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入梅花都不见
发布时间: 2025-09-22 00:52:27
❶ 郑板桥咏雪,最后一句是飞入梅花都不见,还是飞入芦花都不见
郑板桥《咏雪》中最后一句是“飞入梅花总不见”。
原诗:
《咏雪》清代:郑燮专
一片两片三四属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释义:
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
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世籍苏州,后迁兴化。
(1)飞入梅花都不见扩展阅读:
主要表达意思是雪花多、白和美。诗句之中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美好景象。
郑板桥使用数字作出《咏雪》这样朗朗上口数字诗之后,这种简洁表达方式也渐渐被人们所喜爱,在郑板桥之后也有着很多人模仿着郑板桥这首《咏雪》来作诗,如在后来比较出名由乾隆皇帝所作《咏雨》还有不知道是谁做作《数星星》,以及后来《咏书》《咏林》等。
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诗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人模仿郑板桥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高度。因此那些所作诗歌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咏雪。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