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视频
『壹』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教学反思:
课题揭示与中心把握:
- 成功之处:通过解剖课题,直接导入课文中心,使学生能够快速抓住文章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明确了“魂”即是“精神”,并找出了代表梅花精神的中心句,即“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 创新方法:通过换课题的方式,如换成“民族魂”、“松树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祖父心目中梅花与祖国的紧密联系,以及爱梅花即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拓展阅读与情感领悟:
- 有效拓展:在学完课文后,联系王安石的《梅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梅花傲雪的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物,激发学生的赞扬和学习动机。
- 情感对比:通过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李白的《静夜思》、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思乡”情感,与文中外祖父的“思乡”进行对比,使学生对这种情感有更全面的了解。
写法学习与学以致用:
- 中心突出:本文中心明确,借物抒情,通过外祖父和梅花之间的几件事来表现主题。学生读文后能够发现作者借梅花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 写法借鉴:通过学习本文的写法,学生能够理解并借鉴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知识点抓得不准,导致部分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需要额外时间进行补充。
- 改进措施:精心制作课件,利用多幅梅花图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乐,使学生在欣赏梅花美丽的同时,对梅花开放时的环境有清晰印象。同时,再次展示课文中心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使学生对“梅花魂”有更深刻的感情升华,更好地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念念不忘的原因。
『贰』 六年级语文上《梅花魂》教学教案
《梅花魂》作者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梅花魂》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质疑
1、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习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知学备好生: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曲唱的是梅花,歌颂的却是江姐。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设计意图: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
(二)分析“爱国心”。
此时,我们心中的疑问能解决了吧!
(A)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悄然泪下。
我们来消悔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 出示重点句,边读边悟情。
(B)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外公不容许中拿滚正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申斥我妈――训罢,便用……
外公爱护的是――自己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老师小结。
(C)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的原因。
(D)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视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领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冲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三、升华主题
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