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的好书推荐
①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是小仲马笔下最为胜利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在世人眼中肮脏的妓女与一位天真浪漫、涉世未深的青少的凄美 爱情 故事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阅读小仲马《茶花女》 读后感 ,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1
读《茶花女》这本书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记得那时候是抱着一种随便的心态去看这本书,但却被男女主角的爱情给深深地感动,同时也痛恨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冷漠与无知。
在读这本小说之前,我一直认为是阿尔芒的父亲扼杀了茶花女的爱情,读完全书我才发现,真正扼杀了茶花女的爱情的其实是阿尔芒的虚荣和猜疑。阿尔芒在巴黎读完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过着悠闲地生活,在电影院邂逅了玛格丽特并对她一见钟情,对她展开了追求。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风月场中追求女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钱,一种是用情。虽然阿尔芒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有钱的小资,但是对于一个年花费十几万英镑的妓女而言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感情还是打动了玛格丽特,她终究还是成为了他的情人,还让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爱情。
但面对玛格丽特的真情,阿尔芒却不肯相信,去猜疑玛格丽特。他向他的朋友炫耀,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大过对玛格丽特的真情。就在玛格丽特的真情与阿尔芒的猜疑中,他们度过了好多个年头,直至阿尔芒父亲的出现,他劝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为了自己心爱的人的前途,听从了他父亲的话,离开了他,过回以前的生活。但失去阿尔芒的玛格丽特,却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玛格丽特了,知道最后郁郁而终。
我们不能够否认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情,那都是我们能够看见的,只是他一直都不相信玛格丽特会真正的爱他,他总觉得玛格丽特是在戏弄他、践踏他,他的心胸下载,与玛格丽特无私的爱比起来,真的那么的自私啊!世间上有多少情侣就是因为对方的猜疑而分开的呢?太多太多啦,所以如果你有心爱的人,请你相信他,哪怕结果会受伤害。
当然阿尔芒真的很爱玛格丽特,因为爱,他才会害怕失去,才会在确认了玛格丽特对他的那份真情后感到痛苦,感到后悔,写出这篇感人肺腑的茶花女,只是这个忏悔有点迟了。所以希望所有有情人,要珍惜对方,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2
玛格丽特是珍珠的意思。那个手执茶花的美丽而又凄苦的女子,也只有这样纯洁的字眼配做她的名。
她身陷在那个人性几乎泯灭的巴黎,卖笑为生;而我则拥有幸福的家庭,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我们之间并无任何相似,但她一直长久地震撼着我的心。
第一次读《茶花女》是在九岁, 儿童 版,是她,第一次让年少无知的我懂得了“不幸”的含义。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会回忆起她的故事,为她叹息,为她愤恨。
而真正懂她却是在十一岁。那一天,我恰巧没带书签,又不忍心折坏书页,便只好把全译本的《茶花女》打开放在屉中,结果数学老师硬是说我在数学课上看书,把书拽出来,掷在地下。
心里很委屈。俯身拾起书,想要分辩几句,却又瞥见教师脸上的怒色,攥着纸巾的手轻抚着封面,我突然间想起了阿尔芒的父亲央玛格丽特与阿尔芒分手的那一段。
静静听完了老人的一大堆严厉的指责与苦苦的哀求后,玛格丽特一字一颤地说:“那就请您转告您那美好、纯洁、可爱的女儿,说从前有个女人,她一生只有一个心愿,但为了您的女儿,她把这愿望砸毁,用两只手把心捣碎,死了。”
说这些的时候,玛格丽特是绝望的,放弃挚爱,就无异于纵身跳入刚刚逃离的火坑。这不是她的义务,可为了另一个女孩子的婚姻幸福,她甘愿牺牲自己唯一的心愿!这种委屈,莫不如钻心剜骨一般痛楚!相比之下,我所受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又有什么资格为自己鸣冤喊屈、忿忿不平?
刹那间懂了玛格丽特,懂了她的善良,懂了也的艰辛,懂了她全部的坚韧与伟大。
我与她,虽然有着太多的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和她一样、充满人性光辉的人!
泪,在那一瞬夺眶而出,晶莹如珍珠。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3
刚接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书名“茶花女”,脑海里便第一浮现出一位纯洁、天真的姑娘在辛勤的摘取茶叶……可是阅读一番后,才令我为“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位被世俗鄙视为放荡的,可是她却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哪有什么爱情啊。”“这些肮脏的人怎么会有爱情呢。”“她们有什么资格去爱别人呢。”……这是我们在心中不由得浮现在大脑的偏见,这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阴暗之处。
玛格丽特,一位既可悲又可敬的美丽,她为了可以得到真爱,所以面对那些情人的到来。她使自己最小程度地受到“染污”,保护自己,可是正是因为真爱,她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这些许许多多的为爱努力,换来的是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甚至还有恶意中伤。这巨大的舆论阻力,使这对鸳鸯分开了,“误会”使这对爱人隔离了,“误会”使最爱的人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羞辱、离开她,这是何等之痛苦啊!
也许,在这样的重重烦恼、困忧下,只有死亡才能够使她解脱,是的,死亡拯救了她,她死了,孤独离开了这个曾经令她过上奢华的生活,给她痛苦记忆,给了她……的世界,生前的奢侈生活,以前的情人也忘了她,可是她曾得到过一份短暂的真爱,所以她的灵魂也就此得到了净化……
在著名作家小仲马的笔下,以茶花女为由引出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人们,明明鄙视放荡,却又要逼良为娼,如果玛格丽特,没有生在那个肮脏、虚伪、残忍……的资本主义时代,或许她还会有一段辉煌的成就也说不定。
一个喜爱茶花的“茶花女”,希望下一辈子能够远离那些阴暗的墙角,能够每天与阳光相伴,有个相爱的人,幸福生活,即使不再美丽,也别再重复前世的悲剧。
就是这样,社会的另外一面,所以在整天与阳光相行的我们,也应像“茶花女”一样拥有纯洁的心灵,别触碰那些不属于我们东西。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4
阅读《茶花女》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容于角色中。读完它后,心情始终不能平静下来,仍久久陷在玛格丽特和阿尔茫的`爱情中不能自拨。
如果不是那个时代,不是那个注重姓氏的时代,她与他的爱情会有结果吗?假设把他们爱情放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他们要相爱,也必须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人毕竟是要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没有错,但如果这份爱是建立在周围亲人和朋友的痛苦上,那这份爱就不会是那么 保险 了。
一旦这份真挚强烈的爱情降温变成亲情时,相爱的双方就会回到现实的生活中,便会思考自己的处境,甚至会产生分歧,一旦感情有了裂痕,苦水只能自己咽,因为这是你“冒天下之大不韪”换来的爱情。如果不幸,换来的不是同情,而是嘲笑和幸灾乐祸。
在最初特别憎恨阿尔茫的父亲,因为他扼杀了一份美好的爱情。但仔细回味,他站在一个作为父亲的立场上,他的想法并没有错。想想以阿尔茫多疑的性格,如果他和玛格丽特结合后,一定会有隔阂的,因为她并不"纯"。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因为他爱她太深,但这种爱情的可信度却值得人怀疑了。阿尔茫最后报复玛格丽特的手段有些卑鄙,纵使你有再多的理由,也不应该那样对待你深爱的人。
其实如果阿尔茫肯动脑筋想想,他就应该从他父亲变化如此快的态度上看出事情的蹊跷,也应该从她的话中感觉到她的暗示。为什么相信她真的变心了,因为是对他们的爱情并没有自信,在内心深处还是不信任她,可他仍然执迷不悟,难道这是我"旁观者清"?
我被他们真挚的爱情打动的同时,也为他们被埋藏的爱情感到惋惜。
记得以前读它时,并没有这种体会,或许下次再重拾它时会有另一番感受吧,也许这正是一本好书所带给读者的吧?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有多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往往对他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有的人的生活方式是运动,因为他认为他每天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运动,所以他就能在年级运动会上大显风采;有的人的生活方式是 唱歌 ,因为他知道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怀,从而使人更高尚,所以他能在音乐比赛中大展歌喉;也有的人的生活方式是读书,因为他理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他能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谈中流露出知识的渊博,那我们就来谈一谈读书吧!
读书会使人充满智慧,相信大部分热爱文学的人都热爱读书,但读的书也大不一样,有读名著的,有读诗歌的,有读小说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我在假期期间夜读书了,读的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这本小说是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小仲马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完成的。书中描绘了女主人翁玛格丽特·戈蒂埃,一位容貌俊美,姿色出众的女子,受到许多富翁豪爵的追求,而成为他们的情妇,他们每天定厢房票看玛格丽特的戏,而玛格丽特每逢首场演出都会带一束茶花,所以人们都称她为“茶花女”,她因做过许多人的情妇而整日纵身于情色之中,导致身患疾病,可他一点也不在乎,还是整日寻欢作乐,直至病入膏肓才肯接受治疗,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就这样香消玉损了。
其实,在玛格丽特生前和阿尔芒曾经拥有一段纯洁的恋情,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两人分开了,后来阿尔芒知道玛格丽特死亡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读过了这本书后,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既有对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同情,又有对当时统治的憎恨,为什么要对一对有情人苦苦相逼。同时,我对玛格丽特,充满了疑问:为何你的阿尔芒有意,还要与富翁豪爵整日寻欢?难道你不爱阿尔芒吗?但是书上给我的答案是:玛格丽特身患重病,而阿尔芒家境贫穷,没有能力供他治病,所以,她只得通过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获取昂贵的医药费,这是一段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如果玛格丽特当初先调养身心,养好病,再和阿尔芒共度下半生,事情就不会变的这样悲惨了!
《茶花女》这篇小说,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亦没有华丽的词藻,然而它之所以这样催人泪下,是因为它真实的并是小仲马的亲生经历,由此我不禁想出一句;现实生活是艺术形象的真正源泉,其次,还要为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梦想成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世态炎凉,本如此。天成后天各一半,何处惹尘埃!
阅读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相关 文章 :
★ 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5篇
★ 小仲马长篇小说《茶花女》读后感
★ 小仲马茶花女读后感范文5篇
★ 《茶花女》读后感作文范文精选10篇
★ 《茶花女》小说读后感范文7篇
★ 《茶花女》读后感
★ 茶花女的读后感范文5篇
★ 关于《茶花女》读书笔记6篇
★ 茶花女读书心得5篇
★ 《茶花女》读后感作文600字
② 好书推荐 |《茶花女》:即使会被爱情所伤,也请勇敢爱过
你喜欢什么花?
有人喜欢玫瑰,因为它姣艳夺目。
有人喜欢牡丹,因为它雍容华贵。
有人喜欢兰花,因为它清新脱俗。
可是你知道么?在100多年前,有一个名叫“玛格丽特 · 戈蒂埃的年轻女孩却偏偏独爱山茶花。
因为除了山茶花,玛格丽特从不佩戴别的鲜花,所以人们也叫她“茶花女”。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玛格丽特会如此偏爱山茶花,但也许我们可以从《茶花女》这部小说中来找到答案。
提到《茶花女》,就不得不说它的作者亚历山大 · 小仲马。
虽然小仲马的一生创作过像《克洛德的妻子》、《克莱芒索世界》、《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等小说和戏剧作品,但最为世人熟知的还是《茶花女》。
胡适曾经这样评价《茶花女》:
不但如此,《茶花女》还屡次被搬上舞台剧和大银幕,足以可见这部小说是多么受欢迎。
为什么它会如此受欢迎呢?
除了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它抓住了人类永恒的话题——
爱情 。
那么,在小仲马的笔下,《茶花女》究竟写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但因为她出众的美貌,在来到巴黎后,她吸引了许多贵族公子争相追逐,很快玛格丽特就成为了交际圈里的“社交明星”,因为她的装扮总少不了一朵山茶花,所以她被人们称为“茶花女”。
在一次治疗肺病的温泉旅行中,玛格丽特认识了一位丧女不久的老公爵,因为他和自己的女儿有几分相似,而且也患有同样的疾病,所以老公觉便收她做干女儿,负担她的所有开销。
但后来有人告诉老公爵玛格丽特的真实身份之后,公爵虽然受到了打击,却仍保证了玛格丽特的日常开销,条件是她要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
可是已经过惯了欢舞宴饮生活的玛格丽特哪里耐得住寂寞,她无法信守公爵的要求,于是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也因此入不敷出,欠下了几万法郎的债务。
有一天,玛格丽特的邻居普吕当丝带来了两个年轻人来参加派对,其中一个年轻人叫做阿尔芒 · 杜瓦尔,他一直仰慕玛格丽特的美貌,甚至在一年前,当玛格丽特患肺病期间,阿尔芒还每天跑来打听她的病情,而且一直不肯留下自己的名字。得知这一切后,玛格丽特很受感动,尤其看到阿尔芒因为自己咳嗽而流泪时,玛格丽特原本早已在社交场合磨炼得十分冷漠的心开始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此表明心意。
阿尔芒真挚热烈的心激发了玛格丽特对新生活的向往,她决定和阿尔芒去郊外住一段时间,就在她准备独自筹集一笔钱时,却被阿尔芒撞见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他因此醋意大发,并误会了玛格丽特,但后来他还是得到了玛格丽特的原谅。
经过努力,玛格丽特终于和阿尔芒搬到了郊区,并租下了一间房子,得知此事后,老公爵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生活来源,于是玛格丽特不得不背着阿尔芒典当了自己的首饰和衣服,了解了这一切之后,阿尔芒决定变卖母亲留给自己的遗产,以帮助玛格丽特还清债务。
就在这时,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他用调虎离山之计支开了阿尔芒,然后找到了玛格丽特,他告诉玛格丽特,自己的女儿找到了一个体面的人家,但那户人家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玛格丽特不和阿尔芒断绝往来的话,他们就要退婚。
为了阿尔芒和他的家庭,善良的玛格丽特只得做出牺牲,她悲伤地给阿尔芒写了一封绝交信之后,重新回到巴黎,回到过去那种奢华糜烂的生活中。
失魂落魄的阿尔芒来到了巴黎,他祈求玛格丽特同她一起离开,但玛格丽特因为要信守对阿尔芒父亲的承诺而拒绝了阿尔芒的要求,这让阿尔芒再次误会了玛格丽特,最终他伤心欲绝,独自一人离开了巴黎。
玛格丽特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她一病不起,债主们也纷纷向玛格丽特来讨债,在多重打击之下,玛格丽特给阿尔芒写了一封充满了思念的信之后,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离开了人世。
交际场所的风尘女子,也会有爱情么?
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以“我”的视角来向读者介绍玛格丽特:
在那个时代,交际圈中的女性往往是没有人看得起的,与她们夜宿的男子是不会公开承认和她们的关系的,更别提周围人对他们的冷眼了,毕竟在当时,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女孩子是不会被公众所接受的——她们,又怎么可能会拥有爱情呢?
四
因为一本书《玛侬 · 列斯戈》,小说中的男主角阿尔芒 · 杜瓦尔找到了“我”,并讲述了他和玛格丽特的故事:
玛格丽特虽然出身卑微,但姣好的面容使她受到很多男性的喜爱和追求,但玛格丽特清醒地知道这些纨绔子弟并不是真的爱她,她在他们眼中无非是被包养的“金丝雀”,但在阿尔芒的眼中,玛格丽特是那样美丽纯洁,就连她说话时略显刻薄的语气也是率性天真的表现,他不忍看到心爱的人因为长期遭受肺病的折磨,所以他在玛格丽特咳喘吐血时会心痛落泪,也正是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切,让从未体会过真爱的玛格丽特大受感动。
于是他们开始同居在一起,甚至还搬到郊区,过起了神仙眷侣的生活。那一段时间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阿尔芒甚至想到要变卖母亲留给他的遗产来替玛格丽特还债。
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 因为他是真的爱她呀!
不得不说,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是真诚的、炽热的,但可惜的是,这份爱在现实面前是多么苍白和无力,而他的感情又是那样幼稚和不成熟。
认识玛格丽特之前,阿尔芒攻读了法律,取得了律师证书,但他并没有在律师界某个职位,而是收起了证书,像当时很多巴黎青年一样过起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他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全是依靠父亲的零花钱来接济。如果没有认识玛格丽特这,些钱足够他的日常开销。
可是,在他和玛格丽特交往期间,他的开销就增多了,因为他们要去餐馆里吃饭,去剧院里看戏,晚上还要宵夜,以一个没有工作、全靠家里帮补,而且家底并不丰厚的青年来说,这是难以负担得起的。
难怪玛格丽特的邻居普吕当丝要劝他放弃:
但陷入爱河的阿尔芒哪里听得进这番话,他想要满足玛格丽特高额的消费,也想继续和她在一起。
但阿尔芒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去谋求一份正当的工作,反而去铤而走险,他开始赌博,所幸并没有因此欠上一身赌债,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并不好过。于是,阿尔芒想到了要变卖母亲留给他的遗产来帮助玛格丽特还债——毫无疑问,这真是一个深情但是又幼稚的男人啊!
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他珍惜玛格丽特纯洁的心,他将她视为是人间圣洁的尤物,还心疼她娇弱的身体,也会为她吃醋和发狂,但他却无法给玛格丽特一个安全的港湾——他还是太年轻了,他不知道只有爱情的生活说到底只是美好的幻想,甜蜜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终究是不堪一击的。
有人说,是阿尔芒的父亲拆散了这一对恩爱的情侣,但我却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阿尔芒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守护住自己的爱人,是他的幼稚毁掉了自己的爱情。
那么玛格丽特呢?
在我看来,玛格丽特对自己的身份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因为在声色犬马的世界里待得太久了,玛格丽特知道那些所谓的“追求者”无非是看重了自己的容貌,但要为他们付出真心,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有了家室,即使没有,他们也不会为了她这样一个出入于风尘场所的女子抛弃一切。所以她和别的年轻男子在一起时,难免会语气略显刻薄和傲娇,这也算是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而当玛格丽特看到阿尔芒因为自己咳血而落泪时,她那颗早已麻木的心被深深打动:
对玛格丽特来说,金钱和权贵已经不能够使她动心了,她真正期待的,是一份真正的、与金钱地位都无关的爱情。
在世俗的观念中,玛格丽特是虚荣且拜金的,她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昂贵的消遣,以至于以往那些曾经追求过她的人到最后要不就是破产了,要不就是因为不堪沉重的经济压力而离开。
玛格丽特真的这么崇尚物质么?
不,来自乡下地方的她当然也过得了贫苦的生活,只是要一个没有任何生存技能、也没有家世背景的穷女孩在当时的巴黎生存下来,似乎也只有沦落于风尘这一条道路。她不是物质女孩,只是因为缺爱,才只能以挥霍物质乃至健康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阿尔芒的出现,让这个缺爱的女孩找到了重新生活下去的力量,与其说是因为阿尔芒的细心照料让玛格丽特重获健康,倒不如说阿尔芒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为了阿尔芒,也为了她的爱情,玛格丽特愿意洗去过往的浮华,和他回归田园生活,她断绝了和以往朋友的联系,同她的旧习惯决裂,也舍弃了从前的挥霍。
在布吉瓦尔,玛格丽特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她可以和心爱的男友朝夕相处,两人可以在树荫下嬉戏,可以幸福地依偎在一起……这样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是极为简朴的了,但在玛格丽特眼中,有爱人、有爱情,这就已经足够了,因为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呀!
但是爱情在很多时刻是要面对现实的挑战的,为了维持生活,玛格丽特不得不典当她的物品以用来日常开销,而为了阿尔芒和她那个已经找到好人家、即将结婚的妹妹,玛格丽特更是只能做出牺牲,她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和阿尔芒分手。
而重回巴黎交际圈的玛格丽特仿佛心已经被掏空了一般,她不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是变本加厉地沉醉于其中:是呀,对于她这样一个弱小的女孩子来说,没有了爱情,人间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
玛格丽特是善良的,因为她为了心爱的人一家的幸福而做出了牺牲,在那个时刻,那可能是她唯一可以、而且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玛格丽特也是卑微的,因为她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和爱情。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爱情至上”这句话是多么脆弱无力呀——缺少了经济支持,试问有谁可以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恋爱呢?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读者或许从来没有留意过小说中的另一个女孩,虽然她在小说中并没有真正出现过——她,就是阿尔芒的妹妹。
作为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年纪的女孩,阿尔芒的妹妹虽然有一个父亲和哥哥,但其实她也算得上是一个悲剧人物,小说中虽然没有说明她是否是自由恋爱,但是单从她即将结婚、却被夫家告知“如果她的哥哥执意要娶一个社交圈的风尘女子,那么就只有取消和她的婚事”这件事来看,她在婚姻中也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嫁给一个“体面”的人家,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无力守护自己的婚姻,只能要求另一个女孩而牺牲掉自己的爱情,这样的人生,又能好得到哪里去呢?
有首歌叫做《原来爱情这么伤》:
在爱情中,最痛苦的,其实并不是那个爱得最深的人,而往往是无力作出选择的那一个。
据说不同颜色的山茶花有不同的花语:
白色山茶花的花语是“纯真无邪、理想之恋”,而红色山茶花的花语则是“谦让、高级的理性”,玛格丽特偏爱这两种颜色的山茶花,我想,或许这两种颜色的山茶花也暗示了她的性格:对爱情充满了纯真无邪的幻想,但也始终坚守着高贵的灵魂。
每年都1-4月,是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无论你在哪里,希望你在看到这朵这种花时,可以想起一个叫做“玛格丽特”的女孩,希望在这世间每一个执着又温柔的女孩,都可以拥有如山茶花一般灿烂的爱情——
可以有勇气大胆去爱,
也可以有底气勇敢离开 。
③ 要推荐茶花女是本好书的推荐理由
《茶花来女》是一部世自界文学经典。《茶花女》是第一本流传到我国的外国小说。
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耶的生活经历为主线,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作品艺术表达上独特而新颖。组织情节时,用了追叙、补叙、倒叙,手法多变,生动有致。一个个悬念的设置,扣人心弦,使人不忍释卷。特别是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