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阵秦腔
1. 梅花版生命的光芒编剧陈淑玲是原宁夏秦腔剧团那个唱小生的陈淑玲吗
梅花版生命的光芒,编剧陈淑玲,他唱小生的那个陈淑玲不是一个人吧?
2. 李小锋是哪里人
李小锋,男,秦腔文武小生。生于陕西临潼。
“李小锋先生是秦腔舞台上的名小生,他以现代人的理念和意识,诠释古典戏剧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诚为可贵。”——贾平凹。
李小锋,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
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5年,李小锋更成为秦腔的第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
10岁开始学习秦腔的李小锋,工文武小生,1994年,更是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被称“文武兼备、声情俱佳”。多年来,他举办了多场“个人专场”演出,并先后出了13张CD唱片。
在陕北那片土地上,李小锋声名赫赫。
然后,李小锋带上大秦之腔走向了芬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从传统到实验。
演出作品有:《周仁回府》、《打柴劝弟》、《白逼宫》、《花亭相会》、《盘肠战》、《四郎探母》、《寇准升堂》、《状元媒》、《浮士德》等
获奖经历:
1987年8月获“西凤杯”广播大赛一等奖。
1989年9月获西北五省电视大赛一等奖。
2003年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李小锋与张宁
他从小热爱艺术,1975年进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学艺。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主攻文武小生。先后在秦腔《白逼宫》、《周仁回府》、《清水衙门糊涂官》、《打柴劝弟》、《西湖遗恨》、《花亭相会》、《盘肠战》、《寇准升堂》、《状元媒》、眉户《迟开的玫瑰》等大小几十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他以扎实的功底和娓娓动听的唱腔,塑造了众多深为广大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1994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并首次举办了“秦腔小生李小锋专场演出”,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誉。1997年3月随湍出访荷兰演出秦腔,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12月再次出访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四国演出秦腔,同样受到其他几个欧洲国家观众好评。1997年12月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1998年8月赴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在《迟开的玫瑰》中扮演许师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0月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 5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1999年3月又被评为陕西省首届观众喜爱的电视戏曲演员。2001年2月被省文联授予 “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李小锋还曾荣获陕西省“西凤杯”、“红桃杯”广播大赛一等奖;陕西省“公主杯”电视大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咸阳杯”电视大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一等奖;文化部秦、晋、豫“金三角”戏曲汇演一等奖;陕西电视台秦腔卡拉OK电视大赛一等奖;第三届西凤杯秦腔精英邀请赛特等奖;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等众多荣誉。
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诞辰:1965年,农历乙巳年
活动年表
2004年3月16日,农历甲申年二月廿六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赵志刚(上海越剧院)
张慧芳(湖北省京剧院)
陈澄(江苏省泰州市淮剧团)
赵媛媛(安庆市黄梅戏一团)
石晓亮(天津青年京剧团)
吴晶晶(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
李淑勤(佛山市青年越剧团)
李政成(扬州市扬剧团)
李小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杨红霞(河南省豫剧三团)
李文(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魏春荣(北方昆曲剧院)
袁慧琴(中国京剧院)
赵立华(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
边肖(甘肃省陇剧院)
齐爱云(西安市五一剧团)
申小梅(河南省越调剧团)
黄美菊(浙江嵊州越剧团)
吉有芳(山西运城蒲剧团)
王杭娟(杭州市黄龙越剧团)
萧雅(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05年6月18日,农历乙酉年五月十二日:粉墨登场中华戏曲名家独角戏专场举办
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的“粉墨登场中华戏曲名家独角戏专场”举办。独角戏和实验戏曲成为此次演出的主要内容。同期举行的还有“中国戏曲独角戏表演”主题研讨活动。
浙江京剧团的翁国生作为昆曲名家和越剧名家赵志刚、川剧名家田曼莎、秦腔表演名家李小锋一起在澳门进行专场演出。
翁国生在这次专场中展现自己改编的传统戏曲独角戏《问探》和自己独创的“新概念实验戏曲独角戏”《禅悟》,并撰写了题为《独角戏——戏曲演员的终极表演空间》的学术论文参加主题研讨和交流。
2006年5月1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九日,晚:《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揭幕
青年编剧喻荣军创作的《红楼镜像》在安福路艺术剧院上演,拉开了《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戏曲演出活动的序幕。越剧、昆剧、川剧、秦腔和京剧五大传统剧种,在此后一周内依次亮相,并改变印象中的面貌,呈现创新戏交错的场面。
《实验中国·文化记忆》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主办。在的《红楼镜像》中,“越剧王子”赵志刚尝试将贾宝玉在大观园中的情境、演员本人在“女子剧种”中的处境、以及生活中演员与他所处的环境相联系。他既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又是越剧演员赵志刚,还是赵志刚扮演的贾宝玉。
除了《红楼镜像》,在《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戏曲演出活动中,来自台湾的吴兴国自编自导自演莎士比亚《李尔王》的片段《李尔在此》;柯军的昆曲《余韵》对《桃花扇》最后一折进行了改编,他不仅分饰戏中的三个角色,还加入了作为“戏外戏”的演员自己;李小锋的秦腔《浮士德》则以浓浓的陕西方言以及秦腔“吐火”特技,表演浮士德与魔鬼的对话;田蔓莎的川剧《打神》则集中表现女主人公悲怨愤怒四种感情。
2006年5月2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廿九日:秦腔名家在乌鲁木齐展演
4位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得主5月26日至5月28日,连续3天在乌鲁木齐新中剧院联袂演出,共计3台15场好戏连台。
此次邀请的国内秦腔名家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李小锋,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折桂者、银川市优秀专家、主攻秦腔小旦、武旦的柳萍,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西安秦腔剧院青衣、刀马旦演员齐爱云,以及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得主、陕西省国家一级演员谭建勋。
四位都是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此次都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剧目,像李小锋的《白逼宫》、《悔路》、《打柴劝弟》,柳萍的《武松杀嫂》、《杀狗劝妻》、《斩秦英》,齐爱云的《打神告庙》、《探窑》、《鬼怨杀生》,以及谭建勋的《放饭》、《打镇台》、《屈打哭墓》等。
2006年8月2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六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直播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的一场重头戏——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于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演出由有“西北戏曲最高学府”之称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中青年秦腔表演佼佼者担纲主演,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对这场颇具专业水准的秦腔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梅花奖”得主云集,李娟、李东桥、李小锋、李梅这四朵“梅花”,在任小蕾、王新仓、丁良生、穆小朋、张蓓等人的“烘云托月”下,依次绽放。剧情扣人心弦,观众掌声如潮,众“梅花”大秀秦腔传统绝技,令人拍案叫绝。
“月黑风冷星黯淡”,大漠关塞间,李娟饰演的杨七娘,身披靠旗,英姿飒爽,一杆杆花枪合围掷来之时,她或用靠旗灵巧挑回,或双脚跃起同时踢出,雉尾拂动,全场掌声雷动。而当她将城楼上所挂红灯射灭之后,双方短兵相接,一通好战。“狂风吹动了长江浪”,随着一声唱腔,李东桥登场,将那位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江东周郎演绎得是惟妙惟肖,他怒发冲冠,翎子缓缓竖起,把借荆州的“刘皇叔”逼得涕泪交流,言语间英气十足,一段道白念来更是气势轩昂。《烙碗计》里,“文武小生”李小锋扮演14岁的小定生,冰天雪地间,一句“小定生前院里泪如泉涌”便迎来了个碰头彩,一段“滚堂甩发”绝技,使人眼花缭乱。就在参加展播周之前,李小锋还四易其稿重排了《劈山救母》,自己“一赶三”,扮演小生、老生、武生,可谓是文武双全、昆乱不挡。压轴戏是李梅的一折《鬼怨·杀生》,使全场演出达到了高潮,所吐出的那一团团火焰,有幽怨,有愤怒,有希冀。
2006年9月22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一日,10时:李小锋收王彬为徒
时年80岁来自台湾的王拜时年40岁的秦腔演员李小锋为师,正式学习秦腔。
2006年12月30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一日,晚:陕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员专场第二场举行
陕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员专场演出第二场在西安人民剧院隆重上演。
本场演出为张宁专场,优秀青年秦腔演员张宁联袂李小锋、樊建瑜、徐松林等演出秦腔《花亭相会》、《苏三起解》和《金玉奴》三个折子戏。
2007年1月5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七日:2007“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一场
《三秦都市报》和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主办的“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一场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为《秦腔名家清唱晚会》。
演出唱段
《斩单童》、《三对面》(白江波)
《辕门斩子》(刘茹惠)
《白逼宫》(李小锋)
《看女》(王辅生)
《周仁回府》(李爱琴)
《三滴血》(全巧民)
《二堂舍子》(雷开元)
《断桥》(马友仙)
《拾黄金》(孙存蝶)
《借水》(任小蕾)
2007年1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2007“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二场
《三秦都市报》和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主办的“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二场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为《秦腔传统经典折子戏》。
演出剧目
《打镇台》(丁良生)
《隔门贤》(张蓓)
《杀嫂》(李娟)
《打柴劝弟》(李小锋)
《顶灯》(孙存蝶)
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陕西省市20多位秦腔名家赴京,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政府驻京办主办,中国剧协和省秦腔艺术协会协办。为了让在京工作的陕西乡党感受到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让他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听到渴盼已久的秦腔,20多位秦腔名家赶排了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的有马友仙、李东桥、侯红琴、张涛、齐爱云、丁良生、张保卫、王新仓、李淑芳、刘随社、胡林焕、李梅、李娟、李小锋等,他们除清唱拿手唱段外,还演出折子戏《打柴劝弟》、《表花》、《虎口缘》、《藏舟》、《三滴血》等。
2007年2月2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四日: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举行
由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活动于2月21日至2月27日在宁夏人民会堂举办。
此次活动演出6台本戏,1台折子戏。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李小锋、陕西省秦腔名家刘随社、胡林焕等,与市秦腔剧团演员联袂上演传统戏《周仁回府》、《金沙滩》、《六月雪》、《秦香莲》、《游西湖》,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折子戏《鬼怨》、《武松杀嫂》、《打神告庙》、《杀狗劝妻》等。
2007年2月26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九日,14时: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六天
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六天,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
演出剧目
《游西湖》(齐爱云,李小锋,白大平)
2007年4月2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五日,19时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五场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本日为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演唱会,演员有赵群、朱福、黄丽珠、吕洋、柯军、郑佳艳、高彤、王洪玲、李红梅、李阳鸣、王红丽、张馨月、康静、苗洁、倪茂才、陈淑芳、安平、李小锋、许荷英、王平。
2007年4月9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廿二日: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
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由兰州歌舞剧院主办。本日以清唱专场开场,李小锋、李娟、李梅、孙存蝶、任小蕾等参加演出。
2007年7月,农历丁亥年:李小锋、张宁专辑《珠联璧合》出版
有“秦腔伉俪”之称的秦腔演员李小锋、张宁夫妇推出首张对唱专辑《珠联璧合》。新专辑收入了李小锋、张宁对唱的秦腔《彩楼记》、《花亭相会》;眉户《梁秋燕》、《屠夫状元》;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以及陕北民歌《想亲亲》、流行歌曲《好人好梦》等。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戏曲综合演唱会举行
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一台名为“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的戏曲综合演唱会在易俗大剧院举行。演唱会由陈爱美、张晓斌主持,马友仙、李东桥、李梅、李小锋、米东风、张新尚、刘随社等登台献艺,演出秦腔清唱《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等选段、眉户清唱《迟开的玫瑰》选段、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当你需要的时候》,以及独角戏、喜剧小品等。
3.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的介绍
小梅花秦腔团,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2008年9月在院第9期演员训练班的基础上新组建的演出团体,担负着秦腔艺术事业薪火传承的重任。
4. 秦腔梅花奖含金量越来越低是真的吗
秦腔《卓文君》 眉户《留下真情》 折子戏《斩秦英》、《打路》、《回卷席筒》 折子戏《失子答惊疯》、《探窑》、《谢瑶环》 秦腔《火焰驹》 秦腔《飞将军李广》 秦腔《柳书传奇》 秦腔《杨七娘》 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打神告庙》 折子戏《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 秦腔《郑英娇》 折子戏秦腔《白逼宫》陇剧《坐楼杀惜》《苏武归汉》 秦腔《雀台歌女》 折子戏《悔路》《逼侄赴科》《拷寇》 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兰州戏曲剧院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月下来迟》《李逵探母》青铜峡文工团 折子戏《虞姬泪》《杀狗》《鬼怨.杀生》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背女》《赶坡》 折子戏《杀庙》
5. 四大名旦的秦腔四大名旦
秦腔四大名旦指的是李梅、李娟、齐爱云、齐爱云四人,由陕西电视台发起,华商报、新疆电视台、宁夏电视台、甘肃电视台、青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为中国秦腔打造领军人物,推出剧种代言人的大型社会活动评选出来。
李梅
女,(1968~)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共青团十四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青联委员,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96年被评为陕西十大新闻人物,现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
李娟
女,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艺术指导。
齐爱云
女,(1968~),西安秦腔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国戏剧第二十一届“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她的戏路宽泛、表演细腻、文武兼备、唱做并举,特被别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唱腔,以及出神入化的水袖和长绸,更是深得名师马兰鱼的真传,从而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舞台形象。代表作《游西湖》、《杨门女将》、《宇宙锋》、《打神告庙》、《引路》等。
齐爱云
女(1967~)宁夏隆德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2002年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银川市政协委员、银川市优秀专家、银川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理事、银川市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6. 京剧【梅花板】和【吹腔】有什么不同
一楼京剧“梅花板”答案真有天才,想象力丰富,令人捧腹。但京剧演回员演唱不会用“梅花答扳手”伴奏的。(觉得答的十分有趣,开句玩笑。)
本人寡闻,查了近180种京剧板式没发现有“梅花板式”,不知京剧板式中有无“梅花板”。觉得楼主问的可能是:演员演唱时的某段伴奏曲调是用的京剧曲牌“梅花”,但它不是一种京剧板式。如是,则两者的区别在于:“梅花”是京剧曲牌之一,属曲牌体。吹腔属板腔体。曲牌体与板腔体是我国戏曲音乐的两大体系。(这里不多做解释,楼主若有兴趣详解,请参看新浪hxwtutu的博文:京剧曲牌的解析与欣赏一文)。
吹腔是用笛子伴奏的腔调,最初是受西北秦腔的影响,在安徽石牌一带形成的腔调,故吹腔也叫石牌腔。它与四平调以及西皮都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吹腔的上下句落音基本上与四平调相同吹腔的曲调悠扬动听,流畅华丽,可以表达多样感情,《奇双会》中的吹腔哀婉凄切,《古城会》中关羽用的是吹腔则庄严威武。
一点妄议,仅供参考。
7. 秦腔梅花奖有几位
第3届 李东桥 秦腔《千古一帝》
第5届 戴春荣 秦腔《卓文君》
第13届 李 梅 眉户《留下真情》
第14届 窦凤琴 折子戏《斩秦英》、《打路》、《卷席筒》
第16届 雷通霞 折子戏《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第17届 候红琴 秦腔《火焰驹》
第18届 谭建勋 秦腔《飞将军李广》
第18届 孙存蝶 秦腔《柳书传奇》
第18届 李 娟 秦腔《杨七娘》
第19届 柳 萍 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打神告庙》
第21届 李小锋 折子戏《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
第21届 齐爱云 秦腔《郑英娇》
第21届 边 肖 折子戏秦腔《白逼宫》陇剧《坐楼杀惜》《苏武归汉》
第23届 任小蕾 秦腔《雀台歌女》
第23届 王新仓 折子戏《悔路》《逼侄赴科》《拷寇》
第23届 张小琴 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兰州戏曲剧院
第23届 张哓琴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月下来迟》《李逵探母》青铜峡文工团
第24届 张 蓓 折子戏《虞姬泪》《杀狗》《鬼怨.杀生》
第24届 惠敏莉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第24届 屈巧哲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背女》《赶坡》
第24届 李小雄 折子戏《杀庙》《寇准背靴》《太庙请罪》
8. 秦腔演员李淑芳的=十五届梅花奖是啥戏
顾芗(二度梅)、董成、王平、许荷英、梁耀安、杨丽琼、曹秀琴、谢群英、贾粉桃、蒋淑梅、李海燕、李春华、卓佩丽、张春玲
以上是15届梅花奖的得住,没有你说的这个人
9. 秦腔一级演员付广宇是梅花奖吗
不确定,但是一搜出来的相关信息是另一位。
李淑芳,艺名小若兰专,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属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秦腔肖派传承人)。
李淑芳是当代秦腔婉约派代表人物,秦腔名家肖若兰的亲传弟子
10. 柳萍的柳萍简介
柳萍,女,1967年9月出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副处级),银川市文联副主席(不驻会);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等职务。现任宁夏演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秦腔剧院经理,拟任宁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中专学历,2002年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013年第26届戏剧梅花奖中荣获二度梅(宁夏第一位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银川市政协委员、银川市优秀专家、银川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理事、银川市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11岁离家,考入当时的固原中等秦腔表演专科培训学校。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天生一块秦腔‘好坯子’”的小柳萍师从康济民、王巧云等优秀秦腔艺术家,专工小旦,兼攻花旦和武旦,12岁便开始登台表演。1983年16岁的柳萍如愿以偿成为当时固原地区秦腔剧团的专业演员。1985年,柳萍参加宁夏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获一等奖,1987年获西北5省区秦腔优秀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二等奖,随着她塑造的一系列舞台形象深入人心,柳萍的名字也为越来越多的戏迷所关注。1991年调入银川市秦腔剧团。十几年来,在银川市秦腔剧团西塔戏苑里,柳萍担纲主演了几十个剧目中的主要人物,演活了苏三、芸香、刘妃、穆桂英、潘金莲、林娘子等一批角色,银川市秦腔剧团因为她这个“台柱子”,戏唱得更红火了。
“唱腔优雅婉转、表演细腻活泼、技巧娴熟自如、角色形神兼备”,戏迷和行家的溢美之词反映出柳萍功底和技艺的日臻成熟。她不为一个个荣誉和光环所动,继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勤学苦练、探索创新。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柳萍领衔主演《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妃,以其超群表现夺得个人最高奖项—秀表演奖。2001年5月,“柳萍申评‘梅花奖’专场演出”在自治区和银川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行,她在《武松杀嫂》、《月下来迟》等折子戏中的高难度、高水准表演打动了专程前来观评的中国剧协主席李默然及梅花奖部分评委一行。2002年2月,正值梅花竞香的隆冬季节,柳萍正式冲刺梅花奖,2个月后的春天,她实现了夙愿。
2002年秋天,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为柳萍录制了4辑唱段在《名段欣赏》栏目中向全国滚动播放。2004年9月柳萍赴日本松江市访问演化;10月她参加北京宁夏文化周活动,为北大、清华师生做《魅力永存的大秦腔》演示讲座;2005年,柳萍在“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中成功折桂,成为除陕西之外其他省区惟一一个获得“中国秦腔四大名”桂冠的演员。
女,汉族,宁夏隆德县人,1967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首届宁夏十大杰出青年文艺家称号获得者,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折桂者,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银川市优秀专家,宁夏“313”人才工程奖获得者,宁夏“四个一”人才奖,宁夏“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宁夏“三八”红旗手。现任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宁夏九届人大代表、银川市八届政协常委、全国十届政协委员,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宁夏青联副主席等职。