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单股梅花结

单股梅花结

发布时间: 2025-09-25 17:01:10

『壹』 中国民间有送银碗的风俗吗通常都在哪些时候这是什么意思呢

送银碗代表着什么?

银碗属于一种银质器皿,在古代,银质器皿只有是皇室家族以及富贵人家才有条件使用的,所以银器在古代也是高贵富有的象征。

而且银子具有净化水质、消菌杀毒、防腐保鲜等功效。用银碗吃饭对人体是有很多好处的,所以送银碗也是送健康。

什么时候送银碗?一般是在婚庆的时候,因为中国历来有结婚送碗筷勺的习俗。

纯银999银碗

谢谢您的关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贰』 步摇与簪子和钗的异同

一、相同点

步摇与簪子和钗都是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

二、不同点

1、形态不同

步摇是带流苏吊坠的簪子,中国传统汉民族首饰。

2、名称来源不同

步摇是在笄(簪)上加以饰物而来。其制法是先以金银丝编成枝,再往上缀满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际。因为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着的珠玉便会不停的摇动,固而称为“步摇”。

簪子,古代妇女将头发挽成髻鬟,还要以簪钗贯连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簪的本名叫“笄”。“簪”是秦汉以后的叫法,在秦、汉以前称之为“笄”(ji1),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的两个名称。历代遗留下来的发簪样式十分丰富,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

发钗和作用与发簪一样,都用来插发,但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因而称为“钗”。

(2)单股梅花结扩展阅读

发簪的形式

古代发簪子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

在民间,一般来说是富家多用玉质银质,贫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较为贵重物品,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可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骨头簪子”。

簪子一般长三四寸,更长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头细易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还有一种扁簪子,两头粗,中间细,多是银、铜质。扁簪子的两面分反正,正面饰有花朵草叶及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往里弯。

扁簪子具有十分明显的装饰意义,固定发上,闪闪发光。簪子是妇女在修饰头发时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它是妇女们固发、美发的有效用品,这是它几千年来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叁』 求古代簪子,步摇,发钗的名称和清朝的旗装的名称

1、镶宝石碧玺花簪

镶宝石碧玺花簪,清乾隆,长25cm,宽12cm。

花簪为铜镀金点翠,上嵌碧玺、珍珠、翡翠。以碧玺做立体芙蓉花,花蕊为细小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细雕而成,花蕾为碧玺雕成,花托为点翠。一只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为翡翠薄片雕成,并嵌珍珠、碧玺。整个花簪用料讲究、华贵。

花簪使用了雕刻、金累丝、串珠、镶嵌、点翠等多种工艺,均细致精美,立体感强,彰显了皇家用品的尊贵。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广东宝玉石雕刻行典型的代表作,又称为“广片”,其特点是薄而匀、精而细,常用来雕刻花叶、蝴蝶翅膀。

2、嵌宝石点翠花簪

嵌宝石点翠花簪,清乾隆,长14.5cm,宽12cm。

花簪为铜镀金点翠,上嵌红宝石、碧玺、翡翠、珊瑚、珍珠等珠宝。花簪上装饰的穿珊瑚珠“囍”字、点翠如意、点翠蝙蝠、点翠飘带等,寓意万代福寿如意。花簪工艺繁复,选料名贵,是清宫后妃在喜庆吉日、盛典时着吉服、便服时所用,也是后妃首饰中的精品。

3、金镶珠石点翠簪

金镶珠石点翠簪,清,长24cm,最宽7.5cm。

簪为金质。簪体镂空累丝,一端呈长针状,另一端作精心的装饰:錾刻加累丝五朵灵芝,构成一朵梅花形,每朵灵芝嵌一块红色碧玺。梅花形的中心部位为累丝篆书“寿”字,寿字中间嵌东珠一粒,松枝及竹叶点缀于寿字周围。灵芝、寿字、松竹上均有点翠。

此簪造型生动,累丝工艺细腻精工,纹饰寓意吉祥。

4、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

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清,衣长138.5cm,两袖通长188cm,开裾长79.5cm。清宫旧藏。

棉袍质地为七枚二飞素缎,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左右开裾。棉袍前胸、后背、两肩、前后襟以妆花技法织八团喜相逢花卉图案,领边、中接袖和马蹄袖均在石青色缎地上绣折枝花卉。此衣中遗存黄条载:“览绿缎织八团花卉绵女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收福隆安呈”。

5、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清,身长143cm,两袖通长216cm,袖口宽18cm,胸围长134cm,下摆宽124cm。清宫旧藏。

此袍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左右开裾,直身。全袍以蓝缎为面料,以绿孔雀羽捻线大面积铺绣,此即所谓“铺翠”。全身用穿珠绣法绣制五爪大龙9条,并分别在领、袖等处绣正龙4条,龙与龙之间点缀传统吉祥图案:“八吉祥”、“暗八仙”、“八宝”、“三多”、五彩云朵、蝙蝠以及寿山福海。

在配色上用三晕过渡法,由浅而深,使全袍色彩艳丽又不失柔和雅致。此外,龙身的穿米珠绣,龙鳍、角口、尾的揖线绣,龙髯的圆金线、圆银线绣,流火纹的穿珊瑚珠绣,以及五彩绒线绣制的吉祥图案,均绣工平齐,针法娴熟。

此袍为清代铺翠绣吉服袍仅存的珍品,其铺翠工艺史所罕见,是研究清代织绣工艺的重要实物史料。

『肆』 介绍一下古代簪子,有什么类型

簪子:又称簪、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 钗指妇女用的发饰。金钗指金制的发钗,喻高贵的妇女。荆钗指以荆枝为发钗,喻妇女朴素的服饰(土钗为扒刈和扠草用的铁叉,不是发饰)。由于钗有两股,分2、简介——
(1)材质
古代的簪和钗除了金属和荆枝制作之外,还有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银、铜等各种材质制造。发夹出现后,簪和钗就渐渐少人使用。直至近年又再流行,除了传统的材质外,还有全枝用塑胶制造的簪钗或以塑胶为装饰的簪钗,另外镶上水晶或其他半宝石的簪钗亦很流行。
(2)作用
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缨绂是丝帽带,笏乃手版)。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常用簪作装饰。朝鲜妇女穿着韩服时,会用簪插在发髻,如戴上假髻,亦会以簪作装饰。
(3)簪子是东方古典的标志
簪子这种传统饰物,颇具东方古典神韵,挽簪的女子带着夏季的清凉、摇曳的风情,宛如从宫廷壁画上走来,摇曳婀娜如夏荷,不由得让人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想起江南采莲女,“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象一幅水墨山水画,如旋转的乐拍,让人回味悠长……都市中几尽绝迹的一种美!!
(4)簪子是东方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
通常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满清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5)簪子的其他材质
与珍珠相提并论的还有金、玉等为上乘材料,另外镀金、银或铜制,也有宝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种簪环首饰,装饰在发髻之上,这若是同进关以后相比,就显得简单得多了。清代以来,由于受到汉族妇女头饰的影响,满族妇女,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环首饰,就越发的讲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办六十大寿时,在恭进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胜簪、景福长绵簪、日永琴书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仁风普扇簪、万年吉庆簪、方壶集瑞边花(鬓花)、瑶池清供边花、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这些发簪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上,无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6)景德镇陶瓷手工簪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在传统手工艺品陶瓷发簪的制作方面也匠心独运,活灵活现。其主要制作材料为高岭土,瓷土,首选精细的泥料,加入适当的水和泥料拌匀后,采用手工的方式将不同造型的簪子一片一片捏制成型后,干燥,上釉(色),再放入窑炉经过高温(1310℃)左右的高温烧制,之后再经过打磨抛光,一支纯手工的陶瓷簪子就制作成功了。
(7)清朝的簪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绘。从图上看,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妃们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上亦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最为珍贵。如北京故宫珍藏的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盘肠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之佳作。此外还有金质的福在眼前管、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受到瞩目。还有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丽华贵之感。随着清代后妃发式逐步加宽加大,簪饰的形制也逐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簪饰越来越大,不仅适合满族妇女梳两把头覆盖面大的特点,还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

『伍』 古代女子的发簪有什么讲究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

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5)单股梅花结扩展阅读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陆』 古代女子头上戴的簪子有什么讲究么

簪子又称簪、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 钗指妇女用的发饰。

金钗指金制的发钗,喻高贵的妇女。

荆钗指以荆枝为发钗,喻妇女朴素的服饰(土钗为扒刈和扠草用的铁叉,不是发饰)。

由于钗有两股,分钗便被借用来指夫妻分如“破镜分钗”、“分钗断带”。

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

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缨绂是丝帽带,笏乃手版)。

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常用簪作装饰。朝鲜妇女穿着韩服时,会用簪插在发髻,如戴上假髻,亦会以簪作装饰。

(6)单股梅花结扩展阅读:

发簪式样:

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 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

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发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簪子

『柒』 怎么区分手工刺绣和机器刺绣

1、看题材

机绣是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考虑到市场需求的数量,必须选择较多人可以接受和喜欢的题材。比如牡丹(花开富贵)、梅花(报春图)、山水(旭日东升)、老虎(高瞻远瞩)等等。看到这样题材的大幅刺绣,立刻心里就要产生警惕。如果价格便宜得不可思议,那么就可以判断为机绣产品。

2、看线光

机绣最初使用的绣线是化纤质地的,而且往往双股线编结在一起,好像细细的麻绳一样。这样的机绣是很容易分辨的。后来,机绣对绣线进行了改进,使用化纤添加少量真丝混纺的绣线,而且改成单股的,这样就与纯蚕丝线很接近了。

遗憾的是,这样做出来的机绣虽然很像手绣,但是绣面上泛着一层贼光,与丝绸温润蕴藉的光泽大不相同。熟悉丝绸的人一看便知。所幸机绣不能完全采用纯桑蚕丝的绣线。

因为绣花机器的机针运动频率很快,如果使用纯丝线的话,一定会起球。而且纯丝线的强度不够,很容易拉断。

3、看劈线

手工刺绣需要根据造型、工艺的需要将绣线劈成16份、32份,最多可以达到64份。然后使用其中的几份制作刺绣。因此,手工刺绣作品中,绣线粗细是富于变化的。一般总会有2、3种不同粗细的线,或者多达十多种不同粗细的线。

机绣最初是不能劈线的。后来经过改进,开始使用不同的粗细的线制作不同区域。但是,机绣的绣线粗细选择是有限的,现在看来一般只有2种。也许未来,机绣会采用更多的粗细选择,但是还是很难达到手工刺绣的水平。

4、看造型的细节

机绣无法处理好造型的边缘、尖端等细节。对于工笔风格的花鸟,手工刺绣可以使用适当的针法将花瓣绣制得非常均匀、干净、玲珑剔透。而机绣制作的花瓣边缘和尖端部分是模糊的、混乱的、参差不齐的。

对于其他的一些细节,如小鸟的尖喙、羽毛的纹理、叶片的向背等,也是如此。现在,机绣在这些细节上已经有了重大改进,但是仍然与手绣无法相比。

5、看色彩配置

机绣的色彩选择是有限的,色块之间的过渡比较生硬。可远观而不能近玩焉。手工刺绣的色彩丰富,过渡中间色的层次很多。画面细腻生动,气韵流畅。

(7)单股梅花结扩展阅读:

传统技艺“刺绣”:传承不易 创新很难。

刺绣业似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不少流派进入了地方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手工艺人,有了政府保护和资助,有了安心研究传统艺术的心境;

在礼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上,刺绣获得热捧,明代绣娘韩希孟以董其昌的画作为粉本的绣品,如今拍出的价格甚至高过画作本身;江苏、湖南等地,更是形成了初具规模、运作良好的绣品市场,养活了众多以刺绣为生的绣娘。

但市场红火,也让人心浮躁。一件作品拍卖出高价,必然会招致一窝蜂的模仿、跟风,进而又降低了整体的艺术水准。

例如,苏绣首创、多用于绣制中西绘画作品的“乱针绣”如今随处可见,但由于许多绣娘对国画、油画等缺乏理解,没有绘画基础和审美修养,难以处理光影明暗、色调变化等各种关系,刺绣行业设计人员又严重缺乏,绣品大多经不起端详,绣出的人像经常出现嘴斜、鼻歪等形状。

除了市场浮躁导致艺术水准下降外,传统刺绣还面临着原料、辅件等配套缺乏带来的巨大困扰。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刺绣传习馆馆长、沈寿刺绣传人张蕾说,刺绣要使用编织紧密的塔夫绸和色彩稳定、细致的16或24色上好丝线,现在都很难买到;

各种刺绣针法所需长短不一、各有“奥妙”的绣花针,如今多半只能在日本、香港等地寻觅;好作品“三分绣七分裱”,刺绣品最好手工装裱,而如今机器装裱盛行,优秀的手工装裱师傅却越来越难找。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手工刺绣

网络-电脑绣花

人民网-传统技艺“刺绣”:传承不易 创新很难

热点内容
大梅花绿色 发布:2025-09-25 19:05:48 浏览:580
荷花稻草人 发布:2025-09-25 18:52:14 浏览:491
家庭绿植书 发布:2025-09-25 18:46:06 浏览:293
7朵花插花 发布:2025-09-25 18:23:57 浏览:512
南京盆栽送 发布:2025-09-25 17:59:49 浏览:707
花卉乡任务 发布:2025-09-25 17:57:37 浏览:106
孝勇荷花酒 发布:2025-09-25 17:56:25 浏览:867
兰花底釉 发布:2025-09-25 17:43:53 浏览:636
结婚插花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9-25 17:42:33 浏览:816
兰花种数图片 发布:2025-09-25 17:42:23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