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茶花七绝

茶花七绝

发布时间: 2025-05-25 14:10:06

❶ 关于花的古诗全诗

1、辛夷坞

唐代: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

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

2、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3、客中初夏

宋代: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4、紫薇花

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译文

一支初绽的紫薇在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群芳争奇斗艳。

无言的桃李又在何处,只有紫薇花笑看那些只能在春日艳阳里开的花。

5、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❷ 山茶独殿众花丛——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四)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借赏花寄托忧国情怀: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坠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抗金将领,著名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此词是词人闲退时期的作品。虽然写的是赏花的闲情,但其中也隐含着词人对国事的殷忧。 

词的首句“酒面低迷翠被重”,描写山茶花色和花叶。山茶花以红色为主,其粉红的颜色很像人们酒醉后脸上的红晕,因此词人称之为“酒面”。后边“翠被”二字是写花叶的颜色,“重”字点出它茂密繁盛的状态。那“酒面”后的“低迷”两字从何说起呢?词的第二句是最好的注脚:“黄昏院落月朦胧。”因为时间是黄昏之后,月色朦胧之时,所以院中的山茶自然要“低迷”,看起来有点模糊了。这第二句描写,不仅明确交待了词人赏花的具体时间,同时又使首句对山茶花的描写有了着落,实在是一举两得。

此后三、四两句,词人使事用典,以古代美人为喻,极言山茶花之美:“坠鬓啼妆孙寿醉,泥秦宫。”孙寿是后汉梁冀之妻。《后汉书梁冀传》载:“(朝廷)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唬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爱监奴秦宫,官至太仓令,得出入寿所。寿在宫辄屏御者,托以言事,因与私焉。”这里词人以孙寿之艳冶多媚来形容山茶花之美,而“孙寿醉”三字又正好与开头“酒面”二字相照应。后边又用了“泥秦宫”三字,由秦宫为孙寿美色所迷来进一步表现山茶花的美艳动人,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词的下片,词人笔锋一转,由上片描写山茶之美转而描写它凋落时的情状。开头两句“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含义颇深。从字面上看,词人是在为花感慨:花期总是有限的,它的妙龄能有几日呢?它带给人们的春色能存多久呢?不过现在已没有多少人关心这可贵的花期了,没有人理会风风雨雨摧残这美丽的春色了。实际上,词人这是借山茶花来感慨现实,词人常以风雨落花象征国家时局,如在《摸鱼儿》一词中,词人就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这样的词句,表现自己对国事的忧虑。本词也是如此,词人借山茶在风雨中凋谢而无人理会的现象,感慨、影射当时南宋朝野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时局,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的命运。

结尾两句“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接着前面的描写,更具体地展现出花落春残之状。“绿珠”是晋代石崇之妓。《晋书 ·石崇传》载:“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楼下而死。”后世之人大都对绿珠之死深感惋惜,唐代诗人杜牧就曾有诗说:“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词人在这里借绿珠坠楼来形容山茶花凋落的情状,表现出他深深的惜花之情。其实,这是词人忧国之情的曲折表现,在辛词中,借风雨落花寄托自己的忧国情怀是比较常见的,此处不再赘举。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含蓄委婉,与辛词常见的豪放风格有所不同,如写山茶花色,词人不直写“红”字,而用“酒面”二字来表现。感慨南宋朝野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时局用“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来显示,委曲婉转,含蓄有味,令人百读不厌。

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山茶》,在对山茶形象的描绘中融进了个人的际遇情怀:

青女行霜下晓空,山茶独殿众花丛。

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 

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 

人言此树尤难养,暮灌晨浇自课童。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官至龙图阁学士。南宋诗人、诗评家。诗属豪放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著有《后村长短句》。是最早的《千家诗》编选者。

这首《山茶》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七律诗作。 

开篇“青女行霜下晓空”,状写霜雪女神“青女行霜”施雪,点明节令处于冬季,“下晓空”,具体指出时间是在早晨,同时渲染了山茶花盛开的特定环境和特有气氛。“山茶独殿众花丛”,山茶花独自开放,殿守在百花争妍之后,更加神采飘逸,光采照人。盛赞山茶花固有的艳美形象和独秀品格。一般咏花诗作,常是赞其花事早发,领异标新。此《山茶》诗,偏却赞赏“后发”之美,倍加可爱。诗人运用写实手法,挥动饱蘸感情之笔,赞颂山茶这种不争先艳,独甘后荣的高贵品格,令人叹服,耐人寻味。 

颔联“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以“户外”与“盆中”、“千林”与“一本”、“缟”与“红”对举,状写了一种内外各异、远近不同的错络层次,描绘了千林万木的整体和一本独株的个体间的数量反差,强调了霜雪缟素与山茶花红的颜色对比,创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特征的明快艳丽的图画,给人以“犹有花枝俏”的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令人心旷神怡。“户外”是远见,“盆中”是近观;“千林”是泛写浩茫旷远,“一本”是特写独株挺立;“缟”是状写漫天遍野银装素裹,“红”是状写山茶花怒放似火如血。加上“不知”与“且看”的有意侧重,既紧扣了诗题,又突出了山茶花的红艳笑貌。“不知”,实为已知,乃故作耳。“且看”,实为偏爱,乃由衷也。“不知”而“知”,犹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春晓》)句中的“不觉”,是“不觉”而“觉”,因为已闻啼鸟处处了。“且看”之“看”,令人注目,一经强调和侧重,便将山茶花凌霜傲雪的盎然兴致和欺霜压雪的无畏气概,豪爽地表现了出来。对仗工稳,抒发了诗人深厚的赞誉之情。 

颈联“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山茶花性爱晚,开在岁末寒冷之时,想其品格,犹胜“岁寒后凋”之“松柏”吧!山茶花色深重,且喜微烘暖照之光,观其性情,恰如葵藿向日之特点吧!“每经”句,道出喜寒之意,“却爱”句,道出逐暖之好。这种冷暖感觉对举,将事理辩证法与艺术辩证法和谐地统一起来。组对工巧,赞赏了山茶本性不改、芳香如故的特有风貌。花,尚且如此;人,亦当这样。 

结尾二句“人言此树尤难养,暮灌晨浇自课童”,写山茶如此艳美坚贞,却有人说它尤为难以栽养,认为此不足取;而诗人却简明地回告:只要自己别忘了指使童仆早晚浇灌些水肥就行了。如此反驳“难养”之说,饶有情趣。“尤难养”的“尤”字,可见责难之重,而“自课童”的“自”字,足见栽养之易,深切地表明了诗人对山茶的特殊喜爱和坚定维护,蕴含深邃。 

通览全诗,首联起势凛然,概括赞赏山茶秀标众花的气质;颔联对比承接,具体赞赏山茶艳丽从容的姿态;颈联深入探幽,极力赞赏山茶耐寒喜阳的本性;尾联问答作结,深情赞赏山茶简朴易养的品格。对工情切,首尾圆合。诗人巧妙地将对山茶的形容描绘和性格刻画,融进了个人的际遇情怀,寄托了自己的雅洁情思,别具兴味。对山茶,似孕含着一种孤芳自赏、与世无求的赞誉;于个人,似透露出一种洁身自好、与人无争的慨叹。

南宋诗人俞国宝的《山茶》,通过赏花写人,抒发诗人孤高淡泊的情怀:

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俞国宝是南宋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号醒庵。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

这首《山茶》,字面似极平淡,但稍加吟味,便觉“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这“味”,即在诗人别有一种反常合道的“奇趣”。 

此诗取材便与一般赏花诗大不相同。赏花者中爱山茶者颇多,因它经冬耐寒又繁茂浓艳。高品如寒梅,而花容不似梅的清瘦疏淡。绚丽如牡丹,又不像牡丹的不堪风雨。可谓劲节芳姿,丽质高韵。因山茶品色俱佳,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寄托。常见者大体两路,一是赞其不避霜雪,一是绘其花之形色。这首小诗却别有情味地写诗人欲携酒携茶,往东溪赏花的优游而又专注的情状,从侧面赞美山茶。   

首句写前往赏花,先点出山茶生长之地。这一笔,大有深意。诗人出于自己的奇趣,深解山茶的高韵。这株山茶不依雕栏,不伴亭榭,又不与群芳众卉为伍,而是“花近东溪居士家”。东溪,不确指某处,但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极僻远清幽的山明水秀之地,这里没有尘世的喧杂,而有居士隐此以避世。山茶正是临清流而伴幽人。这是写山茶的生长环境,以“东溪”、“居士”点染离凡出俗的超尘之境,突出山茶的不涉尘界,为下文张本。

既然是这样的一株奇花,怎不让人心向往之?于是诗人要前去观赏了。赏花这原是极普通之事,无须细说。而此诗诗人却津津乐道,细写了欲往赏花时的不寻常的举动:“好携樽酒款携茶”,携樽带酒地专往他处赏花,已足见其爱花情意之盛,而他另外还要携茶,看来是要在花前流连多时了。对山茶百般赏爱的奇趣不可自抑,而“好”与“款”两个形容词,更写出对观赏山茶特有的殷切、钟情之状。至此,诗人为我们绘出了一个人物小象,他喜事将临,不禁悠然陶然,简直要手舞足蹈了。

但这毕竟是外在情状,他那样的殷切钟情,想来还别有奥秘吧?是的,他正想着,“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这又是出于奇趣的奇特想象,极写这株山茶的奇异非凡。山茶确为人间奇花。它有常花的袅娜婆娑,又高大丰腴,“孤根拔地”,“威仪特整”。它可从暮秋开至早春,伴雪怒放,而其花朵又烂熳如火,所以人们赞它“禀金天之正气,非木果之匹亚”(北宋黄庭坚),“不是寻常儿女花”(南宋王十朋)。山茶有这许多奇特,一首绝句如何写得出?诗人非常高明,以虚笔暗点,让读者以自己的想象把它补足。诗只在奇字上用笔,只强调自己为何酷爱这茶花,原来,它本是天国之物,偶到人间,得以一览芳容,实为万幸。再则,仙界奇花,怎能久留人间,一旦玉皇收还天上,人间便永无此花。一个仙凡之别,道尽了山茶迥于众花的特质。玉皇天上的种种奇想,把诗人赏爱山茶的情感推向高潮,也把对山茶的盛赞推至极点,“反常合道”,新颖自然,不落凡近。   

这首七绝作为咏花诗,它通篇不及花姿花色,只写赏花。而赏花,又全从赏花人着笔,写赏花人,又只写赏花时携酒携茶的举动及当时的心理意念,用笔非常简约。但“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清·方东树《续昭味詹言》),所以包蕴多重。“好携樽酒款携茶”是主句,逼真欲现地写出赏花者殷勤、钟情之状,而首句、三四句又从不同角度把这一行动的原因补足,于是,全诗都写诗人对山茶的赏爱之情,这一重表现是非常有力的。 

除此,小诗还有隐含的第二重意蕴,这恰是诗旨所在。这第二重意蕴又有两层:一是赞山茶的高格,塑造了山茶弃俗离尘、超凡若仙的形象,通过写别具奇趣的赏花人的厚爱激赏,侧写山茶的奇姿高格。这即所谓咏花。第二层是通过赏花写人。描绘其优游恬淡之状和偏爱东溪山茶之高韵的奇情异趣,审美追求,写诗人孤高淡泊的情怀。此诗实是咏花以言志。 

前人评王维诗说:“王右丞如秋水芙蓉,依风自笑。”(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这里的东溪山茶,不正是流连溪山、翘首出尘的诗人的比照么?

俞国宝赏花归来后还写有一首《山茶花》,抒发自己赏花的感受:

玉洁冰寒自一家,地偏惊此对山花。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诗中赞美山茶开花于玉洁冰寒之时,生长于偏远绝尘之地。自己西游赏花大开眼界,认识了人间从未见过的花。赏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❸ 《可贵的山茶花》原文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11-12/27/c_122493019.htm 这是邓拓的 可贵的山茶花
可贵的山茶花
---邓拓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借着周围的花叶把她托住。经过了二十天的时间,她还没有凋谢。这是多么强烈的生命力啊!当时我写了一首小诗,称颂这朵山茶花:

红粉凝霜碧玉丛,
淡妆浅笑对东风。
此生愿伴春长在,
断骨留魂证苦衷。

她的粉红色花瓣,又嫩又润,恍惚是脂粉凝成的;衬着绿油油的叶子,又厚又有光泽,好像是用碧玉雕成的;一株小树能开许多花朵,前后开花的时间,可以连续两个月。似乎在严寒的季节,她就已经预示了春天的到来,而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时候,她更加不愿离去,即便枝折花落,她仍然不肯凋谢,始终要把她的生命献给美丽的春光。这样坚贞优美的性格,怎能不令人感动啊!
今年春节,我有机会在云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看到各色各样的山茶花。特别是在大理,不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遍栽山茶花,而且许多居民的庭院中也尽是山茶花。在这个古老的小县城里,春节前夕的街头,到处摆满了小摊,出售野生的山茶花。我当时看到这番情景,马上产生一个强烈的印象,觉得这个小巧玲珑的古城,把它叫做“茶花城”,一点也不过分。美丽的山茶花,使这里的山水人物,全都变得那么娇艳可爱了。仰望苍山,俯瞰洱海,听着五朵金花公社的歌声,看着金花银花姐妹们热情的笑脸,人们的生活更显得丰富而美满,如诗如画,永不凋谢,永远繁荣!
这样美丽的山茶花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而以云南、四川为最。明代的王世懋,在他的著作《学圃杂疏》的“花疏”中写道:

吾地山茶重宝珠。有一种花大而心繁者,以蜀茶称,然其色类殷红。尝闻人言,滇中绝胜。余官莆中,见士大夫家皆种蜀茶,花数千朵,色鲜红,作密瓢,其大如杯。云:种自林中丞蜀中得来,性特畏寒,又不喜盆栽。余得一株,长七八尺,舁归,植淡园中,作屋幕于隆冬,春时撤去。蕊多辄摘却,仅留二三花,更大绝,为余兄所赏。后当过枝,广传其种,亦花中宝也。

王世懋是江苏太仓人,为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弟弟。从他的这一节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问,江苏等地的山茶花,大概都由四川和云南移植过去的。王世懋在书中还介绍了黄山茶、白山茶、红白茶梅、杨妃山茶等许多品种。在他以后,到明代万历年间,王象晋写了一部《群芳谱》,其中对山茶花又作了详细的介绍:

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叶似木樨,硬有梭,稍厚;中阔寸余,两头尖,长三寸许;面深绿,光滑,背浅绿,经冬不脱。以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二月。有鹤顶茶,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曰滇茶玛瑙茶,红黄白粉为心,大红为盘,产自温州。宝珠茶,千叶攒簇,色深少态。杨妃茶,单叶,花开早,桃红色,焦萼。白似宝珠,宝珠而蕊白,九月开花,清香可爱。正宫粉、赛宫粉,皆粉红色。石榴茶,中有碎花。海榴茶,青蒂而小。菜榴茶、踯躅茶、类山踯躅。真珠茶、串珠茶,粉红色。又有云茶、磐口茶、茉莉茶、一捻红、照殿红。

在这里介绍了许多种山茶花的名目和特点,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他说山茶又叫做曼陀罗,后来其他作者也这么说,这一点我却有另外的解释。曼陀罗显然是梵语的译音,并非我国原有的名称。而山茶花的原产地的确是我们中国,所以介绍她的本名只能用中国原有的名称,而不应该采用外来的名称。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早已肯定了山茶花的名称和基本特征。他说:“山茶,叶似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绯,十二月开。”到了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更把山茶花分为南北两大类,一类是以当时的中原,即所谓中州所产的为代表;另一类则是南山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云南四川等地的山茶花。估计自古迄今南北各地山茶花的种类,总在一百种上下。正如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的,“山茶之名,不可胜数”。这就好比菊花的名目一样,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她们的花色品种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介绍了山茶花的许多用途和医药价值。这就证明,她不但可供人们欣赏,而且是人们养生祛病的良友啊!
虽然,最珍贵的山茶花品种,目前还只能在南方温暖的地带有繁殖的条件。但是也可以断定,只要培植得法,她同样可以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土壤,而逐渐繁殖起来,只要条件适宜,山茶花的寿命可以延续很久。据明代隆庆年间冯时可写的《滇中茶花记》所说:“茶花最甲海内,……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看来在我国南北各地,如果经过植物学家和园艺技师的共同研究,完全有可能把昆明、大理等处最好的山茶花品种,普遍移植,决无问题。这比起在欧洲、美洲各国种植山茶花,条件要好得多了。人们都知道,法国人加梅尔,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曾将中国的山茶花移植到欧洲,后来又移植到美洲。难道我们要在国内其他地区移植还不比他们更容易吗?
但是,无论天南海北的人,每当欣赏山茶花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她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这是流传在云南白族人民中的一个神话故事。它告诉我们:古代有个魔王,嫉恨人间美满的生活,他用魔法把大地变成一片惨白的世界,不让有红花绿叶留在人间。但是,人们是爱惜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一位白族的少女,毅然决然地献出了不朽的青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重新染红了山茶花,用自己的胆汁重新染绿了花叶。从那以后,山茶花才更加娇艳地出现在大地上。
怪不得历来有无数的诗人,写了无数的诗篇,一致赞赏山茶花的高贵品质。
这里应该首先提到宋代苏东坡歌咏山茶花的一首七绝。他写道:

山茶相对阿谁栽?
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
烂红如火雪中开。

宋代另一个著名诗人范成大,也写了许多赞美山茶花的诗,其中有一首绝句是:

折得瑶华付与谁?
人间铅粉弄妆迟。
直须远寄骖鸾客,
鬓脚飘飘可一枝!

特别应该记住,爱国诗人陆放翁,因为看到花园里有“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曾经写了两首绝句,大加赞扬:

东园三日雨兼风,
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小茶偏耐久,
绿丛又放数枝红。

雪里开花到春晚,
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栏叹息无人会,
三十年前宴海云。

在宋代的诗人中,就连曾子固素来被认为不会写诗的人,也都写过几首诗,尽情歌唱山茶花的秀艳和高尚的性格。曾子固的诗中有些句子也很动人。比如,他说:“为怜劲意似松柏,欲攀更惜长依依。”他把山茶花和松柏相比,可算得估价极高了。
后来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用他们的笔墨和丹青,尽情地描绘这美丽的山茶花。如今,我们生活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新时代,我们要让人民过着日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对于如此美丽而高贵的山茶花,怎么能不加倍地珍爱呢!

❹ 谁知道赞美茶花的文章

有啊。
茶花古称海榴,海石榴。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❺ 形容山茶花的诗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形容山茶花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柳宗元新植海石榴(海石榴即山茶花)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月寒空阶曙,幽萝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闷颜色,徂岁为谁荣?

【唐】温庭筠海榴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

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唐】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唐】贯休山茶花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宋】陆游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宋】陆游山茶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宋】苏轼开元寺旧无花,今岁盛开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支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宋】苏轼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

【宋】苏轼山茶

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

【宋】陶弼山茶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

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宋】范成大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宋】范成大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

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宋】辛弃疾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宋】陆游山茶花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充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宋】王之道山茶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宋】项安世野山茶红白二种

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依稀檐卜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

恐是山君双侍女,不应临路久咨嗟。

【元】马致远[双调·挂玉钩]题西湖》

曲岸经霜落叶滑,谁是秋潇洒。

最好西湖卖画家,黄菊绽东篱下。

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红梅,血点般山茶。

【明】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压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明】沈周白山茶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清】刘灏山茶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咏山茶

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下压回栏。

滇中品有七十二,谁能一一取次看。

【清】段琦《山茶花》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现代】郭沫若花与诗(山茶)

茶花一树早桃红,白朵彤云啸做中;

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初见满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说牡丹不及茶。

杨凭海榴

海榴殷色透廉栊,看盛看衰意欲同。

若许三英随五马,便将浓艳半紫红。

司空图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王十朋山茶

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儿女花

沈周红山茶

老叶经寒壮岁华,猩红点点雪中葩。

愿希葵藿倾忠胆,岂是争妍富贵家。

七绝·次韵诗酒斋主咏山茶一只独放诗

萧瑟无情窗外风,知君暖室对隆冬。

殷勤酬谢花一树,无限芳心春逝踪。

山茶花诗之问

争奇斗艳万千花,妩媚无尘百态嘉。

不与春风同进退,名枝几许受人夸。

名枝岂惧苦寒枷,绝世多姿艳丽奢。

敢与芬芳争主次,不随白雪伴梅花。

山茶花简介

山茶花,中药材名。本品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春分至谷雨为采收期。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用纸包封,置干燥通风处。功能主治为: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治吐血,衄血,血崩,肠风,血痢,血淋,跌扑损伤,烫伤。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②《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③《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④《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⑤《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❻ 咏茶花诗词七绝

咏茶花诗词七绝
其一:红茶花

冬至岁末雨兼风,

群芳落英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
绿丛又放一枝红。

其二:白茶花

茶花花白清更洁,

霜天风里欲偏斜。
一声吹落江边月,
人静独钓黄昏雪。

作者:吴元龙,笔名天龙山

热点内容
桩上林盆景 发布:2025-05-25 20:43:33 浏览:647
招财手盆栽 发布:2025-05-25 20:43:28 浏览:29
任何种兰花 发布:2025-05-25 20:43:24 浏览:855
海棠金花 发布:2025-05-25 20:21:02 浏览:512
金边小桃红兰花 发布:2025-05-25 20:14:34 浏览:817
514号是什么情人节 发布:2025-05-25 20:13:42 浏览:315
修花圆艺图片 发布:2025-05-25 19:45:06 浏览:200
春节应用插花 发布:2025-05-25 19:35:25 浏览:197
家庭养茶花 发布:2025-05-25 19:34:11 浏览:446
锻造铁艺花 发布:2025-05-25 19:34:06 浏览: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