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梅花鱼
① 热带鱼梅花鹦鹉的梅花人人为的吗
没错,是人工着色,以后别买了,染色鱼一般寿命较短,而且我感觉很难看,鱼也可怜。
② 鹦鹉梅花鱼身上的图案是自长的吗还是画上去的
人工加上去的
③ 梅花鹦鹉鱼的花是天生的吗
不是,梅花鹦鹉鱼其实并不是一个品种,而通常是选用黄色鹦鹉鱼,人工纹绣而成的,梅花鹦鹉鱼的花并不是天生的。
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
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注意水温调节,如果饲养数量较多建议用充氧泵。
(3)鹦鹉梅花鱼扩展阅读:
鹦鹉鱼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它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一次偶然的机遇,偶然的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的品种。
它是在我国台湾,将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错阳差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出来,这就是鹦鹉。
此外,血鹦鹉还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于是就出现了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罗汉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花鹦鹉等等好多种品种。[1]
④ 鹦鹉鱼品种有哪些 鹦鹉鱼繁殖方法
鹦鹉鱼别名鹦嘴鱼,学名洛神颈鳍鱼,属于隆头鱼科,俗称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因其色彩艳丽,嘴型酷似鹦鹉而得名。另一种由雄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杂交培育成的淡水观赏鱼,因其体色鲜红,被称为血鹦鹉。
常见的鹦鹉鱼品种有血鹦鹉、金刚鹦鹉、元宝鹦鹉、一颗心鹦鹉、独角兽鹦鹉、黄鹦鹉等。血鹦鹉鱼头背结合部位凹陷,嘴型为T字形、月牙形或三角形,看起来有点畸形。金刚鹦鹉嘴型为一字嘴,体型较大,有些成年金刚鹦鹉会明显起头,观赏性强,价格也较高。元宝鹦鹉头部圆滑,身体短圆,肚大,观赏性好。一颗心鹦鹉和独角兽鹦鹉采用手术方法剪掉仔鱼尾巴和背鳍,寿命较短,不建议购买。黄鹦鹉褪纱后产生黄色,不能喂增红饲料。梅花鹦鹉是血鹦鹉染色后带有图案的品种。
鹦鹉鱼色彩艳丽,体形近似球形或卵圆形,全身血红色,嘴巴三角形,深受鱼迷喜爱。它们对珊瑚礁健康成长贡献巨大,能排泄出沙,扮演重要角色。鹦鹉鱼不是自然物种,是由红魔鬼和紫红火口杂交产生的品种。
鹦鹉鱼栖息在礁沙混合区,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水面下30-50厘米的深度中。幼鱼模拟海藻碎屑随水流漂动,受惊时躲入沙中,夜晚潜沙而眠。它们的嘴里上下都有一排牙齿,能咬下粗硬的海藻和多刺的海胆,甚至坚硬的珊瑚。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包括维持水温28℃,三天换一次水,食性广泛,爱吃小活鱼、虾和赤虫,要定时定量投喂。保持每天1-2小时的强光照射,最好养在弱酸性的软水中,不要用自来水。实时清除水中细菌和泥沙中的粪便。
鹦鹉鱼最好群养,数量较多,避免打架现象。它可以与玛丽、珍珠、剑尾、丽丽、神仙鱼等温和的大型鱼混养。鹦鹉鱼无法自然繁殖,需要通过人工处理孵化。
鹦鹉鱼体色变黑的原因可能包括水温和水质问题,以及疾病或受惊。治疗方法包括用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液泼洒,使用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2%-3%的盐水浸洗,高锰酸钾和盐水混合浸泡,提高水温和使用紫外线灯照射。
⑤ 鹦鹉鱼打架怎么办,我的鱼缸不是很大,只养了两条7-10CM的鹦鹉(一条是血,一条是梅花)
鹦鹉鱼打架原因有以下一些:
1、空间太小,争抢空间。
2、争抢食物。
3、慈鲷科鱼本身习性就是比较好斗的。
两条10厘米左右的鱼至少要20升以上的水体饲养。建议如果缸太小最好不要养这种鱼。鹦鹉鱼打架是常态,数量较多时可分散这种争斗行为,如果一次养5条以上,基本上就不会打架了。
⑥ 梅花鹦鹉鱼烂腮鳍和炸麟怎么处理
色素用针管注射到鱼鳞的表皮处就行
生长习性:
该鱼体呈长圆形,甚侧扁。头短而高,背缘呈锐嵴状,口中大,前位,能伸出,出颌齿1行,锥状,内侧常具1行至数行小齿,前端各上大犬齿1对,口角无犬齿。前鳃盖骨光滑,体被中大圆鳞,颊部一般无鳞或仅在眼后下方有鳞,侧线中断,侧线鳞18~22+4~9。背鳍Ⅱ,Ⅶ~12~13,第1和第2鳍棘延长呈丝状,与后方各鳍棘相距颇远,有很低的鳍膜相连,臀鳍Ⅲ~11~13,尾鳍圆形。体侧具4条横带,背鳍第6~7鳍棘下方1黑斑。
鹦鹉鱼能用咽部的板状齿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块。体长可达1.2公尺(4呎),重可达20公斤(45磅)。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别也很大。鹦鹉鱼可以食用,但整个类群经济价值不大。带纹鹦嘴鱼(Callyodon fasciatus)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鹦嘴鱼,长46公分(18吋),雄鱼绿橙两色或绿红两色,雌鱼为蓝色和黄色相间。大西洋的种类有王后鹦嘴鱼(Scarus vetula),体长约50公分,雄性体色蓝,带有绿、红与橙色,而雌鱼呈淡红或紫色,有一白色条纹。
鹦鹉鱼在仔鱼时期并不具有成年鹦鹉的形态,三周后仔鱼的外型才会逐渐变化:头部隆起,身体变圆,体色也由黑变灰再慢慢变红。寿命可达4~5年,但3令以后的鹦鹉鱼生理机能就会出现衰老症状,失去观赏和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