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品梅花秘
1. 有哪些象棋棋谱(求名称)。
象棋棋谱有:《适情雅趣》、《桔中秘》、《王氏梅花谱》、《韬略元机》、《无双品》、《吴兆龙象棋谱》、《祟本堂梅花秘谱》、《梅花泉》、《象棋满盘谱》、《郑氏梅花变法谱》、《吴著梅花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石杨遗局》、《反梅花》(1页574页);《事林广记》、《梦人神机》、《百变象棋谱》、《适情雅趣》、《三才图会》、《桔中秘》、《韬略元机》、《万宝全书》、《心武残编》、《烂柯真机》、《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烂柯神机》、《象棋新谱》、《神妙变化象棋谱》、《棋谱秘录》、《新镌金鹏变法象棋谱》、《效古子象棋谱》、《渊深海阔象棋谱》、《湖涯集》、《棋学捷径》、《蕉竹斋象棋谱》、《象棋老谱》、《会珍阁》。
2. 怎样教孩子学象棋
1、初学阶段 一、先大致了解象棋的发展史,学习并掌握棋子的走法、吃子、胜负和的判定、行棋记录、简单规则和基本常识。 二、学习象棋的基本杀法和较简明浅显的残局例胜例和基本定式,了解杀王和残局的推理分析方法和技巧。 三、了解布局种类,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常见布局基本变化,了解布局基本理论、基本战术以及实用的杀法。 四、由中局杀法入手,学习中局的战略战术,进而了解中局的战术原则等基本理论。 五、观摩或打谱学习名手对局,并通过对局评注和分析,学习名手战略战术的运用。 六、结合所学布局,适当穿插进行实战练习,形式主要有车轮战、一对一模拟比赛或多局对抗赛等等,了解比赛形式和要求。有条件的要适当安排计时比赛,体会实战并做好记录,逐步练习复盘能力。 2、巩固提高阶段 一、深入学习稍复杂的杀法,以独立猜解古谱胜局为主,逐步锻炼心算能力;学习并整理实战杀局,熟悉做杀条件和攻杀次序,培养杀棋感觉。 二、进一步深入学习残局,以小专题研究的形式学习稍复杂且实用的例胜例和定式,适当学习名手实战残局,逐步系统化。 三、根据自身特点、条件和喜好,有选择地系统学习三至五种先手和后手布局类型,由模仿逐步过渡到形成独自的布局体系,并深入了解布局特点、布阵原理和常见的实用战术。 四、深入学习中局稍复杂的各种战术,结合实战体会中局理论、审局决策与计算方法,重点解决布局到中局和中局到残局的过渡问题,逐步培养战略思想与战术意识的结合能力。 五、结合布局学习过程,适当安排有针对性的模拟实战,有条件的要严格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比赛形式可安排分组循环、大循环、积分编排、多局对抗或淘汰制等等,也可适当进行快棋练习。要求通过比赛加深了解规则和赛制特点,赛后复盘交流,逐步实行独立默记和总结(包括战略战术、心理、实战技巧等内容)。 六、尽量多学习一些名手实战对局,体会对局心理、战略构思与战术手段的实施。 以上是我们为初学者安排的阶段学棋的大致进程,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和安排,但一定要贯彻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注重基础、先阶段后全局的原则。按照上述进程学习了一定的基本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向高深水平发展就有了可*的前提和保证了。 3、对局实战 对局实战是提高棋艺的主要手段,学与练是为了实战,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也只有经过多次实战,才会逐步积累那些直接的有益经验和体会,才不至于“纸上谈兵”。初学者在实战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对局数量要安排合理,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水平的提高。对局过少则不能及时印证所学知识和理论,也可能会减少学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缺乏锻炼,影响直接经验的积累;对局过多往往仅凭兴趣和欲望出发,下棋贪快不动脑筋,一天十数局,不仅与提高无益,反而会养成随手走棋的毛病,还不如认认真真地下好每一局棋更为有效。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年平均150-180局即可,成年人120-150局为宜。 二、要注意对局的质量。首先,对手的水平要与自己相差不多,稍高一点最好,水平接近易于沟通与交流,有益于共同提高;尽量不要找水平过于悬殊的对手对弈,以免达不到对局效果,且容易影响情绪和兴趣。其次,在对局时无论对手水平高低,对每一局、每一着都要认真负责地去下,只有认真思考,才能使临场的大脑机器最大限度地开动,使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提高对局质量,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检验,才能真正达到理解和吸收的目的。 三、对局后一定要及时复盘,认真总结得失,即使是达到高水平的棋手,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练习。要复盘就必须记棋,当场记录或赛后默记都可以,只是不可记错每着棋的次序。对局不论胜负,都应该认真复盘,胜利中不仅总结经验,也要尽量找出不足之处;失败后不仅要总结教训,也要肯定进步以利再战。这样才能加深大脑的印象,便于记忆、理解与吸收,才可以下一局进一步。 四、复盘还要高一层次地分析自己的对局,务必要客观辨证地认真分析,把重点放在理论、思维方式、计算方法上,找出规律性的问题,不仅仅拘泥于每着棋的好与坏或技术上的得与失。有条件的还可以请高手帮助分析指点,找出利弊得失,这样还会发现自己认识不到的东西,从意境上得以提高。结合自己的实战对局,还要参考学习有关的棋谱,至少可以找到布局和残局的专著,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对照学习高手的有关对局也是一个好办法,就是结合自己的着法进行认真对比思考,这样能找出自己在实战中与高手在思维方法和棋艺理论上的差距,使自己得以提高。 五、要及时将对局记录加以整理,一是简明评注技术和理论上的得失,二是按时序分类保存,作为资料可随时查阅对照分析。 六、在认真对局和虚心学习、总结后,还要把获得的理论性认识和经验反复应用到实战中去加以检验,也只有经过实战、总结、学习,再实战、总结、学习,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才会巩固已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方向,不断地提高实战水平。 4、夯实基础 前面对此已有提及,这里强调的是在初学阶段对象棋开、中、残局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要坚持学一点领会一点,扎扎实实地稳步前进,“高楼万丈平地起”,夯实基础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曾有人下棋数十年,在比赛中偶而遇到马对单士的必胜残局却不会赢,赛后悔之莫及,基本功不扎实,肯定会制约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初学者在学习任何知识(也包括实战)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同一类型的局势可以多比较一下,多考虑几种可能。例如学习马兵对单缺士的残局,就可以比较一下高兵与低兵(还有2线兵或3线)的区别,以及对方将士象位置对结果的影响,马兵方怎样借用帅力,子力配合进攻的技巧,等等。于是,我们对这一类型局势就会领会得深一些,知识就会掌握额得牢固一些,运用时也就会较为灵活一些。另外,还要把学到的知识逐步系统化,及时发现自己前进中的不足和弱点,通过学习和锻炼来不断修正和弥补,不断完善自己的棋艺知识。 5、遵循规例提高效率 按照客观的普遍规律,学习与提高水平的进程,可以用“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来形容。所以,我们既要抓紧时间尽量多学一点,学好一点,也要遵循这个规律,适当地提出不同阶段的要求。例如:进步明显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基本功训练,并积极向深度和广度开拓,以利于长期保持上升的趋势;进步稍缓慢的时候,要不急不躁,注意调节情绪和学习节奏,指标可以适当降低一点,则往往有利于尽快回复正常。 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付出的工作量与效果的比率,我们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同时,还要讲究学习的效率。对于象棋来说,学习的投入与水平的增长大多呈正比关系,但由于学习者学棋时间的先后、性别年龄和理解创造能力的差异、以及是否刻苦努力、学习是否得法、训练比赛的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学习者和教练对此要引起注意,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对策,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6、加强自身修养 要想在棋艺上有所进步,不断攀登高峰,须要学会做人,这一点十分必要。古往今来全面评价一个棋手的标准,都是以棋德、棋品、棋艺为顺序的,强调以德为首,德才兼备。象棋爱好者尤其是少年儿童,一定要把加强自身修养放在首位,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运动员守则。培养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城实谦虚、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刻苦训练、不骄不躁的良好道德作
3. 中国象棋中,有哪些著名棋谱如题 谢谢了
楼上答的棋谱我基本上都有电子版.万宝全书,会珍阁,棋谱秘录等有限的几种没有
满意请采纳
4. 象棋有哪些经典的和棋谱,业余象棋爱好者需要了解哪些和棋谱
象棋古谱有很多,以下列举16个古谱,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简单的介绍古谱名和作者:
13、《金鹏十八变》
《金鹏十八变》初步构思了中国象棋艺术理论体系,对各种局势的优劣得失作了扼要精当的评述,指明了攻防要点。置于谱首的《棋经论》,后收入《橘中秘》作为“全旨”,被古代象棋艺人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经典。
14、《江南风景名局选评》
《江南风景名局选评》选自《贾题韬象棋著作全集》,贾题韬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家,著名象棋理论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曾战胜“棋王”谢侠逊,被尊为“无冕棋王”。
15、《自出洞来无敌手》
象棋古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全谱着力研究炮的用法,每局有不同的看法和变化,短小精悍,简明易懂,风格别致,全部是得先胜。
16、《炮马争雄》
《炮马争雄》包含黄少龙编著的《炮马争雄》与杨典、宋玉彬编著的《炮马争雄》全部棋局,从实用角度结合象棋名手的经典对局范例,对炮马双方战略斗争焦点及演变作了详细的介绍。
5. 象棋有哪些著名的棋谱
象棋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游戏,其棋谱丰富多样。最早的象棋谱虽然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宋初象棋已定型,并有象棋刻本问世。明清时期,象棋艺术达到鼎盛,名手辈出,代表性棋谱包括《会珍阁》、《竹香斋》、《心武残篇》等。这些棋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象棋古谱,以探寻象棋历史的奥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和心得,一起探讨象棋的奥秘。
1. 《梦入神机》:全书十卷,残缺不全,部分被选编入“适情雅趣”。可能与“梦入神机”有渊源,但具体版本和内容已难以考证。
2. 《百变象棋谱》:明代嘉靖元年(1522)出版,共有简短残局七十局,分为胜、和两集,其中胜局8局,和局62局。
3. 《适情雅趣》:明代徐芝选编,陈学礼校正,1570年刊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棋谱,全书十卷,一至八卷为残局图式,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
4.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日用网络型古代民间类书,编者南宋陈元靓,成书于宋宁宗、理宗时期(1195-1264)。
5. 《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说》,明朝王圻及其子王思义编撰的网络式图录类书,完成于1607年,出版于1609年。
6. 《竹香斋象棋谱》:清代嘉庆甲子年(1804)初刊,修订版内容博大精深,深奥有趣,能提高棋艺,极具观赏研究价值。
7. 《棋谱秘录》:风格与《百变象棋谱》相似,分为乾、坤、和三集,共有简短残局206局。
8. 《桔中秘》:明代朱晋桢所辑,与《梅花谱》并列,为中国象棋史上重要的棋谱。
9. 《韬略元机》:清代最早刊印的大型木刻本象棋谱,原名《韬略玄机》,于1707年刊印,共6卷,收集清朝前期流传的江湖棋局,改变明代残排棋谱以红胜的倾向。
10. 《万宝全书》:汇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的研讨类人生必备工具书。
11. 《吴绍龙象棋谱》:相传为清乾隆时苏州象棋名手吴绍龙所弈局,成书年月不详。
12. 《心武残篇》:始印于清嘉庆五年,六年后重订补遗,由薛丙搜集流行残局,精心解析,校阅者包括吴绍龙、叶明等。
13. 《梅花谱》:清代康熙年间著者王再越所著,影响最大的全局名谱之一,与《橘中秘》并列。
14. 《梅花泉》:象棋谱,成书年月不详,原为手抄本,后经薛丙增订,发展为五十局,二百十余变。
15. 《百局象棋谱》:清代三乐居士编,共有残局一百零七局,以和局为主,棋势为民间流行局式。
16. 《渊深海阔象棋谱》:清陈文乾编,于嘉庆十三年出版,共三百七十一局,整理汇编民间流行残局、排局名作。
17. 《烂柯神机》:清代于国柱编,于道光二十四年刊印,全书四册,共一百二十局。
18. 《象棋满盘谱》:清代佚名编著,象棋谐书。
19. 《蕉窗逸品》:光绪五年刊印,精选民间流行江湖棋局,保存和研究价值高。
20. 《百变神妙变化象棋谱》:根据古谱整理而成,共有89个古局,每局有注解。
21. 《烂柯真机》:内容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二年,现存三种版本,所载棋局错误极多。
22. 《蕉竹斋象棋谱》:杭州“棋孟尝”的门客们搜集民间流传的江湖残局编辑而成。
23. 《湖涯集》:内容不详,原抄本年代已久,底面皆无,内中亦有残缺,后有整理出版。
24. 《会珍阁》:乾隆中叶盛行,最著者周廷梅所著,内容包括全局及布势数十局。
25. 《象棋老谱》:黄慎忠著,李锦补,内容精采,学习象棋的参考书。
26. 《吴著梅花谱》:清末余姚吴梅圣著作,内容精采,学习象棋的参考书。
27. 《新镌金鹏变法象棋谱》:内容不详,仅存排局13个,与他谱查对,其中“双马保驾”、“四马投唐”两局,为他谱所无。
28. 《新选象棋谱》:小型木刻本,选自《韬略元机》中之排局12局,仅录正着,变着不列。
29. 《自出洞来无敌手》:署名纯阳道人著,内容不详,成书年月不详。
30. 《梅花五子变》:九十个定位的字与《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谱的字不同,内容基本同《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谱。
31. 《象戏汇编》:增补王著《梅花谱》的八局屏风马,内容基本同《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谱。
32. 《梅花变法象棋谱》:流传于清光绪丁酉年间,郑自梅校对,内容以屏风马、顺炮类为主。
33. 《善庆堂重订梅花变》:全书共三卷,内容与《吴氏梅花谱》后于,由手抄本流传。
34. 《反梅花谱》:晚清江苏镇江人巴吉人著作,内容认为当头炮威力甚大,与《梅花谱》抗衡。
35. 《摘锦梅花谱》:又名《崇本堂梅花秘谱》,内容与《梅花泉》相似,可能与童氏的抄本为同源。
36. 《无双品》:内容系改编《梅花谱》中的八局屏风马,增加了四局及20个变着。
以上36个棋谱涵盖了古代到现代的象棋谱集,为后世象棋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象棋谱的收藏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棋艺的内涵,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6. 在中国象棋中,有哪些棋谱(全面点)
现代、当代的棋谱乱七八糟的,到书店的书架看看就知道了。很多,很难选择回。
推荐古答谱,它们是一种象棋精华的浓缩,一种象棋文化的记载。推荐如下:
《百变象棋谱》
《适情雅趣》
《梦入神机》
《桔中秘》也叫《橘中秘》
《梅花谱》(包括王著梅花谱和吴著梅花谱)王再越和吴梅圣都有编著过。
《反梅花谱》
《烂柯神机》
以上几本书,花三到四年深入研究,你可以放眼业余界了。在街头巷尾应该很少敌手,《适谱》《梅花谱》是必修的。
其它古谱还有如下:
《心武残编》 《渊深海阔象棋谱》《百局象棋谱》 《崇本堂梅花秘谱》《韬略元机》 《无双品梅花秘》《蕉竹斋》《竹香斋象戏谱》 等等……
其中《竹香斋象戏谱》 《渊深海阔象棋谱》《百局象棋谱》 《心武残编》内容比较深奥,很多街头残局都与他们有血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