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古琴梅花三弄教学视频

古琴梅花三弄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 2025-05-13 23:47:04

梅花三弄的古琴的弦段与徽位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琴身长约1.2米,宽约20厘米,琴面是由桐木做成,琴上既无品也无码。古琴音域宽广,超过4个八度;琴上用13个徽位标明泛音的位置,同时也指出左手按指的弦位。
古琴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手法多达五十余种。每种技法大多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通过左手的演奏技法,达到古琴以韵补声的效果。古琴音色十分丰富,可以奏出散音、泛音、按音等音色,既可以模仿出优美、淡雅、空灵的山谷回声,又可以表现奔腾的流水声,因此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
古琴上的十三徽是根据琴弦分段后各段的交接点或称节点而设置的。将琴弦均分为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八段,将其节点分段处装以螺钿标示,称为“徽”或“徽位”。其1/2、1/3、1/4、1/5、1/6、1/8处即分别称为七徽、五徽、四徽、三徽、二徽、一徽。
弹空弦时,琴弦整体振动的同时又有分段振动,整体振动所发音称基音,分段振动所发音称泛音,基音与各泛音的迭加产生空弦音。弹泛音时,左手指在节点处轻触,使琴弦形成分段振动,而整体振动及其他分段振动则受阻,从而产生相应的泛音。泛音的音色清脆悦耳,多用作对琴曲中华彩乐句或乐段的装饰性奏法,其弹奏方法是——趁右手弹弦的同时,左手指在正对琴徽之处轻微点触而产生。右手击弦点越靠近岳山,音色越清晰明亮而坚刚,靠左则略显暗淡圆润而柔美,可根据乐曲的需要而选取击弦点。
一条弦中多处徽位音高会有相同的情况。例如,三徽、六徽、八徽及十一徽的音高相同。是因此四处分别为琴弦的1/5、2/5、3/5、4/5处,各段均为1/5的倍数,以手触此四处任何一点弹奏泛音,琴弦都以1/5作为振动的基本单位而同时振动,所发出的音高与基本振动单位相同。此时,琴弦的二分、三分等处均停止振动。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五徽、九徽会有相同的音高。将已分段的琴弦再进行中分,所得泛音音高为原泛音音高的高八度。例如,五徽、九徽为琴弦三等分处,而二徽、十二徽为琴弦的六等分处。
正调弦式,一弦五徽、九徽音高为5,二徽、十二徽音高则为高八度5。若将琴弦七等分、九等分,其1/7及1/9处亦可产生泛音,因少用而没有用螺钿标出,称为暗徽,分别位于一徽或十三徽的左右两旁处,其泛音音高分别为一徽的下行大二度及上行大二度。例如,正调弦式,三弦一徽泛音音高为4,其左侧暗徽音高为b3,其右侧暗徽音高为5。
古琴曲向来被人们认为是曲高和寡,但有些琴曲几近于家喻户晓却也成为不争的事实,比如《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高山》等。琴之技法与琴曲意蕴自然是高深微妙,而乐曲的旋律却深受人们的喜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是人们借物咏怀述志,并借以歌颂、赞美人之高尚情操的佳作。而琴曲《梅花三弄》中“三弄”是主题以泛音形式在不同的弦段、徽位上出现三次,而移植改编后的筝曲则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

㈡ 古琴曲梅花三弄第一段最后一句,怎么弹。

  1. 上七合的意思就是挑六弦的同时,左手按音同时滑到七徽,两音相合。

  2. 左手支在九徽和十徽回之间的琴板,右手空答挑四、三和勾一弦的空弦。

  3. 抬起左手,中指虚打一弦徽外的位置,然后滑到十徽。

  4. 空挑三弦,中指勾一弦十徽依次滑上九徽和七九。

㈢ 梅花三弄的“三弄”的弹奏技法

《梅花三弄》的版本很多,纵观这些曲谱版本,共同点在于对原曲结构、曲调的继承,都基本保持了琴曲之原貌,而在具体的演奏技巧、筝乐化的程度等方面,因每个演奏家的审美观、演奏习惯的不同而多少有些差别。这里以已故筝家邱大成先生的谱本为依据,从演奏技法、触弦技巧、音色布局等诸多方面入手,来探讨该曲在演奏中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主题,第一次以泛音形式出现,第二、第三次是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左右手所奏出的乐音交织、碰撞,使原本单纯线性的音符流动更添一份深厚之感。 乐曲引子部分(第1-13小节)是一个节奏稍自由的乐段,音调低沉、庄重,节奏舒缓、宽广,弹奏要稳健有力。
该部分以空弦散音为主,厚重饱满,左手低八度音的加进使得意境更为开阔,曲调益显庄重,短短一个引子将冬之肃杀、酷寒表现出来。弹奏时可以稍自由,深呼吸,强弱要有一定变化,而不能以同样的力度弹奏,就仿佛近景远景不同的取景,要营造一种隐隐约约的、忽隐忽现的氛围。该段平稳舒缓,附点的出现平添一种跌宕起伏之感,动静相谐的对比之美油然而生。该部分中某些单音弹奏时运指要特别注意。
总体而言,手型要自然收拢。八度和音弹奏时,以提弹法为佳,中指与大指同时触弦,手带动前臂抬起离弦,落音干净,出音均匀。某些单音的弹奏要用臂力协同腕力作用于琴弦,用靠弹的触弦方法,以保证出音厚重有力,又富有弹性。与此同时,伴随着左手有棱角的滑音,旋律更富立体感、层次感。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余音及其控制了。因该段集中在低音区,余音较长,左右手协调不利或者左手按滑音没等到足够充分的时间,很容易产生下滑等不稳定余音效果,从而破坏整段的连贯性。 “一弄”(第14-23小节)紧跟在引子之后,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泛音段落(共九小节)。该曲调独立成段,常被节选出来用于泛音的学习和巩固。
弹奏时,左手小指或名指浮按在有效弦长的1/2处的泛音点上,右手弹奏触弦宜轻快,但忌敲击,所得到的音是该弦的高八度音。旋律要以呼吸贯之,以保证连贯自然,顺畅不阻滞。右手弹与左手离要配合的恰到好处,左手待右手弹完后要迅速离弦。左手离得早,右手弹得实音(空弦音),左手离得晚,则得到闷声。整段旋律要奏的清澈、透明。
该段节奏活泼,富有动感,泛音曲调犹如是对梅花的特写,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风舞羽翻银,如在眼前,生动形象。
在指法运用上,旋律上行时可以以连续使用食指抹奏的方法,但不能用夹弹(靠弹)法触弦,以免旋律太过连贯以及音色过于平淡。食指的弹奏类似于双食点中的抹奏,在每次弹音前,都需要手腕的轻轻的上扬或跳弹动作,以保证出音具有弹性和动感。下行时,可用连续托指(腕带动、提弹法)。部分音符如音阶上行级进时,可以考虑用⌒∟这一指序的方法,如第16、20、21小节处的上行音阶。从第24到第29六个小节是过渡句,复转为厚实、饱满之音色。 “二弄”(第30-39小节)弹奏为双手配合段落。右手担任主旋律,要求出音浑实有力但不躁不呆。左手在高音区做固定的音型伴奏。小撮弹奏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音色方面要求出音透明、清澈,根据右手的旋律起伏和力度变化而相应变化力度,保持一定的弹性。第二在弦位转换时,左手要换的连贯、自然,以腕、臂各部位的带动、缓冲等作用于琴弦,而不能上下跳动,以免影响右手旋律之连贯和音色的美感。
该段中,左手小撮伴音背景的铺垫,仿佛是在静静地远望满山梅树飞花落雪,静谧而遥远,动静相谐,细腻传神。该段成为此版本较之别版更加注重左手参与伴奏的段落,体现了古筝本身的表现力和“筝”之味。
“二弄”之后,紧接着的是乐曲的第二主题(第40-57小节)。该段要特别注意“琴”味的拿捏和表现。左手在演奏时,按变的迟速、缓急与尺度等各个方面尤为讲究。该段主要集中在低、中音区演奏,由此左手的按滑需要较大的力气进行按压,以保证音高到位,另外要考虑的是很多的按滑是有节律性的,在时值方面有特别的要求,这两个方面需要兼顾。此外,滑音要弹的有棱角,要想橡皮筋一样松紧合适,有弹性,而不能一按到底,过于死板。该段处的两处刮奏上下行要衔接好,不能割裂开来。该段特点在于十分注重左手的按滑,曲韵丰富多变,韵味深厚。
总体上,该段的弹奏要讲究古风之味,可以说是全曲中要求体现琴味最为浓郁的段落。
该段的弹奏要确保节奏性的上滑效果时值充分。音符在上滑后复而下滑又紧接着颤、揉等效果,都是古琴音乐中常用的奏法。韵声要衔接自然、顺畅。要弹好该段,需要了解古琴音乐常用的做韵技巧和手法,需要多听来练耳,也有必要多了解一下琴韵方面的理论。此外,该段所用八度反用勾搭处,中指弹奏要含蓄些,而不能盖过大指的托弦发音。 “三弄”段(第58-70小节)较之于前两弄,曲调根据音乐需要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为13个小节。旋律音出现在中音区,左手在低音区做相应伴奏,音调刚柔相济,苍劲轻巧并存。右手弹奏要圆润有弹性,明亮而不刺。左手手型要求自然收拢,左手在腕、肘、臂等部位的协作下,有较好的运送能力,左手手指在低中音区轻松游走。第三弄的速度稍快,但不能过快,力度也要适中,以保证出音和旋律的弹性为要。
“三弄”段较之前两弄更添一份活泼、动感,平添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由此进一步刻画出梅花不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 尾声(第71-74小节)与引子部分遥相呼应,也是稍自由的乐段。弹奏要点与引子有些许共同处。弹奏要沉着冷静,乐曲复归平静、闲适。乐曲以泛音结束,空灵、飘逸,令人遐思无限。需要注意的是,该泛音为单手泛音。左手在低音区按滑,过早放松就会产生余音,由此左手保持前一音按滑音高的稳定的同时,右手单手完成泛音弹奏。小指指肚点在1/2泛音点上,右手大指弹弦后迅速离弦。乐曲首尾两个部分虽为散板,但也要讲究整体性,注意乐句与乐句间的连接和音色的整体统一。要注意气息宽广,不能呆板地按照某种规定的拍子一拍到底。

㈣ 古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洞虚、《玉妃引》,是古琴的十大名曲之一。全曲展现了梅花傲雪凌寒,清雅高洁的高尚品格。

《梅花三弄》本为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的笛曲,《世说新语·任诞》中曾记载:“王子猷出都,尚在诸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如码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纳橡燃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也。” 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有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热点内容
如何种植绿豆小盆栽 发布:2025-05-14 04:00:32 浏览:673
情人节口琴 发布:2025-05-14 03:43:16 浏览:161
匡威樱花码数 发布:2025-05-14 03:36:55 浏览:367
一朵花一个芒果一只蝴蝶 发布:2025-05-14 03:36:51 浏览:930
乌兰花车站 发布:2025-05-14 03:36:50 浏览:686
四季金桂盆景 发布:2025-05-14 03:36:14 浏览:479
侠客风云传茶花叫什么 发布:2025-05-14 03:36:05 浏览:849
情人节挨炮经历 发布:2025-05-14 03:35:28 浏览:858
情人节店面装饰 发布:2025-05-14 03:30:16 浏览:167
石榴盆栽三杆 发布:2025-05-14 03:21:29 浏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