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注释
『壹』 描写梅花的美文
花的世界里开放着各种争奇斗艳,多姿多彩的花儿。因为他们是美好的象征,所以,谁都喜欢。有人喜欢华贵艳丽的牡丹,有人喜欢绚丽火红的玫瑰,有人喜欢淡雅幽香的水仙,但我却偏爱独傲霜雪的梅花。
梅花——自古以来,都是诗人们赞颂的对象。就像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陆游的“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及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类诗句不胜枚举。
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它不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他成长的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冰天雪地。然而,当你漫步在它身旁,映入你眼帘的却是傲然挺立的枝干,含苞欲放的花蕊。瞧,那一朵已经开放,红红的,细细的花蕊伸出,红红的花瓣紧紧的依偎着花蕊,像母亲拥抱着婴儿。细细的花蕊间,零星点缀着白色,丝丝缕缕,情意绵绵。那就要开放的,饱胀得快要裂开,勇敢地迎接风雪的考验。啊,这就是梅花。三九严寒,任凭风霜雪打,从不低头弯腰,依然那样娴静,用它那高洁质朴的性格,洗涤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
梅花也是报春的使者,但“俏也不争春”。当百花争艳,它却像害羞的姑娘躲“在丛中笑”,默默的积蓄力量,孕育生机,准备再与冰雪搏斗。
生活的历程中免不了风霜雨雪。我们应从梅花精神中吸取力量,以梅花的坚强精神去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贰』 描写梅花不屈不挠的诗句
1. 关于梅花不屈不挠的诗句
关于梅花不屈不挠的诗句 1.搜集四首关于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古诗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文章通过阐述老人对一幅墨梅的珍爱透析出梅花那坚贞不屈的气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进而通过贯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泪更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侨居在异乡的老人一份对祖国深切热爱和眷恋之情。
2.搜集四首关于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古诗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文章通过阐述老人对一幅墨梅的珍爱透析出梅花那坚贞不屈的气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进而通过贯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泪更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侨居在异乡的老人一份对祖国深切热爱和眷恋之情。
3.陆游赞美梅花不屈不挠的诗歌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一: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译文二: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注释: (1)驿(yi 去声):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这句写的是幽僻无人来往的地方。 (2)寂寞:冷清。
无主:没有人过问。 (3)著(zhuo 阳平声):加上。
(4)这一行说: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5)碾(nian 上声):轧碎。
作尘:变成灰土。 (6)香如故:香气还是照旧不消失。
赏析一: 这首词以梅喻人,人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 赏析二: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赏析三: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
“驿外断桥边”是双层的荒凉之地,“驿”是古代传送公文、邮递的来往人员及马匹休息的驿站,是流动官吏、公人的短暂逗留之处,故“驿外”之梅是无主的野梅,。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
“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
“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i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塞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
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
这犹如“幽居见。那么,野梅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
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炻,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
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社会现实正是如此,在腐败的政权下,“持身正大”比做贪官污吏要困难得多,“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在这种“众皆竞进以贪婪,……各兴心而嫉妒”的境况下,志士仁人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肩负起时代的闸门与历史的十字架。
陆游因“喜论恢复”而屡遭罢黜,至死也未实现自己的理想,却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凄凉悲壮诗句。他无意于功名富贵却始终不泯“为国戍轮台”之思,其爱国情操、高风亮节,像梅花“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样,谱写出了时代的正气歌。
陆游的民族。
『叁』 梅花魂的全诗和作者还有赞扬的精神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梅花引. 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蝶恋花
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肆』 梅花王维
《梅花魂》(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伍』 关于梅花魂的诗句有哪些
梅花魂中的三首古诗词
一、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二、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注释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⑵复恐:又恐怕;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⑷临发:将出发;
⑸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三、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陆』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思维导图怎么画
工具材料:手绘思维导图的工具准备: 1.空白纸张2. 彩色水笔和铅笔3.你的大脑和想象力操作方法1.A4纸横放,这样宽度会比较大一些。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你心目中的主体思想的图像,再用水彩笔尽情任意发挥你的思维。2.绘画时,从中心图像开始,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将主要分支与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二级分支与三级分支再连接起来,以此类推。每一条线都使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支代表不同的主体思想。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够让你的大脑兴奋,所以尽量多使用不同颜色,能够给你的思维导图增添活力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而且很能吸引眼球且有趣。3.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你可以添加无数条线,这些线自然弯曲,最好不要是一条直线。4.在每一个分支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从始至终使用图形,因为每个图形,就像中心图形一样,相当于1000个词汇,言简意赅。5.绘制的过程中有些专用名词可以使用简写,不仅简单美观使得版面不拥挤,而且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章通过阐述老人对一幅墨梅的珍爱,透析出梅花那坚贞不屈的气节。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贯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泪,进而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侨居在异乡的老人一份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