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对于日本
发布时间: 2025-10-12 15:08:45
❶ 日本人为什么不在庭院里种樱花
因为樱花在日本被称做武士之花,或者死亡之花,表示为了瞬间的灿烂即使死亡也在所不惜,日本人除了极道人物或者武士家族外是不会在家里种樱花的。
日本人认为樱花和其他花不同,是特别的存在。在经历严冬后,告知新的一年开始的是樱花。对于日本人来说,樱花是春天到来的象征。一齐美丽盛开的生命力和稍纵即逝的虚幻使人入迷。但是因为生命极短,樱花马上凋零也非常震撼人心。
樱花和武士一直联系在一起,武士切腹自杀,也是樱花精神典型的一个例证。武士认为自杀不是过不去,是自己的心愿也已经了结,一生中,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而此时,就应该像樱花一样,在自己到达人生的巅峰时毫无留恋的凋谢。武士的死,在更多意义上是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是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一种满足,更是对神圣樱花凋谢的凄美的一种向往。
(1)樱花对于日本扩展阅读:
“武士道”一词大约始于江户时代(1603—1867年)初年。但是,早在始于8世纪末的平安时代,就已出现“武士之道”、“弓矢之习”、“坂东武者之习”等称谓,即武士道的雏形。它驱使武士以效忠和服从主君为首要义务,为主君杀伐征战、攻城略地,是一种其适合于战争时期的战争之道。
武士道是以杀人为目的的战争之道,但是,它更强调献身精神和礼仪。最典型的是,死的倾向被美化,切腹自杀成为“光荣的解脱法”。
镰仓幕府成立后对切腹的崇尚已到了疯狂的境地,以至于在切腹的体位和方法上还有多种区别。另外,还有更残忍的殉死切腹,少则数人,多则上百人。当代电影导演小林正树就曾拍过《切腹》一片,真实刻画了那残忍的一幕幕。
其实,武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切腹动机归根到底是受利益的驱使,以自己的名誉,换取子孙后代在武家社会的权益。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