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篆字字典

梅花篆字字典

发布时间: 2025-10-03 05:04:42

A. 有没有关于梅花篆字的资料

初学者--你的这个问题我乐意回答你--能想宏观的认识,这才是善于学习的---
1,看看--书法史,论,鉴,集,评---尤其是关于篆字的--书法史时一定要读的--书去哪里找呢--去京东或卓越--网上书城--正版,折扣,方便--我都用过的--所以推荐---
2,或,和,找找--〈《中国书法》《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之类的书--
3,篆分--大小“篆”,还要看字帖--以上的书会谈到的--,还有购买《书法字典》好多的版本--中外的都有--

B. 华容的终南山好玩吗

终南山 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武功,东至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

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当了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当时主要建筑有文始、三清、玄门等列祖殿,还有紫云衍庆楼和景阳楼等,成为古楼观的中心。以后历代虽时有修葺,但屡遭兵燹,至清末,宗圣宫仅存残垣断壁 ,一片废墟。此后,楼观的中心便转移到了说经台。新中国成立后,对古楼观进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说经台为中心的建筑群。

说经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圣殿。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相传元至元二年(1283年),周至地区发生瘟疫,无药可医,死者无数。当时楼观台的监院张志坚,晚上作了个梦,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内有吾炼就之丹药,可治民疫。”张监院醒来后觉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门前寻找,果然在西边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张监院忙令人取水给患时疫的道士饮用,两个时辰后疫病神奇地痊愈了。消息传出后,远近百姓都来取水治病,时疫遂退。三年后翰林学士赵孟瞓来此游览,闻听此事十分惊奇,遂索纸笔大书“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经》“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庙会,香客仍争饮此水以祛病延年。

说经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炼丹炉,传为老子当年炼丹所用。台的东南方有一个“仰天池”,传为老子当年打铁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养性的“栖真亭”。台的西边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训弟子徐甲之处。传说老子西游途中将一具白骨点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达函谷关后,老子将七香草点化成美女考验他,徐甲经不住诱惑,刚要有所动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现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为其求情,老子方又点化白骨为徐甲,并用拐杖怒触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饮用。台的东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为椭圆形,冢方四米,占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毕沅书“老子墓”碑石。

说经台北二里处为宗圣宫遗址。临观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9株历经千年仍然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古柏。当地群众尊称为“楼观九老”。其中有一棵树传为老子当年系牛所用,被称为“系牛柏”。树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头。西南隅有三棵树,树上结瘿酷似三只昂首展翅、活灵活现的苍鹰,人们被之为“三鹰柏”。

楼观台留存有不少珍贵的碑刻,如唐代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载隶书《灵应颂》、苏灵芝行书《唐老君显见碑》、员半千隶书《唐宗圣观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书《第一山》、苏轼行书《游楼观台题字》;元赵孟瞓隶书“上善池”碑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高文举所书《道德经》碑两通。其字体介于石鼓文和大篆之间,书法劲力苍古,风格绚丽,近看是字,远看如花,字字珠玑,如梅花初放,被后人誉为“梅花篆字碑”。两通碑侧各有七个冷僻的字,为一般《字典》所不载,据称为老君十四字养生诀,其意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终南山楼观台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动人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文物遗迹,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信士游客。

。终南山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耸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华山距西安市30公里,以奇峰异洞、清池古庙著称。因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曾于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称大乙山。主要景点有太乙池、风洞、冰洞、翠华庙等。

太乙池为山间湖泊,传为唐天宝年间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环列,池面碧波荡漾,山光水影,风景十分优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于峰巅之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情趣,其乐无穷。 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15米,深40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风洞之北的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 现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库,泻水时飞瀑倾流。由山下望去,素练悬空,气势磅礴,亦成一景。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翠华庙前皆有庙会。这时,游人如潮,十分热闹。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产药材,古人称它为终南神秀之最。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5峰,俗称南五台,以观音台最著名。 宝泉位于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为品茗休憩之佳地。独松阁亦位于山腰,因阁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阁周鸟语花香,景色如画,为览胜之佳地。 观音台又称大台,位于独松阁之上,有隋国光寺遗址。此台视角开阔,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为之一开,心旷神怡。

C. 梅花篆字的李淑萍

陈三两是业内人员公认的梅花篆字大家,原名李淑萍,祖籍山东惠民县辛店镇李家寨村人,明朝正德年间举人李经九之女。李经九夫妇被宦官刘瑾谋害,而后她隐姓埋名,取名陈三两。“陈三两”不仅文章写得好,还能双手同写梅花篆字,当时在武定周边县无人不晓。她乐善好施,口碑极佳,曾收落魄书生陈奎为义弟,拿出私蓄资助陈奎食宿,并亲自教他读书作文,后来陈奎中了状元。到了晚年,“陈三两”又用积蓄创办“福利院”,收养了不少孤儿。其中有一郭姓儿童特别聪明,“陈三两”不仅教他学文识字,还亲手教他“梅花篆字”。“陈三两”是梅花篆书大家,经她七、八年的精心传授,这个孩子深得其真传。长大走出福利院后,利用他学得的梅花篆字技艺走街串巷,以卖字养家糊口,并将这一书法艺术一代一代传了下来。“陈三两”去世时84岁,从当时的富春院到东关外她的墓地约有三华里,送葬的人们成百上千,都是自发赶来的。这个郭姓孩子不但亲自为陈三两送终出殡,每逢年节还要祭奠扫墓,亦可谓尽了孝道。“陈三两”的事迹在其故后亦被搬上电影、电视、戏剧舞台,通过京剧、蒲剧、曲剧、豫剧、越剧、河北梆子等多种剧种传唱至今。 郭氏将“梅花篆字”传至十二世孙郭敬斋【号、文山】时,因正值民国战乱时期,民不聊生,他遂又以卖字画求生。有一年,郭敬斋来到中原古城蕲县街头,饿着肚子连摆了三天的地摊,无人问津,分文未进。在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哪有闲情雅致去买字画,悬于家中欣赏呢?那天晚上无处藏身的郭敬斋就躲到王家大门屋檐下避风御寒,夜里竟被冻僵门外。
王从彬先生早晨推开大门,却发现一个中年男子蜷缩门前,已冻僵昏厥。他赶忙喊来家人,把中年男子抬到床上,加衣盖被,熬药喂饭。中年男子慢慢苏醒过来。郭敬斋苏醒过来才知缘由。得知救命恩人名叫王从彬,出身富贵家庭,读过私塾,后来在当地当过教书先生,也是一介文人,两人谈得很是投机。为了报答王从彬的救命之恩,郭敬斋决定将祖辈从陈三两那儿学得“梅花篆字”传授给他。王从彬听了很是高兴,天天跟着郭敬斋研磨临帖,潜心钻研。过了足足半年之久,王从彬的梅花篆字技艺已是出神入化,挥洒自如,郭敬斋也就此告辞还乡了。 王洪军先生,出生于六十年代初期在宿州古城蕲县一乡村。洪军先生幼时,家父遭受文革风雨洗礼,一穷二白。1980年5月,受父亲教导自学医学,承包土地12亩,却喜好丹青,四处涂鸦。一墙之隔的大伯王从彬,已是耄耋老人,体弱多病,儿女又不在身边,小洪军常常帮着老人打水扫院,下地割麦种豆,忙得不亦乐乎。王从彬老先生看到小洪军天资聪颖,又喜欢写写画画,终于有一天,他把小洪军拉到屋里,说:“洪儿,大伯教你写梅花篆字吧。”小洪军高兴得手舞足蹈,喜不自禁。此时“文革”结束不久,舞勺之年的王洪军正式拜王从彬老先生为师,研习梅花篆字,这一写就是三十多个春秋。 王洪军的确没有辜负他大伯的一片苦心,在老人的精心指导下,书法技艺长进很快,没几年工夫就掌握了书写梅花篆字的要领,并且带着这门精湛艺术走进了大学,进而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已是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的骨干民警,

仍是忙里偷闲,刻苦研习书法技艺。王洪军的“梅花篆字”就是在篆字的基础上,将梅花镶在字中,使篆字和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远观为花,近看是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独特艺术效果。他决心进一步钻研“陈三两”的梅花篆字,不断创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与点画之间,施美与花枝之中,展风神气韵之美。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清大师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洪军先生谦虚地向前辈大师学习,融会贯通,勤奋好学,看病为主、闲余习字、忙时种田,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推陈出新,他吸取传统梅花篆字的精髓,容入现代审美情趣,将生涩难懂的篆字转换成易于辨认的现代汉字,将梅花的枝干穿插字里行间,然后在所书篆字周边或疏或密,圈点上不同角度的梅花作点缀,使原本显得呆板单调的梅花篆字,愈发的风姿摇曳,婀娜多姿。为了画好梅花,洪军先生深入生活,同时还从传统的国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师古而不泥。将梅花篆字的艺术推向高峰,他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登门求画的络绎不绝。
洪军先生部分作品在人民大会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展览馆展出并被收藏。传略被《当代名人艺术大典》《世界艺术家传略》《中国中华魂》《国际墨海精英精品集》120家辞典收录

。2008年10月28日,应邀参加“首届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出访日本,授于“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称号。2009年6月28日,应邀出席英、德、法、瑞典中欧多国文化艺术交流展,反响强烈,特授“梅中藏书大师”称号。曾多次应文化部邀请出访: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授予“中欧友好文化交流特使”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东方梅中藏字”。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联合国书法家理事、201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创意大师,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专利权。
艺术家年鉴:1996年7月,荣获全国中和杯二等奖,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荣获中国人民艺术奖。1997年应文化部邀请出席「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2000年应文化部邀请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2000年当代中国精神座谈会」,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荣获艺术价值认证书,受到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题词2000年作品编入《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2000年7月,被郭煌艺术研究院吸收为会员,作品被研究院美术馆收藏

2000年8月,列入《中国文化名人大写真》美术家卷2000年9月,经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质量部认定评审已加入ISC2000、2001、2002、2003年艺术质量价值评审网络体系,中国文化部首选入网书画家之一。2003年获中华国宝奖,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中华魂」书画集2004年载入《中国共产党人格言选集》、《中华杰出人物》2005年荣获《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展览全国三等奖,作品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展出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6年8月8日,被评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

2009年在中欧第九届友好文化交流活动中,其梅花篆字作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展出并被收藏,王洪军荣获「中欧友好文化特史」和「东方梅中藏字大师」称号2009年8月,赴港澳出席香港回归12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活动,其作品由香港和澳门美术馆收藏2009年10月,荣获「世界百位杰出艺术名家」称号2010年5月,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收藏2011年2月,被聘为台北故宫书画院终身客座教授2011年10月,赴俄罗斯出席首届中俄文化交流展,作品在圣彼得堡宫展出并收藏,获中俄友好文化交流特使奖2011年9月,获杰出人类贡献奖,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大师知名艺术家称号2011年11月,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获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号码:ZL201130398400.X;ZL201130398390.X;ZL2011303963.X.2013年,荣获中国十大杰出创意大师

2013年7月,荣获“梅花篆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奖 2013年11月15日做客中央电视台《影响力对话》栏目专题报道2014年3月,被世界文艺家(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评委会)授予“世界文艺功勋人物”荣誉称号; 2014年4月,接受《世界华人频道》栏目专访2014年5月6日,被中国国家书画院、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审核评定,特授予「中国艺术大师金爵奖」荣誉称号。2014年5月21日在北京成立了世界吉尼斯 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篆字(中国)艺术中心研究院。
2014年6月8日,在北京举行“梅花篆字”新闻发布会,成立“梅花篆字”研究会(基金会)
2014年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成功之路栏目专访
2014年10月1日,开始撰写一部梅花篆字版《新华字典》,约28700字,正在创作中…

2015年8月10日,“梅花篆字”苏州刺绣版落户乾隆七下苏州的本渎镇玲珑锈展厅。2015年12月受邀美国集邮总公司作品出版「中美建交36周年纪念邮集」

热点内容
萧肖花艺 发布:2025-10-03 06:30:00 浏览:931
色婷婷丁香花 发布:2025-10-03 06:24:26 浏览:631
部编丁香结 发布:2025-10-03 06:06:03 浏览:575
韩国樱花图片 发布:2025-10-03 05:53:42 浏览:418
名家画写意梅花 发布:2025-10-03 05:53:42 浏览:189
大写的梅花 发布:2025-10-03 05:36:43 浏览:967
荷花开欲乱 发布:2025-10-03 05:26:47 浏览:142
林檎花语 发布:2025-10-03 05:26:39 浏览:912
郑大樱花节 发布:2025-10-03 05:25:24 浏览:934
樱花素化妆品 发布:2025-10-03 05:25:22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