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峭石的梅花

峭石的梅花

发布时间: 2025-10-07 20:11:41

⑴ 写梅花和竹子,还有于谦的诗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井作十分春

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梅花 林逋
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历代梅花诗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以下为于谦的诗

【暮春客途即景】

雨中红绽桃千树,
风外青摇柳万条。
借问春光谁管领?
一双蝴蝶过溪桥。

这首诗描绘是暖风芳草、红桃青柳、清新秀丽之景,吐露的是个人感伤,体现的是诗人风致。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轻尘,
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
天涯芳草正愁人。

⑵ 描写梅花的唯美散文

牡丹,是万花之王;月季,是花中皇后;荷花,是水中芙蓉;菊花,是寒秋之魂;梅花,则是群花之魁。
我喜欢梅花。虽然,它没有牡丹花姿典雅,香气宜人,没有月季花朵硕大,四季常开,没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也没有菊花秀丽多姿,赏心悦目。但是,我喜欢梅花,喜欢它的精神。
我喜欢梅花,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在寒冷的冬季,北方银白色的雪覆盖了大地,万树无叶,连四季常青的松树、柏树也被厚厚的雪隐藏得严严实实的,百花也早已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凋零。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中,有一些星星点点的血红,那不是火光,是在白雪中绽放的红梅,它开在枝头,任凭寒冷的风划过它鲜红的花瓣,任凭冰冷的白雪压在他脆弱的身躯上,不管多么重,它却决不低头弯腰,依然立在风雪中,与风雪争斗,知道太阳拨开云雾,放出万丈光芒,它便抖了抖身上的雪,迎着阳光露出微笑。这便是梅花的精神。
我喜欢梅花。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正是梅花,难道不是吗?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我们从不低头屈服,总是与敌人顽强的争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刻,就如同梅花与风雪的争斗后一样,直到阳光出来时,它便露出了微笑,所以,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北宋爱国诗人曾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赞美梅花。
啊!我喜欢梅花,我要学习你的精神,虽然我从没见过你。

⑶ 韦蟾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咏梅花诗鉴赏

韦蟾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

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梅花素以高洁芬芳著称。如何写好这类题材呢? 清代诗话作家朱廷珍在《筱园诗话》中说:“夫作梅花诗,宜以清远冲淡,传其高格逸韵,当相赏于色声香味之外,无烟火气,有冰雪思,乃足为名花写生。”在他看来,梅花乃仙肌神骨,断无七情六欲,否则就是对名花的亵渎。而韦蟾这首诗却偏偏重在言情,写得情意缠绵,声泪俱下,别具一格,非同一般咏梅诗。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诗人起笔寥寥十字,就描绘出一幅声色并茂的梅竹图。梅花是这幅画的主体,它高踞于涓涓流水旁边的峭石上,花色娇美艳丽,枝干错落有致,在低垂的花枝那边,是一片繁茂的翠竹。红梅与翠竹交相辉映,梅竹与流水相得益彰,显得画面热烈而澹雅,奔放而凝重,令人爽心悦目。这两句诗运用烘托手法,极力点染出环境的幽美,突出梅花的风韵,表现了诗人内心淡淡的喜悦。

诗题为“梅”,首联写梅,而颔联却笔锋陡转,突然引出“桃李”来。“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何必要等到桃李花开呢? 在这寒风料峭的早春天气里,自有梅花悄然开放,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然后”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指看到这傲寒怒放的早梅之后,“忘言”的意思是说不必借助于语言叙述,就已经对梅花的高雅心领神会了。以桃李和梅花作比较来歌咏梅花,自古以来有不少名句。白居易说:“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啊新栽梅》),陆游说他“平生不喜凡桃李”,王冕说:“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常在”(《题月下梅花》)。这些诗句都是通过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梅花的高洁。

折梅赠送亲友,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据《荆州记》记载:南北朝时期,陆凯就从江南寄给在长安的范晔一枝梅,并附诗说:“折梅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韦蟾家住长安附近的下杜,唐懿宗咸通年间,他在尚书左丞任所,曾察访过鄂州(今武昌)。当早春梅花盛开之时,诗人自然会由梅花想到家乡亲人,萌生对家乡的思念,因此也想折梅一枝,赠给思念中的亲人。“拟折魂先断”一句,妙在“拟折”二字上,它极其准确地表达了诗人想折梅又不愿动手去折时的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诗人既想折梅相赠,又担心赠梅之后亲人之间仍不能相见,反而更增加了亲人对游子的思念,因此又不愿动手折梅。“魂先断”即“先断魂”的倒用,诗中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极度伤感和痛苦。

在前三句诗中,诗人由赏梅、折梅引起的感情变化还只是停留在内心深处。“须看眼更昏”,待到诗人告别梅花再看它一眼的时候,那种强压心底的思乡之愁终于不能自禁,突然喷涌而出,两眼潸然泪下,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昏昏然难以辨清。诗人用“情重更酌情”的手法,把缕缕乡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诗人把思乡的愁绪强拖回冷酷的现实中来。这两句诗用的是《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南陌草”代指家乡亲人,“王孙”则是诗人自喻。诗人借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家乡的妻儿老小,殷切期待着游子早日归来,我也同样盼望归程到来,但是“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这种痛楚的思念何时是个尽头? 怎样得以解脱? 诗人自己也心中茫然,亲人之间只能遥相思念。“谁知”和“却解”两个词,情真意切,充分表现出宦游他乡的游子强烈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这两句诗和李义山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的是同一种感情。

古人提倡“诗有三深:情欲深,意欲深,味欲深”(冒春荣《葚原诗话》)。韦蟾这首诗,借咏梅以表达思乡之情,做到了情深意远,肠曲味永,感人肺腑。诗人初一看到竹青梅艳时,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喜悦;想要折梅赠人时,感情一下子变得愁怅哀惋,悲痛欲绝;待到欲折梅不能,思归无计时,诗人积郁已久的忧怨,变成了无声的涌泉,盈眶的泪水。全诗句句有情,笔笔意远,感人至深,不愧为咏梅佳作。

这首五言律诗的用韵也非常大胆,别具一格。一般说来,律诗是不许换韵的,必须一韵到底,而这首五律的前四句用的是“寒山”韵,后四句却换成了“真文”韵。这在唐代律诗创作中极为罕见。但只要我们细加审视,反倒觉得诗人换得有道理。“寒山”韵属于开口呼韵母,读音较响亮,适合于表达兴奋昂扬的感情,而“真文”韵则属于合口呼韵母,发声沉浊,适合于抒发悲哀沉痛的感情。诗人敢于冲破戒律,根据诗的内容、感情的变化而灵活用韵,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这种创新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热点内容
茶花花苞图片 发布:2025-10-07 21:44:29 浏览:31
樱花的简普 发布:2025-10-07 21:41:12 浏览:621
延庆世园花卉 发布:2025-10-07 21:41:04 浏览:273
哪里木兰花 发布:2025-10-07 21:38:36 浏览:114
兰花的春联 发布:2025-10-07 21:35:57 浏览:133
贝利尔玫瑰的折法 发布:2025-10-07 21:32:06 浏览:606
夏奈尔与山茶花 发布:2025-10-07 21:31:19 浏览:145
花艺师发展 发布:2025-10-07 21:20:27 浏览:756
插花与烟花 发布:2025-10-07 21:20:26 浏览:791
伊言樱花 发布:2025-10-07 21:14:07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