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梅花鹿
① 海南梅花鹿肉哪里有卖
海南三亚有梅花鹿肉卖。
梅花鹿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较短。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体毛为棕黄色或栗红色,无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状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体毛呈烟褐色,白斑不明显,与枯茅草的颜色类似。颈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的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块,其周围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雄性梅花鹿头上具有一对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常被误以为没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梅花鹿晨昏活动,生活区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采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和刚刚萌发的草本植物。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主要采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间或到山下采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深密、体色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梅花鹿群居性不是很强,成年雄性往往是独自生活,夏季和冬季会做短距离的迁移,有一定的领地意识,特别是繁殖季节。
② 梅花鹿在南方可养殖么
梅花鹿生活于针阔混交林的山地,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丛中,这样有利于快速奔跑,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丛较为深密,并与其体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
中国南方的地理条件很适合养殖梅花鹿,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海南等地都有野生梅花鹿。
③ 海南省鹿场简介
海南省鹿场,一个经海南省旅游局批准的涉外旅游定点单位,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山镇琼文线2公里处,交通便捷。这里的环境优美,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林木和茵茵绿草,为鹿群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鹿场内养有大约600只海南水鹿,还有梅花鹿和云南甜鹿等品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创立于1985年的海南省鹿场,如今在琼山区红旗镇等地设有饲养基地,总计养殖有1000多头鹿,包括梅花鹿、海南水鹿和云南甜鹿。其技术力量强大,致力于鹿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如一指牌鹿鞭酒、鹿骨酒、茸血酒等十多个系列,三十多个品种。这不仅是一个集旅游观光、饲养、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而且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东北梅花鹿在海南省北部饲养试验》这一科研课题在1991年荣获科技进步成果奖,其产品如“一指牌”鹿鞭酒更是屡获殊荣,曾在1994年和1995年的中国新科技新产品博览会、海南省工业产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1996年和1997年,海南省鹿场凭借优质的鹿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赢得“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的赞誉,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④ 鹿回头的传说 怎么回事
鹿回头位于海南三亚市南部约6公里处,在遍布珊瑚礁石的海滩上,有一座山岭拔地而起,从东北向西南伸延,然后折向西北,雄伟峻峭,貌似一只美丽的金鹿站在海边回头观望,这就是黎族民间传说中的鹿回头。
传说在遥远的年代,五指山上有一个勤劳勇敢的黎族青年,手拿弩弓,身备竹箭,正在搜山打猎。突然间,只见一只梅花鹿从树林中跑出。梅花鹿被黎族视为吉祥之物,谁能猎获它谁就得到幸福。青年猎手穷追不舍,翻山越岭一直追到这个最南端的海湾,正要搭箭拉弓,只见梅花鹿倏然回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含情脉脉地迎上前来向他表示爱慕之心。后来,猎手和她结为恩爱夫妻,定居此地,把荒滩开拓成椰林,男耕女织,繁衍子孙,便成了一座村落。岭是金鹿的化身,故此地以传说命名。
鹿回头实际上是一伸向南海的小山头,叫鹿回头岭,高程约270米。它原是一个孤立的海中小岛,后来因为地壳不断抬升,又被大量的珊瑚碎骨等堆积逐渐成为连岛沙,又与南边岭、火岭相连成一体,才成为今日所见到的奇特的陆连岛。
传说二
鹿回头因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而得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跑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瀚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鹿回头"也因此名扬于世。
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称为"鹿城"。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花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瀚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鹿回头公园曲径通幽,顺着山势建有哈雷慧星观测站、白色的听潮亭、情人岛,此外还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龟鳖天堂、游鱼仙池等景点供赏,使游人乐而忘归。鹿回头山上鲜花四季盛开,姹紫嫣红,异彩纷呈,更可喜的是,还可以品尝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红椰子。鹿回头山脚下,在这里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鹦鹉鱼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状寄蟹、其貌不扬的海参、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亚鱼,此外还有海铁树、海柳、珊瑚树、海葵、鸡毛草、软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观赏物,绚丽多姿,令人神往
⑤ 梅花鹿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本报八所6月9日电(记者梁振君)记者今天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内生长的海南坡鹿平均寿命仅10余年左右,远远低于专家所预期的坡鹿生态寿命。
海南坡鹿主要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常见于灌丛林、落叶季雨林环境中,属广食性动物,以草本为主,性喜群居,1.5-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20余年。但令人奇怪的是,保护区内坡鹿的平均寿命仅10余年左右,大大低于专家预期的生态寿命20余年。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李玉春博士是研究鹿的专家,1993-2002年间在日本留学期间研究梅花鹿多年。他说,海南坡鹿和梅花鹿同属一个属,在习性、亲缘进化关系等方面和梅花鹿非常相似。在日本,由于冬季比较寒冷,食物也较少,一些老弱病残的梅花鹿会因为不适应该种气候和环境而死亡,故日本的梅花鹿主要是在寒冷的冬季死亡。李玉春说,在日本他所发现的梅花鹿的最长寿命可达18年。而海南的气候条件、植被、水源和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都优于日本,冬天也相对不寒冷,一般而言海南坡鹿可普遍活20余年。就大田保护区而言,该保护区的可供坡鹿采食的植物有200种以上,植被类型主要有低平地热带草原、砂生灌丛林、落叶季雨林及人工林,气候条件也优于日本,比较适宜坡鹿栖息生存。
据专家介绍,坡鹿的寿命和其牙齿有着密切关系。在长期的觅食生活中,由于不断咀嚼的缘故,坡鹿的牙齿会逐渐磨损直至最终磨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最终慢慢死去。
据李玉春介绍,所谓坡鹿生态寿命是指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海南坡鹿最长的寿命。李玉春说,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人专门针对坡鹿的寿命进行过研究,大田保护区内的坡鹿寿命如此之短的原因至今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