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箫梅花三弄
① 梅花三弄三弄指什么
问题一:梅花三弄是指哪三弄 满意答案町晰12级2009-09-04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全曲共十段, 分为两大部分∶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三、二弄 穿云,声入云中;四、青鸟啼魂;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六、 玉箫声;七、凌云戛玉;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后四段为第二部份。 补充: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第一弄: 梅花烙第二弄: 鬼丈夫第三弄: 水云间
问题二:梅花三弄的“三弄”指的是什么? “弄”是“演奏”的意思。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在不同的徽位演奏三次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三:《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
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
问题四:歌曲《梅花三弄》的三弄是啥意思? 梅花三弄
其一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 (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其二
琼瑶的著名小说三部曲。分别为《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
梅花三弄之一:梅花烙
主演:马景涛 陈德容
硕亲王府的福晋雪如为了能在侧福晋之前生下一个儿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偷龙转凤,把自己的女儿送走,为了日后可以相认,雪如用王爷送他的梅花簪在女婴的右肩上烙下了一个梅花印记。
换来的儿子皓祯带给雪如的是幸福,是荣誉。十二岁时就和皇上一臣狩猎时活捉了一只白狐,只割了一丛狐毛就放了它,这只通灵的白狐三回首后才离开。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皓祯带着一文一武两个心腹小寇子和阿克丹偷偷跑出王府去龙源楼喝茶听曲,遇见了一个可怜的卖唱女吟霜,被她的清秀和聪慧打动了,在白老爹死后租了个四合院给吟霜住,又找了一个小丫头香绮来陪伴吟霜。但他却不能把吟霜接进王府去,因为皇上已经赐婚兰公主给他做妻子,而他竟然新婚五天都没有圆房。雪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冒险把吟霜和香绮接进王府做了丫头,不料却被公主知道了,把吟霜讨了去,日日折磨。一切都因吟霜有了身孕而改变,吟霜得到了全府人的承认,做了白姨太。这让公主更加由妒生恨,设计摔倒吟霜,吟霜流产了,雪如看到了那个梅花烙印,二十一年前失去的女儿又回来了。
公主为了赶走吟霜,说她是九年前被放走的白狐变身,为了证明吟霜不是白狐现而是人,二十一年前偷龙转凤一事被翻了出来。这给硕亲王府带来了来灭顶之灾,皓祯和王爷、福晋将被处以极刑。
吟霜认定了:“生相从,死相随,午时钟响,魂魄与你相会,天上人间,必时相聚”然而在她香魂归去之时,公主向皇上求情特赦了硕亲王府。等皓祯回来时已经太迟了。
梅花三弄之二:鬼丈夫
主演:李志希 岳翎
靠山的村子猎户多,每当旧历年终,这里总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天谢典,感谢老天爷让大家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满载而归。乐梅和表哥宠达瞒着家......>>
问题五:梅花三弄的三弄指什么 琼瑶的小说
“梅花三弄”代表三个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云间。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另外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着梅花花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二度开花大片绽放,满树飘白;三度开花稀落,有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而在梅花的花期内,一天赏梅花又分早、午、晚三个时间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问题六: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来历是什么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
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后来有琼瑶的小说“梅花三弄”代表三个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云间。――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问题七:三弄是什么意思 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就如《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此签是个好签,虽然我不懂,但可以找资料啊:
【典故】野史。刘文龙。汉时人。学问极渊博。因求官而全王昭君出塞和番。与妻分别十八年。回时家中老幼俱不相识。
【圣意】讼无定。终有遇。病多忧。择医愈。信即到。婚终好。凡所谋。慎勿躁。
【东坡解】若求名利。先难后有。白日青云。必在子丑。声誉显赫。题名榜首。百事亨通。显然有后。
【碧仙注】历涉艰难。求谋未遂。富贵荣华。显达在后。
【解曰】此签妄意。事务皆无定准。须缓求之。方有成就。讼必反覆。婚有三变之说。遇子丑日。或姓萧之人方可。功名。初年难。望病多变。信能到。婚姻好。名利得。必待子丑年月。方得显达也。
【释义】人生志在四方。欲到天涯。不得人指引。靠人无力。前程有阻。遇鼠逢牛三弄笛者。谓子丑年月日自有贵人拔擢。声誉洋溢。名登金榜矣。问婚姻。得葛姓之力。占病有死之兆。凡事守之。必遇子丑二字方遂。此签大抵始难终易。
【解说】人生志在四方,欲到天涯,靠谁指引?到南到北,惟靠自己努力。靠到子丑年月日,自有贵人提拔,考试必中,金榜题名。
抽得此签,若问名利,先难后成。问疾病,择医终愈。问诉讼,反覆无定,终得直。问婚姻,虽有波折,终谈成。此签大抵始难后易,遇子丑两字即得显达。
据说有一考生,应科试占得此签,不久果中,放榜时,刚值子月丑日,名列第三,正应了“遇鼠逢牛三弄笛,好将名娃榜头题”之句,竟有如此灵验之事!
恭喜恭喜!上上签!
问题八:梅花三弄的来源是什么?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 琴曲的《梅花三弄》有所谓“一弄叫日、二弄穿月、三弄横江”,琵琶曲的三弄为“寒山绿萼、姗姗绿影,三叠落梅”等等说法。理解确实有很多的差异。桓伊的清雅,老姜的深情,形式上固然不同。然而窃以为,推究到人心至情至性,古今并无不同。老姜的歌词前半段也很好: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可以不狭隘地理解为男女的爱情,而用来赞叹广义的情之所钟,是非常美的诗句。
② 有哪些琴箫合奏曲,著名经典的
1、《梅花三弄》
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2、《笑傲江湖之曲(琴箫合奏)》
此曲为胡伟立老师单为电视剧《笑傲江湖》所创。这首曲子节奏快而鲜明,一琴一箫的演奏将刀光剑影体现得淋漓尽致,非常符合主人公令狐冲狂放不羁的性格,既囊括了曲洋、刘正峰两人之间不拘正邪惺惺相惜的友情,又代表着令狐冲、任盈盈二人间坎坷缠绵的爱情。
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乐曲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开始,描绘了秋江上宁静而苍茫的黄昏暮色。
然後旋律一转而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充满了生机和欢跃;最後又复归於和谐恬静的旋律中。
4、《渔樵问答》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
5、《春晓吟》
《春晓吟》篇幅不大,结构完整,韵味绵长,颇具琴味。古琴曲中,炫技的曲子往往声多韵少,在音乐性上固然很能抓人的耳朵,但总与琴味有隔;而某些短小的,或者技法并不高难的曲子倒能充分体现出琴曲那清微澹远的意境。
③ 梅花三弄古琴谱哪个版本最好
古琴曲《梅花三弄》目前有三个版本,分别由不同的演奏家演绎,各有特色,供学习者选择。其中,吴景略先生根据《琴谱谐声》(清,1820年刻本)演奏的琴箫合谱,加花较多,风格潇洒,节奏规整,适合喜欢较为丰富装饰音的琴友。傅雪斋先生演奏的《梅花三弄》,风格清丽,节奏规整,被称作“新梅花”,适合追求清新雅致的琴友。张子谦先生演奏的《蕉庵琴谱》(清晚期1868年刊本)中的《梅花三弄》,其节奏较跌宕自由,尤其是曲终前的转调,让人耳目一新,被称作“老梅花”,适合喜欢自由表达的琴友。
吴景略先生的演奏版本,因其加花较多,风格潇洒,节奏规整,受到许多琴友的喜爱。傅雪斋先生的演奏版本,则以节奏规整、风格清丽著称,被称为“新梅花”,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而张子谦先生的演奏版本,以节奏跌宕自由、曲终前的转调新颖独特,被称为“老梅花”,让人耳目一新。
这三个版本的《梅花三弄》,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因此选择哪个版本进行学习,还需根据个人喜好和学习目标来决定。无论是追求丰富装饰音,还是追求清新雅致,亦或是喜欢自由表达,都能在《梅花三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音乐之美。
总之,这三个版本的《梅花三弄》,在演奏风格、节奏处理和情感表达上都有所不同,每一种版本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建议多听多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版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经典古琴曲。
④ 梅花三弄,一弄断人肠,二弄费思量,三弄风波起.什么意思
有琼瑶的小说“梅花三弄”代表三个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云间。——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⑤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是笛古琴名曲或箫古琴名曲,后被改编为古琴名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古琴名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古琴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自古以来,梅花以其清丽雅洁的韵致和不畏霜雪、傲世独立的精神,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历代文人都爱把自己的心怀、情操和趣味融入梅花一尘不染的恬淡之中。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梅花的枝虬苍劲嶙峋、风韵洒落,自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而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琴曲《梅花三弄》,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古人对于梅花的敬爱之情。此曲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 1452 ) ,其后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26种琴谱,是深受琴人喜爱的琴曲。在清代的《琴谱谐声》( 1820)中,《梅花三弄》已变为琴箫合奏的形式。近代琴家也常用于琴曲独奏,而且琴家演奏谱本也各不相同。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与王徽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根据《晋书》的介绍,桓伊是武将,被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也许是音乐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为人谦虚朴素,个性不张扬,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他才能静的下心来精研音乐。《晋书》称赞了他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后秦苻坚摔大军进攻东晋,时任中郎将的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共破苻坚于淝水(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而丞相谢安也因立下存晋之功而进官至太保。后来晋孝武帝之弟司马道子与谢安发生权争,屡进谗言,对谢安极尽诽谤。晋孝武帝对谢安有了猜疑之心,渐渐开始冷落谢安。桓伊为此很是不平。在一次宴会上,桓伊为晋孝武帝演奏一古琴名曲悲歌《怨诗》,诗中唱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其“声节慷慨,俯仰可观”。使晋孝武帝甚有愧色。谢安也为之动容。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王徽之行为怪诞,故作超脱,有才而放荡不羁,做官而不管事。
王徽之曾任车骑将军桓冲手下的骑兵参军一职。一次桓冲问他:“你在哪个官署办公?”他回答说:“不知是什么官署,只是时常见到牵马进来,好像是马曹。”桓冲又问:“官府里有多少马?”他回答说:“不问马,怎么知道马的数目?”桓冲又问:“近来马死了多少?”他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的答复幽默诙谐,但都有来处。西汉时丞相府曾设马曹,但东晋时军中并无马曹一职,王徽之为显示自己率性超脱,不理俗务,故意说成马曹。后来,宋代陆游曾有“文辞博士书驴券,职事参军判马曹”的诗句,说的就是王徽之这一段典故。上述对话中“不问马”,来自《论语·乡党》,原是说孔子的马厩失火,孔子“不问马”,只问伤了人没有。“不知生,焉知死?”一句,则来自《论语·先进》,原文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答非所问,令人捧腹,但句句有来历。其应变之妙,学问之深,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风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据说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古琴名曲之一。《梅花三弄》几乎成了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名妓们的必修科目。桨声灯影里传来阵阵清笛声,为当时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
1972年作古琴名曲家王建中将古琴名曲《梅花三弄》改变为钢古琴名曲,其表现主题为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姜玉恒演唱过一首流行歌古琴名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琴名曲,歌词这样唱道“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从通俗歌古琴名曲的角度来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