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课外阅读
㈠ 关于陈祖芬的《春的胡话》
第一单元 春天来了
单元目标
知 识:
1、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2、 学习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 了解短句的特点机器表现力;
4、 了解童话的特点;
5、 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6、 了解想象和联想及对比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能 力:
1、 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绿》等散文,选择一篇,写一段话点评赏析;
2、 尝试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上海的春风,上海的人;
3、 设计几种花的话;
4、 写一篇回忆儿时的文章。
情 感:
1、 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 懂得热爱生活是发现生活之美的前提。
3、 培养谦虚的品格;
4、 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纯真的生活;
5、 学习释放自己的热情,让思绪轻舞飞扬,让生活充满情趣;
6、 感受春夜雨景的特征和西湖特别的韵致和情趣;
7、 感受七律读来琅琅上口的语言魅力;
8、 感受江南春天的景色和它所展示的深远、广阔而迷蒙的特有风情。
一、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知 识:
1、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认识作者在写景中抒发感情的手法。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能 力:
1、品味重点句子的神韵。
2、阅读朱自清先生《匆匆》、《绿》、《威尼斯》等散文。选择一篇,写一段点评析。
情 感:
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2、习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教学准备:
1、作者朱自清的相关材料。
2、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绿》、《威尼斯》等散文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 1、 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文章或古诗?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 简介作者 学生交流齐读课题 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名家名篇
二、初步了解课文 1、 范读课文2、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3、读了课文,你的心中涌起怎样的感受?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划边思考。2、学生交流 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引发想象
三、品析重点词句 媒体出示 1、 细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2、 品读你最欣赏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 重点语句交流。(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4)桃树、杏树、梨树,……(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6)看,像牛毛,……。4、仿照课文中“春天像……”的句式,你也来说几句。 1、 小组讨论2、大组交流3、有感情地朗读,说出喜欢的理由。4、积累词句 积累语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回归整体 1、文章可分几部分,各写了什么?2、作者在写景中抒发了什么感情?3、质疑问难。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自由想象 帮助理清课文层次,帮助记忆
五、课外延伸 媒体出示 1、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绿》、《威尼斯》等散文,选择一篇,写一段话点评赏析。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提高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2、 积累重点词句
教后感:
老课文新学法
朱自清的名篇《春》依然在新教材中出现,并在一册课本的第一课,可见它的生命力。但是在二期课改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应以学生的自主感悟为主,而感悟的最佳方法就是朗读。朱自清诗一样的笔调,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感悟,学生深深感受到春天勃勃的生机。而通过朗读最喜爱的句子并谈谈读后各人的体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更使学生感到美丽的风景不仅在我们眼前,更在我们心中,只有用心感受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样,只有用心感受,才能领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好文章是品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
二 春 风
林斤澜
教学目标:
知 识:
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能 力:
1、品析重点句子的神韵。
2、尝试着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上海的春风,上海的人。
情 感:
懂得热爱生活是发现生活之美的前提。
教学重点:
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品析重点句子的神韵。
教学难点:
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品析重点句子的神韵。
教学准备: 描写江南春风的语句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尊重主体,读中感知 媒体出示课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体会:北国春风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有何不同?2、揭示课题3、 抽生读课文:你能把对课文的感受读出来吗?看谁读得好。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2、 大组交流3、 质疑问难。4、分小节读文。 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紧扣重点,品读感悟 媒体出示 1、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圈划出文章中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1、 重点语句理解:(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2)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如无数的针扎。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作点评。4、质疑问难5、朗读指导 1、 小组交流2、 交流体会与感受3、 朗读品味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三、迁移运用 1、 读句子2、 品析一连串的动词的用法及作用。3、 尝试着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上海的春风,上海的人。 1、 读句子2、发表自己看法3、个人准备4、小组交流 培养学生运用一连串动词写一件事物的能力。
四、语言与思维训练 1、 1、同样是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而在林斤澜的笔下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仅仅是因为作者描写的对象不同吗?还有其他什么原因?2、 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3、 从你阅读过的文章里找出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的文字,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1、交流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2、小组交流 通过阅读比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教后感:
学会比较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而林斤澜笔下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仅仅是作者所描写的对象不同吗?还是有其他原因?这是在学习本文时通过与朱自清的《春》作对比阅读而产生的一系列疑问。也只有通过对比阅读,才能更好地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更好地体会到北国的春风与北国的人们那样粗犷有力,具有地方特色。使学生既能感受南国温柔细腻的春风,有能感受到北国春风的豪迈气势,产生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三 暖雨 (岛崎藤村)
七、春夜喜雨 (杜 甫)
教学目标:
知 识:1、学习融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2、积累描写暖雨的语句。
3、背诵《春夜喜雨》,体会律诗的独特韵味。
能 力:1、比较《春》、《春风》、《暖雨》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比较《暖雨、》《春夜喜雨》的异同。
情 感:1、欣赏春雨滋润大自然生机的景象。
2、感受春夜雨景的特征,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1、学习融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2、欣赏春雨滋润大自然生机的景象。
3、背诵《春夜喜雨》。
教学难点:1、学习融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2、比较《春》、《春风》、《暖雨》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回忆一下,朱自清笔下的春雨是怎样的?2、 过渡,揭示课题3、 作者简介 交流描写春雨的语句 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描写的暖雨有什么特点?2、 质疑问难 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积累感悟 媒体出示重点句 1、 边读课文边找出你喜欢的语句,作点评。2、 积累重点语句,适时指导朗读(1)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2)打下午起,就下起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股复苏的暖意。(3)田野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幅……(4)入夜,我独自静听着……3、 指导朗读重点句子4、 试着背诵几个句子。 点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帮助学生积累描写春雨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比较学习 媒体出示 1、同是表达喜迎春天,比较《春》、《春风》、《暖雨》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2、学习古诗《春夜喜雨》。(1)范读(2)理解重点词句乃,发生,潜,野径,红湿处,花重(3)说说这首诗的译文(4)指导朗读3、比较《春夜喜雨》与《暖雨》中“雨”的异同。 比较表现手法的异同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发表意见,比较异同。 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
五、课外拓展 课外摘抄一些借助“雨”所表达的几种不同的情绪的诗文,品味它们的意境。 课外作业 让学生积累诗文、品味意境
教后感:
适时的拓展积累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雨”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本单元还选了杜甫名诗《春夜喜雨》,通过“雨”,有人抒发喜悦之情,有人传达凄凉之意。学了本文后,我由“暖雨”受到启发,请学生课外摘抄一些借助“雨”所表达的几种不同的情绪的诗文,品味它们的意境。人多力量大,全班同学还真收集到了不少,当然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之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凄苦之情;也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有“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国”的沉重……通过收集交流,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诗文,也感受到了古往今来的诗人、作家对“雨”所蕴涵的不同情绪,学会以景传情。
四 花的话
宗璞
教学目标:
知 识:1、了解童话的特点。
2、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
3、积累有关语句。
能 力: 设计几种花的发言。
情 感: 培养谦虚的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童话的特点。
2、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郭沫若的《山茶花》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 媒体出示问题 1、 板题、齐读2、 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3、 归纳出示问题:(1)文章出现的几种花各有什么特点?(2)读了课文,你受到哪些启示?4、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 读题2、 质疑问难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2、交流读书情况(1)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什么?(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3)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2、交流读书情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研读体悟,合作探究 相应出示媒体 1、在上面的问题中自由选择一个或两个,反复读课文,自我揣摩,自我感悟。2、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3、 分组汇报4、 积累语句,指导感情朗读(1)“若按严格的花时来说,她们……”(2)“白丁香正在半开……”(3)“一个小男孩飞跑过来……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4)“月儿行到中天……都有点不好意思。”5、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不同花的个性特点。 1、自由选择,自己体会2、合作学习,解决难题3、交流句子4、分角色朗读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通读全文,了解特点 媒体出示特点 1、自由读全文,思考: 这篇童话有什么特点?2、讨论交流 1、自由读全文2、交流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特点
五、延伸拓展,积累运用 1、如果马蹄莲、天堂鸟等花也加入这场讨论,他们会说什么?请设计它们的发言。2、阅读郭沫若的《山茶花》,为山茶花在花儿比美大会上写一份发言稿。 1、交流花儿的发言2、课外完成 培养学生说话和写作能力
教后感:
注意细节
本文将不会说话也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的花儿安排在月下花园比美论贵,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以花喻人。而作者所选取的各种花及它们的发言先后顺序都是精心安排的,有其用意。花儿说话的顺序是一个有序的逐步出、衬托的过程。从“骄傲”的程度看,榆叶梅可谓最骄傲,后面的花则次之;从“吹嘘”的手段来看,前面的花只会自我吹嘘,后面的白丁香、玉兰花表面谦虚,他们相互吹捧抬高自己,达到了既夸人有夸己的目的。而结尾小男孩将二月兰送给老师,使文章主题昭然若揭。因此,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发现这其中用意,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这也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教学细节,当然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把握。
五 系在风筝线上的……
周岩壁
教学目标:
知 识:1、品味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
2、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
能 力:模仿课文结构层次,写一篇回忆儿时的文章。
情 感: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纯真的生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
2、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纯真的生活。
教学难点:模仿课文结构层次,写一篇回忆儿时的文章。
教学准备:《童年》歌词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激趣。揭题 播放歌曲 1、 歌曲《童年》2、 谈谈听后的感受3、 揭示课题4、 读题,质疑5、想想:课题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1、谈感受2、质疑问难3、发表意见 激发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轻声读,思考:(1)“系在风筝线上的”究竟是什么?(2)文中哪些描写引起你的共鸣,请将它们圈划出来。2、抽生朗读3、交流读后体会 1、读文思考2、交流体会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三、精读,品味 媒体出示 1、仔细读读你划出的句子,想想,这样的描写引起了你哪些共鸣?2、小组合作学习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1)轻声读课文,体会课文特色(2)交流(多处运用叠词和优美的词语)4、本文结构有何特点?(结构鲜明、首尾呼应,结尾直胸臆) 1、读文思考2、合作学习3、交流 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积累写作素质
四、美读,积累 1、再读你划的有关语句,注意读出感情。2、积累几句语句(1)抽生感情朗读(2)试着背诵 1、自由读2、试着背诵 反复朗读注重积累
五、课外拓展 作者把自己对童年深深的眷恋,牢牢地系在风筝线上,你呢?请大家说说“我喜欢的……” 小组交流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
第二课时作文 1、 复习,感悟2、 明确要求3、 选取材料4、 各自打草稿5、 集体修改6、 誊写作文 1、 选材料2、 打草稿3、 修改作文4、 誊写作文 指导学生写出真实感受
教后感: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文章先后六处用到四字叠词,如“袅袅挪挪”、“丝丝缕缕”、“疯疯傻傻”、“叽叽喳喳”、“大大小小”、“飘飘洒洒”。至于两字叠词更是随处可见,像“淡淡”绿意、“长长”、“轻轻”抖动的风筝线,“剪剪”轻风、“偷偷”寻找、“冉冉”升起、“悠悠”飞去、“腾腾”热气、“颗颗”童心、“每每”牵系……无一处充满灵动、轻盈的韵味,令人不能不回忆起童年的欢乐时光。除了这样的叠词,文章的另外一些词语也很有特色,如“草长莺飞”、“花团锦簇”、“低三下四”、“求爷告奶”、“如痴如醉”、“摇头晃脑”、“若有若无”等,让人玩味不已。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这些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表现力,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提高写作水准。
六 春的胡话
陈祖芬
教学目标:
知 识:1、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理解并积累重点语句。
能 力:1、探究作者思路。
2、议一议“春的胡话”的内容,并把它写下来。
情 感:学习释放自己的热情,让思绪轻舞飞扬,让生活充满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探究作者思路,议一议“春的胡话”的内容。
教学难点:议一议“春的胡话”的内容,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关于作者陈祖芬的介绍。
2、夏欣的《陈祖芬:给学生最基本的教育——劳动观》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作者介绍 1、启发谈话 我们学了许多关于写春的文章,但是,我们听说过春天在说胡话?春天和胡话有什么联系?2、揭示课题3、读题思考4、质疑问难5、介绍作者 1、 读题2、 提出问题3、 了解作者 让学生多了解有名的作者及其作品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会 1、 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 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3、 小组交流4、 集体讨论 1、自由轻声读课文2、交流读后感受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把握重点,理解关键 媒体出示 1、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体会它的含义。2、交流重点句:(1)“春来了,好像放风似的把……”(2)“冬天,把话也冻僵,春风化开了冻结的话,春天是个……”3、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2、交流句子,发表意见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四、探究思路,回归整体 1、 再读课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2、 小组合作3、 大组交流 1、读课文,探究思路。2、小组合作,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 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五、拓展思维 媒体出示 1、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独特感受?2、同样多用短语,《春风》和《春的胡话》在语言给读者的感受上,有哪些同与异? 1、谈谈自己的感受?2、比较异同 多留点时间让学生畅谈感受
六、读写结合 1、 议一议“胡话的内容”。2、 小组交流3、 试着把“胡话”的内容写下来。 1、 交流讨论2、 尝试写 帮助学生巩固积累
教后感:
培养一点想象力
初一看题目《春的胡话》,就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是春天在说胡话?春天和胡话有什么联系?读了文章后,才感悟到是作者满怀激情,写出春天的热情和活力。从而也看出这是一位具有想象力的作家。所以,教学本文后,引导学生议一议“胡话”的内涵。使学生最终明白“胡话”不“胡”,这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想象。最后也让学生选一个话题来说一通“胡话”,比一比谁的“胡话”具有创意。我想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次机会吧。
八 钱塘江春行 (白居易)
九 江南春 (杜牧)
教学目标:
知 识:1、理解、掌握两首诗的内容。
2、积累两首诗。
能 力:1、体会七律读来琅琅上口的语言魅力。
2、了解想象、联想及对比等表现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情 感:1、感受初春西湖特别的韵致和情趣。
2、感受江南春景和它所展示的深远、广阔而迷蒙的特有风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七律读来琅琅上口的语言魅力。
2、了解想象、联想及对比等表现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
1、感受初春西湖特别的韵致和情趣。
2、感受江南春景和它所展示的深远、广阔而迷蒙的特有风情
教学准备:
1、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两首诗的新译内容。
3、网上查找资料。
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揭示课题,资料交流 媒体出示 1、交流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信息交流)2、介绍诗人及其作品,了解诗人的风格。 1、学生交流2、介绍白居易和杜牧的生平及其作品 通过交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古诗,感受情怀 媒体演示 1、学习《钱塘湖春行》,指导朗读2、谈一谈读后的感受。3、掌握重点词的意思 重点掌握“云脚”、“乱花”、“足”等词的含义。4、说说这四句诗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5、同样是描写西湖的景物,本诗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描写西湖的景物方面有哪些异同?6、体会本诗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7、背诵古诗《钱塘湖春行》 1、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每一句的含义3、比较两首诗的异同4、掌握本诗的写法 从比较中加深理解
三、小组学习,掌握学法 1、小组合作学古诗《江南春》(1)自由轻声读(2)理解重点词的意思(3)理解诗句的含义(4)体会本诗的意境2、集体讨论3、背诵古诗 1、小组学习2、交流学习情况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四、比较阅读,拓展思维 媒体出示 1、朗读两首诗的新译文,评评看,这样译好不好?2、小组讨论3、大组交流 1、对照阅读2、发表看法 对照学习开拓思路
教后感:
自主学诗
把两首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更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春天刚来时西湖的引人景致,描写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而千古绝句《江南春》,一起笔便引领读者站到一个时空交叉的制高点,去感受一个视野开阔、意境深远的宏大场面。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两首诗,自己读准读通基础上,诵读、理解、感悟诗句描绘的意境,然后交流各自的感悟,体会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感受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最后能诵读成背,积累古诗。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综合学习
春天,春天在哪里?
学习目标:
1、 学习细致观察春景。
2、 学会多角度地赞美春天。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课前准备
1、 记录春的声音。
2、 进行一次春的写生活动。
3、 寻找有关春的文章、诗句。
二、 课堂交流
1、 合唱《春天在哪里》
2、 聆听春之声。
你听到了哪些春的声音,记录了哪些声音,交流一下。
(1) 交流我喜爱的春天的声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 交流记录的春天的声音,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3、 展示春之景。
(1) 交流你看到的春天的美景。
(2) 展示自己画的春景。
(3) 向大家介绍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春景。
4、 积累春之话。
(1) 交流有关描写春天的语句。
(2) 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5、合唱《春天在哪里》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题目自拟
㈡ 小学3年级阅读什么课外书比较好
小学三年级优秀课外读物
一、故事类
少儿版《爱的教育》、《长袜子皮皮》、《亲爱的笨笨猪》 《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
《神话故事》、《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二、科普类
1. 十万个为什么 (新世纪版)(动物分册)
2. 十万个为什么 (新世纪版)(植物分册)
三、诵读类
(一) 古诗词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二) 古文诵读 《孔子论三友 》 (《论语》)
(三) 现代散文
1.白色山茶花 (台湾) 席慕蓉
2.匆匆 朱自清
3.春天吹着口哨 刘湛秋
4.金色花 (印度) 泰戈尔
四、神话故事
1. 盘古开天 2.上帝创世的故事 3.女娲造人
4.上帝造人的故事 5.梵天创世的故事 6.天神创世的故事
五、成语故事
1.画龙点睛 2.一叶障目 3.天衣无缝 4.世外桃源
5.对牛弹琴 6.水中捞月 7.画蛇添足 8.百步穿杨
9.东施效颦 10.螳臂当车 11.朝三暮四 12.一箭双雕
㈢ 茶花像什么
茶花(学名:Camellia sp.)又名复山茶花,制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㈣ 五色茶花言情写的这篇课外阅读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香气扑鼻、朴素典雅
美丽芬芳、香气怡人
娇嫩欲滴、美丽动人
【好句子】
1、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它像婴儿甜美的笑脸,许多花都和它争奇斗艳哩!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小巧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它们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含羞待放,它显得格外娇艳。我最喜欢的是那几株粉色的山茶花,远远看上去,有的同一株树上有好几种颜色,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山茶花的枝叶虽然不大,多美呀!可是,金黄色的一片,远远望去,我发现了许多农村的人种的油菜花,还长出了一些顽强的小草。来到了食堂的后面,在石阶的缝隙中,还看不出来呢!草坪上还长出了野生的蒲公英,不仔细看,冒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草,在黑乎乎的泥土中,它也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3、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一种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片一样晶莹、一样的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间消失,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它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4、山茶花开得是那么活泼,那么富有生机,不管在哪里都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粉色的小花有苹果那么大,中间的淡黄色花蕊就更是可爱。深绿色的树叶把原本就美丽的花朵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朵朵粉色的笑脸,开得那么向上,对自己短暂的生命不留遗憾。闻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淡淡的,雅雅的,沁人心脾。不久,它便会凋谢,只留下一片枯黄。原本灿烂的也已失去生机,让人意想不到它以前是怎样的绚丽多姿。来到世上,只为带来清香和美丽。
5、据说,山茶花的五片硕大的花瓣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憧憬。山茶花的底部能分泌出花蜜,而以这种花蜜为主食的鸟就叫“山茶鸟”,是不是名字也很像?据说以前女子们都用山茶种子中榨出的山茶油梳理头发。山茶代表着顽强,胜利,自豪和自信。
6、山茶花有的瓣多,有的瓣少,但不管瓣多瓣少,她的美丽是不可否认的。山茶有一梗壮实的茎,它们从粗粗的,棕色的竹竿上长出来,上面镶着几片碧绿的叶子,它们大都饱含水分,叶面上时常呈现出一个个小水珠,晶莹剔透,褶褶闪光。山茶花特别美,美丽的花瓣围绕着娇嫩的花蕊,花蕊则是有几根白色的细管子组成的,上面缀满厚厚的花粉,塑造了她柔美的身姿。
7、即使闭上眼,每一朵花都显得是那么神采奕奕,花朵抬的高高的,个个都把花茎竖的直直的,又带着阳光。紫色的呢?那是刚刚采摘的带着露珠的紫葡萄那样晶莹透明。真是太美了。山茶花的姿态也很美,带着金黄的色彩,仿佛像刚刚升起的太阳那样光芒四射,那是怎样的红啊!像五星红旗那样明艳耀眼。那金黄色的,那真叫绝!
8、微风中,山茶花翩翩起舞,她大红色的花朵垂在绿叶中,真像几只大红灯笼,时而像一个个披着轻纱的少女,含笑矗立,骄羞欲语。在绵绵春雨中,山茶花静静的开放着,他仿佛给那清纯的雨涂上了一层层淡淡的,粉红色胭脂。雨停了,花瓣上的水珠映射出红光,伴随着彩虹,把洁白的云染红了,茫茫天际中,刹那间涌起红色的波浪,跌宕起伏,美丽万分。
9、含苞待放的山茶花骨朵仿佛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淡淡的、绿绿的。怒放的山茶花仿佛是小姑娘红扑扑的小脸,又红又圆。山茶花的茎是银灰的,带了点深绿。它那浓绿的叶子很美,叶脉虽多,却很有规律。叶子的边缘虽有很多小齿,摸起来却觉得柔柔的。最美的当然是它的花瓣了,看上去像个爱心桃,红艳艳!捏一捏它金黄的花蕊,再看一看手,手上满是金色的粉。在花园里观赏山茶,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10、我爱山茶,爱她利用段战的生命绽放美丽!爱她不畏风吹雨打的顽强精神!爱她不同寻常的意义,爱她娇艳美丽的身姿!我爱山茶,因为她是有那么多值得我学习的精神,我爱山茶,以为她是深红色热情之花!
11、山茶花的颜色,肯定是红色呗!红色中还带了点粉色,像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小姑娘正笑呢!咯咯咯!一阵风吹来,把它淡淡的清香吹入我的鼻子里。
12、等叶子正长得茂盛的时候,最后融入绿叶的大家庭,淡绿、紫的、金黄的、百灵鸟……一起玩耍,手里还拿着魔棒,我就像百花仙子一样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美啊!我仿佛进入了山茶花的世界,你也会感受到美啊,意气风发。
13、远远望去,不是很鲜艳,它的色彩犹如天边的朝霞,这就是孕育这新生命的种子。我最喜欢那朵粉红色的山茶花,花瓣里缀满了许多金黄色的小颗粒,柔软而有弹性,像婴儿般甜美的笑脸展示着它的快乐。
14、这麽多的茶花,它们的姿势千姿百态。有的像是靠在枝条上,用露珠打扮着自己;还有的茶花立在枝条上,像是在高声朗诵似的。我想如果把眼前的`茶花画得活灵活现,那画家的本领就顶呱呱啦。
15、这麽多的茶花,似乎也想早日开放,好看极了。还有的一些没有开放的花苞,像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的已经全部盛开了,也有的花朵才长开五 六片花瓣,茶花在这之间绽放出来,树枝已经非常青翠,我赶紧往茶树边跑去,原来这里开满了美丽的茶花。
㈤ 关于植物的书
《盆栽观赏花木精品集萃》
简介: 大家对盆栽花木这个名字可能并不陌生。在北方,人们常用盆栽的印度橡皮树、桂花等布置居室,终年绿意融融。在南方,特别在春节期间,盆栽金橘、朱砂橘,象征金银满屋和幸福吉祥,成为大众首选的年宵花。在长江流域,节日买盆杜鹃花、山茶花已成为时尚。而盆栽的一品红、比利时杜鹃、香龙血树、常春滕、富贵竹等早已热销大江南北,一度成为“热点”,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本书针对我国不同地域和传统习惯,精选了500余个品种盆栽花木,较详细地记述了其形态特征、时尚品种、生物学特性、繁殖技巧和栽培要点,还特别撰写了“选购要领”,为你购花时能助一臂之力。当你在养花过程中,遇到头痛之事,也可在“疑难问题一点通”中找到答案。 《奇妙的世界——植物趣闻》
简介: 《植物趣闻》的作者王永泰先生是资深生物学教授。书中介绍了一些植物的奇特的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内容丰富,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字简练,插图逼真。本书既可以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又适合广大生物爱好者阅读。还可以供生物、自然课任课教师教学时参考。
《榕树.菩提树.橡皮树.无花果——百花盆栽图说丛书》
简介: 本书是作者通过搜集大量网上资料及国内外的研究报道编著而成的。叙述了榕树、橡皮树、无花果及菩提树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它们的品种;突出了盆栽时种的选择、盆栽之前的准备、苗木的各种繁育方法、盆栽的技术、制作盆景的方法、病虫害虫的防治;其他榕属植物也有简单的介绍。最后还解答了盆栽时常遇到的问题。本书适合广大家庭盆栽榕树、菩提树、橡皮树及无花果的爱好者参考。
《千姿百态的植物·植物分册》
简介: 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碧草茵茵,鲜花盛开,绿树成行,都市和乡村被装扮得分外美丽;四季鲜果,时新菜蔬,品种繁多,我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这本书里,你能了解许多知识。比如,O型血植物的叶子秋天会变红,AB型血植物的叶子秋天则变黄;希腊森林里有一种树,能给小羊羔喂奶等。
《野外观花手册》
简介: 《野外观花手册》收录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84科260属278种,重点介绍了植物的识别分类特征、花期和分布,并对植物的功能进行了必要阐述。
本书图文并茂,提供给您960余张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并有花色索引、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等,还附有常用术语图解等专题性说明,对于没有植物分类学知识基础的普通观花爱好者都能很方便查阅。
本手册是野外郊游识别植物的好参谋,同时也是大专院校植物野外实习的好帮手。
《植物园的四季》
简介: 这是一本简单明了的植物介绍性图册,以北京植物园栽培的植物为主,主要介绍了我国三北即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常见近300种植物,其中大部分为露地栽培植物,以春夏开花的植物居多,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部分温室栽培植物。
本书按照植物开花的先后时间和最佳观赏期以春、夏、秋、冬排序。本书没有深邃的植物学理论知识,而更多地向读者介绍相关植物的观赏特征、生活习性、利用常识以及背景故
事。期待读者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认知植物,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
《花的智慧》
简介: 春天在庭院的小花坛播种,夏天绑扎好被雨水打倒的大丽花,秋天收集凤仙花的种子,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那这些幼小的种子怎样破土而出?大丽花为什么长得那么大?凤仙花果为什么会突然卷缩破裂?
其实花和果实这种构造是从4亿年前植物出现之后,经漫长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它隐藏着伟大的自然原理。本书第一章将介绍目前为止最具说服力但未经实验成果证实的生命起源说。第二章将介绍真核生物如何从细菌共生体中脱胎?自养真核生物为何以植物的形态登陆?成为登陆必要手段的植物共生和植物的多样性。第三章将介绍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繁殖方式——有性繁殖的优缺点、植物的双重繁殖体系、多样的性体系和植物灵活的性特征等理论。第四章介绍花朵如何通过结构、颜色和香气促进授粉;蜜蜂、蝴蝶、蝙蝠、鸟等媒介动物如何拜访花朵、如何授粉等内容。第五章将介绍授粉后如何形成种子和果实以及它们与果实媒介动物的共生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