载,苔梅有两种:一种苔藓特厚,花特别多;一种苔如细丝,长尺余。
【英文名】 FLOS MUME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 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花萼5 ,灰绿色或棕红色。花瓣5 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雌蕊1 ,子房密被细柔毛。体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
【功能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 3~5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栽培技术]
繁殖:梅花繁殖以嫁接、压条为主,也可扦插、播种。
(1)嫁接:以切接为主,也可用芽接和靠接,砧木有梅花实生苗及桃、李、杏。
切接:在春芽即将萌动时进行,以雨水节前后为宜,多用一至二年生的毛桃和杏作砧,用桃作砧木的优点是生长快,缺点是寿命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让接口靠近地面,成活后培土,促进接穗根就可克服这一缺点。
芽接:在8月进行,取用当年生枝条的芽来嫁接,采取丁字形芽接式盾状嵌芽接的方法。一般当年不萌发,翌春才萌发抽叶,应及时于抽叶后对砧木进行截梢并随时抹砧芽。
(2)扦插:于秋分或早春花后,截取一年生粗壮枝条,长10—15厘米作为插条。成活率一般较低,只有20—80%,其中宫粉梅易成活,绿萼梅次之,朱砂梅最难。
(3)压条:2—3月选生长健壮的1—3年生长枝,在母株旁挖一深沟,于枝弯曲处下方浅切三刀,然后覆土,上面压砖生根后截离母体,亦可采取高压法。
(4)播种:果实成熟后,采收摊放室内,使其充分后熟。洗出种子晾干备用,秋播较为理想,可免去层积过程。如果必须春播时,就应该用湿沙层积种子,早春取出条播。
管理:梅花的栽培方式与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露地栽培:露地栽培忌积水,不干不浇。过于过湿易使其早期落叶。每年开花前施肥一次,花后放叶需水肥更多,每月应施肥水1—2次。五至六月花芽形成前,则应适当控水,以促花芽形成。秋后施肥1—2次,促使花蕾肥大;每年开花前修剪枯枝和小枝;开花初期再修剪整形,又可获得切花;梅树最好整成自然开心形,修剪以疏剪为主,截枝时以轻剪为宜,以免导致主枝长而影响下年开花。开花后的枝条留基部2—3芽短截,以促发新枝,平时加强管理,注意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
(2)切花栽培:将母株集中成片栽种,株行距为3米X 3米,主干留30厘米高,并多施肥,适当重剪,促进发枝。梅花切花生产可在温室较低的条件下进行以节约能源,所以在当今能源危机时代,梅花等木本切花是一个发展方向。
(3)盆栽:在年前上盆时,在盆底加入基肥,然后带土移栽人盆中,盆土保持半干半湿。当树根长满盆中时即换盆,剪去死根。如要提前开花,可在初冬移人温度催化,要常在枝头喷水,以免干枯,这样可提前到春节开花,但对树势有影响,所以在花谢后仍要下地栽培,恢复树势后再上盆。
梅花虫害多,但主要以蚜虫危害为主,应及时用100倍“敌敌畏”喷洒。家庭养花可用100倍烟水加适量洗衣粉防治,不宜喷用“乐果”乳剂。
[用 途]
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是冬春之季观赏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丛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环境。
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等物。
果子人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
另外,果及树皮还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梅开二度就是好事成双的意思 进了两个球叫梅开二度 再嫁再娶也可以说梅开二度
8. 梅花欢喜漫天雪、风物长宜放眼量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内
独有英雄容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9. 如何观赏梅花
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趋向、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
梅花是中华民族之魂,尊为“国花”,理所当然。 梅花自身的形态之美
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事物的外貌形态,梅花的色、香、形三方面,个性明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中国美学又十分强调“以形写神”、“神采为上”,因此总有浪漫的想象与精妙的比喻,使之神采活现。
色
梅花色彩众多,而人们偏爱白、红、黄三色。尤其白色,冰清玉洁与冰雪相和谐。“冰花”、“寒玉”和“白雪”等比喻应运而生:
“冰花个个团如玉”。
“姑射仙人冰雪肤”。
“一枝寒玉澹春晖”。
冰天雪地中的红梅,象火炬、彩虹与绮霞般夺目鲜艳。颇具“红装素裹”的美: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薄醉当春斗绮霞”。
香
梅花的香,有“清”、“幽”的特点:
“天与清香似有私”。
“风递幽香去”。
而中国人以其细腻、微妙和丰富的审美感受,浮想联翩,将嗅觉的感受转向视觉、味觉和触觉。“孤”“暗”、“酸”乃至“冷”的感觉纷至沓来:
“孤香粘袖李须饶”。
“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点酸香冷到梅”。
形态
梅花的形态可用:“疏”、“瘦”、“古”三个字来概括。“疏”不仅指出梅花的疏密程度,而且与中国人“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审美习惯相一致:
“疏影横斜水清浅”。
“疏枝横玉瘦”。
“瘦”也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美,“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诗),“瘦骨清相”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形象。
“尚馀孤瘦雪霜姿”。
“蕊寒枝瘦凛冰霜”。
“古”指梅花历数百年风欺雪侮而产生的“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刚强、沉雄和坚毅之美。
“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
“铁干铜皮碧玉枝”。
古到极至,老干虬龙,欲腾空而起:
“他年长就铁龙干”。
以上诗句中,描述梅枝之横斜、铁龙,虽出于美学要求,但也道出了植物学特性。因为梅花在品种分类系统中,其枝型可分为直枝、垂枝和龙游三类。
梅花与其他景物组合共造意境之美
中国人在创造梅花美学时,除体现梅花自身的形态美之外,还借助与其他景物的组合,创造更丰富、广阔的意境之美。所谓意境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境象。物以类聚,与梅花组合的景物也超脱不凡,充满诗情画意。
与水石、雪月等自然景物的组合
水是生命之源,“智者乐水”,“山无水而不活”。梅花开时,溪水浅而清,与高洁、疏瘦的梅花有一致的审美意向。在清亮柔缓的溪水映照下,梅花更加坚劲突出。
“水边篱落忽横枝”。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梅花草棘间”。
石为大地之骨,其坚贞、刚硬与梅花同格。
“又道寒岩放早梅”。
巨石为崖,将梅花置于幽崖空谷之中,意境更加清幽、气势更为宏大:
“幽崖斑白点疏条”。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雪是纯洁的化身、严寒的使者,雪为梅花铺开了宣纸般的银白世界。
“冰雪林中着此身”。
“梅花欢喜漫天雪”。
因雪与白梅在色彩和形状上非常相象,诗人常以此来大做文章。有时故意将两者相混淆: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似雪是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
有时又让梅、雪进行比赛: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样,雪与梅的关系就显得既紧密又风趣了。
邀月为伍,是园林借景理论在梅花美学中的大手笔体现:
“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
“一枝清冷月明中”。
与松竹、水仙等植物的组合
梅与“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的松与“凌霜雪、节独完”的竹合称“岁寒三友”,它们相互聚首,当是情理中的事了。
“松篁晚节应同操”。
“自是岁寒松竹伴”。
“予交三君子,气韵各有适,及其风雪中,同凛岁寒色”。
开花“早于桃李晚于梅”的水仙,以其凌波仙骨与梅花气味相投:
“一树梅花伴水仙”。
与鹤、雀等鸟禽的组合
“羽毛似雪无瑕点”的白鹤,因林逋“梅妻鹤子”的佳话,而与梅结下不解之缘: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笑问梅花肯妻我,我将抱鹤家西湖”。
为了表现天寒地冻的程度和歌颂梅花凌寒不惧的品质,诗人画家常以寒禽的畏缩哆嗦来进行反衬,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
“霜禽欲下先偷眼”。
“翠羽亦有心,忍冻先偷眼”。
梅花生发精神之美
著名国画大师崔子范在谈到世界艺术之差异时说:“黄种人的艺术,注重哲学和文学入画”[1]。因此,中国美学所追求的不是对外界事物的模拟再现的真实,而是具有哲学高度的人生境界[3]。从梅花的题咏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孤清高洁
梅花的孤清高洁,与隐士高人崇尚的“遗世独立”品格相吻合。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有横斜清浅口,澹然标格映须眉”。
凌寒报春
梅花凌寒不惧,报天下春然后隐去,直是仁人志士的化身了。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的这种“寒彻骨”经历,既包含革命者的乐观精神,又具有植物学属性。因为梅花在满足了开花所必需的需冷量(0℃~2℃)充分休眠之后,才会开花。
天人合一
中国哲人意识到人的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有一种内在的密切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互相渗透、协调一致的。因此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寻找美。梅花是草木中的杰出代表,她蕴含着自然的运动规律: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数点梅花天地心”。
中国诗人不满足于以旁观者身份欣赏自然,有时干脆“上下与天地同流”,将自身溶于自然之中: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还疑孤影是前身”。
对梅花之美的发掘愈深,愈加体会到其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和绘画等学科联系的紧密程度。审美是发动于客观存在,升华于主观创造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流动过程。此文虽挂一漏万,但若能扩展审美之门,放飞我们的愿望、情感和理想,则这种认识意义得益的不仅是梅花,而且是一切艺术的了。
10. 一年级关于写邯郸的诗歌
五绝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日满前川。
七绝 照眉池
(唐)李白
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
七古 邯郸客舍姬
(唐)岑参
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五绝 逢侠者
(唐)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五律 邯郸郭公祠
(唐)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七绝 蔺相如墓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五古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鞍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 。
七绝 过渚河
(金)元好问
川原落落曙光开,四顾山河亦快哉!前日少年今白发,只应孤塔记曾来。
七绝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五律 谒赵王陵
(明)张锡
落日一登台,山河四望开。英雄悲往昔,冠盖入蒿莱。树古风霜惨,秋深猿鹤哀。有怀吾不尽,杯酒重徘徊。
七绝 咏酒务泉
(明)曹瓒
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
七律 舞剑房
(明)卢龙云
七十齐城仗剑收,金台无计挽君留。丰城似待延津合,抵掌翻为绕指柔。昌国但能延世赏,华成何用再封侯!千年灵物今安在?紫气徒劳望斗牛。
七律 登紫山
(明)郑铭
紫山之上石嵯峨,紫山之下云蹉跎。孤村雨后红尘少,百里烟中绿树多。入眺晴岚遥荏苒,临归佳气晚婆娑。不知匹马逢秋健,醉把瑶鞭独放歌。
七古 蔺相如宅
(清)英肇
书生手无缚鸡力,书生寸舌能扶国!扶国胸藏十万兵,只身入嬴秦域。怒叱秦王慷慨谈,秦庭一时皆失色。秦国强横吞诸侯,壮士气盛秦难逼!不辱君命不辱身,应变惟仗胆与识。有胆怀璧竟完归,有识回车能屈抑。强秦不敢问连城,老将负荆亦屏息。上全国体下全交,凭将刚克与柔克。卓哉相如能兼得!
七律 邯郸道上二首(之一)
(清)郑燮(板桥)
铜台西北又丛台,泱漭尘沙?E水回。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青山易老人长在,白发无权志不灰。最是耳余堪借鉴,千秋刎颈有疑猜。
七绝 浏览(选一)
(清)纪晓岚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五绝 乐毅舞剑房
(清)裴大鹏
仗剑齐城下,藏锋赵国中。无聊时自舞,四壁起秋风。
七绝 滏水春帆
(清)裴大鹏
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
七古 邯郸花谢曲为庐江应彤赋
(清)金农
月头月尾花谢开,春雨春风客去来。治游潜在邯郸陌,酒卷白波一百杯!而今剩有衫痕溅,题字柱心空照面。可怜扫地轴帘人,前阁后堂都不见!建安才子动嫌猜,那复闻歌阿鹊盐。久虚消息通鱼钥,枉说清阴窥画檐。簸钱声寂莎阶黑,只影相思长怅忆。隐语徒教休洗红,燕支山远无颜色。劝君收泪莫偷啼,手弄狂尘为破迷。毕竟东南孔雀故巢好,双飞终解共双栖。
春日游龟台寺
(清)张箴
香刹崔嵬出薜萝,登临眼界阔如何。几家篱落环春水,一带闾阎倚曲阿。寺古到来人迹少,台高揽得物华多。水村当日居伊迩,不识新诗几度哦。
剑池怀古
(清)张箴
磨剑池边绿草平,望诸长此著英名。处囊应笑三千客,仗策曾收七十城。失意去燕非得已,洁身居赵讵邀荣。至今长铗归何处,惟见寒烟野岸横。近当代诗歌选录
军次游赵故城邯郸宫感赋
(当代)张学良
沽酒邯郸大道旁,村人都说武灵王。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牙取9馕浼枘讯? 中,滹沱一饭困英雄。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
题邯郸十景(十首)
(当代)梁辰
滏水春帆
三月桃花水满堤,滏波泻碧绿烟低。轻帆数片天津去,便寄相思到卫西。
沿堤柳色
寒食春郊柳色匀,两行堤树碧无垠。步桥半隐垂杨里,啼鸟娇声唤舞人。
紫峰晚霞
峰峦四季彩霞围,缘有奇人隐翠微。长与古都传紫气,乡贤辈出竞出辉。
葛山红叶
石径连云入望幽,菖蒲叶底细泉流。葛荆霜后如丹火,乘兴骚人竞乐游。
丛台久照
重台雄峙傲罡风,千载兴亡落照中。胡服射骑全赵日,居民仍说武灵功。
箭岭晴岚
铸箭当年霸略多,朝岚犹护旧山河。精兵利器埋芳草,尚许耕樵拾断戈。
古城积雪
缤飞龙甲遍天涯,玉堞银垣锁万家。初霁板桥留屐印,伊谁策杖看梅花。
绕郭荷香
沁水清流曲岸长,城濠十里芰荷香。傍途店肆堪消暑,行客先沽赵酒尝。
仙境黄粱
邯郸道左小蓬莱,红白莲花对映开。远客纷纭求好梦,可曾自带枕头来。
剑池新月
剑光起处孛星沉,舞罢将军泪满襟。秋水一泓寒月影,至今明鉴是忠心。
赵王城怀古
(当代)梁辰
堵山沁水界墟都,奢牧功名在碧芜。筹算纵然嘉斗鼠,庙谟无奈任藏狐。武安瓦振秦威逼,代北烟迷赵埸虚。一国多金文信笑,郭开为贾太区区!
回车巷
(当代)朱煜
怒斥秦王不顾身,真情感悟莽将军。而今漫步回车巷,羞煞争名夺利人!
学步桥
(当代)朱煜
莫将学步事当真,寓意分明诫后人。亦步亦趋成笑柄,敢于择善贵精神。
西江月·赞公仆
(当代)孙永振
邑民幸遇赵公,治县升平繁荣,邯郸百姓庆盛世,交口赞董公。艰朴勤政事,平易察民情。综观历代州县令,君有寇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