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怎样繁殖
Ⅰ 请问山茶花如何繁殖
自然界中通过有性生殖繁殖(花粉落到柱头上,精子遇到卵细胞受精并逐渐发育成种子),人工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
Ⅱ 山茶花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山茶花扦插法:在4~7月份最为适宜。选择当年生、粗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作专插条,插条长约10厘米,上留顶芽属1个,侧芽1个,叶片2~3片,下部叶片全部除去,将插条先在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浓度200ppm~500ppm)的溶液中浸8~12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插入备有细砂或蛭石的苗床或盆里,防止阳光直射。插入后及时浇水,晴天喷水2~3次,以保持土壤湿润。阴雨天,不必遮阳,精心管理60~70天就有新根发出。
压条法:一般在4月份,选当年生的嫩枝条,入土部分用刀刻伤或环状剥皮,然后将切口压入土里,常保持土壤湿润,生根后剪离母株。
劈接法:2~3月份选用生长健壮的单瓣类山茶或用油茶种子的实生苗作砧木,用当年优良品种的新梢为接穗,接穗带1~2片叶,基部削成1厘米呈楔形。在砧木距根颈3~5厘米处截断,然后纵切2厘米深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内让砧木和接穗形成层对准,并用麻绑紧,放在阴凉处。6~7月用靠接法进行嫁接。
Ⅲ 山茶花怎样繁殖
茶花繁殖方法大概有扦插,嫁接,高压,高辟插,压枝几种,现在有种组培的方法,不知对茶花可不可以.扦插繁系数大,而且都是小苗,几年才能见花,适合专业的商品化生产.嫁接也要两年才见花管理也麻烦,也不适合非专业的操作。对于这两种繁殖方法己有不少贴子,就不累叙了.
在此只浅析下三种古老但对非专业繁殖茶花的爱好者比较实用的繁殖方法。
1. 高压法
高压繁殖法对于极难生根的或者想从母株上分离较大植株的非常适用,并且可以结合母树理形修冠,一举两得
这株低分双杆克瑞黑,打算培养成两株分枝高些适合庭院载的茶花,分下的子株将有1米几高
高压法具体步骤:确定好高压部位后,用刀在径干上环切两刀,两环切相距3cm左右,然后深至木质将两刀间皮环剥.但不要剥完,只剥去十分之八,留点皮供应子株养份.
在环剥带下方约3到5公分处绑一块厚塑料布,向上做成圆兜形,往里加入黄土腐松叶土合和填料填实,然后在剥口上方约3cm处将兜口扎紧.当要分离的枝径少于2.5公分时,可以利用废弃的可乐瓶矿泉水瓶来盛填充物,非常方便:将瓶的底部剪出一截,再纵向通体剖开,然后瓶口向下套上树枝,在杯口高出环剥口上沿三公分左右固定杯加填充物.最后配生根剂多菌灵混合液浇透填充物.
2. 劈插繁殖法
劈插繁殖法适合从母株上分离枝杆直径小于1cm以下的,当然大点的也可以,但剖杆困难些,相应容器杯大重量重固定麻烦些.这种繁殖法是以前柑橘繁殖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先锯一节径6到8cm的竹筒,竹筒一头带节一头不带节,将节隔上穿一
将竹筒节隔上穿一孔以便排水或找一小矿泉水硑将上部分截去,底部洞2到3个小孔备用
在将要分离的枝杆上找个合适部位(要方便固定营养杯),以45度向上切入深达三分二,然后顺枝干方向向上剖3到5公分.再用竹筒成塑料杯顺剖缝向上装.切面深入杯口下3到5公分即可固定竹筒或营养杯.再向里填土或其他填充物.后面操作及管理同高压法一致.此繁殖法一次成苗率比高压法高些,生产周期也短些。
Ⅳ 茶花繁殖有哪三种方法,怎样繁殖的
茶花的繁殖可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等方式,我们经常采用的是扦插和高枝压条法进行繁殖。
1.播种繁殖
秋天果实开口的时候收集种子,放在屋里通风的地方晾干,等到果实自己裂开后就可以拿出种子了。它的种子皮很硬,经过处理的种子才能更快萌发,可以用刀把种皮划开或者用水浸泡种子。
在种子播下后,应该用塑料薄膜盖住,防止水分散失,将温度保持在18-25℃,保证充足的光照,但要防止阳光直射,每天要进行通风,清理杂草,防范害虫,1个月后种子就会发芽了。
当幼苗长出3、4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把幼苗移到花盆中栽种,一个花盆中栽一棵,将花盆放在置通风的地方,把水浇透,七天之后根就在盆中长住了,可以适当增加光照并进行施肥。
2.扦插繁殖
选择树冠顶部健康茁壮的半木质化枝条,长度大约10cm,去掉下面的叶片,留下顶部2、3片叶子,在5、6月份或者9、10月份进行扦插。枝条剪下后要马上进行扦插,扦插完成后将泥土压紧,把水浇透,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喷水1、2次,防止水分散失,泥土变干,温度维持在20-25℃,逐渐增加光照,1、2个月后枝条就长出根了,这时就可将枝条移入花盆中。
3.压条繁殖
这种方法能够得到较大的苗木,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成活,但缺点是不能大量繁育。这种方法全年都可以进行,4月、6月最合适。具体来说,先选健康茁壮的枝条,在距离上部约30、40cm处,用刀环刻宽约0.5~1cm,再用潮湿的土包住伤口,用塑料袋将上下扎紧,枝条上长出根后,就可以将枝条剪下栽种。
4.嫁接繁殖:常用于扦插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少的品种。以5~6月、新梢已半质化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接活后萌芽抽梢快。砧木以油茶为主,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4月上旬播种,待苗长至4~5厘米,即可用于嫁接。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山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天后去除口袋,60天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供参考感谢关注敬请评价谢谢
Ⅳ 山茶花怎样播种繁殖
此法可在短时间得到大量苗木,主要用于培育优良砧木及繁育优良品种。
①种子采收与贮藏。秋季待果实稍有开裂时立即采收,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果实自然开裂后取出种子。采种后需立即播种,也可层积沙藏处理。将细沙用清水洗净消毒后,将种子与细沙分层铺放到适当的容器中,上层盖厚5厘米的细沙,然后将容器埋入土中,经常检查防止霉烂和鼠害。
②种子处理。山茶种皮坚硬,需经处理后,才能使种子萌发迅速整齐。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一是用利刀将种皮刻伤;二是用40~50℃的温水浸种半小时,再用清水于20~25℃下浸泡5~6天,取底层种子作为播种用种;三是用100微克/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一昼夜。
③播种。种子量大时,可用苗床条播,做宽1米、长自定的苗床,条播行距15~20厘米,将种子芽眼向下,放入深5厘米的沟内,株距1~2厘米,播后灌透水一次。种子量少时可用盆播,将种子播于盆中,覆土厚度0.5~1厘米,用喷壶轻轻喷透水。
④播后管理。播后,可用塑料薄膜或玻璃,盖住苗床、花盆,以保持湿度,保持温度18~25℃,并给予充足的光照(避免强光直射),每天适当通风换气,及时清除杂草,防治地下害虫,发生霉菌时,可用0.1%的高锰酸钾喷雾消毒。1个月左右开始发芽,幼苗长至3~4片叶时移栽上盆,选7~10厘米口径的盆,一盆一株,置阴凉通风处,用喷壶喷透水,一周左右定根后,逐渐增强光照,并施一次稀薄液肥。
Ⅵ 山茶花怎样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适用于扦插和压条生根不良或生根慢的品种或更换新品种。山茶亦选山茶(单瓣品种)、油茶或茶梅作砧木,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
①枝接。可采用靠接法和劈接法,但劈接法成活率较靠接法低。靠接可用软枝靠接、硬枝靠接。软枝靠接一般于新枝尚未半木质化时进行,选取认定品种的新枝为接穗,选前一年扦插成活,当年春天长出新枝的苗木作砧木,砧木与接穗的粗细要接近。将砧木和接穗靠在一起,摆正位置,调整高度,必要时要加下垫物。选准枝条后,分别在接穗和砧木的光滑部位,竖直切削1.5~3厘米长的等长切口,宽度相近,深达木质部,然后将两切口吻合,使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缚扎牢固。接后加强管理,注意砧木和接穗的盆土要保持湿润,防止过于干旱,注意防止大风吹袭,避免吹断枝条。硬枝靠接全年都可进行,但以5~6月最为适宜,靠接方法及管理同软枝靠接法。劈接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3年生的植株作砧木。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日照充足半木质化或1年生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砧木可从基部离地面5~7厘米的高度平剪,在砧木中部用嫁接刀纵劈一刀,深2~3厘米。将接穗下部枝叶剪除,留上部枝叶和芽,基部削成楔形,深达木质部,长度与砧木切口一致。削好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使形成层对齐,并用塑料条绑扎牢固。为提高观赏价值,接穗可同时选几个不同品种,用砧木高接,在砧木枝条上进行劈接。
②芽接。在山茶的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但以5~7月上旬最佳。一般用“T”字形芽接法嫁接。选取接穗后,在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再左右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轻轻剥下接穗,呈盾形,接穗要留下叶柄。在砧木枝条适当部位,先横切一刀,然后纵切一刀,呈“T”字形,再将芽嵌入切口内,对准皮层,用塑料条绑扎牢固。
Ⅶ 山茶花如何扦插才能保活
选择生长良好,半木抄质化的枝条,剪下,长度在10厘米左右。除去底部叶片,保存上部两三片叶子,叶子也可对半剪掉。刀子要尖利,切口平整,45°斜口。
选用沙土或者蛭石就行,或者两种按4:1的比例混合浇透水。插条放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后,晾干停止扦插。用木棍打孔,插入插条,3厘米左右,压实,浇水定植。
插好后,放在阴凉有光照的中央,最好是盖上薄膜,坚持湿度。隔几天掀开一次。
Ⅷ 茶花要怎么扦插
茶花扦插此方法最简便,扦插时间以9月间最为适宜,春季亦可。选择生长良好,半木质化枝条,除去基部叶片,保留上部3片叶,用利刀切成斜口,立即将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钟,晒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浇水40天左右伤口愈合,60天左右生根。用激素处理后扦插比不用激素的提早2-3个月出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快得多。
光照温度:
长江以北春植为好,长江以南秋植为好。地栽应选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
山茶为半阴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阴。立秋后气温下降,山茶进入花芽分化期,应逐渐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若室内光线太弱,山茶则生长不良,并易得病虫害。山茶为长日照植物。在日长12小时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花芽。
最适生长温度18-25℃,最适开花温度10-20℃,高于35℃会灼伤叶片。不耐寒,冬季应入室,温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时间-10℃的低温,但不能长时间超过16℃,否则会促使发芽,引起落叶。生长期要置于半阴环境中,不宜接受过强的直射阳光。特别是夏、秋季要进行遮荫,或放树下疏荫处。山茶喜温暖,怕寒冷。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温度在10℃至15℃的房间内,其他措施得当,春节即可开花,花期可至3月份。
浇水施肥:
山茶对肥水要求较高,中性和碱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长。北方尤其要注意将碱性水经过酸化处理后才,可浇花,具体办法是将自来水贮放2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再加入适量硫酸亚铁(占水0.5%左右)。浇水量不可过大,否则易烂根。盆土也不能干,否则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缩,以保持盆土和周围环境湿润为宜。花期勿喷水。
一般冬季室内较干燥,应经常向山茶叶面喷水,以形成一个湿润的小气候。但阴雨天忌喷水。浇水时不要把水喷在花朵上,否则会引起花朵霉烂,缩短花期。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冬季浇水要视室内温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忌积水或浇半截水。用自来水应先在水桶中存放一两天,让氯气挥发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亚铁,以利于改善水质。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换盆时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发育快,应每周浇一次腐熟的淡液肥,并追施1次至2次磷钾肥,氮肥过多易使花蕾焦枯,开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矾肥水为好,忌施浓肥。一般春季萌芽后,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钾肥,初秋可停肥1个月左右,花前再施矾肥水,开花时再施速效磷、钾肥,使花大色艳,花期长。
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明显影响树形的枝条,以及疏去多余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还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长势不强。
花期控制:
因山茶不耐寒,延缓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选择品种、温度控制、激素处理等办法来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开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笔蘸0.1%的赤霉索,点涂于花蕾上,每3天涂1次,肥水正常管理。9月看花蕾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涂花蕾,若估计”十一”开花不保险,可增加涂蕾次数,增加肥水量,促花蕾迅速生长,使”十一”见花。
(8)山茶花怎样繁殖扩展阅读:
绿化;
由于山茶对光照及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绿地、公园和住宅小区和城市广场、花坛和绿带中,均可以组合在其他植物中应用,当山茶盛开、满树灿烂, 大有画龙点睛之功。
庭园;
山茶最宜庭园绿化,从文化内涵上它是一种传统的瑞花嘉木,一种吉祥的喜树。从形态来看,山茶四季常青,树形适中、地栽、盆栽、花坛种植均相宜。而云南山茶乔木型,需要较大的庭院空间,方能地栽,所以寺院、书院中种植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户户养花,首先必须种植山茶花,但以坛植或盆栽为主。
展览
山茶花可以组成春季花展主题,办成各种级别的花花展览,非常受欢迎,杭州、昆明、大理、成都、温州等地均已相约成俗,山茶花年年成为花展的主题。花展通常选定有利于茶花布展的场地,以盆花为主,分室内、室外展区组织展览、展销,召开山茶专题学术会议等。[10]
专类园;
在国内外植物或园艺研究部门,有关的园林风景区内,往往根据所具备的条件,开辟山茶植物专类园,供对山茶植物的分类学、生态学、园艺学等方面的研究之用,多数兼有开放展览功能。
中国以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园为最著名,品种多、树龄高、规模大。金殿园林植物园中的山茶园,更具规模,已成为一 流的云南山茶专类园。大理古城具有数量庞大的私家山茶园群体,杨家花园和他毗邻的赵家花园最为著名,后者已于1986年规划改建成大理茶花品种基地。
在华东地区,杭州植物园的山茶园、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省林科所、湖南长沙省林科所等的山茶种植园以及温州的茶花园和金华竹马乡的国际茶花物种园,都拥有众多的山茶品种和茶梅品种,供参观、考察。广西南宁、桂林市建立的金华茶保护区和品种园,也具有相当可观规模。
景观区;
指大面积的山茶自然群落或人工栽培群落的宏观场面,如云南腾冲高黎贡山东坡的红花油茶林开花时的壮观景象,广西金花茶保护区的神奇景观,江西、湖南大片油茶林开花时的景色,以及山东半岛沿海岛屿上珍奇的海岛型山茶生态景观,都是山茶工作者们向往的地方。[10]
医用;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已有详述:"山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 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
吴其浚(1849)的《 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纲目始录,救荒本草,叶可食及作茶饮,其单 瓣结实者,用以榨油,山地种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区,民间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药用,视红色宝珠茶花为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类 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 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 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参考资料:茶花-网络
Ⅸ 山茶花的繁殖方法,栽培方法有哪些
山茶花
四、播种繁殖
适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种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种。以浅播为好,用蛭石作基质,覆盖6毫米,室温21℃,每晚照光10小时,能促进种子萌发,播后15天开始萌发,30天内苗高达到8厘米,幼苗具2~3片叶时移栽。
五、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厘米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厘米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钟,再转移到1/2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以上是山茶花的五种繁殖方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繁殖的,只要操作方法对、管理好培养基以及控制好环境温度,那么山茶花一定可以繁殖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