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谁道梅花早

谁道梅花早

发布时间: 2021-02-09 00:23:55

⑴ 谁道什么花早残年岂是春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欧阳修的《和梅圣俞杏花》诗,巧妙地从梅花开得虽早,但却在残冬时节立意,说明唯有杏花才独领了早春的风流。

⑵ 古诗《梅花》

其一: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其二: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又怎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颂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以颂赞梅花的口吻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主宰大地。表达了诗人爱梅、惜梅之情,请东君为梅花作主,让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让梅花凋谢。
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梅花》一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志,对抗金的胜利、国家的前途,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产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挡不了在春天阳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壮成长,那末,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⑶ 谁能给我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卜算子·咏梅、王安石写的梅花除外)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李郎 2004-3-10 12:33

李郎的诗


一度相思一度逢
最情痴处最多情
三千树居孤山下
此枝偏生山之陵

李郎 2004-3-10 12:39

秋瑾的《梅》

《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
最多情处最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树
耐得寒霜是此枝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⑷ 古代古诗《梅花》的四句诗句和什么年代,作者又是谁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翻译]
一: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二: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⑸ “谁道梅花风骨冷”出处

http://..com/question/58758123.html

⑹ 谁有毛主席诗词和有关于梅花的诗词

--[推荐]毛主席诗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全集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作者: 221.196.209.* 2005-8-9 00:11 回复此发言

--------------------------------------------------------------------------------

4 毛主席诗词(全集)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譬摇 借问瘟神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 仿陆放翁诗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类今闻上太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 公祭无忘告马翁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地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 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五律 三上北高峰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七绝 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郭沫若原诗
人妖颠倒是非淆 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 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 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 猪犹智慧胜愚曹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七律 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历 几声抽泣
蚂蚁槐夸大树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明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无敌

杂言诗 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 天下传 为什么 意志坚 为人民 几十年
拒腐蚀 永不沾 因此叫 好八连 解放军 要学习
全军民 要自立 不怕压 不怕迫 不怕刀 不怕戟
不怕鬼 不怕魅 不怕帝 不怕贼 奇儿女 如松柏
上参天 傲霜雪 纪律好 如坚壁 军事好 如霹雳
政治好 称第一 思想好 能分析 分析好 大有益
益在哪 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 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贺新郎 读史
一九六四年春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是)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足乔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钹黄越 歌未竟 东方白

念奴娇 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参天万木 千百里 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 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 黄洋界上 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 古代曾云海缘
弹指三十八年 人间变了 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 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 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 万怪烟消云落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看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 鸟儿问答
一九六五年秋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 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⑺ 哪位告诉我隋朝描写梅花有名的诗词给我说下

梅花百树障去路,
花粘甲乙床前帐。
倾城比态芳菲节,
倾银注瓦惊人眼。

梅花百树障去路,
花龙盘盘上紫云。
倾银注瓦惊人眼,
倾国倾城总绝伦。

梅花百树障去路,
花落昭阳谁共辇。
倾城独立世所稀,
倾城消息隔重帘。

⑻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该怎样翻译啊

梅花开得虽早,但却在残冬时节。哪里像春风花开时(的杏花)独领早春的风流。

⑼ 谁道什么早残联岂是春。

不是残联岂是春,而应该是残年岂是春。
原诗为:【和梅圣俞杏花】 欧阳修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热点内容
绿植婚纱草 发布:2025-05-12 16:09:14 浏览:964
生宣工笔牡丹 发布:2025-05-12 16:04:06 浏览:636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