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山茶花小发簪

山茶花小发簪

发布时间: 2021-02-07 21:46:31

⑴ 恶女花魁最后那个小女孩怎么把发簪带上了

不带上他会死掉

⑵ 求古代簪子,步摇,发钗的名称和清朝的旗装的名称

1、镶宝石碧玺花簪

镶宝石碧玺花簪,清乾隆,长25cm,宽12cm。

花簪为铜镀金点翠,上嵌碧玺、珍珠、翡翠。以碧玺做立体芙蓉花,花蕊为细小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细雕而成,花蕾为碧玺雕成,花托为点翠。一只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为翡翠薄片雕成,并嵌珍珠、碧玺。整个花簪用料讲究、华贵。

花簪使用了雕刻、金累丝、串珠、镶嵌、点翠等多种工艺,均细致精美,立体感强,彰显了皇家用品的尊贵。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广东宝玉石雕刻行典型的代表作,又称为“广片”,其特点是薄而匀、精而细,常用来雕刻花叶、蝴蝶翅膀。

2、嵌宝石点翠花簪

嵌宝石点翠花簪,清乾隆,长14.5cm,宽12cm。

花簪为铜镀金点翠,上嵌红宝石、碧玺、翡翠、珊瑚、珍珠等珠宝。花簪上装饰的穿珊瑚珠“囍”字、点翠如意、点翠蝙蝠、点翠飘带等,寓意万代福寿如意。花簪工艺繁复,选料名贵,是清宫后妃在喜庆吉日、盛典时着吉服、便服时所用,也是后妃首饰中的精品。

3、金镶珠石点翠簪

金镶珠石点翠簪,清,长24cm,最宽7.5cm。

簪为金质。簪体镂空累丝,一端呈长针状,另一端作精心的装饰:錾刻加累丝五朵灵芝,构成一朵梅花形,每朵灵芝嵌一块红色碧玺。梅花形的中心部位为累丝篆书“寿”字,寿字中间嵌东珠一粒,松枝及竹叶点缀于寿字周围。灵芝、寿字、松竹上均有点翠。

此簪造型生动,累丝工艺细腻精工,纹饰寓意吉祥。

4、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

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清,衣长138.5cm,两袖通长188cm,开裾长79.5cm。清宫旧藏。

棉袍质地为七枚二飞素缎,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左右开裾。棉袍前胸、后背、两肩、前后襟以妆花技法织八团喜相逢花卉图案,领边、中接袖和马蹄袖均在石青色缎地上绣折枝花卉。此衣中遗存黄条载:“览绿缎织八团花卉绵女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收福隆安呈”。

5、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清,身长143cm,两袖通长216cm,袖口宽18cm,胸围长134cm,下摆宽124cm。清宫旧藏。

此袍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左右开裾,直身。全袍以蓝缎为面料,以绿孔雀羽捻线大面积铺绣,此即所谓“铺翠”。全身用穿珠绣法绣制五爪大龙9条,并分别在领、袖等处绣正龙4条,龙与龙之间点缀传统吉祥图案:“八吉祥”、“暗八仙”、“八宝”、“三多”、五彩云朵、蝙蝠以及寿山福海。

在配色上用三晕过渡法,由浅而深,使全袍色彩艳丽又不失柔和雅致。此外,龙身的穿米珠绣,龙鳍、角口、尾的揖线绣,龙髯的圆金线、圆银线绣,流火纹的穿珊瑚珠绣,以及五彩绒线绣制的吉祥图案,均绣工平齐,针法娴熟。

此袍为清代铺翠绣吉服袍仅存的珍品,其铺翠工艺史所罕见,是研究清代织绣工艺的重要实物史料。

⑶ 丝网花制作轻松学的作品目录

Part1 丝网源花入门
丝网花制作材料
丝网花制作工具
丝网花制作基本技艺
绕圈技法
丝网技法
花瓣技法
花芯技法
花托技法
叶子技法
花苞技法
花艺组装技法
Part2 丝网花之花草篇
葡萄
满天星
马蹄莲
茶花
玉芙蓉
康乃馨
飞燕草
虞美人
向日葵
荷花
瓜叶菊
幽香古兰
兰花
蔷薇
姜荷
睡莲
白风
梅花
金莲花
小野菊
卡特兰
郁金香
三角梅
洋桔梗
火焰百合
葶环
金橘树
Part3 丝网花之配饰篇
头花
玫瑰发圈
叶包郁金香香蕉夹
小蝴蝶发夹
盘发小发簪
灯笼高高挂发簪
胸花
玫瑰胸花
莲花胸花
郁金香胸花
牡丹胸花
紫玫瑰胸花
戒指
康乃馨戒指
玫瑰戒指
三色堇戒指
耳环
康乃馨耳环
灯笼草耳环
鱼尾耳环
玫瑰耳环
其他
蝴蝶
天鹅
蜻蜒
蘑菇
菠萝
花仙子头环
百合窗帘花

⑷ 突然想做簪子,古风向,想问下入了簪子坑的小伙伴你们做的时候有教程参考吗,求推荐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入了坑 有上网查教程 但首先得上淘宝买材料 价格35-120不等
那时候自己买的材料大概在40元左右 不贵 附有教程

⑸ 怎样描写簪子和簪子的种类 【急!在小说里的】

她看着手里的这支簪子,不大不小,细细的簪子上镶着一枚白玉兰,那芯却是一颗圆润通透,质地细腻,状如凝脂,犹如鲜血般红润的羊脂玉做成的,甚是精巧。

⑹ 剑三小锦发簪任务交不了

大侠您好:
应该是BUG,可向在线gm提交试试
如帮助到您,还望采纳

⑺ 如何制作发簪

准备材料:
路边拣来的黄杨木废料两块(一块5公分见方,一块指头粗细)
废刀片一把(美工刀片)
废旧兰色水笔一根
502胶水一瓶 2元
砂纸 1元

使用工具: 自家的砂轮,一把刀和一把锯

制作方法:
1,首先用小刀把两块木头削成合适的形状,再用砂纸打磨,这个过程很艰辛,木头很硬,折腾了好几天,中间细的那根突然断裂,害我几乎放弃。

2,把硬盘拆开,取出硬盘轴承里的小钢珠和铜丝备用。

3,在砂轮上打磨废刀片,让它适合“刀鞘”的形状和大小,最后打磨出刀刃。

4,用胶水组装各个部件,并用小刀刻画出花纹的形状,缠绕铜丝,嵌入小钢珠。

5,兰色油性水笔上色。 整个作品属于边做边设计,没有特定的目标,断断续续做了好多天,其间也遇到很多困难,几乎放弃,所以也没留下什么照片,完成后成为这个样子也是我史料未及的。
6、 借用一个新硬盘的图片,箭头指的部位就是原料采集地。 。 旧刀片描好大致轮廓就开工。 在木头柄上缠上铜丝,嵌入小钢珠。上了点颜色试了下,只有油性水笔不会掉色。把所有零件组装在一起 ,一次次的打磨下,小刀锋利异常!! 柄的灵感来自埃及莲花。埃及风情嘛,自然要怀旧些,最后要做的是整体拿砂纸打磨一遍,这样上的颜色也都浅了一层。 结合处分几个小部件构成,也做了几个凹槽,于是拔出的时候会有感觉,类似现在很多塑料盒子的原理。

⑻ 怎样扎好看的发簪

_说起来用发簪,我还是有一段历史的~●_话说在两年前,我头发刚刚过肩,我就开始用筷子(代替发簪)盘头发~●_筷子的优点:1.筷子一般是木制的,比较轻,一般发簪是铁制的,盘头发起来容易散。 2。比较利于初学者,比铁制发簪更有摩擦力 3。现在的筷子比较漂亮了,而且几块钱就买一副,比带钻簪子便宜多了。 4.筷子比较百搭,我是说对于衣服。 ●_步骤:1.将头发在头顶高高束起,注意不要低头,否则头的下半部分会有鼓。 2.将头发向右拧(我是习惯向右的)慢慢盘成一个发髻。(不要盘得太紧) 3.将筷子(也可以是发簪)从发髻右下角(就是从右下到左上)插入,插在较贴近头皮的位置 4.将筷子绕着发髻从右向左绕圈(不宜过紧),在绕的过程中然受到头发慢慢变紧,而且发尾(就是马尾 辫最底部分)被发簪没有完全绕进去的时候,把发簪180度反方向插进头发中。ok了。●_色的个人心得:1.发量适中的容易盘,发型稍有层次的容易盘。 2.初学者可以在发尾部分绑一个黑色皮筋,盘的时候更容易。 3.主要还是一个手感问题,我记得我高一第一次研究这个发型的时候梳了25次成功,到现在一次 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4.有不明白的加我,我在辅导。●_这个发型如果学习会了,真的很型。当时在学校里梳着个头发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教过的人有几十个,有学会的也有学不会的。全看悟性了,还有就是手感~~●_祝成功啦~~

⑼ 古代女子的发簪有什么讲究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

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9)山茶花小发簪扩展阅读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⑽ 古代人都弄什么样的头戴簪子

1、簪子:又称簪、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钗指妇女用的发饰。金钗指金制的发钗,喻高贵的妇女。荆钗指以荆枝为发钗,喻妇女朴素的服饰(土钗为扒刈和扠草用的铁叉,不是发饰)。由于钗有两股,分2、简介——(1)材质古代的簪和钗除了金属和荆枝制作之外,还有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银、铜等各种材质制造。发夹出现后,簪和钗就渐渐少人使用。直至近年又再流行,除了传统的材质外,还有全枝用塑胶制造的簪钗或以塑胶为装饰的簪钗,另外镶上水晶或其他半宝石的簪钗亦很流行。(2)作用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缨绂是丝帽带,笏乃手版)。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常用簪作装饰。朝鲜妇女穿着韩服时,会用簪插在发髻,如戴上假髻,亦会以簪作装饰。(3)簪子是东方古典的标志簪子这种传统饰物,颇具东方古典神韵,挽簪的女子带着夏季的清凉、摇曳的风情,宛如从宫廷壁画上走来,摇曳婀娜如夏荷,不由得让人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想起江南采莲女,“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象一幅水墨山水画,如旋转的乐拍,让人回味悠长……都市中几尽绝迹的一种美!!(4)簪子是东方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满清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5)簪子的其他材质与珍珠相提并论的还有金、玉等为上乘材料,另外镀金、银或铜制,也有宝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种簪环首饰,装饰在发髻之上,这若是同进关以后相比,就显得简单得多了。清代以来,由于受到汉族妇女头饰的影响,满族妇女,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环首饰,就越发的讲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办六十大寿时,在恭进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胜簪、景福长绵簪、日永琴书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仁风普扇簪、万年吉庆簪、方壶集瑞边花(鬓花)、瑶池清供边花、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这些发簪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上,无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6)景德镇陶瓷手工簪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在传统手工艺品陶瓷发簪的制作方面也匠心独运,活灵活现。其主要制作材料为高岭土,瓷土,首选精细的泥料,加入适当的水和泥料拌匀后,采用手工的方式将不同造型的簪子一片一片捏制成型后,干燥,上釉(色),再放入窑炉经过高温(1310℃)左右的高温烧制,之后再经过打磨抛光,一支纯手工的陶瓷簪子就制作成功了。(7)清朝的簪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绘。从图上看,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妃们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上亦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最为珍贵。如北京故宫珍藏的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盘肠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之佳作。此外还有金质的福在眼前管、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受到瞩目。还有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丽华贵之感。随着清代后妃发式逐步加宽加大,簪饰的形制也逐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簪饰越来越大,不仅适合满族妇女梳两把头覆盖面大的特点,还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2、簪子的其他作用头簪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簪头制成的寓意吉语还有托物寄情、表达心声意愿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后妃遗留下的簪饰来说,形式之多,花样之广是前代各个时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宝馆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报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头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约五厘米长,看上去就像一顽童在作舞蹈状。在畸形珠左边饰一蓝宝石雕饰的宝瓶,瓶口插几枝细细的红珊瑚枝衬托着一个“安”字。顽童背后一柄金如意柄,将其与宝瓶连为一体,并将金累丝灵芝如意头露在顽童右侧。从顽童装饰看是个男孩。整个如意连在一起便称.之为“童子报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3、皇室的簪子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讲究“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皇帝的妻妾当然是以皇帝为纲,要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寿多子孙”,以使皇家血脉旺盛,帝王基业万古千秋地传承到永远,这只头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称心如意,清代康熙帝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二十四个,诸皇子争权夺势,使康熙帝不到古稀之年就撒手人寰。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绪两位皇帝,即有皇后又有妃子,却无子嗣,致使其母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1)慈禧的簪子慈禧还爱美成癖,一生喜欢艳丽服、饰,尤其偏爱红宝石、红珊瑚、翡翠等质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咸丰十一年,奕泞病逝承德的避暑山庄。慈禧二十七岁便成了寡妇。按满族的风俗,妻子为丈夫要戴重孝,释服二十七个月。头上的簪子要戴不经雕饰的骨质的,或光素白银的。慈禧下旨令造办处赶打一批银制、灰白玉、沉香木等头簪。同治元年二月,这批素首饰陆续送到慈禧面前。慈禧每天勉强插戴,极不情愿。释服期满,这批首饰全部被打入冷宫。慈禧又戴上精湛华贵的艳丽头簪,直到老年此习不改。(2)后妃的簪子后妃戴簪有季节性,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这天换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换上金簪。清晚期在慈禧身边当过女翻译的裕德龄女士回忆:1903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是立夏,“这一天每个人都得换下金簪戴玉簪”。就在这一尺,慈禧赐给裕德龄母亲、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支玉簪,“太后拣了一支很美丽的给我母亲,说这支簪曾有三个皇后戴过,又拣了两支很美丽的给我们姐妹俩各一支,说这两支是一对,其中一支是东太后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轻时戴的”。清末,后妃头簪子多都是祖宗传下来的遗物,宫中后妃都视若珍宝。慈禧讨她喜欢的人可以任意赏赐,毫无拘束。但对光绪帝却为一支玉簪而恨之入骨,至死都不予谅解。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囚禁瀛台。一日隆裕皇后去看光绪,光绪极为反感。他与隆裕虽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夫妻情分丝毫没有。因此,光绪一见到隆裕就厌恶得连气都喘不均匀。隆裕的到来,光绪看也不想看,连说两次“跪安吧!”隆裕十分恼火,故意装作没听见。光绪见她不走,气得两手发抖,使足了劲想把她推出去,没想到用力过猛,碰到隆裕发髻上的玉簪。玉簪摔到地上立刻粉碎。这支玉簪是乾隆时的遗物,传到慈禧手里,她又给了隆裕。隆裕见状,立刻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大怒,心中更加气恨光绪,从此派人严加看管光绪,送馊饭,送凉汤,对待光绪像对待罪人一样。政治分歧使慈禧和光绪关系如同陌路人,而一支玉簪成为他们母子亲情彻底决裂的导火索,光绪的英年早逝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3)民间的簪子在民间,一般来说是富家多用玉质银质,贫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较为贵重物品,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可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骨头簪子”。簪子一般长三四寸,更长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头细易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还有一种扁簪子,两头粗,中间细,多是银、铜质。扁簪子的两面分反正,正面饰有花朵草叶及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往里弯。扁簪子具有十分明显的装饰意义,固定发上,闪闪发光。簪子是许多民族的妇女在修饰头发时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它是妇女们固发、美发的有效用品,这是它几千年来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热点内容
盆景发源处 发布:2025-09-13 10:01:06 浏览:96
樱花诗和散文 发布:2025-09-13 10:00:56 浏览:234
樱花针筒笔 发布:2025-09-13 09:57:55 浏览:460
彩色满天星花语 发布:2025-09-13 09:46:06 浏览:774
香飞插花 发布:2025-09-13 09:45:15 浏览:164
2017coach情人节钱包 发布:2025-09-13 09:42:05 浏览:25
情人节惊喜意外怀孕拿津贴800元 发布:2025-09-13 09:42:05 浏览:579
一朵黄花的图片 发布:2025-09-13 09:35:35 浏览:847
女神节花艺 发布:2025-09-13 09:25:45 浏览:452
荷花池扩写 发布:2025-09-13 09:25:37 浏览: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