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画一幅
Ⅰ 梅花挂画适合挂什么位置
梅花挂画适合挂什么位置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作堪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梅花挂画适合挂什么位置,希望大家喜欢!
梅花挂画适合挂什么位置1
客厅挂梅花:
客厅挂梅花图很有品味。梅花象征着不屈和坚韧的精神,梅花的傲骨象征着生活的坚贞气节。“忽然一夜清香发,散做乾坤万里春。”客厅挂梅花图,我推荐这幅郑晓京老师的《瓶梅》。这幅画中的梅花,似是刚被折取下来,插在瓶里,依旧开的非常旺盛,红的似血,骄傲又夺目。
花朵后面是画家晕染的淡淡粉色,与地上散落的花瓣相呼应,更增添了意境,挂在客厅里也可以营造出更为雅致的氛围。画中还有郑晓京老师原创的诗词,这样的诗画作品,不仅妙在画家生动熟练的笔法,更妙的是画家为我们营造出的完美意境,挂在客厅更能为我们带来莫大的视觉享受。
书房挂梅花:
梅花,在国画中与兰、竹、菊被称为“国画四君子”!它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所以书房中挂国画梅花图,可以给人以鼓舞的精神!梅花有文人的风骨,因此非常适合在书房悬挂,虽然说字画不一定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但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梅的傲骨、坚韧、不趋荣利、谦逊豁达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把梅花挂在书房,长久被这样文雅的环境熏陶,久而久之,也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格。
卧室挂梅花:
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书画艺术品不能相比的。国画梅花是挂画装饰中的精品,这幅《冰雪红梅》不仅画面美观,而且寓意吉祥美好。
梅花有五个花瓣,在民间五个花瓣有“五福”之说,分别象征着福、禄、寿、禧、财五个吉祥神,所以梅花也代表着吉祥!在卧室里挂一幅象征着福、禄、寿、禧、财的吉祥国画梅花图,也能为卧室营造出一个温馨吉祥的氛围,为家庭带来幸福美好的寓意!
梅花挂画适合挂什么位置2
家里挂梅花画禁忌
1、不能悬挂一株枯枝老梅
在家中挂梅花是不能悬挂悬挂一株枯枝老梅的,因为老梅性冷,在古代有很多女子都将落红画梅花当作纪念的。要是家中挂老梅的话,这样女生的阴气会过剩,家中的乾坤会相变,时间长了之后家中的夫妻容易发生真吵,男主人出门在外做事会不顺利,桃花运势会上升,女主人会变得多愁善感。家中也很难遇到贵人帮忙,财运也会随之下降的。
2、不能挂在挂在拐角处
在家中挂梅花也是不能挂在拐角处的,要是在拐角处挂画的话,是需要分成两幅画去悬挂,这样可以利用房屋结构的特殊性,增加情趣美。
3、客厅对大门摆放禁忌
要是家中客厅对大门的话,需要注意的就是挂画的时候,要将梅花画挂在*方位,其*方位就是在进家门的*落点。这样挂画能够弥补家中墙面的空白,让整个客厅变得更加充实。
4、注意空间分布
挂画在墙壁上要注重空间的的分布,不要集中分布,这样会造成压迫感。
家里挂梅花画风水好吗
客厅中挂梅花风水是可以的。在客厅中挂梅花的话,是可以调节风水的,在客厅中挂梅花画,可以调节家中风水。其实客厅挂梅花画风水好不好,只要与户主五行命理相背就行。
一直以来梅花都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其一直以来都是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多年以来梅花一直以来都是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民间梅花一直都有“五福”的说法,梅花的五个花瓣代表着吉祥,其中包括福、禄、寿、禧、财。人们通常被人们看做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家里挂梅花的寓意
1、风水学上
从风水学上来说,梅花有四德,有“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其在五行上也是相合的,喜鹊在梅花上欢叫的图案,常被称为“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庭院中栽种梅花和竹子,有“竹梅双喜”的意向,以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贺新禧,夫妻和乐。
2、民间说法
梅花的.五个花瓣代表着吉祥,为福、禄、寿、禧、财,五个吉祥神,其在民间梅花是有“五福”的说法,常被人们看作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花挂画适合挂什么位置3
客厅沙发墙壁挂什么画风水好
1、梅花画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一方面,梅花清雅俊逸的风度让文人和画家为之折服。另一方面,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精神受世人的敬重。自古以来,梅花就以其自身高洁、谦虚、顽强的品格,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因此,在沙发后面挂字风水中,客厅挂梅花图可以调节室内的风水。
2、牡丹图
在风水学上来说,牡丹画是很利于风水的。国人素爱牡丹,而且牡丹也是我们的国花,万花中的王,是很多文人墨客都最喜爱的,利是以来称赞牡丹的诗画也有千千万万种,从中也能够看出牡丹的地位。牡丹画是象征富贵吉利,又有花开富贵的说法,所以沙发后面挂国画牡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九鱼图
沙发后面挂字风水中以水为财,而且鱼还有着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因此,客厅入口斜对角的“财位”是悬挂双鱼嬉水图、九鱼图最合适的位置。象征着“招财”。
4、紫藤图
紫藤花,绿叶花紫,分外入目,被誉为长寿之树,自古以来受很多文人喜爱,以紫藤为题材的诗画作品有很多!李白曾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紫藤更是画家们经常画的一个花鸟画题材,在国画花鸟画中紫藤被誉为健康长寿,富贵繁华,紫气东来,枯木逢春之意!
客厅沙发背景墙风水要注意什么
1、客厅沙发背景墙上的饰品不宜过多。其实不少人喜欢在墙上贴很多海报、挂饰。殊不知,这些东西久而久之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摆设过多,除了影响眼睛视力外也容易引发感冒,原因是气场阻塞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大家要认识到这一点。
2、客厅沙发背景墙忌挂饰五匹马图画。事实上家庭中悬挂的图像最忌摆放五匹马,相信大家都听到过五马分尸吧。在家居摆设上,马虽然有"生旺"的寓意,但对于生肖属鼠的人有所冲克所以属鼠的人不宜在屋内摆放马的塑像,或是悬挂马的图画,因此挂这样的图像不吉利,因此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点。
3、客厅沙发背景墙忌最好不要挂镜子,如果是坐在镜子旁边,则一举一动都会在镜子中看的清清楚楚;这种情况下,会让人产生局促不安的感觉,难以完全放松,即便是只有一个人在这坐着,也好像还有眼睛盯着似的,因此这会让人感觉到不自在,所以也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点。
Ⅱ 在国画中怎样画梅花特别是白梅花。
首先要有一个大体的构思:右下方画一石,梅之主干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笔或较大毛笔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较快的速度画石,适当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兰竹蘸水后,笔尖蘸浓墨,先画主要树枝的枝头,适当分叉,逐渐向下画,注意节奏和速度,越画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这时画主要枝干的最粗部分,以较干淡之中墨边画边皴出木本树干老皮之质感。视情况可加轮廓线,并随手点出些苔点。
大枝干旁一般辅以中小树枝,主干较淡,那么,这小枝可适当加重,在靠近石处,右上角处,可令枝断开留出花的位置。
画枝干是极重要的一步。枝条要园劲,要用中锋。画到粗干时,墨变淡、变干,边画边皴,这时则多用侧锋。加皴时可在主干的侧下部多用一些,这样也增加了树干的明暗和立体感,这通过后来的渲染表现的更明显一些。
3、以较小的毛笔钩花,蘸淡墨。一般每个花瓣两笔钩成,骨朵也用两笔构成,之所以两笔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笔笔到位、避免草草。钩花时注意多画些未开半开者,全开的要少些。并且切时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枝疏处花可疏,枝密处花可密;有时也可处理成枝疏处花密,枝密处花疏。
4、剔蕊点萼。因为开始考虑时要画的是白梅花,白梅也应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请大家用曙红加墨,可先剔蕊。画蕊时要挺住手腕,线要细挺刚劲,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线都要气贯始终,功力到位,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梅花精神的地方。画完花蕊以后,点花粉,不要拘泥于每丝一点,蕊丝相对整齐,粉点要园润灵动。紧接着仍用曙红加墨点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来表现和衬托。点萼更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在点萼的同时,视花密处之情况可适当增加少许小嫩枝,这与先画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别,也可使密处更密。疏处更显明朗。
5、为了增加画面的生机,可点缀上几只麻雀。这幅作品我们在左下粗枝干上蹲着一只,石之左面地上站两只。
麻雀很简单,也好画,处理好了整个画面便显得生气勃勃。
画时先用赭石加墨点出头顶,三只的一次都点上。下面的两只可画一正面一略侧,略侧者一边用较重的赭墨画出翅,甚至露出微翘的尾羽。接下来用另一支笔蘸浓墨钩画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两笔画出鸟之腹部,两笔一定要相对画出。这时可以稍等,待半干后可在肩头加黑点,下巴加黑点,并用墨画出微侧者之翅羽,用浓墨画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画的劲挺尖利。也可光画腿不画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这当然还要作一些处理),我们这幅就先不画爪子。
6、现在枝干、花朵、萼、蕊等都已经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简单的渲染。
首先用画麻雀剩余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干,不管枝干是浓墨画的还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画一遍,这样更显其质感。
用淡墨加石绿染石,可以基本平涂。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这个色将花朵的周围作一些点染,不可洇入花内,这样可使白花更显洁白。这是画白梅的方法之一,还可有多种表现白梅的方法,这会在今后逐步学到。
仍用这个颜色在地面上点几个大小不等的点子,像是开始溶化的春雪、小鸟在结伴觅食。接着在左上部用此色画出一丛竹叶,作这幅画中梅花的陪衬
Ⅲ 冬天的梅花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漏稿,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下面是梅花的画法:
1、先在纸的右上角画出一朵梅花,可以用简单的波浪线来画
7、最后在树梢位置点缀上梅花这样一幅完整腊梅图就画好了
Ⅳ 一幅是梅花一幅是字谁写的
《唐寅墨梅图轴》由明朝画家唐寅创作,描绘了一幅梅花。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唐寅墨梅图轴》画面中间的梅花风姿绰约,本幅自题: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堂看梅和王少傅韵。吴趋唐寅。钤唐居士朱文、唐寅私印白文、南京解元朱文、六如居士朱文、吴趋朱文印。唐寅墨梅图轴此幅以枯笔焦墨画梅花枝干,皴擦纹理,表现梅枝苍劲虬曲的姿态。以浓淡相间的水墨点画花朵,以谨细之笔画出花蕊,笔法刚健清逸,表现出梅花清丽脱俗的风貌。右上的题诗洒脱清秀,左下的印章工稳典雅,三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Ⅳ 眼盲心不盲,清代著名画家汪士慎画的梅花暗香浮动!
汪士慎还善于做诗,他喜弹琴,特别在他目有痼疾,将成残废时,常常抚琴 *** 。汪士慎把嗜茶、爱梅及赋诗三者融汇一起,形成笔墨,构成了书画艺术上的淡雅秀逸的风格。所以,在巢林诗中,咏茶的就有20 多首。“茶苦”而清,“梅清”则高,好友金农送他“茶仙”的雅号。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汪士慎出生在安徽休宁县富溪乡,这是个有名的产茶之地。有关汪士慎早年在家乡的生活、求学等情况,至今仍是个谜,世人知之甚少。他是1723年离开徽州去扬州的的,这时他已经37岁。
据说,汪士慎平时寡言少语,与人交往时,从来不提他过去的事,也从来不提他家乡的事。按常理分析,汪士慎对在家乡时的际遇,一定有难以启齿之处。是什么原因人们无法断定。在汪士慎留下的作品中也许可以找到他前半生的蛛丝马迹。
首先是汪士慎的画作。很多字画作者,在自己作品的落款中都留下自己的籍贯。这是为家乡“争光”也好,纯粹习惯也罢,但至少可以让欣赏者知道作者是哪里人。汪士慎在画作中,常常写着“富溪汪氏”,有时写“溪东外史”。由此,人们就只好在休宁的富溪之东去寻找汪士慎的居住地了。
清 汪士慎 梅花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其次是从汪士慎一生多次使用的“别号”上,后人能知道他在家可能排行老六,人们称他为“汪六”或“汪六先生”。
再次是汪士慎的诗作。汪士慎留下了一本诗集,名叫《巢林集》。在这部诗集中,比较明显透露出他的身世的有两首,一为:
忆昔同少壮,怀抱多慷慨。
接纳重义气,谈笑生悲凉。
从这首诗中,似乎看不出当年的少年,如今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当然,这自然就让人想到这个当年胸怀壮志、慷慨大义、谈笑风生的少年,可能是在后来的人生变故中遭受挫折、坎坷,而渐渐变处像一尊木偶。
另一首诗为:
身依故土家何有,鬓欲成翁事已非。
寄语故人应颤伍怜我,我怜无处对春晖。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身在“故士”却没山洞困有家,这是怎么回事?是与同村族人有矛盾?是家庭其他成员不容他?不过,虽然已经离开了“故土”,但他还是希望“故人”能同情他,谅解他:他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却因身在异乡而无法报答!这首诗,多少能让人读出汪士慎离开家乡的无奈……一片无可奈何的惨境。
在汪士慎留下的这些作品中,人们无法寻觅他写诗、作画、练字、刻印的师承关系,好像他是个无师自通的怪才。
清 汪士慎 梅花图
卖画置新居
37岁时,汪士慎携家带口来到扬州,投奔老乡马曰琯、马曰璐兄弟。马氏兄弟是徽州祁门人,一直在扬州经营盐业,当时已是名震扬州的大户。马氏兄弟具有典型的“贾而好儒”的品质,特别乐意结交文化人,对文化人也十分慷慨,只要有好字、好画、好书,那可能就成了他俩的好朋友。他们刻的《小玲珑山馆丛书》是极有名的,其中有不少濒临消失的珍贵图书,都是他兄弟俩高价购得,然后聘请一流的刻工,为他们精刻的,对文献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作用。
老乡兼画家的汪士慎的到来,受到马氏兄弟的厚待。马氏兄弟把他安排在自家的“七峰亭”。这个亭子,原来是马氏逗念兄弟在家接待文人墨客的一座“沙龙”。汪士慎来后,马氏兄弟请人来将这座亭子整理成住房,让汪士慎一家住在这里。由于这座亭子的四周散布着七块巨石,像七座山峰,因此,汪士慎将这一新居命名为“七峰草堂”,并自名“七峰居士”。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汪士慎来扬州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就是扬州当时是江南著名的繁华之地。这里经济繁荣,而且文气畅达,字画都有很好的市场。汪士慎来了之后,就开始卖画。但这个来自皖南深山的画家,显然不太适应这个环境。马曰琯曾写诗说他“嗜茶顶有茶经读,能画羞来画直酬”。这是说汪士慎在卖画时,不好意思和买画人讨价还价。
汪士慎的画,到底好不好卖呢?卖的价钱怎么样呢?没有直接的依据能让现代人回答这个问题,但实际的状况表明,汪士慎以画为生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汪士慎所处的年代,社会上比较风行的师古之风,临摹的古画在市场上比走俏,而汪士慎的画则有浓厚的文人画气息,有“师心”“师自然”的风格,即不受拘束的发挥较多。由于这一矛盾的存在,汪士慎的画作自然不会有很好的销路,就像他自己说的:“自笑成孤调。难堪入尘世。”清高自笑,但绝不随波逐流。
既然“不好意思”去卖画,那就把画交给一些书画贩子吧。
一个名叫边寿民的淮安人,一把从汪士慎这里带走了10册画。不久,捎信来说已经卖了4册,得了“三两八钱银子”,这在当时是很低的价格。接着,一名既卖画又画画的人,叫方可村,来帮汪士慎卖画。由于方可村对书画市场的行情很清楚,所以,生活拮据的汪士慎很愿意听他的意见。有一次,方可村约着汪士慎,两人一道乘船去宁波卖画。这一趟,汪士慎兴奋不已,不仅卖画挣了钱,还因为走江过海而大开眼界。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自己卖画,加上叫朋友们代卖,汪士慎艰难地有了点积蓄。48岁那年,他委托马氏兄弟为他在扬州城物色到一处老房子。在当时,48岁已算步入老年了,汪士慎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画室。
山茶水仙
汪士慎的新居周边,植有各种花卉,种植最多的是梅花,其次是山茶,这些花经常可见他的画作中。他的门前窗下,还有茉莉、栀子、牵牛、牡丹及梨花等,还有一棵高大的杉树。这些花卉,在汪士慎的画作中,大多显得冷艳、惨淡,并带有憔悴之状。后人认为这是汪士慎实际生活的写照。 汪士慎的新房,被浓密的树阴严严地罩着,因此,汪士慎给自己的新居起名为“青杉书屋”。此后,汪士慎在这个房子里创作的字画,都自豪地书上“写于青杉书屋”。
盲人书画家
作为扬州八怪“第一怪”的汪士慎,其书画造诣之深,是举世公认的,但他的苦难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清 汪士慎 春风香国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就在乔迁青杉书屋的那一年,汪士慎患了眼疾。他的眼睛又热又痛,尤其是左眼,眼底布满血丝,红肿流泪。眼睛,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更何况对于一个要靠眼睛来观察世界的画家呢?但汪士慎没有钱去求医问药,他只能忍受着眼疾的煎熬。
在汪士慎一生中,有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在患了眼疾之后,他一反常态地经常出门旅游了。有人认为,这是汪士慎对自己眼疾后果有充分的预料――他想在失明之前,尽情地把世界看遍。
他的眼疾越来越严重,但为了生计,他还得不停地画。54岁时,他在画完一幅《梅花图》后,左眼终于失明。可能是早有思想准备,所以他并不没有表现得如何消沉,而是乐观豁达,继续作画,并称自己的创作是“独目著寒花”。他这时的画,当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评价说“清品极高”。在他左眼失明的第二年,创作了一幅《乞水图》,画的是一个老翁,抱着一个瓮在“收藏”积雪;这是为了用雪水煎茶。郑板桥在这幅画上有题诗,称此画为“抱瓮柴门四晓烟,画图清趣入神仙”。画如其人,透过这幅画,人们能感悟到汪士慎品质之高洁。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然而,汪士慎的不幸并没有就此打住。左眼已经失明,右眼的疼痛也在不断加剧。对此,汪士慎表现得十分镇静,他似乎感觉右眼失明是迟早的事,因此,在失去观察能力之前,他是尽情地多看,多看花卉风景;二是抓紧整理自己的诗集。“扬州八怪”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画兼诗,诗画相兼被后人认为是“扬州八怪”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人们普遍认为,汪士慎的诗写得很好,他在左眼失明后的第四年,将自己的诗作收集为四卷,名为《巢林集》。加上后来的诗,他的《巢林集》一共收集诗歌七卷。当然,汪士慎非常想把自己的诗集刻印出来,但就他的财力,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老乡马氏兄弟理解汪士慎,他的七卷诗集《巢林集》最后是由马氏兄弟资助他刻印的。汪士慎在双目失明之前能见到自己的诗集刊刻付印,当然是最令他快意的事。
66岁时,不幸再次降临在汪士慎的头上,他的双目失明了。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该是何等痛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时候,他只有靠自己的“心”来观察世界和人生了,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心观道人。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两年之后的初春,突然降了一场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坐在家门口,情趣盎然地欣赏着眼前的雪景。看得兴奋处,他关上门,回到屋内,挥毫作画。
不一会儿,有人敲门。门外的狗也叫了起来。金农放下笔,去开门。
啊!是汪士慎!是一个小童领着他走来的,汪士慎已经失明好几年了,居然在这个天气里来到金农家。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两人喝着热茶,谈着书画。说到兴致高时,汪士慎兴奋地用手摸索着去寻找笔,他要写字,还是作画?金农也激动起来。他赶紧为汪士慎铺开纸,研好墨,将笔递在汪士慎手中。汪士慎全凭着自己的感觉,挥笔在纸上创作了一幅狂草书法!金农看着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下来。谁敢相信,眼前的这幅狂草作品出自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之手?金农忍不住在这幅作品的边上留下自己的一首长诗:
双扉久不闻人声,
忽惊打门声丁丁。
黄犬吠客披衣迎,
咄哉盲翁无世情。
袖中大字大如斗、
自言写时顿运肘。
心光顿发空诸有,
当前多少美少年,
有眼有手徒纷然,
但见满纸丑恶笔倒起颠。
叟兮又言小弟目盲非不祥,
老兄软脚叉又何妨?
木棉裘暖饱饭日,
复日明日还来荒寺话斜阳。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在金农看来,那些青年(“美少年”)有眼有手又怎样?只会写些“丑恶”而已!而眼前的盲人汪士慎却是那样高洁、不染世俗之情(“无世情”)。眼睛瞎了,并不是不祥啊,“脚软”也照样能走能跑,改日还来与老兄“话斜阳”——这是多么超脱的一个盲人艺术家?
当然,双目失明后的汪士慎继续走访知音的事,肯定还有,但这之后还提笔“狂草”,就没听说过了。他后来的几年是如何度过的,没人知道。人们知道的只是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死于1759年,即74岁时离世。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Ⅵ 梅花国画初学入门画法
梅花国画初学入门画法,内容如下:
一、在画梅枝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弊病:用笔轻飘,线条浮滑,生硬呆板,无收无缩,不含蓄,不能笔笔到位而泻势漏气;用墨无深浅变化,墨色脏而腻且散乱,死墨平滞等。画梅枝最忌出枝匀称得像“鱼刺”局晌并,穿插平行得像“井”字,多线交叉像“米”字,还有交叉形成等边三角形以及垂直出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