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萨瑟兰茶花女

萨瑟兰茶花女

发布时间: 2025-08-12 22:40:41

A. 三大男高音

三大男高音是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2007),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的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c之王”。他是当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2007年9月6日当地时间凌晨5时在他位于意大利莫迪那的寓所内逝世,享年71岁。去年男高音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并于2007年8月开始接受集中治疗。这一消息是由帕瓦罗蒂的经纪人公布的。在一份声明中,他的经纪人说道:“老帕与胰腺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最后还是被病魔夺走的生命。与病魔所作的斗争也正是他那光辉一生的典范和缩影,他毕生都对生活充满乐观和积极态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194l-),西班牙著名男高音。1941年1月21日生于马德里,1950年随父母到墨西哥,学钢琴和指挥,后又学声乐,1957年首次以男中音在西班牙方言歌剧中演唱,演唱男高音则始于1960年在《茶花女》中饰演阿尔弗雷德。多明戈1962-1965年为以色列国家歌剧院成员,在12部歌剧中演唱了300多场。1965年,多明戈被邀请到纽约市歌剧院,1968年大都会歌剧院上演契雷亚的歌剧《阿德里安娜·莱科夫露尔》,原定主演科莱里有病,他顶替而演唱,引起轰动。1971年,多明戈与萨瑟兰合作演出《拉莫摩尔的露契亚》,与泰巴尔迪合作演出《艺术家的生涯》,与普赖斯合作《游吟诗人》,与尼尔森合作《图兰朵》,在大师的扶植下,他渐渐成熟。1969年多明戈首次录制唱片,由梅塔指挥,录《游吟诗人》,与他合作的是普赖斯、柯索托和米尔恩斯。70年代是多明戈艺术上最辉煌的时期,他成为公认的威尔第和普契尼作品的诠释者。1974和1975年他分别突破了威尔第歌剧中难度最高的两个男高音角色:《西西里晚祷》中的阿里戈和《奥赛罗》中的奥赛罗,奥赛罗的形象成为他饰演的作家角色。整个70年代,他每年要演出75场歌剧,平均每5天唱一场,差不多所有最受欢迎的歌剧的唱片都邀请他演唱,他的演出场次到1986年时已达1900场,相当于两个人的演出生涯。进入90年代,多明戈主要是与帕瓦罗蒂、卡雷拉斯的联袂演出。

多明戈原本是以男中音起家,但音域宽广的他立刻在男高音领域获得非凡的成就。尤其他不凡的表演天分和执著的事业心,使得多明戈能不断尝试新的戏码,从最初的抒情男高音到后来的戏剧男高音及瓦格纳歌剧,甚至跨足指挥领域,全都赢得观众的热爱。多明戈的演唱以抒情性见长,充满情感和戏剧性的征服力,他的舞台感觉好,表演细腻准确,表演上的才能甚至高于演唱的技巧。多明戈的高音不如帕瓦罗蒂漂亮,但他有一种美丽的音色,嗓音宽厚,他演唱带悲剧色彩的男高音尤有魅力。多明戈在歌剧中的表现,除奥赛罗之外,应该是与萨瑟兰合作的《霍夫曼的故事》、与科特鲁巴斯合作的《茶花女》以及和里恰蕾莉合作的《阿伊达》。

何塞·卡雷拉斯
(Jose Carreras,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十岁在法雅的木偶剧《彼德罗先生》中饰报幕少年,二十二岁始登歌剧舞台。在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后,曾到意、西、法等国巡回演出,并先后在纽约市立歌剧院和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登台演出《茶花女》、《唐·卡洛斯》等剧目。七十年代中期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演唱者。

他的嗓音流畅抒情、清峻柔美,气息均匀、线条清晰,任何时候都不放纵声音。他是目前西方最负盛誉的男高音之一。

B. 国外的花腔女高音都有谁歌曲从头到尾都花腔的

1、Miliza Korjus

Miliza.Korjus是波兰籍女高音歌唱家,(1909-1980)她的父亲亚瑟,爱沙尼亚国籍,是一名俄国皇家军队的参谋长,她的母亲安娜, 从贵族的身份下嫁于他的。后来,她的父母因故彼此分开了, 她在这期间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当还是少女的时候, Korjus便到处旅行以及演唱。 在列宁时代,迫于某些压力,她逃出了苏联国界,进入爱沙尼亚,与她的父亲团聚。 并于一个名叫Kuno.Foelsch的物理学家结婚了。 经过一段时期的游历,Korjus在德国继续了她的音乐事业。她的歌剧演唱以及录音迅速使她成为欧洲歌手的领军人物,并获得绰号"柏林夜莺" 。甚至有电影制片人听见了她的录音后与她签署了十年的影片合同。 Korjus 的唯一一部好莱坞影片是1938年的《翠堤春晓》。她第二次结婚是与一名叫Walter.Shector的医生, 她在1980 年8月死于心力衰竭。

Militza Korjus - Bell Song from Lakme (Delibes)

Korjus的华丽变奏曲

Korjus在翠堤春晓里的片段。。。

关于Korjus我有她的两张CD。。。一张是以waltz为主。。。还有一张是一些歌剧选段。。。感觉她的演唱的确符合“长笛之声”的美誉。。。水汪汪的花腔。。。。其中影之歌的high A令人印象深刻。。。(MS她的一些录音都是较为早年的。。那时嗓音条件也比较好吧。。。)

2、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

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1882-1963)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曾在米兰学习钢琴和作曲,自学歌唱。 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 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Curci的Una voce poco fa

Amelita Galli-Curci - Bell Song(Lakme)

3、Lily Pons

莉丽·庞斯(Lily Pons,1904.4.12-1976.2.13)法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国籍)。生于法国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25年从戈罗斯梯阿学习声乐。1928年在阿尔萨斯的米卢斯首演歌剧《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饰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评。1931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露契亚,声震美国。1931-1938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歌剧院演唱,同时又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1964年退休。1972年,以68岁高龄,又在纽约爱乐乐团的伴奏下举行过晚年的一次成功的音乐会。

她的嗓音优美流畅,富于高度的灵活性,音域宽广、表情生动,是20世纪前半叶继嘉丽·库契(Galli-Curci)之后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擅唱露契亚、拉克美、吉尔达、罗西娜、迷娘、阿米娜等。

LILY PONS SINGS FROM LUCIA 1937

Lily Pons - Una voce poco fa

LILY PONS SINGS LIKE A BIRD FILM 1937

Lily Pons的这套比较早期的录音

声音还不是很开很干涩,花腔运用也较为突出。。。而这张

都是一些较晚的录音。。。。(四五十岁这样)感觉虽然MS更花了点。。。但音色却有点开始干涩了。。。有时MS还有“断层”= =。。。。。

4、Erna Sack

艾娜·萨克(Erna Sack,1898-1972),德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98年2月生于德国施潘道(今属柏林),1972年卒于德国威斯巴登,享年74岁。

Erna Sack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闻名遐迩、显赫一时的“德国夜莺”。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无师自通。这位能唱跨越四个八度的天才,极度尖高花腔女高音,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 Telefunken 灌录了大量最有价值的唱片。

Erna Sack 拿手好戏, 轻歌剧, 美声炫技的意大利曲子,当时之流行曲。

Erna Sack - Voices of Spring(后半段)

注意前面几秒,不要被吓到。。。。。

Erna Sack - 蓝色多瑙河

这个人动不动g3、a3乱来- -。。。还经常出现长达十多秒的高音。。。。听她的CD经常要做好心理准备= =。。。。MS最高音能唱到b3.。。。

5、Mado Robin

马多•罗宾(Mado Robin,1918-1960),法国花腔女高音。有世界超级花腔女高音,"法国夜莺"的美誉。

她是二十世纪美声体系中唱得最高的两个女人之一(另一个是erna sack),尤其在她不滥用高音时,最富艺术性的演唱。

Mado Robin是位天赋异禀的女高音,她能做到一般女高音使尽全力也达不成的任务-「轻松愉快地」唱出比high-C高八度的音,而且音高愈高时,她的控制力就愈见稳定,不只如此,Robin的嗓音甜美无比,这使她成为一位无与伦比的花腔女高音。

令世人惋惜的是Mado Robin 42岁就英年早逝。

Mado Robin的Lucia疯狂场面的片段(最后那个音有b3.。。。。)

Mado Robin - Una voce poco fa

这人唱起来有个规律:最后一个音都是向上拔的- -。。。所以要听最高音的话就去跳到最后吧= =。。。。

6、Maria Galvany

Maria Galvany (1876-1949)著名西班牙花腔女高音。

Maria Galvany1897年首次在露西邸歌剧院登台,其后在若干重要歌剧院演唱,虽然从未在斯卡拉、科文特花园、大都会等最重要的歌剧院。

1949年,galvany在里约热内卢去逝。

(有评论说:西班牙花腔女高音往往高音区发达,擅长跳音,有器乐化的花腔技巧,但声音的legato能力较差(似乎存疑),有时花腔运用过于机械生硬,太过炫技花哨;Maria Galvany是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她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

Maria Galvany - Arditi - L'incantatrice

Maria Galvany - Der Holle Rache

缝纫机般的花腔- -。。。。据说晚年境况悲凉。。。。从这张CD上发现其实她的legato能力也不差。。。。而且低音区也相当结实。。MS还是个大号花腔。。。。只是录音质量实在有限。。。她的技术听起来多少有点打了折扣。。。。

7、Luisa Tetrazzini 泰特拉齐妮

Luisa Tetrazzini (1871~1940),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71年 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1940年4月28日卒于米兰。

Luisa Tetrazzini被誉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夜莺”,高音c以上头声极为出色,有著名的高音e。

在佛罗伦萨音乐学院从其胞姐埃娃和切凯里尼学习声乐。1890年在该市的帕格利亚诺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非洲女郎》中的伊内兹。继在意大利一些剧院演出后,到国外献艺,其中到过圣彼得堡、马德里、墨西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曾被誉为阿根廷第一女高音。1907和1908年,她先后在伦敦科文特加登和纽约曼哈顿歌剧院扮演《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获得成功。她所擅长的角色还有露契亚、吉尔达、罗西娜、阿米娜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意大利多次义演,战后也多次举行音乐会。虽然她的低音略嫌苍白稚气,但是她的中声区和高声区却格外优美饱满,高音C以上的音尤为出众。她所演唱的华彩段和跳音,灵活流畅,造诣极高。是当时最卓越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晚年执教于米兰。逝世时一贫如洗,由国家出资将她安葬。
Luisa Tetrazzini以演出《茶花女》中的薇奥丽塔和《弄臣》中的吉儿达等角色最受称道。

(身材不怎样- -。。。。)

Una voce poco fa (感觉还不错。。。)

铃歌

一段录像。。。。

她也算是老牌花腔了。。。声音比较掩盖一点。。。

C. 茶花女的这个版是谁演的啊

是1983年的歌剧电影版: La Traviata(1983),主演是多明戈和斯特拉塔斯。央视音乐频道播过大部分。另外,市面上也有碟片。

D. 世界三大男高音有哪些啊

世界三大男高音是指普拉西多·多明戈、卢恰诺·帕瓦罗蒂、何塞·卡雷拉斯。它们的国籍分别是意大利、西班牙、西班牙。

这三位的资料见下:
三大歌王的传奇故事

帕瓦罗蒂:靠耳朵和特殊符号学歌

即将放歌紫禁城的帕瓦罗蒂全名叫卢恰诺.帕瓦罗蒂,1935年10月12日生于意大利的摩德纳。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号称“高音C之王”和“世界首席男高音”的歌唱家并不识谱。他自己在一次演出结束后透露说,他是依靠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的符号替代音符系统来学习歌曲的。

帕瓦罗蒂有一次在罗马翁布里亚区小镇卡斯泰洛举行的万国音乐节期间对记者说:“是的,这是真的。我不识谱,我不是音乐家。我没有研究过专业的东西。乐谱是一回事,唱歌是另一回事。如果我记得一种音乐并且能用我的音喉把它唱出来,那就已经很好了。”

帕瓦罗蒂是在一位歌剧演员维托里奥.加斯曼说他发现这位男高音不看乐谱后作这番透露的。此前加斯曼说过,他发现他们在准备一首二重唱时帕瓦罗蒂不参照乐谱。加斯曼说:“我非常震惊。我是在排练期间认识到这点的。他用耳朵掌握曲调节奏,但是没唱错一个音符。”

伴奏师莱昂内.马杰拉说,帕瓦罗蒂用他的耳朵以及拿笔在乐谱上做记号,帮助他记忆曲调的升降处。马杰拉说:“卢恰诺在这方面有点儿不利。我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时不时地与乐师们发生争论。他本来是想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音乐的,但是现在太晚了。”

帕瓦罗蒂青年时代曾受教于A.波拉等名师。曾在雷基渥.埃未利亚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因在歌剧《艺术家生涯》中扮演鲁道夫而一举成名。其后又成功地扮演了埃德加、曼图亚公爵等角色。

全世界的专家公认,帕瓦罗蒂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其中高声区统一,音色宽厚,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

多明戈:花甲老人歌犹壮

普拉西多.多明戈今年整整60岁,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他依然以“歌剧之王”盛誉驰骋于全世界最著名的舞台之间。现在,当雄浑有力的男高音从这位花甲老人喉咙里发出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演唱似乎说明他还处于盛年”。

美联社曾经评论说,普拉西多.多明戈的歌剧表演也许并非次次成功,但大多数是成功的。而且,他的演唱一旦成功,就是登峰造极的成功。

这位当代最大的三位歌唱家之一的大师出生于马德里的一个音乐世家。其父母是西班牙传统小歌剧的演员。他曾在墨西哥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959年十八岁时开始歌剧生涯。1961年在墨西哥的蒙特雷首次正式演出歌剧,因演唱《茶花女》一举成名。

多明戈曾在约50部世界著名歌剧中担任主角,与世界著名歌剧院签订的演出合同中包括《托斯卡》、《罗密欧与朱丽叶》、《阿依达》、《游吟诗人》、《唐.卡洛斯》、《命运的力量》、《杜兰朵》、《奥赛罗》、《卡门》等节目。1984年他在纪念大都会歌剧院成立100周年的庆祝会上,演唱瓦格纳的《罗恩格林》获得极大成功。

多明戈擅长表演各种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当今蜚声世界歌坛的男高音歌唱家,有“歌剧之王”之称。1982年他还参加拍摄了影片《蝴蝶夫人》。多明戈录制的音带有《阿依达》、《假面舞会》和《托斯卡》等。

卡雷拉斯:险些溺死河中的“不凡之人”

何塞.卡雷拉斯是三大男高音中最年轻的一位,1946年12月出生在巴塞罗那的一个普通家庭。两岁时,卡雷拉斯险些溺死河中,幸亏被母亲及时救起。对他疼惜有加的母亲认为,大难不死的爱子定会成为“不凡之人”。在母亲的教导下,卡雷拉斯5岁时便立下了当歌唱家的远大志向。他经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连续数小时练习意大利和西班牙民歌。

6岁时,卡雷拉斯观看了音乐电影《伟大的卡鲁索》,立即沉浸在马里奥.兰扎的美妙歌声中。回家后,凭借超凡的音乐记忆,他一音不差地唱出了片中所有的咏叹调。

初登舞台,卡雷拉斯出演的多是抒情轻音乐剧,如《露克雷齐亚.博尔吉亚》中的詹那罗、《蝴蝶夫人》中的平克顿、《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等。他英俊潇洒的舞台形象倾倒了无数歌迷,但他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冒着失声的风险,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他曾选择了非己所长的威尔第歌剧《奥塞罗》和普契尼的《图兰朵》等许多难以驾驭的曲目以挑战自我。他说:“不犯错误,没有失败的艺术生涯枯燥难耐。如果成天为嗓音提心吊胆,老是拘泥于某些角色,对我来说太痛苦了。我希望生活更加多彩,哪怕艺术生命短暂也在所不惜,毕竟我是为生活而歌。”

在三大男高音中,卡雷拉斯声音的戏剧表现力不及多明戈和帕瓦罗蒂,但他擅长抒情,不肆意放纵,也不恃音凌人,这正是其特色。

卡雷拉斯外表沉默寡言,内心却激情澎湃。他还是巴塞罗那队最忠实的球迷,每逢重大赛事,他总要去赌场为心爱的球队赌上一把。

生活中的卡雷拉斯也是个性情中人。1972年,在拍摄《艺术家的生涯》一片时,他与戏中搭档、意大利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恰蕾莉坠入爱河,这段甜蜜而痛苦的恋情维持了13年。此后,他又和奥地利空姐埃格尔一见钟情,并与其共同生活19年。

1987年,正值事业巅峰的卡雷拉斯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然而,只用两年时间,他又奇迹般地重返舞台,以盛况空前的欧洲巡回演出来庆贺自己逃脱死神的魔爪。3年后,三大男高音也冰释前嫌,首次同台演出,轰动全球。“当然,我的嗓音已不如30年前了,然而,我唱出的每个音符却更富表现力。歌手应该用心灵去歌唱,如果过分地追求花哨,那绝不是真正的歌者。”卡雷拉斯如是说。
参考资料: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c/i/47254.html)

E. 著名的歌剧有哪些介绍一下好吗。

1弄臣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克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由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

ppe Verdi 1813-1901)作曲,意大利弗兰切斯科·玛利亚·皮亚维作词,1851年3 月11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剧情
剧情大意为貌丑背驼的主人公利哥莱托,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众多朝臣的不满。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自己的爱女竟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点评
作曲家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同性格角色的音乐形象。
2茶花女
简介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剧情
剧情描述了名妓薇奥莱塔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薇奥莱塔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而当众羞辱她,患有肺病的薇奥莱塔终于承受不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而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点评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
3卡门
简介

四幕歌剧。根据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法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作曲,法国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1875年3月3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

剧情
剧情描述了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军曹霍塞并使其陷入情网,霍塞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并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这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于是,霍塞与卡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霍塞的爱情,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
点评
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歌剧作品之一。
4奥赛罗
简介

四幕歌剧。根据英国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威尔第作曲,意大利阿里戈·博伊托作词,1887年2月 首演于米兰。

剧情
剧情大意为:阴险的旗官亚戈因对奥赛罗怀恨在心,挑起了奥赛罗和副将卡西奥的矛盾,又制造种种假象,诱使生性多疑的奥赛罗认为妻子苔丝德蒙娜与卡西奥之间存在“奸情”而丧失了理性,掐死了无辜的苔丝德蒙娜。当他了解真相后,追悔莫及,在爱妻身边拔刀自刎。
点评
《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歌剧创作的经验,吸取了瓦格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诗结合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旋律刻划也更为深刻而富于情感。
5艺术家的生涯
简介

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朱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

剧情
剧情大意为:生活贫困的穷诗人鲁道尔夫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后来,两人的爱情濒于破裂。咪咪生了严重的肺病,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面时,又重新和好,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夫悲痛欲绝。
点评
这部歌剧的音乐新颖而富有魅力,经受了时间的反复考验,至今仍然百看不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于1986年访华演出中上演了这个剧目,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6托斯卡
简介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多利安·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科斯坦齐1900年1月14日首演于罗马科斯坦齐剧院。

剧情
剧情大意是警察总监以处死马里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歌剧女演员托斯卡为救恋人、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假意应允。骗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托斯卡刺死了警察总监,但她亦被警察总监“假处死”的花招所骗,马里奥被真的处决了。托斯卡因刺死总监之事暴露,最终跳墙自杀。
点评
剧中的音乐感情强烈、粗犷,许多戏剧性场面的音乐效果极为强烈,从而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
7蝴蝶夫人
简介

二幕歌剧。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

剧情
剧情大意为:天真活泼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称“蝴蝶姑娘”,委身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回国,三年之间杳无音信。原来,平克尔顿已另有新娶,置蝴蝶夫人于脑后。当他偕美国夫人重登长崎,苦苦等候三年的蝴蝶夫人悲愤交加,在交出了伶俐的儿子后,刎剑自尽。
点评
这部歌剧抒情性风格极为强烈,音乐优美感人,成功地塑造了蝴蝶夫人纯洁、温柔、深情忠贞的动人形象。

8浮士德
简介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

点评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9乡村骑士
简介

独幕歌剧,由塔尔焦尼·托泽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纳希(Guido Menasci),根据韦尔加(G.Verga)原著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P.Mascagni)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点评
本剧是马斯卡尼一举成名的杰作,在当时,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悬赏征求独幕歌剧,马斯卡尼得知这消息,在短短8天之内便完成这出歌剧。而果然得到锦标,大受观众的热烈欢迎,连意大利的皇帝也赏了荣誉冠冕,是歌剧作家中少有的荣耀。
10图兰朵
芭蕾舞剧《图兰朵》改编自同名歌剧,在80多部世界性的歌剧中,普契尼的《图兰朵》是唯一一部中国题材的作品,多年来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历演不衰,"今夜无人入睡"更是广为传唱,成为歌剧选曲中的"流行歌曲"。

11阿依达
四幕七景歌剧,是一个以埃及法老时代为背景的古老传奇故事。阿依达讲述了忠诚与背叛,爱情与战争的人类永恒主题,一百多年来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是举世公认的十大经典歌剧之一,并曾先后在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希腊、瑞士、中国上海等地以露天景观歌剧的形式九次上演, 引起了轰动。北京这场演出作为《阿依达》在世界上第十次以露天形式演出的景观歌剧,将成为此次国际戏剧演出季的经典之作,并将创造新的世界之最。
12费加罗的婚礼
四幕喜歌剧,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作曲,意大利洛伦佐·达·庞特作词。1786年5月1日首演于维也纳。

剧情
剧中描述了17世纪,塞维勒贵族阿尔马维瓦伯爵的仆人费加罗准备和罗西娜伯爵夫人的女仆苏姗娜结婚时所发生的故事。伯爵曾宣布放弃贵族在农奴结婚时对新娘的初夜权,却企图在苏姗娜身上恢复这个可耻的权利,于是引起了一场剧烈的斗争。终于,费加罗和苏姗娜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惩罚了伯爵的好色行径,两人幸福地结为伴侣。
点评
歌剧反映了当时法国第三等级的思想、愿望和利益。剧中费加罗的胜利,意味着法国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3魔笛
两幕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个歌剧。德国埃马努埃尔·席坎内德尔作词,1791年9月30日首演于维也纳。

剧情
剧情描述了埃及王子埃米诺为了寻找夜女王的女儿帕米娜,随身携带夜女王所赠的一支魔笛。在象征光明的萨拉斯特罗的帮助下,经受了种种考验和曲折,终于赶走了代表黑暗和邪恶势力的夜女王和摩尔人,和帕米娜幸福地结合,巴巴给诺也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情人巴巴给娜。
点评
这出歌剧是用德国民族歌剧“歌唱剧”(Sing Piecl)的形式谱写而成的,由说白和带编号的乐曲组成,戏剧动作在说白中进行。乐曲通俗、质朴,带有浓厚的德国民族色彩,对于德国人来说,《魔笛》具有特殊的魅力。剧中光辉的合唱曲保持了德国男声合唱的传统;剧中的歌曲是真正德国风格的歌谣;剧中的抒情乐曲感情真挚,完全摆脱了当时意大利歌剧肤浅、浮华的风格。
14塞维利亚理发师
二幕喜歌剧。根据法国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由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 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作曲,切萨雷·斯特比尼作词,1816年2月20日首演于罗马阿金蒂纳剧院。

剧情
剧情描述了17世纪发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一则故事。伯爵阿尔马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但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而狡猾的医生巴尔托罗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音乐教师巴西利奥为他出谋划策。在机敏幽默而又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巧妙安排下,伯爵和罗西娜冲破了巴尔托罗的阻挠和防范,终成眷属。
点评
作曲家吸取了德国和法国喜剧中夸张幽默的手法,结合意大利歌剧注重旋律和歌唱技巧的特点,使明快华美而独特的音乐喜剧风格,在该歌剧的许多著名的咏叹调、演唱曲、浪漫曲和重唱曲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热点内容
苹果玫瑰茶 发布:2025-08-13 01:26:36 浏览:845
玫瑰糠疹会发烧吗 发布:2025-08-13 01:22:16 浏览:825
玫瑰缘藤席 发布:2025-08-13 01:21:25 浏览:594
胡萝卜雕刻玫瑰花视频 发布:2025-08-13 01:13:28 浏览:664
樱花树蔫 发布:2025-08-13 01:12:37 浏览:348
国画紫藤牡丹 发布:2025-08-13 01:09:22 浏览:987
铃兰花扦插 发布:2025-08-13 01:02:18 浏览:443
情人节句子大全短句 发布:2025-08-13 01:02:18 浏览:368
fgo日服情人节活动复刻 发布:2025-08-13 01:01:19 浏览:739
鲜活绿植墙 发布:2025-08-13 00:51:16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